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诺族喜欢吃什么
基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畜或做烤酒。玉米则侧重于吃青。早餐通常把糯米饭用手捏成团吃,午餐多把米饭用芭蕉叶包好带到地里随时加盐和辣椒食用。晚餐除主食米饭外,还备有一些菜肴,家庭饲养的畜禽只在婚丧礼祭时才能宰杀。基诺人做饭就餐均在竹楼二层的火塘周围进行,有一定的礼节和讲究。基诺族吃饭时首先要在火塘东侧献一点饭菜祭祀祖先和灶神,吃饭时全家人按顺序在火塘旁围蔑桌而坐,家长正对火塘,客人靠火塘而坐。给客人盛饭要少盛勤添。一般不兴给客人夹菜,因为他们认为若给客人夹菜,就好像意味着吃完夹的这些菜就不要再吃了,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他们认为人有人魂,鬼有鬼魂,谷子也有谷魂,所以吃饭时甑子里的饭不能盛尽,哪怕肚子没有吃饱也要留一些,否则,甑子空着,谷魂飞走了就不再回来,人也就没饭吃了。
② 基诺族都有哪些美食最好有图片
☆ 1 ☆ 《为您服务》:美食走四方——云南基诺族的美食 地址: http://vsearch.cctv.com/plgs_play-CCTV2prog_20071024_1912812.html ☆ 2 ☆基诺族的饮食地址: http://minzu.folkw.com/Content.Asp?Id=467 ☆ 3 ☆基诺族的概况(这个网站很好,56个民族的介绍都有)地址: http://minzu.folkw.com/MinZu.Asp?Name=JiNuoZu ☆ 4 ☆云南基诺族美食---基诺族的五大特色菜地址: http://www.tsyunnan.com/minzu/698.html
③ 基诺族的饮食特点
基诺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大米为日常主食,杂以玉米、瓜豆等。基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畜或做烤酒。玉米则侧重于吃青。早餐通常把糯米饭用手捏成团吃,午餐多把米饭用芭蕉叶包好带到地里随时加盐和辣椒食用。晚餐除主食米饭外,还备有一些菜肴,家庭饲养的畜禽只在婚丧礼祭时才能宰杀。
平时肉类来源多依靠狩猎。每年5――9月是基诺山的雨季,此间的菜蔬几乎全靠上山采集,经常食用的有山药、水芹菜、竹笋、鱼腥草及各种菌类。其中以竹笋最为常见。丰富的野味和山菜加上本地特有的野花椒、麻根、香茅草、酸木粉,使基诺族能在不同的季节里烹制出许多具有热带山野风味的民族菜肴。
基诺族普遍喜好饮酒,民间有不可一日无酒的说法。所饮用的酒大都是自家用大米或玉米酿制,在酿制过程中,通常要加一些锁梅叶等植物,酒呈浅绿色,并带有一种植物的自然香味,据说有健脾强身的功效。
基诺山是一个着名的产茶区,驰名中外的普饵茶是当地的特产,民间多喜喝老叶茶,喝茶时一般都将老叶揉炒后放入茶罐加水煮至汤浓方饮。
在毛俄、茄玛等寨的部分基诺族妇女中,有食一种当地特有的胶泥的习惯,有的老年妇女已食土成癖,一日不食就有不适,研究表明:这种胶泥中含有少量人体必需的铜、铁、钙、锌等元素。
典型食品主要有:芭蕉肉、全肉条等。还有竹筒烧麂排,油煎扫把虫。
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过年或祭祀时,家家都要宰杀畜禽置酒备肉,以传统的剽牛活动最为隆重。届时由几个小伙子持刀先砍牛脚,而后割下牛臀部一块肉祭祀,余下的牛肉大家分食,与此同时还要用牛瘦肉、皮、血、苦胆、蒜、辣子、酸笋、槟榔、绿叶、酒做一种名为“克勒刹”的凉菜,与3只鸟和飞鼠干巴等组成礼物,送给临近村寨的寨王家,并顺颂赞美之词。剽牛后各家的家长都要到长老(家族长)家祭祖过年,长老要设宴款待,按规定入席。
祭祀活动还有烧地祭、尝新节和吃谷魂,每次祭祀一般都要杀猪、宰狗。狩猎祭要按猎获物的大小、凶猛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祭祀的规模也根据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有猎物必须在祭祀后才能使用。
基诺族的五大特色菜
基诺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古木参天的热带原始森林里 ,主食大米、玉米。副食除了家里种养的蔬菜、家禽外 ,广阔的森林还为他们提供了获取山珍野味的良好条件 。妇女劳动之余都兼及采集,可食之野菜野果达四五十 种。
基诺族民间有句俗话,叫做“汉炒、傣蘸、基诺舂 ”,意思就是说汉族的菜喜欢炒着吃,傣族的菜喜欢蘸着调料吃,而基诺族的菜则以臼舂凉拌为主。常用的佐料有辣子、香茅草、荆芥、姜叶、野八角、大薄荷等。
独特的原料和烹饪方法,形成了许多鲜为人知、甚至令人难以置信的怪诞的菜谱,如“剁生”、“蝌蚪拌臭莱 ”、“香蕉叶蒸螃蟹”、“松鼠肉干汤”、“酸烩蚂蚁蛋”等。
“剁生”,是将鲜肉剁成碎末,拌上盐、辣子、姜 末、薄荷、韭菜等佐料,用手反复搅拌、捏匀,直至肉 呈白色便可食用。
“蝌蚪拌臭菜”是将幼小的蝌蚪捞起 ,洗干净,用开水烫一下,拌上调料后食用。其味闻起 来臭似北京的臭豆腐,吃起来却细嫩软滑、清凉爽口, 余味无穷。
“松鼠肉干汤”,基诺人习惯于将猎获的松鼠肉挂在竹楼里火 塘边上,用烟火熏烤成肉干,使之常年不坏,食用时切 片烹汤,其味鲜而不腻。
“酸烩蚂蚁蛋”,基诺族地区多蚂蚁,但这里的 蚂蚁与众不同。它们不是生活在地下,而是栖息在树上 。蚁蛋也非常大,如同绿豆粒般。蚂蚁产蛋后,即将蛋 装进一个悬挂在树上的口袋似的囊包里,这种囊包很大 ,有的竟达5 公斤。每年农历三、四、五月间,是蚂蚁 产蛋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基诺人便要外出寻找这种 囊包。找到后,用刀砍开,将一粒粒洁白如玉、晶莹透 亮的蚁蛋取出,用带有酸味的佐料调拌即可食用。不仅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将其放人口中用牙一咬,还 会发出“啪啪”的声音,别有一番情趣。
基诺人做饭就餐均在竹楼二层的火塘周围进行,有 一定的礼节和讲究。吃饭时全家人按顺序在火塘旁围篾 桌而坐,家长正对火塘,客人靠火塘而坐。给客人盛饭 要少盛勤添。一般不兴给客人夹菜,因为他们认为若给 客人夹菜,就好象意味着吃完夹的这些菜就不要再吃了 ,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由于信仰万物有灵,他们认为 人有人魂,鬼有鬼魂,谷子也有谷魂,所以吃饭时甑子里的饭不能盛尽,哪怕肚子没有吃饱也要留一些,否则 ,甑子空着,谷魂飞走了就不再回来,人也就没饭吃了 。
④ 基诺族的女人叫什么
基诺族 男人叫“绕烤” 女人叫“咪烤”。
⑤ 基诺族的习俗是什么
1、服饰:
基诺男子通常上穿无领无扣对襟黑白花格麻、布褂,上衣背面正中缝上一块方形红布,上绣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一说是孔明的八卦图案),下身着白色或蓝色宽大长裤或短裤,扎宽布腰带。女子上身穿无领镶绣对襟杂色小褂,下系镶红边黑色前开合短裙,现在也有改穿长裙的。
2、饮食:
基诺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大米为日常主食,杂以玉米、瓜豆等。基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畜或做烤酒。喜吃青玉米。
3、建筑:
基诺村寨喜建于平缓向阳的小山坡上。房屋是用竹木和茅草修建的“干栏式”竹楼,貌似孔明帽,相传建房式样是孔明教的。竹楼由木架支撑,用粗木做梁、柱,连榫为架,不用金属连接。楼板和四壁用竹片排列铺成,将茅草编成草排覆盖在楼顶上。
4、成人礼:
成人礼是基诺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每个男青年十五六岁,女青年十三四岁后要行“成年礼”,经过一个复杂而严肃的仪式后才能换上成人的衣服,背上筒帕,并参加“饶考”(男的)、“米考”(女的)组织,从此才具有村社正式成员的资格。
5、丧葬:
基诺族人去世后,挖独木为棺,土葬于公共墓地,不留坟冢。死者生前喜爱的生产、生活用品,作为殉葬品,富者还埋入一铜锅银子。
墓表搭盖小草房,内置竹桌,家属一日三次供饭,连续进行1至3年,有的还守墓数月,以示对死者的缅怀,死者的灵魂最终归至祖先英灵所在的圣地—“司杰卓米”。
6、婚姻:
基诺族的婚姻是有对偶婚色彩和群婚残余的一夫一妻制。一般婚姻在本村寨不同的氏族内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20世纪初开始,婚姻关系也随着村社地缘关系的确立和扩大,开始向氏族外村寨的非氏族内婚过渡。
⑥ 中国第一个变性美女是谁了
1.张克莎——中国第一位变性美女
2.金星——中国最着名的变性美女
3.陈莉莉——中国第一位参加“环球小姐”大赛的变性美女
4.咪娜穆咤——中国第一位参加“民族之花”选拔的基诺族变性美女
5.刘炫怡——中国广西第一位变性美女
6.黄宁倩——中国第一位网络征婚的变性美女
⑦ 如何体现基诺菜
基诺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大米为日常主食,杂以玉米、瓜豆等。基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畜或做烤酒。玉米则侧重于吃青。早餐通常把糯米饭用手捏成团吃,午餐多把米饭用芭蕉叶包好带到地里随时加盐和辣椒食用。晚餐除主食米饭外,还备有一些菜肴,家庭饲养的畜禽只在婚丧礼祭时才能宰杀。
平时肉类来源多依靠狩猎。每年5——9月是基诺山的雨季,此间的菜蔬几乎全靠上山采集,经常食用的有山药、水芹菜、竹笋、鱼腥草及各种菌类。其中以竹笋最为常见。丰富的野味和山菜加上本地特有的野花椒、麻根、香茅草、酸木粉,使基诺族能在不同的季节里烹制出许多具有热带山野风味的民族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