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友偶遇王思聰海邊騎馬,美女相陪愜意休閑,他為何不結婚
王思聰之所以不選擇結婚,是因為王思聰已不相信感情,同時也覺得結婚會給自己帶來一定的拖累,除此之外,還因為王思聰覺得單身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簡單輕松。
當看到王思聰身邊經常出現不一樣的美女後,很多人都非常好奇,王思聰到底什麼時候才會走進婚姻殿堂,然而在我看來,王思聰很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做出結婚的決定。
當看到王思聰身邊總是圍繞著眾多美女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王思聰是感情當中的花花公子,但實際上,王思聰也曾有過非常純情的階段。只不過王思聰在感情當中,曾遭遇過相當大的傷害,這使得王思聰已經不願意相信世界上存在真正的感情,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才使得王思聰不選擇結婚。
不過在自己父母的壓力下,王思聰未來肯定會選擇走純碧進婚姻殿堂,因為王思聰一旦不結婚,那麼必然會導致龐大的家業無人繼承。
Ⅱ 美女騎馬
美女走向一匹白色的駿馬,這馬兒真漂亮,潔白的全身健碩的肌肉,眼睛炯炯有神的看著美女,美女穿好靴子綁上馬刺,跨上了馬背,用手輕輕撫摸馬兒的脖頸,馬兒享受地閉上了眼,像是得到了姐姐的寵愛。過了一會兒美女用她的玉腿輕夾馬肚,馬兒慢慢地走起來,這真是力與美的結合!美女和馬兒彼此適應著對方,她們的配合也越來越默契,美女很高興,駕馭感變得強烈,於是她給馬兒加了一鞭,馬兒知道姐姐要讓它加速了,於是敞開四蹄奔跑起來。美女緊握韁繩,玉腿不時地踢踹馬肚,柔美的臀部有規律地觸碰馬背,手裡的小鞭子任性地揮舞著,抽打在馬兒的屁股上發出清脆的啪啪聲,用甜美的聲音呵斥著馬兒,馬兒也不令美女失望,猶如閃電一般快,她們跑著,是那樣的自由而美好。
日落了,美女下了馬,親了一下馬兒的頭,馬兒也撒嬌地用頭蹭了蹭美女,她們依依不捨地分別了。
Ⅲ 王思聰與美女海邊騎馬,發際線上移宛如小老頭,為何還不收心
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曬出了偶遇王思聰的畫面。當天王思聰穿著粉色上衣紅色短褲,在海邊騎著馬,身旁還有美女相陪,真是羨煞旁人。從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王思聰瀟灑的騎著一匹白馬,正在海邊悠閑的逛,他的馬兒是一匹大白馬,而他自己則是穿著一身粉紅色的短袖,身下是穿著一條深紅色的闊腿褲,騎著馬兒開開心心的朝著前面走。而在王思聰的身邊還有一個美女,戴著白色鴨舌帽,留著一頭齊肩的頭發,看起來非常苗條清秀,她同樣也騎著一匹馬,走在沙灘上。
Ⅳ 有關描寫女子賞花(杏花)的詩詞,或者是贊美杏花的詩詞。
1、《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宋代:阮閱
樓上黃昏杏花寒。斜月小欄干。一雙燕子,兩行征雁,畫角聲殘。
綺窗人在東風里,灑淚對春間。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釋義:
黃昏時登樓而望,只見杏花在微寒中開放,一鉤斜月映照著小樓的欄桿。一雙燕子歸來,兩行大雁北飛,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號角聲。華美的窗前,一位佳人立於春風中,默默無語,閑愁萬種。也應像往日一樣,眼如秋水般清亮,眉似春山般秀美。
2、《途中見杏花》唐代:吳融
一枝紅杏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釋義:
一枝淡紅的杏花探出牆頭,而牆外的行人(作者)正傷春惆悵。這枝杏花的樣子好像跟我一樣傷春惆悵,我們哪裡禁受得了相逢在這春去匆匆難相留的時節?
天色已晚,寂靜的樹林中黃鸝鳥最先歸來,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獨自綻放,卻沒有蜂飛蝶舞。這時候我更懷念長安的千萬株桃濃杏淡,可淡淡的暮色已經籠罩住了夕陽的光輝,整個神州一片黯淡。
3、《燕山亭·北行見杏花》宋代:趙佶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閑院落凄涼,幾番春暮。(閑院 一作:問院)
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釋義:
剪裁好白色的絲綢,輕輕疊成數層,又將淡淡的胭脂均勻的塗抹,時髦的漂亮衣服,艷麗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簡直羞殺了天上的蕊珠宮的仙女。紅顏易凋零,更何況,經歷了多少無情的風雨 ,面對愁苦的情景,扣問凄涼的院落,還要經受幾番春暮。
誰幫我寄去重重的離愁,這雙飛的燕子哪裡懂得人間的苦痛。天遙地遠,萬水千山阻隔,哪裡知道故園今在何處?只有在夢中有時曾去。就連夢也難做成,因我痛苦的徹夜難眠。
4、《畫堂春·雨中杏花》明代:陳子龍
輕陰池館水平橋,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處不勝嬌,此際魂銷。
憶昔青門堤外,粉香零亂朝朝。玉顏寂寞淡紅飄,無那今宵
釋義:
清明前後,雲淡天陰,池塘和小橋邊上,只見那毛毛細雨滋潤著盛放的杏花,在微寒的天氣下更顯嬌艷,也更為婀娜多姿。想當年在那京師門外的堤岸上,一陣狂風暴雨過後,幾日之間,杏花身殞香滅。花朵已經落盡的杏花,連蜂蝶都不來光顧了,只好守著寂寞過日子,它哪裡還有一刻千金的春宵?
5、《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宋代:蘇軾
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間置酒清香發,爭挽長條落香雪。山城薄酒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
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棲殘紅。
釋義:
杏花飛撲簾幕散播著最後的春光,明月進入門戶尋找我這幽居的人。提起衣袍在月下漫步踏著搖曳花影,月華如水,點點花影有如水中飄浮的青萍。在花下安排酒席杏花清香流溢,客人爭攀枝條花片如紛紛香雪。
山城酒薄喝起來沒有味道,勸各位不如吸取映入杯中的明月。清越的洞簫聲在這月明之夜吹斷,我只愁明月落下,酒杯空空。明朝可惡的春風卷地颳起,就只見綠葉叢中棲息著點點殘紅。
Ⅳ 生活在唐朝的女孩,她們平時有些什麼娛樂活動呢
說到古代女性,大家可能存在的刻板印象要麼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家碧玉,要麼就是只能做做女紅,也不能上學識字的女性
其實,古代很多女性並不完全是這樣的
我們知道唐朝風氣開發,對於轎春女性並沒有如其他朝代限制那麼多。至少,唐朝女性就有很多的娛樂活動,休閑生活也舉帆則是非常豐富的。
比如,她們可以也可以去追劇
唐代婦女
除了追劇和體育活動,唐朝女性們常見的娛樂方式還有賞花和養寵物。養寵物,那時雖然沒有太多種類供妹子們挑選,但是妹子們也是會養的,她們主要養的是渦子和鸚鵡。鸚鵡大家都知道了,那渦子是什麼呢?渦子其實就類似我們現在的京巴,也稱作拂菻狗。據說楊貴妃就養了一隻
Ⅵ 為什麼騎馬的女生都很漂亮
騎馬的女生都很漂亮的原因如下:
1、培養氣質
長期的馬術培訓,可以造就一個女人獨特優雅的氣質,在馬上端坐,昂首挺胸養成習慣,騎馬時循序漸進培養出的獨特的自信、堅強一點點的深入骨髓,打造出優秀的氣質美女。
2、身材變得緊致有型
騎馬減肥的作用最明顯地表現在小腹,這個部位的脂肪通常也是最難消除的。騎馬讓你在不知不覺中給腹部施加了力量,逐漸讓它變得緊致有型。
3、更自信
騎馬能喚起人內心深處潛藏的自信,增強人對復雜環境的應變能力,緩解孤獨和壓抑的情緒,愉悅身心。
學騎馬技巧
1、找一個好的教練。如果你是初學者,自己學會騎馬是很困難的,並且還很危險。一個好的教練對於騎馬指導有著豐富的經驗,可以制定適合你的水平的騎馬課程,並且有良好的馬術場地。當你在選擇一個教練的時候,上一節或者兩節課來評估一下你的指導員以及你將要騎的馬。
2、做好騎馬前的准備工作。在你騎馬之前,讓你的教練幫助你一起梳理你的馬以及整理馬具。
3、上馬,一般來說,你要從左邊上馬。左手握住韁繩,然後把馬鐙轉過來正對著你。把你的左腳放進馬鐙里,抓住馬鞍,踏著馬鐙輕輕地彈起,然後在馬上擺動你的右腳,最後坐在馬鞍上。
4、找到你騎馬的平衡感。在你的第一課里,在你適應騎馬的感覺的時候,你的騎馬指導師可能會牽著你的馬或者幫它套上馬索。如果你感覺不平衡,抓住馬的鬃毛,直到你感覺平衡為止。
Ⅶ 萬千春意在花朝,那些關於花的人和事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
古代中國的節日是頗有一些唯美浪漫色彩的。比如說人們常用「月夕花朝」來形容良辰美景、美好時光,而其中的「月夕」是指中秋,那麼「花朝」就是指花朝節。
花朝節其實是一個十分有名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祭祀花神,踏青賞花,聚眾宴飲,吟詩作賦。可惜到了清朝以後便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在唐朝的時候,花朝節作為一個正式的法定節日在二月十五,與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合稱為「月半節」。如果你把「月半」二字合起來看也可以,畢竟唐朝人也喜歡。
相傳在唐朝天寶年間,在洛陽有個叫崔玄微的處士,是個不折不扣的花迷,在洛陽郊外有一個好大的園子遍植老族名花異草。在一個二月的夜裡,園子突然來了一群美女,崔玄微於是設宴招待她們,席間不知怎麼起了嫌隙,而惹惱了封姨,於是其他美女想請崔處士解救並告訴他救護之法。崔玄微遵照指令在二月十二日早五更時分,將彩帛撕成布條綁於花枝之上。果然當日狂風大作,崔家園子里的花苞幸有彩帛護持,一朵也沒有吹落。崔玄微這才明白那些美女原來是百花仙子啊,而封姨實際上就是「風」姨。後來,懸彩護花引得愛花的人們互相效仿,漸漸成了習俗。護花的彩帛必須要清晨五更時分掛上花枝,於是就成了「花朝」。這個故事最早見於《鎮洋縣志》,後來又被收入進《太平廣記》,被認為是花朝節的由來。
其實早在春秋時期的《陶朱公書》就有「花朝」的記載:「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百花既然有了生日,那麼自有掌管百花的「花神」。花神是誰呢?據《淮南子》所言,花神是道教女仙南嶽魏夫人的弟子女夷,說她擅於伺弄花草,司天和讓讓以長百卉。那麼花朝節就多了一層迎花神的意義。
到了南朝時期,晉人周處所撰的《風土記》一書:「浙間風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競放,乃游賞之時,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春序正中就是農歷二月十五。花朝節已經成為了一個節日在宮廷中流行。
中國人與花的感情密不可分,在文人墨客的筆下,花代表了一種精神,可以為客為友為親。唐人愛花成痴,賦予花之靈性,而對花更是喜愛有加。
相傳女皇武則天也嗜花成癖,在花朝節的時候,她命宮女採集花瓣與米製作成的花糕分給大臣。就這樣在花朝節吃花糕成了一種習俗,也在民間流傳開來。
說起武則天與百花,民間還流傳著女皇命百花齊放的故事。說一年冬天,武則天在花園里看到只有梅花開放,頗感無趣,然後寫下四句詩:「明朝游上苑, 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放, 莫待曉風吹。」命宮女立即燒與花神知曉,第二天果然上苑百花違反時令齊齊開放。
這個傳說後來被清朝的李汝珍寫進了《鏡花緣》,其中第四回「吟雪詩暖閣賭酒 揮醉筆上苑催花」就是講了這個故事,說那天百花仙子正好出遊,群花無首又不敢得罪武則天只好紛紛開放,因此觸犯了天條被貶下凡間。
不過書中的第坦含局五回更是有意思,說百花迫於女皇權威齊放,唯有牡丹花含苞未開,女皇大怒,認為平生對牡丹最為親厚,而牡丹如此有負聖恩,因此把牡丹貶去了洛陽。「所以天下牡丹,至今惟有洛陽最盛。」
這個故事只是小說家的藝術創造。而真正歷史上武皇讓百花齊放並不是花神迫於壓力,而是女皇手下人連夜燒炭火改變溫差而使百花提早開放。唐朝處於中國歷史上的溫暖季,宮苑又引溫泉水灌溉,想改變花開時令還是容易做到的。武則天下令百花開放違反時令開放,只顯示了她的皇權威嚴,似乎和愛花護花扯不上關系。而在民間傳說中,武則天登位或使龍王延遲降雨,或使百花提早開放,可見她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已如半神一般。
不過說武則天最愛牡丹這是真事。過去有種說法說世無牡丹,牡丹是從芍葯嫁接而來,而一錘定音為牡丹者的就是武則天。唐代宮廷素愛奇花異草,除了武則天,唐穆宗也是「花痴」,恨不得天天睡在花叢中。如果哪個大臣得到了奇花的賞賜,都會小心翼翼的捧回家供起來。
宮廷如此,民間愛花護花也成了一種潮流,於是唐朝的花卉市場異常繁榮。那時候花市已成規模。買花,賞花,簪花已成了一種風俗。那些奇花異草,或是異域的珍果奇木在唐朝都成了奢侈品。
那麼唐朝人也有虛榮心呀,也想「炫富」,可惜那時候沒有微博微信,高門大院又不能隨便向外人開放,那怎麼辦呢?
這就不得不提那個靠裙帶關系爬上相位的楊國忠了,他簡直太會玩了。《開元天寶遺事十種》「移春檻」一條記載:楊國忠子弟,每春至之時,求名花異木植於檻中,以板為底,以木為輪,使人牽之自轉。所至之處,檻在目前,而使即觀賞,目之為移春檻。這估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輛投資巨大的花車了吧,想那時候在花朝節前後,這輛花車滿載名花珍木在長安城裡轉來轉去,盡顯楊家富貴,楊國忠可算是炫富界的鼻祖了。
《開元天寶遺事》中也記載了長安的花市,說:「長安仕女,春時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為勝,皆用千金市名花植於庭苑中,以借春時也。」當時最出名的花市大概是長安的牡丹花市。計算價格主要看花朵的數量,「灼灼百朵花,戔戔五束素」。在數量之外還要根據顏色分出高低,也就是唐朝詩人來鵠寫的「紫艷紅苞價不同,匝街羅列起香風」。要是文人墨客沒誇張的話,當時一叢雅緻的花能抵上十戶中等人家的賦稅,一般人根本買不起。
小家碧玉去花市買花,大家閨秀就等著快遞送上門。 一到春天,女人上街一半為了賞花,一半又為了攀比,盡情上演著一出買家秀和賣家秀。這家閨女今天戴著「魏紫」,那家夫人竟簪了「姚黃」。大凡被比下去的女子回去說不定會恨恨地和婢女說,城東頭某家已得了「二喬」,為何我沒有;或者是,今兒個花送遲了,都比別家的萎了許多,這還了得,差評差評!
對於女人來說,花朝一到,可以盡情地吃花糕,簪花戴。而花朝節對男人來說,可是一個風雅的節日。
《唐文拾遺》中曾記載,說:「每逢月夕花朝之時,絲竹相伴以追歡,大開盛宴以待客,而且經常高朋滿座。」
古代文人聚會,或飲美酒,或征雅言,或命俗樂,其樂融融。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里就有「蘭亭會」,留下了曲水流觴的故事(這個等到上巳節的時候再扯)。
唐朝薛用弱《集異記》里也留下了一個詩人聚會的故事。
說唐朝三個著名的詩人王之渙,王昌齡,高適在東都洛陽游學的時候,有一天在酒樓中聚會。那時他們都已經以詩聞名天下,但時運不濟,仕途艱難。三人正聊得歡的時候,忽然有梨園官員帶領十多個歌姬上樓來,他們急忙躲在一旁的角落裡,聽她們唱曲。王昌齡對另外兩人說:「我們好歹都是天下有名的了,但一直未分高下。今天就聽她們唱曲,唱到誰的詩多,誰就是最優秀的。」另外兩個人都同意。
只聽上來第一個歌姬唱道:「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就用手指在牆壁上畫一道:「我的一首絕句。」隨後一歌女唱道:「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台何寂寞,猶是子雲居。」高適也在牆上畫了一道:「我的一首絕句。」又一歌女出場:「奉帚平明金殿開,強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王昌齡又伸手畫壁,說道:「兩首絕句。」
這時在一旁的王之渙感覺面子上有些掛不住了,就對身邊兩人道:「前面這幾個都是不出名的,唱的也都是下里巴人聽的曲子。」他指著歌姬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個說:「等會兒這個姑娘唱的時候,如果不是我的詩,我這輩子不和你們爭了。但如果唱的是我的詩,你們都要拜我為師傅。」三人於是說定。
一會兒那個最漂亮的姑娘開始唱了,她唱道:「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得意極了,對王昌齡和高適說:「怎麼樣,你們倆個屯裡來的,我說的沒錯吧?(田舍奴!我豈妄哉?)」說完三人大笑起來。
這個故事叫《旗亭畫壁》,記載的是三個詩人相聚的小故事。而在唐朝,比較高大上的文人宴飲則是「杏園探花宴」了。
「杏園」在長安城南曲江邊,是唐代一個重要的娛樂場所,因為遍植杏樹而聞名。據考證,唐代科舉放榜就在上巳(農歷三月三)前,也幾乎就是在花朝節後,那時正是「紅花初綻雪花繁,重疊高低滿小園」的時候。同年進士及第的士人會在杏園聚會,稱「探花宴」。這可是一場高規格的宴請,參加的除了金榜題名的,更有一些朝中的高級知識分子,甚至皇帝都會出席。最有趣的的是,在聚會中,眾人會在場中賓客中挑選出兩個「小鮮肉」,騎馬遍訪城內名花名園,探花賞花。如果被別人先摘了名花去,那麼回來就會被罰酒。這時我們就不得不說一個以「探花宴」出名的人物了,對了,就是那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孟郊。曾經有人詬病他的這首詩,說「馬蹄疾」看盡長安花,還不是走馬觀花,如何有賞花之意。而孟郊那時候卻是考試及第,春風得意,詩寫的正是他在探花宴騎馬探花的情景。可想而知,當時孟郊作為「探花使」,必定是有才有貌,縱馬長安城,不知道吸引了多少粉絲。後來人們把後世進士第三名稱為「探花」,也就是出自這個典故。
杏花初放,擺酒歡宴,文人唱合,跨馬尋花,自杏園探花宴以後,文人在花朝節集會也成了一大習俗。
而到了宋朝,由於宋朝人對花卉的熱情是有增無減,花朝節也更為熱鬧。
從宋朝開始,簪花不光是女士的專利,更成為男人的偏愛。周邦彥《薔薇》詞雲:「殘英小、強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呃,他也知道不如女士簪得漂亮,不還是強簪在頭巾上了嗎,可見男士簪花在宋朝已成習慣。不過男人簪花也僅限於士大夫中,想像中簪花的宋朝士大夫們應該都是儒雅俊美,玉樹臨風,顏值沒有問題吧,如果換成黑旋風李逵,或是賣燒餅的武大試試,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宋代有些地方把花朝提前到了二月十二日,或二月初二。相比於唐朝,宋朝人對春天的渴望有些迫不及待。而又因為地方開花時令的不同,自此北方的花朝仍舊在二月望,而南方則在二月十二日就過起了花朝節。和唐朝一樣,人們過花朝的方式除了踏青,賞花,騎馬,聚會,更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比如「撲蝶會」「燃燈會」等。
而且宋朝延續唐朝的習慣向海外購買奇花異草,為了觀花賞花而建造的園林也更多了。每到花朝,皇帝和大臣就會一同賞玩。 那個多才多藝的高級知識分子首領宋徽宗曾經寫了一首詩就描寫了賞花的場景。「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沾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
較之宮廷,民間收集奇花異草也蔚然成風。
《天龍八部》里有一回,說段譽誤入王語嫣的母親王夫人的曼陀山莊。王夫人十分喜愛茶花,從大理運了好多到自己的山莊。可惜她對茶花的品種並不是很懂,所喜歡的也都被段譽嘲笑說不入品。但即使是這樣,對於「珍品」,她不僅用和闐玉修建了護欄,還埋活人在茶樹底下充當花肥。當發現段譽懂得茶花後,王夫人還破了規矩讓他留在府中。
金庸的小說雖然不是歷史,但是還可以找到一些歷史的蛛絲馬跡,深扒一下,就會發現很有趣味。比如說上面提到的這一段,曼陀山莊在哪裡呢?看過書的人都知道,當時段譽被鳩摩智綁架著去找慕容復,慕容復住在燕子塢,燕子塢是在蘇州的,所以慕容復又稱為「姑蘇慕容」,那曼陀山莊也就在蘇州。由於段譽和王夫人及後輩人的不斷努力,到了明清時候,蘇州已經是中國最大的茶花生產種植基地,半城以上的居民都是茶花的花農。所以蘇州的花農們每在二月十二日必要祭祀茶花花神。到了清朝道光年間,虎丘地區還興建了花神廟。花朝節的意義從原來的踏青賞花,也轉為了花農們祭祀祝禱,祈求來年茶花旺盛的節日。
另外,說到花朝,就不得不說到《紅樓夢》這本書,因為花朝節恰巧就是林黛玉的生日。在書中第六十二回寶玉過生日時,眾人由襲人口中得知黛玉的生日是在二月十二日。曹公在寫《紅樓夢》這本書時很喜歡用一些巧合把人物連起來,比如說,襲人知道黛玉是在二月十二日生日,是因為她也是那天生日,偏巧她又姓花。晴雯雖然不是花朝生日,但長得像林黛玉,還和林妹妹一樣是至情至性之人。薛寶釵和賈母是同一天生日,但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看到的判詞寶釵和黛玉卻是在一塊兒的。一個男人的一生中如果遇到這四個女人中的其中一個,大都可以產生一段繾綣旖旎的感情吧,但如果像賈寶玉這個情種一樣一下子遇見了四個,在取捨之間大凡考驗的是男人自己的心性。
仔細讀《紅樓夢》,就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了。歷來的紅學家們都很好奇曹公為啥把在花朝節做的事都搬到了芒種節。比如說女孩子們用綵線綁在樹枝上,滿園里綉帶飄飄,花枝招展;寶釵看到一雙玉色蝴蝶,便用扇子跟隨去撲,直到香汗淋漓,嬌喘細細。「賞紅」和「撲蝶」都是花朝節的節目,在小說中卻是發生在芒種節,而紅學家們考證寶玉的生日就是在芒種節。書中特意指出芒種節是百花凋零,花神歸位的日子,說不定此種安排也是曹公的暗示,寶玉是大觀園的送花人,芒種節祭花神也代表了賈氏家族由興旺漸漸走向衰落。
而紅樓夢里和花有關的場景,相信所有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黛玉葬花這一段了吧。黛玉在書中被安排是百花之神,所以愛花惜花之心比別人更切。而花朝節中,人們踏青賞花,在享受奼紫嫣紅的美好之時,不免也會惜時傷春。從南宋文人花朝聚會的詩詞雅集,到清末民初為花朝題寫的零星詩句,傷春之聲漸重,而花朝節也隨之沒落了。
而到現代,我們仍舊樂於踏青賞春,一樹花開花落仍然牽動著人們的悲喜,可見那愛花之精神是銘刻在每個中國人骨子裡的。而花朝節已不復當年,但賞花之事仍盛。趁著良辰美景,不如三兩好友約起,一起遊走在春天的美好時光里吧。
Ⅷ 為什麼看美女騎馬會心動
讓男生覺得非常性感,野性十足。
女人騎馬,總給人一種高貴的感覺。尤其是漂亮女子騎在出身高貴的名馬馬背上之時,更有一種榮耀之感。
女人騎馬和男人騎馬的感受是一樣的,不會因為男性和女性的特性差異有不同的感受,只要兩腳踩穩腳環,兩腿夾緊馬肚,提臀稍微離開馬鞍,彎腰,抬頭目視前方,抓緊馬韁繩,就可放馬賓士了。
Ⅸ 一個美女騎馬的圖片
艾尚真
馬術藝術照
Ⅹ 唐代女子在封建禮教下,產生出了哪幾個可以玩樂的活動
提到古代女性,我們飢世蠢腦返滑中第一反應出來的大多是一個久在深閨的纖纖小姐,每天除了學學女紅做做針線,便是幽怨地在小樓上望望窗外,像極了一隻籠中鳥。
事實上,在開化的唐朝,美麗的姑娘們非爛陪但不用這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而且有著頗為豐富的文娛活動。唐朝女子多姿多彩的業餘生活,也反襯出一個五彩斑斕的大唐王朝。
一、「觀影」「追劇」唐朝當然還遠遠沒有電影電視,更遑論我們今天的A站B站了,那時候的女性所觀賞的藝術演出被稱為「樂舞百戲」。樂舞實際上就是宮廷或民間的歌舞。宮中樂舞,最著名的當屬楊貴妃的《霓裳羽衣舞》。
據《楊太真外傳》記載,玄宗在木蘭殿設宴宴請諸王,貴妃醉中舞《霓裳羽衣》一曲,玄宗因此「龍顏大悅,方知回雪流風,可回天轉地。」
而大唐真正讓民間和宮廷都嘆為觀止的,則是唐宮第一舞人公孫大娘。觀賞她的劍器之舞,正如杜工部詩中所寫:「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吳人張旭,正是在鄴縣見到公孫大娘的西河劍器之舞,受到啟發,自此功力長進,成為狂草大師。
據說一次玄宗與一位親王對弈,眼看就要輸棋了,立在身旁的楊貴妃就把隨身帶著的小康渦放開。康渦跳到了棋盤上,攪亂了棋子,唐玄宗因此龍顏大悅。當然,此事倒不見得說西域的狗狗如何有靈性,重點在於,它有一位聰慧可人的女主子。
三、騎馬打球騎馬射箭打球一類的娛樂一般是男人的拿手好戲,但在社會風氣開放的唐代,女性也廣泛參與到這一類的活動中。
唐朝的妹子們騎馬特別普遍,尤其是宮中有本錢乘馬的貴婦小姐們。楊貴妃受寵,她的三姐虢國夫人也雞犬升天,驕縱一時,經常騎馬入宮。北宋蘇軾根據唐代畫家所繪《號國夫人夜遊圖》創作的同名詩中,「佳人自鞚玉花驄,翩如驚燕蹋飛龍」的妙句,刻畫出了虢國夫人騎馬時輕盈矯健的身姿。
當然,盡管唐朝對馬政頗為重視,馬匹的價格仍然十分昂貴,因此貧苦人家多選擇騎驢出行,擁有馬匹實際上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今天的奧運會上,諸如籃球、棒球、乒乓球一類的運動多源自西方,唯獨足球可以確信是我們華夏老祖宗的原創。古代的足球即為蹴鞠,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國,而到了唐朝,蹴鞠發展出了多種玩法,大致分為有球門和無球門兩類。
每到寒食節清晨,宮中女性宿妝未褪,便迫不及待玩起不用球門,多人對踢的蹴鞠游戲來,獲勝者還會獲得作為賞賜的「白打錢」。
民間女子對踢球也是相當熱衷。一日京兆府官吏經過長安城北街,看見軍中幾個兵卒踢球。恰巧失控的球飛來,旁邊一個十七八歲衣衫襤褸的妹子,順腿一接,一下子踢到了數十丈的高度,可謂球技高超。那個時候要是有國際女足比賽,大唐絕對穩穩的第一了。
看了這些娛樂項目,想必您會感嘆,大唐的姑娘,會玩!能玩!敢玩!這樣歡脫的場景,大概也只有在唐代能夠出現。南北朝胡風漢風不斷融合,造就的一派盛唐氣象,不僅僅是軍容強盛,沙場縱橫,也包括女性追求個性的自由和解放。
看古人如何「公費旅遊」,使朱元璋不惜大義滅親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