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圖片 > 古代女人肚兜圖片

古代女人肚兜圖片

發布時間:2022-02-12 00:08:53

① 為什麼古代女人要穿肚兜

有很多人認為肚兜是一種情趣用品,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古代的時候哪有這么多的歪心思想要在房事上面進行一些創新呢?

其實肚兜就算是我們現在的內衣。肚兜一般都是用一整塊布或者棉布製作而成的,富貴人家則可以用上好的布料或者說是棉綢而做,如同我們所看見的那般肚兜沒有袖子也沒有後服,整體就是前面一大塊,然後後面用繩子繫上,整體的形狀呈菱形,上面有各種圖案,一般遮蓋的部位都是從胸骨到小腹的部位。我國早一點時期的內衣其實就是根據肚兜所改變的,無非就是縮短了一下肚兜的長度,讓他僅僅只遮擋胸部,然後上端的兩根帶子套在頸後下根的兩端屬於腰後,你們可以自行想像一下。


而現在我們很多人則認為肚兜是情趣用品,這是因為肚兜算是最後一層遮羞布,就覺得很有神秘感,就像情趣用品在引誘著你一樣,但其實並不是。

② 古代女人為何穿肚兜!而不穿胸罩呢

胸罩是1920年代由法國人發明的,它的前名是緊身衣(Corset)在十八世紀時就已出現,當時婦女穿它以保持體態。但因Corset非常不舒服,逐漸演變成分上下兩件(束胸及束腹),再經過巴黎設計師們的巧藝,式樣愈來愈簡單,終演變成今日的胸罩和束褲。不過胸罩驚人的款式變化是近一、二十年才有的。胸罩的英文是Brassiere,口頭多簡稱為bra,此自毫無疑問來自法文。 胸罩是在清末隨列強入侵中國傳入中國。 據說慈禧是中國第一個戴乳罩的女人。

③ 古代女生為什麼穿肚兜

1:回答你的問題:
女子貼身穿的上衣,即肚兜中的上兜,因不能輕易示人的服用性質而得名。明清時期婦女的貼身之衣,「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為宮女所穿的款式,強調刺綉裝飾。是一種 「腰間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於南北朝,是唐宋時期內衣的稱謂,結構上以緊束前胸為特徵,以防風寒,用於約束和固定胸部。也稱兜肚,以正方或菱形衣片為常見,有素色與刺綉之分,左右兩角裝有繩帶,系於後背,還有有袋無袋之分。
請參考
2:附錄:古代內衣小知識

褻衣 主腰 抹胸 肚兜

女子貼身穿的上衣,即肚兜中的上兜,因不能輕易示人的服用性質而得名。明清時期婦女的貼身之衣,「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為宮女所穿的款式,強調刺綉裝飾。是一種 「腰間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於南北朝,是唐宋時期內衣的稱謂,結構上以緊束前胸為特徵,以防風寒,用於約束和固定胸部。也稱兜肚,以正方或菱形衣片為常見,有素色與刺綉之分,左右兩角裝有繩帶,系於後背,還有有袋無袋之分。
中國古代內衣不像歷代外衣具備嚴謹的典章服制,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外衣是政治,而內衣則是情感。中國古代內衣都是情和藝的完美結合,它是女性私密空間中的悄悄話語。每個古代女子縫制自己的內衣時,都將萬千情愫傾注於上:求子綉石榴、求財綉牡丹,避邪綉猛獸、思念心上人就綉花草……在外衣上根本不敢體現的人生理想及個人慾念,但在內衣上可以充分描繪展現。
正如《雲縷心衣———中國古代內衣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書所展示的:中國古代內衣文化的多元性、時段性較之其他服飾更自由、更智慧,亦更富於濃情。隋唐時期,依賴內衣來展示「乘間歡合」及充當驚艷式宮女的外在符號,已開始承載「……閨門失禮之事不以之異」的性開放思潮,憑借內衣的形制、色制來袒露身體,更顯唐代內衣服飾文化的開放氣度及人文精神中驚彩絕艷的異光;宋代後期的「理學」制約,並沒有使內衣文化暗淡失色,而是以「窄、瘦、長、奇」別具中原特色,為日後的「肚兜」文化奠定了根基;明朝內衣文化中「非綉衣大紅不服」、「非大紅裹衣不華」的「主腰」式內衣,更體現當時社會風尚中「導奢導淫」 的生活消費理念,成為對禁慾主義反叛的強有力符號;清末民國,更是華夏內衣一派艷陽天的繁紛時期,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情願還是不情願,既有對傳統內衣的繼承,又有對西方內衣文化的接納,「修形塑身」與「寄寓精神」的肚兜藝術提升了華夏內衣的全新內容,結構上的科學化、圖騰上的裝飾理想化、工藝上的精巧化,材質上的多樣化,使肚兜藝術與社會、身體、人生價值交映生輝。
該書將自春秋以來的中國古代內衣歷史文化及設計藝術鋪陳得流光溢彩,彰顯出完全不同於中國古代外衣嚴謹服制的一種浪漫隱秘圖像。

④ 古代女人為什麼都喜歡穿紅肚兜

華夏文明五千年,人類從原始的衣不蔽體到現在的一件衣服有可能幾十萬,人類的文明已經達到了空前的強大,在古代,女子沒有內衣,在很多影視劇里,我們都可以看到她們喜歡穿一個紅色肚兜,這是她們的愛好,還是說必備物品呢?

其實我們仔細想想,古代女人那麼熱衷於紅色肚兜可能有以下這幾個原因:

一:古代沒有內衣,所以肚兜就成了她們唯一選擇

二:紅色代表喜慶,穿在身上可以辟邪。有很多人家,會在女子紅兜肚上紋綉上很多圖案以達到祈福辟邪之效。

三:紅色肚兜比較性感,穿在身上會有一種不自覺的性感之美,哪怕這個僅僅是心理上的。

四:紅肚兜其實在古代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只有達官貴人或者有錢人家的女子才可以穿的起,尋常老百姓是穿不起的。

五:封建禮制的約束,據有關考察表明,女子這個習慣其實從秦朝就已經有了。

綜上因素,在古代那種紡織業和技術不發達的年代,紅肚兜就成了女人的必備之物,那麼尋常老百姓他們穿不起,她們一樣可以選擇其他的代替,但是肚兜是少不了的,當代的女子看到這些,還夢想著要穿越回古代嗎?

⑤ 古代肚兜美女圖

肚兜可以到鳳凰綉庄定做啊,根據自己的身體,設計定做一個適合自己的。款式,圖案很多

⑥ 古代女人上衣是肚兜,那她們穿內褲嗎



穿 但是不叫內褲 也不是我們現在這樣的。

漢代以前,女人下體無衣,到了漢朝才穿上開襠褲。《漢書·上官皇後傳》說:「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褲,多其帶。」所謂「窮褲」,便是開襠褲。穿開襠褲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然則不穿內褲,也順理成章。如此情形,至少延續到了唐朝,日本人以唐裝製成和服,似乎女子著和服也不穿內褲。

也有人說和服是「吳服」的改造,來源江南八百童男女。女人不穿內褲,保留了古代中國人「衣」的基本特點。「日本人唯一的發明,就是男人的那塊兜襠布,至今還留在相撲力士碩大無比的臀縫里。」

古人說的衣裳,上半身為「衣」,下半身為「裳」。「裳」有點像裙子,說白了就是塊遮羞布。直到春秋時代,才有了褲子。後來,女性月經時會多穿一條舊褲子在內,避免弄臟外褲,慢慢地男人也效仿,逐漸演變成今天穿的內褲。如今,不穿內褲卻成為另一種性感的表達。

而若是來月經,就用 「月經布」。
古代婦女身上最長的東西,除了頭發、裹腳布,就數「月經布」了。月經布是一根長布條,用於「大姨媽」來時緊緊包裹下體。但是,由於古代婦女參加體力勞動比較頻繁,所以依然難免「見紅」。此外,因為中國向來崇尚節儉,使用過的布條還是會經過清洗後重復使用。現在的女人應該好好感謝衛生棉的發明者,它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女人」。

⑦ 古代女子的肚兜是干什麼的

古代女子的肚兜,就和現在女子的背心和胸罩作用一樣,防止漏點。

⑧ 古代女人戴肚兜不就是多條布而已嘛,哪撐起那個

貌似我問過女同學咧
她說
肚兜是女人月經的時候帶的
而且
咋們中國的女人
註定胸部是很小的。。。

⑨ 肚兜是古代女子的貼身內衣,那她們下半身穿什麼呢

古代女子的貼身內衣只有肚兜,那下半身穿的是何物?你們猜

現在的人都會穿內衣,尤其是內褲這種貼身衣物,更是所有的必備衣服,穿上後不僅身體舒服,還能有效的預防很多疾病,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是沒有內褲這種衣物的,古代女子的貼身衣服一般都是肚兜,古代沒有內褲那麼女子的下半身穿什麼呢?


在古代,我國的女子一般都是不穿內褲的,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那個部位裸露著,女人直接穿著褲子,夏日的時候,要是穿裙子,裙子都是很長的,要不然就會讓人看到不能看到的地方,後來我國古人發明了開襠褲,後來又出現了合襠褲,直到現在才有了我們常穿的內褲,所以說古代的女子那個部位多是裸露的,只不過被衣物包裹了起來。

⑩ 古代女人的肚兜上畫的是什麼

肚兜又稱「抹胸」,是中國傳統服飾中護胸腹的貼身內衣,形狀多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對角設計,上角裁去,成凹狀淺半圓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圓弧形。 肚兜的面上常有圖案,有印花有綉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藍印花布,圖案多為「連生貴子」、「麒麟送子」、「鳳穿牡丹」、「連年有餘」等吉祥圖案。綉花肚兜較為常見,刺綉的主題紋樣多是中國民間傳說或一些民俗講究。如劉海戲金蟾、喜鵲登梅、鴛鴦戲水、蓮花以及其他花卉草蟲,大多是趨吉避凶、吉祥幸福的主題。
小孩肚兜上綉有虎頭像、「五毒」圖案,大人以此寄託孩子健康成長。新婚夫婦肚兜上綉有鴛鴦戲水,象徵夫妻恩愛。臨潼地區肚兜圖案多用蛤蟆,成為女媧氏後代子孫的護身符,同時是生殖崇拜的象徵。在西府大荔、合陽地區,肚兜呈葫蘆狀,葫蘆、南瓜曾是農耕先民的主食之一,加之多籽,象徵多子多福。

閱讀全文

與古代女人肚兜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42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91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65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71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901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39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800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194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44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69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18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11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15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102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48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676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900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063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22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