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賣火柴的小女孩》出自哪本書
出處如下:
這里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出自:丹麥作家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話》。
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本該是團圓日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經歷可以激起中內外許多讀者的共鳴。安徒生通過這個童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無情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罪惡。
《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特點:
一個下雪的聖誕夜,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火柴賣不出去,她蜷縮在街角,劃亮了手中的火柴,藉助微弱的火光和熱量,幻想。眼前出現了美麗的聖誕樹、溫暖的火爐、豐盛的大餐,最後還出現了死去已久的奶奶。奶奶帶走了小女孩,向天上飛去。第二天,人們發現街角的小女孩,她死了。
《賣火柴的小女孩》告訴我們,生活雖然很殘酷,但是我們必須擁有一顆堅強的心,只要我們不認輸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取得光明。記得從前看到過一句俗語:擋住你眼睛的不是高山,而是眼前的一粒沙子。
B. 《賣火柴的小女孩》原著
原著:
天又黑又冷,下著雪。大年夜,一個光頭赤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她的腳凍得又紅又青。她又冷又餓,在一個牆角里坐下來,縮成一團,她家和街上一樣冷。她的手幾乎凍僵了。她抽出一根火柴,在牆上擦燃。小女孩像坐在一個暖烘烘的大火爐前面。
她剛把腳伸出去,火柴滅了。她手裡只有一根燒過的火柴梗。她又擦燃一根火柴,一隻烤鵝從盤子里跳出來,背上插著刀和叉,向她走來。
火柴又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她又擦了一根火柴。這次,她坐在美麗的聖誕樹下,小女孩剛向畫片伸出手去,火柴又滅了。
出處:出自丹麥作家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出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從小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隻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
經過8年奮斗,終於在詩劇《阿爾芙索爾》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學。畢業後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
安徒生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的編寫劇本。進入大學後,創作日趨成熟。曾發表游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1833年出版長篇小說《即興詩人》與短篇悲慘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他贏得國際聲譽,是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
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話》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在全球各地發行和出版。
(2)買火柴的小女孩繪本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麥19世紀童話作家,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
845年10月,安徒生再次訪問義大利。在聖誕節即將到來的時候,格洛斯頓城的朋友們再三邀請安徒生去那裡過聖誕節。安徒生興沖沖地坐上了去格洛斯頓的馬車。在格洛斯頓城,他看到馬路旁掛著「歡迎安徒生先生到來」的條幅,書店裡擺滿了他創作的童話。
安徒生的馬車在格洛斯頓的街道上緩緩前進,他要體會一下城市裡的聖誕節氣氛。然而,就在熱鬧的街道盡頭,他看到一個中年婦女手臂上掛著一個籃子,背著個瘦弱的嬰兒,有氣無力地乞討著。不遠處,一個只有五歲左右的小女孩,正在賣火柴,她的手都凍僵了。
可是,路過的人已經不多了,金發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沒有賣掉。安徒生回去以後就寫了《賣火柴的小女孩》。
C. 《賣火柴的小女孩》創作背景
創作背景:
當時是十分黑暗的社會,有錢人可以毫無顧慮欺負窮人,經常有窮人餓死街頭,作者透過童話的手段,辛辣的諷刺了當時社會制度的不公平。
1845年10月,安徒生再次訪問義大利。在聖誕節即將到來的時候,格洛斯頓城的朋友們再三邀請安徒生去那裡過聖誕節。安徒生興沖沖地坐上了去格洛斯頓的馬車。在格洛斯頓城,他看到馬路旁掛著「歡迎安徒生先生到來」的條幅,書店裡擺滿了他創作的童話。
安徒生的馬車在格洛斯頓的街道上緩緩前進,他要體會一下城市裡的聖誕節氣氛。然而,就在熱鬧的街道盡頭,他看到一個中年婦女手臂上掛著一個籃子,背著個瘦弱的嬰兒,有氣無力地乞討著。不遠處,一個只有五歲左右的小女孩,正在賣火柴,她的手都凍僵了。
可是,路過的人已經不多了,金發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沒有賣掉。
(3)買火柴的小女孩繪本圖片擴展閱讀: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童話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話故事,發表於1846年。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歡樂,舉杯共慶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小女孩死了,嘴角卻帶著微笑,通過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通過這個童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無情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罪惡。
悲劇的力量在於把美好撕破給人看,《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對一個花季少女純潔靈魂的摧殘,這個可憐的女孩連最起碼的溫飽都失去的一瞬間,仍然保持著對美好情境的嚮往。
這或許就是人性的本真所在,而作家安徒生恰恰是把這個弱小生命的凄苦和悲慘命運與她對美好情境的嚮往與破滅疊化在一起描寫的,這增強了人物形象的藝術感染力。
文章這樣描寫到「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在幻景中看到過「溫暖的大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慈愛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飛向天國去尋找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生活。
作者把小女孩美麗的幻景與她面臨的冷酷的現實疊化在一起描寫,對罪惡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D. 《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簡介
《安徒生童話》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cc4EXP6PKOme-lUANWvGWg
它講述的是一個在聖誕夜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因為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沒有吃東西。她又冷又餓,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見了噴香的烤鵝;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見了美麗的聖誕樹;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見了久違的外婆,她想讓外婆留在自己身邊,擦亮了一整把火柴。
E. 《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卡通烤鵝圖!!!
這個
F. 《賣火柴的小女孩》出自哪本童話
《賣火柴的小女孩》出自《安徒生童話》。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童話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話故事,發表於1846年。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歡樂,舉杯共慶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2019年入選了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的第8課。
故事內容分析
小女孩死了,嘴角卻帶著微笑,通過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小女孩什麼都沒有,只能一次次擦燃火柴,一次次地在幻像之中尋覓。她的美好願望和幸福憧憬只是寄託在她的幻像之中。
除此之外,她只有寒冷、飢餓和痛苦。作者通過這種想像和現實的反差對比,揭示了小女孩的悲慘命運,控訴了那個造成貧富不均的社會制度。
G. 《賣火柴的小女孩》一共擦了幾次火柴分別看到了什麼
擦了五次,第一次看到了火爐,第二次看到了食物,第三次看到了聖誕樹,第四次看到了奶奶,第五次看到和奶奶一起走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童話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話小故事,發布於1846年。具體講了1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有錢人闔家歡樂,舉酒共慶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創作背景
1845年10月,安徒生再次訪問義大利。在聖誕節即將到來的時候,格洛斯頓城的朋友們再三邀請安徒生去那裡過聖誕節。安徒生興沖沖地坐上了馬車。
在格洛斯頓城,他看到馬路旁掛著歡迎安徒生先生到來的條幅,書店裡擺滿了他創作的童話。安徒生的馬車在格洛斯頓的街道上緩緩前進,他要體會一下城市裡的聖誕節氣氛。
然而,就在熱鬧的街道盡頭,他看到一個中年婦女手臂上掛著一個籃子,背著個瘦弱的嬰兒,有氣無力地乞討著。不遠處,一個只有五歲左右的小女孩,正在賣火柴,她的手都凍僵了。可是,路過的人已經不多了,金發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沒有賣掉。安徒生回去以後就寫了賣火柴的小女孩。
H. 兒童繪本排行榜前十名
兒童文學書籍排行榜前十名:
1、小王子
由兒童文學家楊紅櫻創作的一系列小說。主要講述了笑貓與親朋好友共同生活的日常經歷,並且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講述了一段小孩與動物共同生活的美好時光。
I. 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幾次火柴
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一共擦燃五次火柴,出現了四次幻想。
《賣火柴的小女孩》講述的是在聖誕節的夜裡,一個賣火柴的姑娘因為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沒有吃東西。她又冷又餓,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見了溫暖的火爐。
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見了噴香的烤鵝,擦亮第三根火柴,看見了美麗的聖誕樹,擦亮第四根火柴,看到了久違的外婆。
她害怕火柴熄滅,外婆就會和火爐、燒鵝、聖誕樹一樣消失不見,就擦亮了一整把火柴,想讓外婆留在自己身邊。
《賣火柴的小女孩》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eGNb_nGM73xy-UqmYgXulA
熱門經典影視合集
鏈接: https://pan..com/s/17z5yWR0wmNASftI_et4Uvw?pwd=1234 提取碼: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