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女,22歲,左股骨腫瘤做的刮除植骨術,手術後打的三個月石膏,現在剛剛拆完石膏,問一下,左腿應該進行
指導意見:
你好 你的情況這一般 考慮 是需要注意復查的, 建議服用消炎葯預防感染的,定期復查。
㈡ 這個是手術後的片子,胳膊現在不能彎曲不能伸直,我鍛煉還會疼。石膏拆去十天了,手術快兩個月了。怎麼鍛
建議咨詢一下做手術的醫師,看起來是兩個可吸收釘固定的,尺骨鷹嘴和肱骨固定在一起了,無法鍛煉。
㈢ 跟腱斷裂,已經手術,石膏固定25天了,石膏固定時會不會再次斷裂躺床上不敢動,傷口處還是疼,我很害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情況,不要過於擔心是不會斷裂的,建議注意休息,不要勞累不要劇烈運動。
意見建議: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去手術醫院查查弄清病因,及時治療。
㈣ 我33歲,弘骨骨折手術一個月取掉石膏後,胳膊敢下垂嗎
石膏固定4-6周可以拆除,拆除後,如有腫脹、疼痛、關節僵硬彎曲困難的,可以在用治療骨傷的中葯外敷進一步的進行康復治療,預防後遺症的發生
㈤ 我腳踝骨折,已手術,現在拆了石膏有一個月,腳踝關節還是不能動。問一下我要怎麼做才能讓關節恢復正常
骨折後康復訓練
1、骨折康復的目的是什麼?
康復的目的就是通過針對性的訓練,促進骨折後機體功能的恢復,預防並發症、繼發症的發生。對於失去功能者,通過對其已有功能的訓練能夠對已經失去功能的部分,進行代償,提高生活質量。使患者能夠盡可能健全地重新回到社會,回到工作崗位。骨折康復的開始時間盡可能要早。一般在骨折得到復位固定後即可開始。骨折得到復位固定後指的是石膏固定已經幹了或牽引已經安裝好或已施行了內固定術後,病情穩定即可開始。
2、 為什麼要進行康復訓練?
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恢復正常功能,但骨折在治療中常常需要較長時間固定傷肢或傷部,這樣會使肢體因長期固定不動導致肌肉萎縮、關節內粘連或韌帶退變失去彈性,弄不好雖然骨折已癒合,但肢體仍不能恢復正常功能,甚至造成殘疾。
為了頂防這種不良後果的發生,就要進行功能鍛煉,通過肌肉運動刺激運動器官里的感受器,使運動反射聯系能重新牢固地豎立起來,肌肉活動還可使局部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快、促進浮腫的消散和殘余炎症的吸收,血液循環的改善可使肌肉韌帶的狀態改善,並進一步影響它們的功能,還可增加關節腔滑液分泌,減少摩擦。
恢復期的運動可以牽伸已經攣縮的軟組織,恢復其彈性和延展性,增強肌肉力量,對抗肌肉萎縮,並可通過有目的的訓練使患者恢復日常生活和勞動能力。可見,功能鍛煉很重要,並且必須在骨折復位固定後的早期就開始施行。凡未固定的肢體和關節都要每天定時、定量地進行主動充分活動,促進新陳代謝,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直。
3、骨折後的康復訓練應如何進行?
骨折後的康復訓練一般可分為三期進行:
康復訓練的早期
此期即傷後l~2周,此時傷肢腫脹、疼痛、骨折斷端不穩定,容易再移位。因比,此期功能鍛煉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患肢的血液循環,以利消腫和穩定骨折。康復訓練的主要形式是傷肢肌肉的等長收縮,即在關節不動的前提下,肌肉做有節奏的靜力收縮和放鬆,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綳勁和松勁,通過肌肉的等長收縮可以預防肌肉萎縮或粘連。
此期的康復訓練,原則上除了骨折處上下關節不運動外,身體的其他部位均應進行正常的活動。
康復訓練的中期
即傷後2周至骨折的臨床癒合,此期傷肢腫脹逐漸消退,疼痛減輕,骨折斷端有纖維連接,並逐漸形成骨痂,骨折處日趨穩定。此期除繼續做傷肢的肌肉收縮訓練外,可在康復治療師的幫助下,逐漸恢復骨折近端、遠端未固定的關節的活動和骨折處上下關節的活動,並逐漸由被動活動轉為主動活動,以防鄰近關節的關節活動度下降。在病情允許時,應盡早起床進行全身活動。此外,可配合理療以達到消腫、化瘀並促進骨痂形成的目的。
傷後5~6周,骨折有足夠的骨痂形成,可進一步擴大活動的范圍和力量,由一個關節到多個關節逐漸增加主動的關節屈伸活動,防止肌肉萎縮,避免關節僵硬。累及關節面的骨折,常遺留較顯著的關節功能障礙,因此,最好於固定2周左右就開始關節面不負重的主動運動,運動後再予以固定。這樣,通過關節軟骨面間的互相擠壓和磨擦,可促進關節軟骨的修復,並使其有較好的塑形,同時,可以防止關節內粘連形成。
康復訓練的後期
已達到臨床癒合或已經去除外固定,此時骨性骨痂已形成,X線檢查已顯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撐力,但大多存在鄰近關節的關節活動度下降、肌肉萎縮等功能障礙。此期康復的目的是恢復受累關節的關節活動度、增強肌肉的力量,使肢體功能恢復。康復訓練主要形式是傷肢關節的主動活動和負重練習,使各關節迅速恢復到正常活動范圍和肢體的正常力量。恢復期進行康復的同時可配合理療及步態訓練等。
三、骨折康復期飲食
多處骨折伴有內臟損傷較嚴重者,因人體應激性反應較大,消化功能受到明顯抑制,飲食就應以清淡為主。可以用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特別不宜食用肥膩飲食,如骨頭湯等。
1、分期膳食要求
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骨痂生成。
早期(1~2周)
此時受傷部位腫脹疼痛明顯,經絡阻滯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此一時期的治療以活血化淤,行氣消腫為主。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宜多食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其不應過早地進食肥膩滋補的食品,如骨頭湯、肥雞、牛羊肉等,否則可能導致淤血積滯難以消散,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推薦食療方——桃仁粥:取桃仁15克,紅糖適量,將桃仁搗爛,水浸後研汁去渣,加入紅糖、粳米,加水400毫升,一起熟爛成粥即可。每天吃2次,連續吃7~10天,具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作用。
中期(2~4周)
此時骨折處的淤腫有所減輕,但淤傷尚未化盡,骨痂開始形成。治療應以和營止痛、祛淤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宜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增加骨頭湯、田七煲雞等,以補充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
推薦食療方——當歸排骨湯:取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骨或牛排骨250克,加水燉煮1小時以上,連湯帶肉一起服用,每天1次,連吃1~2周。有助於祛淤續斷。
後期(4周以上)
此時,骨折部淤腫已基本吸收,骨痂開始生長,治療上講究一個「補」字——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飲食上可以補虛為主,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
推薦食療方——當歸生薑羊肉湯:取當歸20克,生薑12克,羊肉300克,加水1500毫升,一起放入鍋中煮爛至熟即可。食肉喝湯,每天1次。本方具有養血活血、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特別適於骨折後期及年老體虛患者。
2、骨折病人吃什麼好的比較快?
方1
赤小豆適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本方適用於活血化瘀期。
方2
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姜調味分飲食之。
方3
豬脊骨一具,洗凈,紅棗120克,蓮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燒爛,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方4
鮮湖蟹2隻,取肉(帶黃),待粳米粥熟時,入蟹肉,再加以適量生薑、醋和醬油服食,常服。
方5
烏雄雞1隻(約500克),去皮毛內臟,洗凈,「三七」5克切片,納入雞肚中,加少量黃酒,隔水清燉,熟後用醬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黃芪30~60克,濃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當歸20克,黃芪100克,嫩母雞1隻,加水同煮湯食用。
方8
紫丹參50克,洗凈,加水煮,取汁,其汁與豬長骨1000克、黃豆250克同煮,待爛熟,加入少量桂皮、鹽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搗爛,熱黃酒沖服250克,余渣敷患處,約半日「各各」有聲即好。用於骨折接骨。
㈥ 動手術出院之後石膏需要多少時間可以拆除
你好,這個要看是上肢還是下肢,是骨折還是肌腱斷裂,術後內固定是否堅強,這個都要考慮,需要咨詢主管醫生。
㈦ 我零八年腿做了手術用石膏固定了兩個月當時連腳一起固定,自那以後腳掌一個小硬疙瘩走路疼特別硬,有的感
病情分析:
您的情況單從症狀還不好判斷.
指導意見:
建議盡早去醫院檢查一下,及早確診並針對原發病因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㈧ 右腳膝蓋韌帶斷了一點沒做手術,石膏上了一個月,現在石膏拆了20天了,腳還是彎不了,我有吃辛辣的食物
指導意見:
不可以的,應該避免生冷辛辣等不良刺激的。可以多食瘦肉、魚、雞蛋、牛奶、豆類食品以及新鮮蔬菜、水果等,注意逐漸恢復鍛煉。
㈨ 骨折不太嚴重 微創手術與石膏 哪個好些都有什麼弊端
您好:您所描述的小腿骨骨折,不知是脛骨還是腓骨,是上段、中段還是下段,這些問題對於決定是否手術是關鍵。另外,不知您的主治醫生給您什麼建議,我想說,聽醫生的沒錯。假如,醫生給您的建議是各有利弊,邀您自己權衡的話,我就建議您不做手術了。因為,在骨折的時候,周圍組織會有血腫形成,其中不乏一些促進骨折癒合的物質,如果骨折不需要做手術,那麼恢復會很好;但是,如果您的骨折必須手術治療,那您就不要考慮保守治療了,而且,所謂的微創手術就是打一支鋼針固定,或用外固定架之類的,不需要大的切口的手術,床上確實很小。手術也不會好的慢,也不存在破壞骨膜的情況。所以,不是那個好的問題,關鍵是您的病情,骨折狀態,需不需要手術。祝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