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去新疆旅游在哪里可以看到楼兰干尸美女
1980年穆舜英发掘出一具女性干尸,史称“楼兰美女”。是迄今为止新疆出土古尸最早的一具,距今约有三千八百年的历史。科学测定该女子死时为四十五岁左右,生前身高1.55米,现重10.1千克,血型为O型,出土时她仰卧在一座典型风蚀沙质土台中,墓穴顶部覆盖树枝、芦苇、侧置羊角、草篓等。古尸身着粗质毛织物和羊皮,足蹬粗线缝制的毛皮靴。发长一尺有余,呈黄棕色,卷压在尖顶毡帽内,帽插数支翎,肤色红褐色富有弹性,眼大窝深,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翘,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
“楼兰美女”是迄今为止新疆出土古尸年代最早的一具,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然而,关于此尸所代表的人群具体属于何种种族类型以及他们生前是当地土着还是从他处迁徙而来等问题至今在考古界仍众说纷纭。
现在楼兰干尸美女在 乌鲁木齐市自治区博物馆陈列馆里 是可以参观的
B. 楼兰女尸出土时的情况详细一点
楼兰女尸 1934年5月,一支探险队在楼兰库姆河边扎下营地。他们要寻找隐藏在库姆河流域的一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地。 两个月中,罗布“猎驼人”奥尔得克等人一次次搜寻都劳而无功。就连奥尔得克本人都猜测,古墓已让十几年间新形成的河湖水域给淹没了,或者是被某次强烈的黑风暴重新埋葬了。月底,探险队向更靠近罗布荒原西南的绿洲带挺进。 不久,他们发现了一条流向东南的河流。它有20米宽,总长约120公里,水流迟滞,一串串小湖沼被芦苇、红柳环绕。它是库姆河复苏后出现的新河,历史不足10年。在他们沿这条河流进入沙漠前,临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小河”。“小河”东岸4-5公里,有一个浑圆的小山丘。远远看去山丘顶部有一片密密的枯立木,高4-5米。奇怪的是,枯立木的株距极近,一株连着一株,互相支撑着。 楼兰女尸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骷髅、被支解的躯体、随时绊腿的巨大木板和厚毛织物碎片。在一船形木棺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打开棺木,严密的裹尸布一碰就风化成粉末了。揭开覆盖在面部的朽布,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双目紧闭,嘴角微翘,就像着了魔法刚刚睡去,脸上浮现着神秘会心的微笑。这就是传说中的“楼兰公主”或“罗布女王”。她已在沙漠之下沉睡了2000多年。她长发披肩,身材娇小,身高仅5.2英尺。 在10×16平方米的山顶,有彩绘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栅栏,真人一样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筑)。专家认定,它绝不是为普通楼兰人修建的,而是一处重要陵墓。 1998年,一批考古专家力尽艰难险阻到达了罗布荒漠。他们意外地看到了一些类似废弃的城墙的痕迹,无所遮掩地袒露于黄天之下。 扩展 1981年4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宣布,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所发现的楼兰少女古尸,死亡时距今2000年左右。 楼兰是我国西汉时代西域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国名,又称鄯善。在挖掘出来的古尸中,保持最完整的就是那几具少女干尸。干尸是盛放在由两块掏空的树干制成的棺木中,外面用羊皮包裹着。打开棺木,死者仿佛是在安睡中,头戴尖顶毡帽,身裹毛线毡毯,脚穿补过的皮靴。外露的面容可以看出死者年龄比较年轻,脸庞姣小,鼻子高高,大大的双眼,长长的眼睫毛,历历可数,浓密的金发,略呈卷曲,散垂在肩后。毡帽的尖顶两旁,插着色彩斑斓的翎羽,帽边饰红色彩绒。颈部有的围着毛茸茸的皮裘,既美观又保暖。直观她们的形象,仿佛和现今的塔吉克斯坦族少女相类似。 在一具保存很好的少女尸体上,考古工作者发现极感兴趣的遗物,那就是女尸的金发内满藏着干的虱子,而且在身上还遗有瘪的臭虫。在显微镜下,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生物标本了。虱子,研究寄生虫学者从来都认为,它是一种“趋温性”的寄生虫,它在人体保持着一定的温度时才能寄生于人体。而现在却在死人身上大量见到它们的干尸,说明它们并没有因人体冷却而离去,这是很可值得寄生虫研究者探讨的课题。 从这些浅墓葬可以看出,古楼兰人入葬时均裸体,通身包裹在毛线毯中,外露双脚,穿皮靴,个别还在鞋帮上插入几根禽毛。在一具男尸的腹部边放着一呈三角状的石鞭,长仅3厘米。由此证明,这些楼兰古尸生前是处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狩猎生活中,同时,手工艺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水平。 楼兰古尸所以能保存几千年而不腐朽的原因在于当地气候干燥,棺木埋葬较浅,离沙土地面仅几十厘米,即使偶有雨水,水分也易于从沙土中流失和蒸发,致腐细菌没有生存繁殖的条件,才使尸体得以长期保存不朽;相反,埋葬较深,尸体便不易保存。 楼兰女尸复原相貌图 在一个百岁罗布老人的指引下,证实这是一个已成为废墟的罗布人的村庄。 小河也许是一个楼兰古遗址———古城居民们的公共墓地。经过近百年来探险家、考古家们的忙碌,已在罗布荒漠发现了许多大规模的墓葬及随葬物品。那么,在沉寂了千年的楼兰荒漠里,会不会隐藏着类似秦始皇陵兵马俑那样世间少有的旷世杰作或未被发现的奇迹? 6、“太阳墓” 位于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学家侯灿、王炳华等所发现,古墓有数十座,每座都是中间用一圆形木桩围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桩围成7个圆圈,并组成若干条射线,呈太阳放射光芒状。 经碳14测定,太阳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的墓地?为何葬在这里?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阳当做图腾建造此墓还是有别的意义……20年过去,仍是个不解之谜。罗布泊文明和楼兰文明之间近2000年的断裂又是怎么一回事?也许待太阳墓之谜解开也便有了结论。 这里出土了距今3800年、为印欧人种的“楼兰美女”。发现了近10处古代人类遗址,一些石球、手制加沙陶片、青铜器碎片、三棱形带翼铜镞、兽骨、料珠等人类遗物,暴露在未被沙丘完全覆盖的黄土地表面。还有一些5000-6000年以前的石刀、石矛、石箭头、细小石叶、石核等。这清楚地显示,今天已是不毛之地的楼兰,自新石器后期、青铜时代直至汉代前期,的确曾绿草萋萋,森林覆盖率达到40% 席慕容写的《楼兰新娘》 (看中视“六十分钟”介绍罗布泊,里面有考古学者掘出千年前的木乃伊一具,据说发间插有鸟羽,埋葬时应是新娘。 昨天新闻报导一位孕妇遇难让我想起席慕容的这首哀伤的诗。 那曾悲伤留泪的爱人早已离去,剩她一个弱女子来承受这千年的相思,还能有谁将她拥入怀中、擦去滚落的泪珠、轻轻的吻她那迷人的双眼,再也没有了,她是知道的。也许她唯一的归宿还是那亘古的黑暗,伴随着亘古的甜蜜与悲凄,继续她那千年的旧梦……) http://ke..com/view/1493735.htm
C. 新疆的“楼兰美女”真的美吗
楼兰,在世界上如同谜一般的存在。提起楼兰,很多人第一想到的便是“楼兰美女”。据相关资料记载,新疆考古队曾在罗布泊北端、孔雀河下游的铁板河出口处发现了一处早期楼兰人的墓葬,并发掘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距今已有3800年左右的古楼兰人干尸,就是家喻户晓的“楼兰美女”,这具古尸是迄今我国出土的最古老的干尸。
出土后的楼兰美女干尸外形保存完好,头发细密、呈棕黄色,脸面削瘦,高鼻梁、眼睛深凹、眼睫毛清晰可见,皮肤呈古铜色,毛发、皮肤、指甲完好如初。她的出土曾一度引起了诸多考古学家、学者们的兴趣。
我个人认为,“楼兰美女”是真的美,而且很符合现在大众审美标准,也是当下不少女孩所痴迷的——瓜子脸、高鼻梁、眼睛大而深邃,略带些许异域风情。
资料显示,古楼兰一年四季都是风,阳光辐射强烈。那么,楼兰姑娘是如何保养的呢?原来,曾在楼兰古城东南意外发现了两处类似现代的酒窑池,说明当时已有了酿造葡萄酒的雏形。据史料记载,楼兰的姑娘皮肤之所以好,是与常饮葡萄酒有着很大的关系。
后经科学鉴定:葡萄酒中所含的糖、蛋白质、有机酸、微量元素、无机盐、果酸以及各种醇美维生素等天然成分能减低胆固醇和血脂的含量,从而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而酒中含有的尼克酸也能保护皮肤和神经的 健康 ,不仅可以起到美容的作用,还可以治疗贫血,降低心脏病发病率。
新疆的“楼兰美女”目前躺在 新疆博物馆 里(乌鲁木齐西北路)。我的大学就在隔壁,所以去看过好几次,跟大家细细说说。
“楼兰美女”可是镇馆之宝新疆博物馆最出名的就是躺在二楼的“楼兰美女”!先放一张图。
这是沙漠中挖出的一具真正的干尸(据说已有4000年 历史 ),我亲眼看过3次,真的是“栩栩如生”,不管是身上的粗制衣服,还是一些毛发,甚至是睫毛、指甲都看的到,总之很精致。而且,每次去都能碰到许多老外,俄罗斯的、日本的,虽然听不懂他们叽里咕噜说什么,但依然能感觉到他们对西域文化的赞叹!
楼兰美女美不美?当然美了!
“楼兰美女”的身高大概在1.5米,属于小巧型的,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翘,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 放到现代绝对是美女 ,不信大家看看用科学技术还原的容貌图。
另外,如果你是“胡八一、雪梨杨”的粉丝,一定要来新疆博物馆转转!这里可以看到神秘的西域文化!精绝文化!
多年前看过楼兰美女的图片。高鼻深眼,下巴尖翘,典型的白种人特征。神态安详,并因干燥的气候保存十分完好,看起来是很美丽的。
这具距今有3800年 历史 的古尸被发现时,体肤指甲完好,有着瘦削的脸庞,尖尖的鼻子,褐色的披肩长发,裹着毛织的毯子,还穿有翻毛靴子,头戴毡帽,并插有雁翎。服饰风格也十分简洁硬朗。
楼兰本身就是一个迷一样的存在,这具没有什么记载的且又早于楼兰1800多年的美女古尸,显得更加美丽又神秘了。后经颅像复原技术还原后,此女子瓜子脸,小尖鼻子,鼻梁高挺,杏核眼,柳叶弯眉,微翘的嘴角,表情更加深邃迷人。
当然是真的。这是我现拍的。自己看
楼兰地处我国西部,邻近罗布泊,是沙海与水域相连的秘境。同时,楼兰地处中亚腹地,是历上着名的西域古国,是很多人心目中连接中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中最美的一站。
楼兰美女有多美,我们都没见过,但都想过,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楼兰美女美呢?我想,来源于以下认知。
第一,文艺作品,包括诗歌、影视,如“不破楼兰终不还”等,西域古国众多,为何偏是楼兰,除了楼兰本身名气较大外,也沾了名字好听的光,美国、米国,自然不一样,楼兰的名字好听,而且像一位姑娘。
第二,应该确实好看,楼兰人应为白人,应该皮肤白晰、高鼻深目,形象艳丽,充满异域风情。
第三,小河公主的影响,小河公主是古楼兰出土的,虽然她并不一定是楼兰人,但也强化了人们对楼兰地区女性的认识。
想有那么一天,天高云淡,湖水蔚蓝,胡杨金黄,沙河无边,一个美丽的楼兰姑娘,明眸妍人,曼舞翩翩……
楼兰美女美不美 ?看见(乌克兰或者新疆)长长的腿 、大眼睛高鼻梁,皮肤特别好看 。 穿什么衣服量身打造,丰满 .臀部往上翘 ,生了小孩就会胖,青春就这样没了。
南方小女孩大多数 1m5左右 小巧玲珑天真活泼 ,撒娇特别可爱 ,动不动东边晴西边雨 转身笑嘻嘻 、生了孩子少妇身材好有韵味、比初恋还喜欢打扮,回眸一笑、隐藏着多少勾魂的曲调,好风翘。
新疆博物馆最出名的就是躺在二楼的“楼兰美女”了!可以说是世界级的珍宝
这是沙漠中挖出的一具真正的干尸,据说已有4000年 历史 。
我亲眼看过3次,真的是“栩栩如生”,不管是身上的粗制衣服,还是一些毛发,甚至是睫毛、指甲都看的到,总之很精致,与活人一模一样。
每次去博物馆都能碰到许多老外,俄罗斯的、日本的,虽然听不懂他们叽里咕噜说什么,但依然能感觉到他们对西域文化的赞叹!
楼兰美女美不美?当然美了!
“楼兰美女”的身高大概在1.5米,属于小巧型的,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翘,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放到现代绝对是美女,不信大家看看用科学技术还原的容貌图。
另外,如果你是“胡八一、雪梨杨”的粉丝,一定要来新疆博物馆转转!这里可以看到神秘的西域文化!精绝文化!
房车旅行五年走遍中国,寻找全国各地农产品,海波在路上999天……2018年3月在苏州出发,以走过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新疆,青海省,甘肃省,宁夏,陕西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西藏、云南、两辆房车加起来接近十万公里。有梦想旅行的人不要等立刻出发,去证明这世界你真滴来过……
新疆的楼兰美女真的美吗?
新疆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走遍新疆就像走半个地球,北疆有欧洲的自然景观,中间有常年积雪的天天山脉,南疆有一望无际的沙漠,高度到云彩的昆仑山………走了全国各地自然知道一个道理,山美水美人更美。南疆喀什古代称(西域)女孩 漂亮。靠近天山山脉的库尔勒烤馕好吃,小伙真是帅哥一枚,美女更漂亮啊………这两个地方都是距离楼兰古城很近,也是古代的丝绸之路,可以推断古代楼兰美女确实美
千年古尸“楼兰美女”复原照,美得让人窒息,真想穿越时空一睹楼兰美女的芳容!
关于楼兰古国,古往今来有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传说,这个有着悠久 历史 的国家让许多人心生好奇,在《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公元前2世纪之前,楼兰就是西域的“城廓之国”。楼兰古国位于新疆罗布泊西部,占地面积大约12万平方公里,属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根据当时的地理位置可以发现,楼兰处于通往西域三十六国的要冲,曾经商旅云集,热闹非凡,还有着整齐的街道,雄壮的佛寺、宝塔。楼兰古国在公元前176年建国,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消失了。
楼兰出美女,每一个都出落得如天仙般,引得当时西域王公贵族纷纷想娶其为妻,这一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土的楼兰女干尸上得到了印证。
1980年,考古专家在罗布泊北铁板河挖掘出一具女干尸。当专家打开墓室的一瞬间,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几千年过去了,尸体依然能保存这么完整。她仰卧在一座典型风蚀沙质土台中,宛若睡着的样子,黄棕色的头发,卷压在尖顶毡帽中,大眼睛高鼻梁尖下巴。
经过考古专家的研究发现,她距今已有约3800年的 历史 了,去世时才45岁左右,身高1.55米,而且是在神秘的楼兰古城附近被发现的,所以被世人称为“ 楼兰美女”。
精致的五官,棕色的头发,深邃的眼神充满着忧郁,连网友看了都连连称赞,如此惊艳楼兰美女太让人心动了,恨不得想穿越时空去亲眼看一看楼兰古国的繁华,睹一睹楼兰美女的芳容。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960万平方公里,有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海南,有一年四季的都是冬天的珠穆朗玛,有着豪爽的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也有着温婉的南方姑娘,拥有一副我见犹怜的面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出现过这样的一个国家,传说女子长的是异常的美女,那个地方就是楼兰,楼兰美女在 历史 上更是有名,一直到今天,对于楼兰古国的记载都很少,我不免的猜想,楼兰为何会消失,楼兰美女到底有多好看,今天我带着这些疑问和大家一起 探索 楼兰古国的秘密,咱们一起往下看!
一、楼兰人的起源
楼兰人拥有异域风情,楼兰美女更是从古至今就存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楼兰人不是汉族,对于楼兰人到底是什么民族,考古学家有着各种说法,北大考古系教授林海村说:"楼兰人使用中亚佉卢文作为官方文字,而楼兰本族语言却是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学术界称作'吐火罗语'。""楼兰人类学研究的结论和楼兰语言学研究结果再一次提醒我们,在遥远的古代,有一支印欧人部落生活在远离欧洲的楼兰。"因而,此书的观点认为,楼兰人是"漂泊东方的印欧人古部落"。
而考古学家在楼兰古国的遗址上面挖掘出来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楼兰女尸。那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浅色头发,眉弓发育,鼻骨挺直的形象,明显具有高加索人种特征。这与人类学家对墓地出土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测量的结果完全吻合。楼兰人到底源于何处"这一问题并没有取得一致的观点。
二、楼兰古国
中国史籍中最早关于楼兰王国的具体记载,是《史记·大宛列传》。根据记载,我们知道楼兰是一个西域小国,建国于盐泽边上,有城郭,然而"兵弱易去"。这里的"盐泽",指的是罗布泊。
汉代史学家班固撰写《汉书》时,楼兰王国有1570户人家,共14100口人,国都名"打泥"。《汉书》进一步介绍了楼兰的生态环境:"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分国。国出玉,多葭苇(芦苇)、枝柳(红柳)、胡桐家胡杨)、白草(芨芨)。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骆驼。能作兵,与婼羌同。"
汉昭帝时,楼兰改国名为鄯善,并请求朝廷驻军伊循。昭帝便在伊循城置都尉,行屯田。从此楼兰便成为中央政府控制西域的战略支点。东汉时,楼兰在丝绸之路上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东汉政府在楼兰大规模屯田,开发楼兰。此后直至魏晋累几百年之久,楼兰一直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再后来,楼兰便很少见于史载,逐渐地神秘消失了。
三、楼兰消失的影响
楼兰作为丝绸之路上一个璀璨的瑰宝,对于楼兰消失有着无数种猜想,中科院罗布泊环境钻探科学考察队对罗布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环境科学考察。考察队认为:据初步推断,随着青藏高原在距今7到8万年前的快速隆升,罗布泊由南向北迁移,干旱化逐步加剧,最后导致整个湖泊干涸。这样的一个解释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则认为,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很复杂。这里面既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地域性的问题,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还有人为方面的因素。
因为罗布泊的消失,依附罗布泊生存的楼兰人自然也逃脱不了灭绝的命运。楼兰和罗布泊的消失和人类过度开采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仅因为战争,因为人心的贪婪,开采过度,一个美丽的古国和一条美丽的湖泊就这样消失,人和自然到底有何相处,我想这是除了惋惜古国和湖泊消失之外,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楼兰到底因为什么原因消失,只留下遗址,无数的考古学家正努力的去专研,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终会明白。对于美丽无比的罗布泊和楼兰古国的消失大家有何感想?人与自然又该如何平等的去发展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D. 新疆罗布泊曾经发掘的楼兰女尸,那么这些东西放到哪里去了
新疆罗布泊发现的楼兰女尸现在在乌鲁木齐的博物馆中,相对于现在存放的位置来说,很多人对楼兰女尸的来历,和她的后人更感兴趣。楼兰女尸并不是中原人的形象,而尸体上却呈现了白人的特点。甘肃往西的西戎地区,再往西看的话,西域三十六国的文化,也是值得人们一探究竟的。
三、楼兰不足以和匈奴对抗。但是匈奴听说了之后,却抢先一步把王子送回楼兰继承大统,引发了匈奴,楼兰和大汉之间的战火和交锋。楼兰只是一个小小的政权,自然抵御不了长期战火的洗礼,所以最终灭亡在战争之中。
E. 楼兰王国的最后遗民,被迫走入沙漠他们经历了哪些
楼兰王国的历史合起来有700多年,在历史上是西域36国中的闻名古国,也是西域一个着名的“城廓之园”。楼兰国力强盛时,疆域十分辽阔,东起古阳关,往西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尼雅河畔。南自阿尔金山,北到哈密。汉朝曾经在这个地方设了西域长史府;到了三国、两晋时,划归给了凉州刺史管辖。
正是这些“绿色飞地”给这些古罗布泊人后代提供了生存的场所。当时这些逃离瘟疫的村民们骑着骆驼就在这些“绿色飞地”上定居了下来。面对着饥饿的严重威胁,他们不得不在一块块“飞地”上拓荒种粮。从那以后,他们继续远离尘世,过着极其封闭的生活。这些“楼兰遗民”回忆说,那些日子简直不堪回首。最初,只要有风沙刮来,刚种下去的禾苗就会全部被掩埋;如果碰上了下雨,地上就会出现一层白花花的盐碱,且这些“外壳”坚硬无比,庄稼根本无法成活。
不过生命力极强的“楼兰遗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后,在找水、挖渠、开荒、播种、防沙、治碱等方面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经验。经历了风雨和艰辛后,他们先后试种成功课苞谷、小麦等农作物。在这块荒漠上,人们像胡杨一般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严酷的沙漠生活造就了他们高大强健的体魄、勇猛犷悍的性格和崇尚勇武、富于牺牲的精神。现在这些来自阿不旦渔村的“楼兰遗民”也继承下了这种精神:七八岁的孩子就敢外出放羊;年轻人一个人便可以与大漠上凶猛的野猪搏斗;八九十岁的老人依然坚齿满口,须发浓黑,终日劳作不辍。
F. 楼兰女尸的事件经过
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骷髅、被支解的躯体、随时绊腿的巨大木板和厚毛织物碎片。在一船形木棺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打开棺木,严密的裹尸布一碰就风化成粉末了。揭开覆盖在面部的朽布,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双目紧闭,嘴角微翘,就像着了魔法刚刚睡去,脸上浮现着神秘会心的微笑。这就是传说中的“楼兰公主”或“罗布女王”。她已在沙漠之下沉睡了3800多年。她长发披肩,身材娇小,身高仅5.2英尺。 在10×16平方米的山顶,有彩绘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栅栏,真人一样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筑)。专家认定,它绝不是为普通楼兰人修建的,而是一处重要陵墓。
1998年,一批考古专家力尽艰难险阻到达了罗布荒漠。他们意外地看到了一些类似废弃的城墙的痕迹,无所遮掩地袒露于黄天之下。
1981年4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宣布,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所发现的楼兰少女古尸,死亡时距今3800年左右。
楼兰是我国西汉时代西域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国名,又称鄯善。在挖掘出来的古尸中,保持最完整的就是那几具少女干尸。干尸是盛放在由两块掏空的树干制成的棺木中,外面用羊皮包裹着。打开棺木,死者仿佛是在安睡中,头戴尖顶毡帽,身裹毛线毡毯,脚穿补过的皮靴。外露的面容可以看出死者年龄比较年轻,脸庞姣小,鼻子高高,大大的双眼,长长的眼睫毛,历历可数,浓密的金发,略呈卷曲,散垂在肩后。毡帽的尖顶两旁,插着色彩斑斓的翎羽,帽边饰红色彩绒。颈部有的围着毛茸茸的皮裘,既美观又保暖。直观她们的形象,仿佛和现今的塔吉克斯坦族少女相类似。
在一具保存很好的少女尸体上,考古工作者发现极感兴趣的遗物,那就是女尸的金发内满藏着干的虱子,而且在身上还遗有瘪的臭虫。在显微镜下,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生物标本了。虱子,研究寄生虫学者从来都认为,它是一种“趋温性”的寄生虫,它在人体保持着一定的温度时才能寄生于人体。而如今却在死人身上大量见到它们的干尸,说明它们并没有因人体冷却而离去,这是很可值得寄生虫研究者探讨的课题。
从这些浅墓葬可以看出,古楼兰人入葬时均裸体,通身包裹在毛线毯中,外露双脚,穿皮靴,个别还在鞋帮上插入几根禽毛。在一具男尸的腹部边放着一呈三角状的石鞭,长仅3厘米。由此证明,这些楼兰古尸生前是处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狩猎生活中,同时,手工艺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水平。
楼兰古尸所以能保存几千年而不腐朽的原因在于当地气候干燥,棺木埋葬较浅,离沙土地面仅几十厘米,即使偶有雨水,水分也易于从沙土中流失和蒸发,致腐细菌没有生存繁殖的条件,才使尸体得以长期保存不朽;相反,埋葬较深,尸体便不易保存。 位于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学家侯灿、王炳华等所发现,古墓有数十座,每座都是中间用一圆形木桩围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桩围成7个圆圈,并组成若干条射线,呈太阳放射光芒状。 经碳14测定,太阳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的墓地?为何葬在这里?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阳当做图腾建造此墓还是有别的意义……20年过去,仍是个不解之谜。罗布泊文明和楼兰文明之间近2000年的断裂又是怎么一回事?也许待太阳墓之谜解开也便有了结论。 这里出土了距今3800年、为印欧人种的“楼兰美女”。发现了近10处古代人类遗址,一些石球、手制加沙陶片、青铜器碎片、三棱形带翼铜镞、兽骨、料珠等人类遗物,暴露在未被沙丘完全覆盖的黄土地表面。还有一些5000-6000年以前的石刀、石矛、石箭头、细小石叶、石核等。这清楚地显示,今天已是不毛之地的楼兰,自新石器后期、青铜时代直至汉代前期,的确曾绿草萋萋,森林覆盖率达到40%
G. 王昌龄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请问楼兰位于那
楼兰古城地处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凹地中,四周被沙漠、雅丹劣地和坚硬的盐壳所包围,人迹罕至,环境异常的荒凉、凶险。然而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楼兰就是西域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古楼兰国有人口14000余,士兵近3000,真可谓是一泱泱大国。古楼兰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扼东西交通的门户,是汉王朝进入西域的桥头堡。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是“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荣,楼兰古城有着极盛一时的历史和灿烂的绿洲文化。奇怪的是,声名显赫的楼兰王国在繁荣兴旺了五六百年以后,却史不记载,传不列名,突然销声匿迹了。7世纪时,唐玄戕取经归来,看到楼兰国“城廊岿然,人烟断绝”,其萧条之景,使人顿生沧海桑田之感慨!1900年3月斯文。赫定率队考察罗布泊,差些全军覆没,因而宣称这里是可怕的“死亡之海”!1980年5月我国着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蒙难失踪,更给这座古城蒙上一层神秘可怖的面纱。近年上海的“独行侠”余纯顺历时8年在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后,倒毙罗布泊荒漠,又给蒌兰古城平添了几分凄凉和悲壮。楼兰古城究竟是怎样消失的?楼兰遗址究竟在哪里?楼兰的自然环境究竟有多恶劣?楼兰有些什么文化遗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考古学家和科学家关注的问题。楼兰也是中外探险爱好者憧憬向往的神秘之地。
楼兰古城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导致河流改道,风沙侵袭,被掩埋于大漠中的。本世纪初,因为斯文。赫定的维吾尔族向导艾尔得克为找回丢失的锄头,于无意中让斯文。赫定发现了楼兰古城,从而引起世人极大的关注,世界各国的考古家、探险者蜂涌而至,他们在楼兰古城地区发掘的文物其价值之大震惊世界,其数量之丰难以数计。除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玉斧、石刀、石箭簇外,还有汉简、汉文书、丝织品、木器、陶器、铜器、玻璃制品、古钱币等等。其中以晋代手抄《战国策》和汉锦最为珍贵。还发现了着名的“李柏文书”,并据该文书又发现了附近的“海头”故城,并发表了一些专着。1927年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也到楼兰发掘考察,出土了大量文物,发表了专着《罗布淖尔考古记》。中外学者盛赞楼兰是一个埋藏在“沙漠中的宝地”,是历史遗落下来的“博物馆”、“东方的庞贝城”,解放后,我国组建过多批现代化的考察队伍真诚楼兰考察,现清楚查明,楼兰古位于东经80度55分12秒,北续40度30分57秒与附近城镇的直线距离为西北距库尔勒市344千米,西南距若羌县城330千米,古城占地12万平方米,略成正方形,边长约330米,用泥土、芦苇、树枝相间修筑的城墙仍依稀可辨。一条大致西北——东南走向的古河道斜贯城中,将古城分成东北、西南两区。东北区仅存佛塔及其附近建筑,佛塔残高10。4米,系用土坯、糯米浆、柳条砌筑,是全城最高大的建筑物。西南区有当时的官署——三间房遗址与一些小院落。古城内,盖房用的胡杨木梁、檩、椽等木构件,比比皆是,其中不少还凿了眼,刻上了花纹,显示了相当的工艺水平。古城及其周围还有古烽燧、粮仓、古墓等遗址。在楼兰古墓沟还出土了3800年前的干尸——“楼兰美女”。楼兰古城内目前尚遗存陶片、毡片、古铜钱、古兵器、丝绸碎片等众多文物,只需你在地表稍事寻找和挖掘,你就可能成为一名“考古发现者”。
神秘的楼兰强烈刺激着国内外游人的探险欲望,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一股楼兰探险热潮,各国探险队纷至沓来,其中尢娄日本朋友热度最高。1998年春节数十名上海探险者踏着上海独行侠余纯顺的足迹来到楼兰,在东方“庞贝城”渡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新年,个个激动无比。
楼兰探险异常艰险,地表崛起的盐壳和错综复杂的风蚀“雅丹”地貌,极其艰队难行,越野车每小时平均只有前进二三千米,平均每两分钟汽车就得转三个急弯。罗布泊地区的地貌广达3500平方千米,是古城的一大天然屏障。这里天气冷热变化急剧,夏季午后气温上升至摄氏三四十度,燠热难耐,而凌晨气温又可下降到0度以下,奇寒无比。罗布泊地区年降水量仅1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可达3000多毫米,蒸发远超过降水二三百倍,奇旱无比。这里风沙肆虐,沙暴滚滚,堪称禁区。然而有险才有奇,神奇的罗布泊、险峻的雅丹龙城地貌以及各种沙漠奇景为楼兰探险倍增了许多新奇刺激,足令探险者终身难忘。
H. 楼兰是怎么消失的揭秘出土的楼兰美女
楼兰古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神秘的国度,说它神秘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楼兰国的消失是很神秘的,没有人知道这个国家为何会消失,仿佛一夜之间原本还热热闹闹的一个国家,就这样消失的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究竟去了哪里。而当“楼兰美女”出土之后,却又逐渐为世人揭示了这个国家消失的原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愿为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的诗中,楼兰象征着遥远的敌国。唐王朝疆域辽阔,而楼兰遗址就在西域都护府辖区之内,李白的诗句反映了一个问题——盛唐之时,楼兰古国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而且当时的人们对于楼兰缺乏客观的认识。如梦似幻的楼兰公主是否存在,楼兰古国又是如何消亡的问题,困扰着历代的史学家。可上世纪出土的“楼兰美女”,却渐渐揭开了楼兰古国和楼兰公主的神秘面纱,使这一问题有了研究的现实基础。
上世纪出土的楼兰古尸中,有两具具有代表意义,一具被称为“楼兰美女”,另一具被称为“楼兰公主”。“楼兰公主”出土更早,在三十年代由外国人组成的探险队发现,因此保存程度和史学价值都要差上许多。
随着棺木的打开,阳光普照下,一段尘封的往事浮出了水面。棺木内的女尸保存完好,但赤身裸体,只是由一张巨大的麻制品简单包裹着。古尸的面貌特征如下:高鼻梁、大眼睛、颧骨很高,而且有着较为丰盛的毛发,发质呈现金黄色,可以说和白种人的体型特征很相似。
但令人疑惑的是女尸的体型和白种人,有根本性区别。不同于人高马大的欧洲人种,女尸身材娇小,且五官较为精致,身高尚且不足一米六。墓穴中的雕刻品画工精美,富有西域风情,对于只有12万平方公里,人口两万上下的楼兰,有如此陪葬品的女子,身份注定不凡,因此她也被称为“楼兰公主”。
但极具价值的“楼兰公主”,由于是探险队在三十年代野蛮发掘的,所以保存不当,研究价值大打折扣。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土的“楼兰美女”,更具研究价值。“楼兰美女”的外貌特征和“楼兰公主”极其相似,都是不足一米六的身高,高鼻梁、大眼睛,但“楼兰美女”的头发呈现棕色,而不是金色。
综合起来,我们不难发现,位于西域要道的楼兰古国,国民呈现印欧人种特性。有金发、棕发、高鼻梁的欧洲人特性,也有身材娇小、面容较为精致的亚洲人种特性。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发色的不同,印欧人种发色有金黄、棕色的区别。这和西域沟通东亚、中亚、甚至东欧,有密切关系,那个年代商旅往来,费时颇多,而人口本就两三万人的楼兰。因不同地区往来客商血脉交融,产生一定的体貌差异,就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楼兰美女”也是由麻质布料,简单包裹,可以推断麻织品和楼兰人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麻织品有什么特点?其一,简单易得,对纺织工艺要求不高,这从侧面反映出了楼兰人工艺水平出于半原始阶段。其二,麻织品有众多的小孔,利于通风,不至于让楼兰人汗流浃背。而且麻织品空缝细微,可以有效防止西域地区盛行的风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楼兰人的生活习惯,可以推断早在数千年前,楼兰地区就已经属于沙漠气候了。“楼兰美女”遗体内的细小沙粒,也侧面佐证了:数千年前,楼兰古国已经面临着沙漠化的自然威胁。这个两万人上下的国度,在与残酷的大自然法则争斗,他们是辽阔的沙漠中那零星的生机。
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一万四千一百。
《汉书.西域传》对楼兰古国,有粗略的记载,这个国度处于“丝绸之路”的要道。汉和匈奴多年争端中,楼兰为代表的西域诸国饱受压迫,类似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不论怎么做,总会有一个得罪不起的主。汉宣帝年间,彻底击败匈奴后,西域诸国的境遇才有了改善。
隋朝期间,楼兰地区由突厥实际掌控,中原王朝缺乏史料记载。而唐王朝重新收复西域之时,楼兰已经消失在了西域,楼兰古国如何消失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历代富有求知欲的人们。首先“楼兰公主”和“楼兰美女”,存在岁月要远于楼兰消失,但我们可以根据她们反映的楼兰风土人情,进行相对客观的推测。
其一,楼兰毁于风沙与自然灾害。女尸体内的细沙和通用的麻织品,证明了楼兰所处区域属于沙漠化边缘,亦或处于半沙漠化地区。可匈奴自汉宣帝年间西迁,汉王朝一度达到鼎盛,“丝绸之路”兴盛于两汉、魏晋年间。楼兰脆弱的生态环境,容纳不足两万国民已经很勉强了,客商、驻军的大量涌入,远远超出了楼兰环境承载力。严重的沙漠化,迫使楼兰人放弃故国,远走他乡。
其二,突厥人的崛起,切断了“丝绸之路”,楼兰融入突厥。而原本生产力就很落后的楼兰,于东汉、魏晋年间,早就依靠服务过往商旅,获得生活、生产资料。“丝绸之路”受战乱影响,长期阻绝,一万多人的楼兰人没有了生计来源。加上历年环境恶化,沙漠扩张,仅有的绿洲无法维持楼兰日常开销。楼兰人选择归附突厥,选择了臣服,失去独立的权利。
其三,楼兰毁于战乱,这种说法可信度极高,但证据也严重不足,是最矛盾的推理。“国恒以弱灭,独汉因强亡”,虽然是句戏言,但汉王朝属于中原政权对外影响力最强的王朝之一,是没有太多争议的。东汉时期,对西域都护府统辖力极强,汉宣帝年间在楼兰还有驻军。此时期的楼兰,史料较为丰富。
但魏晋年间,对于西域实际掌控力就不敢恭维了,“丝绸之路”基本和官方没有太大关系了。属于各国商人逐利的自发行动,因此,楼兰的史料在这一时期,基本是查无可查的。之后突厥崛起,实行的更是游牧民族的原始统治。一万多人的楼兰更不会受人关注,因此楼兰灭亡之谜成为了永远的谜题。
今天的我们,只能尽量还原这个美好的传说,楼兰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作为一个国度,何时灭亡、因何灭亡都没有定论。幸运的是,西域一万多人的小国不在少数,像楼兰一样令人魂牵梦绕的再无第二。
I. 罗布泊太阳墓,掩埋大漠三千年,为何说它毁灭了楼兰古国
楼兰古国的神秘消亡留给世人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而在楼兰古国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太阳墓。太阳墓位于孔雀河古河道北岸,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距今已有3800年的历史。3800多年过去,仍是个不解之谜。
而离这里不远就是出土“楼兰美女”的墓地,距今恰好也是3800年,楼兰美女和太阳墓是否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这些未知的谜题,需要热爱罗布泊穿越的勇士去探索发现。
J. 楼兰美女的消失之谜
曾经显赫一时的楼兰美女与其楼兰古国一起消失在大漠黄沙中,关于楼兰古国消失之谜一直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据有关学者考证,共有一下六种说法导致了楼兰古国和楼兰美女的消失。
说法一:楼兰消失于战争。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
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说法二:楼兰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断后改道,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说法三: 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 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欧洲人种部落生活在楼兰地区,1500多年前楼兰再次进入繁荣时代,这都和罗布泊游移有直接关系。
说法四: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经过哈密(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古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说法五: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
说法六: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