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謎語大全及答案
愛吹牛皮
飛機上彈琵琶---高調
上嘴皮挨天,下嘴皮貼地---好大的口
木屐脫了底---盡牛皮
水桶當喇叭---大吹
風鑽進鼓裡---吹牛皮
公雞飛到屋頂上---唱高調
皮坊老闆---吹牛皮大王
吹牛皮不犯死罪---大話由你說
背著嗩吶坐飛機---吹上天了
錢鋪子的幌子---好大的調兒
麻雀子下鵝蛋---講大話
鼓上安電扇---吹牛皮
愛好表現
一腳登上泰山---蹦得高
口袋裡裝滿錐子---愛露尖
半瓶子醋---晃盪得很
頭上安電風扇---大出風頭
打破腦殼不叫痛---死稱好漢
打足了氣的皮球---愛蹦
打粉進棺材---死要面子
打腫臉---充胖子
布袋裡兜菱角---尖的出頭
石板上炒豆子---熟了就蹦
陰溝里洗手---假愛清潔
吃家飯屙野屎---只顧外頭
光腿穿大衫---光講闊氣不講丑
紅漆糞缸板---臭講究
廁所門口掛綉球---臭美
狗長了角---羊(洋)氣
爛茅屋上掛綉球---假漂亮
蝦子得意---愛蹦
袖筒里伸出一隻腳 ---誇大手
胸前掛板---好大的牌子
聾子的耳朵---擺樣子
搽粉上吊---死要面子
演員化妝---塗脂抹粉
愛情
一天下了三次雨----少晴(情)
大姑娘瞧嫁妝----有日子的人了
下雨天出太陽----假晴(情)
六月芥菜----假有心
木偶跳舞----自有牽線人
東邊日出西邊雨----說他無晴(情)也有晴(情)
司馬遇文君---- 一見鍾情
葉公好龍----假愛
電影裡面談戀愛----假情假意
劉海拉著孟姜女----有哭有笑
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待你還不好啊
有福同享,有禍同當---生死在一起
百里挑一---美人兒
戲台上結婚---不是真夫妻
向著太陽的花---愛情(晴)
好花插在牛屎上---不相配
快刀砍西瓜---兩分開
快刀砍水---難分開
楊宗保招親---又喜又驚
陳世美當駙馬---喜新厭舊
門板上的神---定成對
畫上的美女---不嫁人的
雨後送傘---不領你的情
姐兒倆害相思---患的是一樣的病
姑娘當大媒---自己作保
姑娘嫁太監---死也不去
挑水娶了個賣菜的---人對桶也對
啞巴戀愛---靠做手勢
盼望太陽的姑娘---想晴(情)人
看戲流眼淚---有情人
蓮蓬梗打人---絲盡(私情)斷
賈寶玉結婚---不是心上人
鴛鴦戲水---雙雙下
捉對的蠶蛾---死也不放
黃鷹抓鷂子---兩個人都扣了環了
棒打鴛鴦---兩分開
隔牆看美女---愛不得她
媚眼做給瞎子看---不領你的情
壁上掛的美人---你愛她,她不愛你
辦法很多
二齒釘耙---有兩下子
六個指頭搔癢---多一條道道
心眼像蜂窩---竅門多
天師過河不用船---自有法渡(度)
牙刷脫了毛---有板有眼
王八爺的眼眶眶---自有規模
水兵的汗衫---滿是道道
牛吃草帽---一肚子圈圈
火車站的鐵軌---道道多著哩
龍王爺的帽子---道道多
老鼠打洞---自找門道
和尚拾辮子---得發(法)
螞蟻爬進磨眼裡---條條是道
窯上瓦盆--- 一套一套的
鐵耙耙地---道道多
脫了毛的鞋刷子---板眼多
滾水鍋里煮棉花---熟套子
寬釘耙搔癢---道道多
飽經風霜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裡去
山坳上的松樹---飽經風霜
打蝦公,買煙抽---水裡來,火里去
何仙姑走娘家---雲里來,霧里去
輪胎皮---經磨
洞庭湖裡的麻雀---經過風浪來的
染房門口的捶布石---經過大傢伙
鐵磨臍---耐磨
鍋蓋上的米花子---熬出來的
摔到五味瓶子里---酸甜苦辣都嘗盡了
悲傷
三九天吃冰塊---涼透了
小孩見了娘---沒事哭一場
六月間喝冰水---寒心
憶苦會開完了---不歡而散
手榴彈爆炸---心膽俱裂
火燒旗桿---長炭(嘆)
打魚的網---在家干癟癟,出去濕汪汪
對著牆壁流眼淚---獨自悲傷
冬天吃冰塊---太心寒了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林黛玉葬花---情悲意冷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胡椒浸在醋里---辛酸得很
賈寶玉哭靈---悲傷已極
樑上掛豬膽---苦苦(哭哭)滴滴(泣泣)
崔鶯鶯送郎---一片傷心說不出來
寒號哭夜---如喪考妣
提起來的竹稿---眼淚汪汪向江河
彼此一樣
一個半斤,一個五兩---沒兩樣
三十晚上無月亮---年年都是一樣
天下烏鴉--- 一般黑
瓦罐子和土坯子---一窯貨
烏龜笑鱉爬---彼此一樣
烏龜莫笑鱉---都在泥中歇
烏鴉落在豬背上---黑對黑
半斤對五兩 --- 一樣的
羊屎落地---顆顆一樣大
老和尚念經---千篇一律
同池塘的水---一樣鹹淡
張飛找李逵---黑對黑
房上的瓦---翻一半,覆一半
狐狸莫笑貓---彼此差不多
姐妹倆生孩子---對添
城隍廟里的鼓槌--- 一對
歪嘴巴吹海螺---兩將就
歪鍋配歪灶---兩將就
燒窯的賣瓦的---都是一路貨
狼心狗肺--- 一個樣
綉花枕頭--- 一對
黃瓜炒絲瓜---一樣色
猴子笑兔子沒尾巴---彼此一樣
變化
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小娃娃的臉--- 一會哭一會笑
上春的天氣---變化大
水銀柱---不穩定
公雞屙屎---頭截硬,後截軟
陰陽婆的臉--- 一日三變
戲子的臉蛋---要哭就哭,要笑就笑
茄子開黃花---變種
玩魔術人的本領---會變
賣冰棒的進茶館--- 一冷一熱
剃頭匠的擔子--- 一頭冷一頭熱
削尖的南竹腦殼---變卦了
桂花樹旁修個茅廁--- 一陣香來一陣臭
黃連蘸蜜---甜一口苦一口
貓兒眼---早晚有變
寒暑表---有升有降
撤了火的鋼精鍋---很快冷了下來
不長久
三月間的櫻桃---紅不久
三月間的桃花---謝了
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
太陽下面的雪人---不長久
瓦上霜---不長久
過年的豬---早晚得殺
芋頭葉子上的水珠---不長久
戲台上的官---當不長久
燈草打火把--- 一亮而盡
狗守廁所---等屎(死)
兔子尾巴---長不了
茶杯里的糖塊---壽命不長了
太陽底下的露水---不久長
秋後的蚊子---神氣不了幾天
借來的老婆---過不得夜的
跌在茅坑邊上---離屎(死)不遠了
不負責任
十二月的蛇---打一下,動一下
三尺長的鋸---又拉又推
大肚羅漢戲觀音---睜隻眼閉隻眼
天天練打靶---睜隻眼閉隻眼過日子
王八拉車---有前勁,沒有後勁
王婆賣了磨---沒有推的了
少吃咸魚少口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少吃咸魚少口乾---何必多管閑事
牛皮鼓---不打不響
欠帳多了---不知愁
打鳥政策---睜隻眼閉隻眼
打排球---靠推
閉眼吃毛虱---眼不見為凈
米湯盆里洗澡---糊糊塗塗過日子
池塘里的萍---浮在表面
孫悟空坐金鑾殿---毛手毛腳
老和尚敲鍾---過一日是一日
關雲長失荊州---大意
吃了迷魂湯---全忘記了
當天和尚撞天鍾---得過且過
丟了鐵棒擔燈草---專揀輕事做
灶邊磨子---推 一下動一下
泥水匠刷牆--- 一手推
淺灘上放木排--- 一拖再拖
披著牛皮---不認臟(贓)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指頭挖耳朵---不深入
樹葉子掉到河裡---隨波流
站在高處看打架---袖手旁觀
鴨子過河---隨大流
鴨子身上潑水---漂漂(飄飄)而過
拿著鑰匙滿街跑---當家不主事
鐵匠改行學彈匠---拈輕怕重
騎馬觀花---不深入
豬八戒帶腰刀---邋遢兵一個
揪住馬尾巴不放---過拖
棒槌拉板胡--- 一粗二糙
猴子帶皮手套---毛手毛腳
晴蜒點水----不深入
算盤珠子---撥一下動一下
瞎子吹洞簫---摸(莫)管
礱子推豆腐---好粗糙
牛皮籃球---不打就不跳
百年松樹,十年芭蕉---粗枝大葉
落水的油滴---浮在上面
和稀泥,抹光牆---和事老
不好開口
兒看見娘丑---不好開口
三尺長的梯子---搭(答)不上檐(言)
三餐蘿卜炒現飯---沒有鹽(言)
大姑娘要婆家---嘴裡說不出來
大風里吃炒麵---開不了嘴
下巴底下支磚---張不開嘴
牛嘴上了篾簍子---開不得口
兩個啞子捆在一起---談也不好談]
兩 個啞子見面---不好開口
吞了火炭---啞了口
迎風吃炒麵---張不開口
茅廁板上的紙---揩(開)不得嘴
茅廁板上撿手帕---揩(開)得口
嘴巴貼膏葯---開不得口
茶壺里煮湯丸---嘴上倒不出來
啞子受人欺---敢怒不能言
啞子受冤枉---至死不開腔
啞巴打電話---有話講不出
秋蟬落地---啞口了
蠍子當琵琵---彈(談)不得
不明不白
木頭眼睛---看不透
不識字的人看布告---老說一抹黑
半夜裡雞叫---不曉
四兩棉花十張弓---從何彈(談)起
米湯里和鹽---鹹鹹(含含)糊糊
孫猴子封了個弼馬溫---不知官大官小
初一夜裡---處處不明
屎殼郎爬到炭堆上---不動顯不出自己黑
啞巴比劃,聾子打岔---說不清,聽不明
夏夜的螢火蟲---明一下,暗一下
鐵拐李葫蘆---不知賣的什麼葯
騎跑馬吃燒雞---這把骨頭還不知道扔在哪呢
隔山買豬---過估
隔口袋買貓---蒙著交易
隔牆的箕簸---不知翻覆
瞎子過橋---摸著走
瞎子望天窗---不明不白
不能改變
六月的杉木---定型了
木頭做成了船---已成定局
水牛過小巷---轉不過彎來
長蟲鑽到鳥銃里---拐不過彎來
烏鴉的翅膀---白不了
出了窟的磚---定型了
生米煮成熟飯---改不過來了
生成的矮子---高不了
生成的眉毛長成的痣---定型了
奶奶的鞋子---老樣子
死羊的眼睛---定了
觀音菩薩---年年十八
孫女穿她奶奶的鞋---老樣子
陽雀叫三年---現話一句
吃屎的狗---性難改
和尚打梆梆---老一套
城隍廟里菩薩---站就站一生,坐就坐一生
屋檐水---滴現處
缺牙齒吃豆子---原進原出
菩薩的眼睛---動不了
猴子玩把戲---老一套
不起作用
一身掉下井---耳朵拉不出
三十里路罵知縣---無用
三加二減五---等於零
三年陳賬---還翻它作什麼
大人不在家---講小孩子話
馬尾穿豆腐---提不起
稀了的泥----糊不上壁
木頭上長瘡---不痛不癢
水牛陪考---比勁大
毛腳雞---上不得台盤
牛屁股後面念祭文---空話
頭發絲穿豆腐---不消提
打蚊子喂象---不頂用
巧眉眼做給瞎子看---白搭
對牛彈琴---不起作用
陽雀叫三年---空話一句
吃南瓜不放鹽---講淡話
光有鼓槌子---打不響
竹山上的筍---大了不能吃,小時不能用
燈草作拐杖---借不著力
沒腳蟹---走不動
床底下躲雷公---無用
宋江的軍事---吳(無)用
張天師被娘打---有法無用
楊柳一開花---沒結果
紙上畫的糍粑---吃不得
紙做的花兒---不結果
紙糊的板凳---坐不得
紙人騎石馬---輕不壓重
炒現飯---沒有味道
廟里的菩薩---不講話
抱琵琶進磨房---對牛彈琴
擔雪填井---白費力
茅坑裡的攪屎棍---聞不能聞
武大郎的身子---不夠尺寸
武大郎打虎---沒生成那個拳頭
畫上的馬---頂看不頂用
畫上的餅子---充不得飢
青石板上種花生---既扎不了根,更結不了果
扁擔插在橋眼裡---擔不起
鈍刀子割肉---不出血
請人哭爹娘---假傷心
嘴巴上擦石灰---白說
狗屎做的鞭---聞(文)又聞(文)不得
和尚買梳子---無用
使牛去追馬---徒勞
兔子雖多---駕不了轅
臨死打哈欠---白張嘴
哈叭狗追兔子---論跑不能跑,論咬不能咬
浸濕了的木頭---點不起火
拳頭打雞蛋---無濟於事
鐵丸子打湯---不進油鹽
綉花枕頭--- 一包草
漁場起火 ---網燃(枉然)
麻秸桿做扁擔---不是那個材料
麻稈搭橋---擔當不起
麻袋布做龍袍---不是那個料子
麻子打粉---不過填洞洞
聾子參加賽歌會---收獲全無
脫了牙的老虎---咬不傷人
隔年的金子---頂不上現銅
隔著內衣搔癢---不過癮
隔年的皇歷---不起
強盜過後安弓箭---沒有用
猴子看戲---乾瞪眼
滿天掛魚網---遮不住太陽
塘里的泥鰍---翻不了大浪
牆上畫餅---不充飢
牆上畫老虎---吃不了人
瞎子戴眼鏡---多餘的框框
糟鼻子不喝酒---空有其名
戳穿西洋鏡---不值半文錢
❷ 『愛江山更愛美人』有何典故
『愛江山更愛美人』是不愛江山愛美人引申而來
是李煜與娥皇、小周後的風流故事
其典故是:
南唐後主李煜是南朝天子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子。
由於他生於七夕,李璟特別高興,說:「今宵為七夕,吾兒恰於此日降生,但願他終生幸福,萬事如意,就為他取名「從嘉」,讓他一切從「嘉」吧!」李煜是他即帝位後改稱的名號。
從嘉天生一副帝王之相:前額寬闊,兩頰豐滿,口生駢齒,一目重瞳。在歷史上,虞舜、楚霸王項羽都是重瞳。
保大十二年,是從嘉生活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這一年他18歲,奉父皇之旨與南唐開國老臣周宗的長女,19歲的娥皇結為秦晉。雖然是一樁政治婚姻,但無論從哪方面看卻都是美滿的。首先,娥皇有著非常動人的容貌。
她有一雙清澈如水的丹鳳眼,皮膚白如凝脂,氣質雍容華貴,有少女成熟而動人的曲線。其次,娥皇還是一位博覽群書,能歌善舞,擅長彈奏琵琶的才女。所以,這是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結合,堪稱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雖然是"先結婚,後戀愛",但二人一結婚,感情一下子就進入了熱戀狀態,偶爾分別,便感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婚後不久,娥皇歸省雙親。此時恰逢秋雨連綿,秋風蕭瑟,佳人離去,獨守空幃,從嘉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娥皇的面容、身影不斷閃現在眼前,娥皇的芳澤不斷從錦枕上散發出來,他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眠。
小別勝新婚。娥皇歸來,才使從嘉期盼的心得到撫慰。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發覺得娥皇的可愛。一天,娥皇起床後對鏡梳妝,從鏡中發現從嘉正在痴痴地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那麼深情,那麼專注,她發現後不由得一笑,高興地哼起一首歌曲。
為了烘托氣氛,從嘉讓宮女呈上美酒,夫妻對酒談情,小飲幾杯後,娥皇兩頰泛紅。"酒不醉人人自醉",斜倚綉床,脈脈含情地看著從嘉。
接著,揮動著沾有酒跡的羅袖,抽出一綉線放在嘴裡,嚼了一陣兒之後,突然將紅絨唾向從嘉,從嘉不由一驚,爾後大笑,隨即把這一幕寫成了新詞。
與從嘉結婚後不久,娥皇彈奏琵琶的高超技藝很快顯露出來。她彈奏的琵琶常使人聽得如痴醉,可與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相媲美。
一天,娥皇在從嘉書房裡查閱曲譜,偶然得到一冊曲的殘譜。她感到分外驚喜,她要看看這首舞破盛唐江山的"仙曲"的廬山真面目,美中不足的是這只是個殘譜。
她連忙奔向琴室,操起琵琶試彈。她專心致志,冥思苦想,按圖索驥,憑著她深厚的音樂功底,終於使失傳200多年的名曲復成完璧。根據自己的理解,娥皇對結尾進行了改動,原曲的結尾漸緩漸慢,搖曳而去,娥皇改成了倏然而止。
該曲在宮內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君臣上下一致贊嘆娥皇的過人才華。
公元994年,年僅29歲的娥皇突然生病,久治不愈(這時從嘉已做了皇帝,並更名為李煜。本來,從嘉只想做一個風流才子,瀟瀟灑灑地過一生。但上蒼卻讓他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做了太子,做太子不到一年,角色還沒演好,又做了皇帝。)
見愛妻病倒,李煜茶飯無心,日夜陪伴在娥皇的病榻前,盼望她早日痊癒。為了增強娥皇戰勝疾病的信心,他將自己寫的書贈娥皇,祝願她能和自己青春常在。
就在娥皇病情日重,最需要李煜陪伴的時候,風流成性的他卻對娥皇的妹妹產生了戀情,並很快發展到頻頻幽會,這深深刺痛了娥皇的心。
娥皇病重後,她的妹妹從老家揚州前來探視。娥皇之妹因為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名字,因後來也被封為皇後,人們便把她稱作小周後。小周後比娥皇小14歲,李煜與娥皇結婚時,小周後年僅5歲。隨著時光的流逝,當年混沌未開的小女孩已出落成15歲的婀娜少女。
小周後天生活潑,美麗可愛,深受李煜母後的喜愛,時常派人接她到宮中小住。小周後酷似初入宮時的娥皇,只是她比娥皇更年輕、更活潑。隨著接觸的增多,李煜對她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小周後這次來探望姐姐,被安排住在瑤光殿的畫堂里。
這天中午,午睡之後,李煜身著便裝去看望小周後。為了給小周後一個意外的驚喜,他不讓宮女通報,徑直走向畫堂。來到畫堂門口,室內一片寂靜,原來小周後午睡未醒。他悄悄掀起竹簾向里觀看:
小周後身著睡衣躺在綉榻上,睡衣薄於蟬翼,那醉人的曲線,濃密、烏黑的秀發散鋪在錦床上,睡美人發出均勻的呼吸聲,少女特有的體香一縷縷地傳來,李煜不由得如痴如醉,更想近前看個真切,嗅個滿足,便掀簾而進,卻不料碰響了珠鎖,發出了雖然不大而在他聽來卻是震撼心魄的響聲……
小周後猛然驚醒,扭頭一看,李煜正尷尬地站在門口。這時,李煜只好硬著頭皮走向前去,說道:"寡人本想看看小妹,不料驚動了小妹的好夢,真是抱歉之至!"
小周後連忙說道:"不知陛下光臨,請恕小妹未曾迎駕之罪。"說到這里,小周後才意識到自己尚穿著睡衣,急忙施了一禮退向了屏風後面更衣。
更衣之後,小周後重新施禮坐下,便問起姐姐近日的病情。談話之中,小周後無意中向李煜看去,發現姐夫以一種異樣的目光注視著自己,而且姐夫的一隻眼睛有兩個瞳孔。小周後羞澀地低下頭來。
為了打破尷尬,小周後說道:"到今日才明白,陛下的一隻眼睛和大舜的一模一樣。"
"是啊,人們將他與唐堯、夏禹並稱三代,那是天下為公的時代。他不但是有名的聖君,還有一個讓人羨慕的幸福美滿的家庭。"
"如何幸福美滿呢?"
"他有恩愛的一後一妃,這一後一妃不但有傾國傾城之貌,而且都對他一往情深。王後叫娥皇,和你姐姐同名,王妃叫女英,是娥皇的胞妹。她們姐妹倆雙雙嫁給了舜帝,舜帝南巡時病死於蒼悟山,她們姐妹倆哀毀而死。姐妹倆的眼淚灑在竹子上,後來的竹子就出現了斑點,後人叫做「湘妃竹」。
我不想做什麼聖君,只想和大舜一樣有一雙美麗多情的後、妃,此生足矣。"李煜說完,眼睛直直地注視著前方。小周後雖然年齡不大,但異常聰慧,情竇初開,聽了李煜的話,已隱約聽懂姐夫的弦外之音。但她一點思想准備都沒有,一時不知如何應對,惶恐地低頭不語。
李煜一言既出,自感過於沖動,便借故告辭。回到澄心堂,回想這次與小周後的會面,一時心潮難平,便填寫了一首詞
看完這首詞,小周後完全明白了姐夫的心意。尤其那一句"相看無限情"寫得多麼含蓄,又多麼濃烈,多麼引人遐思啊!她不禁想起姐夫說的大舜和娥皇、女英的事來,莫非姐夫就是大舜再生,姐姐和自己就是娥皇、女英?
要不,為什麼姐夫的眼睛長的和大舜一樣,姐姐恰好也叫娥皇……
而在李煜那邊,"午睡驚夢"事件之後,小周後充滿青春的面容,鶯鶯燕燕的聲音,豐滿動人的體態,隨時隨地晃動在眼前,就連睡夢中也常常與小周後相會。他的整個身心都被小周後吸引了,熱戀的火焰烤著他,他實在不能堅持下去了。
何況,以帝王之尊,小周後為什麼不能為我所有呢?只是,娥皇正在病中,不能不照顧她的情緒。於是,他寫下了約小周後夜半到移風殿幽會的密信,派宮女送給小周後。
接到密信,小周後認定自己就是女英第二,決心按期赴約。三更之後,月光朦朧,萬籟俱寂,小周後輕出畫堂,慢慢向移風殿走去,只是腳下的金縷鞋發出有規律的響聲,讓她感到驚心動魂,只好脫下金縷鞋,提在手上,前瞻後顧地向移風殿走去。
來到移風殿,推開殿門,只見李煜正站在花架前望眼欲穿地等著她的到來,她猛地撲向李煜的懷抱。由於初次與男性接觸,渾身上下猛地一陣顫抖,嬌喘吁吁地對李煜說:"奴家把一切都交給你了,任你盡情地愛吧!但願日後不要辜負奴家啊!"
李煜沒有言語,只是緊緊地把她抱在懷里,然後萬般柔情地擁著小周後走向綉榻,二人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不眠之夜……
第二天,李煜回到澄心堂,激動地將昨夜的情景寫成了一首詞
夫妻之間對於彼此的感情的變化是十分敏感的,在女性一邊尤其如此。開始娥皇對於李煜近幾日很少來看自己感到納悶。後來,她見到了妹妹,說是已被姐夫接來多日,幾次來看姐姐,都碰上姐姐在昏睡。聽到這里,娥皇什麼都明白了,她痛苦地閉上了眼睛,沒有再與妹妹交談。
娥皇死後,回顧10年來的恩愛生活,李煜痛心疾首,內疚不已。他親臨娥皇靈前哭祭愛妻,並寫下長達2000多言的祭文。在祭文中,他橫溢的才華,真摯的感情,極力頌揚娥皇美麗的容貌、超人的才華,重溫了他們伉儷情深的恩愛生活。最後,不顧自己的身份,署名"鰥夫煜"命鐫刻在娥皇陵園的巨碑上。
(2)威寧爐山美女唱讀祭文視頻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上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帝王:
一、周幽王姬宮湦與褒姒
周幽王對褒姒非常寵愛。後來,褒姒為周幽王生下兒子姬伯服。有了兒子後,周幽王對她更加寵愛。最終周幽王竟然廢黜王後申後(申國國君申侯之女,後來周幽王立她為王後,故稱申後)和太子姬宜臼(申後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為王後,姬伯服為太子。
如此愛屋及烏,褒姒之福而國家之患也。太史伯陽因周幽王太過寵幸褒姒,認為禍患已經形成,誰也無法改變,西周必會滅亡。最終西周果然滅亡。而周幽王丟了江山卻流傳了一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雖然聽之荒謬,但是這個博美人一笑的典故令天下女子動容啊!
二、西楚霸王項羽與虞姬
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現,為中國的歷史掀起了一場風雲,寫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話。虞姬為西楚霸王項羽愛姬,常隨項羽出征。
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項羽被劉邦困在了垓下,劉邦手下有不少人會唱楚歌,項羽幾番突圍失敗,兵孤糧盡,夜晚聽到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楚營里的將士們聽見家鄉的歌聲,軍心渙散,都紛紛逃跑了。
楚霸王看見大勢已去,心如刀絞,他什麼也不留戀,只惦記著愛妾虞姬。兩人飲酒帳中,不由悲傷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忍淚唱起《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這是歷史上少見的絕命悲歌,也是愛情的悲歌,虞姬唱罷,拔劍自刎。項羽悲痛萬分,最後於烏江慷慨地自刎。項羽的《垓下歌》使這位鐵血男兒多了一些柔情,他與虞姬的愛情故事廣為傳頌,同富貴,共生死,凄美而震撼。
三、漢宣帝劉詢與許平君
漢宣帝劉詢是西漢第十位皇帝。18歲的劉病已先被上官太後封為陽武侯,隨後即被立為皇帝。改名劉詢。許平君出生在一個境遇凄慘的家庭里。許平君的父親名叫許廣漢,許廣漢和劉病已是忘年交。
很自然的,劉病已認識了許平君,也掀起了一段讓人感傷的帝國情事。而這位許平君更是史有明載得到皇帝丈夫愛情的為數不多的後妃之一。當時劉病已的處境貧寒並沒有妨礙他和許平君之間的夫妻情誼。
許平君對丈夫體貼入微,劉詢活了十七年,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有人噓寒問暖是個什麼滋味。他對不嫌棄自己的妻子和岳父感激涕零。結婚的第二年,小夫妻生下了一個兒子。兒子出生還不滿百日,劉病已被霍光選中,成為大漢王朝的第十任皇帝。
初登大寶的劉病己深知霍光的位高權重。作為武帝的託孤忠臣,霍光的確是兢兢業業為漢家天下著想,劉病已感激霍光擁立之餘又有幾分忌憚。於是劉詢對霍光是禮敬有加,對霍光,劉詢對他都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的。就只除了一件事——立皇後。
當時眾公卿都認為霍光之女霍成君是最佳的皇後人選,甚至於集體上書。然而,這時候,皇帝卻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詔書:我在貧微之時曾經有一把舊劍,現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眾位愛卿能否為我將其找回來。
這道尋故劍的旨意情真意切,每字每句都在講述皇帝眷戀舊情的心意。總算群臣也是揣摩上意的好手,開始一個個請立許氏為皇後,許平君成為大漢皇後。這便是典故「故劍情深」的源頭。患難夫妻,糟糠之妻,劉病已對許平君的愛之深,情之切,令世人感動。許平君應該是歷史上最幸福的皇後吧!
四、漢光武帝劉秀與陰麗華
漢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王朝的建立者。他在位期間,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一賢明的君王。劉秀沒即位前曾說:「作官當作執金晤,娶妻當得陰麗華」。
當時的劉秀還沒有天下大志,覺得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就是當執金吾,娶陰麗華。劉秀即位後,欲封陰麗華為後,但當時的政局不穩,劉秀只能封郭氏為後。後來劉秀還是廢了郭皇後,立陰麗華為後,此時的陰麗華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太婆了,這就是傳說中最浪漫的事,與你慢慢變老。
劉秀和陰麗華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作為皇帝劉秀算是很痴情專一的皇帝了。陰麗華一生謙德,相夫教子,主理後宮,不曾干預朝政,更能約束家人。劉秀一生信任陰麗華,全靠她的輔佐而無後顧之憂,專心國事,這才出現了「光武中興」的時代。
然而像他這樣的帝王、像他和陰麗華這樣少年盟誓、一生相守的皇家浪漫愛情故事,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也就這么一個吧。
五、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與馮潤
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國文化,實行漢化,禁胡服﹑胡語,改變度量衡,推廣教育,改變姓氏並禁止歸葬,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是西北方各民族陸續進入中原後民族融合的一次總結,對中國起了重要的作用。孝文帝愛上了太後的親戚馮潤小姐,於是把她娶到宮里。
可是太後卻不喜歡馮小姐,沒隔多久,就以馮小姐得病為由,把小姐趕出宮外,並且立馮潤的妹妹為後。孝文帝斗不過太後,就忍了下來。三年之後,馮太後去世了,孝文帝立即把馮潤小姐接進宮內。可是馮潤小姐回宮後竟然把自己的妹妹逼走,還毒死了另一個嬪妃高美人,並把她的孩子搶來當繼子。
孝文帝太愛馮小姐了,忍受了她所做的一切。後來,馮小姐又策劃謀殺孝文帝,未遂。孝文帝還是很愛她,又忍受了這一切,沒有殺她。
但孝文帝的心已經碎了,終於在33歲那年鬱郁而終,在臨死前下遺詔,要馮小姐隨他到天堂見面,死也要一起死。這樣的男人真是痴情到無可救葯,不管他所愛的人對他如何殘酷,他還是愛著她,就連死也要在一起。然而痴情總被無情負,可憐可嘆啊!
六、北齊後主高緯與馮小憐
高緯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第五位皇帝,北齊武成帝高湛的長子,母親為胡皇後。少年時容儀美好,為父親寵愛,拜為王世子。是北齊的最後一位皇帝,共在位12年,一生干盡荒唐之事,在歷史上也屬於惡君昏帝的「典範」。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殘暴的男人,卻是一個痴情種!高緯本是好色之徒,無能之輩,但認識了馮小憐之後就再也離不開她了,就是上朝時也把她抱在懷里。馮小憐得寵,皆因她和高緯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能彈琵琶,工歌舞」(《北史》),一樣有著藝術天分,一樣是不可多得的實力派。
小時候的馮小憐,出身寒微,是我見猶憐;被高緯寵幸之後,是呵護備至、愛憐有加。周朝進攻齊國時,高緯竟說,只要馮小憐無恙,戰敗又如何?
被虜後唯一個請求就是「乞還馮小憐」。高緯用情之深,馮小憐深受感動,後來雖然換了兩個丈夫,但還是想著高緯,一天彈琴時弦斷了,於是作詩一首:「 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欲知心斷絕,應看膝上弦。」然後自殺。高緯為情所迷,就愛情而言,他絕對算得上痴情種。
七、唐玄宗李隆基與楊玉環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玄宗個人素質優秀,善騎射,通音律、歷象之學,多才多藝。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了。李隆基人到中年,他的愛情竟然從博愛轉化為專一。
楊玉環和李隆基實在是千年等一回的恩愛夫妻,他們倆恩恩愛愛雙雙對對,「春從春遊夜專夜」,楊玉環的美貌也讓李隆基「盡日君王看不足」。當然,為討楊玉環的歡心,李隆基也對楊玉環的兄妹封官加爵,楊國忠從流浪漢搖身一變當了金吾兵曹參軍,楊玉環的妹妹也成了虢國夫人。
李隆基恨不得把整個天下都給了楊玉環。他們倆一個是梨園始祖,一個能歌善舞,也算是天生一對了。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可謂流傳千古,還有很多詩詞歌賦來贊美,也許愛情就是這么美好而令人羨慕吧!
八、南唐後主李煜與娥皇
「南朝天子愛風流,盡守江山不到頭。」南唐後主李煜是南朝天子中代表性的一位。李煜年逢18歲,奉父皇之旨與南唐開國老臣周宗的長女,19歲的娥皇結為秦晉。雖然是一樁政治婚姻,但無論從哪方面看卻都是美滿的。
娥皇有著動人的容貌,雍容華貴的氣質,還是一位博覽群書,能歌善舞,擅長彈奏琵琶的才女。所以,這是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結合,堪稱珠聯璧合,相得益彰。雖然是"先結婚,後戀愛",但二人一結婚,感情一下子就進入了熱戀狀態,偶爾分別,便感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李煜一首《長相思》:「雲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秋風多,兩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寫盡對娥皇的深切思念。公元994年,年僅29歲的娥皇突然生病,久治不愈。
李煜見愛妻病倒,李煜茶飯無心,日夜陪伴在娥皇的病榻前,盼望她早日痊癒,並寫了《後庭花破子》贈娥皇,祝願她能和自己青春常在:"玉樹後庭前,瑤草妝鏡邊。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這也是世人熟知的那首亡國之作《玉樹後庭花》。
九、明孝宗朱佑樘與張皇後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即位後,驅除宮內奸臣,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賢臣。使當時的朝政煥然一新。孝宗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使明朝再度中興盛世。後來人們把孝宗統治時期稱贊為「弘治中興」,明孝宗朱佑樘的後宮只有皇後張氏一人,恩愛如民間夫婦。
孝宗和張皇後是患難之交,一對恩愛夫妻。兩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讀詩作畫,聽琴觀舞,談古論今,朝夕與共。再者說,張皇後本人的性格也許較為活潑,對孝宗有足夠的吸引力和約束力。有史料稱張後為「驕妒」,從後來她在政治斗爭中扮演的角色來看,張後確實也絕非庸常之輩。
作為明朝的中興明君,朱佑樘最具人格魅力,他勤政,為人寬和,私生活嚴於律己。雖然沒有什麼動人的故事情節,但是面對無盡的誘惑,他能始終如一地愛自己的妻子,難能可貴,其實愛情本來就是平平淡淡的,而作為帝王,這樣的平淡就可貴了。
十、清世祖順治與董鄂妃
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是清愛新覺羅皇太極太宗文皇帝的第九子。福臨是於順治元年入關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十四歲親政。順治皇帝也是歷史上罕見的痴情的皇帝。他固執,率性而為,一旦痴迷,則難以自拔。
因為深愛董鄂妃,他可以不顧任何政治影響、不顧天下人的唾棄,最後董鄂妃一去世,他便也不再留戀塵世。關於他和董鄂妃的愛情傳說,幾百年下來經久不衰。順治皇帝與他第二個皇後大婚時,按照當時清代的規定,王爺們的福晉要進宮侍宴。
順治皇帝由此與襄親王的福晉董鄂氏相識相愛,襄親王博穆博果爾也因此憤而自殺。博穆博果爾死的同年,順治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韙,把董鄂妃接到宮中,封為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後。順治皇帝還一度要廢第二任皇後,而冊封董鄂妃為皇後,可由於皇太後和大臣的反對,以及政治影響,他無奈只好作罷。
可是,董鄂妃在宮中的待遇和所受的恩寵早已超過那個平庸的皇後。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的寵愛,從為董鄂妃舉行隆重的冊妃典禮上就可以看出來。頒布詔書,大赦天下。在清代歷史上,因為冊立皇貴妃而大赦天下的,這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順治皇帝要把自己的喜悅之情與天下人分享,給予董鄂妃他所能給予的極致。可惜董鄂妃一直體弱多病,所生的四皇子夭折後,更是一病不起,終於在順治十七年病逝於承乾宮,年僅22歲。董鄂妃病逝,順治皇帝痛不欲生,哭的死去活來,甚至尋死覓活。
為了表達他的悲痛,順治皇帝在景山建水陸道場,大辦喪事。將宮中太監與宮女30人賜死,讓他們在陰間侍候自己的愛妃。同時令全國服喪,官員一月,百姓三日。順治帝讓學士撰擬祭文,命朝中大臣,皇親國戚都去哭陵。
並親手撰寫了飽含深情,長達四千字的《端敬皇後行狀》來悼念愛妻,回憶了董鄂妃的種種往事,追封她為「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多情天子的歡喜與哀痛,也只能通過這些方式表達。順治死後,陵墓旁葬著兩位皇後,其中一位就是董鄂妃。
董鄂妃一死,順治皇帝悲痛欲絕,原本就痴迷佛學的他,更是消極厭世。最後,順治皇帝積郁成疾,在董鄂妃去世僅僅三個多月後,就溘然離世。能讓一代天子痴情至此,由此可見,董鄂妃絕非一般女子。而順治皇帝的痴情也是令人羨慕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