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歷史的長河緩慢而堅定地流逝著,古老的地中海默默見證了太多人類文明的興衰。
公元七世紀初,伊斯蘭教勢力迅速崛起於阿拉伯半島,並以狂風掃葉般的氣勢橫卷歐亞非,建立了龐大的伊斯蘭帝國。在地域上它繼承了古波斯王國的絕大部分版圖,其疆土之遼闊足可傲視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和不可一世的古羅馬帝國。而此時的歐洲大陸,在經歷了輝煌的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後,卻忽然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紀,沉悶殘酷的宗教統治阻擋了西方文明前進的腳步。伊斯蘭帝國,成了事實上當時西方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成就只有同期處在東亞文明之巔峰的大唐帝國可以匹敵。
公元八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北非摩爾人從直布羅陀海峽攻入西班牙,佔領伊比利亞半島(即比利牛斯半島),從此開始了對西班牙長達七百多年的統治。這段統治,在西班牙歷史上留下的烙印是深刻的,這一點在塞萬提斯的巨著《唐吉柯德》里有直接體現。當時歐洲最文明的都市正是摩爾人統治下的哥多華。驍勇彪悍的阿拉伯軍隊一直沖到法國,由於不適應那裡的氣候和地形其兇猛攻勢才被擋住,否則,今天的歐洲可能就是完全另一個樣子。
可是好景不長,伴隨著伊斯蘭帝國的逐漸解體,摩爾王朝也在西班牙迅速失勢。基督教文明的興盛,同時標志著伊斯蘭文明的衰落。到了公元十三世紀,摩爾人在西班牙已只能偏安一隅。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摩爾人在都城格林那達的阿爾罕布拉山上修建了一座舉世矚目的宮殿--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在阿拉伯語里是"紅色宮堡"的意思。它是古伊斯蘭建築的登峰造極之作,其構造之細膩,設計之精巧,無不體現了阿拉伯文明的神秘,輝煌,還有奢靡。阿爾罕布拉宮同時還起著軍事要塞的作用,這是摩爾人抵抗北部基督教國家的最後據點。
阿爾罕布拉宮共佔地三十五英畝,四周用三千五百米長的紅石牆圍起來,外表看上去彷彿一個敦實方正的城堡。實際上,它的內部錯綜復雜,宛如迷宮。穿過公正門,可以看到兩個互相垂直的長方形院子,南北向的院子叫柘榴院,用以朝觀,氣氛較肅穆,東西向的院子叫做獅子院,是後妃們出入的地方,環境比較奢華,也是遊人最流連的景點之一。
阿宮內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它那色彩鮮艷,精細而又變化多端的線條裝飾。在那些壁上圖案中,隨處可見阿拉伯美學里特有的藤蔓及幾何學花紋。有人說阿宮是摩爾藝術的巔峰之作,一個洋溢著神話色彩的殿堂。它那出奇的精緻與勻稱之美,是摩爾人超凡的想像力與藝術的縮影,也是一個精緻文化具體而微的表現成果。
曾有遊人被這種基本結構極其簡單但整體卻紛繁復雜的裝飾所震撼,說道:"古摩爾人一定崇拜一種類似混沌的哲學,這使他們能不勝其煩地用最基本的元素製作這些最復雜的裝飾。"當陽光投射在這些鏤空和雕琢的裝飾上,總是能給人一種舒適和敬仰的感覺。
阿拉伯帝國時代的伊斯蘭文明遠遠先進於當時的歐洲文明,他們不僅在數學,天文學上有巨大貢獻,在物理,化學,冶煉術,葯物學和醫學上也都有卓越成就。他們喜歡製造香水,發明化妝品。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體現在阿宮的建築文化中。
這里還值得一提的是建設阿宮的工匠可能有不少是皈依伊斯蘭教的天主教徒,因為在某些廳中裝飾著伊斯蘭教建築中難得一見的人物嵌像,而伊斯蘭教是禁止崇拜偶像的。
後宮是整個建築中最神秘的部分,裝飾也極盡奢華。鬼斧神工的雕飾,牆面刻得滿滿的用古阿拉伯文字書寫的可蘭經,幔帳重簾,奇花異草,無不有一種讓人屏息的美麗。透過隱蔽的深窗,可以窺見宮外的熱鬧,而外界卻無法得見屋內的旖旎香艷,特別是那些神秘而又風情萬種的蒙紗阿拉伯美婦。
如今走進這里,臨窗細思,不難想像出當年深居香閨的後妃們是如何在這個美麗奢靡的樊籠內打發那些寂寞難耐的日子的。那些神秘的倩影,彷彿永遠縈繞在屋內每一處角落,讓人遐思無限;而那些凄美的摩爾宮廷故事,似乎至今仍然在被演繹著......
來自北非大漠的摩爾人有一種天生對水的崇拜,因此阿宮內隨處可見水池、噴泉,這些水都源自遠處大山。對水的巧妙運用,使得阿宮處處浮現出一種嫵媚靈動的風格。池水中映射的光與影,旖旎神奇,使整個建築極富內涵,彷彿天方夜潭中描述的阿拉伯神殿。宮廷院內遍植草木,如玫瑰,桂樹和桃金娘等,傍依青山,愈顯整體環境寧靜而清新。
可以想像當時生活在阿宮的摩爾王公貴族們是極奢華的。據說當年的國王常在宮廷一角的王族浴室內一邊洗浴按摩,一邊欣賞裸女艷舞,同時還要聆聽樂師演奏音樂。為了不讓這些樂師窺得春光,他們的眼睛都被刺瞎。這不禁讓人想起殷紂之酒林肉池,末代亡國之君的經歷真是驚人地相似。
建造阿宮時,摩爾人在西班牙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所以阿宮的整體風格缺乏那種在羅馬建築中常見到的霸氣,相反,整個建築給人以一種「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感覺。摩爾人的那斯里德王朝不思進取,貪於享樂,在阿宮中製造出一種歌舞昇平的氣氛,對外則委曲求全,以換苟安,這些也都深刻地反映在阿宮內的裝飾和布局裡。
然而文明的沒落終是無可挽回的事,整個伊斯蘭世界在受到內部紛爭,東征十字軍和蒙古鐵騎的三重打擊下一蹶不振,徹底失去了曾有的輝煌。盡管摩爾人在格林那達又喘息了百餘年,最終還是被西班牙的天主教徒們趕回了北非摩洛哥的大漠老家。歐洲的伊斯蘭統治也從此正式結束。
只有阿爾罕布拉宮還寂寞的矗立在那兒,靜靜地講述著一個古老神秘的摩爾王朝的曾經往事。
擊敗了摩爾人得到一統的西班牙在此後有了迅猛發展,其政府把眼光極為遠大地投向了海洋霸權。於是哥倫布在西班牙支持下意外發現美洲,西班牙人憑著數百條火槍就滅亡了美洲三大古文明中位於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文明和南美的印加文明,自此一個小小島國一躍成為了整個藍色海洋的霸主,西班牙帝國的無敵艦隊讓所有敵人都聞風喪膽。那時,整個世界都被西班牙所震撼。
然而西班牙的輝煌也同樣是曇花一現,此後多次失敗的對外征戰,北部英倫島國的神奇崛起,使得西班牙的不可一世轉瞬也成為了歷史。摩爾人和西班牙人的那些叱剎風雲,如今都已成為歷史長河裡曾經翻起的點點浪花。
十九世紀的某一天傍晚,西班牙最偉大的吉他演奏和作曲家塔爾雷加來到了格林那達,看到夕陽下蒼茫,悲涼而又玄秘的阿爾罕布拉宮,感悟人生和命運的起伏,思緒難平,遂創作了不朽名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該曲從頭至尾採用輪指技巧演奏,凄婉迷離的音調彷彿歷史老人在滿懷滄桑地回顧阿宮昔日的如金歲月。它不僅為作者贏得了世界聲譽並被尊為近代吉他之父,阿爾罕布拉宮也從此與之一起舉世聞名。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Sarra Brightman唱過為Alhambra配的歌。原義大利文歌詞如下:
Sarah Brightman - Alhambra
Duermen tus recuerdos
de ébano y perfume
en tus aposentos,
llenos de ternura,
mi querida Alhambra.
Viste mil amores
nacer en tus entrañas,
luces que acarician
desde tus ventanas,
despechada Alhambra.
Brillan tus ensueños
en un mar de estrellas
y la luna canta
tu silencio, Alhambra.
Lágrimas de yedra
lloran los vencidos,
Entre espada y rosa
crecen tus olivos,
mi querida Alhambra.
Guardo en mi recuerdo
tu sabor la luna,
brillas sobre el pueblo
como el sol, Alhambra.
Sueño con Alhambra,
mi querida Alhambra.
英文翻譯:
Alhambra
Your memories of ebony
and perfume are sleeping
in your rooms,
full of tenderness,
my beloved Alhambra.
You saw a thousand loves
be born within you,
lights which caress
from your windows,
despaired Alhambra.
Your dreams shine
in a sea of stars
and the moon sings
your silence, Alhambra.
Tears of ivy
weep for the vanquished,
between sword and rose
your olives grow,
my beloved Alhambra.
Saved in my memory
you savour of moon,
shining over the village
like the sun, Alhambra.
I dream of Alhambra,
my beloved Alhambra
2.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誰彈奏的最好
塔雷加1909年就死了,照片都很少在網上找到,更別說錄音了,錄音可能只有現在西班牙政府才有,不過賽格維亞彈的可以找到,彈的非常抒情和圓潤,還有納西索耶佩斯彈的,非常有氣勢且輪指快的不像話很節奏感
3. 如何演奏古典吉他曲《阿爾漢布拉宮的回憶》
樓主以前玩古典的嗎?如果不是就洗洗睡吧,古典是吉他的演奏風格中最困難,最純正的沒有之一,要想談好中等難度的曲目,沒有個兩三年的勤學苦練是彈不出什麼樣子的。《阿爾漢布拉宮的回憶》明確的告訴你是七級曲目。如果要譜子我這里有。
4.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這首曲子的吉他獨奏六線譜 是六線譜
5. 古典吉他《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的難度能達到幾級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是8-10級,是近代古典吉他音樂最高峰的西班牙吉他大師弗朗西斯科·塔雷加的作品。該曲在吉他界被稱呼為「名曲之名曲」。
樂曲的結構類似三段體,但又與普通的三段體有很大區別。樂曲為3/4拍子,A段主題為a小調,充滿西班牙風格的曲調中流露著一絲憂傷。
B段主題為A大調,色彩頓時轉為明朗,與A段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樂曲最後在C段以一種復雜的感情在寧靜中結束。內容反映了人們四處奔忙、積極生活的景象。
(5)阿宮回憶美女吉他視頻擴展閱讀
該歌曲其他版本
1、山下和仁演奏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該歌曲收錄在專輯《熱門華語265》中,2014-01-01發行,該張專輯包含了142首歌曲。
2、布丁丁/懶惰鬼渣演奏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該歌曲收錄在專輯《별 (星) (Little Prince)》中,2019-05-24發行,該張專輯包含了1首歌曲。
6. 看看「最受學生歡迎的教授」到底有多美
朝鮮半島自古以來在文化上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音樂方面也不例外,唐宋時,隨著燕樂和雅樂的流入,大批中國樂器、樂譜、樂舞、詞樂傳入韓國,成為大韓民族音樂傳統的一個組成部分.朱熹和蔡元定的音樂著作被奉為圭臬,&uot;中和&uot;的音樂觀為審美規范.可是,我國卻鮮有學者對保存在韓國音樂中的中國音樂史料進行研究,譯文也不多.相反,韓國、日本和一些英美國家的學者卻一直在運用中韓雙方所存的文獻、考古音樂文物以及現時音樂中存留的活的材料進行對比性的研究.
當然,我只能淺薄的說說現代的中韓音樂的差異和比較.
古典音樂的普及:
同樣是被流行樂充斥的韓國,可古典音樂的普及卻和中國大不相同。
在中國的各個城,能到正規古典音樂的CD的音像店,屈指可數。而在韓國,幾乎每個音像店都有那種專業的古典音樂CD。而且這些CD還都擺著特別醒目的位置。這大概就像在中國的各個音像店的最醒目的位置都能看到蔡依林的專輯吧。
在韓國的各種大小各異的餐管或是咖啡吧,多播放古典音樂。,帕格尼尼,莫扎特,舒曼等作曲家的作品都極受歡迎。其中還不乏我們耳熟能詳的《愛的羅曼斯》,《阿宮回憶》,《卡伐蒂娜》以及安吉利斯的諸多作品。再看的各個餐管及酒吧咖啡吧。充斥著「那夜我喝醉了拉著你的手胡亂的說話……我拉著你的手放在我手心,我錯誤的感覺到你也沒有生氣……如果那天你不知道我喝了多少杯你就不會明白你究竟有多美我也不會相信第一次看見你就愛你愛的那麼乾脆……」這類的垃圾曲!
但要說韓國古典吉他教師的數量,可就大不如中國了。漢城只有為數不多的一些古典吉他教師。但是這些老師不是演奏家,就是非常優秀的古典吉他手。而且教學水平也非同一般。再看的吉他教師,有些連《科庸巴巴》都沒談明白呢,就敢出來招搖撞騙教別吉他!悲哉!
民眾對古典音樂的認知:
在韓國,即使不是專業做音樂的人,對古典音樂也甚是了解。再看看國人,一些被尊為「音樂天才」的樂手,對古典音樂基本一竅不通。更有甚者,居然不識五線譜。還美其名約為對音樂有靈感!嗚呼!
在韓國,孩子們從小就受古典音樂的熏陶。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說出一些名家的名作品。我們的祖國花朵們呢?!你問他們喜歡誰,他們會告訴你,喜歡潘偉博,喜歡陳,farmer 4這些自稱是手但其實根本與音樂搭不上邊的人。對於這個問題,還用我多說些什麼嗎?!
當然,這要歸結於韓國的大中小學校都開設古典音樂欣賞課。高中,大學裡面還有各種古典樂器聯盟。學生們可以在一起互相交流。中國的學校的音樂課,基本上可以說是形同虛設。我從上學開始,就記得一到音樂課,體育課的時候,語文數學老師就會來到教師,對我們說,音樂(體育)老師有事兒或病了,然後委託他帶課!可悲的應試教育!在應試教育的陰影下生活的可憐的孩子!
古典吉他的水平:
韓國的古典吉他高手有很多。水平足可以使我們鎮靜。而且他們都不張揚。每個人都很平和。對別人的演奏也很虛心。(這些最值得我學習)而中國的一些所謂的吉他高手呢?!一個一個的,沒什麼水平,還竟咋呼!今天弄個音樂會,明天又搞個什麼師生交流會。還竟弄一些業余的東西!自己水平都臭到家了,還總是「點評」(抨擊)別人的演奏。而且更有甚者還總是給自己弄一些讓人「羨慕」的名頭。像優秀古典吉他演奏家,教育家的也就算了。還有一些不要臉的居然稱自己是什麼「王子」就有點過分了!殊不知,比他們強的人有多少!
雖然說朝是一個能善舞的民族,但韓國人對音樂的狂熱崇拜,不親臨其境,大概很難體會得到。在韓國,報紙上、網路上到處都是有關流行手的動態和新聞,KBS、MBC、SBS三大國營電視台除了每周現場直播各自的「人氣謠」排行榜外,絕大部分娛樂節目都邀請著名的流行手客串主持或嘉賓。
韓國沒有流行音樂、嚴肅音樂之爭。韓國的嚴肅音樂自成圈子,主要靠資助生存,受關注較少,但音樂家的社會地位很高。受美國和日本影響發展起來的流行音樂,以及鄉土氣息很濃的民類,統稱大眾音樂。韓國的流行音樂大都節奏明快,易於上口,深受國民喜愛。
前韓國流行音樂的焦點主要集中於年齡在十幾歲左右的中學生體。不僅手們年紀很小,大都是高中在校生,而且聽眾也主要是中學尚未畢業的少男少女。無論什麼樣的手,必須贏得這些少男少女的心,才能真正在韓國壇站住腳。而這些追星族們,主要是小女生,組成了所謂的「OHBA部隊」。在演出中,只要偶像出場,她們就會尖叫「OHBA」(韓文「哥哥」的意思),聲音震耳欲聾,成為韓國演唱會中最有特色的場面。
韓國流行手大都走以說唱為主的Hip-Hop路線。Hip-Hop由於其、奔放的特點而為年輕迷所接受,正日益成為韓國樂壇的主流。大部分韓國手都選擇了邊唱邊舞的形式,但同時也追求自身風格的獨特。如女手嚴貞華以暴露怪異的服裝和性感的舞蹈征服觀眾,被稱為韓國的麥當娜;最近兩年以《和她的離別》等曲風靡韓國的金賢晶,舞蹈動作獨特,成為眾多迷爭相模仿的對象;以《改變》一曲成為最受矚目新星的李貞賢,時而模仿古印度和古埃及舞蹈,時而又以太空人的面目出現,每次推出新,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而她本人也因為形象多變,被認為是韓國「流行時尚的帶頭人」。
其實,在韓國,無論在什麼場合,只要興起,幾乎誰都可以作一番水準頗高的表演。只是不同的年齡層有各自喜愛的手和曲罷了。
在中國曾經入侵過一股來自異域的音樂寒潮,它就離我們近在咫尺,把我們的很多迷都改造成了他們的「附庸」。與我國隔渤海相望的國家是?對了!就是韓國!韓國音樂在整個亞洲音樂范疇里是必不可少的,它在接受歐美音樂的意識以及音樂形式方面較早,並且加入較多本土的音樂元素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並兼與國際接軌的音樂形態。
最早在韓國壇上流行的是類似於日本演那樣但又介於傳統和流行之間的音樂,民謠味道很重,象:趙容弼、玄哲、朱賢美等等,他們都是以深情的聲演繹著美妙的曲子。引領韓國壇演變進化的是Seotaiji&boys組合,也就是00年回歸壇的徐太子他所在組合;他們的出現打破了搖滾與舞曲的界限,為單一風格的韓國音樂注入了新活力;他們嘗試在強勁的搖滾節奏中加入RAP,這樣的做法既新鮮又不生搬硬套;由他們開始韓國逐漸盛行起組合表演形式來,後來我們看到的五彩光鮮的面孔都是受他們的影響的,可以說他們是掀起RAP曲風的首席音樂人,並帶來了舞蹈、舞台裝、造型上的革命!
整個90年代的韓國壇顯得異彩紛呈,POP、R&B、Hip-Hop、Techno、Ballad等曲風相繼而生.曾被譽為「情王子」的申盛勛,從他到後來行成的金玄星、曹成莫、李東健等Ballad「敘事曲一派」,他們明顯受傳統曲風的影響,以曲美唱優而著稱。
90年代中後期,舞曲音樂開始大量盛行,從單性別組合到混聲男女組合,無不個個能善舞,以ROORA組合作為混聲組合的始祖,又分別派生出DIA女生三人組和PLAYER二人組以及團長李尚民經營的World music音樂產業。從96年HOT出道並在次年大熱之後,偶像組合一支接一支如雨後春筍般相繼產生,我們熟悉的水晶組合、神話組合、SES組合等,他們在後來的98、99兩年頗有佔去半壁江山之勢。
與之相比,開啟舞曲時代的老牌組合TURBO、Ref、DJ-DOC等就稍顯陳舊了,畢竟壇也是瞬息萬變的嗎!在舞曲大行其道的同時,R&B、Hip-Hop這兩種歐美風格的音樂開始滲透到主流音樂中來,相應地很多「海歸」手就開始沖擊壇了,本身他們就有英語基礎又深諳西洋式的唱法,形象上又上位,因此很是受迷的垂青,他們有洋蔥、朴正玄、J、Up town等。喧囂之後,迷也喜歡回歸最自然狀態,象「綠色地帶」、「天氣預報」、「玻璃箱子」等非主流組合也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們強調曲風平易、大眾化,旋律簡單優美易於傳唱。
中國音樂現狀
人才在枯竭,人才的培育都只追求一夜暴發,現在中國的高等音樂院校招生,全都考彈鋼琴,沒有別的行業……就跟超女一樣,完全都是想一夜暴發,沒有真正對藝術本身的發展感興趣。人才在枯竭。大家有一點兒才華就拚命去。
我們的文化品位,音樂欣賞能力還是普遍較低,音樂教育還沒有達到其應該有的作用,對與音樂的無知使一部分人盲目的崇拜所謂的偶像,音樂對於這部分人來說就是追星,對於音樂、唱功等要求幾乎為零。這也就能理解台上那些男不男,女不女的動物們能厚顏大行其道自以為是了.
7.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吉他幾級
八級的曲子。。。達到近代古典吉他音樂最高峰的西班牙吉他大師弗朗西斯科·塔雷加,兼有作曲與演奏的秉賦。他的作品多達四百首以上,其中不乏經典之作,《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更是一首吉它世界中的「名曲之名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是1896年的作品,是一支特別適於夜間聆聽的古典吉他曲,在古典吉他獨奏曲中,它獨樹一幟,有「名曲中的名曲」之美譽。《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由於全曲採用輪指技巧長達3、4分鍾,給人以「珠落玉盤」的感覺,所以也有人稱之為珍珠曲。樂曲的副標題為《祈禱》。輪指比較多,但是很好聽。。。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8. 急求古典吉他練習曲視頻下載。
阿宮回憶(上,下)
http://www.56.com/u31/v_MzczNzM0NDQ.html
http://www.56.com/u86/v_Mzc2Mzg5MDc.html
大教堂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A8su3GYZBk/
阿斯圖利亞斯傳奇
http://tv.mofile.com/PU56MZY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