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徒生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怎麼畫
畫一個身穿單薄小女孩在雪天坐在牆角,手拿著一支點燃了的火柴
『貳』 小女孩劃燃火柴後,看到了什麼為什麼會看到這些
小女孩劃燃火柴後,第一次她看到了大火爐,渴望得到溫暖。第二次她看到了烤鵝,希望得到食物。第三次她看到了聖誕樹,期待得到一聲節日快樂。第四次她看到了奶奶,想得到疼愛。第五次她跟奶奶飛走了,是因為想得到幸福。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童話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話故事,發表於1846年。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歡樂,舉杯共慶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小女孩死了,嘴角卻帶著微笑,通過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通過這個童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無情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罪惡。
『叄』 賣火柴的小女孩手抄報 簡單漂亮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童話故事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童話故事,發表於1846年。
『肆』 賣火柴的小女孩簡筆畫_百度圖片搜索
『伍』 求賣火柴的小女孩 手抄報
你家有美圖秀秀么。如果有,可以從上面找些好看的圖片然後照著畫下來,然後寫一些作者簡介,然後把整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寫下來,再寫每一段的重點語句。至於內容,我這有點。
【可刪減,不必全抄】《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話,發表於1846年。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歡樂,舉杯共慶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卻帶著微笑,通過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通過這個童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Andersen,1805—1875)丹麥作家,被尊為現代童話之父。安徒生1805年4月2日生於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受過大學教育,曾志願服役,抗擊拿破崙·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後於1875年病故。父親是個窮鞋匠,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即改嫁。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後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少年時代即對舞台發生興趣,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後因嗓子失去圓潤的聲音被解僱。從此開始學習寫作,但寫的劇本完全不適宜於演出, 沒有為劇院所採用。1822年得到劇院導演約納斯·科林的資助,就讀於斯萊厄爾瑟的一所文法學校。這一年他寫了書,有些故事表現了善和美必勝的樂觀信念,有些則非常悲觀,結局極為不幸,他的故事之所以有著強烈吸引力,部分原因是他們同情不幸者和流浪者。他還寫過戲劇、小說、詩歌、游記和幾本自傳。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因肝癌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喪禮備極哀榮,享年70歲。 )「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她沒注意什麼?她「忘不了」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對比著寫?)
提示:小女孩沒注意的是她美麗的金發,她忘不了的是大年夜。美麗的金發上落著潔白的雪花,確實很美,但她顧不了這些,因為飢餓寒冷纏繞著她,她更需要的是溫暖與食物,尤其是大年夜,這是人們盼望的一年中最歡樂最美好的日子。這樣對比著寫可以看出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渴望,突出了小女孩的冷、餓、生活的悲慘,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2)「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小女孩既然凍死的,為什麼還「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提示:這句話的意思是小女孩凍死了,但誰也不知道小女孩曾經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幻景中看到過溫暖的大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慈愛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飛向天國去尋找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生活。(3)「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把他放在全文結尾有什麼意思?)提示:第一個幸福指小女孩是在美好的幻想死去的,她是幸福的。第二個幸福指小女孩死後就真正的沒有寒冷,沒有痛苦,沒有飢餓了,她就真正幸福了。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強烈不滿,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因為小女孩曾在幻想中感覺到自己的靈魂飛到了「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把他放在全文的結尾使我們感到小女孩死前是那樣的嚮往美好的生活,但她只能在幻景中看到她想要得到的東西,而結局卻是凍死街頭。美麗的幻景與冷酷的現實形成鮮明的對比,更使我們痛恨那個罪惡的資本主義社會,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深切的同情。(4)「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提示:說明小女孩在現實世界中只有寒冷、飢餓和痛苦,要想過上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的生活,也只有死路一條。(5)「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麼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麼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這表明小女孩家裡非常窮。她自己沒有鞋,寒冬臘月出門,穿著一雙大拖鞋,就連這樣大的拖鞋也一直是她媽媽穿的。(6)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來,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這句話講小女孩想從許多火柴里抽出一根來,擦燃了暖暖手。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自己卻點掉一根火柴,她爸爸會打她的。她敢嗎?難忍的寒冷逼得她顧不得挨打,終於抽出了一根。(7)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這是小女孩的幻想,說明小女孩在那個現實世界中只有寒冷、飢餓和痛苦。要想「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只有推翻那個剝削人的社會制度。(8)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這位小女孩臨死時「嘴上帶著微笑」。人們看見了她那小小的屍體,只是淡淡地說:「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誰也不關心她。可是作者卻深入到小女孩臨死前的心裡。她看到過許多美麗的東西,盡管那是幻象;「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她得到了人間的慈愛;奶奶把她帶到「新年的幸福中去」,她懷著這樣美好的願望死去。而這些是「誰也不知道」的。 【分段段意】第一段(第1—4節):講在下著雪的大年夜,一個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第二段(第5—10節):講賣火柴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第三段(第11、12節):講小女孩死了。【中心思想】本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表現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寫作特點】一、賣火柴的小女孩擦了五次火柴,出現了四次幻象。作者把現實同幻覺有機地糅合在一起,在鮮明的對比中使我們認識了舊制度的不公平、腐敗與丑惡。二、課文的結尾意味深長。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幻象中的最幸福的時刻凍死了。她成為人們議論的對象。這個回敘性的結尾,及結尾中的「美麗」、「新年的幸福」等詞語更突出地襯托出了結局的悲慘。
『陸』 怎麼按怎麼畫賣火柴的小女孩需要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2
『柒』 《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卡通烤鵝圖!!我要可以畫的,快 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圖
給我郵箱我發給你
『捌』 《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卡通烤鵝圖!!!
這個
『玖』 賣火柴的小女孩思維導圖怎麼畫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有名的童話故事,故事內容講述的是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歡樂,舉杯共慶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拾』 還記得老語文課本里《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黑白插圖嗎如果你還保存著,復制一份給我好嗎謝謝你!
86年我還沒出生唉```實在很難想像你要的是哪張...
我回家找了下我的小學教材...真的是沒有了...
幫不了你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