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厭食症女孩圖片
厭食原因: 1、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炎、腸炎、肝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慢xing便秘等。近年發現部分厭食患兒與其胃動力差,胃排空延遲有關,採用胃動力yao如嗎丁啉治療後有效。 2、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慢xing扁桃體炎、中耳炎、寄生蟲感染、泌尿道感染、結核等。這些疾病除有厭食外,還多伴有發熱等其他症狀和體征。 3、營養xing疾病:如缺鋅、缺鐵、缺碘、B族維生素缺乏,進食果汁、巧克力、甜食、酸奶等零食過多,攝入維生素A過量等。 4、yao物、毒物影響:如磺胺類、紅黴素、硫酸亞鐵及抗癌yao物;洋地黃中毒、鉛中毒等。 5、心理因素:如在進食採用哄逗、強迫,甚至打罵、恐嚇等手段,導致患兒食慾低下。較大兒童可由於憂傷、精神緊張、過度興奮等影響食慾。 在清楚兒童厭食的原因後,做為家長的就應該高度重視了。在以後的生活中可以防患於未然!那麼,針對兒童厭食的情況應該怎麼處理呢?作為一個兒科醫生,我向你推薦bady樂兒童益生菌顆粒。我的很多小患者,都通過它調節腸胃,改善胃口的。喝過bady樂兒童益生菌顆粒的兒童,都說胃口好了。在平日里亦可長期飲用,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呢!bady樂兒童益生菌顆粒里添加了豐富的維生素C B1 B2 B6和乳酸鈣、乳酸鋅,可以迅速補充營養成分,有利吸收,從根本給身體上讓寶寶受益。
『貳』 12歲小女孩不幸得了神經性厭食症,跪求達人支招,萬分感謝!
1. 補充營養,糾正營養不良
如果患者拒絕治療,應採用勸說及強迫方式使其住院。
治療為糾正水電解質的平衡,補充血鉀、鈉、氯,並進行監測。血漿蛋白低下時,靜脈補充水解蛋白、鮮血漿等。貧血應補充鐵,服葉酸,補足維生素等。
由於患者長期不進食,胃腸功能極度衰弱,因此進食應從軟食、少量多餐開始逐漸增加,不能急於求成;適當給予助消化葯:胃酶合劑,多酶片,乳酶生等,或針炙治療,也可用小量胰島素促進食慾及消化功能恢復。病人的體重增加1—1.5kg/周為宜。
2.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要找有經驗的專科心理醫生。
心理治療包括疏導病人的心理壓力,對環境、對自己有客觀認識,找到適應社會的角度及處理和應付各種生活事件的能力。另外,對健康體魄的概念,標准體重的意義,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客觀的估價。了解食物、營養學方面的知識。對於家庭關系緊張的患者,必要時可請家人做家庭心理治療。
行為矯正是心理治療的另一類型,主要是促進病人體重恢復,可採用限制病人的活動范圍及活動量,隨著體重的增加,逐步獎勵性地給予活動自由,這種方式一般要在醫院中當病人體重極低時採用。
3. 精神科葯物治療
臨床中經常使用的為抗抑鬱葯。病因學中認為該病可能與抑鬱症有關,因此採用氯丙咪酸、阿密替林、多慮平等。安定類葯物也是常用來調整病人焦慮情緒的葯物。這兩類葯物對改善病人的抑鬱焦點情緒有肯定的作用。最早用於治療厭食症的葯物是冬眠靈(氯丙嗪)、奮乃靜等葯,使用小劑量,以治療病人極度怕胖、不能客觀評價自己的體形(體相障礙)等,在治療中也收到一定效果。神經性厭食症的預後研究提示,在發病約5年後,70一75%的病人恢復.
『叄』 求助:請問這是厭食症的症狀還是其他的
天呢.這么嚴重啊,很同情你.導到你這么嚴重現像的只有兩點可能.一是真的得了厭食症了,二是你的內臟發生了病變,總之這兩種現像肯定都不是小病治療很難.以前我在網上看到過厭食症的患者圖片,看了一眼我真的不敢在看了.瘦的就剩骨頭了
你一定要把心態調正.不要諱疾忌醫,再網上問還是不行的.去醫院做個全面的檢查吧.祝你找日康復
『肆』 厭食症女孩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來自瑞士的Julia Janssen今年23歲,她曾經是一名極度的厭食症患者,Julia從13歲那年開始,就出現進食障礙,兩年以後被確診為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為了能夠少吃點東西,Julia做了太多荒唐的事情。
嚴重的厭食症消耗了Julia大量的青春時光,她沒有去上大學,朋友也變得越來越少,Julia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很多時候她一頓飯只吃一份酸奶和一兩根黃瓜,在Julia最糟糕的時候,甚至沒有力氣自己洗澡,也不能自己梳頭發和上樓梯。Julia說,厭食症把她變成了一具空殼,致使生命錯過了太多的東西。
現在Julia想要通過奮斗獲得一個美好的未來,為了增加體重,Julia每天會強迫自己進食3000卡路里的食物,她的體重慢慢增長了22磅(約20斤),雖然仍然偏輕,但是最起碼她再也不會有生命危險了。Julia下定決心要靠自己的努力控制厭食症,而不再是讓厭食症控制自己。
『伍』 厭食症屬於精神疾病嗎厭食症會有哪些症狀
神經性厭食症又稱神經性厭食症,是一種飲食失調症,是一組以異常飲食行為為特徵的精神障礙,包括極端的情緒、態度以及與體重和飲食有關的行為。 個人擔心體重增加而刻意節食,導致體重顯著下降,通常伴有營養不良、代謝和內分泌功能障礙,以及暴飲暴食和暴飲暴食的間歇性發作。
神經性厭食症會導致身體和心理傷害、閉經、皮膚乾燥、頭發或指甲斷裂、對低溫敏感和不耐受、心血管問題等等。 心理上會出現心理障礙:如焦慮、易怒、抑鬱、悲觀等情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強迫症狀等。
『陸』 厭食症有什麼症狀
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性厭食是一種自己有意造成和維持的,以節食造成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甚至厭食為特徵的進食障礙,常引起營養不良,代謝和內分泌障礙及軀體功能紊亂。神經厭食症最基本的症狀是厭食,食慾極度缺乏,身體消瘦。這種症狀的產生主要與心理因素有關,並不是消化系統器質性疾病引起的。此病的發病年齡為10—30歲,多數為15~23歲。女性患者高於男性約為10—20倍。神經性厭食症的發病率因為社會風氣和生活方式變化而出現大幅增減。急性精神創傷或心情持續抑鬱,都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導致此病。
近一段時期來,上海市因盲目減肥,過度節食而導致的少女神經性厭食症患者正逐漸增多。市少兒心理衛生中心的數據也顯示該病發病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倍。
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開始時具有因怕肥胖而有意節食的心理和行為,繼而出現沒有限度地限制飲食,體重下降迅速,消瘦的象惡病質仍不肯增加食量,甚至無限制地瘦到脫形及致死的程度仍覺太胖。拒絕維持體重在其年齡和身高相當的最低限度,以致有些患者骨瘦如柴無力起床,有的人就活活餓死,有的利用運動、嘔吐、導瀉等手段減輕體重,有時出現暴食、食後劇吐,體重減輕25%以上。常因低血糖出現惡心、頭暈、乏力,有時暈厥。出現皮膚乾燥、蒼白、彈性差、皮下脂肪菲薄,因低蛋白血症出現皮膚水腫等極度營養不良表現。伴有嚴重的內分泌功能紊亂,女性閉經,男性性慾減退或陽痿。如果發生在青春期前,青春期發育放慢,甚至停滯,乳房發育不良、男性第二性徵不發育,生殖器呈幼稚狀態。該類患者常有情緒不穩、焦慮、失眠、強迫觀念,有的還會引發繼發性抑鬱病態心理,嚴重者可有自殺觀念及行為。不容忽視的是,許多少女對神經性厭食症普遍缺乏認識,盲目追求瘦身而刻意節食的少女已不同程度地患上神經性厭食症以及營養不良性肌肉萎縮。
診斷神經厭食症的標准:(1)比同年齡與同身高的標准體重低於15%以上,比自己原來體重減輕25%;(2)追求苗條,有意控制飲食,情願挨餓;(3)女性停經達3個月以上;(4)心跳緩慢,嘔吐等;(5)無其他軀體疾病或精神分裂症等疾病;(6)發病年齡為10~30歲。
對神經性厭食的治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心理治療:首先要取得患者的合作,了解其發病誘因,給予認知治療,行為治療,家庭治疲�⑹蠱湓敢飩郵芮�逯瘟坪途�褚┪鎦瘟啤5髡�肪常�≡焊衾肟山蝦玫刈瓚隙襇匝�貳I窬�崾持⒌幕頰叨嗖輝附郵苤瘟啤R虼耍�轎袢嗽幣�托畝�惹櫚囟源�庵植∪耍�汛瞬〉姆⑸�⒄構媛篩嫠卟∪耍���∪說南��樾鰨�睦�∪聳髁⒂爰膊∽鞫氛�男判暮途魴摹?
(2)軀體支持治療:針對進食量少的特點,供給高熱量飲食,伴有嘔吐或拒食者給予靜脈輸液或高靜脈營養治療。補足多種維生素,內分泌發生改變者可給予激素治療。
(3)促進食慾:在醫師觀察下,餐前半小時肌注胰島素2~6單位,直至體重恢復。
(4)精神葯物治療:抗抑鬱葯,抗精神病葯鋰鹽,抗癲癇葯,抗焦慮葯物均可用於此病的治療。常用的有舒必利200~400mg/日,賽庚啶12~32mg/日,阿米替林150mg/日,對伴貪食誘吐者效果較好。
(5)觀念改變。現在流行苗條,以瘦為美,是一種風潮。而對胖瘦、結實纖細的認同與否,是隨著輿論導向而變化的。以胖為美,以結實為美在歷史上、或現在的某些國家和地區都廣為存在。我認為,少女正處身體發育時期,切勿盲目減肥過度節食。無論潮流風向,健康總是美,而結實豐滿一些更利於增強抵抗力和生育能力,也更性感,日後更能享受美妙的性生活。
某初一少女,偶然聽到同學說她胖後,便每天僅吃少量零食和水果,吃飯時不是推說已吃過了就是吃後再悄悄摳出吐掉。三個月下來,體重從95斤降至60斤,並出現食慾消失,情緒明顯抑鬱,但該少女還始終並不認為自己瘦,仍堅持控制體重,其母發現後帶她前往醫院求治,經診斷為神經性厭食症。還有一位女學生,體重100餘斤,自覺過胖,便盲目節食減肥,幾乎達到了不吃食物的程度。不到二個月,體重銳減至65斤,但伴隨而來的還有營養不良性水腫和神經厭食症。這已經是明顯的矯枉過正。真正想要健康的身體,不要從節食入手,而是應該加強鍛煉,改掉吃零食不停的壞習慣,同時調整膳食結構,低糖低脂高蛋白,多吃蔬菜水果。歌星卡蓬特就是因為節食患神經性厭食而去世的,這對世界文藝界是重大的損失,您也想步她後塵嗎? 神經性厭食症多見於青春期女孩和年輕婦女。特點是厭食,顯著體重減輕和閉經。 神經性厭食症的病因 病因尚不明確。有關的因素,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社會心理因素 青春期,女孩伴隨第二性徵發育而來的是日益豐腴的體形。對此,容易產生恐懼不安,羞怯感,有使自己的體形保持或恢復到發育前「苗條」的願望。青春期是神經性厭食症發病率最高的時期。 社會觀念左右著胖瘦美醜的標准。在文明和發達的社會中,有一種以瘦為美的認識誤區。這就是為什麼20多年來社會文明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以消瘦為特徵的神經性厭食症患病率卻呈明顯的逐步上升趨勢,尤其在某些職業中,如芭蕾舞演員、時裝模特中,該症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同齡)的3—4倍。 另外,神經性厭食症多來自於社會地位偏高或經濟較富裕的家庭;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於農村人群;在城市中,私立學校的女生患病率高於普通學校。 2. 個體的易感素質 這類患者常常爭強好勝、做事盡善盡美、喜歡追求表揚、自我中心、神經質;而另一方面又常表現出不成熟、不穩定、多疑敏感,對家庭過分依賴,內向,害羞等。 有研究發現,本病的發生可能與某些遺傳素質有一定的關系。 3. 下丘腦的功能異常 神經性厭食症患者存在明顯的下丘腦功能異常的表現,如月經紊亂或閉經;血液中甲狀腺素水平低;食慾及進食量的異常,情緒低或煩躁等。 神經性厭食症的臨床表現 發病一般多隱襲,逐漸厭食而體重減輕,喪失原體重的1/4-1/2或更多,同時出現閉經。呈不同程度的消瘦,嚴重者皮包骨。但體力仍充沛,閉經而陰毛不脫,是本症的特點,可用以與全垂體功能減退症(Simmond病)相區別,但到後來可有乏力、易倦和憂郁感。患者開始不一定有厭食,而只是製造種種理由拒食。有些患者雖覺食慾好,但吃了幾口就覺得胃部飽脹不適而中止進食,或者見到食物就不想吃。如強迫進食,常誘發惡心嘔吐;一些患者甚至千方百計以誘導一吐為快。除厭食外,患者還可有其他神經官能症的症狀,如癔症球,上腹飽脹不適,不能解釋的疲勞,對性慾不感興趣和失眠等。 神經性厭食症的診斷 患者需要到胃腸專科門診進行全面檢查。如胃腸道的各項檢查陰性,有嚴重精神創傷的病史和表現,消瘦而體力尚可,又無全面的內分泌腺功能減退時,可作出神經性厭食症的診斷。 神經性厭食症的治療 1. 補充營養,糾正營養不良 嚴重的營養不良患者可有生命危險。神經性厭食症病人在嚴重營養不良狀態下,死亡率可高達10%。因而必須緊急搶救治療。如果患者拒絕治療,應採用勸說及強迫方式使其住院,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這時的治療為糾正水電解質的平衡,補充血鉀、鈉、氯,並進行監測。血漿蛋白低下時,靜脈補充水解蛋白、鮮血漿等。貧血應補充鐵,服葉酸,補足維生素等。 由於患者長期不進食,胃腸功能極度衰弱,因此進食應從軟食、少量多餐開始逐漸增加,不能急於求成;適當給予助消化葯:胃酶合劑,多酶片,乳酶生等,或針炙治療,也可用小量胰島素促進食慾及消化功能恢復。病人的體重增加1—1.5kg/周為宜。 2.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要找有經驗的專科心理醫生。 心理治療包括疏導病人的心理壓力,對環境、對自己有客觀認識,找到適應社會的角度及處理和應付各種生活事件的能力。另外,對健康體魄的概念,標准體重的意義,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客觀的估價。了解食物、營養學方面的知識。對於家庭關系緊張的患者,必要時可請家人做家庭心理治療。 行為矯正是心理治療的另一類型,主要是促進病人體重恢復,可採用限制病人的活動范圍及活動量,隨著體重的增加,逐步獎勵性地給予活動自由,這種方式一般要在醫院中當病人體重極低時採用。 3. 精神科葯物治療 臨床中經常使用的為抗抑鬱葯。病因學中認為該病可能與抑鬱症有關,因此採用氯丙咪酸、阿密替林、多慮平等。安定類葯物也是常用來調整病人焦慮情緒的葯物。這兩類葯物對改善病人的抑鬱焦點情緒有肯定的作用。最早用於治療厭食症的葯物是冬眠靈(氯丙嗪)、奮乃靜等葯,使用小劑量,以治療病人極度怕胖、不能客觀評價自己的體形(體相障礙)等,在治療中也收到一定效果。神經性厭食症的預後研究提示,在發病約5年後,70一75%的病人恢復;而病程長於5年者預後不佳;病程4—8年的病人死亡率達5—8%,這包括由於營養不良衰竭、感染造成死亡,也包括自殺。 神經性厭食症的病因是什麼? 2001年3月20日14:14:6 北大精神衛生研究所 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確。大多數的專家認為,該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可能某個因素過於強烈而引起發病,也可能是幾個因素相互作用下起病。有關的因素,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心理因素 l)對青春期性發育的恐懼:13歲以後,正是性的生理及性的心理發展最快的階段。對於性心理發育尚不成熟的女孩,對自身的第二性徵發育和日益豐腴的體形缺乏足夠的心理准備,容易產生恐懼不安,羞怯感,有強烈的願望要使自己的體形保持或恢復到發育前的「苗條」。在英國,曾對女學生進行調查,有60—70%的女中學生想減體重,在女大學生中為75%,這個比率遠遠高於小學生及30歲以後的人群。而這一階段恰恰是該病發生的高峰年齡。 2)社會文化因素:社會的壓力可嚴重地影響個人的觀念及行為是毋庸置疑的。理想體形是受社會文化因素左右的。在較不發達的時代(貧窮狀態),豐滿、肥胖是作為富有的標志,被人羨慕;而現代社會中以身材苗條作為有能力、高雅、有吸引力的標志,使體重偏低受到人們的青睞。近30年來,神經性厭食症患病率呈明顯的逐步上升趨勢,尤其在某些職業中,如芭蕾舞演員、時裝模特中,該症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同齡)的3—4倍,表明該病的發生與社會文化因素有一定的關系。 3)其他社會學因素:在多數對神經性厭食症的患病率調查中發現,本患者多來自於社會地位偏高或經濟較富裕的家庭;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於農村人群;在城市中,私立學校的女生患病率高於普通學校。而且,這些特點與英、美、日的研究報道較一致。 (2)個體的易感素質1)人格的特點:這類患者常常有爭強好勝、做事盡善盡美、喜歡追求表揚、自我中心、神經質;而另一方面又常表現出不成熟、不穩定、多疑敏感,對家庭過分依賴,內向,害羞等。另外,近年來的研究注意到,這類患者的智商一般偏高。 2)遺傳因素:有些家族史的調查研究中發現,神經性厭食症的家族中,本病的患病率高於其他人群數倍,尤其在姐妹兄弟及父母親同病率較高。這表明,盡管不是遺傳性疾病,但本病的發生可能與某些遺傳素質有一定的關系。另外,本病患者家庭中患躁狂抑鬱性精神病及各類神經症者也高於一般人群,這些資料也支持遺傳素質在發病中起作用的學說。 3)特異的易感素質:有些研究者認為體重過度降低在發、病中有著重要作用。當體重下降到一定程度,激發了體內隱藏的神經性厭食症的特異病理機制,而使病人處於這樣一種狀態:失去控制自我的能力,對自己的思維和行為缺乏正確的分析及判斷力,沉浸於病態的體驗之中,因此一個人從正常的減肥,發展到疾病狀態。然而這種理論還沒有得到充足的證據。 (3)下丘腦的功能異常:下丘腦位於大腦皮層下,是負責情緒調節、控制進食及內分泌調節的中樞所在地。是大腦中很重要的部分之一。神經性厭食症患者存在明顯的下丘腦功能異常的表現,如月經紊亂或閉經;血液中甲狀腺素水平低;食慾及進食量的異常,情緒低或煩躁等。多年來對這些廣泛的下丘腦功能異常進行研究的結果表明,可能是調節下丘腦功能活動的某些環節存在異常,如去甲腎上腺素有興奮進食中樞,促進碳水化合物(糧食)攝入的作用,並參與促性腺激素(使月經來潮)的分泌等。有些研究發現本症患者腦脊液中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低;再如五羥色胺具有興奮飽食中樞的作用,使進食終止。也有研究發現患者腦脊液中五羥色胺有改變。但目前為止,這方面的研究尚無一致的肯定性結論。 神經性厭食症是怎麼回事? 2001年3月20日14:14:8 北大精神衛生研究所 張大榮 神經性厭食症,也稱為厭食症,它是一種病人自己有意造成的體重明顯下降至正常生理標准體重以下,並極力維持這種狀態的一種心理生理障礙。這種病主要發生於青少年,多在13—25歲期間發病,主要罹及女性,男性與女性患病之比約為1:9.5,這種病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患病率有些差異,以歐美等西方國家報道的患病率最高。在各種不同年齡及人群中患病率也不相同,如英國報道在高中女生中患病率為1/250,在15—35歲人群中患病率則在1%。,我國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尤其在經濟文化發展較快的地區,主要是城市,患病人數明顯增加,如十年前就診病人中約1—2%。,近年來約5—6%。,這些病人多處於較為嚴重的狀態,病程最短則半年,長則5年以上,表明仍有大量的病人沒有來就診。神經性厭食症的主要症狀是無休止地減少體重,懼怕體重增加,聞「胖」色變。盡管該病名稱為厭食症,但此類病人並非沒有食慾,或更確切地講不是「吃不下飯」,而是不敢吃。到疾病後期,由於長期不足量的進食,可能出現食慾減退,患者主要以圍繞減少體重進行各種活動,如有意節食,嚴格控制主食量及脂肪、蛋白質入量,增加每日的活動量,以遠低於病人應有的體重標准,常呈現出憔懷,極度消瘦,嚴重營養不良的軀體狀態,相反病人對此感到欣慰或安穩。大部分患者仍認為自己或自己的某個部位還是「胖」,而為此不安,堅持「減體重」的活動,這種狀態在醫學上稱為病人存在體象障礙,他們即使已很消瘦,但病人的眼中仍感很胖,眾多研究中發現病人對自己腹、胸、.臀、腿圍的估計實際比實際大10——15%。 神經性厭食症的主要危害是:由於嚴重的營養不良造成機體功能的下降,嚴重貧血、惡液質、心率慢、易感染,因而威脅生命。在低於標准體重65%以下時,病人的死亡率高達10—15%。由於青少年正處於生理發育期,本病使他們的身心發育受到嚴重影響,並且影響性的成熟發育,使日後病人的性心理造成一定影響,也帶來社會適應能力的下降。故應予重視,及早進行治療。 飲食中樞的高級控制 我們已經知道哺乳類對於飲食的控制集中在下丘腦,leptin是脂肪組織分泌的肽類激素,當機體的能量儲存足夠時,leptin就會作用於下丘腦上的神經細胞上,對機體的飲食行為進行控制。但我們還知道機體對於飲食的控制無疑是有高級中樞控制的,例如,有人經常說,當她不開心時,會吃很多東西,而男生則說,不高興時會不想吃東西。我們怎樣來研究這種復雜的高級控制呢? DeFalco etal.應用改造的病毒對小鼠的下丘腦的傳人神經進行反向跟蹤,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結果。研究者們將假狂犬病病毒進行改造,使之處於Cre重組酶的控制下,當重組酶Cre存在時,此病毒才能進行復制。然後他們將GFP加在病毒載體之內,而此病毒的特性在於能夠通過突觸連接對神經元的傳入神經進行跟蹤。所以首先將Cre與神經系統的特異性表達基因融合表達,使病毒在下丘腦的神經元中進行復制,而GFP則在神經元中進行表達,當過了幾天後,GFP就會在此神經元的傳入神經元中找到。通過這種方法,研究者分析了下丘腦表達leptin受體及NPY(神經Y)Y的神經元的高級控制神經元分布。他們發現,表達leptin受體神經元的傳入神經元分布比表達NPY神經元的傳入神經元分布更廣一些,而且發現了幾個未報道過的區域,如retrisplenial cortex 和Lent對下丘腦的輸入。 當然這種方法還需對大腦圖象的三級結構進行分析,但這種奇妙的方法已經讓我們能夠更方便的研究其他的復雜神經迴路了。
『柒』 所謂的厭食症。輕微的有包括哪些症狀
厭食症的症狀是什麼樣的? 神經性厭食症,又稱為厭食症,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體重明顯下降至正常生理標准體重以下,並極力維持這種狀態的一種心理生理障礙。多見於青少年,發病年齡多在13—25歲期間,主要罹及女性,男性與女性患病之比約為1:9.5。 其主要表現為: 1 無休止地減少體重,懼怕體重增加。 2 到疾病後期,由於長期不足量的進食,可能出現食慾減退。 3 患者主要以圍繞減少體重進行各種活動,如有意節食,嚴格控制主食量及脂肪、蛋白質入量,增加每日的活動量,以遠低於病人應有的體重標准,常呈現出憔懷,極度消瘦,嚴重營養不良的軀體狀態,相反病人對此感到欣慰或安穩。大部分患者仍認為自己或自己的某個部位還是「胖」,而為此不安,堅持「減體重」的活動。 神經性厭食是一種自己有意造成和維持的,以節食造成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甚至厭食為特徵的進食障礙,常引起營養不良,代謝和內分泌障礙及軀體功能紊亂。神經厭食症最基本的症狀是厭食,食慾極度缺乏,身體消瘦。這種症狀的產生主要與心理因素有關,並不是消化系統器質性疾病引起的。此病的發病年齡為10—30歲,多數為15~23歲。女性患者高於男性約為10—20倍。神經性厭食症的發病率因為社會風氣和生活方式變化而出現大幅增減。急性精神創傷或心情持續抑鬱,都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導致此病。 近一段時期來,上海市因盲目減肥,過度節食而導致的少女神經性厭食症患者正逐漸增多。市少兒心理衛生中心的數據也顯示該病發病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倍。 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開始時具有因怕肥胖而有意節食的心理和行為,繼而出現沒有限度地限制飲食,體重下降迅速,消瘦的象惡病質仍不肯增加食量,甚至無限制地瘦到脫形及致死的程度仍覺太胖。拒絕維持體重在其年齡和身高相當的最低限度,以致有些患者骨瘦如柴無力起床,有的人就活活餓死,有的利用運動、嘔吐、導瀉等手段減輕體重,有時出現暴食、食後劇吐,體重減輕25%以上。常因低血糖出現惡心、頭暈、乏力,有時暈厥。出現皮膚乾燥、蒼白、彈性差、皮下脂肪菲薄,因低蛋白血症出現皮膚水腫等極度營養不良表現。伴有嚴重的內分泌功能紊亂,女性閉經,男性性慾減退或陽痿。如果發生在青春期前,青春期發育放慢,甚至停滯,乳房發育不良、男性第二性徵不發育,生殖器呈幼稚狀態。該類患者常有情緒不穩、焦慮、失眠、強迫觀念,有的還會引發繼發性抑鬱病態心理,嚴重者可有自殺觀念及行為。不容忽視的是,許多少女對神經性厭食症普遍缺乏認識,盲目追求瘦身而刻意節食的少女已不同程度地患上神經性厭食症以及營養不良性肌肉萎縮。 診斷神經厭食症的標准:(1)比同年齡與同身高的標准體重低於15%以上,比自己原來體重減輕25%;(2)追求苗條,有意控制飲食,情願挨餓;(3)女性停經達3個月以上;(4)心跳緩慢,嘔吐等;(5)無其他軀體疾病或精神分裂症等疾病;(6)發病年齡為10~30歲。 對神經性厭食的治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心理治療:首先要取得患者的合作,了解其發病誘因,給予認知治療,行為治療,家庭治疲 ⑹蠱湓敢飩郵芮 逯瘟坪途 褚┪鎦瘟啤5髡 肪常 ≡焊衾肟山蝦玫刈瓚隙襇匝 貳I窬 崾持⒌幕頰叨嗖輝附郵苤瘟啤R虼耍 轎袢嗽幣 托畝 惹櫚囟源 庵植∪耍 汛瞬〉姆⑸ ⒄構媛篩嫠卟∪耍 ∪說南 樾鰨 睦 ∪聳髁⒂爰膊∽鞫氛 男判暮途魴摹? (2)軀體支持治療:針對進食量少的特點,供給高熱量飲食,伴有嘔吐或拒食者給予靜脈輸液或高靜脈營養治療。補足多種維生素,內分泌發生改變者可給予激素治療。 (3)促進食慾:在醫師觀察下,餐前半小時肌注胰島素2~6單位,直至體重恢復。 (4)精神葯物治療:抗抑鬱葯,抗精神病葯鋰鹽,抗癲癇葯,抗焦慮葯物均可用於此病的治療。常用的有舒必利200~400mg/日,賽庚啶12~32mg/日,阿米替林150mg/日,對伴貪食誘吐者效果較好。 (5)觀念改變。現在流行苗條,以瘦為美,是一種風潮。而對胖瘦、結實纖細的認同與否,是隨著輿論導向而變化的。以胖為美,以結實為美在歷史上、或現在的某些國家和地區都廣為存在。我認為,少女正處身體發育時期,切勿盲目減肥過度節食。無論潮流風向,健康總是美,而結實豐滿一些更利於增強抵抗力和生育能力,也更性感,日後更能享受美妙的性生活。 某初一少女,偶然聽到同學說她胖後,便每天僅吃少量零食和水果,吃飯時不是推說已吃過了就是吃後再悄悄摳出吐掉。三個月下來,體重從95斤降至60斤,並出現食慾消失,情緒明顯抑鬱,但該少女還始終並不認為自己瘦,仍堅持控制體重,其母發現後帶她前往醫院求治,經診斷為神經性厭食症。還有一位女學生,體重100餘斤,自覺過胖,便盲目節食減肥,幾乎達到了不吃食物的程度。不到二個月,體重銳減至65斤,但伴隨而來的還有營養不良性水腫和神經厭食症。這已經是明顯的矯枉過正。真正想要健康的身體,不要從節食入手,而是應該加強鍛煉,改掉吃零食不停的壞習慣,同時調整膳食結構,低糖低脂高蛋白,多吃蔬菜水果。歌星卡蓬特就是因為節食患神經性厭食而去世的,這對世界文藝界是重大的損失,您也想步她後塵嗎? 神經性厭食症多見於青春期女孩和年輕婦女。特點是厭食,顯著體重減輕和閉經。 神經性厭食症的病因 病因尚不明確。有關的因素,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社會心理因素 青春期,女孩伴隨第二性徵發育而來的是日益豐腴的體形。對此,容易產生恐懼不安,羞怯感,有使自己的體形保持或恢復到發育前「苗條」的願望。青春期是神經性厭食症發病率最高的時期。 社會觀念左右著胖瘦美醜的標准。在文明和發達的社會中,有一種以瘦為美的認識誤區。這就是為什麼20多年來社會文明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以消瘦為特徵的神經性厭食症患病率卻呈明顯的逐步上升趨勢,尤其在某些職業中,如芭蕾舞演員、時裝模特中,該症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同齡)的3—4倍。 另外,神經性厭食症多來自於社會地位偏高或經濟較富裕的家庭;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於農村人群;在城市中,私立學校的女生患病率高於普通學校。 2. 個體的易感素質 這類患者常常爭強好勝、做事盡善盡美、喜歡追求表揚、自我中心、神經質;而另一方面又常表現出不成熟、不穩定、多疑敏感,對家庭過分依賴,內向,害羞等。 有研究發現,本病的發生可能與某些遺傳素質有一定的關系。 3. 下丘腦的功能異常 神經性厭食症患者存在明顯的下丘腦功能異常的表現,如月經紊亂或閉經;血液中甲狀腺素水平低;食慾及進食量的異常,情緒低或煩躁等。 神經性厭食症的臨床表現 發病一般多隱襲,逐漸厭食而體重減輕,喪失原體重的1/4-1/2或更多,同時出現閉經。呈不同程度的消瘦,嚴重者皮包骨。但體力仍充沛,閉經而陰毛不脫,是本症的特點,可用以與全垂體功能減退症(Simmond病)相區別,但到後來可有乏力、易倦和憂郁感。患者開始不一定有厭食,而只是製造種種理由拒食。有些患者雖覺食慾好,但吃了幾口就覺得胃部飽脹不適而中止進食,或者見到食物就不想吃。如強迫進食,常誘發惡心嘔吐;一些患者甚至千方百計以誘導一吐為快。除厭食外,患者還可有其他神經官能症的症狀,如癔症球,上腹飽脹不適,不能解釋的疲勞,對性慾不感興趣和失眠等。 神經性厭食症的診斷 患者需要到胃腸專科門診進行全面檢查。如胃腸道的各項檢查陰性,有嚴重精神創傷的病史和表現,消瘦而體力尚可,又無全面的內分泌腺功能減退時,可作出神經性厭食症的診斷。 神經性厭食症的治療 1. 補充營養,糾正營養不良 嚴重的營養不良患者可有生命危險。神經性厭食症病人在嚴重營養不良狀態下,死亡率可高達10%。因而必須緊急搶救治療。如果患者拒絕治療,應採用勸說及強迫方式使其住院,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這時的治療為糾正水電解質的平衡,補充血鉀、鈉、氯,並進行監測。血漿蛋白低下時,靜脈補充水解蛋白、鮮血漿等。貧血應補充鐵,服葉酸,補足維生素等。 由於患者長期不進食,胃腸功能極度衰弱,因此進食應從軟食、少量多餐開始逐漸增加,不能急於求成;適當給予助消化葯:胃酶合劑,多酶片,乳酶生等,或針炙治療,也可用小量胰島素促進食慾及消化功能恢復。病人的體重增加1—1.5kg/周為宜。 2.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要找有經驗的專科心理醫生。 心理治療包括疏導病人的心理壓力,對環境、對自己有客觀認識,找到適應社會的角度及處理和應付各種生活事件的能力。另外,對健康體魄的概念,標准體重的意義,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客觀的估價。了解食物、營養學方面的知識。對於家庭關系緊張的患者,必要時可請家人做家庭心理治療。 行為矯正是心理治療的另一類型,主要是促進病人體重恢復,可採用限制病人的活動范圍及活動量,隨著體重的增加,逐步獎勵性地給予活動自由,這種方式一般要在醫院中當病人體重極低時採用。 3. 精神科葯物治療 臨床中經常使用的為抗抑鬱葯。病因學中認為該病可能與抑鬱症有關,因此採用氯丙咪酸、阿密替林、多慮平等。安定類葯物也是常用來調整病人焦慮情緒的葯物。這兩類葯物對改善病人的抑鬱焦點情緒有肯定的作用。最早用於治療厭食症的葯物是冬眠靈(氯丙嗪)、奮乃靜等葯,使用小劑量,以治療病人極度怕胖、不能客觀評價自己的體形(體相障礙)等,在治療中也收到一定效果。
『捌』 厭食症這個鍋,麻辣燙是不背的
要為夏天選一種代表性的食物,麻辣燙絕對是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便宜、好吃,誰不喜歡呢?不過,最近一則新聞提到,有人因為經常吃麻辣燙染上了麻煩。變得情緒低落,沒有胃口吃飯、體重瘋狂下降,連月經周期也出現了異常,停經數月。[1]
醫生說:「你這是患上了厭食症。」
那麼,麻辣燙和厭食症之間,有沒有關聯呢?
廣義上的厭食症,指所有原因引起的進食障礙。比如有的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以後,因為葯物作用,沒有胃口;有些小朋友在斷奶後,不想吃東西,可能是因為缺乏微量元素,[2]也可能是血鉛水平異常[3]。
對於原本健康的成年人來說,厭食的原因通常有兩個,一個是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AN),一個是神經性貪食症(bulimia nervosa,BN)。
『玖』 厭食症分類型嗎有什麼症狀
有一類型神徑性厭食症,是一種具有慢性過程和致命性的疾病,多發生在兒童及青春期的女孩,它以食慾極度缺乏及顯著消瘦為其症狀,但並非由消化道或身體其他系統器質性疾病所致,
『拾』 厭食症的初期症狀是什麼
厭食症初期即使不吃飯也會感到精力旺盛,所以很多女孩認為自己不吃飯也沒有異常感覺就沒有患上厭食症是錯誤的。厭食症表現為以下幾種:一、體重明顯低於正常人;二、對脂肪有一種恐懼感,即使體重降低了,這種感覺仍然存在,對自己有一種曲解、扭曲的自身幻覺;三、女性乳房扁平,骨棒突顯,月經失調,而且在手臂和腿上出現多毛,青春發育延遲;四、濫用利尿劑和瀉葯,並且攝取大量維生素,或利用催吐和過度運動的方式故意減輕體重。而且,很多時候厭食症還會伴有暴食症,即兩種症狀交替出現。厭食症會危害少女的身體健康,甚至出現合並症,如電解質不平衡、貧血、無月經、蒼白虛弱、便秘、低血壓、心率過慢,甚至骨質疏鬆等等。嚴重的會出現皮膚乾燥、盆腔炎、內分泌紊亂、閉經,甚至情緒上的低落,有的還會出現自殺傾向。另外,厭食症影響青少年性的成熟發育,對日後病人的性心理會造成不良影響。少女厭食,可能是一種「自我強迫」的心理疾病。一些少女雖然體態標准,也會對自己的體形有諸多不滿,並以完全拒絕食物來減肥,這是嚴重自我強迫的心理疾病。厭食症的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和軀體治療,即服用葯物和家人輔助治療。但厭食症難以治療的原因主要是患者一般拒絕治療,而且治療時間較長,效果也不明顯。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飲食,警惕孩子患上厭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