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椭球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21千米。
② 地球是什么样的呢
地球样子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大致呈椭球形。地球自转的效应使得沿贯穿两极的地轴方向稍扁,赤道附近略有隆起。
从地心出发,地球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高了43千米(27英里)。因此,地球表面离地球质心最远之处并非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而是位于赤道上的厄瓜多爾尔尔钦博拉索山的山顶。
由于局部地势有所起伏,地球与理想椭球体略有偏离,不过从行星尺度看,这些起伏和地球半径相比很小,最大偏离也只有0.17%。
地球组成:
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它也经常被称作世界。
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地球已有44~46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27.3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以23h56min4s(接近于一个太阳日24h)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③ 地球是长什么样子的
地球大致呈椭球形。
在中国古代的观点中,人们始终坚持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的棋盘式状态,因为我们走在平坦的地面上,无论何时都是如此,西方也有一部分科学家有类似的观点,所以被称为“地平说”。
但是随后的研究证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我们就生活在这个巨大的圆球表面,有关地球边缘的问题也就因此作罢。直到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真正向人们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而不是方的,“地平说”被彻底推翻。
时至今日,在人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地球是圆的,然而在世界上,还有一小部分人坚持地球是平面的观点,听起来十分荒谬。
④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的样子: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在地球表面,有高山、盆地、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可以说地球表面是一个极不规则的曲面,但相对于整个地球而言,这些高低起伏变化是微小的。地球面积为5.1亿km2,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0.8%,约为3.61亿km2,而陆地仅占29.2%,约为1.49亿km2。地表地貌的最大起伏为19.9km,陆地平均高程840m,其中多数占总面积75%在1000m以下。
地球的组成
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和氧组成。热带地区接收的太阳能多于极地地区,并通过大气和海洋环流重新分配。温室气体在调节地表温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地区的气候不仅由纬度决定,还由海拔和与该地区和海洋的接近程度等因素决定。热带气旋、雷暴、热浪等恶劣天气多发于广大地区,对生活影响较大。
⑤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是椭圆形的球体。地球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正圆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南北半球也不对称。北极略为凸出,南极则略为凹进。另外,地球以及地内物质始终处于运动中,地球的形状也一直在变化。
地球表面的大约29.2%是由大陆和岛屿组成的陆地。剩余的70.8%被水覆盖,大部分被海洋、海湾和其他咸水体覆盖,也被湖泊、河流和其他淡水覆盖,它们共同构成了水圈。
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球内部如同其他类地行星一样,可根据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分为若干层。然而,地球的内核、外核具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其他类地行星所没有的特征。地球外层是由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地壳,下面又有一层黏稠固体组成的地幔。
⑥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并不是绝对的圆形,17世纪末,英国大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形,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公里。1735~1744年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个测量队分别赴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如果远距离的看上去,你会发现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梨形地球”
。
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⑦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形状像一个梨,赤道部分鼓起,是地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梨脐”,因此,地球被叫“梨形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现在很多地球的图片是经过了修理的,但其实地球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了。因为人类的肆意破坏,地球早已伤痕累累。43年前的地球还有70%的海洋,也有大部分的森林,呈现出给我们一片美丽的景色。
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各方面发展也加速了环境的破坏,地球上的绿色植被遭受到了不少的破坏,蓝色的海洋不再那么澄澈了。
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假如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离灭绝也就不远了。现在各国也都在积极的保护环境,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发展,让地球始终保持青春。
⑧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样子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大致呈椭球形。地球自转的效应使得沿贯穿两极的地轴方向稍扁,赤道附近略有隆起。
从地心出发,地球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高了43千米(27英里)。因此,地球表面离地球质心最远之处并非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而是位于赤道上的厄瓜多爾尔尔钦博拉索山的山顶。
由于局部地势有所起伏,地球与理想椭球体略有偏离,不过从行星尺度看,这些起伏和地球半径相比很小,最大偏离也只有0.17%。
内部构造
地球内部如同其他类地行星一样,可根据化学性质或物理(流变学)性质分为若干层。然而,地球的内核、外核具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其他类地行星所没有的特征。
地球外层是由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地壳,下面又有一层黏稠固体组成的地幔。地幔和地壳之间的分界是莫霍不连续面。地壳的厚度随位置的不同而不同,从海底的6千米到陆地的30至50千米不等。地壳以及地幔较冷、较坚硬的上层合称为岩石圈,板块也是在这个区域形成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地球
⑨ 地球长什么样子呢
地球样子如下:
蓝白相间的美丽星球。我们都知道地球由71%的海洋面积和29%的陆地面积组成,所以地球才会那么水灵。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扁球体,它的真实形状更接近于椭圆形。
它在赤道上略微凸起,在极地处略微下压。当我们从太空中看地球的图像时,这种极小的变形并不明显。地球表面地势和地球几何中心的距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的隆起清晰可见。
地球的形成
简单来说,地球的形成是从太阳星云收缩开始的,那些原本就存在于星云气体中的星际尘埃物质,以冰质和岩质为主的,直径在0.1毫米左右,充当了凝结核的角色,它会慢慢吸收周围零散存在的粒子。
随着时间推移,质量逐步增加,此时将其称为星子,之后吸积过程更为剧烈,星子间会碰撞融合,最后形成原行星,之后再进一步演变为行星,不断的吸积,不断的碰撞融合,地球就是这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