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村以前有種叫「羊奶角」的野果,現在還有嗎大家吃過嗎
題主所說的「羊奶角」,單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它,這種野果不光是以前那個農村裡有,現在的農村裡也很是常見。在我們這人們一般都叫它「奶瓜」、「栝樓」、或是叫「地梢瓜」。這種野果嫩時能生吃,掰開後裡面有乳白色的液體,記得小時候還真沒小吃它,酸甜l脆脆的有股子奶的香味非常好吃。
羊賣角除了在鮮嫩時可直接食用外,還可以用它開做菜吃,用羊奶角做成的涼拌菜是母親和我最喜歡吃的一道野菜。在做的時候把採摘回家了羊奶角洗凈以後切成片,放入沸水中焯三分鍾後立馬撈出開在用冷水浸泡一下,然後去掉水分,加入蔥姜和適量的蒜末,再放入小許生抽、蚝油、香油以及白糖和食用鹽、少量雞精調味以後即可食用。羊奶角的嫩果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涼拌羊奶角這道冷盤色澤看上去青綠通脆,是一道非常美味爽口而且營養價值極高的菜餚。
其實,羊奶角除了可食用外,它還是一株全草和果實均可入葯的植物,資料中有記載入葯中它的特性是「甘,平」,且具有清熱降火、止渴生津、益氣、通乳、消炎等功效。記得小時候,如果誰的手上或身上長了「瘊子」,大人們就會到野外找來羊角的枝葉或者果實,用的就是它的白色的奶汁,來擦拭患有瘊子的地方。堅持一段時間,那瘊子便會發蔫直至脫落。
羊奶角是一種蘿藦棵的草本植物,在我國分布區域較廣,喜歡在向陽、貧瘠的土地里生活。嫩果外鮮嫩時可食用,果實成熟後表皮就變的木質化了,成熟的果實用手撕開後,我們會看到裡面的種子上帶有像蒲公英一樣的毛毛,用嘴一吹,這些白色的棉絮便能帶著羊奶角的種子四下飄散,落到那裡那裡就是它們的安家居所。
在我小時候,羊奶豆是小夥伴們都非常喜食的一種野果。嫩的時候可以採摘下來,摘下的部位會冒出白色汁液,如同羊奶的顏色,沒有什麼特殊味道。洗干凈可以帶上皮一起吃,甜絲絲的。如果羊奶豆長的很大,有些老,皮是不能吃了,有點苦澀,可以把皮剝下來,吃裡面如同棉花絮一樣的果肉,淡淡的有點羊奶的味道。當它們長老以後,外殼會脫水老去,變的很堅硬,在自然風干後炸開裂口,裡面的果肉,變成白色棉絲狀翅膀,順著風帶著種子,飄盪在天地之間,如同蒲公英種子的傳播一樣,落在哪裡,哪裡就是歸宿,就是明年生根發芽的地方。
去年秋天收割芝麻,發現田間地頭到處都是羊奶豆的植株或者果實。我就摘了十多個鮮嫩的,洗干凈就給孩子嘗鮮,結果她們都不喜歡吃,說有點甜,但是也有青苦澀……。這羊奶豆在我們的童年,都是很難找尋的野果,因為大家放養或者放牛,都會採摘它們吃,當時我們認為把它吃絕了,因為後來很難再找尋到它們的影蹤了!
現在鄉村的孩子少了,可以吃的零食也太多了,他們不需要費心的自己去採摘野味,來滿足自己小小的胃口,想吃什麼,大人們幾乎都可以滿足他們的願望。而羊奶豆呢?由於沒有很多小孩再去採食,或者打擾它們生長,它們如同蒲公英一樣強大的繁殖方式,讓它們遍布田野。
記得小時候在野地裡面很多,葉莖和果實都只要破損就會冒出乳白色的液體,所以因此得名,在農村都叫它羊奶果,學名叫做地梢瓜,其實地梢瓜是很好的葯材。
在有一些地方也會把地梢瓜叫做梭子果,這個是因為它的形狀很像以前織布機上的一個部件,就是在來回穿線的梭子,線下也不多見了,隨著 社會 的發展織布機也已經成為 歷史 ,只能到一些民俗博物館才能見到,這和我們現在消失的很多東西都是一樣的。
地梢瓜也叫奶果、羊角、野生雀瓢,地梢瓜全草可以入葯,具有益氣通乳、清熱降火、止咳消炎的作用,對肺部疾病也有一定效果,除了葯用作用之外,地梢瓜還可以作為野果直接食用,其營養價值很高,尤其是鈣元素豐富,對人的身體 健康 有很大幫助。
除了葯用價值和食用價值之外,地梢瓜還有一定經濟價值,地梢瓜含有橡膠和樹脂,可以用作工業原料,人工種植可以活得很好的經濟收入。
我家住遼寧西部農村,大自然是我的近鄰。
今天是七月25日,我到山上散步,拍了幾張圖片。
這就是所謂的羊奶角,我們這里人叫它老瓜瓢。
一.生長特性
喜歡生長在向陽、貧瘠的土地上。當然它的種子如果落在土質肥沃的地方,也會發芽生長。只不過它會被長得更旺的其它植物欺負,無法長大而已。所以在貧瘠只地它會長得很好的。
這就是生存之道:適者生存!
二.葯用價值
全草入葯
1.根:補氣益精,療體質虛弱,瘡,五步蛇咬傷。
2.果殼:療哮喘,白日咳,創傷出血,止咳化痰。
3.全草:強身壯體,活血行氣,消腫解毒。
三.食用價值
嫩果可當水果吃,可以做成菜。
強調一點"嫩果"。採摘嫩果清水洗凈,開水炒一下。可以做拌菜,也可以做炒菜。
由於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又是稀罕物,屬於山珍海味系列啊。可以一食為快。
四.此文內容來源
圖片為本人拍攝,葯用來源網路,食用本人嘗試過了。
五.別名各地不同
學名:蘿藦
我們這里叫老瓜瓢,還有叫羊角瓜的,馬奶奶、沙奶草、地瓜瓢……
你們那裡叫什麼?
我們不知道的植物,還有好多呢,大自然可真神奇啊!
這里說到的羊奶角就是農村以前常見地梢瓜,地梢瓜外形和以前的農村老式織布機上用的梭子十分的像,所以有的地方地方也叫它梭子果。對於地梢瓜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名字來稱呼這種果子,如羊奶果、地梢花、羊角、羊奶角等。 羊奶角是可以直接吃的。
羊奶角在以前農村很多地區很是常見,經常是漫山遍野的生長。記得小時候在農村,因為平時難得吃到水果,所以小孩子經常尋找這種羊奶角來解饞。嫩一些的羊奶果可以涼拌或炒著吃,吃起來口感很脆。
羊奶角有很好的葯用價值,成熟的地梢瓜可以入葯的,據《本草綱目》記載地梢瓜具有清虛火,益氣,生津,下乳之功效。常用於虛火上炎,咽喉疼痛;氣陰不足,神疲健忘,虛煩口渴,頭暈失眠;產後體虛,乳汁不足的功效。
羊奶角即是地梢瓜,中葯名。地梢瓜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新疆、山東、江蘇、安徽、河南等地。雀瓢分布於遼寧、內蒙古、河北、陝西、山東、江蘇、河南等地。
凡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應該都見過這種果子,這種果子現在也成了我們美好的回憶,由於時間的變遷, 社會 發展也改變了農村的面貌,我們只有通過回憶才能想起曾經的許多動物和植物。
羊奶角在我的老家叫做馬奶,之所以被稱為馬奶,是因為其形狀像馬奶狀,並且裡面會有白色粘稠的甜汁。它常常生長在堤堰溝渠,耐貧瘠和耐乾旱,生長習性相當潑辣。
羊角奶如今還能尋得見 ,記得上次回老家還看到了一棵,正是蔥郁的時候,摘下來吃了甜津津的,還是童年的味道。小時候,這可是水果一樣的寶貝。那時,水果匱乏,解饞只能依靠酸棗,羊角奶和玉米桿之類。享用羊角奶一定趁嫩時,一旦老了,裡面的果實就變成了毛茸茸的籽,像白色的蒲公英,四處飄散。
羊奶角是一種中葯材,學名鵝絨藤 ,根和汁都可以葯用,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健胃,利水消腫等功效,在<本草綱目>里有詳細地記載,民間也有很廣泛的用途.比如治療哺乳期催奶,對於剛生產的婦女乳汁不通,服用羊角奶有奇特的效果。同時,因為其清熱消毒,用以治療三叉神經疼等疑難雜症也有顯著的療效。
羊角奶的分布非常廣泛,特別在江北山嶺一帶,處處可見。這種從遠古時代走來的野草,憑借著堅毅的生命力綿延至今,更以奇特的葯效為人民造福,至於帶來遙遠的童年回憶,則叫人感嘆不已。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認識這種尋常可見的野草嗎?
跟大家互相交流溝通就是我最高興和最感到幸福的事情,相識有緣,您能看到我的這段回答就是莫大的緣分,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羊奶角學名叫鵝絨藤。有的地方叫地稍瓜,有的地方叫馬奶,在農村很常見,小時候在我們那裡里有很多,也吃了很多,甜甜脆脆的有股子奶的香味,好吃。小時候不但吃過,還當葯水一樣用過,手腳哪裡被蚊子咬或者有小傷口經常掐它的葉莖滲出來的奶色液體來消炎止痛。
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覺得現在這種野果在農村也比較少見了,大概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使用它的情況也逐漸減少了,也就淡忘了吧 。像羊奶角這樣的野果子,雖然微不足道,看起來很不起眼, 它畢竟是人類的一種財富,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類似這樣的植物現在越來越少,甚至有的可以說是已經絕跡了。
以上的分享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只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個人認為羊奶角除了能夠當成野果子吃以外,它表面的莖皮纖維還能用在製作人造棉,同時它還是一味價值珍貴的中草葯,這種植物的根部能入葯,可以用來治療跌打損傷,蛇咬傷,莖部入葯能夠用來治療小兒疳積,羊奶角入葯則可以用來治療勞傷,種子上的絨毛能夠止血,您吃過嗎?
大家好我是@上谷果農丁川!對於收割艾草什麼時間最佳?有人說端午節收割,艾草功效最好是嗎?講的較詳細,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以上的方案可供參考,大家認為呢?如有不同見解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謝謝轉發+關注。
最後在這里,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羊奶角這種野果相信對於很多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來說都不會陌生。它其實就是鵝絨藤這種植物的果實,羊奶角果實由於長相像小羊的羊角,因此而得名。這種野果以前在我們農村山上非常常見,這種果實裡面白色的乳汁非常的多,而且乳汁味道甜美。
現在這種鵝絨藤在很多農村還是比較常見的,特別是一些山坡上、灌木從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這種藤類植物生長比較迅速,而且在整個夏天裡到處蔓延,隨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便開花結果。以前在農村很多人經常用這種果實羊奶角用來作為涼拌菜吃,味道清脆可口。而且這種乳汁還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據說這種乳汁還可以用於消毒使用。
在農村的田間地頭這種羊奶角的植物很多,有時候把它處理掉也是比較費力,由於這種植物的藤莖葉都有很多的乳汁,因此人們去處理它的時候,乳汁賤到衣服上就很難清洗。即便如此,它的根莖葉以及果實在葯用領域使用也比較廣泛。比如它的根可以入葯,具有治療風濕痛、胃痛、小兒食積等功效。
羊奶角角在以前農村的生活中,不少婦女的乳汁不同就是通過使用這種羊奶角的乳汁就進行治療。而且治療效果也比較明顯,很顯然具有通奶的作用。現在這種野果在農村還是比較常見,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使用它的情況也逐漸減少了。
小的時候吃過很多,我們這個地方叫「羊角瓜」,它的形狀看起來像羊角一樣,中間大,兩頭小!
大概就是這個時節會有這種野果,長在山坡上,個頭不大,剛摘下來會流出白色的汁液,吃起來甜甜的,有種奶香味!
成熟之後表皮像豆莢一樣,灰褐色,會裂開,裡面有像是蒲公英一樣的種子,隨風飄盪,再生根發芽!
現在農村還有這種野果,只是不多見了,畢竟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各種美味的水果都能吃到,這種野果就被遺忘了!
據說這種果實有通乳的功效,女孩不能多吃喔!
題主說的羊奶角,在我們這里叫做瓜蔞。現在滿山滿嶺還會看到這種野果。夏天的時候上山幹活,就可以在亂草叢中或者樹枝上掛著一個個的瓜蔞。小的時候跟小夥伴們一起去山裡拔野菜,經常的會摘了瓜嘍吃。瓜蔞的皮是綠色的,裡面的汁液是白色的,夏天的瓜蔞吃起來脆生生,甜津津的。
我們那時候,物質生活的確是太貧乏了,孩子們可以吃的東西太少了,山裡的酸棗瓜蔞,還有其他的很多野果,都可以成為小孩子們的零食。眼下這個時節,如果再去山裡摘瓜蔞吃,就有些晚了。瓜蔞的皮已經干硬了,白色的瓤也成了棉花絮一般嚼不動。等到再晚一些的時候,農村的孩子們到山裡摘了瓜蔞,就會將瓜蔞撕開,取出裡面白色的棉絮般的瓤,可以看到瓜蔞瓤成白色絲狀,每一撮白色絲狀的頂端,都帶著一粒褐色的種子。輕輕撒開手,會像白色蒲公英一樣,漫山遍野的飛舞。
瓜蔞長的特別可愛,都是兩頭尖,中間有個橢圓形的肚子,只不過有的長得長一些,有的長得短一些。瓜蔞的皮很厚,富含澱粉,白色的汁液就好像乳汁。灌木叢中,以及路邊和農作物地里,都會有瓜蔞的一席之地。對生長環境沒有什麼要求,偶而在石縫里,也可能長出幾個甜甜的橢圓形瓜蔞,掛在半空中。那時候的我們不知道瓜蔞是葯材,瓜蔞皮和瓜蔞籽都可以入葯。有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對冠心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其實,瓜蔞的用途很廣泛,對我們的身體也有保健作用。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會因為上火引起便秘,去山上摘幾個瓜簍吃,就會緩解大便乾燥。如果不太喜歡直接吃,也可以切碎了放在鍋里加少許的水,一起煮一下,然後再加白糖做成餡,再和麵粉一起做成餅煎熟就可以了。經常吃瓜蔞,還能起到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
我們小時候,山裡的很多野果現在不見了,但是這種叫做「羊奶角」的野果,山上依然還存在,只不過現在再看到這種野果,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