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高阳公主与辨机和尚的爱情故事及成语
高阳公主就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命运。她是老爹唐太宗的第十七女,天生活泼,毫无保留地绽放着自己的热烈性格,在众女儿中最得唐太宗宠爱。高阳就像鲜花一般骄傲。但是,高阳公主还是被许配给丞相房玄龄之次子房遗爱。嫁人嫁的不是人,嫁的是家世,房玄龄是凌烟阁上的大功臣,唐太宗把高阳公主嫁给他的儿子是出于对高阳的抬爱。——可惜,房遗爱和他以学识、识才知名的父亲太不相同,不学无术,只有一身蛮力。气愤之余,高阳公主从结婚那天起就不接纳丈夫。但是,多情人总是会遇上烦恼的。她在领地打猎时遇到了辩机和尚。这是他们的初恋。那时,公主十六岁,辩机二十一岁。年轻人犯错误,连上帝都可以原谅他们罢。
可笑的是,驸马房遗爱居然像尽忠的良犬,在外面给他们看门。投桃报李,公主特别送给房遗爱两名年轻、美丽的侍女。
史上,太后、皇后与和尚宣淫的很不少,例如武则天、胡太后等都是。可看官都知道,那些和尚不过是女王们的性奴,人品卑劣,有污清门。可辩机不是。辩机是玄奘的高足,是长安城最负盛名的学问僧,翻译了《大唐西域记》。从事译着的缀文大德九人中,二十六岁的他最年轻,译的经也最多。作为一个大德,他的名字已和玄奘一起流芳万载。当然,才华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人品,但一定可以增加一个人的价值和份量。这足以说明年轻的高阳绝非贪图情欲,而是真心爱慕。
就这样过了八九年了。在自我情感中四处逃避的辩机被选去译经,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再见到高阳了。但是,他藏匿着高阳赠送的玉枕,被小偷偷了出来,他与高阳的私情也就大白于天下。唐太宗大怒,立刻下诏,将辩机处以腰斩的极刑。高贵的辩机,就在市井小儿幸灾乐祸的围观中,迎接了最污浊和最惨烈的生命终结方式。
死亡在这边,爱情在那边。已经悲恸至疯的高阳,活着,是出于惯性。辩机之后,高阳公主的少女抒情时代结束了。不承认爱情。放弃灵魂。忘记追求。耽迷肉欲。相信权势。以及,好死不如赖活。正像经历了苏丽珍之后的周慕云,在《2046》里已经流不出眼泪,也不再被眼泪打动。
半年后,最疼爱她的父亲去世了,她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一点都不难过.哥哥李治当上了皇帝,高阳更自由了。她开始公开纳其他和尚为面首,秽乱春宫,甚至纵容和信任他们,打算宫廷政变。房氏兄弟出卖了高阳公主,她终致毁灭。
“辩机是我的骄傲,房遗爱才是我的耻辱。”高阳公主这么说过。那时,辩机已死,她已经不再骄傲了。
唐贞观末年,在长安街上抓住一名小偷。这件事虽微不足道,但所缴获的赃物却非同一般,那是一个镶金饰银、艳丽夺目的女用豪华玉枕,绝非一般人所用之物。经过严厉的审问,小偷招供,玉枕乃从弘福寺内一个沙门的房间里偷出来的,这个沙门就是辩机和尚。
关于辩机的经历、俗名、出生地、家世、父母等,无人知晓。只是在《大唐西域记》的卷末语中,有辩机稍作自我介绍的谦词,说他继承远祖隐逸之士的血统,自小怀着高操的志节,专心学问。15岁时,出世为僧,在大总持寺作为道岳法师的弟子。贞观十九年正月,唐玄奘得到御准,在弘禅寺院译经。从事译着的缀文大德九人中,最有名的就是长安会昌寺的沙门辩机。辩机当时只有26岁,已经以渊博的学识、优雅流利的文采而知名了。因此获选为唯一撰写《大唐西域记》的高僧。偷盗案发时,辩机正在弘福寺从事他的译经工作。
如果小偷盗去的是香炉或文具,就不会有人怀疑,但豪华艳丽的女玉枕头却和高僧没有一点关系。御史台立刻召辩机询问。起初,辩机态度强硬,坚不吐实,但在巧妙而又严格的审问下,终于无法隐瞒,坦白说出这是高阳公主亲自赏给他的东西。事情既然关系到唐太宗的爱女高阳公主,问题就不简单了。官方经过调查,很快就知道了,高阳公主下嫁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后不久,即和辩机发生了密切关系,而且已经持续八九年之久了。
婚后不久的某一天,公主和丈夫到长安郊外的公主领地打猎。当时的辩机,住在一处无名的草庵里,正在用功读书。公主累了,想休息休息,房遗爱和侍从就带着公主到草庵这里来,贵人突然造访,辩机放下一切,急急出来招呼。公主见到这位年轻的僧人,立刻两颊绯红。虽然,辩机穿着粗布衣裳,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英俊和饱有学识。敏感地察觉出公主感情变化的辩机,也突然陷入一般男女的烦恼之中,在荒野破旧的草庵里勤奋向学,突然出现了丽如牡丹的年轻贵夫人,用热情的眼光凝视他,这对辩机来说,正如女菩萨显现,来拯救他年轻人的烦恼。当时他只有二十一二岁左右,公主大约是十五六岁。
随从和宦官、宫女们,把携带的帐床等用具,抬进草庵。公主将辩机召进去,两人立刻就任欲火烧身了。这时房遗爱象对女主人尽忠的良犬,怕这件事泄露,以其他随从妨碍"公主休息"为名,全部斥退。自己担任护卫。此后,在房遗爱的护卫下,公主和辩机继续幽会。公主为了报答房遗爱的合作,特别送他两名年轻、美丽的侍女。他们之间生活得很好,两人还彼此互相同情。
公主陶醉在女人的幸福里,她美丽的容貌不需胭脂就散发出玖瑰色的红晕,眼睛闪烁着艳丽的光泽。虽然,这是有夫之妇与犯女戒的憎人所做出的不可宽恕的偷情,但对高阳公主来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恋爱,是使身心都变得生动、兴奋的青春之恋。正因是不可告人的恋情,情火也更为炽烈。继续幽会之后,辩机便感到烦恼多于欢乐,万一事情被揭穿,怕影响学术抱负,使他非常苦恼。但是,一旦与公主相会,美丽的女菩萨的热情,便使他身心皆醉,为此,他宁愿受地狱之苦刑。事后,心理矛盾,又使他痛苦不堪。
被选为无上光荣的译经者,对辩机而言,是心中矛盾的一大救星。他要借这个机会摆脱烦恼,专心致力于这项伟大的工作。在译经的工作中,他比年长于自己的大师们,负责更多的部分,更特别被选为《大唐西域记》的撰写人。就算辩机英才卓绝,如果精神仍为偷情分散,是没有办法完成这项伟大的工作的。高阳公主虽然满怀热情,但为了情人的光荣使命,也只好退让了。公主把玉枕交给辩机,泪水盈盈地看着自己所爱的男人说:“真的,这只是暂时的忍耐,如果从此不能相见,我实在无法忍受,在我们相见之前,就把这个枕头当作是我,每天晚上抱着它吧!”没料想,玉枕却成了奸情的证据。御史公的奏文送到唐太宗的手里,太宗怒发冲冠,咬牙切齿,立刻下诏,将辩机处以腰斩的极刑。腰斩,就是把赤裸的罪人放在大木板上,从腰间斩成两段,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凄惨的极刑了。
刑场设在长安西市场的十字路口,那里有一棵古老的柳树。围观的群众听说这一次能看到难得一见的腰斩极刑,个个兴奋异常。而且,罪人又是平时高傲神气的佛憎,30岁左右就被视为高憎俊才,居然和天子的千金又是有丈夫的女人偷情破戒的和尚。这就更撩拨起他们如过年过节般的兴奋。当时的佛教以大乘为主,且仅属于知识阶层,是贵族文化的一部分。对一般民众来说,过分高雅、难解。为求生意兴隆,全家平安或治愈疾病,一般市井小民们都依靠道教或道佛混淆如巫术一般的稀奇古怪的东西。民众对于身份高的人有悲惨的结局,时常报以掌声,以发泄平时的怨气。辩机处刑时,汹涌而来的群众不断吼叫、揶揄、嘲笑,担任刑场警卫的士卒,几乎喊破了喉咙,忙着整顿秩序。而最令人感动的是此时的辩机,在腰斩的刀上看见有一只蚂蚁竟然无比怜爱将蚂蚁拿下来,以一种无比悲壮的方式死去.深受玄奘、道宣等其他大乘佛教界高僧期许的才俊,年轻而有学问的僧人辩机,在群众的怒骂和嘲笑里,受尽难以名状的地狱之苦,在惨叫声中断气。
辩机处死后,高阳公主的奴婢数十人被处斩刑,表面上对公主和房遗爱没有处罚,却无限期地禁止公主入宫。公主几乎快发疯了。她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许任何人进去,拒绝吃东西,揪发捶胸,咬破衣服,如疯狂的女鬼,日夜嚎哭。公主所以没有随辩机之后自杀,也没有真正发疯,为的是心中充满对父皇的憎恨,有一天,一定要向父皇报复。这种如鬼般惨厉的决心,才使公主活了下去。不久之后,公主停止了蛰居生活,为了复仇而活着。她的相貌已没有了往日的影子,丰满的脸颊已消瘦,原来洋溢着幸福光泽的瞳孔,如今充满了阴冷凶暴的光芒,时而象鬼火一般闪过,以前的高阳公主已经随着辩机消逝了。
⑵ 历史作家高阳的详细资料。
高阳:原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杭州人, 出身于钱塘望族,台湾已故着名作家。 以笔名高阳着作历史小说而闻名于世。
一生着作约90 余部,105册,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有人以“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来描述来形容高阳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其中代表作品《胡雪岩》、《慈禧全传》、《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
高阳人物生平:
1922年3月15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市横桥的世家大族。许晏骈为高阳本名,谱名儒鸿,表字雁冰。笔名高阳、郡望、史鱼、孺洪等。高阳出身于钱塘望族,其父许宝朴为清秀才,壮年早逝,由母亲教养成人。
1953年,长篇小说《猛虎与蔷薇》、《霏霏》面世。
1957年,任台湾地区“国防部”参谋总长王叔铭秘书,开始进入台北文坛,文名渐起。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以及《中央日报》特约主笔。
1962年,以笔名高阳在《联合报》副刊连载其首部历史小说《李娃》,广受好评。
1987年,应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之邀演讲《<红楼梦>及作者的背景》;同年亦受日本梅园会邀请,演讲《慈禧太后与伊藤博文》。
1989年,一月,因肺病急送荣民总医院,至三月底出院;同年三月一日,《水龙吟》获选为《中国时报》开卷一周好书金榜;八月五日,开始在《联合报》连载其最后一部作品《苏州格格》。
高阳人物成就:
台湾历史小说家高阳的众多作品在大陆行畅销,已将近二十年,多家出版社争相出版,盗版书随处可见,都说明了高阳的受欢迎程度。
大陆读者还从电视屏幕上熟悉了改编的高阳历史小说《八月桂花香》。不少读者认为高阳写历史小说水平之高超,前无古人,今人也不能与其比美。
当前历史小说热销,写历史题材的作家层出不穷。挑出这批作家中的佼佼者与高阳做一个比较,用“武侠小说”群体做比拟,高阳可比金庸,其他的历史小说作者最多只可比拟梁羽生之类。
(2)高阳小说美女高僧名士扩展阅读:
高阳笔名由来:
高阳本名许晏骈,曾用笔名高阳、郡望、吏鱼、孺洪等 。高阳鼎鼎大名广为读者所知,其本名反不为人熟知。
高阳之笔名却有一番来由。高阳一生好酒, 是一日无酒就一日无文章。他自封“高阳酒徒”,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无烟无酒,生而何欢,又何必生!故有人以为他以为笔名是由“高阳酒徒”而来。然事实并非如此。
据高阳自称,他生于杭州市许姓望族,受封于高阳,他以郡望为名,故称高阳。
⑶ 谁知道台湾已故作家高阳一共写了多少种历史小说。
着有《霏罪》、《猛虎与蔷薇》、《凌霄曲》、《花落花开》、《避情港》、《桐花凤》、《李娃》、《风尘三侠》、《荆轲》、《少年游》、《缇萦》、《百花洲》、《大将曹彬》、《慈禧全传》(包括《慈禧前传》、《玉座珠帘》、《清宫外史》、《母子君臣》、《胭脂井》、《瀛台落日》)、《状元娘子》、《琵琶怨》、《正德外记》、《清宫册》、《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金色昙花》、《干隆韵事》、《曹雪芹别传》、《汉宫春晓》、《小凤仙》、《小白菜》、《徐老虎与白寡妇》、《红楼梦断》、《大野龙蛇》等。
高阳作品简述
根据创作题材的区别,高阳的历史小说大致可以划分为六大系列。
一、宫廷系列。
有《慈禧全传》六卷:1《慈禧前传》, 2《玉座珠帘》,3《清宫外史》, 4《母子君臣》,5《胭脂井》,6《瀛台落日》;《干隆韵事》;《翁同和传》;《李鸿章传》;《汉宫春晓》;《王昭君》;《金缕鞋》。
二、官场系列。
有《清官册》、《大将曹彬》、《百花洲》、《铁面御史》、《杨门忠烈传》、《同光大老》、《水龙吟》、《八大胡同》、《金色昙花》。
三、商贾系列。
有《胡雪岩全传》三卷:1《胡雪岩》, 2《红顶商人》,3《灯火楼台》;《胡雪岩外传》二卷;1《清帮》,2《血红顶》。
四、“红曹”系列,即《红楼梦》与曹雪芹系列。
有四部分: 1《红楼梦断》四卷:《秣陵春》、《茂陵秋》、《五陵游》、《延陵剑》;2《曹雪芹别传》二卷;3《三春争及初春景》三卷;4《大野龙蛇》三卷。
五、名士、侠士系列。
有《风尘三侠》、《少年游》、《缇萦》、《梅丘生死摩耶梦:张大千传奇》、《凤尾香罗》。
六、青楼系列。
有《李娃》、《状元娘子》、《小凤仙》。
⑷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高贵女子高阳公主,有哪些关于她的生平资料
高阳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女。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
公主婚后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奴婢数十人。公主非常怨恨,太宗驾崩,没有哀容。
永徽四年(653年),公主欲夺房遗爱兄长房遗直所继承的爵位,诬告其对自己无礼。经长孙无忌审理,公主与房遗爱意图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事泄,唐高宗赐其自尽。显庆五年(658年),追封合浦公主。
(4)高阳小说美女高僧名士扩展阅读
高阳公主的文艺形象
《高阳公主·长歌》是赵玫在她的系列历史女性小说中“自己想写要写”的一部。小说的副题“长歌”。似乎就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倾注。也许小说中所表现的理念,在部分读者看来有些另类,但作者一贯的二此番更为激越的感情奔流。
却于“长歌当哭”中,展现了被政治联姻与宗教戒律深深压抑而强烈反弹的人性之伟力。赵玫,其实是企望从妇女问题一个最原初的命题来抒发自己对历史的疑问。这尤见于她对史料刨根问底的穿透综合与由此形成的以心理演绎为内涵的情节架构上。
有关高阳公主的直接史料是相当有限的,然而作者以其女性的敏感,却在两点看似独立的平实记载中,发现期间有非比寻常的疑问与联系;赵玫对于被史学家深深诟病的高阳公主满怀同情。她所设计的情节,虽然是不可必其有,但情则不可必起无,且在史料上有若干线索可循。
因着对错置的政治婚姻的厌恶,她诗化了惊世之美与出世之才的那一段孽缘,她在展示女主人公热烈而惨痛的心史同时,不仅代公主发出了“是谁把我逼到这罪恶深渊”的呼号,更将视点切入历史的纵横。
赵玫笔下的高阳公主,作为唐代第一位以色欲而伏诛的贵族妇女,她的牺牲,获得了“长歌当哭”的悲剧品格。这种极为有个性的历史解读,完全有理由成为历史小说的一种有生命力的样式。
⑸ 求助!关于高阳作品的看法和心得(可追加积分)
高阳,本名许儒鸿。在台湾先是担任《中华日报》总主笔,后来进了《联合报》社。总编辑刘昌平慧眼识珠,约高阳写长篇小说《李娃传》,使高阳在这方面的才华得以崭露、发挥,从而走上了历史小说的创作道路。
高阳十分敬业,创作历史小说时,也常常用尺量地图,在草稿纸上演算书中人物的行程,以及事情发展所需的时间,努力使自己的小说永远经得起读者的多方位的检验,而从不主观臆造。高阳的前妻郝天侠说:“高阳先生撰写历史小说的技巧,以及他在写作之前、写作期间,对于史料钻研的努力与创见,确有异于他人之处。他在构思新着时,未必像许多人写文章那般,先拟好工整架构,而往往是身上一张薄纸,记下大纲,然后就像酿酒,假以时日,当这张纸变皱,又写满了旁人难以辨识的草字之际,即表示文思成熟,可以动笔了。高阳对于自己拥有的‘考据眼’颇为自豪,不过这也是他用工治学的结果。”
高阳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塔里的作家”,而是类似于从前的说书艺人的人,一个老百姓的代言人。通过高阳笔下的李世民、李后主、干隆、慈禧、同治、光绪等一个个君王的政治生涯和私生活,我们不仅看到了作为人的本性显露的宫闱生活,而且,还了解了从前就有的民意和今人对他们的看法和评价。
当台湾评论家尉天聪将高阳比作中国的巴尔扎克时,高阳曾诙谐地说:“愧不敢当!我跟巴尔扎克相似的,只有晚婚这一点。”高阳49岁时与22岁的郝天侠小姐结婚。婚后,郝天侠名下的两幢房子,都借与高阳抵债。债就像影子一样一直伴随高阳,他的婚姻失败了。高阳后来又有了一个红粉知己,名叫吴菊芬。两人同居后,他的生活重新变得规律起来。早上6点起床,整个白天全部用于写稿看书,有时为了赶工,连夜写作,这时就叫吴菊芬为他准备宵夜。
高阳名士风流,诗酒自娱,与三五知己话旧谈掌故,直至夜深以至通宵达旦,是他最大的乐趣。独坐屋中灯下慢饮,也是他喜欢的意境。
高阳着述宏富,《胡雪岩全传》《慈禧全传》《梦断红楼》等均已引起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10年前,他走完人生最后历程。友人挽联云:“文章憎命达,诗酒风流李太白;才学着书多,古今殷鉴罗贯中。”
⑹ 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到底怎么回事
辩机和尚与唐太宗之爱女高阳公主私通,后来高阳公主相赠之金宝神枕失窃,御史庭审之时发案上奏,发现高阳公主与辩机的私情,在《资治通鉴》中 记载,赐死又改为腰斩。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斩。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高阳公主和《大唐西域记》执笔人高僧辨机的风月案,成为其遭受世人诟病的最大罪名:起因是与房遗直争嗣,直接导致高阳公主和唐太宗疏远。
在这个时候御史又发现高阳公主和高僧辨机私情物证宝枕。太宗才知道高阳公主与和尚淫乱,于是震怒下旨赐死辩机,杀奴婢十余,从宋朝仁宗以后,高阳公主和辨机的不伦之恋成为铁板钉钉的正史,也是高阳公主化为淫荡史料形象的开始。
(6)高阳小说美女高僧名士扩展阅读:
高阳公主为何会爱上辩机和尚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当初李世民将她下嫁给了名臣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无奈高阳公主并不爱她的驸马,她爱的人是一个叫辩机的和尚,高阳公主为何会爱上辩机和尚呢?
高阳公主之所以会爱上辩机和尚,原因有很多,首先高阳公主不喜欢自己的婚姻关系到政治,她也不喜欢自己的婆家房家,虽然房家当时的势力很大,可是高阳公主看不上,况且房遗爱是房家最扶不上墙的人物,高阳公主更是不会喜欢他了。
其次,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疼爱的女儿,她平时被父皇宠坏了,非常任性,她的公公婆婆见了她都要给她跪下行礼。房家是 书香门第 ,可是高阳公主性格飞扬跋扈,和这个家庭格格不入,所以她经常出门散心,她最喜欢的就是打猎了。
高阳公主就是在一次打猎的途中认识辩机的,这位辩机是何人,虽然在正史中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从他曾被 玄奘 法师选中,参与撰写《大唐西域记》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杰出的青年。高阳公主最喜欢的就是温文儒雅的书生了,和尚辩机正合她胃口,所以她才会对他一见钟情。
就这样,很有个性的高阳公主爱上了辩机,她忘了自己皇室的身份,而辩机也忘了自己还有佛家戒律要去遵守,他们就这样在一起了,不过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当他们的奸情被发现后,唐高宗下令腰斩辩机,而高阳公主为了给辩机报仇,和房遗爱意图谋反,最后被白绫自尽。
⑺ 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最后的结局:辩机和尚与唐太宗之爱女高阳公主私通,后来高阳公主相赠之金宝神枕失窃,御史庭审之时发案上奏,发现高阳公主与辩机的奸情,唐太宗怒而刑辩机和尚以腰斩。
《资治通鉴》中,高阳公主和《大唐西域记》执笔人高僧辩机的风月案,成为其遭受世人诟病的最大罪名:起因是与房遗直争嗣,直接导致高阳公主和唐太宗疏远。在这个时候御史又发现高阳公主和高僧辩机私情物证宝枕。
太宗才知道高阳公主与和尚淫乱,于是震怒下旨赐死辩机,杀奴婢十余 。在《资治通鉴》中故事更加完善丰满,赐死又改为腰斩 。从宋朝仁宗以后,高阳公主和辩机的不伦之恋成为铁板钉钉的正史,也是高阳公主化为淫荡史料形象的开始。
(7)高阳小说美女高僧名士扩展阅读
高阳公主(?--65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母不详。公主深得太宗欢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公主婚后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奴婢数十人。公主非常怨恨,太宗驾崩,没有哀容。
永徽四年(653年),公主欲夺房遗爱兄长房遗直所继承的爵位,诬告其对自己无礼。经长孙无忌审理,公主与房遗爱意图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事泄,唐高宗赐其自尽。显庆五年(658年),追封合浦公主。
在《龙城录》中,相士给房玄龄说,房遗直会使房家绝后,房玄龄不信,但后来的人都认为这个相士说的是对的 。通过此民间传说:房遗直是让整个房家绝后的人。再联系上永徽年间房遗爱谋反一事,遗爱和高阳公主被诛杀,房玄龄的儿子都被配流岭表,唯独房遗直因为继承父亲爵位而被留了下来,只被废为庶人,可以肯定,虽然不知房遗直究竟是何问题,但高阳公主意夺其爵位,她的死与房遗直也密切关联,房遗直本人亦存在重大的隐情。
⑻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是如何相识、相爱的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是在一所寺庙中相识的,高阳对辩机一见钟情便展开疯狂的追求,最后两人在一起。说起高阳公主,稍微了解历史的人们应该都知道,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的女儿,也正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对于高阳公主的宠爱,导致高阳公主的性格比较跋扈。
虽然高阳公主极力想保辩机平安,但是唐太宗因为这些皇室丑闻而大怒,下令将辩机腰斩。辩机腰斩之后,高阳与唐太宗的关系降至冰点,后来她也正是为了报仇而发动兵变,但是最后没有成功。
⑼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故事是怎样的她为什么会被赐死
高阳公主有一段政治婚姻,是唐玄宗为了表示对房遗爱的宠爱而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在一日高阳公主与房遗爱出来散心的时候,就来到了辩机法师所在的寺庙中休息,遇到了正在读经的辩机和尚。辩机和尚容貌十分俊秀,谈吐不俗,风度翩翩,也就让高阳公主对辩机和尚一见钟情,高阳公主的美貌也让潜心钻研佛法的和尚心动,两人便坠入了爱河。
因为一个毛贼从辩机大师房中盗出一个御枕,随着贼人抓获,两人的恋情也被撞破。李世民得知此事之后大怒,就下诏将辩机处死。一代高僧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对于高阳公主来说,辩机的死亡意味着自己的爱情也结束了,对自己的父皇心生不满。根据史料记载,高阳公主在宫廷之中行鬼神之事,这件事情对于礼教森严的古代来说是十分严重的,就被赐死。
⑽ 唐朝高阳公主爱上的那个和尚叫什么,他究竟是什么背景
高阳公主是唐代最为出名的女性之一。高阳公主的名字在各种影视剧中层出不穷,在小说等娱乐作品中也常常出现。这位女子为何如此惹人关注呢?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她与一位和尚的故事,这位和尚便是“辩机和尚”。高阳公主自身也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喜爱的女儿,自幼饱受宠爱,享尽荣华富贵。成年后更是嫁给了朝廷重臣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本应一路丰顺的人生却最后惨被赐死,高阳公主的一生也可谓之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