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广西河池市哪个县的美女最多
实话讲我觉得河池市的美女都比较少,一定要讲的话,估计就是金城江了,经济比较发达,美女自然就多啦,在县里面,长得漂亮的哪个不跑去大地方?
② 哪里出的美女最多
个人认为新疆女子眼睛大,皮肤白,比较漂亮,至于美女最多的地方当然属于重庆,成都一带,,另外苏州,南京,也比较集中,美女也很多。有很多这里的女子都在上海,深圳一带打工,你要打工可去那里比较好点。
③ 哪个省县级最多美女
郧西县,湖北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这座城市有着许多的文化古城,但是有着这样的一个县,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它的名字,那就是郧西县,它是我国最早的美女之乡,牛郎织女的发源地,也是湖北省美女最多的一个县。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地扼秦楚要冲,素称“秦之咽喉,楚之门户”。
崇阳县,位于湖北省南陲,居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地处长江经济开发带和106国道交汇区,武汉、长沙、 南昌三角经济区域的中心地带。县城距省会武汉155公里,距长江、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不到20公里,武深高速(在建)从境内通过、106国道与杭瑞高速贯穿全境。东界通山,南邻通城及江西省修水,西接通城和湖南省临湘,北连赤壁、咸安
通城县,别称银邑,汉为下隽县地,故简称隽,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咸宁、岳阳、九江金三角中心交汇点。境内有杭瑞高速、武深高速、106国道、岳九铁路交叉过境;着名景点有"华中第一瀑"--白水岩瀑布,"江南药库"之称的药姑山,"道教第二十五洞天"的黄龙山,绝美九宫山,道家黄袍山等
④ 广西哪里最多美女
柳州美女是很多的。一般20到24岁的美女最多,晚上大都会在五星街和地下街活动,想看美女你就要去那里看了。
⑤ 中国哪个地方美女最多 中国美女最多的十大城市排行榜
第十名:杭州
上榜理由:杭州的美女实在太多了……比如上世纪30年代的王映霞—一位让才子兼烈士的郁达夫如痴如迷的杭州女人;比如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明星王晓棠,以及现今的陶慧敏、俞飞鸿、何赛飞、周迅等。除了这些女明星外,杭州街头的美女也是数不胜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的美女婉约动人,娇嫩青涩,皮肤也一流。
第九名:长沙
上榜理由:长沙附近有岳麓山、明月山,再加上水的阴柔,使这里的女子无论在长相还是在身材上都别有一番风味,可以说是集合了江南女子的水灵娇柔和北方女人的率真多情!
长沙女孩一般来说脸色都很润,白中透着红,犹如湘江岸边三月的桃花。长沙女子的身材比较高挑丰满,不像一般南方女子那样瘦小。她们在外貌上尤其突出的特点是五官轮廓分明,给人以清清爽爽的感觉
第八名:安庆
上榜理由:安庆自古至今就盛产美女。三国时期有闻名于世的大乔、小乔。当年《红楼梦》挑选演员首选安庆,其中安庆美女郭宵珍饰演史湘云,袁玫饰演袭人。现在,安庆美女李小璐、安庆美女田海蓉双双入选“中国新四小花旦”。
而说起安庆,这里还是黄梅戏的故乡,想想那温柔的黄梅调,你就知道安庆的妹子说话有多么甜美。
第七名:大连
上榜理由: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地处东北,而东北女子向来以白面长身着称。大连美眉则无疑集东北女性的精华于一身。与江南女子相比,大连美眉也许婉约不够,但却多了一份豪气;与东北的其它内陆城市女人相比,大连美眉身上又多了一些清丽和雅致。
第六名:米脂
米脂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米脂水在县东南100步处,其地沃宜于种植谷子,谷子碾成小米金黄金黄,煮成小米粥上面漂了一层油脂。也许米脂的小米还有什么成分,使女人吃了长得漂亮,如花似玉。而在米脂,除了看漂亮的姑娘外,这个不大的小城,但被称为是“文化之乡”,有历史有名胜,你如果有兴致转一下,收获可能还不小呢。
第五名:武汉
上榜理由:武汉女子什么时髦都要赶,什么本事都要学,外表的轻灵秀气,血液里流淌着市民气息。她们对感情有自己的热情与计较,对家庭,她们有着极大的归属感。
第四名:成都
成都美眉皮肤细腻而白净,她们似乎并不喜欢浓妆艳抹,不论是上班一族,还是学生妹妹,基本都是轻描淡写,但天生丽质难自弃,也一样让人惊艳。成都美眉和成都这座城市一样,都隐隐地透露一种淡淡的、慵懒的、休闲的味道,这种慵懒,让她们有一种温柔的小猫样的美。
第三名:重庆
上榜理由:约是山城多山道,重庆美眉们从小便爬坡上坎,一条条美腿都锻炼得既性感又修长。重庆美眉天生明眸皓齿、性格爽直,个性十足,魅力十足,热情似火而又拿捏有度。如今红遍整个荧屏蒋勤勤、于娜、陈琳等。这些美女不仅具有了重庆人的豪迈也具有了重庆女孩子的温柔。
第二名:哈尔滨
哈尔滨姑娘身上有三个特点: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鼻梁很高,
第一名:三亚
⑥ 有没有人去广西忻城旅游过去过的可以详细的告诉我去忻城旅游的感受吗
忻城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是广西重要的蔗糖、桑蚕、金银花生产基地。金银花、珍珠糯玉米、乳鸽酒等特色农副产品在区内外享有名气。梅花牌白蚕丝出口商检质量达到3A、4A等级,产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及欧洲各地。“莫土司衙署”是全国仅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有“壮乡故宫”之美誉;以莫土司为原形创作的刘三姐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风景名胜/度假区有
1、莫土司衙署
土司衙署位于忻城县城关镇西宁街翠屏山北麓,座南朝北,是一座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造型典雅、别致,具有宫庭侯门气派的古代建筑群,占地总面积2.1万平方米。衙署于明代万历十年(1582)始建,至今经历了420多年的历史。它是广西乃至全国现存古建筑保存最完整、历史最长的土司衙署。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座衙署由中轴线(衙署)、东轴线(祠堂)、西轴线(代理土司官邸)及大夫第、参军第、礼房、卡房等建筑组成。
主体建筑由照壁、大门、牢房、兵舍、正堂(即头堂)、长廊(亦称花郎)、东花厅、西花厅、二堂、东厢房、西厢房、三堂、后苑(即闺房)等组成,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照壁长25米、高5米。照壁前为小广场,面积270平方米。照壁与大门之间为街道,有两座跨街辕门,东辕门门楣浮雕“粤西边隅”(已毁);西辕门书“庆南要地”。
大门左右两侧各镌一尊1.7米的石狮和一对石鼓。大门廊上立两根格木柱子,柱上悬挂一副雕刻楹联。联语云:“守斯土莅斯民,十六堡群黎谁非赤子/辟
其疆治其赋,三百里区域尽隶黄封”。跨入大门即仪门,仪门平时不开,走两边过道,唯逢喜庆节日或上峰头面人物到来方开。仪门后是院落,中有一条龟背青砖路
直通正堂。东面是牢房,分前后两栋。牢房有男女之分,轻重之别,内设铁镣、木枷等刑具。西面是兵舍,亦分前后两栋,内驻士兵,负责保卫衙署安全和看守犯
人。
沿院中道路上四级台阶即为一宽80平方米月台。月台上置有铁炮四门,地炮三门,为土官出巡或庆贺时鸣放。接月台即正堂,为三开间,共有18根
柱子支撑天面,两侧山墙只起挡风作用。前面宽敞明亮,是土官审案或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堂正中置公案,案上置有惊堂木块及令牌、笔、墨砚等,案桌后是活动
屏风,上悬有“明镜高悬”巨匾,左右分别置大鼓、大锣各一面,各种兵器罗列有序,“回避”、“肃静”大牌字高耸,显得气氛森严恐怖。
转过屏风出正堂为一廊,廊东为东花厅,西为西花厅,互相对称。东花厅是土官专为达官贵人举行宴会而造,厅内陈设高雅华贵,内有一副楹联曰:“隐几看青山,坐啸行吟眼底似无一事/垂帘当白白昼,鹃啼鹊噪意中恐有劳人。”西花厅是土官对犯人初审、用刑的地方,内悬有楹联道:“如得其情哀矜勿喜/期于无讼讯谳惟公。”长廊尽头即二堂,亦为三开间,左右均有屏风隔开,左间是土官处理日常事务之处,内置文房四宝;中间是议事厅,置有案桌和太师椅等;右间是师爷卧室兼书房。前窗皆镂空花窗,花鸟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二堂之后即三堂。二堂与三堂之间为四合院,院西东各有8间厢房,为土官男孩寝室。厢房尽头是三堂,建筑结构与二堂相似,唯镂空花窗为壮锦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且富丽堂皇。它是土官夫妇的卧室。穿过三堂即后苑。后苑依山而起,类似别墅山庄,是土官女孩的闺房,小巧玲珑,典雅别致,环境优美。
东轴线建筑群是莫氏祠堂,为清干隆年间营建,由照壁、大门、一进(正厅)、二进(寝堂)、三进(祭堂)等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结构、风格与衙署大同小异。寝堂前的镂空花窗为为花鸟、壮锦图案,雕工更为精致美观。
西轴线建筑群是代理土司官邸,为清光绪年间代理土官莫传经所建,由头堂、二堂、后苑等单座建筑及三个天井构成。建筑形式与规格略逊于衙署。
附属建筑群有大夫第、参军第、官族府第、三清阁、汉堂邸、后花园、礼房、卡房、练武场、官塘、关帝庙、城隍庙、花婆庙、伴云亭、东、西、北三个城门、土司陵园等。这些与主体建筑构成庞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
衙署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山墙为青砖,梁均为珍材制作,屋架穿斗安榫接合。主体建筑硬脊飞檐,正脊中部一律浮雕“福、禄、寿”图案,翘角饰龙头鳌身和“吉祥如意”卷草,美观大方。柱基雕刻鹿、梅等动植物,朱漆梁柱,气宇轩昂。
由于兵燹等原因,部份建筑被毁后按原样重建。也曾分别于1605年、年、1830年进行过3次较大的维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莫土司衙署的保护。196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拨专款对主体建筑进行大面积维修;中共十一届国家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处拨专款累计达55.50万元,对其进行了维修并按原样重建了东花厅、三堂、厢房和后苑闺房,使莫土司衙署基本恢复了原貌。
1963年2月,忻城莫土司衙署被列入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文文物管理所,1987年改称忻城土司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主要有金器、玉器、骨器、青铜器、石器、蚌贝器、经书、石刻拓片、土司服饰等500多件,对研究我国土司制度、古建筑艺术及民族史等具有珍贵的科学价值。也为民族风俗的研究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影视事业、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2、三界庙
位于该县城关镇中和街南巷翠屏山下,坐南朝北,由五座古建筑物构成。第一座是前堂,大门廊檐有两根方形石柱,各高5.6米,柱脚为青石盘,盘高0.62米。大门宽1.74米,高2.65米,两扇门昔分别绘有宋将杨宗保和穆桂英像。入大门,为三开间,上层镶木板楼,楼高1.67米,作演戏台。屋顶鲸鳌雕龙脊,青砖砌墙,泥瓦覆之,建筑面积为144平方米。戏台下为四方院落,可供观众看戏。院落南面是正堂大殿,建筑面积为168平方米。殿中央有神台,置三公等神像。神台前面是行香祭祀活动场所。种植的松柏、石榴已有300多岁。大殿东面连接是贯通另一建筑为300平方米的方丈住所。东、南、北三面建有厢房,为道士住所。方丈住所后还有王一排10间厢房,为杂役住房。整座三界庙占地3亩。
三界庙的前身是三清观(又名三清阁),明万历十年(1582)第七任土官莫镇威兴建,光绪十一年(1885)土知县莫绳武重修。1945年改为忠烈祠,内列抗日阵亡烈士牌位。解放后曾作机关办公用房和住宿,1980年以后回收修葺,已复旧观。三界庙已于2003年重新对外开放,香客众多,香火极为兴旺。
3、忻城翠屏山
翠屏山位于县城南部,为莫氏土司衙署后龙山。山势东西走向,长约600米,宽约300米,三峰列阵,主峰海拔289米。南面山崖陡峻,猿猱难攀,为天然屏障,芝江汩汩潺流,环绕山脚;北面略缓,象一把交椅,平地开阔,莫氏土司衙署倚 在交椅中央。山上怪石嶙峋,古木参天,风景秀丽。干隆九年(1744)年《莫氏宗谱》记云:“翠屏山在县署后,顶上有小池,方圆三尺许,水冬夏不绝。路甚崎险难登。镇威筑亭、镌石狮二只,立于池岸,两首各东西异向。土人常攀藤附葛而上,往视其迹,至今犹然。”道光八年(1828)《庆远府志.山川》亦记曰:“翠屏山,县署后,林木葱青。邑人樵牧利焉。上有窟,涌水不竭,夜中常有鸟来浴,鸣如凤声,触之立毙。土知县莫元相有《翠屏山赋》。”今人亦有诗赞道:
盖地浓荫翠欲流,天然美景媲杭州。
蓬蓬仙境云间尽,忻邑风光世上留。
石径通幽登月殿,屏山滴翠叠春秋。
搜奇揽胜桃源地,此处妖娆宜赏游。
登上山顶,放目四周,山水田园,亭台楼阁,村舍炊烟,尽收眼底。1984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其辟公园,取名翠屏山公园。已筑有山道、石径和凉亭等设施,供游人游览,小憩、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开发和管理。
4、乐滩(恶滩)水电站红水河库区风光
乐滩(恶滩)水电站红水河库区波
澜壮阔、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红水河源出云南省沾益县的南盘江,经贵州流入广西,是广西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的母亲河、太阳河。红水河河水汹涌澎湃,奔
腾于深山险谷之中,两岸陡峻,滚滚浊流冲击礁石,浊浪徘空,咆叫着向远山冲去。红水河是我国少有的水电资源。正在扩建中的乐滩(恶滩)水电站预算投资39.7亿元,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为35亿千瓦时。
在乐滩水电站库区内,桀骜的红水河变得驯服。库区里山水相连,水波潋滟。河湾灵秀妩媚,水和岸相连之处,奇石神韵;两岸林木葱茏,青山奇形异状,变换莫测;村庄倒影在水中;近山水色浓绿,被绿油油的桑园所浸润。纵览整个景区,河面或开阔、或弯折,每每有“峰回水转疑无路,船到山开又一天”的感触,乘船置身于河面,仿佛处在与尘世隔绝的仙境,纯净的空气、宜人的风景,使人陶醉,让人释怀。
5、通天岩
该岩穿山而过,南北相通。洞顶直通山巅,宛若天窗。洞内明亮宽敞,通风凉爽,能容纳数百余人;洞中有洞,连环相通,变化莫测。洞内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巧夺
天工,结成各景致,或人物山川,或树木禽兽,千姿百态,不可胜数。最惹人注目的是洞内岩左高崖上有两尊神态逼真的钟乳石“寿星台”、“观音坐莲”,栩栩如
生。如今,这里辟为佛教圣地,通天寺内香火盛旺,香客如云。
6、思练八景优,鸳鸯湖光美
位于忻城县东部思练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八景,它们分别为:美女梳妆、玉屏耸翠、双拱摇波、梅岭烟雨、猛虎追驹、仙女晒花、鸳鸯戏水。这些景色早在清朝已
闻名遐迩,素有“思练八景优”之称;过去这里是莫土官和达官贵人们游览观光的地方,也是文人骚客们咏诗赞美的自然景观。现在的思练八景更加绚丽多彩,它既是周边村落群众茶余饭后散步的好去处,也是广大师生春游饱尝大自然美景的地方。这里就是思练的鸳鸯湖,它像一颗明珠镶在八景之中,熠熠发光。该湖因湖中有两座绿岛,形似鸳鸯而得名。全湖面积约150公顷,蓄水量约500万立方米,人们可在湖里驾船游览,环视四周景色。站在湖岛上,浩瀚无边,山光水色,尽收眼底,美不胜收。那湖面波光粼粼,水鸟、白鹭、灰鹭等鸟类成群结队,飞来此湖,繁衍后代。驾船游览我们就看见这些鸟儿或掠过湖面飞起,或腾空盘旋飞翔,给鸳鸯湖增添了无穷的趣味。
这里的湖水清澈,湖中鱼类繁多,加上岛上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每逢节假日,千余人聚集岛上垂钓,他们大多是外地慕名而来,岛上客房或水飘住宿爆满,白天或是夜钓者均有,有的一家老少全来垂钓,他们还能在岛上餐厅里品尝自己的胜利果实,度过令人难忘而有趣的假期。
7、马泗枫洞聚龙山庄
马泗枫洞聚龙山庄位于忻城马泗乡龙图村,距马泗乡政府3公里,占地600多亩,三面环山,风景宜人。山庄置有游泳池,钓鱼池,果园,羽毛球场,凉亭,豪华木楼,会议室,提供吃、住、娱一条龙服务。阳春三月,桃花怒放,满山姹紫嫣红,这里是踏青赏花的最好去处。
历史文化古迹
1、忻城周安永吉桥
永吉桥位于古蓬镇旧镇屯西南面滂江河上,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原属庆远府通往宾州古道的重要桥梁之一。桥身长72.6米,高6.8米,共6礅7孔,每孔跨度6米。桥面宽3.6米,两侧以石柱挟住长方形石板为护栏,高0.6米,在2、3孔与5、6孔上方各饰一条石雕大鳌鱼,头向滂江上游,尾朝下游,造型美观,形象逼真。桥礅桥拱均用精细加工的方形料石干砌而成,砌面平整,接缝紧密,无灰浆勾缝,钉插难入。礅脚上大下小,最小处宽度仅0.4米。工艺精巧,在古石拱桥建造中极为罕见。1984年此桥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忻城思练双拱桥
双拱桥位于思练镇牌坊村头的练江上,始建于明万历年十一年(1583),土官莫镇威建。久坍塌,干隆十六年(1751年),土知县莫景隆按原样重建。该桥用青石方料干砌,无灰浆勾缝。一礅双拱,上铺石板和条石栏杆,造型古。桥长36米,呈阶梯形,两头各有石阶10余级,桥面宽3.3米,是思练西部村民赶思练街必经之处。民国初年,桥又坍塌。民国14年,乡绅刘联辉等发起捐款,按原样再次重建,仍保持明代桥梁建筑风格。桥下流水清澈,桥拱倒影,波光摇曳,故有“双拱摇波”之美称,为思练八景之一。1984年此桥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忻城周安卧仙岩石刻
卧仙岩位于古蓬镇周安街西0.5公里处的白虎山西麓。岩高10米,宽6米。相传昔有游仙罗隐居此读书,夜卧石榻,故名。岩口上方镌刻有“卧仙岩”三个大篆字,两侧镌有明清文人墨客诗文11面,其中有明征蛮副总兵张任等镇压八寨农民起义纪实。六、七十年代,因采石修水渠,岩内石榻被毁,有三块石刻已毁,岩左侧的天然石拱门出被炸烂。1984年此岩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思练美女梳妆
美女梳妆又名玉女捧盘、石女山。位于忻城县思练街东北约5华里的大板荒村前。
传统习俗
1、民间传统活动项目
有对歌、唱山歌、舞龙舞狮、荡秋千、密陀螺、舞花枪、跳猴鼓舞、勘脚歌、丝玄戏、唱采茶、穿木板鞋等。
2、戏剧
有丝弦戏、桂戏、彩调剧、师公戏等。
3、舞蹈
有二合舞、三元舞、四帅舞、招兵舞、踩灯舞、祭丧舞、踩幡舞等。
4、民族竞技
有舞龙、舞狮、上刀山、下火海。
道路交通
忻城县位于广西中部,东临来宾,西依都安,北连宜州,距柳州市117公里,与首府南宁仅有206公里,处在旅游出行最佳的里程之内。
宾馆酒店
忻城有可供接待旅游者的宾馆饭店9家,其中相当于三星级饭店4家,客房102间,床位160张;一般招待所5家,客房420间,床位658张。凯西大酒店2004年5月定为旅游接待饭店,内设有停车场、豪华客房、餐厅、茶庄。
忻城特色餐饮
忻城地方特色饮食丰富多彩,如米粉、米糕、糍粑、粽子、元霄、汤圆、八宝饭、彩色糯米饭、黄香饭、鸡蛋糕、绿豆糕、艾馍、竹筒饭、烤红薯、烤玉米、豆腐肴、南瓜扣、竹笋粉丝等。特别是用玉米做成的食品,如玉米粥、饭、馍、粽、粉、糕、糖、糊、酒、甜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