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这是什么鹦鹉
是只公的虎皮鹦鹉,
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又名娇凤,属小型攀禽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性情活泼且易于驯养,在中国是大众最喜欢的宠物鸟之一。
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宠物鸟,品种繁多,顽皮可爱,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自从公元1860年澳洲生物学家——癸格曼德对基因工程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后,各种虎皮鹦鹉的变种即进入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共有上千种的变种,再加上它们非常容易照顾及繁殖,所以才会如此的普遍。
B. 超过两年的普兰黑头鹦鹉是什么样子
超过两年的普兰黑头鹦鹉胸部是胸部是红褐色的。
普兰黑头鹦鹉全长约15cm,体重42~58g。头稍大,颈短,喙红色,头的其余部位颜色略淡;颈侧和喉部趋于淡黄色和粉红色。胸部红褐色,下胸和腹部黄绿色;背、两翼和尾深绿色;尾上覆羽深蓝色。眼圈白色。
鹦鹉的分辨以测试最为准确,其次由有经验人士触摸尾端小骨的位置,,开则为雌,狭则为雄,准确性达百分之九十,其他凭外表及行为判断,皆不可靠。
(2)鹦鹉鸟可爱图片扩展阅读:
鹦鹉生活习性
野生的牡丹鹦鹉,生活在热带丛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浆果为食,并常集群危害农作物。由于这种鸟的羽色艳丽,常被人们捕捉饲养,致使野生的数量越来越少。
牡丹鹦鹉性情凶猛,以强欺弱,发情的雌鸟更为突出,叫声大而杂,有时噪声扰人,还向其它鸟发起进攻。这时如果将雌鸟与雄鸟配对繁育,则鸣声锐减,性情好转,所以饲养牡丹鹦鹉以成对为佳。
C. 牡丹鹦鹉多少钱一只成鸟什么样子
见题回答,牡丹鹦鹉是民间普遍饲养繁殖的人工繁育鸟之一,较常见的是头类、面类等品种。普通的头类、面类牡丹鹦鹉目前市场价大约200元左右,南北价格略有差异,为了满足您的要求,下面选择头类和面类牡丹鹦鹉幼鸟和成年鸟照片各一张,仅供参考。
头类幼鸟【蓝黑头】
D. 这种小鸟好可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从你的有图片上看,这个叫虎皮鹦鹉,有各种颜色的。
虎皮鹦鹉 ,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又名娇凤,属小型攀禽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性情活泼且易于驯养,在中国是大众最喜欢的宠物鸟之一。
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宠物鸟,品种繁多,顽皮可爱,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
E. 最可爱的鹦鹉有什么图片
玄凤虎皮都很可爱
F. 家养鹦鹉种类及图片
1,玄凤鹦鹉
体型比前两者稍大,尾羽长。这种鹦鹉天生胆子小,比牡丹和虎皮安静,但是羽粉多,所以如果家里有孩子,对羽粉过敏者,慎养。头上立起来的羽毛,和腮红更惹人喜爱,所以饲养的人也比较多。
公鸟吹口哨特别溜,可以吹各种调调。但是学语困难。如果想让它亲人,就养一只。想繁殖养一对儿。手养鸟价格在150-200之间,个别品种贵,白子可达600!每天喂五谷杂粮,配合水果,蔬菜就可以。很好养。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和对羽粉过敏人,推荐养公黄化玄凤,比虎皮更好玩。
鹦鹉是鹦形目(学名:Psittaciformes)众多羽毛艳丽、爱叫的鸟。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羽色鲜艳,常被作为宠物饲养。它们以其美丽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更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鹦鹉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体长可达100厘米,最小的是蓝冠短尾鹦鹉,体长仅有12厘米。
大多数鹦鹉主食树上或者地面上的植物果实、种子、坚果、浆果、嫩芽嫩枝等,兼食少量昆虫。吸蜜鹦鹉类则主食花粉、花蜜及柔软多汁的果实。
G. 这牡丹鹦鹉,是什么品种,看着也不像绿桃,求各位大佬
这是绿桃鹦鹉,属于牡丹鹦鹉的一种,根据图片分析还在换羽阶段,一般以身上羽毛绿色较多来判断,活泼可爱很受人喜欢。
H. 鹦鹉长得什么样子
鹦鹉是鹦形目众多羽毛艳丽、爱叫的鸟。
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鹦鹉的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鹦鹉主要是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羽色鲜艳的食果鸟类。大多数鹦鹉主食树上或者地面上的植物果实、种子、坚果、浆果、嫩芽嫩枝等,兼食少量昆虫。吸蜜鹦鹉类则主食花粉、花蜜及柔软多汁的果实。
鹦鹉聪明伶俐,善于学习,经训练后可表演许多新奇有趣的节目,是各种马戏团、公园和动物园中不可多得的鸟类”表演艺术家”,深受大众喜爱。它们可以学会各种技艺如:衔小旗、接食、骑自行车、拉车、翻跟斗等等。鹦鹉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它们也是人们最好的伙伴和朋友。
I. 牡丹鹦鹉鸟是什么样子的
这是桃脸黄牡丹鹦鹉
叫声比较刺耳,咬人会比较痛。
【图片和资料均来自网络】
如有不对欢迎纠正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