‘壹’ 坐乘游轮观赏西山睡美人和西山龙门的导游词
篇一:昆明西山导游词
西山龙门
各位朋友,西山景区历史文化悠久,有近千年的开拓史,素以雄、奇、险、秀的瑰丽景色享誉滇中,有云南第一风景名山的称号。西山山峦起伏,形似卧佛,故也称卧佛山。隔水相望,西山宛如一丰盈女子躺卧滇池岸边,又有“睡美人”之美称。西山有国家、省、市级文物9处,集自然山色、佛寺道观、庭院别墅、佛像石雕、古树名木为一园。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使西山景区名列全国的奇观胜景。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西山冷门游览区,昆明有句俗话:“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现在我们将一起去探寻这种“身价百倍”的感觉。
龙门概况
各位朋友,绕过一个小山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山崖名叫罗汉崖,西山龙门风景区就位于其上。现在迎面而来的就是见到山崖陡峻、峭壁千仞,掩映在古树林荫中的金色屋顶是三清阁建筑群。西山龙门风景区是由“三清阁”和“龙门石窟”两部分组成。
“三清阁”是一组九层十一阁的建筑群,包括有三清阁、灵官殿、真武殿等殿阁;“龙门石窟”则是由揽海处、慈云洞、云华洞、达天阁等部分组成,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三清阁原是元代梁王的避暑行宫,后因战乱废弃,明正德、嘉靖年间,在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氏家族的支持下,由无边阐释经手重建。到清朝末年,悬崖上的寺庵,已如蜂房燕窝,层层累累。三清阁经过几百年的开拓整修,以及仍存,新景倍增,古松重叠,殿阁飞檐,上有彩云蓝天,下有白帆碧水,景、色、情、趣四美俱全。
三清境
三清阁牌坊上书四个大字“苍崖万丈”,这写的就是罗汉崖的景色。我们走到牌坊下,抬头可见道教的太极图,表明从这里开始进入道家之地。牌坊后就是陡峭的石台阶,在登石阶时请朋友数以下所登的台阶数。登上这段石阶就是山门,山门称为“三清境”,何为“三清境”呢?道教认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三重之上的就是“三清天”,就是神仙居住的最高仙界。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据道教传说,这三重最高天境分别居住着三位地位最高的仙人。最高层玉清境居住着元始天尊,也称天宝君。第二层上清境居住着灵宝天尊,也称太上道君。第三层太清境居住着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三位天尊是道教地位最高的教主,所以道教用“三清”作为宫、观、阁、殿的名称,三清阁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进了三清境就是进入了道教的天堂。
请看山门正面这副对联:“时出云烟铺下界,夜来钟磬彻诸天。”这副对联是对三清阁风景的绝妙描述。大家看,云雾飘逸,铺至下届,大地时隐时现,碧波万顷的滇池和广阔的昆明坝子就在我们脚下。夜幕降临后,万籁俱寂,这三清阁钟磬之声,清远悠长,响彻天际,人们仿佛置身仙界。
请再看山门背面的对联:“置身须向极高处,举首还多在上人。”这副对联说的是在欣赏了远处的湖光山色和山门正面的对联后,朋友们又得起步攀登了,因为这里还不是最高之处,抬
眼上望,前面的石阶已有许多人在攀登,这是鼓励人们不要停顿,要勇攀高峰。这其中又寓含人生哲理,告诫我们为人处世不能自满,要力争置身于最高的地方。对联一语双关,催人奋进,就让我们按照对联所说的努力向上攀登吧!
灵官殿
山门所对是灵官殿。殿内供奉着王灵官:三目,赤面,披甲执鞭,左右有灵童捧卷执印,勇猛威武,气势逼人。他是道教的护法神,类似佛教中的韦驮。王灵官姓王名善,宋朝人,因办事公道,惩恶扬善,死后玉皇大帝封其专司天上和人间纠察。
请看殿前这副对联:“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层峦耸翠,飞阁流丹;”上联出自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下联出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这是一幅集句联,借古人的名句,来写三清阁的湖光山色,说明滇池是汇聚了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风景之美。上联写皎洁月光,滇池波光粼粼,若碎金散银;月光辉映,如圆圆碧玉沉入湖水。殿前横匾是将下联的后四字“飞阁流丹”进一步突出。“飞阁”指灵官殿及三清阁等凌空构建的殿宇;“流丹”则形容这些楼阁殿宇的红柱在阳光的照映下流光溢彩,灿若红霞。
朋友们,从灵官殿到三清阁有三十六级台阶,刚才我让大家登石阶时数共有多少级台阶,不知道大家数的数字是多少?对,有的朋友认真数了,七十二级。请大家注意,这个数字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七十二级台阶代表了七十二地煞,我们正在登的这三十六级台阶则代表三十六天罡,这是道观中常见的建筑数目。
三清阁
在路边有两个平台,一个平台上就是玉皇阁,相传这里原为元朝镇守云南的梁王的避暑行宫,现在改为茶室。在三清阁的九层十一阁建筑群中,只有这里是一个宽敞的作息之处,在此可以品茗赏景。请看这副对联:“极目太华高,偌大干坤撑半壁;荡胸滇海阔,无边风月倚层楼。”联语意兴横飞,状物写景,气势宏大。有人说它以太华山喻梁王权势,支撑元朝半壁江山;以滇池象征宽阔胸怀,任凭风云激荡。另一个平台原为真武殿,供奉真武大帝。殿前有蛇龟石雕,叫“青蛇缠龟”,龟蛇代表长寿,据说用手摸一摸就能延年益寿,你看整个石雕已被摸得光亮如镜了。平台上建有真武传奇堂,里面有真武大帝从出家到得到的配图故事,大家如有兴趣可进屋参观。
绕过真武殿我们能看到一眼泉,这眼泉叫“孝牛泉”。关于此泉还有一个传说:昆明有个姓赵的屠夫,买了一头母牛和一条牛犊。赵屠夫绑了母牛要杀时,听见有人在外面叫,于是放下刀子出门去看,不想回来时刀子却不见了,只见牛犊俯卧在地上。屠夫很有怀疑,把牛犊打起来一看,刀子果然藏在其腹下。赵屠夫拿起刀子就要杀牛,不想牛犊双眼流泪,望着母牛哀鸣。这泪水和哀鸣声深深触动了赵屠夫:牛犊尚有孝母之心,何况人呢?于是赵屠夫放下屠刀,牵着母牛和牛犊到了三清阁出家。由于三清阁建于悬崖峭壁之上,取饮用的水极不方便。牛犊为报恩,用牛角穿石,引出甘泉。这个传说情节动人,反映了儒家“百善孝为先”和道家“善心有善报”的观念。
揽海处
从孝牛泉再往上走就可看见有石洞若门,穿过石门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就到了“揽海处”。在走过了一段狭小石道后,到了如此宽敞的地方,使人豁然开朗。若从平台望出去,海天相连,更使人感受到天地的广阔和自然的博大,“天人合一”之感油然而生。而且从山门经过艰苦的攀登到了这里,气喘吁吁的游人们可稍微休息一下了,在观赏湖光山色的同时也可以品读一下石壁上众多的摩崖石刻。石壁南侧有明代傅宗龙的一副对联:“一径飞红雨,千林散绿荫。”书法苍劲雄奇,联语意境优美。对联所在的石室洞顶雕有彩凤衔书一函。传说黄帝在洛水,有凤衔书,大禹受而天下大治。这浮雕表现“洛献书”的传说。大家请看在石壁上刻有“普陀胜景”四个字,我们知道普陀是佛教名山,那么在道教的胜地中为何出现佛教词语?这其中体现了一种存在于我过宗教中的普遍性象:儒、释、道三教是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的,这种现象在明、清时期比较明显。如刚才我们参观过的孝牛泉,其中就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而此处则是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共处,在后面的景点慈云洞我们还能看到观音像,更能体现出这一特点。
石隧道
从这里开始我们走进石隧道,大家请注意安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了。请看隧道石壁上的五个红色大字:“长歌怀采薇”,它出自初唐诗人王继的五言律诗《野望》,说的是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忠于商朝的伯夷、叔齐不愿意吃周食,隐于首阳山中采薇而食,终至饿死的故事。作者通过对伯夷、叔齐的追怀,表达了自己处于隋唐之际,改朝换代时的感触。伯夷、叔齐的“气节”历来被儒家赞扬。儒家思想的诗句镌刻在道家的石窟上,就是刚才我给大家介绍的中国文化儒、道融合的特点。
慈云洞
隧道中由于有石窗,所以光线十分充足,从石窗中还可以俯瞰滇池的风光。向下看有“空中楼阁”之感,虽有心悸,但脚踏实地。这个石窟称慈云洞,是一个姓吴的道人开凿的,正壁原岩上雕刻有一尊观音,膝前一幼童,显然也是把佛教的善财童子移植过来,反映了道、释之间互相对立又互相吸收的特点。两旁金童合十,玉女捧钵。左右有骑马跨虎的神像,是青龙星君和白虎星君。整个石窟及其中的雕像、石道等都是在整块石壁上雕成,可以想象当时工程的巨大和工作的艰辛。大家看,这个石香炉,在这临滇池的一面镌刻着《曾吴道人》诗二首,作者是昆明干隆年间进士那文凤,诗写于嘉庆六年(1801年)。诗中赞颂这位吴道人开山凿洞的不朽功绩。其中第一首的头四句说:“万钻千锤显巨才,悬崖陡处辟仙台。何须佛洞天生就,直赛龙门禹凿开。”
开凿概况
“揽海处”的石屋是明代嘉靖年间的道士赵练主持开凿的。当时从三清阁至此的通道是在石崖上铺架的木栈道。人们登临过往,木栈道吱吱作响,令人胆战心惊,极不安全。到了清干隆年间。一个贫苦的道士花十五年的心血开凿出现在的石道,这道士名叫吴来请,是滇池边渔村的人。他广积善德,经常修桥补路,方便行人。根据人们的建议,吴道子开辟了这条石道取代了木栈道,继而又从旧石室向前,开辟了“普陀胜境”坊,再往前,螺旋蛇道,开慈云洞。这个工程共历时十五年,全凭一锤一钻造成。从慈云洞至龙门石窟的石道则是清朝时昆明名士杨汝兰、杨际泰父子组织石工开凿的,从道光至咸丰年间,共历十三个春秋。现在我们就开始攀登龙门。
达天阁
从这里开始到达天阁的隧道被称为“云华洞”,是杨氏父子所修。顺云华洞往前走四十多米,就登上了我们此行的顶点——“达天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龙门。“达天阁”也是在原生的岩石上雕凿而成的,包括有:龙门石坊、平台、石室、神像、香炉等,其中石室中间的魁星点斗的雕像最为传神。“魁星”也称文曲星,是主宰文坛的神,这个雕像形如魁字,高有一米多,你看那鬼头不就是魁字的偏旁,后踢的左脚不就是长长的一勾,脚平抬的金色墨斗就是右边的“斗”字,体现了中国象形文字造字的传神。魁星右手高悬神笔,左手执元宝,是神笔的黑斗,右足踏鳖头,左足后翘,脚掌抬斗,扭其身躯而点斗。传说古代就是由魁星来点状元,考生中文运好的被点中便可登科中举,而中状元的则被称做“独占鳌头”,这便是“魁量点斗,独占鳌头”的传说。再看魁星的形象“英姿勃发,彩带翻飞,活泼跳脱”,与两旁坐像的关圣、文昌相应,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更显得魁星生动活泼,神采飞扬,主体突出。
大家如仔细看可发现,魁星点斗的笔尖是断的,有关这断笔尖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一个姓李的青年石匠受人指点到西山的峭壁上开凿只道,将一腔热情全部倾注于这有意义的艺术创作之中。一天天,一年年,不顾寒暑和刮风下雨,十几年如一日,凿完了石路、石洞,刻成了石坊和洞中神像,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不料到最后把魁星手中那支笔的笔尖刻断了,石匠伤心到了极点,自己如此寄情的艺术创作竟不能圆满,悲伤至极的李石匠丢下锤钻,从龙门跳了下去。这个悲壮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青年工匠对艺术完美追求的精神。
魁星北面是文昌帝君,主宰功名禄位;南面的是关圣帝君,主宰武运。神像背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两壁刻有琴棋书画,骏马奔驰。阁顶刻有蟠桃垂挂,仙鹤双飞。石室外的横额上刻有一个花瓣形石龛,龛内刻有南极仙翁。整个石窟雕刻精细、生动传神。石室北面刻有跳跃的鲤鱼,南面为吐水金龙,这就是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传说,大禹治水时,用鬼斧开凿了龙门,令黄河奔腾入海。龙门据说就是今天的黄河壶口瀑布。有了龙门,河中鲤鱼就无法返回故乡,善良的禹妻奏请玉皇大帝,凡是能够逆流而上遇过龙门而上越过龙门的拟于便可化为金龙,不能越过的就在额头上记一点,叫点额而归。黄河大鲤鱼额头上红点相传说是没有越过龙门的标记。由于这一传说,后世就把举报科举考试比喻为跳龙门的鲤鱼,已经成龙上天;应试落第比喻为龙门点额,意思是在龙门把头碰破了,败退而回。这虽然是个传说,但人们进过艰苦的跋涉,登上这悬崖之上的龙门,越过了这龙门,升价百倍的含义。
在西山的诸峰中,有一挂榜上,位置在龙门之南。此山的峭壁呈土红色,泛舟滇池,远看此景,犹如金榜高悬,故此得名。此景与“一登龙门,身价百倍”、魁星点头,独占鳌头的美妙传说,为西山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令人神思遐想。
在这高山之巅,每个人都会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在远眺滇池风光之后,请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室柱上的这副对联;“举步艰危,要把脚跟立稳;置身霄汉,更益心境放平。”虽然讲的是攀高登顶应注意的劝诫,但其中又包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值得自习品味。
篇二:桂平西山导游词
桂平西山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游览着名的佛教圣地——桂平西山风景区。
桂平西山是我国着名的七大西山之一,也是全国七大佛教圣地之一。古时称思灵山,因为位于桂平市城西而得名,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西山风景秀南天”的美誉。桂平西山历史悠久,从南朝梁武帝建桂平郡起,郡城就设在西山半山腰的大窝坪,至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西山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而闻名于世,人称西山“四绝”。同时西山作为佛教圣地和广西佛教协会所在地,也以“佛圣”着称,则可以称为“五绝”了。
现在先来说说我们西山的“林秀”。
松树、榕树、樟树、鱼尾葵并称“西山丛林四大家族”,树龄超过200到300年以上的古松、古榕、古樟树共有500多株,植被覆盖率高达98%。在洗石庵右侧,有几株广西罕见的光叶合欢树,挺拔参天。龙鳞松,是一种西山特有的树种,它的树皮圆若铜钱,酷似龙鳞:石顶榕,生在巨石顶上,盘根错节;石罅(xià)树,树根伸向石缝深处,被誉为“外星木”;石敢当树,是一株粗大的香樟,它挡住了一块巨大的石头,树身直干,由圆变扁;还有古龙眼树、连理树、连根树、藤缠树,树上生树,北回归线上的在这种特殊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让西山植物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再来说说“石奇”。
西山的岩石属于云母花岗岩,具有粗犷唐突的特色,千姿百态。西山的石头,架石为洞,垒石成门,坠石为壑,缺口为谷,幽深神奇,玲珑峻峭,美不胜收。有状若石台的棋牌石,有不知何处而来飞来石,吏隐洞由三块大石支撑而成,姚翁洞则是在一块巨石一侧突然凹陷形成一处天然的洞穴。
又来说说“泉干”。
西山有鼎泉、灵泉、天泉、康泉等众多的甘泉,尤其以龙华寺左侧的乳泉为最佳、最美。乳泉方圆深度不足1米,但是一年四季不涸不溢,经常有乳状的泉水涌出,资料记载说乳泉“清冽如杭州龙井,而甘美过之,时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乳泉表面张力特别大,一茶杯乳泉投进上百枚1分硬币,表面至少可以平放十几枚,使水面凸起像半个面包似的,又不外流。据科学考察,泉水白色乳状的泡沫是源于暴雨后由镭变成的氡气,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在随着地下水从喷泉中挤碰出来而形成的泡沫。乳泉矿物质含量丰富,富含天然氧,是普通水的5倍,是非常难得的天然优质软水。而天然氧能把茶、酒中杂质带走,所拿如泉水泡的茶特别香,酿的乳泉酒也特别醇,有“广西茅台”之称。
泉干说完,该说说“茶香”咯。
西山茶又名乳泉春、棋盘仙茗。西山的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泉水甘洌,土地肥沃,从唐代高僧王山人法师亲手种植的西山细叶茶至今,已由千年的历史,到了明朝,西山茶已经在广东、广西、湖南等地享有盛名。现在的西山茶仍然按照僧尼们传统的制茶技术制成,色呈有光泽感的暗绿,汤色淡绿,清澈明亮,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最后说说“佛圣”。
西山的主要佛教建筑李公祠始建于唐代末年,是为了纪念唐御史李明远而建,是西山最老的殿宇,也是全国佛道教重点保护寺庙。
洗石庵又名下寺,位于李公祠的后侧,是广西着名古刹,始建于清代末年,“洗石”取义于西山石经风雨洗涤,清净高洁,返璞归真的意思。洗石庵前任住持释宽能法师,94岁高龄圆寂入灭,其遗体火化后获得3颗舍利子,一颗呈半透明白色,另两颗呈褐色。成为佛圣吉祥物,镇庵之宝。
龙华寺又名下寺,位于洗石庵的上方,大约建于宋代初年,是目前西山寺庙建筑中最宏伟的一座,是广西佛教协会所在地,长年香火旺盛。
今天的桂平西山的游览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桂平西山导游词 天下西山二十八,大多都是钟灵秀景,可李宗仁先生却只说:“当郡西山,夙擅名胜”。五岳归客郭凤岗将军欣然题刻为“别有天地”。孙中山的秘书、中山大学校长邹鲁赞为“灵气集中枢”。清代诗人瘳在云说是“胜景追赶寻第一巅”。大诗人李白有诗“别有天地非人间”句,但是郭凤岗将军游罢五岳归来,不只要看西山,而且还畅游西山。古人云:西山暗漱玉声响出山巅。披襟飒飒松风爽,兴尽归来月满天。今天你们也是游了很多名山大川之后,还到西山来,我非常乐于同你们一起游览。你们!
现在,我首先总括一下西山的特点:西山地处北回归线之上,海拔678米,其后的玛骊峰1001米,总面积13平方公里,目前总游程约6000米,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灵着称。 西山,被子誉为“南天第一秀山”、秀盖南天“。特别是树秀,由于回归线上的特殊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使所有的植物四季常青。其中珍稀植物有金花荼、树蕨、枧木、桫椤、竹柏、罗汉松、擎天树、菩提树、水桐、水杉、楠木、苏铁、刺果藤、银藤、海芋、油楠等。百年乃至千年的古树约1500多株,植被覆盖率 98%以上。高大长青的龙鳞松,是西山特有的树种:千年石顶榕,直径2米多,生在巨石顶上:石罅树,被誉为“外星木”,石敢当香樟,兀档成百立方的巨石;米余直径的古龙眼树,桂平西山是我国着名的七大西山之一,又称思灵山。因在桂平县城西1公里而得名。从南梁王朝设桂平郡治于西山起,渐成为游览胜地。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西山风景秀南天”之称。山上古树参天,清泉甘例,怪石嶙峋,石径曲幽。有李公词、洗石庵、龙华寺、乳泉亭、飞阁等建筑物。
以西山为中心,包括金田村、金田营盘、浔州古城、白石洞天、大藤峡、罗丛岩、紫荆山、太平山原始森林等,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有浔城半边山(即西山)”之美誉。西桂平西山以“林秀、石奇、茶香、泉甘、佛圣”着名。峰峦嵯峨,数十乃至百余立方米的巨石叠嶂,中有怪石嶙峋,石径曲幽。石树参天,绿荫匝地,自然景观壮丽。西山茶名闻遐迩,清香可口,远销各地。泉甘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近年来,人们利用优质的乳泉水,酿制成了不少甘美的琼山历史悠久,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广西佛教建筑:庙宇“洗石庵”,历代文人墨客赞赏西山诗词对联四千余首,周围有太平天国遗址金田村等历史文化遗存。 龙华寺建于清干隆年间(1736-1795),为西山最宏伟之建筑。乳泉亭旁,泉从石岩流出,冬不竭,夏不溢,其味清甜,泡茶茶香,酿酒酒醇。西山茶、乳泉酒,远销各地,驰名于世。登飞阁,俯瞰远眺,南有白石青峰,北有紫荆五指,苍翠浓淡,远横于六七十里外,黔郁两江,双练交映,环抱城郭,浔城(今桂平)风光,尽收眼底。此外有官桥秋柳,云台曲水,碧云石径,古洞仙踪,飞阁明月等名胜,诗画妙境,引人入胜。历代诗人墨客留题摩崖石刻数十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贰’ 昆明西山的传说是什么
相传很久以前,在滇池岸边,有一对真挚相爱的青年男女,男捕鱼,女织网,生活得很幸福,有一天,小伙子为了表达对姑娘的爱意,乘小舟到海子为她采取海菜花,然而,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姑娘却没有见到小伙子回来。
姑娘思念着小伙子,以为他有什么不测,于是悲恸欲绝,昼夜长哭,眼泪流了“五百里”,最后泪尽而逝,身躯化为湖滨山峦,长发则散于草海之内,从此,西山便被称为“睡美人山”。
(2)云南的西山为什么被名为美女峰扩展阅读:
西山坐落在滇池的西岸,又称碧鸡山,元代为“滇南八景”之首。明代居“云南四大名山”之冠。“滇阳六景”中被誉为“碧鸡秋色”;清代“昆明八景”中“滇池夜月”即滇池西山夜月。
远眺西山群峰,既像一尊庞大的睡佛,又似一个美丽曲腿仰卧在滇池畔,象青丝垂海的睡美人。因此西山称为“卧佛山”,又称为“睡美人山”。
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聂耳墓、玉兰园掩映茂林修竹深处,龙门石窟嵌缀千仞峭壁之上,千亩小石林攒列罗汉山飞云奇秀飞巅,气势磅礴的湖光山色,丰富厚重的千年历史文化,使西山独具神秘的魅力,吸引着中外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