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女性內臟器官圖分布圖
女性內臟器官圖分布圖如圖
內臟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個系統。按其形態結構,分為管腔性器官和實質性器官兩大類。管腔性器官都有管道與外界相通;實質性器官主要是腺體,以導管開口於管腔性器官的壁。
從個體發生來看,消化系與呼吸系的大部分共同來源於內胚層;呼吸器官是原始消化管上段向腹側突出的另一管道。泌尿與生殖器官來源於中胚層的尿生殖嵴,經過演變,分化為功能不同的泌尿系和生殖系,但在男性仍有一段共同的排出管,因此,有人將泌尿和生殖兩個系合稱為尿生殖系。
(1)女人身體的各部點陣圖片名稱擴展閱讀
肝臟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膽汁、儲藏動物澱粉,調節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等。還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肝臟還是人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體內產生的毒物、廢物,吃進去的毒物、有損肝臟的葯物等等也必須依靠肝臟解毒。
肝臟分解由腸道吸收或身體其他部分製造的有毒物質,然後以無害物質的形式分泌到膽汁或血液繼而排出體外。
❷ 女性身體結構圖是什麼
❸ 女人身體結構位置
人體機構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古往今來,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都不缺少研究人體構造的學者。男性與女性的身體構造又各不相同,每一個生長期的身體構造也不盡相同。我們都知道女性有生育的任務,因此身體的結構更加精密。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女性身體各部位名稱。
人是一個具有生命活動功能的整體。不同的部位,有著不同的名稱。頭頸部的名稱:頭、頸;軀幹部的名稱: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稱: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稱:臀、大腿、小腿、足。
1.人體常用方位的術語為了便於學習和研究人體各部位及其結構的位置變化,規定以身體直立、兩眼向正前方平視,兩腳跟靠攏,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於軀干兩側,手掌向前為人體標准解剖姿勢,並以上述姿勢為依據,定出一些常用人體方位的術語。
上——接近頭部稱為上;
下——接近足底稱為下;
前——接近腹側的稱為前;
後——接近背側的稱為後;
內側——接近身體正中線的稱為內側;
外側——遠離身體正中線的稱為外側;
近側——接近肢體根部的稱為近側;
遠側——遠離肢體恨部的稱為遠側;
尺側——前臂的內側稱為尺側;
橈側——前臂的外側稱為橈側;
脛側——小腿的內側稱為脛側;
腓側——小腿的外側稱為腓側;
淺——接近皮膚表面的稱為淺;
深——遠離皮膚表面的稱為深。
2.人體的切面
(1)矢狀面沿人體的前後徑與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狀面。當矢狀面位於正中而將人體分為左右兩半,該切面稱為正中矢狀面。
(2)水平面(橫切面)與地面平行,將人體分為上、下兩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額狀面(冠狀面)沿人體的左右徑,將人體分為前後兩部所作的切面叫額狀面。
二、體表標志
1.軀幹部的體表標志胸骨:胸骨柄、胸骨體、劍突。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軟骨。椎骨: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體表標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岡、肩胛下角。鎖骨:全長。肱骨:肱骨內上髁、外上髁。尺骨:鷹嘴、尺骨頭、莖突。橈骨:橈骨頭、莖突。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體表標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後上棘、恥骨聯合、生骨結節。股骨:大轉子。臏骨:前面。脛骨:脛骨前緣。腓骨:腓骨頭和外踝。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❹ 女人的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和作用
1.【頭】頭在解剖學上是指人或動物的吻端部分,通常包括腦、眼、耳、鼻、口等器官(所有這些器官都支撐著各種感官功能,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
2.【腦】 腦是人類最寶貴的東西,意識就是由大腦產生。關於大腦,有一本《大腦的進化和運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如果是左撇子,那麼你的右大腦發達;如果是右撇子,那麼你的左大腦發達。一般10個人中,會有一個人是左撇子。
3.【鼻子】現代醫學中的鼻(nose),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能凈化吸入的空氣並調節其溫度和濕度。它是最重要的嗅覺器官,還可輔助發音。鼻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竇(鼻竇)三部分。
4.【耳朵】耳朵位於眼睛後面,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後傳給大腦。在腦中,這些信號又被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詞語、音樂和其他聲音。
5.【眼睛】眼(又稱眼睛,目)是一個可以感知光線的器官。最簡單的眼睛結構可以探測周圍環境的明暗,更復雜的眼睛結構可以提供視覺。眼睛是人和動物的視覺器官。由眼球和眼的附屬器官組成,主要部分是眼球。
6.【脖子】脖子是頭和軀干相連接的部分,後引申為像脖子的部分。 頸是身體部位名稱,指頭部與雙肩的連接處。北方方言常稱「脖子」。英文對應詞語:neck。
7.【胃】胃是消化管的擴大部分,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人體胃的容積為1000~3000毫升。胃的上口為賁[ben]門,下口為幽門。胃分上、中、下三部,即上脘、中脘、下脘。中醫認為,胃內腔寬闊,受納飲食,稱「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
(4)女人身體的各部點陣圖片名稱擴展閱讀:
人體內的九大系統:
消化系統,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免疫系統。
肌肉:
人體全身的肌肉共約639塊。約由60億條肌纖維組成,其中最長的肌纖維達60厘米,最短的僅有1毫米左右。大塊肌肉有2000克重,小塊的肌肉僅有幾克。一般人的肌肉占體重的35%-40%。肌肉內毛細血管的總長度可達10萬公里,可繞地球兩圈半。
血液:
人體總血量約為體重的8%。若一次失血超過人體內血量的20%,生命活動便受阻。健康的人,一次失血不超過10%時,一般可以迅速恢復.。
參考資料:網路-人體結構
❺ 人體各個部位名稱圖,附圖片,要詳細,全部都要認真點
人是一個具有生命活動功能的整體。不同的部位,有著不同的名稱。頭頸部的名稱:頭、頸;軀幹部的名稱: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稱: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稱:臀、大腿、小腿、足。
1.人體常用方位的術語為了便於學習和研究人體各部位及其結構的位置變化,規定以身體直立、兩眼向正前方平視,兩腳跟靠攏,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於軀干兩側,手掌向前為人體標准解剖姿勢,並以上述姿勢為依據,定出一些常用人體方位的術語。
上——接近頭部稱為上;
下——接近足底稱為下;
前——接近腹側的稱為前;
後——接近背側的稱為後;
內側——接近身體正中線的稱為內側;
外側——遠離身體正中線的稱為外側;
近側——接近肢體根部的稱為近側;
遠側——遠離肢體恨部的稱為遠側;
尺側——前臂的內側稱為尺側;
橈側——前臂的外側稱為橈側;
脛側——小腿的內側稱為脛側;
腓側——小腿的外側稱為腓側;
淺——接近皮膚表面的稱為淺;
深——遠離皮膚表面的稱為深。
2.人體的切面
(1)矢狀面沿人體的前後徑與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狀面。當矢狀面位於正中而將人體分為左右兩半,該切面稱為正中矢狀面。
(2)水平面(橫切面)與地面平行,將人體分為上、下兩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額狀面(冠狀面)沿人體的左右徑,將人體分為前後兩部所作的切面叫額狀面。
❻ 人體各部位名稱圖 是什麼
人是一個具有生命活動功能的整體。不同的部位,有著不同的名稱。頭頸部的名稱:頭、頸;軀幹部的名稱: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稱: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稱:臀、大腿、小腿、足。
(6)女人身體的各部點陣圖片名稱擴展閱讀:
器官的組織結構特點跟它的功能相適應。我們一般都比較容易注意到一些組織集中的直觀的器官。比如: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再如:內臟器官心、肝、肺、胃、腎等。不少器官都容易被人們忽略而不認為是器官。比如任何一塊骨骼肌,皮膚等。
肌肉系統:
一、頭部肌
1、顱面肌、顱頂肌、眼周圍肌(眼輪匝肌)、口周圍肌(口輪匝肌)。
2、咀嚼肌,包括: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
二、頸前外側肌
1、頸淺層肌和頸外側肌,包括:頸闊肌、胸鎖乳突肌,
2、舌骨上肌群,包括:二腹肌、莖突舌骨肌、下頜舌骨肌、頦舌骨肌。
3、舌骨下肌群,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甲狀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❼ 人身體的各部位示意圖
頭
頸
軀干{胸(心、肺);腹(肝、膽、脾、胰、腎、胃、膀胱、大腸、小腸)}
四肢{上肢(肩關節、大胳膊,肘關節、小胳膊,腕關節、手);下肢(髖關節、大腿、膝節、小腿、踝關節、腳)}
❽ 人身體有哪些部位和名稱
人是一個具有生命活動功能的整體。不同的部位,有著不同的名稱。頭頸部的名稱有頭、頸;軀幹部的名稱有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稱有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稱有臀、大腿、小腿、足。
人體表面是皮膚,對全身皮膚進行保養看起來就顯得年輕,皮膚裡面有肌肉和骨骼。在頭部和軀幹部,由皮膚、肌肉和骨骼圍成為兩個大的腔:顱腔和體腔,顱腔和脊柱里的椎管相通,顱腔內有腦,與椎管中的脊髓相連;體腔又由膈分為上下兩個腔:上面的叫胸腔,內有心、肺等器官;下面的叫腹腔,腹腔的最下部(即骨盆內的部分)又叫盆腔,腹腔內有胃、腸、肝、腎等器官,盆腔內有膀胱和直腸,女性還有卵巢、子宮等器官。
骨骼結構是人體構造的關鍵,在外形上決定著人體比例的長短、體形的大小以及各肢體的生長形狀。人體約有206塊骨,組成人體的支架。
❾ 人體的各部分名稱(圖)
人體的各部分名稱:
骨骼系統
一、中軸骨:
椎骨,包括: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後期發育為1塊骶骨)、尾椎4塊(後期發育為1塊尾骨)。
二、胸廓:
1、胸骨。
2、肋骨(從第一到第十二,共12對)。
三、顱骨:
1、腦顱骨,包括:額骨、篩骨、蝶骨、枕骨(各1塊)、頂骨、顳骨(各1對)。
2、面顱骨,包括:上頜骨、顴骨、鼻骨、淚骨、齶骨、下鼻甲(各1對)、下頜骨、舌骨、犁骨(各1塊)
(9)女人身體的各部點陣圖片名稱擴展閱讀:
肌肉系統:
一、頭部肌
1、顱面肌、顱頂肌、眼周圍肌(眼輪匝肌)、口周圍肌(口輪匝肌)。
2、咀嚼肌,包括: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
二、頸前外側肌
1、頸淺層肌和頸外側肌,包括:頸闊肌、胸鎖乳突肌,
2、舌骨上肌群,包括:二腹肌、莖突舌骨肌、下頜舌骨肌、頦舌骨肌。
3、舌骨下肌群,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甲狀舌骨肌、肩胛舌骨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