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梅花的禪意唯美句子
㈡ 禪意的句子 唯美有哪些
禪意的句子唯美有:
1、緣來緣去不過夢一場,夢醒了無痕。
2、世事輪回,因緣際會,一切皆有定數。
3、長安樓里,我數細雨,煮紅塵一樽以念卿。
4、欲將沉醉換悲涼衡賣,清歌莫斷腸!
5、流雲千丈堪醉卧,是誰月下獨酌。浮生誰能一笑過,明消攔拆滅樓台上燈火。
6、浮生如此,別多會少,不如莫遇。
7、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拿棗枉送性命。
㈢ 禪意的句子 唯美
禪意的句子唯美如下:
1、誰獨坐,賞這一場韶華過。那一年我們還年少,那一年夢痕淺。
2、誰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千里盡長歌。
3、天,阿修羅,人,牲口,餓鬼,地獄,為六道眾生。
4、古曲,求心,求情,求知音。沒把心放平也就沒有必要去傾聽了。
5、我虔誠地站在輪回前,等待下一段塵緣。方生方蔽派改死,方死方生,空守千載。再見之時,流年何蹤?宏判
6、幽風傳來了誰的羨運輕吟?昔日羽冠少年郎,今朝卻向了何方?手把琵琶無心獨酌,只恐獨落了心傷。才子天涯兩兩相望。夜涼如水佳人如夢。
7、天涯水湄,雲雨朝歌,唱得不過就是這樣一場夢的傳奇。
8、佛曰:紅塵十丈卻困眾生芸芸,仁心雖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則冰融,冰融則火滅。故此佛曰不可說。
9、孤墳殘雪,凄草上長眠。誰解一生寂寥,華服千面。
10、聽古曲,聽情而非聽音,曲非不動情,只因未到動情處。
㈣ 關於帶有禪意的唯美句子,描寫帶有禪意的唯美句子
關於帶有禪意的唯美句子,描寫帶有禪意的唯美句子
帶有禪意的唯美 句子 (一):
1、浮生如此,別多會少,不如莫遇。
2、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性命。
3、自為紅綃帳里,公子情深;始信黃土壟中,女兒命薄。
4、大肚能容,容世間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5、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和合,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6、傾我一生一世念,來如飛花散似煙。
7、歲月隨心,終會淡然。
8、山絕雹河一諾,遍踏阡陌,未見浮生能幾何。
9、終是紅塵人,亦染紅塵事……
10、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帶有禪意的唯美句子(二):
1、清歡共,紫陌紅塵相逢;望蒼穹,掠眼繁華誰懂。
2、誰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千里盡長歌。
3、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4、鳳棲蒼梧,焉告宏團知不是養精蓄銳?他日當一鳴驚人。
5、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6、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7、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為六道眾生。
8、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9、執著如塵,是徒勞的無功而返。
10、執著如淵,是漸入死亡的沿線。
帶有禪意的唯美句子(三):
1、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間,不勝人生一場醉
2、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3、你看那天地日月,恆靜無言;青山長河,世代綿延;就像在我心中,你從未離去,也從未改變。
4、你不知世上有我,我不知世上有你,豈不幹凈?一朝偶相逢,三載苦相思,情到濃處傷人深,寧願無心對無情。何必呢,何苦呢?但願此生,從未邂逅……
5、有緣相遇,無緣相聚,天涯海角,但願相憶;有幸相知,無幸相守,蒼海明月,天長地久。
6、陌上花開定歸期,含笑驚醒已三更。
7、傾我一生一世念,來如飛花散似煙。
8、歲月隨心,終會淡然。
9、山河一諾,遍踏阡陌,未見浮生能幾何。
10、終是紅塵人,亦染紅塵事……
帶有禪意的唯美句子(四):
1、緣來則去,緣聚則散……
2、幽冥路,忘川河,奈何橋前嘆奈何……
3、彼年豆蔻,誰許誰地老天荒。今朝弱冠,我笑我海枯石爛……
4、不求與君同相守,只願伴君天涯路。
5、生生世世的輪回,滄海變成桑田,你在誰身旁……
6、世事無相,為何人要執著,不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那些所追求的,得之,我幸,不得便是我命。
7、莊子雲,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
8、文人墨客最惜江南古韻,江南,也凝結了多少思人遊子的眷戀和追尋,一把油紙傘,羅素裙,紅妝淡靜,眉宇留春。那江南邊,執紈扇的女子,更是離襪橘人的夢。
9、茶道貴在心將流水,身於浮雲,則可清凈無非。
10、世人嗟嘆知音難覓,其實難覓的不是知音,而是一顆平靜淡然且自得於世事的心,只願今生隨月共舞,邀月共眠。
㈤ 【佛教理論對古典詩歌意境理論的影響】 佛教禪意唯美意境圖片
第29卷第2期濟寧學院學報Vol.29No.2JournalofJiningUniversity
文章編號:1004—1877(2008)02—0035—05
2008年4月Apr.2008
佛教理論對古典詩歌意境理論的影響
李建春,李艷麗
(濟寧學院,山東曲阜273155)
摘要:意境理論此早的形成有著深刻的文化背景,佛教現觀論作為古典詩歌意境理論的哲學基礎,佛學境界論作為意境理論產生的直接原因,佛教的妙悟說作為意境理論的思維形式,佛教語言觀對意境世界的開啟,從而最終形成了古典詩歌意境理論。
關鍵詞:佛教;現觀論;境界;禪宗;意境中圖分類號:I207.2
文獻標識碼:A
佛教對於詩歌的影響是中國詩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其重大意義在於奠定了中國詩學的哲學基礎,形成了一種中國特色的藝術語言觀和藝術思維模式,使詩歌意境理論得以產生。在唐代以前的詩學理論中,詩歌的哲學基礎主要是「天人合一論」。天人合一論認為人能與萬物相通、「物感」說,感而動。《:「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
)[1](《樂記》
動,故形於聲。」這里強調音由心生,但同時也強調物對心的感動作用。後來的詩論大都採納了這一說法。如劉勰說:「人稟七性,應物斯
)[2](《明詩》
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詩人感物,聯
()[2]《物色》
類不窮。」鍾嶸講得更明確:「氣之動物,
)[3](《詩品序》
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佛教對詩歌的影響改變了這種「心為物感」的物、心二元論模式。從哲學基礎、思維方式和語言觀等方面對詩歌意境理論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最終形成中國古典詩歌意境理論。
般若智慧直觀地認識對象,作用,、無中介的證合。,它具有直覺性,。佛教中觀學派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是沒有自性的,或者說是自性空,所以通過概念思維的方法不能認識世界的實相本性,概念作為「遍計所執法性」不過是一種名相,一種妄想,而非世界的實相。認識世界實相的唯一途徑是運用現觀的方法。龍樹說:「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磐」
)[4](卷三《觀法品》
「心行」,即運思,思維活動。實
相是寂滅清凈的,對實相的認識就是涅磐。所以世界的實相是空性,而空性不能用理性的抽象思維,不能用語言來分別,不能用概念來表述。認識世界實相的「不二法門」即唯一方法是現觀。什麼叫「現觀」?據任繼愈主編的《宗教詞典》:「指通過禪定,不經語言概念的中介,用佛教『智慧』,使真理直接呈現於面前的一種神秘的認識方法」可見,「現觀」是以直接體認實模鉛相為特點的「認識方法」。「此時認識主體和認識對象、『能取』和『所取』、『智慧』與『真知』,已完全一致,無
[5]
一、佛教現觀論作為詩歌意境
理論的哲學基礎
現觀作為佛教認識世界實相的方法,提倡以
收稿日期:2007-04-10
作者簡介:李建春:(1963—),男,山東濟寧人,濟寧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李艷麗:(1957—),女,江蘇沛縣人,濟寧學院美術系副教授。
—3
5—
所分別,由此所得的新的認識,稱無分別智」。而「觀」之稱「現」,旨在界定這種觀照的直接性,《成唯識論述記》卷九:「現謂現前。明了現前,觀此現境,故名現觀」。因此「現觀」又可解為「直觀」。所謂現觀就是運用般若智慧直接觀照對象,直觀地認識對象,體會對象,與對象合而為一,中間沒有任何間隔,沒有概念判斷的思維中介。現觀也可以比喻為「如啞受義」。「受」,就是領受。「義」,是指對對象、境界的感覺、感受。啞巴不會說話,但同樣對境界也有感受,只是這種感受說不出來,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現觀所產生的對世界空性的感受,也是用語言不能表達的。現觀論作為意境理論的哲學基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現觀的特徵旦扒好是直接性和不可說性。現觀是認識主體直接把握認識對象,是以生命去體驗世界實相,是當下的體悟。雖然有以往經驗的積累,但往往超越以往的經驗,是一種直接的內在心理體驗,這種體驗又是不可言說的。佛教的現觀是不能用符號和語言文字表達的,凡以符號和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就不是現觀,因此,現觀是不可說的,佛教的禪宗就是要把現觀的「覺受達出來的方法,深遠的影響。
其次,。現觀,而不是分別地局部地看,也就是整體地把握宇宙人生的實相。在佛教看來,對事物分別局部地看就會是靜止的而不是變動的,割裂的而不是完整的,就不能得到真正的認識。分別的局部的認識並不是真實的認識,不是佛教真理。現觀的契合性是指佛教認為世俗中的人們只能認識事物的表面現象,這種表面的認識是不可靠的。並且如果主體與客體處於差別、對立的狀態,主體就難於真正認識、把握客體。所以現觀主張認識主體置身於認識客體的內部,深入對象的內層,與之契合為一,從而真正地把握世界的實相。從審美活動的角度看,所謂意境就是超越具體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場景,進入無限的時間和空間,既所謂「胸懷宇宙,思攮千古」,從而對整個人生、歷史、宇宙獲得一種哲理性的感受和領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另一方面「意」也就從對於某個具體事物、場景的感受上升為人生感、歷史感、宇宙感,這就是「意境」的意蘊。所以意境的情景交融的特點—3
6—
[5]
正是主客體契合無別的現觀,是主客體的整體性把握。這種主客統一、真幻相即的審美觀直接影
響了意境的審美特徵。龍樹常以水中月譬喻中道:水中月非真月,無月亮的自性,卻又實實在在是月,只不過是幻月、幻相。嚴羽也以「空中音」、「相中色」、「水中月」、「鏡中象」喻意境的審美特徵。清王漁洋也深受上述思想影響,所倡「神韻」說與佛學現觀論淵源頗深。如:「夫詩之道,有根柢焉,有興會焉,二者率不可得兼。鏡中之像,水中之月,相中之色,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此興會
[6]
也」。又如「襄陽詩『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東林不可見,日暮空聞鍾』。詩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
[7]
也」。對詩境、詩味和作詩之道的品評,不能不說是深受龍樹、嚴羽等的影響。這種現觀論中真幻相即的審美觀直接影響到對藝術意境審美特徵的看法上。
另外,點有影響深遠。,,所以現觀蒙上,要求詩人象參禪一樣去悟,這就影響了詩的創作。韻味無窮是意境的審美魅力所在。「韻味」是指意境中蘊含的那種咀嚼不盡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韻、趣、味等多種因素,因此又有「韻」、「情韻」、「韻致」、「興趣」、「興味」等多種別名。劉勰提出的「餘味曲包」說,鍾嶸提出的「滋味」說,都是此說的前奏。司空圖在此基礎上創立了「韻味」說。他認為意境的審美效果有一種綿綿不盡的韻味,不僅有味內之味,還有味外之味,他又把這種「味外味」稱為「韻外之致」和「味外之旨」。自宋代起,更突出了「韻昧」的美學內涵。北宋范溫在《潛溪詩眼》一書說:「韻者,美之極」,又說「凡事既盡其美,必有其韻,韻苟不勝,亦亡其美」。由此可見「韻味」是由意境傳達的極美的境界,是意境獨特的審美效果,而這種審美效果又必須是詩人經過如禪一樣的妙悟的方法才能體會到的。
二、佛學境界論作為意境理論
產生的直接原因
境界作為佛教特有的概念,直接促成了詩歌
意境理論的產生。按照佛教理論有六根、六識、六境之說。在佛教教義中,六根對於六境生起見、聞、嗅、味、觸、思慮等作用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即「十八界」。十八界中,色等五界如其次第,眼等五識各一所識,又總皆是意識所識。佛教「唯識」論很明確地宣稱識外無境,六境均屬一心之變現。《俱舍論頌疏》「功能所在,名為境界,如眼能見色,識能了色,喚色為境界」。近人丁福保所編《佛學大辭典》釋「境」為「心之所游履攀緣者」。釋「境界」為「自家勢力所及之境土」。可見佛教的境界是從心出發,是主客體的統一,追求的是虛靜空靈,它是一個沒有矛盾,沒有差別,完全自由,絕對和諧的理想境界。佛教的境界觀對於詩歌意境理論中理解情與境關系,因情生境情景交融,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和直接的啟發。王昌齡的《詩格》更是較多地以境論詩,如他從詩歌創作的角度提出:「思若不來,即須放情卻寬之,令境生。然後以境照之,思則便來,來即作文。如其境思不來,不可作也。」又說:「夫置意作詩,即須凝心,目擊其物,便以心擊之,深穿其境。」王昌齡最著名的是其「三境」說:「詩有三境:一曰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雲峰之境,絕秀者,神之於心,處身於境,,然後用思,瞭然境象,,愁怨,皆張於意,深得其情。三曰意境,,而思之於心,則得其真矣。」這段話將意境與物境、情境並列在一起,表明意境只不過是詩之「三境」之一,他講的「意境」主要是想像之境,神思之境。皎然在《詩式》中說「緣境不盡曰情」。皎然最愛用「境」字,有學者統計,其詩集中的境字有三十三處。
)[11](《第四章》
[10][9]
[8]
而寡和。」其中「境生象外」一語備受後人重視。司空圖在《詩品》中講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說境具有超具象性,不可實指性。宋代的嚴羽追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之境,清代王士禛追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境,都是對藝術境界的探尋,並一路沿襲了佛教境界說的精神內核。近代的王國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樂,亦人心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更是從本體論的高度論述了意境於詩的意義。
[12]
三、佛教的妙悟說作為意境
理論的思維形式
妙悟」,但是這種,也不是理性的思維,、直觀,但這種直覺和西方哲學的直,是佛教徒在禪定中的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認識方式,是一種特殊的心靈狀態。佛教所倡導的這種不假外求,直指人心的直觀思維,為意境理論提供了直接的理論來源。所謂「悟」也即佛教所說現量,現量境一切現成,不假推理,它是原真的、即時呈顯的、未經邏輯理念干預的境界,如《華嚴經》卷四十三所說,現量「不依文字,不著世間,不取諸法,不起分別,不染著世事,不分別境界,於諸法智,但應安住,不應稱量」。不可用比量來推知揣度,是現量境的根本特點。僅憑知性邏輯並不能達成禪悟,不落二邊的禪不可以計量解會。妙悟既不能思量,也不能不思量。落入思量,悟就會蛻化成空洞的概念、抽象的名詞;墜入不思量,就成了所謂的反理性。妙悟是超越了思量和不思量的現量。現量本是因明用語,指感覺器官對於事物原真態的直接反映,純以直覺去量知色等外境諸法的自相,如眼見色、耳聞聲,未加入思維分別,毫無計度推求等作用。與現量相對的是比量,比量是以分別之心,比類已知之事,量知未知之事,如見煙比知彼處有火。「所謂胸襟流出者,乃是自己無始時來現量,本自具
—3
7—
其詩論著作《詩式》則從理論上探討了詩境問題,如他提出「取境」:「取境之時,須至難至險,始見奇句。」「夫詩人之詩思初發,取境偏高,則一首舉體便高;取境偏逸,則一首舉體便逸。」中唐還有不少人討論過詩境,如皎然的朋友、詩僧靈澈上人在《送道虔上人遊方》一詩中說:「律儀通外學,詩思入玄關。煙景隨緣到,風姿與道閑。」詩人權德輿在《左武衛胄曹許君集序》中曾贊揚許經邦「凡所賦詩,皆意與境會,疏導情性,含寫飛動,得之於靜,故所趣皆遠」。詩人劉禹錫在《董氏武陵集記》中說的一段話更為著名:「詩者,其文章之蘊耶!義得而言喪,故微而難能;境生於象外,故精
足,才起第二念,即落比量矣。比量是外境庄嚴所得之法,現量是父母未生前、威音那畔事」。
[13]
禪的神秘必然影響詩歌的創作,形成意境韻味無窮的特點。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將佛教的現量說應用於闡發詩歌理論,他說:「僧敲月下門,只是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縱令形容酷似,何嘗毫發關心?知然者,以其沈吟推敲二字,就作想也。若即景會心,則或推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靈妙,何勞擬議哉?長河落日圓,初無定景;隔水問樵夫,初非想得。則禪家所謂現量也。」這一段中的「即景會心」「因景因情」無不是詩人在創作時的有感而發的情景,它與比量思維有著明顯的差別。另外,他在《相宗絡索》中說得更加明白:「作影現成,一觸即覺,不參虛妄,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現量的鐵門限。」這些都是講人的直覺感悟。近代王國維的「境界說」將禪與詩的妙悟相同的特點發揮得更是淋漓盡致。
[15]
佛教的悟是特定修行階段的認識活動,不是常人所能具有的,是經過靜坐和禪定等預備性的心理鍛煉才能形成的,所以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這種神秘色彩對強調以禪入詩的意境理論來說,要求詩人象參禪一樣去悟,也就是以悟作為詩的思維方式。嚴羽說「論詩如論禪」,「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在《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中,他也說「以禪喻詩,莫此親切。是自家實證實悟者,是自家閉門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籬壁、拾人涕唾得來者。」嚴羽認為以禪喻詩最為親切、最能說明問題,也就是說意境是出於悟的結果,但悟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思考的意思。「妙悟」的佛學含義,丁寶福《佛學大辭典》解釋說:「妙悟,(術語)殊妙之覺悟。唐《華嚴經》十二曰:『妙悟皆滿,二行永斷。』《涅盤無名論》曰:『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禪宗的妙悟,其特點是以心傳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這種對佛性的領悟,是不可言喻的,只能自己心裡去體會,如人喝水,冷暖自知,誰也不可能說清楚。故知禪宗妙悟,即心即佛,實相無相,不緣文字,嚴羽認為詩歌藝術的奧妙,楚,,實悟」,「,,憑借內在的直覺思維從內心去感受和體驗,才能領會藝術三昧,領略其中的奧妙。去除了見道明性的障礙,就達到了無利害的空達的靈心。瞬間頓悟直覺自由解脫的心性,這就是嚴羽《淪浪詩話》總結的「妙悟」論的美學核心。可見意境的妙悟和禪的妙悟是何等的相似。
王唯在他的許多山水田園詩中善於將禪意融如詩心,使詩境與禪境合一,所以他的詩含蓄深遠,餘味無窮。王維的詩《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鳥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就是一種空靈寧靜的境界;它通過具體形象的描寫,抒發了空靈的心境,達到了對宇廟本體的感悟,在剎那瞬間頓悟到無限永恆。中唐時期,皎然、靈澈、權德輿、劉禹錫等人論詩歌意境,均與禪境緊密相聯。宋代禪宗有了更大的發展,文人學禪更為普遍,例如蘇軾、黃庭堅均為禪宗居士,並被列入禪宗法嗣。這說明詩與禪的結合在理論和創作中都有了極大的發展,以禪悟詩也相當普遍了。所以—3
8—
[14]
四、,以及獨特的,,特別、見性成佛的語言觀對於詩歌意境,奠定了古代中國詩歌語言追求「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韻外之致」的意境之美。
佛教禪宗認為心靈的傳遞、接受、體驗是非言說性的,是超越語言的。禪宗最著名的公案應是拈花微笑,《五燈會元》中說:「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則「拈花微笑」公案是中國禪師的創作,歷來被視為是以「以心傳心」方式傳授正法的典範,具有典型意義。「拈花微笑」公案關繫到佛教的傳播方式、佛教真理的會通方式,佛教修持經驗的溝通方式,涉及語言與心靈的關系等問題。佛教經驗、佛教真理不能離開心靈而存在,離開心靈的經驗、真理是不存在的、無效的。「以心傳心」何以可能?禪宗把這種可能歸結為心靈的內在宗教體驗,也即個體主觀對真理的體悟。這種體驗、體悟是超越日常經驗和思維活動的,也是非語言文字所能涉及和表述的。禪宗大師對個體間心靈的直接傳遞做了論證。慧能說「:若大乘者,
[16]
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惠觀照,不假文字。」慧能認為,人的本性具有般若智慧,禪悟是自我的般若智慧觀照,是不假文字的。這是說,個體的內在智慧活動,心開悟解,不是知識的增長,而是心靈的直接體悟,是與文字無關的。
在中國古典哲學和美學中,這種「超以象外」的理論和實踐主要是由禪宗來完成的。用有限表達無限,用有形表達無形,禪宗實現了對於不可言說的言說。比如南朝時,梁武帝請善慧大士傅翕講《金剛經》,大士到經座上揮了一下經尺就走了下來。梁武帝非常吃驚,他旁邊的寶志禪師問:「陛下聽懂了嗎?」武帝說:「沒有。」寶志禪師說:「大士已經講完了。後來,這種以行為演示「密密意」的方法更得到了普遍的運用。我們且不論這些關於禪意的行為表演在說明什麼,但有一點肯定的是,這種以有限表達無限的方式,為禪意的表達開辟了新境。佛教禪宗的語言觀對詩歌創作的影響主要是,在佛教語言觀的影響下,詩人們從觀念上認識到了語言的局限,在創作實踐中又深切體悟出語言潛在能力的大有作為,從而明確了對詩歌言外之意的追求。詩人們對「言外之意的追求,,[18]
[17]
教語言觀所給予的這種影響,許許多多的詩歌作品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佛家語言觀影響的印記。從而形成古典詩歌的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
參考文獻:
[1]公孫尼.禮記[M].[2]劉勰.文心雕龍[M].[3]鍾嶸.詩品[M].[4]龍樹.中論[M].
[5]任繼愈.宗教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6]王士禎.漁洋文集[M].卷三.[7]王士禎.帶經堂詩話[M].
[8]杜繼文、黃明信.佛教小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
社.
[9]丁福保.佛學大辭典[M].文物出版社,2002.[10]王昌齡.詩格[M].
[11]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12]王國維.人間詞話[M].[13]大慧錄[M].卷2[]僧肇.[15][M].].[.[18]《碧岩錄》[M].卷七.
(責任編輯周永祥實習編輯顏健)
LIJianchun,LIYanli
(JiningUniversity,Qufu273155,China)
Abstract:,orythephilosophyfoundation,ealconditiontheory,ughtform,,.Keyword:Buddhism;Xianguan;Boundary;Chanzong;Yijing
—3
9—
㈥ 經典唯美禪意句子
經典唯美禪意句子匯集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句子都不陌生吧,藉助句子,我們可以更好地表達。句子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句子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經典唯美禪意句子匯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2. 聖人可以掌握時空,而凡夫卻被時空所限制。
3.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4. 一切眾生皆自空寂,真心無始,本來自性清凈。
5.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6. 能在性格上不斷修正的人,就能成為自己的主宰。
7. 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殺人無血,其過甚惡。
8.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
9. 若不究心,坐禪徒增業苦;如能護念,罵佛猶益真修。
10. 且破心頭一點痴 ,十方何處不加持,圓明佛眼常相照,只是當人不自知。
11. 隨心、隨緣、隨性。
12. 恐懼不會產生智慧,只有恬靜的心境才會盛開智慧的蓮花。私慾使人患得患失,私慾使人身不由己。
13. 心事共疏檠,歌斷誰聽?墨痕和淚漬清水。
14. 終日不見己過,便絕聖賢之路。終日談人過,便傷天地之和。
15. 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16. 世間人恩怨復雜,有愛有恨,今天兩個人再好,明天說不定就反目成仇。而且愛得愈深,恨得愈重。我們了解事實真相,看破放下,心地自然就會清凈。
17. 寧靜而致遠。
18.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沙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19. 是人知得世間有為虛妄不實底道理,及至對境遇緣,驀地撞在面前神散,不隨他去,否則被伊穿卻鼻孔定也。
1. 聞所說而信者,不名為信;智慧知己,名為信。——源自:《大智度論》
2. 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3. 我總是躲在夢與季節的深處,聽花與黑夜唱盡夢魘,唱盡繁華,唱斷所有記憶的來路。
4. 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5.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解:一切含有靈性的眾生,從無始到現在,被無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認自己是物體。
6.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7. 學道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取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8. 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游碰氏9. 眾生身中有金剛佛,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重雲覆,如瓶內燈光,不能顯現。
10.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11. 不思量,自難忘。
12. 勝利者招來怨恨,失敗者生活在苦惱中,寧靜的人舍棄勝敗,所以平安幸福。
13. 培養面對現實的勇氣和毅力,歡歡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動輒求卜問卦,心若迷時會很苦,苦在自己無法做主。
14. 現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緣造成的,同樣,現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無始。
15.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八大人覺經》
1. 那一場盛世流年、我們守著寂寞傷得面目全非吵升。
2. 佛、世間何為最珍貴?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語。經數載,滄桑巨變。佛再問之,答曰、世間最珍貴的莫過於正擁有!
3.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喜無聲,大愛無言。
4. 大家都知道,生氣是一種無知,又無濟於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5. 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6.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7. 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逃脫的網,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8. 佛雲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9. 人,只要擁有微笑,就能夠豁達樂觀地活著;人,只要時刻保持微笑,就能夠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擁有一張永久的通行證。
10. 好、壞,都會隨時間消失,沒有例外。上蒼對時間的安排,絕對平等。
11. 見無所見即名正見。
12. 我們個人修學的'原則是三福、六和、三學,接觸大眾的時候,則是歷事練心,要遵守六度、十大願王,保持心地清凈,才能夠成就自己的道業。
13.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陸游《卜運算元》
14. 根身器界一切鏡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計較,徒增煩惱。
15. 你不把自己杯子里的水倒盡,我怎麼給你倒進去?青春的心是謙遜的,這樣一切的思想和智慧才會注入你的內心.如果你抱著自己的知識不入,又不肯去向他人學習,就永遠只能是半杯水.
1、存善一念失己欲,為求真情付此心,滿腦都是一人身,可惜皆成夢幻影。
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3、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獲一個命運!
4、現在的生活放遠了,就是別人眼中的風景。
5、為什麼活得累?是因為你的心四處漂泊,沒有歸處,找不到家,沒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帶回自己的家,讓他好好休息,就輕松自在了。
6、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即佛土凈。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調心不調身,愚者調身不調心。
7、身影憔悴心意濃,心存善念多寬容,俯視不愧敢自問,敞亮心懷天地中。
8、緣是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窗前點滴到天明。緣是無盡的思念。而我,傲立於沙漠中靜靜的看著它緣起緣滅。
9、失望往往來自於你不切實際的奢望。
10、不要因為眾生的愚疑,而帶來了自己的煩惱。不要因為眾生的無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1、善良有時候是把刀,因為利刃向內,所以傷害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盲目的善良等於罪惡。
12、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名自在人。
13、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4、當舍於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
15、培養興趣,而不養成癖好;學習正直,而不學成古板。
16、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17、佛菩薩這個愛心叫做慈悲,是永恆不變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18、真正修道人遭受別人侮辱陷害,不但沒有煩惱,心裡反而生感恩之心。為什麼?我無始劫來的業障就消了。
19、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如語者。
20、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21、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准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22、不虧待每一份熱情,不討好任何的冷漠。一旦攢夠了失望,就可以離開。從此再也不見。愛情如此,友情如是。
23、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
24、握緊拳頭,你的手裡是空的;伸開手掌,你擁有全世界。
25、曾經哭泣過歡笑過,幸福過也孤單過,輝煌過也墮落過!這一切都是因果循環。
26、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27、如果你有智慧,就不會有煩惱,如果你還有煩惱,那你還是愚者。
28、智者顧大局謀大事,以最終目標為核心;愚者顧眼前謀小利,以寸利必爭為原則。
29、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30、保持內心世界的寧靜,是一種修養。
1.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靜心體味生活的悲與喜,笑看起起落落。
2.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3. 三界之中,以心為主。真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
4. 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5. 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車票;它沒有采排;每一刻都是現場直播;佛菩薩,人天善神,都看著你。
6.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7.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8. 所有的病患,醫生最難治,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
9. 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10.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1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12. 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13. 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14. 如花美眷也敵不過似水流年。
15. 聞所說而信者,不名為信;智慧知己,名為信。——源自:《大智度論》
1.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2.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朱淑真《謁金門》
3.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4. 在惡行未成熟以前,行惡的人總以為自己幹得天衣無縫,但等到惡行成熟時,行惡的人便嘗到不好的後果。
5. 佛說:萬發緣生,皆系緣份!
6. 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7.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8. 聲名謗之媒也,歡樂悲之漸也。
9.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周邦彥《蘭陵王》
10. 你要記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東。
11. 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源自:《增一阿含經》
12. 坐石看雲閑意思,朝陽補衲靜工夫;有人問我西來意,盡把家私說向渠。
13. 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大方廣佛華嚴經梵行品》
14. 佛曰:剎那便是永恆。
15. 悵望江湖百年與誰說。
1. 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2. 誰把誰的明媚盡收眼底、誰把誰的難過感同身受。
3. 三乘所有三寶實義,唯取聖位名僧寶。——源自:《涅盤經》
4. 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
5.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
6. 任憑你有多大的快樂,無常總是來到。
7. 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八大人覺經》
8. 身體、心理所引起,發生在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處的感受。
9. 一切處無心者,即修菩提、解脫、涅盤、寂滅、禪定乃至六度,皆見性處。
10. 透視一切變化的結果都是「空」,就不會罣礙任何事物。
11. 一切無心無住著,世出世法莫不皆爾。
12. 凡夫志量狹妄,說有難易。離相如虛空,盡契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識病么?不是別物,只是個執難執易。
13. 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14.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樓,上有傾城傾國之舞袖。
15. 剎那便是永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