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維族舞蹈的起源
中亞影響
② 維吾爾族舞蹈有什麼,說出名字
維吾爾族的舞蹈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傳統的舞蹈有賽乃姆、夏地亞納、多朗(刀郎)、納孜爾庫姆、薩把依舞等。
1、薩把依舞
薩把依」是維吾爾族的一種民間打擊樂器。在長一尺半左右的扁圓木棍上,用鐵皮護住上端,並鑲有兩個鐵環。擊奏時,右手持把,將上端有節奏地碰擊右肩和前後搖動,鐵環隨即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持「薩把依」的這種民間舞蹈,稱為「薩把依舞」,也叫鐵環舞。它產生並流行於南疆喀什一帶,屬於男性舞蹈。
2、賽乃姆
賽乃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於田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賽乃姆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主要發源於從事農業生產、民族聚居、文化極為發達的南疆各綠洲。在維吾爾族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形成過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間流傳的賽乃姆,成為每個木卡姆中大乃格曼的組成部分,而賽乃姆仍以其獨立的形式廣泛流傳。
3、夏地亞納
夏地亞納,維語為「歡樂的」意思,是在節日和盛集大會中,群眾集體跳的一種民間舞蹈,流行全疆,南疆更為突出。每逢年節,維吾爾族勞動人民喜歡聚集在一起,合著嗩吶鐵鼓的音樂節奏,跳各種民間舞蹈,最後多是跳夏地亞納,以抒發無限的歡樂。在盛大的歡慶場合,也跳起夏地亞納以示慶賀,所以又稱夏地亞納為「歡樂的舞蹈」。
4、多朗(刀郎)
此舞約起於元代,舞蹈風格開朗、有力。女舞者帶有維吾爾婦女穩健而典雅的氣質。維吾爾族民間著名舞蹈形式。流行於新疆各地,是按多朗「木卡姆」的樂曲節奏演跳的雙人對舞。每個多朗木卡姆有五曲:首曲為散板,只歌不舞;二曲「且克特曼」,以走步為主;三曲「賽乃姆」,邊走邊旋;四曲「賽勒克斯」,則非對舞,而圍圈群舞;五曲「斯勒瑪」,沿圈旋轉行進;末至高潮,則原地急旋。
5、納孜爾庫姆
納孜爾庫姆是產生於吐魯番具有別具一格特點的民間舞蹈,它流行於鄯善、托克遜、哈密等地區。 據民間傳說,「納孜爾」是一個窮苦人的名字,「庫姆」是擊鼓聲。很久以前,納孜爾編了很多諷刺嘲笑反動統治者丑態的動作,深受群眾歡迎。隨著歷史的前進,民間逐漸把它發展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民間舞蹈形式,並稱它為「納孜爾庫姆」。
③ 維族與回族舞蹈特點的比較
我要澄清,回族沒有所謂的舞蹈,歷史上也沒有並且很反感舞蹈。至於現在所出現的那些東西--回族舞蹈,是掛羊頭賣狗肉的產物,那些所謂的回族舞蹈的演員絕對不是回族,回族人也不會去觀看這樣子的一些東西。這樣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只能讓回族人更反感和讓其他民族的人對回族人產生誤解。
樓上的,為什麼要誤導善良的人?回族人不崇尚歌舞,樓主要是想學舞蹈應該去學維族的,回族舞蹈是某自治區的宣傳部門虛構出來的。回族人的生活中並沒有這些所謂的舞蹈,不是來源於生活的藝術還有價值嗎?還值得去學習嗎?
④ 維族的撒瑪舞是什麼舞
就是薩滿舞演變而來的
⑤ 為什麼維族姑娘跳舞要擺脖子
我同意樓上的觀點
我是學舞蹈的,跳了這么久的民族舞但真得不知道維吾爾族舞蹈「動脖子」的含義
我個人認為,每個少數民族的舞蹈都有它的地方特色,是傳統流傳下來的,是每個民族特有的、標志的技巧動作。
就像藏族舞蹈喜歡晃肩膀一樣,這是表示一種民族的大氣、豪邁。
我想,維吾爾族舞蹈,「動脖子」就表示一種靈性、一種愉悅。
⑥ 維吾爾族舞蹈有哪些a
賽乃姆、多朗舞、薩瑪舞、夏地亞納、納孜爾庫姆、盤子舞
⑦ 維族美女為啥那麼多
南疆各處無法不是維族美女們的領地。 \r\n帕米爾高原上則是以太陽為祖先的塔吉克美女們世代生活的地方。 \r\n伊犁是可以見到哈薩克和俄羅斯族美女的場所。 \r\n錫伯族的美女們遷移在察布查爾,還有高素質的她們所散布的各個地方。 \r\n蒙古族美女在阿爾泰,就在美麗的青山碧水間。。 \r\n喀什無美女,朋友指的是當地的維族們。 \r\n混血的烏魯木齊則是漢族,維族等等現代級別美女們最好的大舞台。 \r\n\「達板城的西瓜大又甜\」,在王洛賓的民歌中,達板城姑娘的辮子該很長,兩隻眼睛也該夠漂亮。但我和很多人都未能在那裡一睹到昨日傳說中的美女。有說是近親結婚的結果。 \r\n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車的姑娘一朵花。確實如此,昨日的龜茲今日除了甜甜的白杏,其維族的\「洋缸子\「確實漂亮的象朵花。 \r\n也許最可愛的就是純真的小姑娘們了。
⑧ 5 眼神表達對維族舞蹈發展的積極作用 6 從眼神表達中感悟維族舞蹈的深刻內涵 這兩個怎麼寫
5. 維吾爾族舞蹈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他們長著與眾不同的相貌,他們的眼神極富特點和表現力。這點對於發展本民族的舞蹈特點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比如姑娘跳舞時的眼神;那種嫵媚,神秘,帶有野性的,咄咄逼人的眼神,使舞蹈充滿魅力和想像,具有很強的民族色彩。
比如小夥子跳舞時的眼神,那種充滿熱情,渴望和挑逗的眼神,使人體會到了維吾爾族人豪放,多情,執著的個性。
比如老年舞者的眼神,深邃而充滿智慧,也同樣不乏激情。
6. 維吾爾舞蹈種類繁多各有不同,但相似的就是通過眼神傳情達意,使舞蹈更加具有魅力和特殊的藝術效果。 舞蹈通過眼神的表達,去展現自我,展現新疆少數民族的歷史,和對美好的未來的執著追求。
⑨ 維族舞蹈的特點是什麼
維吾爾族舞蹈中從頭肩腰臂肘膝腳都有動作傳神的眼神更具有代表性。還要加上動脖子彈指頭翻腕子等一系列的小裝飾,更形成了維吾爾族舞蹈的特點。
體態的基本特徵:強調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產生的立感給人一種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覺。這一體態的形成是經由維吾爾族的第一舞人傑出的舞蹈家教育家康巴汗的規范而形成的。
節秦的基本特徵:多用切分音附點節秦和弱拍上給以強勢的藝術處理。如舞蹈動作中的腕頭的挑腳步的三步一抬中的後踢步都是弱拍做的以此突出舞蹈的風韻和民族特點。
基本特徵:為膝部規律性的連續顫動和變換動作時的一瞬間的微顫,使其動作銜接自然瀟灑柔美,「擅長運用頭,眼和手腕」。
技巧的基本特徵:腰功和快速旋轉。腰功包括板腰側閃腰快速的軟腰和慢速的控腰其中側閃腰在舞蹈中較常見也別具特色。旋轉強調「乍動乍息」,既啟動要快而強勁,停止要馬聚然,穩健區別於其他發間舞的旋轉。
維吾爾族民間舞蹈繼承了古代鄂爾渾河流域和天山回鶻的文化傳統,並吸收了古代西域樂舞的精華,形式多樣,風格獨特是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與面部表情配合,進行感情交流。舞蹈者的頭`肩`腰`背`臂`腿和腳趾都有復雜的動作,常以動靜的結合和大小動作的對比以及移頸,翻腕等飾性動作的點綴,形成熱情`穩重,細膩的風格特點。
練習的時候可以把下巴稍微的抬向你眼睛所看的方向也許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想要學好維族舞比較重要的是它的節奏,要把握好節奏的快慢和分配就能體現出組合中抑揚頓挫的感覺。再來是對維族蹈體態和神態的把握。很多時候覺得一個人其實跳得不怎麼樣,但就是吸引人,這就是他抓住了神態上的很多細節,只要做到這些,任何舞蹈學起來都不會覺得吃力了。
要懂歌曲的意思,如果是悲傷的不能太眼神。歡快的,慶祝性的或關於愛情的要看意思來表達。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雙手在離頭不遠的眼珠跟著手動就可以。
新疆舞蹈活潑優美,步伐輕快靈巧,身體各部分的運用較為細致,你所謂的「擺」脖子,在他們看來是「扭」。就象我們認為扭腰很性感很好看。他們覺得扭脖子好看,人顯得很生動,這個動作作為他們民族的技巧動作,也是特點動作。
⑩ 請問蒙族和維族舞蹈的節奏及動律特點
R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