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圖片 > 美女拍攝微距圖片

美女拍攝微距圖片

發布時間:2022-06-19 10:04:38

❶ 如何拍攝微距照片

微距攝影著重強調被攝體的細節、形態及紋理,是一種非常獨特攝影技巧。現在,你可以通過本文中的這個圖集了解造就一張精彩微距攝影作品的因素都有哪些,並得到一些如何將你的照片變成引人注目攝影作品的建議。 攝影:John Kimbler 在這幅作品中,利用微距鏡頭和經過柔化的一對閃光燈捕捉到了一隻蜜蜂和花朵錯綜復雜的細節。 拍攝建議:微距攝影就是放大攝影,可以將照片上物體的大小,從真實尺寸的一半,放大到5倍左右。 攝影:Yoann Ducamp雛菊上的瓢蟲。拍攝建議:作為普遍原則,你應該使用不大於f/16的光圈,以便讓被攝體全部或大部分都在景深范圍之內。當被攝體無法全部安排在同一平面上時,你需要決定對哪一部分合焦。 攝影:Michele Sutton這些是蒲公英的種子。嘗試以不同方式拍攝蒲公英讓我度過了一愉快的下午。隨著一陣令人愉快的微風吹來,我最終拍到了這張令人滿意的照片。被攝體,布景,和光線完全來自大自然。拍攝建議:嘗試大光圈,這樣可以將被攝體的大部分置於景深之外,產生令人滿意的藝術效果。 攝影:Peter Martin皮球上的微型車模。拍攝建議:在進行微距攝影時,使用淺景深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背景完全在景深之外,所以往往會產生令人滿意的效果,而且你可以非常自然地布置拍攝場景。盡管不用考慮背景問題,但還是別忘了檢查一下是否有其他任何會分散觀眾注意力或不和諧的元素。 攝影:Paul Sutherland一隻鸚鵡魚的眼睛。拍攝建議:從意想不到的角度拍攝來獲得富有創意的微距照片。嘗試用不同的光線,用順光加強被攝體的色彩飽和度,用側光強調質感。 攝影:John Kimbler一隻常見的歐洲蜜蜂正在采蜜。使用佳能MPE-65mm微距鏡頭獲得與真正蜜蜂一樣大小的畫面。拍攝建議:當畫面中有一個興趣點,並且處於恰當的位置上,那麼這張微距照片就會很成功。選擇一個簡單的背景,這樣就不會與被攝體形成競爭關系而分散觀眾的注意力。 攝影:Ivan Nava我們周圍的生物物種是多麼重要而又脆弱。拍攝建議:近攝鏡是一個平的,類似濾鏡的附件。它裝在普通鏡頭前端令你可以更近地對焦。雖然最大放大倍數取決於鏡頭的焦距,但你能夠從更近的距離對焦。 攝影:John Troiani皮革翼甲殼蟲經常光顧我家的金盞菊,我用尼康D80和適馬150mm微距鏡頭拍攝了這張照片。它們總是不停地爬動,但這個傢伙一動不動地待在那兒,還沖我擺了個漂亮的姿勢。拍攝建議:拍攝花朵、樹葉及戶外的昆蟲等題材很具挑戰性。一陣微風就可能毀掉一次完美的構圖。必須消除被攝體的抖動和模糊。在拍攝之前,嘗試在地上插根棍子,然後將要拍攝的植物固定在棍子上來保持靜止。拍攝時應使用最快的快門速度,如果用小光圈拍攝,則還需要使用環閃或閃光燈組。 攝影:Jervis Mun新加坡金鍾公園的翼昆蟲。拍攝建議:一個穩定的三腳架是必須的。你有兩個選擇:買一個支腳能夠以最大角度張開,並可達到較低位置的三腳架;或買一個中軸可以倒置,能夠允許相機正面朝下懸掛在底部的三腳架。 攝影:Terry Bridges這個下午出去看看什麼植物是「醒著的」,不是很多,但是大戟屬(Euphorbia)在冬末呈現出了漂亮的紅棕色。這兒有幾點拍攝精彩微距植物照片的建議。拍攝建議:如果在室外拍攝,明亮的天氣會令微距照片效果非凡,因為不必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多雲但明亮的天氣尤其適合微距攝影,因為此時照射在被攝體上的光線非常均勻。 攝影:Maneesh Kaul一隻黑蜘蛛。拍攝建議:進行微距攝影時,使用照相機內置閃光燈是不現實的。無論裝或不裝其他微距附件,鏡頭都會遮擋一部分光線,產生陰影。解決辦法之一是使用外接閃光燈。最好的外接閃光燈是燈頭可以旋轉和抬起的那種。 攝影:Ankit Mavchi這張照片拍攝於一個晚上。當我正在讀筆記時,突然看到這只小蟲趴在其中一個本子上。與平時一樣,相機(佳能A470)就在我身邊。於是我等待它走到最佳的位置。終於它到了拍攝的最佳位置,而且在我拍完後就飛走了。拍攝建議:如果發現了能夠接近的昆蟲或其他小生物,馬上開始拍攝。在拍攝微距照片時——尤其是移動的被攝體——你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備。確保你的相機設置准都確無誤,因為你可能只有一次拍攝機會。 攝影:Peter Racz綴滿露珠的白頭翁。拍攝建議:在近距離拍攝時,自動對焦無法總是有效工作。使用手動對焦可以令你獲得更加清晰的微距照片。 (來源:攝苑)

❷ 拍攝微距照片有什麼技巧

拍微距需要理由嗎?以前膠片相機拍攝微距,要麼使用微距鏡頭,要麼使用大長焦鏡頭,兩者價格都不菲,而對數碼相機來說,微距攝影是數碼相機的特長之一,在拍攝一些細小的東西,如水滴、珠寶、花鳥、魚蟲、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即使是很多民用級的低端數碼相機,都配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雖然與專業的微距拍攝無法相比,但會讓你一試微距世界的美麗。如果你還沒嘗試過拍微距,請跟我來。

微距拍攝技巧和經驗

微距世界很美麗,因為微距可以放大微觀世界,獲取的是我們日常視覺看不到的東西,所以更有視覺沖擊力。微距題材很廣泛,盆養的花、廚房菜板上被切開的菜、家中的小飾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樓下草地里的昆蟲世界……

所謂微距攝影,一般指拍攝比物體正常尺寸要大的圖像,即圖像大小與實物大小的比例超過1∶1。傳統相機鏡頭的焦距較長,要較好地實現微距拍照,需要配備微距鏡頭(包括標准距離50mm~60mm、中距約90mm~105mm與長距180mm~200mm)、三腳架等附件。而數碼相機CCD感應器的面積較小,鏡頭焦距較短,有的甚至僅為幾個mm,因此能有相當理想的微距功能,即便是入門級攝影愛好者,也容易成為一個微距攝影高手,拍攝出花間采蜜的蝴蝶,樹上蠕動的爬蟲,層次豐富、背景虛化的小花……

微距拍攝技巧和經驗

微距拍攝技巧和經驗

雖然數碼相機微距上手比較快,完全不需要傳統相機要配備很好的微距鏡頭,並需要足夠的經驗才能實現精彩的「一拍」,但是,要想用數碼相機拍到好片子,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才行。在實拍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靈活把握好光圈、焦點、景深及光線等影響片子效果的幾個重要因素之間的關系。

微距模式

目前市面上的數碼相機都具有微距拍攝功能,也比較容易上手。但使用微距模式時一定要注意,在相機和物體之間距離小於20cm時,最好使用LCD取景而不用光學取景器,因為光學取景器在拍攝遠距離景物時它和鏡頭捕獲的范圍相差不大,但當使用微距模式時這個差距就大了。另外,微距攝影會使快門速度變得很慢,使用自動對焦功能比手動還要慢。為了生成效果完美的微距圖像,部分數碼相機帶有自拍器,可有效防止相機的震動。

微距拍攝技巧和經驗
數碼相機的微距模式標示

焦點的選擇

不同的焦點選擇,能營造出不同的圖像效果。在移動拍攝焦點時,應使拍照對象處於畫面中間,一般情況下應該選取畫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是你最想表現的部分,並保持快門的半按狀態,在焦點對准以後(要稍微等一下以便相機進行對焦)再從容地按動快門,避免拍攝出的照片發虛。

微距拍攝技巧和經驗

一般說來,在數碼相機微距模式下,鏡頭距離物體越近,拍攝出來的物體越大,如果不注意畫龍點睛,片子畫面就會顯得非常呆板。如對小昆蟲一類的主體拍攝,焦點的選擇應該落在昆蟲的眼睛上。眼睛是生命的靈氣的所在,拍得越清晰越好清楚。尤其是像蜜蜂、小青蟲和螞蟻昆蟲這樣微小的生物,更要重視對眼睛的表達。

❸ 拍攝微距照片有什麼拍攝技巧

關於微距攝影中焦點,在沒有任何攝影經驗的人來說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照片拍攝中,發現部分畫面變得模糊,如果在構圖中最重要的鏡頭顯得不清晰,那麼畫面就非常糟糕。

初步聚焦的另一個更復雜的選擇涉及使用光阱-當物體越過光束時觸發的紅外感測器,使你可以獲得飛行中的蜻蜓,螞蚱和其他運動中的昆蟲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大規模圖像。

總而言之,我想提醒您,無論拍攝技術如何,其本身並不是目的,而只是解決攝影師所面臨問題的一種手段。希望本文中介紹的設備和對焦選項在不同條件下能夠為您帶來新的思路方式!

❹ 如何拍攝微距照片

首先,得有單反。配個微距鏡頭,如預算不足,可暫用近攝接圈頂著。環形閃光燈或雙頭閃光燈是必備品,三腳架,快門線不可缺。然後就是自己動手摸索了。多好的理論也要去實踐。

❺ 如何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拍攝微距攝影的目的就是要獲得一張清晰銳利的照片。雖然說創意、構圖、色彩和內容也都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你的膠片上沒有足夠豐富的細節,再好的照片也總讓人覺得有些遺憾。如何獲得清晰銳利的照片呢?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除了選擇合適的器材外,從技術上講就是盡一切可能減少拍攝時的各種位移,包括被攝物和拍攝器材。下面結合我的一些經驗具體談一談這個問題。


1、使用你能承擔得起的最好的鏡頭

攝影說到底只不過是物體在膠片上成像而已,靜態情況下,在光路上對成像起決定因素的就是鏡頭的素質。一隻好的鏡頭可以在單位面積內表現更多的細節,邊緣成像質量與中心相差很小,並且沒有明顯的色散。微距鏡頭是拍攝微距的最佳選擇,各個品牌的微距鏡頭都毫無例外地擁有非常高的成像質量。如果對像場是否平直有特殊要求的話,微距鏡頭更是唯一的選擇。

必須指出的是,對於成像來說,鏡頭無疑是重要的,論壇中很多朋友也熱衷於討論各種鏡頭的成像差異,但真正把手中鏡頭發揮出極至的並不在多數。比較不同鏡頭的素質、甚至要用某款鏡頭挑戰其它,起碼要把自己的鏡頭用好才是。做個簡單的算術(也許過於簡單了,用不著深究),假如鏡頭A的實際質量是5,B的實際質量是4,A的使用者發揮了70%的像質,而B的使用者更加細心,發揮了95%,最終的結果還是B取勝了。所以這種比較不能真正說明問題。打這個比方是想說明:其實我們很多朋友手中的鏡頭已經足夠好了,只是在技術上提高的餘地還很大,花更大的耐心研究一下技術恐怕比更新器材更容易獲得成功。

2、使用穩定的三腳架

微距攝影一般都需要比較慢的速度。以我們熟悉的陽光16法則為例,該法則適用於晴朗天氣下無窮遠合焦的情況。對於微距攝影來說,當鏡頭合焦在比較近的距離時,光線在鏡頭延伸筒內有一定的損失,所以這個法則要修正為「陽光11法則」。也就是說:在晴朗的陽光下,在拍攝充分照明的近物時,對應於f11的光圈,速度應為1/ISO。對於100度的膠片來說,上述情況下,應該使用1/125的速度。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為了獲得均勻、細致的照片,拍攝微距應該盡量避免強烈的陽光直射,拍攝的時間大多為清晨和傍晚,多雲的天氣是最佳選擇。比較講究的攝影師,如果必須在高角度的太陽光下進行拍攝,則有意使用柔光板、遮光傘等設備進行遮擋。何況很多情況下,為了獲得更高的放大倍率及特殊效果,還會使用一些額外的微距附件,比如延伸筒、增距鏡或者琥珀鏡、偏振鏡等等。這時實現正常曝光需要的速度就大大降低,根據我的經驗,這個速度通常在1/30-4」之間。如果你偏愛使用低感光度的膠片,就要面臨更大的挑戰。不知道在座的有幾位有信心以1/8」手持獲得高質量的微距片子,反正我不行。所以,三腳架對於微距攝影來說絕對是必須的。在拍攝了一段時間的微距以後,我現在基本上是沒有三腳架就不按快門的。


大家按照這個辦法試試看。有問題再問我。

❻ 關於微距拍攝,都需要什麼

1、樓主問:拍微距是不是一定要用閃光燈,怎麼用?
答:這個問題沒有一定之規。
要是使用閃光燈的話,由於裝在機身附件座上的閃光燈,容易被鏡頭擋住,在畫面下方形成很大的陰影。
可以考慮環閃或者離機閃。

2、樓主問:光圈一般用多少?
答:這個也沒有一定之規,關鍵看樓主的拍攝意圖。
一般來說,微距攝影時,景深極淺。
為了加大景深,應該盡量縮小光圈。

3、樓主問:還需要什麼其他的攝影附件?
答:這個……還是要看樓主的需要。
泛泛地說,有機身和微距鏡頭就行了。
(1)由於微距攝影時景深極淺,對焦很困難,應該使用三腳架;
(2)既然使用三腳架,為避免手按快門引起機身震動,就應該配套使用快門線或者遙控器來啟動快門;
(3)由於景深淺、攝距短,精確構圖很有必要。三腳架雲台的選擇就比較講究了,常用的球台顯得很難用,最好配用三維齒輪雲台;
(4)三維齒輪台僅能實現機身的旋轉,要想使構圖、對焦更為便捷,最好再配一個平移台;
(5)一旦深入玩微距,拍攝很多題材時就會發現:微距頭的放大倍率不夠,此時就有必要增加一個符合要求的顯微頭;
(6)顯微頭是小眾產品,相對來說價格較貴,性價比不高。另一個選擇就是近攝接圈。但個人感覺近攝接圈使用起來較為死板,最好進一個近攝皮腔。要是可能的話,盡量選擇帶電子觸點的近攝皮腔;
(7)微距攝影,攝距很近,燈光是個難題。前面說了:可以使用環閃。但環閃的光影效果極為有限且過於呆板,最好考慮離機閃,便於布光。此時就需要引閃器,選購時;
(8)常規攝影的附件,微距攝影時都是需要的。
……。

❼ 如何利用微距鏡頭拍攝出特色的人像

使用微距鏡頭可以拍攝人像,但要利用微距鏡頭的特點來拍攝出特色的人像,只有是拍攝人像的大特寫,例如眼睛、嘴唇等,才是體現了微距鏡頭的強項。
希望採納。

❽ 看P&E美女如雲 賓得100mm微距鏡頭試拍

"【IT168評測中心】
賓得D FA 1:2.8 100mmMACRO鏡頭,具有最高1:1的畫面放大率,非常適合拍攝細小對象。這支鏡頭100mm的焦距提供了較為寬松的拍攝距離,從而不至於打擾拍攝對象,f/2.8的大光圈則有利於營造柔和的背景和淺景深效果。

賓得D FA 1:2.8 100mmMACRO鏡頭搭配K20D機身(點此查看大圖


展會上的美女模特

盡管賓得沒有參加2009年的第12屆P&E展會,但是筆者在這些天報道展會之餘也帶著這支鏡頭試拍了一些人像照片,從中我們可以對該鏡頭的大致成像效果有一個初步印象。關於這支鏡頭的詳盡評測內容,我們將在下周陸續推出。而關於2009P&E展會的詳盡報道,請點擊以下鏈接深入了解:

❾ 如何用Photoshop做出微距攝影的效果

方法步驟如下:

1、工具需求

(1)photoshop

2、第一步,我們首先用PHOTOSHOP打開一張背景圖,另外再打開一張人像圖,選用磁性套索進么摳圖。摳圖時最好將圖放大,這樣勾選更加精緻,如圖

上述即:如何用Photoshop做出微距攝影的效果的方法,供出現此問題的朋友們參考和使用

5、如果上述功能都無法使用,可能是程序出現了問題。建議重新下載安裝試試,建議使用photoshop cc2017:www.xue51.com/soft/138.html

❿ 微距攝影怎麼拍,有什麼技巧嗎

1、用你最大的努力去聚焦
拍攝微距照片,訣竅就是聚焦要精確;因為微距照片的清晰焦點范圍很小,只有1英寸的很少一部分。例如,拍攝花朵上蜜蜂的微距影像,必須確保蜜蜂精確聚焦清晰;假設從鏡頭到蜜蜂的距離變化了哪怕不到1厘米,都會失去清晰焦點。因此,在拍攝奇妙的微距照片過程中,聚焦是極折磨人的。
一般自動對焦在微距的用途相當有限。因為當你用自動對焦對好以後,再構圖時你已經移動了相機,而對焦亦已經不同。當然最先進的多點對焦相機閃可以解決此問題。
正確的對焦方法是先在鏡頭上設定大約的放大率,接近主題,構圖,再對焦。
緊記的是:先粗略對焦,再構圖,再精確對焦。因為若你用自動對焦或對焦指示或裂像對焦而將主題放在畫面中央先對焦,當你移動相機時,對焦位已經不同。即使你能保持相機/鏡頭與主題的距離(極難做到),由於三角關系,在非中央的主題的在中央的主題對焦點仍是不同的! 由於拍攝微距景物手震的影響比一般情況明顯得多,除了上下左右的震動被"放大"了外,亦會影響前後對焦;但另一方面由於要得到大景深而要收細光圈;所以如是拍攝靜物,腳架是最佳的固定相機方式。
如要拍攝昆蟲等會動的東西,其難度相應較高。小心使用的話,腳架仍是可行。但若要使用手持,則需注意當時所用的快門,及拍多些菲林以增加成功機會。當然,高速菲林可以幫助提高快門速度。
在戶外拍攝,即使用上腳架仍要注意風的問題。很多拍攝主題都很容易被風吹動,這時除了等以外亦可用對象擋風。從前有些影友會帶備黑卡雨傘等以作此用途。
2、使用你能承擔得起的最好的鏡頭
攝影說到底只不過是物體在膠片上成像而已,靜態情況下,在光路上對成像起決定因素的就是鏡頭的素質。一隻好的鏡頭可以在單位面積內表現更多的細節,邊緣成像質量與中心相差很小,並且沒有明顯的色散。微距鏡頭是拍攝微距的最佳選擇,各個品牌的微距鏡頭都毫無例外地擁有非常高的成像質量。如果對像場是否平直有特殊要求的話,微距鏡頭更是唯一的選擇。
必須指出的是,對於成像來說,鏡頭無疑是重要的,論壇中很多朋友也熱衷於討論各種鏡頭的成像差異,但真正把手中鏡頭發揮出極至的並不在多數。比較不同鏡頭的素質、甚至要用某款鏡頭挑戰其它,起碼要把自己的鏡頭用好才是。做個簡單的算術(也許過於簡單了,用不著深究),假如鏡頭A的實際質量是5,B的實際質量是4,A的使用者發揮了70%的像質,而B的使用者更加細心,發揮了95%,最終的結果還是B取勝了。所以這種比較不能真正說明問題。打這個比方是想說明∶其實我們很多朋友手中的鏡頭已經足夠好了,只是在技術上提高的餘地還很大,花更大的耐心研究一下技術恐怕比更新器材更容易獲得成功。
3、使用穩定的三腳架
微距攝影一般都需要比較慢的速度。以我們熟悉的陽光16法則為例,該法則適用於晴朗天氣下無窮遠合焦的情況。對於微距攝影來說,當鏡頭合焦在比較近的距離時,光線在鏡頭延伸筒內有一定的損失,所以這個法則要修正為「陽光11法則」。也就是說∶在晴朗的陽光下,在拍攝充分照明的近物時,對應於f11的光圈,速度應為1/ISO。對於100度的膠片來說,上述情況下,應該使用1/125的速度。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為了獲得均勻、細致的照片,拍攝微距應該盡量避免強烈的陽光直射,拍攝的時間大多為清晨和傍晚,多雲的天氣是最佳選擇。比較講究的攝影師,如果必須在高角度的太陽光下進行拍攝,則有意使用柔光板、遮光傘等設備進行遮擋。何況很多情況下,為了獲得更高的放大倍率及特殊效果,還會使用一些額外的微距附件,比如延伸筒、增距鏡或者琥珀鏡、偏振鏡等等。這時實現正常曝光需要的速度就大大降低,根據我的經驗,這個速度通常在1/30-4」之間。如果你偏愛使用低感光度的膠片,就要面臨更大的挑戰。不知道在座的有幾位有信心以1/8」手持獲得高質量的微距片子,反正我不行。所以,三腳架對於微距攝影來說絕對是必須的。在拍攝了一段時間的微距以後,我現在基本上是沒有三腳架就不按快門的。
理論上講,三腳架越重越好。對於拍攝微距來說,我們必須在重量和便攜性上做一個妥協。所以你能抗得動的最重的三腳架是對於你來說最好的選擇。如果三腳架本身的重量還不夠穩固,在使用的時候還可以附加一些額外的重物,比如石塊、攝影包等等。不過必須保證這些附件不能隨便晃動,否則只能適得其反。順便提一下,選擇微距用的三腳架,除了重量以外,三腳架能否很方便地降低到地面高度是另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很多情況下,主體的位置是貼近地面高度的。而且重心低的三腳架可以有效減少晃動。
使用三腳架時,盡量不要升高中柱,最好也不伸出最細的腿節,並且一定要確認所有的可活動部位都已完全鎖死,任何松動的部位都會把振動放大。選擇放置三腳架的位置時也應盡量選擇堅固並有一定摩擦力的平面。大家可能都有體會,在家裡光滑的瓷磚地面上,用手向下按壓三腳架的雲台,幾乎所有三腳架都會有一定的滑動。如果在野外必須架在松軟的土地上時,應該事先把各條腿都壓實,盡量戳到底,有腳釘的最好使用腳釘。使用各種雲台或者球頭時,應該盡量保證相機、鏡頭的重心在三腳架的中心線上,這樣機身上的振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三腳架吸收掉。
4、使用快門線和反光鏡鎖
按動快門的瞬間動作會使機身產生一定的位移。雖然通過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地減少其影響,但是很難根除,特別是三腳架不夠穩定的時候更要小心。如果一定要手動觸發快門的話,最好通過某種動作使身體與三腳架、相機形成一個整體。比如∶左手向下壓住雲台,肘部向內側夾緊,右手抓緊機身手柄,食指勻速按動快門並且盡量保證用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反光鏡升起時的振動過程大約會持續1/15秒,所以反光鏡鎖的適用范圍大約在1/30-1/2秒之間。我個人拍攝微距的時候總是盡量使用MLU功能的,即使速度不在上述敏感范圍內。對於長焦鏡頭來說(看到過有人說135mm以上),MLU功能是很有幫助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曾經測試過電子快門線和機械快門線的區別,反正我比較偏向於使用電子線,因為總覺得機械動作會產生位移,不過沒有足夠的證據,也許只是心裡安慰而已。
如果機身沒有反光鏡鎖或者快門線功能,可以使用自拍。部分機身在自拍時有反光鏡預升的功能,實際效果與反光鏡鎖相似。使用自拍時不要把自拍時間定得太短,保證相機振動完全停止下來以後快門才會開啟,一般4——5秒應該足夠了。

閱讀全文

與美女拍攝微距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428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21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895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00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755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746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724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027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468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679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997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560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506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034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181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142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826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893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031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