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母乳喂養和生孩子,你覺得哪個更可怕
女性朋友結婚生子,結婚總是充滿無限甜蜜,但生子可就不那麼容易了。先不說懷孕時的各種限制各種難受,生孩子時的那種肋骨斷掉一樣的疼痛,就讓很多寶媽望而退卻。更難受的是,生完孩子已經元氣大傷,卻還要打起精神來奶孩子。母乳喂養的各種難,體會過的人才會懂。那麼,你覺得母乳喂養和生孩子,哪個更可怕?
Ⅱ 老婆是人體模特,現在老婆在哺乳期,老婆把攝影師約到家裡,拍攝了一組哺乳的照片,我該怎麼辦
既然是老婆,又在哺乳期,就要相信老婆.
自己的老婆,你都不相信了,那也就沒有必要繼續生活在一起了,
你選擇了人體模特做老婆,你就應該預料到以後會發生的問題.但老婆在哺乳期,你可以拒絕老婆工作,說服老婆,但不要激怒她.畢竟結婚了,也要為下一代的健康考慮.工作時間以後會更多呀.
僅供參考.
Ⅲ 關於女性在公共場合哺乳,你是怎樣看待事物的
深深覺得,在國內母乳養育個孩子很不容易,身心俱疲。
這種疲累不僅僅是來自於自身可能的漲奶、堵奶和出門在外背奶,更多的是來自於周遭的不理解。不管是對於母乳過了半年就沒營養這種深深誤解,還是在公共場合哺乳的另眼相待,都讓人很不舒服。
溫尼科特曾經說過:一步一步向小寶寶介紹這個世界,是一項驚人的任務,平凡的母親可以開始並且完成它,不是因為她像哲學家一樣聰明,而是因為她深愛寶寶,願意為寶寶付出一切。
或許工作場合餵奶合法但是不是合理還存在爭議,但是一個媽媽為有需求的孩子哺乳這件事情,本身就無可指摘。媽媽對孩子的愛,是最純潔的愛,她對孩子的給予,是最自然的事情。
另外還想說,比起媽媽能夠為孩子做什麼,更重要的是,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在陪伴孩子的同時,比一個24小時保姆更重要的,是能夠成為一個快樂的能創造價值的媽媽。
畢竟,對自己負責,才是人生幸福的唯一方式。
希望我老去以後,不負這一生。
希望我得到的評價是:一個幸福、有趣、好玩的人,一個足夠好的媽媽。
而不是:一個辛苦偉大無私奉獻的大媽。
Ⅳ 正確的餵奶姿勢圖解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產科護士長李志雲指出,母乳喂養姿勢有四種:分別是搖籃式、橄欖式(環抱式)、交叉式、側卧式。
(1)搖籃式:這是最傳統的姿勢。用一隻手的手臂內側支撐寶寶的頭部,另一隻手放在乳房、乳暈上。在寶寶身下墊一個墊子,哺乳起來會更輕松。
(2)交叉式:相比於搖籃式的姿勢,把寶寶的身體稍微傾斜一點,這樣寶寶吃奶時,嘴的角度會有所變化,更容易吸奶。
(3)橄欖球式(環抱式):這個哺乳姿勢特別適合剖宮產的媽媽,可以避免寶寶壓迫在媽媽腹部手術切口。乳房很大、寶寶太小或是喂雙胞胎的媽媽也很適合。就像在腋下夾一個橄欖球那樣,用手臂夾著寶寶的雙腿放在身體側腋下,寶寶上身呈半坐卧位姿勢正對媽媽胸前,用枕頭適當墊高寶寶,手掌托住寶寶的頭,另一隻手指張開呈「八字形」貼在乳頭、乳暈上。
(4)側躺式:這種姿勢適合夜間哺乳,身體側卧,用枕頭墊在頭下。嬰兒側身和媽媽正面相對,腹部貼在一起。為了保證寶寶和媽媽緊密相貼,最好用一個小枕頭墊在寶寶的背後。
李志雲說,經常變換抱寶寶吃奶的姿勢,既可以很好疏通乳腺又能緩解媽媽手臂的固定姿勢,以免過於酸痛。在孩子吃奶吃到一半的時候,換一下手臂,稍作休息,同時也順便輕拍孩子背部使其打一打嗝。一般來說,孩子一次吃奶時間以20分鍾左右為宜,最好不要超過30分鍾。那種讓孩子叼著奶頭睡的方式是有害的,是不可取的。
值得注意的是,媽媽在給新生兒進行側躺式哺乳時,要注意孩子的口鼻。因為小嬰兒的頭、頸部力量均很弱,一旦母親哺乳時迷迷糊糊地睡著了,乳房堵住了孩子的口鼻而孩子又沒有足夠的力量避開,就可能因窒息而發生意外。當孩子4個月後,才具備抬頭躲避和用手推開母親乳房,或用身體動作將母親驚醒的能力。
Ⅳ 我現在是在哺乳期,這兩天乳房上出現了圖片上的,請問這是什麼
不要擔心,這是正常的,哺乳期很多人都會,原因也有多種,但都會自行消退
Ⅵ 怎樣餵奶圖片
正確的餵奶姿勢:
在餵奶的過程中,媽咪要放鬆、舒適,寶寶要安靜。媽咪坐在低凳上或床邊上,如果位置較高可把一隻腳放在一個腳踏上,或身體靠在椅子上,膝上放一個枕頭抬高寶寶;把寶寶放在腿上,頭枕著媽咪的胳膊,媽咪用手臂托著他的後背和小屁股,使小臉和小胸脯靠近媽咪,下頜緊貼著乳房;媽咪用手掌托起乳房,先用乳頭刺激寶寶口周皮膚,待寶寶一張嘴,趁勢把乳頭和乳暈一起送入寶寶的嘴裡;讓寶寶充分含住乳頭及乳暈的大部分,這一點非常關鍵,否則光靠叼住奶頭吸吮是不可能得到乳汁的,而且寶寶為得到乳汁會拚命去吸吮乳頭,媽咪會感到陣陣鑽心的疼痛,乳頭也容易被寶寶吮破,如果引起乳腺炎就會使母乳喂養難以順利進行下去;媽咪一邊喂一邊用手指按壓乳房,以便於寶寶吸吮,又不會使他的小鼻子被堵住。
正確的餵奶姿勢圖片如下:
Ⅶ 寶媽平常的餵奶姿勢有哪些呢
抱著,躺著,半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