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华白海豚在船头欢快冲浪,你对这种动物了解多少
中华白海豚是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和虎鲸的近亲,甚至在1997年还被列为香港回归我们祖国的吉祥物作为一个吉祥物。
在香港最老的海豚有33岁了,记得在成都海洋馆有一只黑色的宽吻海豚,已经活了20多岁了。是拿来作为表演用的,现在的话应该已经退休了,在海洋馆养老作为观赏性。
中华白海豚也是属于我们的国家保护动物,因为这类海豚也很不多了,和它们的大熊猫和金丝猴是一样的级别,是它们非常珍贵的一个物种。如果大家以后出去游玩,有幸在海洋中看到它们的话,不要惊慌,不要吓到它们,用手机记录它们的美好。
⑵ 大连长海县海域现中华白海豚,你对这种生物了解多少
近日在大连长海县的四块石湾海域,忽然出现一头中华白海豚在水中嬉戏,只见它时而跃出水面,时而钻入水底,样子十分讨人喜爱,多名百姓和摄影师现场观赏并拍摄了照片。中华白海豚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和出现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这次能够出现在北方大连海域还是比较罕见的,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生物。
生存前景不容乐观作为受国家大力保护的濒危动物,中华白海豚的生存前景不容乐观。目前中华白海豚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总数大约为6000头,大的种群分为5个,其中香港附近海域的种群最大,达到2500头;厦门海域的种群最小只有80头。据目前的形势估计,这些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每年都在下降,下降趋势大约为2.46%,所以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真是刻不容缓,这就需要我们人类持续减少对海洋的污染,保护好海洋环境。
⑶ 中华白海豚在船头冲浪被拍,这个场景有多令人治愈
中华白海豚是我国特有的海豚,它们一般活动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它们模样很可爱,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或是海上大熊猫。近年来,中华白海豚经常被网友拍到,在镜头中它们活泼快活,让人心生欢喜。这不,这群小家伙被网友拍到在一艘船的船头上冲浪,让人非常治愈,它们或是互相嬉戏,或是快乐翻滚,让很多网友感到很暖心。具体情况跟着我来看看吧。
一、事件的发生这件事情发生在珠江口西部的江门中华白海豚保护区,采用无人机拍摄,在视频中可以看到一群白海豚在船头嬉戏游玩,它们时而翻滚,时而跃出海面,时而喜欢嬉戏,让人感受到它们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根据专家介绍,白海豚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节省体力,他们可以利用船头的波浪,不用摆动自己的尾鳍就可以游得很自在。同时专家也表示这是中华白海豚的一种嬉戏表现。
看了这么多,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呢?不妨留言讨论一下吧。
⑷ 罕见!6只粉红色中华白海豚现身湛江湾,白海豚为何会是粉色的
不管是在深海还是在海洋馆,大家都能看到很可爱的“海豚”。
海豚是水生哺乳动物,大约于1000万年前的中新世进化而成,目前大多生活在大陆架附近的浅海里,偶尔会出现于淡水之中。每种海豚的长度从1.2到9.5米,重量也是从40千克到10吨不等,主要以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中国沿海已知有18种海豚。
海豚是在水面换气的海洋动物,海豚的每一次换气可在水下维持二三十分钟。人们经常能在海上看到海豚从水面上跃出,这是因为海豚在换气。
海豚的种类目前在地球上也是有非常多种的。在全球共有60多种,是属于体型较小的鲸类,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中。海豚也是喜欢过“集体”生活,少则几条,多则达到几百条。
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海豚叫“中华白海豚”。在中国的最早的发现纪录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虽然名字叫“白海豚”,但是刚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身体是深灰色,年轻的会变成灰色,成年后就变成粉红色了。目前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但常见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
⑸ 广东雷州湾现30只中华白海豚,中华白海豚是种什么样的动物
中华白海豚,又称粉红海豚,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白海豚属。虽然名为“白海豚”,但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体呈深灰色,年青时呈灰色,成年后则呈粉红色。其实它们身上的粉红色并不是色素造成的,而是表皮下的血管所引致,与调节体温有关。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常见于中国东海,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
以上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万事如意。记得点赞和转发哦,用您发财的小手多多关注下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和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内删除
⑹ 中华白海豚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它们的现状如何
中华白海豚是海豚科驼海豚属的一种。又称华白豚(就是简称啦= =)、印太平洋驼海豚。俗名有海猪、粉红海豚、妈祖鱼等等,一般都是渔民给的称呼。白海豚被称为白海豚的原因,正是由于其体色因地区和年龄变异比较大,幼体灰色,成体全身粉红色或者乳白色,头部、体侧、鳍肢还有尾鳍会遍布灰色斑点。
白海豚一般有多大呢?平时吃什么?
白海豚成体体长可以达到2.5米,体重225公斤左右,大概有将近5个我那么重吧!初生体体长1~1.1米。白海豚的繁殖盛期在5~6月份左右,每次只产一胎。白海豚的食物主要就是鱼类。
白海豚的生态习性?
白海豚一般是不集结成大群的,一般单独或数头一起游动。一般的海豚与鲸类都喜欢栖息在较深海域,而白海豚多栖息在沿岸及河口一带,因此,白海豚活动易受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白海豚性格其实很活泼,喜欢跃出水面,常跟随船只游泳。母白海豚对幼崽的保护与关爱程度很高(这就是K选择生活史对策生物的特点之一)。
中华白海豚在我国目前的分布如何?
中国白海豚不连续地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沿岸水域,而在中国水域,白海豚主要包括5个种群, 分别分布在珠江口(包括香港)、九龙江口(厦门水域)、广西北部湾沿岸水域、广东雷州湾水域和台湾西海岸。
然而,白海豚这几个主要种群的数量差别却很大,数量最多的种群发现于珠江口,估计在1000头左右。
至于广西北部湾的中华白海豚,主要栖息于钦州三娘湾。目前数量约稳定在140头左右[1]。
而台湾西海岸的白海豚的种群数量至少有30头,不会超过200头。只是根据其体色对比,不同于临近水域的中华白海豚,其是否为一独立的地理种群,以及与大陆沿岸本种的种群关系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2]。
目前除了亲自出海观测, 我们珍稀动物保护中心的同事们还会通过咨询、发放问卷的形式对福建、广东、广西沿海捕鱼的渔民进行调查,以获得更可靠全面的数据。
厦门岛周边的中华白海豚现状如何?
厦门岛周边的白海豚种群,个体数量目前不足100只,平时生活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特别大。由于杏林大桥、集美大桥和厦门大桥的阻隔,现在厦门岛周边的白海豚已经被分割成了东西两个社群。白海豚自身有躲避人为活动的习惯,所以两个社群的生活范围都离大桥远远的。东部社群分布在大小嶝岛一带,较为保守,不轻易扩大活动范围,而西部社群会通过西海域偶尔游到东部社群这边来找它们玩。
听我们同事说起一件比较心酸的事情,以往在广东湛江口外出
⑺ 白海豚是什么物种,它和白鲸该如何区分
首先来说,白海豚和白鲸在提醒上就有巨大的差别。鲸鱼可以说是海洋中最大的生物了,白鲸属于鲸的一种,体型自然也不会下,白海豚的体型相对白鲸来说肯定是会小很多的。
刚出生时的中华白海豚体长约1米,这时的中华白海豚非常的娇弱,需要妈妈把他们托出水面以及细心的呵护,一般来说,哺乳期要8~20个月不等。母子俩的警惕性非常的强,因此小海豚容易受到惊吓而吃不上奶。在野外,小海豚的成活率是非常小的。中华白海豚一般在10~11岁达到成年,他们的寿命一般可以达到40岁。成年的中华白海豚体长可以达到2.7米,体重在180~250公斤之间。
但是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现状已经岌岌可危,所以说,我们要加强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为这种生物的生存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⑻ 近十头中华白海豚在广东南澳现身,这种动物为何珍贵
今年恰逢“双节”合璧,在我国南澳岛,独特的地理位置、纯天然的海岛风光吸引了大批游客趁着国庆假期前来旅游。而此时,身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中华白海豚也想要加入这欢乐的气氛中——近十只中华白海豚在广东南澳地区现身,流畅优雅的身姿在海浪中时隐时现,引得数批游客纷纷拍照留念,欣赏这可爱活泼的场景。
动物保护从经济腾飞开始,我国就着力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每一年,世界上都有物种在灭绝。有些甚至小时候我们还在书上看到过介绍,长大了发现就已经成为了历史,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多样性的必要条件,保护动物,从珍惜和保护水域开始做起!
⑼ 中华白海豚为什么会被誉为“水上大熊猫”
中华白海豚,学名为Sousa chinensis。同其他鲸和海豚一样,中华白海豚也是哺乳动物,拥有哺乳动物共同的特点:恒温,用肺呼吸,胎生,幼儿哺乳。
最早的有史料记载的中华白海豚是在唐朝被发现的。虽然这种可爱的海豚名字里有一个“白”字,但实际上,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一般深灰色,再长大一点就会呈现灰色,成年的中华白海豚一般则呈现粉红色。
中华白海豚一般分布在西太平洋、印度洋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水上大熊猫”的美称。
繁衍中华白海豚的寿命一般为30~40年,常年都可以进行交配,妊娠期和人类差不多,通常是10~11个月,每胎产下一只幼仔。
每年的六七月份,白海豚会在水中完成交配,然后在第二年的三四月份产下幼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