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女理發師為什麼剪頭發很過細的
女理發師剪頭發很過舉段細是因為女生相比之下可能更細心一點。
理發師是指經歷過拜師學藝,跟隨師傅刻苦學習技術被師傅認可後缺答尺,出師。自立伏高門戶的人,理發師的職業道德一般都很高,對與發型技術的熟練度,對發型的熱情度,對發型技術鑽研度都是很高,自發型技術在30年代從歐美傳入中國,從那時起人們就將這個職業稱為「理發師」。
愛美是人的天性,人們都力求美好的風度和儀表,且頭為一身之首,自然最受關注重視,故此該行業越來越發展,有增無減,只興不衰。
B. 電影理發師的情人中女理發師雪佛夫人是誰演的
Anna Galiena
安娜·加列娜
C. 世界十大有名的發型師有哪些
倫敦沙宣美發學院創辦人維達沙宣(Vidal Sassoon)於1928年出生於悶穗源倫敦,是在逆境中奮斗而美夢成真的傳奇人物。生於倫敦市的狹小巷弄中,他的童年顛沛流離,父親拋棄了家庭,母親無力扶養他們,只好將他與弟弟送到猶太孤兒院,十四歲時由於無法負擔學費他開始了學徒的生涯,到當時倫敦頂尖的發型師葛恩教授那裡學習發藝。從此打開了他發型設計生涯之門。當時葛恩教授還免收了他一百英鎊的學費。
在30歲時維達沙宣開設了首家個人大型沙龍,他劃世紀的創意與才華更徹底改變了人們的造型。1958年沙宣首先發明了「造型剪」的技巧(The Shape),依據個人特有的頭骨結構及其與幾何形狀的配合觀念來剪發。他嚴謹的造型搭配起精準的線條,能讓婦女由日常沉悶而費時的整發過程中解放出來。自此,維達沙宣更不斷地超越自我,創造出許多輝煌的紀錄,因此能在本世紀競爭激烈的時尚工業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六十年代是一個充滿刺激與創造力的時代,當時的倫敦,出現了如披頭士樂隊(Beatles,又稱甲殼蟲樂隊)和設計師瑪麗·關一批崇尚激情創造的群體人物。
維達·沙宣族凱亦是其中的佼佼者。一九六三年,瑪麗·關邀請維達·沙宣為她的模特兒設計全新發型,要求既不能掩蓋服裝的優點,又要設計獨特、充滿時代感、維達·沙宣富於創意地根據個別模特兒的不同輪廓,配合幾何形狀的線條,設計出造型簡單別致的沙宣短發。香港著名女演員關南施(NancyKwan)是首位沙宣短發的模特兒。
這個大膽創新的發型設計轟動了時裝界和傳媒。女士們蜂擁而至邦德街的沙宣發廊。維達·沙宣和他旗下天才橫溢的發型師們不斷地創造出突破性的發型,例如不對稱式、五點剪式和希臘女神發型。每個人都對維達·沙宣的發型設計趨之若騖,被稱作經典之作的沙宣剪發技術(SassoonCut)以其細致的造型和利落的線條,徹底將女士們從當時單調、呆板的發型束縛中解脫了出來。
現在維達·沙宣的名字和他的名人顧客都蜚聲全球。無論是搖滾歌星還是政客名流,如今都對發型設計越來越重視,維達·沙宣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維達·沙宣對美發界的貢獻,就好象披頭士帶動流行音樂熱潮那樣舉足輕重。維達·沙宣的創意在美發界及時裝界帶動了無窮動力,他應業內人士和顧客的要求,研製成VidalSassoon沙宣美發產品系列,並於一九七四年推出。該套產品結合了專業發型設計師的實際經驗和科學家們的先進科技成果。
一九八三年,維達·沙宣將其公司的產品部售予Richardson-Vicks。兩年後,該公司被寶潔(Procter&Gamble)公司收購。維達·沙宣現任寶潔公司的顧問,積極參與產品發展和市場推廣各方面的工作,從構思、配方研製、產品試驗、包裝設計到廣告推廣的形象,他都不斷地提供意見。維達·沙宣的親身參與,確保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產品能夠充分體現其個人理念和哲學的精萃。
維達·沙宣所發展的事業如今已成為跨國企業,因而所接觸的社會階層也比以往更廣泛,但維達·沙宣的精神始終不變,那就是推行教育、忠誠服務、追求創意及卓越品質、注重造型的實用性、擺脫冗贅的枷鎖、達到簡潔就螞態是高雅的最高境界。
D. 撒切爾夫人:最狂發型人 一年竟做118次頭發!
撒切爾夫人:最狂發型人 一年竟做118次頭發!
2013年底,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公布新年授勛名單,對各行各業有特殊貢獻的人予以表彰。足壇名流貝克漢姆、為英國捧回70多年來首座大滿貫獎杯的網球手穆雷,都沒有出現在名單中。而為首相卡梅倫藏起發際線的理發師里諾列儂等諸多曾被授予此榮譽者一樣,在自己的名字後面加綴這一頭銜。
一時間,卡梅倫和里諾成了眾矢之的。這讓里諾很傷心:“人們以為我們只是站在椅子後面邊理發邊聊天,但其實我們做了很多有價值的事情。”
首相發際線很重要
隨著發際線後退,卡梅倫在理發上的投入也增加了。他會在里諾那裡每次花費90英鎊(約合人民幣890元),因為後者“妙手回春”的手、敏銳發現細節的雙眼,讓他通過改變頭發偏分方向完美地掩蓋了發際線後退危機。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是里諾在2007年建議卡梅倫將頭發偏分從右邊變為左邊(發縫從左邊改到了右邊),這變化當時還引起不小憤怒,其官方發言人不得不發表聲明,首相頭發改變沒有任何政治動機。
此後,從2008年起,卡梅倫的頭發基本由里諾打理,里諾經常也會被召喚到首相官邸唐寧街10號“上門服務”,偶爾別人還會搭他的“順風車”。
里諾現年49歲,父母是義大利人。他從不休假,除了美發,他所說的“很多有價值的事”包括慈善工作以及致力於推動美發行業規范化。
他是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的“粉絲”,認為能給首相理發是種榮幸,也是肩負著一種責任:“出現在公眾眼前的人都該端莊、利落,尤其你代表的是自己的國家。”
里諾的客戶名單中還有麥當娜、阿黛爾等多名演藝界聞人,甚至希拉里柯林頓——她來倫敦時,會由里諾打理形象。
這顯然是因為他的“靠譜”:“最重要的就是信任,我是不會大嘴巴的。”里諾獲獎後的表現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接受采訪時,他堅決否認首相有發際線危機:“胡說,卡梅倫先生沒有開始禿頂。”
在為要不要給首相的理發師授勛吵架之餘,議員之間還展開了一場“比價”風——鑒於卡梅倫理發要花90英鎊,議員們紛紛“曬”自己的理發花費,看誰最節儉。
副首相尼克皮克爾斯則可以“秒殺”所有人:他在家自己理發。
此外,不僅這些政客覺得里諾“勝之不武”,卡梅倫的前任理發師托尼塔希爾也說,連用偏分掩蓋首相發際線的功勞也不屬於里諾,該屬於自己。
塔希爾稱,自己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那天,他對卡梅倫說:“卡梅倫先生,你的頭發不應這樣留,這樣使得你的臉看上去有點長。您的頭發是從左至右長的,如果逆著這個方向留發,就會豎起來。”然後他做出了調整,並讓卡梅倫照照鏡子看看效果如何——當時,塔希爾給卡梅倫理發只收費10英鎊。
王室的禿發危機
比起解決了發際線問題的卡梅倫,英國王室才真是“情何以堪”。
威廉王子20歲出頭便開始脫發,到25歲謝頂明顯可見。有人當時就調侃說,他什麼都有,就是沒有一頭完整的頭發;還有的說,他還不是國王,就已經該戴個王冠了——來掩蓋住禿頭。
一直以來,威廉的禿頭危機都是英國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他大婚期間,連《今日心理學》雜志都發布題為《威廉王子的禿頭閃耀在婚禮上》的戲謔文章。2013年,王室寶寶喬治王子出生後,威廉也很關心孩子的頭發:“寶寶頭發比我多,謝天謝地。”
或許,威廉未免高興得太早了。沙馬拉克醫生表示,(歷史人物 )王室的禿頭現象多是遺傳因素造成。威廉、哈里王子的父親查爾斯王子、爺爺菲利普親王及他們的兩個叔叔安德魯和愛德華王子都謝頂,而母系親屬中,黛安娜王妃的父親厄爾斯賓塞也是禿頂。
而據《每日郵報》報道,哈橘缺里王子也已打響“保衛頭發”之戰,其朋友透露,與已經放棄治療的哥哥不同,哈里正尋找挽救頭發的方法,比如吃蘆筍。
讓女王打退堂鼓的事:變發型
不用為頭發多少煩惱的王室女人們則依舊認認真真地打扮著。女王無法像普通人那樣隨意,她始終皮告保持著像要去參加婚禮一樣的形燃伍明象。美發師伊恩卡邁克爾是為女王打造外型的團隊成員之一,每周或者每兩周一次,無論女王在哪裡,他都要奔過去為女王打理頭發,女王出訪時他也要跟隨以保持她那特別的卷發不變形。
“除了私人事情之外,我們無所不談。”自1997年他就已開始為女王服務。伊恩坦言:“女王也對自己一成不變的發型感到厭倦了,要我改變發型,但問題是,每次剛要開始實施的時候,女王又打退堂鼓了。”
為了能在威廉和凱特婚禮當天為女王精確打造出完美發型,有遠視眼的伊恩還特意做了激光眼科校正手術。
“當我再次看到女王時,我告訴她我做了眼科手術。她疑惑地看著我說:‘但是伊恩,我從沒看你戴過眼鏡啊。’”伊恩不得不坦白,自己不想在女王面前戴眼鏡。他雖然買了眼鏡,但是必要的時候才戴,也因此給顧客打理頭發的時間都比本應使用的時間要長,因為他要反復檢查。不過,由於女王不改變發型,就更容易些。
2012年,伊恩被女王授予皇家認證,他成了第一個有機會使用“皇家御用”這一宣傳語的女王美發師。(1990年代為女王理發5年的理發師已於幾年前去世。)而詹姆斯普萊斯就沒能一直為王室服務。2013年11月,《每日電訊報》報道,他已無緣再為凱特理發。為了推廣自己的生意,他開通了Facebook和Twitter賬戶,並在上面發布了凱特幾百張照片及發型,直接導致他的“失寵”。
此前,他也服務凱特多年了。2010年威廉與凱特訂婚以及大婚之日的發型都出自他手。
相比女王,凱特的發型更為多變,她也敢於改變。2013年11月底,《每日郵報》披露,凱特看到自己在媒體報道中頭發顏色漸淡,便火速預約了價格昂貴的造型師法拉第,並在6個小時里接受剪發、染發、吹乾,讓自己變得光鮮靚麗起來,而這位造型師一次理發就收費600英鎊。
近來出鏡率不高的卡米拉的頭發多年來則是由喬漢斯福特打理。和里諾一樣,漢斯福特也具備為高層人士服務必須具備的特質——被問及是否曾問過卡米拉如何看待凱特、或者查爾斯是否像看上去那樣脾氣暴躁之類的問題時,漢斯福特表示:“我不會和公爵夫人談個人事情,我也不想知道,除非她想告訴我。她是我多年的老主顧,我們相處得很好,她也很幽默。要是失去了這樣的顧客我會瘋掉。”
2010年,漢斯福特同樣獲封MBE。
發型關乎政治前途
《每日電訊報》表示,里諾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受勛的美發師,英國授予理發師如此榮譽足見他們對現代英國的重要性。多年來,平民和王室、政客都對發型更加在乎了。
1960年代之前,英國還有禿頂的首相,比如丘吉爾、艾德禮,美國也有艾森豪威爾總統。那時,禿頭意味著成熟與智慧,受到人們尊敬。然而現在不同了。在英國,禿頭者普遍被認為是不會贏得選舉的。保守黨政客威廉史密斯。
撒切爾夫人的前任愛德華希思有一頭整齊的頭發,並以此為豪。他甚至在保守黨全國大會上吹噓:“西布羅姆維奇的理發師們一致認為,從後面看,我的發型是全國最完美的。”隨後,這位前首相還帶著“歉意”對滿堂議員說,這“極好的景象”只有坐在他後排的人才能看清楚。
撒切爾夫人更是在意自己的發型。據《獨立報》報道,近日,英國國家檔案館披露的文件顯示,撒切爾夫人在1984年的任期內118次約見了她的發型師——平均每三天,她就要打理一次頭發。特別是在當年6月的七國集團峰會期間,她連續5天護理頭發。
前首相布萊爾夫婦也很器重理發師。他們的理發師蘇阿爾跟隨布萊爾出訪入住的是五星級酒店,在華盛頓還住過大使官邸。
逆潮流者中唯一成功者是一頭亂發的鮑里斯約翰遜——有時,在公開演講之前,他甚至會故意弄亂頭發。
政要的“頭”等大事
1961年,美發師、假發商、香水商聯合協會倫敦分支的負責人威廉托雅克表示:“歷來,想要出名的政客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發型並保持不變,這會變成一種標志,人們看到就知道是他。”
肯尼迪打敗尼克松當選美國總統後,托雅克便給出了很簡單的解釋:肯尼迪的發型更好。他早就做好這方面的准備,自肯尼迪競選國會議員開始,其父就全方位教導他,包括如何穿衣、留什麼樣的發型,讓自己看上去年輕、智慧並且嚴肅。
要說勞師動眾、代價昂貴,或許誰都超不過柯林頓。1993年,柯林頓乘坐的空軍一號停靠在洛杉磯國際機場,他正要趕往華盛頓。然而此時,他有了打理頭發的需求,空軍一號的發動機一直未停,等著發型師克里斯多夫趕來為柯林頓理發。這造成機場兩條跑道封閉近一個小時,進出港航班延誤。
奧巴馬入主白宮後還繼續由之前的理發師扎里夫理發,每隔兩周,扎里夫就會從芝加哥飛到首都為奧巴馬服務,收費和別人一樣為21美元。價格雖說不貴,但扎里夫每次來回機票就要300美元——沒人能說清楚這錢誰出。現任國務卿約翰克里也會用私人飛機把美發師召喚來。
和撒切爾夫人類似,另一位政壇鐵娘子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每天都有發型師和化妝師為其打理形象,有必要時一天兩次。
E. 尋找一部挺老的歐美的關於理發師的電影
叫((冠軍理發師))
F. 關於理發師的電影有哪些
首選《理發師陶德》!主演是約翰尼德普。別名:惡魔理發師、魔街理發師。是由1979年由真事改編的百老匯音樂劇「瘋狂理發師」翻拍而來。不論是演員之間還是演員與導演之間都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大家都相當有默契。總的來說我覺得是這裡面最好看的一部了。
再推薦的就世緩蠢是部悲劇:法國片《理發師的情人》,這個片子里的理發師是女性,搜陪不過「理發師」對於這部影片來說只能算是一個標志物吧!
印度影片《好運理發師》,這是一部喜劇,不過挺發人深省的。
還有一部歐美片《西伯利亞理發師》,是以前蘇聯為背景的。
陳坤也哪讓有演過一部電影叫《理發師》。
G. 電影西伯利亞的理發師的女主角是不是朱麗葉比諾什
不是比諾什,是朱麗亞·奧蒙德
朱莉婭·奧蒙德1965年1月4日生於英國倫敦郊區。父親是一名股票經紀人,父母離異後與妹妹隨母親同住,原本希望成為畫家,但自韋伯道格拉斯學院畢業後轉投入劇場工作,1989年曾榮獲倫敦劇評人協會的最佳新人獎。同年開始在電視熒幕上露臉,兩年後,26歲的她以新秀姿態主演有線電視長片《凱薩琳女皇》,之後又以HBO的電視電影《紅潮怒吼》獲得好評。1993年以彼得·格林納威的《魔法聖嬰》踏入影壇,次年即獲得了主演《燃情歲月》的佳機,從此聲名大噪,星運扶搖直上,接連在《第一武士》和《情歸巴黎》中與大片理查·基爾和哈里森·福特合作,可惜兩片均賣座不佳,令其身價急跌。
1998年奧蒙德主演了《西伯利亞的理發師》,本片較為賣座,聲譽有所回升。2001年因其在皇家劇院上演的《My Zinc Bed》中的表演獲得了勞倫斯·奧列佛劇院獎的最佳女演員提名。近年電影作品有《內陸帝國》、《雙面疑殺》等。2008年新作多多,有與布拉德·皮特再度合作的《本傑明·巴頓奇事》、與「陽光小美女」阿比吉爾·布萊斯林合作的《凱特·基特里奇:一個美國女孩》、與本尼西奧·德爾·托羅合作的《切·格瓦拉:阿根廷》等。
曾與男演員Rory Edwards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現任丈夫為John Rubin。
H. 為什麼現在的理發店找不到「女Tony」了
36氪
2022年5月29日12:52 36氪官方賬號
關注
復古與摩登,「兩頭」走紅的女Tony
理發店裡總能找到頂著總監、設計師頭銜的阿傑或者Kevin老師。大家常常調侃的Tony老師,也是男性的英文名。
女Tony都去哪了?
似乎她們的印記只留存在於後浪們的童年——開在家附近的理發店裡,總有那麼一位和藹可親的阿姨,觸摸、剪短、打薄過你的頭發。
49歲的冉素麗便是其中之一,仍在營業著的阿姨級別理發師。
冉素麗的便民理發店,在北京西城區里仁街上的平房區里已經開了15年。這類藏在居民樓底、胡同中間的理發店,你很難在點評網站上找到,老闆大多就是理發師本人,她們上了年紀,並不愛打扮,普通得你難以辨認她們的職業身份,甚至可能就是你在菜市場買菜擦肩而過的阿姨。
來店裡的,原本大多是小區里的老顧客,常光顧的都混成了熟人,小區鄰居們,誰的頭發這幾年白得厲害,冉素麗恐怕是最知情的人。
冉素麗的便民理發店
但這一年,來店裡的年輕姑娘們漸漸多了起來。小紅書上的走紅,給冉素麗的店帶來了新顧客。
"就是去年一個美女給我說,阿姨,我把你發到小紅書上面了,好多人點贊哦。我當時就問她,美女,什麼是小紅書啊,你還寫書嗎?"冉素麗這么講起自己走紅的經歷。
許多女孩想燙復古卷發,而這家老店"有那個年代的味道",特意來打卡。早上9點半,是冉素麗的開門時間,不到10點,便會有網上預約的顧客上門。
"我就是蠻喜歡和你們年輕的姑娘在一起,這個屋子都變漂亮了。"冉素麗厚道、活潑,總能和顧客打成一片。午飯時刻,她還會為店裡的顧客訂餐,貼心的照顧對方的口味,問上一句,"美女,你吃不吃辣呀?"
這間便民理發店,只有三個座位,擺了一張約1.5米長的小沙發供顧客等待,洗頭的區域只放了一張凳子,顧客需要彎下腰去。這間上了年紀的老店平日里只有冉素麗和另一位理發阿姨工作,周末她會找熟人來幫忙。這家店的主營業務就是普通剪發和燙發,普通剪頭男士30元,女士38元,燙發則分為280、300、380幾個檔位。
小店從頭到腳都談不上時髦,冉素麗甚至都不知道什麼是Tony,她不好意思的笑笑,"阿姨都是老古董了,不懂你們年輕人說的東西。"
不過,時髦的秘密藏在冉素麗的手機相冊里。她積攢了幾百張為女顧客拍攝的照片,這是她在做完造型後拍下的頭發的形態,濃密綻開的小卷,頗有上個世紀的復古風情。這些照片成了她每次開始燙發之前給顧客的參考,「你想要什麼樣的,我這裡面都有了。」
冉素麗店裡有一個專門放置卷杠的小推車
與有著近三十年理發經驗的冉素麗相比,在七個月時間內速成了理發技術並開了一家理發店的唐馨,絕對是理發界的萌新了。
唐馨的店在深圳坂田,叫未來·Hair Salon,4月16日剛剛開業,開在了學校和小區三岔路口上。大概二十平米的店面,三個剪發位,兩個燙發位,客人面前的鏡子里,嵌入了白色的燈泡,燈亮起來,映照得每個人的臉都亮堂堂的。
這間新店面向年輕人,極具摩登氣質,店裡的發型老師們也精通於時下最流行的發型,八字劉海、公主切、紋理燙、法式燙......他們都能依照對照片的感知和學到的手法滿足顧客的要求。
唐馨的理發店/圖源受訪者
客人就沒有斷過,因為太忙了,新店的牆紙還沒貼完就正式營業了。新店開業的同時,作為老闆的唐馨正在一個美發學校刻苦學習,備考中級美發技術資格考試。
一年前,她還是深圳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程序員工作給了她不錯的薪資,有了一筆還算充足的積蓄,但唐馨就是覺得自己"坐不住了"。她認為自己不適合長時間在電腦面前坐著幹活,現在也沒有賺錢的壓力,"想更自由地去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
2021年9月,做了4年前端工作的唐馨決定辭職換行,當時她的想法是,去做幼兒教師或者小學教師,但在仔細考慮之後,她認為自己更適合服務類的工作,就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美發行業,"想讓每個男孩女孩找到最美的自己"。
接連報了零基礎培訓班和總監課程班,一把好點的剪刀也要花上一百多,她至今已在美發培訓上投入了兩萬左右。
唐馨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轉行的經歷,得到了超過4000次點贊。
一位是擁有時代感的復古,一位是半路出家的摩登,冉素麗和唐馨正是代表了在社交網路上受歡迎的女理發師的兩頭——
老一輩的女理發師,為了養家糊口學一門手藝,在發型審美並未爆發多元需求的年代,以便宜的價格吸引顧客;而年輕一代的女理發師,進入行業多半抱有對"美"的執著,學習的技術花樣變多,還要掌握在社交媒體上經營的本事。
但在今天,美發行業的男女比約為9:1。有人在唐馨的社交賬號下評論,「我特別需要女理發師,現在的理發師基本都是男的……」這條留言得到了72個點贊。在微博,也常常有用戶分享理發失敗的吐槽。一位女網友被男理發師剪錯劉海之後,認為男生很難get到自己的審美點,發出了哀嚎,她寫道:"世界需要女Tony!"
碰見女理發師的概率太低了
作為有近30年理發經驗的老理發師,冉素麗也感受到了行業里"好像女孩子越來越少了"。
來自重慶酉陽山區的她是最早的那一批北漂。1989年,16歲的冉素麗聽說政府有扶貧幫助,提供去北京打工的機會,就跟著一批年輕人離開了山區。"那個年代出來,轉了不知道好多趟船和車,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天,稀里糊塗就來了北京,感覺像被人販子賣了一樣。"
來到北京後,她開始找工作,在廠里做零件,餐館端盤子,批發賣服裝,攢些錢後開了玻璃雕刻廠,但因為沒有文化,"被人騙嘛",廠子也沒能開下去。後來,她打算學一門技術,1995年,她用所有的錢去報了美容美發的班,一共6000元。她選擇了把理發當做謀生的手藝。
半年後,冉素麗技術學得差不多了,她找到了一位"師傅",開始做學徒,那個年代,學手藝都要非常虔誠,"我得給他做好吃的,天天都哄著他,還得跟他交錢。"
在90年代,冉素麗想要混出來,得承受巨大的行業壓力。"一起學的人很多,但最後開店的不多。那時候理發名聲也不太好。"那個年代,理發師不算是一個體面的職業,而對於女性來說,她們還要額外承受"發廊妹"的偏見和曖昧揣測。
好在冉素麗活潑開朗,也能吃苦。在理發店打工不到一年,店老闆看她幹得不錯,把海淀區一家做不下去的理發店盤給了她。冉素麗生意做得不錯,但不到一年,這家店就拆遷了。"拆遷讓我手裡有點錢了,然後就從海淀那邊開到這邊來了。"冉素麗後來招過四五個小工,只招女性,與她們同吃同住。到現在,還有一位也來自重慶的阿姨仍在跟著她幹活,冉素麗也包吃包住——這也是那個年代延續過來的規矩。
冉素麗的店裡只有女性幫工,都是那個年代學理發認識的好姐妹。她們中間,有人已經不做理發行業了,但手未生疏。"她生了孩子之後,就有幾年沒做剪發了,現在做美容了。"冉素麗介紹店裡一位周末常來幫忙的阿姨,她在店裡利落地為男士剪發,15分鍾就已經剪完三位顧客。她沒有系圍裙,隻身著一身常見的粉色的美容院工作服,看得出眉毛紋過的痕跡,嘴上還塗了深色的口紅。
冉素麗正在給客人理發
因為結婚生子,許多女性暫時退出或者不再做理發師,這種情況在行業里非常普遍。
今年20歲的林傑,初中畢業就開始學美發,當了6年理發師的他,見過的年輕女性理發師屈指可數。他讀的職高美發班裡,一共三十多個學生,只有四個女孩子。按照正常的晉升路徑,從進入行業開始,要經歷學徒—助理—發型師的過程,在中間,快的一年,慢的需要三四年,而一開始基礎學徒能做的就只有洗頭。他在職高的女同學們會選擇上手周期更短,也更為輕松的美甲、美容行業。
"葯水、染發劑,會對女生有點傷害。而且再比如說一個女生她到二十七八了,她已經做到了開店這一步,她得結婚、生孩子,這種情況下她就得回家,待一年的話,她之前積攢七八年的顧客就沒了。"林傑的觀察是,當女性理發師艱難完成晉升,走到理發師的金字塔尖的時候,結婚生子會讓她丟掉原本積累的回頭客,顧客鏈斷開,事業無異於從零開始。
"也有特別厲害的女生,自個當老闆,手底下雇五六個員工,也就不會愁這些單子了。"
比如,唐馨。
有很多女孩給她私信,說自己也想轉行,能不能也來干美發行業,唐馨給出了否定的意見。"我其實不會鼓勵女孩子來這行的,我很心疼女孩子的。我會跟她們說一些很現實的東西,沒有熱愛,你不要來。"
唐馨注意到,在自己上課的班,三十五個人同學里,只有兩三個是女孩。但她能夠理解這種失衡的行業性別比,在她看來,女孩子臉皮薄,很難在理發師與顧客的交流中掌握主動權,"平時來一個大爺、一個大叔、一個阿姨、一個小學生,一個高中生,或者來一個旁邊店裡的老闆娘,你能不能跟人家溝通?溝通還只是第一步,你還得自然地拓客,能夠把客人留住。有的男孩子天生就能瞎聊瞎侃,但女生總得來說沒有那麼外放。"
唐馨在頭模上學習頭部分區知識/圖源受訪者
生理層面的"難受"也是需要突破的。理發師在理發過程中需要久站,一般的理發師工作一天十多個小時,每一項操作都非常機械枯燥,初期的學習階段也有著動手的艱辛。
"學拉發片剛開始的時候,絕對是不標準的,老師會一直提醒你怎麼樣,包括你的手,哪根指甲,你的眼睛該怎麼去盯,你的腳踏怎麼去站位,你的剪刀,在拉不同發片的時候,應該用什麼樣的形狀,這些東西都非常細節。剛開始練的時候是很痛苦的,會特別的累。學吹風的那幾天,一直舉著手,我每天回家感覺自己的手都要掉下來。"
"碰到一個女理發師的概率要比碰到一個好的男理發師還小。"在唐馨看來,女理發師的珍稀之處,在於她能夠更細膩和敏感地去洞察顧客的氣質。"就像穿衣服,有人喜歡穿比較簡約的,有人喜歡莫蘭迪色系的,也有人就喜歡運動風。其實這些東西真的是反映了人的一些喜好差異,他們喜歡的東西差異是非常大,但有的理發師就是能夠發現這一點。"
唐馨發現,一些男性理發師會憑借自己的習慣去剪頭發,也會對自己的技術非常自信,而忽略了和顧客溝通的環節,但她自己認為,好的理發師應該結合顧客的言談、行為、穿著等細節,更加細膩地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理發期待。
女性理發師受到追捧,也是因為更能體會到同性的審美偏好。
有顧客在看見了唐馨在社交網站上的分享後專門去到她的店裡找她理發,"從來沒有翻過車"。
干這行的女孩都挺酷的
社交網路的確在女理發師和女顧客之間搭建了「相互確認」的新通道。
27歲的大米在成都太古里的一家高端美發店工作,5年前,她從財務行業轉行到美發行業。現在,大米的工作模式是只為社交平台上的預約客戶服務,每天為5到8位顧客做造型,完成工作就能下班,來找她的也基本是女孩子。
大米轉行也出自於對美發行業的熱愛,她在做頭發時結識了發型師朋友,通過這層關系,決定進入理發店從學徒開始做起。一入行大米就知道這個行業的女生少,她在美發培訓班裡上課,通常情況只有她一個女生,她也不感到詫異。
"做這行的女生,都偏向於有一點自己想法的那種,她會放棄一些東西。我認識的女理發師,她們其實每個人都是很有自己想法,很酷的那種。"大米和身邊的女性理發師把這種"酷"投射到了發型上,她們更喜歡剪短發,這樣"看起來更職業,更利落一點。"
大米正在給客人剪發/圖源受訪者
從洗頭小妹做起,再晉升到助理,再成為技師,每一個環節都要經過技術店長的嚴格考核。"比如我們要考染發,必須要刷到一個標准,不能沾頭皮,要染得均勻一致。你得自己去找真人或者model過來,在她們身上考合格了,每一個項目得一個一個的考。"
5年沉澱讓大米逐漸積累起自己的技術經驗,勤學努力也使得她的業績越做越好,跳槽到了一家更高端的造型工作室,一次普通的染發她的收費均價在1000左右,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能賺到兩萬以上。
站在時尚前沿的發型師還得不斷對市場潮流保持敏銳度,大米每個月都要到不同的學校進修。在疫情爆發以前,大米還會到日本、韓國等地跨國學習。越高級的課程越貴,但是大米一直不吝嗇於技術的投入,光疫情前去東京學習一次,她就花費了兩萬多。
拍視頻、剪視頻,也是她順應潮流掌握的新技能。大米已在全網累積了三萬多個粉絲。在社交賬號首頁,她置頂了自己寫的文案,"根據風格、臉型、發質設計發型"、"女生最懂女生!這句話沒有錯",也因此,她迅速累積了一批女性客戶。
同為年輕女性理發師的唐馨對待這份職業也有自己的態度和思考。
正式開始學習後,唐馨發現,美發行業並不是大家以為的那麼簡單和低端,頭發也有一門特別的學問。在培訓班期間,唐馨和同學們要背頭發色素數值和染膏色素數值,認真的她還定了起床前一小時的鬧鍾背誦知識點,像正兒八經的高中課堂一樣,同學之間還會互相抽問。光是顧客看起來最簡單的頭發分區,也要學著找頭頂點、黃金點、後腦點、枕骨點、耳後點等等位置。連看起來普通簡單的轉梳子的動作,也要練好基本功,逐漸熟練的唐馨一分鍾能轉把梳子盤轉七十多圈。
雖然學習新的手藝是艱難的過程,但唐馨卻總能找到"樂子"。上課時,唐馨和同學們會購買頭模用來做頭發,有的同學下課後會拎著頭回家繼續練習,在過地鐵安檢的時候,有同學放袋子里的"頭"滾出來了,她覺得特別好玩。唐馨也有二十幾顆"假頭",一開始,她把頭模放家裡,第二天早上起床朦朧未醒的時候,總會被幾顆"腦袋"嚇一跳。
"理發這個行業想做好也沒那麼容易,不僅要有技術,也要有情商,能和不同的客人溝通。我們班的一些同學情商特別高,能和客人聊的特別開心,客人也願意買單。說實話,我自己在這方面沒有他們強,所以我要認真練好技術,至少技術和情商兩個要有一個突出的。"
"做高素質的發型師,不僅要對自己的技術自信,也要對發型師身份自信。"這是上課時老師對同學們提到的話,唐馨非常贊同,並把這句話記了下來。
唐馨在理發學習中做的筆記
這也正與老一輩理發師的職業觀念完全不同。"在我們那個年代,這個職業都是很低賤的……能讀書就去讀書,不要做這么辛苦的工作。"在冉素麗看來,理發不過是學一門手藝養家糊口,雖然店裡窗戶上一直粘貼著"招聘學徒",她卻並沒有招過年輕學徒。
唐馨感覺現在的自己已經脫離了小白的懵懂狀態了,已經「悟到一點東西」。走在街上,她會仔細觀察路人的發型,發現留了鯔魚頭的男孩,覺得好看,也會思考研究這個發型的剪法。看見網上發尾染覺得很喜歡,也會模仿著圖片按感覺調顏色給自己染頭發,陽光下能顯出好看的紅色,「回頭率挺高的」。在理發時,她用老師教的彈剪刀的技術,「剪發起來刷刷刷老帥了」,顧客們也會被酷炫的技術迷住,以為她是從業多年的老手。
"現在手感已經找到了,主要練的一個是熟練度,一個是積累美感經驗。面對客人的時候,希望能聽完她們的想法,根據自己總結的經驗知識給出更好的意見和設計。"
她的野心不只是"一家店"或者"一個發型師"。唐馨找到了一個讓自己"頭皮發麻"的榜樣,"她學過藝術,學過美術,她的受教育程度也很高,可以通過一幅油畫、一首音樂的節奏、甚至是一個數學的公式來跟你講這個發型。我覺得我好高興好高興,真的有人在做這樣的事情。"
唐馨看見了自己理想中的發型師的樣子,"我想成為那樣的人"。
決定換行那一天,唐馨特意改了自己社交賬號的名字,這個名字也包含了她對自己未來職業生涯的期待和想像——未來首席發型師。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
免責聲明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I. 《西伯利亞理發師》的女主角珍妮在電影中是一位來自法國的女子
不是
《西伯利亞理發師》的女升螞主角珍妮在電影中是一位來自英國的女子叫朱莉婭吵州埋跡察·奧蒙德
她是英國著名演員
J. 很多女孩子會吐槽理發師手藝不好,為什麼理發師里很少見到女性呢
好像確實是這樣,很多理發店普遍都是清一色的男性理發師,很少看到有女性理發師,但是早在民國年間那個時候是由女性理發師佔主導地位的,社會發展到了現在好和,男性理發師替代了女性理發師,第1個原因是由於人們對女性理發師的偏見,第2個原因是由於這個行業太苦太累,很多女性理發師堅持不下來。
最後:其實每一份工作都是值得被尊重的,人沒有貴賤之分,工作更沒有貴賤之分,不能因為他們是社會底層的人,就去瞧不起他們,每一種行業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假如沒有理發師,就憑我們自己能剪出賞心悅目的發型嗎?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們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理發師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