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哥們兒,來幾個笑話吧,用來討女朋友的.西西~~~~如題 謝謝了
一日,一位計程車司機由於工作了一整天,覺得很疲累,所以就想開車回家,當時為午夜十二點。 剛好他又行經北市第二殯儀館,心裡覺得毛毛的,心想:「唉優~覺得怪怪的,趕快離開這里回家~~~」 這時,路旁突然有一位身著白衣的女子招他停車,司機在猶豫要不要停車的時候,車子就剛好熄火在那女子前面。 司機覺得好奇怪,怎麼會這樣呢? 這時,那女子無聲無息地上車了~~~ 「我要到松山機場。」那女子開口說話。 司機覺得更毛了,而車子這時又可以發動了。 「喔~~好,松山機場是吧!?」司機用顫抖的聲音說著。 「……」 車子開啊開著,司機用後照鏡看了那女子幾眼,覺得那女子面無血色,臉色蒼白,覺得自己好像載到了為了讓自己不要胡思亂想,司機拿出一個蘋果來啃,用來消除內心的不安。 這時,後座的女子說話了:「我生前最喜歡吃蘋果了~~~」 司機一聽,咬了一口蘋果的嘴巴不但張大不動,連頭發都豎起來了! 那女子續道:「可是我生完小孩後就不喜歡吃了~~~」
求採納
Ⅱ 低俗小說和殺死比爾中的女主角是一個人不
是的,是同一個人,都叫烏瑪.瑟曼
烏瑪·瑟曼
檔案
中文名: 烏瑪·瑟曼
英文名: Uma Thurman
原名:Uma Karuna Thurman(烏瑪·卡魯娜·瑟曼)
性 別: 女
生 日: 1970年4月29日
星座:金牛座
身高:180 厘米
體重:58 公斤
語音:英語
出生地點: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地區: 美國
宗教信仰:佛教
出道作品:《Johnny Be Good》
配偶:加里·奧德曼(1990-1992)
伊森·霍克(1998-2004)
子女:2
[編輯本段]家庭及早年生活
好萊塢著名女星烏瑪·瑟曼天生麗質,身材纖細,一向是不少影迷心目中的標准美女。瑟曼於1970年4月29日出生在美國波士頓,父親是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印度佛教哲學的教授,也是首位成為藏傳佛教喇嘛的西方人,母親則來自瑞典,是個心理醫生。東方文化的熏陶和一襲歐洲風韻,使美麗的烏瑪瑟曼氣質獨特,且頗具神秘感。
烏瑪的童年極不快樂,由於來自信奉佛教的家庭,在全部信仰基督的美國小鎮上她倍受歧視,被人譏諷為「醜陋」。她沒有讀大學,16歲便離開了家鄉隻身闖盪紐約,17歲時她已成為一名很不錯的模特。 烏瑪最早是在VOGUE上拍攝家居照片出道,那些慵懶的家居形象讓人印象深刻。
演藝事業
低俗小說1988年,她有了電影處女作《親吻老爸說晚安》,接下來的《終極天將》和《危險關系》瑟曼開始嶄露頭角,但她並未尋著這條青春玉女的路線走下去。1990年,著名導演菲利普·考夫曼推出第一部標有「NC-17」級的影片《情迷六月花》,烏瑪-瑟曼在影片中飾演美艷絕倫且孤傲不羈的巴黎女子阿娜伊絲·寧,在作家亨利和其妻瓊之間大玩雙性戀情。1992年在《致命戀人》中她是配合姐姐製造命案的手。《 藍調女牛仔》使她成了長著巨大拇指且有著同性戀傾向的女孩西西,這些角色都有些怪異,但烏瑪瑟曼的表演卻力戒張揚,在平淡中表現人性深度。不過烏瑪-瑟曼主演的影片大多沒有大紅大紫,所以想不起她在銀幕上的經典形象,倒是幾部做配角的電影讓她大放異彩,有的甚至成為影片的標志。最著名的當屬《低俗小說》,黑色短發裝扮下的烏瑪完全是另外一種風情,她性感狂野,趴在床上蹺著腳叼著煙眼神迷離的樣子成為電影史上最經典的海報之一。《危險關系》中純得連偷嘗禁果都閃耀著聖潔光茫的處女塞西爾,《蝙蝠俠與羅賓》中妖艷邪惡、身體象藤蔓一樣扭曲的毒藤女,雖然失敗,卻讓烏瑪一顯身手。之後,她和連姆·尼爾森主演了新版的《悲慘世界》,與拉爾夫·費因斯合作了《復仇者》,與法國著名演員傑拉爾·德帕迪約合作了古裝劇《慾望巴黎》,參演了英國文藝片名導詹姆斯·艾弗瑞的作品《金碗》等。
婚姻生活
烏瑪·瑟曼 伊桑·霍克
在經歷了與英國演員加里·奧德曼短暫而失敗的婚姻後,1997年,她和伊桑·霍克在拍攝影片《千鈞一發》時產生戀情,這對金童玉女於1998年5月1日舉行了婚禮。伊森.霍克回憶他們第一次見面的情景,是在一家銀行的自動取款機前。當時他排在她的後面,他一下子被她的美貌和氣質征服了,於是上前去做了自我介紹。當時霍克也已經拍了《死亡詩社》這樣很有影響的電影,而且在好萊塢是有名的才子。霍克回憶說,"她沒有看過《死亡詩社》那部片子,非常禮貌地和我寒暄了幾句,但我感覺她把我當成了一個普通的影迷。"後來他們在《哥塔卡》(Gattaca)這部科幻電影中又遇見了,而且演對手戲。電影沒什麼反響,倒是成就了他們的姻緣。2001年7月,烏瑪.瑟曼懷著她的第二個孩子,和米拉麥克斯公司說,可能她不能按預期時間接受《殺死比爾》中"新娘"這個角色了。為此,米拉麥克斯公司決定推遲拍攝計劃,而且告訴導演昆廷.塔倫蒂諾不能換人,一切等烏瑪生完孩子再說。烏瑪的第二個孩子是在2002年1月出生的,而在不久後她就開始中國功夫的訓練了。但是2003年還是傳來兩人離婚的消息。
第三次婚姻
烏瑪-瑟曼和未婚夫出現在曼德拉90大壽上烏瑪·瑟曼與男友瑞士金融家阿帕德·布松2007年夏天自米蘭的一個私人晚宴中相識,繼而開始發展情緣,二人亦是早前曼德拉慈善晚會的賓客之一,ArpadBusson是把求婚戒指贈給烏瑪·瑟曼。火速在英國家中舉行盛大的訂婚派對,更獲眾名人到賀,包括埃爾頓-約翰夫婦、克勞蒂亞-辛芙、華倫天奴、伊麗莎白-赫莉、史汀夫婦、華裔富商鄧永鏘等,星光熠熠。
事業巔峰
KILLBILL 2003年,瑟曼與昆汀·塔倫蒂諾再度合作,推出《殺死比爾》,而「殺死比爾」是昆汀給她的30歲的禮物。另外烏瑪提出了在影片中穿新娘裝的點子。隨即在全球掀起一股烏瑪·瑟曼的浪潮。在蟄伏了多年以後,這位好萊塢冷美人終於向人們展示了她傲人的實力,而此片也得到眾多影評家的青睞,得以入圍金球獎等重要電影獎項。
踏足時尚界
LV代言一直以來,烏瑪一直擔任化妝品品牌蘭蔻的代言人。蘭蔻就曾經以她的名字命名一款唇膏。2005年,烏瑪則開始擔任法國時尚品牌路易·威登的代言人,出任該品牌2005年-2006年秋冬女性成衣的代言人。「這次的風格和以前不同,更加神秘莫測。烏瑪是一位美麗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女性,也是一位偉大的女演員,LouisVuitton謎一般的吸引力和永恆魅力中有了新靈魂,她是能捕捉這種靈魂的最佳選擇。」LV的藝術總監馬可·雅格布在聲明中說。
主要作品
演員作品
殺死比爾3 Kill Bill: Vol. 3 (2014)
漂亮朋友 Bel Ami (2011)
珀西·傑克遜和閃電竊賊 Percy Jackson & the Olympians: The Lightning Thief (2010)
艾蘿依在巴黎 Eloise in Paris (2009)
2004年MTV電影頒獎典禮Q&U母性 Motherhood (2009)
意外之夫 The Accidental Husband (2008)
眼前的生活(2007)
我的超人女友 My Super Ex-Girlfriend (2006)
金牌製作人(2005)
意外情緣 Accidental Husband (2005)
春心盪漾 Prime (2005)
一酷到底 Be Cool (2005)
Remembering the Future: Paycheck & the Worlds of Philip K. Dick (2004)
殺死比爾2 Kill Bill: Vol. 2 (2004)
記憶裂痕 Paycheck (2003)
殺死比爾 Kill Bill: Vol. 1 (2003)
歇斯底里的盲目 Hysterical Blindness(2002)
磁帶 Tape(2001)
切爾西大牆 Chelsea Walls(2001)
金碗 Golden Bowl, The (2000)
巴黎春夢 Vatel (2000)
甜蜜與卑微 Sweet and Lowdown(1999)
復仇者 The Avengers (1998)
孤星淚 Misérables, Les (1998)
千鈞一發 Gattaca (1997)
蝙蝠俠與羅賓 Batman & Robin (1997)
愛情叩應 Truth About Cats & Dogs, The (1996)
湖畔迷情 A Month by the Lake(1995)
低俗小說 Pulp Fiction(1994)
藍調牛仔妹 Even Cowgirls Get the Blues (1993)
瘋狗馬子 Mad Dog and Glory (1993)
盲女兇殺案 Jennifer Eight (1992)
情迷六月花 Henry & June (1990)
Where the Heart Is (1990)
好人約翰尼 Johnny Be Good (1988)
危險關系 Dangerous Liaisons (1988)
吹牛大王歷險記(港譯終極天將)The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 (1988)
編劇作品
殺死比爾系列使UMA的殺手形象深入人心殺死比爾2 Kill Bill: Vol. 2 (2004)
殺死比爾 Kill Bill: Vol. 1 (2003)
低俗小說Pulp Fiction(1994)
她還在以下幾部不太有名的電影中中出演過。
1. Hysterical Blindness (2002) 中文名:歇斯底里的盲目
2. Duke of Groove (1996) 中文名:最佳公爵
3. Robin Hood (1991) 中文名:羅賓漢
Ⅲ 美女西西撒嬌視頻自拍 背景音樂是什麼歌
trouble is a friend ---Lenka
Ⅳ 美國黑人女歌手名單
我來給你貼,希望你能滿意。celine是我的最愛哦!Whitney Houston
Whitney Houston(惠妮休斯頓),自從1985年推出個人首張同名專輯一鳴驚人以來,穩居樂壇天後寶座長達十五年。
1963年出生於紐澤西州紐華克市(Newark)的惠妮休斯頓,有個福音界公認為最佳女歌手的媽媽西西休斯頓(Cissy Houston),及一個70年代開始演唱「Walk On By」等暢銷金曲的表姐狄昂華薇克(Dionne Warwick),所以從小在音樂環境中成長的惠妮,十一歲時就加入了母親任職音樂牧師的唱詩班,還為夏卡康(Chaka Khan)、路勞爾斯(Lou Rawls)擔任錄音室合聲歌手。同時她還經常陪著母親到紐約巡迴演唱,偶爾也登台唱幾首,十八歲時她就已開始登上模特兒伸展台,以及Glamour、Seventeen等雜志的封面一展風采。
直至1984年與節奏藍調靈魂樂的超級巨星泰迪潘德葛雷斯(Teddy Pendergrass)合唱了一首「Hold Me」後,才讓一直渴望做歌星的惠妮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1985年,Arista唱片公司總裁克立夫戴維斯(Clive Davis)這個伯樂發現了惠妮這匹千里馬,於是馬上將她簽為旗下歌手,並為她製作發行了首張同名專輯。專輯剛出,就以一曲「Saving All My Love For」蟬聯Billboard專輯榜14周冠軍、並勇奪首座葛萊美最佳流行女歌手大獎,專輯全球銷量1200萬張。這就如同在樂壇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彈,立即引起了巨大反響。惠妮那豐富的唱詩班靈魂樂歌唱基礎所凝聚成的美麗人聲,為樂壇找回歌者唱歌的質感,沛然而真誠的情感更使她進入泛泛情愛人生世界,找到詞曲所描述的情境空間,進而轉化成美麗的愛情歌聲故事。
1987年發行的第二張個人專輯《Whitney 惠妮》,打榜首周就勇奪冠軍,成為第一個有此成績的女歌手。在這張專輯中共產生了4首冠軍單曲,尤其是蟬聯7周冠軍成績的單曲「Where Do Broken Hearts Go」,更是打破了由The Beatles和Bee Gees保持的紀錄;而「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Who Loves Me)」則再度為她摘下葛萊美最佳流行女歌手的桂冠。
1992年Whitney主演的《The Bodyguard(終極保鏢)》打破了全球票房紀錄,電影原聲帶在全球熱賣了1700萬張,一舉稱霸年度專輯;主題曲「I』ll Always Love You」則贏得年度最佳唱片與第3座的流行女歌手獎,並將其最高單曲銷量紀錄保持了多年。
2000年,惠妮以「It』s Not Right But It』s Okay」一曲,再次打敗新生代強勁的對手,抱走了她第6座、也是她首座葛萊美獎最佳節奏藍調女歌手獎。隨後的精選集《Greatest Hits》在美國發行短短1個月已有了200萬的成績。
在娛樂界備受贊譽的惠妮不僅是擁有最多(21座)全美音樂獎的女歌手,另外她還獲得15座Billboard音樂獎、11座有色人種協會NAACP最佳形象獎、6座People名人票選獎(People''s Choice Award)、7座靈魂列車音樂獎、5座世界音樂獎、2座艾美獎、MTV音樂錄像帶獎、MTV電影獎、有線頻道王牌獎(Cable Ace Award)、福音界最高榮譽多佛獎、百視達娛樂獎、Nickeloden Kid''s Choice獎等等。95年11月,靈魂列車音樂獎入選為名人殿堂(Hall Of Fame);96年,入選Nickeloden Kid''s Choice名人殿堂與黑人娛樂電視頻道BET的名人步道(Walk Of Fame);98年2月,靈魂列車音樂獎特頒昆西瓊斯(Quincy Jones)音樂成就特別獎;2000年3月,靈魂列車音樂獎再為她頒了一座「十年來最佳女歌手」特別獎。
在忙碌的歌唱電影事業之餘,惠妮沒有忘記對社會的回饋。她於1989年創立「惠妮休斯頓關愛兒童基金會」(Whitney Houston Foundation For Children, Inc.),是一個針對危機救助、健康、教育、運動、藝術五大項目而設立的獎助金,每年還提供100萬美金資助少數民族的學子進入紐約朱莉安音樂學院(Julliard School Of Music)就讀;同時也為全球的孩童提供基金資助。每年的聖誕假期,「惠妮休斯頓關愛兒童基金會」還固定為紐澤西州紐華克市當地無家可歸的小孩舉辦聖誕派對。1999年聖誕期間,為慶祝基金會成立10周年,惠妮與母親西西休斯頓邀集菲絲伊凡絲、天生頑家合唱團(Naughty By Nature)、路瑟范德魯斯(Luther Vandross)、羅素西蒙斯(Russell Simmons)與安姬史東(Angie Stone)等歌手組成巨星級的唱詩班為兒童狂歡熱唱聖誕頌。
Mariah Carey
中文名:瑪麗亞-凱莉
英文名:Mariah Carey
1997年09月全新大碟Butterfly發行,再度拿下專輯榜第一名,至此已擁有4張第一名大碟。
1998年04月MyAll發行,首周進第2。
1998年05月MyAll拿下第一名,以13首第一名單曲穩坐流行女歌手第一把交易椅。
1999年03月WhenYouBelieve獲奧斯卡最佳歌曲獎。
1990.05首張單曲VisionOfLove首次拿下Billboard第一名。
1990.11第二張單曲LoveTakesTime登上第一名寶座。
1991.02獲32屆葛萊美「最佳流行女歌手」,「最佳新人獎」。
1991.03第三張單曲Someday再度拿下第一名。同時專輯也獲第一名。
1991.05第四張單曲IDon』tWannaCry拿下第一名。
1991.10第二張專輯Emotion在美發行,專輯榜最高名次第4,同名單曲拿下第一名。
1992.01單曲Can』tLetGo拿下第2。
1992.06單曲I』llBeThere在美發行,並獲第一名。
1993.09單曲Dreamlover登上第一名。
1993.12單曲Hero登上第一名,第四張專輯MusicBox同時拿下專輯第一名。
1994.03WithoutYou登上第2。
1994.11聖誕專輯MerryChristmas發行,最高名次第3。
1995.09第六張專輯Daydream依舊拿下專輯第一名,單曲Fantasy首周即拿下單曲第一名。
1995.12單曲OneSweetDay再度首周拿下單曲第一名。蟬聯Billboard排行幫16周冠軍。為蟬聯冠軍之最。
1996.01在38屆葛萊美候選名單中共獲六項提名。
1996.04單曲AlwaysBeMyBaby拿下第一名。
1997.08全新單曲Honey發行。首周進榜。至此,Mariah已有12支單曲獲第一名,與Whitn eyHousten(惠特尼.休斯頓)與Madonna(麥當娜)齊平,成為擁有第一名最多的女歌手。
1997.09全新大碟Butterfly發行,再度拿下專輯榜第一名,至此已擁有4張第一名大碟。
1998.04MyAll發行,首周進第2。
1998.05MyAll拿下第一名,以13首第一名單曲穩坐流行女歌手第一把交易椅。
1999.03WhenYouBelieve獲奧斯卡最佳歌曲獎。
Celine Dion
大事記
1968年3月30日,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Charlemagne市。
1973年,有了生平第一次公開表演的經驗,以五歲稚齡參加了當地所舉辦的一個法國傳統歌謠大賽。
1980年,Celine的母親為她寫了Ce N'etait Qu'un Reve,並將其錄製成樣帶寄給著名經紀人Rene Angelil。Rene要求Celine當場清唱給他聽,結果令他大為賞識。在Rene的大力贊助下,Celine灌錄了第一張專輯,優異的演唱技巧令許多樂評對這位年僅12歲的小女孩刮目相看。
1982年,參加東京舉行的Yamaha世界歌唱大賽,奪得冠軍寶座,在世界歌壇上初露頭角。
1983年,正式進軍國際市場的首支法語單曲D'amour Ou D'amite為Celine開創出歐洲市場,法國一地即有七十萬張的銷售佳績,讓她成為首位在異國榮獲金唱片殊榮的加拿大藝人。
1988年,Celine贏得在都柏林舉行的年度歐洲歌唱大賽首獎。簽約Sony唱片公司。
1983~1989的七年間,Celine共得到15座Felix音樂獎(魁北克當地相當於美國葛萊美獎的音樂獎),其紀錄前所未有。另外,她還在加拿大締造了四張白金唱片、五張金唱片與五首冠軍單曲的傲人佳績。
1990年,Celine個人首張英語專輯Unison推出,在美國市場上獲得佳績,Billboard雜志專輯排行榜上獲得74名的排行名次,並迅速獲得50萬張的金唱片銷售紀錄。專輯中收錄的單曲Where Does My Heart Beat Now,光榮登上單曲榜第四名,為她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1991年,象徵加拿大樂壇最高榮譽的朱諾獎頒予Celine「年度最佳專輯」和「年度最佳女歌手」等兩項大獎,使她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加拿大法語籍地區出身歌手。
1991年,Celine灌錄了法語專輯Dion Chante Plamondon(法語標題為Des Mots Qui Sonnent)。這張Celine加入Sony唱片公司旗下、轉戰英語市場後的首張全新法語專輯,迅速在法國、加拿大兩地分獲金唱片與雙白金專輯銷售紀錄,1993年3月榮獲法國Juno獎所頒發的「最暢銷法語專輯」。
1992年,Celine與Peabo Bryson合唱電影「美女與野獸」的同名主題曲Beauty And The Beast大獲成功,拿下多項大獎。
1992年,發表第二張專輯Celine Dion,獲得全美專輯榜第34名。此張專輯的累積銷售已突破兩百萬張的雙白金紀錄,產生五首排行名曲。
1993年,Celine於電影《西雅圖夜未眠》中,再度與男歌手合作對唱主題曲When I Fall In Love。這首由Celine和Clive Griffin合作的老歌重唱名曲,再度讓她於隔年入圍第36屆葛萊美獎"最佳二重唱"獎座,該張原聲帶亦擁有三白金的銷售佳績。
1993年,Celine的第三張英文專輯The Colour Of My Love推出,成績斐然,除了獲專輯榜#4名的最高席次、全美累績銷售達三百萬張外,這張專輯一直到1996年初仍停留在歐洲多國排行榜上,全球銷售量突破一千八百萬張。
1994年,Celine在法國巴黎做了幾場叫好又叫座的演出,在O'lympia的演唱會實況被收錄於Celine Dion A L'olimpia演唱會精選專輯里。
1994年,12月17日Celine與她的長期夥伴Rene Angelil步入結婚禮堂。
1995年,The Power Of Love與The Colour Of My Love兩首單曲為Celine拿下多項大獎。
1995年,Celine推出法語專輯The French Album法語情歌輯,獲加拿大和法國兩地的專輯榜冠軍席次,並穩坐法國榜榜首超過三十周之久。
1996年,全新英語專輯FallingsintosYou推出。
1996年,聖誕節前夕又推出了一張巴黎演唱會實況錄音專輯Live A Paris巴黎演唱會實況。
1997年,第五張英語專輯Let's Talk About Love全球發行。輯中收錄有金獎配樂大師James Horner為史上耗資最鉅、並創下影史傳奇紀錄的電影《泰坦尼克號》所譜寫製作的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
1997年,最新出版的美國「Forbes」雜志公布當年度全球娛樂工業界的高收入排行榜,Celine首次入榜登上第15名。
1998年,Celine在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現場獻唱My Heart Will Go On。
1998年,These Are The Special Times, Celine Dion音樂生涯的首張聖誕專輯正式發行。
1998年,Billboard音樂獎頒獎典禮在拉斯維加斯舉行,Celine成為最大贏家之一。
1999年,Celine繼續以My Heart Will Go On一曲橫掃世界流行樂壇,獲獎無數。
1999年,12月31日出席蒙特利爾千禧音樂會,之後暫別歌壇。
2001年,Celine於1月25日喜得貴子。
2002年3月25日,發表第8張英文專輯A New Day Has Come,重返歌壇。
參考資料:www.verycd.com www.sina.com
Ⅳ 80天環游世界 這部電影的女主角叫什麼
塞絲·弗朗斯 Cécile De France
塞絲·弗朗斯(Cécile De France),比利時女演員,1976年出生。在成龍、施瓦辛格等主演的《環游世界80天》中出演和發明家福格一起環游世界、墮入情網的巴黎美女畫家莫尼卡。
塞絲·弗朗斯(Cécile De France)被評為歐洲最有前途的新晉女星,這一次搭檔成龍的好萊塢影片為她打開了更為廣闊的事業前景。
Ⅵ 美女西西撒嬌中那女的是誰
地球人·····(是不是喜歡上了·····)
Ⅶ 尋一部古裝電視劇,名字忘記了。記得裡面有個外星美女,好像叫西西公主的魔教等
茜茜公主
一、真實的茜茜公主
茜茜公主是巴伐利亞王國的馬克西米里安•約瑟夫公爵(簡稱馬克斯公爵)的女兒,即伊麗莎白公主,昵稱「茜茜」(Sissi)。
歷史上真實的茜茜公主並非完全像影片中表現的那樣。特別是她與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愛情,更是沒有影片中描述的那麼完美。1848年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加冕時只有18歲。在他68年的統治生涯中,經歷的實際上是一個強大帝國漫長而痛苦的衰落及崩潰過程。
弗蘭茨皇帝威嚴勤政,受過嚴格的宮廷教育,而茜茜從小在巴伐利亞秀美的湖光山色中自由自在地成長。這兩種不同的氣質最初可以相互吸引,漸漸地卻顯得格格不入。成為了伊麗莎白皇後的茜茜雖然榮耀富貴,卻鬱郁寡歡。
伊麗莎白皇後特立獨行,感情脆弱。從內心裡,她一直拒絕扮演傳統的妻子、母親、皇後以至一個大帝國形象代表的角色。
晚年的茜茜心灰意冷,帶著幾個隨從周遊列國,足跡遍及亞洲及非洲大陸。1898年,她在日內瓦被一名無政府主義者殺害。盡管如此,這位皇後仍然以其美貌、魅力和浪漫的憂郁氣質而受到臣民的愛戴。
茜茜生長在一個大家庭里,童年的生活自由愉快。父親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的貴族,喜歡寫詩、彈琴、追逐女人,炫耀騎術,他甚至在院子里建起馬戲場,弄來一個小丑和一個滑稽可笑的士兵……這位公爵信奉共和主義,具有平民意識,尤其欣賞猶太人,人們稱為「 奢華的無產者」。他既不愛自己的妻子,也不愛貴族政治。
茜茜母親魯多維卡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家庭主婦,當她意識到丈夫指望不上時,便把孩子們視為唯一財富,希望通過他們的婚姻解決一切問題。幸虧,家裡有一門好親戚:她姐姐蘇菲的兒子弗蘭茨約瑟夫因其伯父斐迪南一世元嗣而成為奧地利的王位繼承人。1848 年,因政治動盪,反叛四起,斐迪南一世遜位,弗蘭茨約瑟夫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老姐倆想親上加親,巴伐利亞公爵家的長女埃萊娜公主成為皇後候選人。在相親的那一天,埃萊娜公主被打扮得貞淑賢靜,誰知,冒冒失失的小茜茜闖了進來。她頭上扎著小辮子,身上套著極普通的連衣裙,母親根本就沒刻意打扮她,然而,弗蘭茨約瑟夫的眼睛裡再看不見其他人了。這位年輕的奧地利皇帝將手中的一束鮮花遞給了茜茜公主……
茜茜當時只有15歲,接過弗蘭茨約瑟夫獻上的花,她甚至不懂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姨母和媽媽一個勁兒地催問她:你愛他嗎,茜茜?她竟天真地回答:「他,我又怎能不愛他呢?他要不是皇帝就好了?
茜茜這時尚未長成,身高只有1米60,象個玩具娃娃。用未來婆婆嚴格的眼光評判,她迷人,可愛,但有一個不小的缺陷——長著一口黃牙。(在以後的歲月里,茜茜沒有留下一張露了牙齒的肖像或照片)。
1854年4月24日,哈布斯堡王朝舉行了熱烈而隆重的婚禮。面色紅潤、雙唇緊閉的茜茜公主在一片歡呼聲和喧鬧聲中乘船沿著多瑙河順流而下,直抵維也納。婚禮沖淡了王室與人民之間的敵意,這朵巴伐利亞含苞待放的玫瑰似乎代表著新的幸福。直到這時,一切如意。
嫁入深宮,成為皇後,對茜茜公主來說,美麗的童話從此消失。繁瑣的社交禮儀壓得她喘不過氣,可怕的孤獨緊緊地包圍著她。一年以後,茜茜懷孕了,深受妊娠反應的折磨,她終日以淚洗面……女兒剛一出生就被抱走了,婆婆認為她沒有能力帶孩子。又過了兩年,第二次懷孕生女,伴著她的依然只有淚水……宮廷里的人覺得她很笨,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裡;出訪義大利時,那裡的人民對她充滿敵意;只有到了匈牙利,她才見到一張張充滿熱情的臉。從這時起,茜茜開始學習匈牙利語。
1857年,她又一次來到布達佩斯。在此期間,她的一個女兒夭折了。一年以後,茜茜為奧地利帝國生下王位繼承人——魯道夫王子,和前兩次一樣,孩子被人從她身邊帶走了……她開始發燒,惡心,食慾不振。就在這時,弗蘭茨約瑟夫皇帝決定建設現代化的維也納,拆毀了舊牆,建起了拳擊場,而人民需要的是一部憲法。帝國國運不佳,茜茜諸事不順。她漸漸長大了。
1859年,弗蘭茨約瑟夫決定對撒丁王國開戰,盡管他親自上陣,依然沒能挽回敗局。茜茜去照顧傷員,並為獨裁的君主政體進行溫和地辯護,但是,沒有人聽她的。
七年過去了,茜茜生了三個孩子,進行了一些正式出訪,目睹了一場血淋淋的戰爭。婆婆令她憎惡,丈夫心不在焉。從這時起,她不再把自己放在被動的境地。她組織了一連串的舞會,有意識地在歌舞音樂中消耗自己的精力;她食慾不佳,身體狀況越來越糟,宮廷醫生向她推薦肺療草,並建議她到馬德拉群島接受日光。
茜茜得了奔馬癆(一種惡化極快的肺結核),眼看就要不行了,奧地利民眾沒完沒了地追問:「皇後在哪兒?她怎麼樣了?」他們卻聽不到答復。有兩年的時間,茜茜在有溫泉的城市、希臘的島嶼和娘家輾轉漂泊,終於,她從死神手裡逃了出來。
在她重返維也納的那一天,10個管弦樂隊,14000名手持火把的運動員歡迎她。她取得了全面的勝利:和弗蘭茨約瑟夫達成協議,從此有權挑選陪伴自己的宮廷命婦;有權管教孩子;並且爭取到了自由,直到這時,茜茜發育完全了,身高1米72,滿頭秀發。
接下去,她為了恢復窈窕的身材進行了艱苦的努力,每天早晨5點起床,練劍、游泳、做體操,還堅持洗冷水浴,茜茜變得成熟而完美,攝影師為她留下了一張張美麗的倩影。她樂意與愛犬或自己的兄弟拍照,卻很不情願同丈夫合影。
身為奧地利皇後,茜茜與那些維也納貴族不一樣,她發自內心地熱愛匈牙利,她欣賞那裡的音樂、馬匹、騎士,欣賞布達佩斯的巴羅克式建築以及那裡的色彩和節奏……她在內心深處對這塊土地的熱愛恐怕還和一個傳奇式的人物有關,此人便是安德拉希伯爵。 1848年,伯爵參與了反抗奧地利統治的斗爭,革命失敗後,他逃出匈牙利,被缺席審判判處死刑,安德拉希風流倜儻,始終有上流社會的女人圍著他轉,人們稱之為「英俊的絞刑犯」。流亡十年之後,安德拉希獲得大赦,重返匈牙利,從此,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伯爵進行了不懈的奮斗。
在骨子裡,茜茜和安德拉希是一類人物,他們都是反叛者,彼此欣賞,相互吸引,卻又不能進一步發展兩人之間的情感,安德拉希以一種謙恭的態度愛著奧地利的皇後,茜茜則對他懷著深深的依戀之情……1866年,面對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弗蘭茨約瑟夫皇帝意識到需要安撫匈牙利,他終於和安德拉希伯爵坐到了談判桌前,這時,茜茜成了這兩個彼此敵視而又都對她另眼相看的男人之間的調停人。
1867年,根據奧地利和匈牙利統治者之間達成的協議,奧匈帝國建立。在6月8日這一天,匈牙利宰相安德拉希伯爵將一頂王冠戴在了茜茜的頭上,匈牙利人選擇了她,她從此成為匈牙利女王,在維也納,她經常受到抨擊:而在布達佩斯,她受到的是崇拜。
但是,為了對孩子們有所補償,茜茜從匈牙利回到奧地利。她給丈夫下了最後通牒:必須在母親和妻子中間作出選擇。弗蘭茨約瑟夫終於和母親攤了牌,孩子們這一次徹底回到了茜茜的身邊。然而,對於他們的獨生子魯道夫來說,這時已經為時過晚!孤獨、恐懼長期纏繞著他,與父母陌生以至不能溝通,政治抱負無法實現……魯道夫越來越消沉。1889年1月30日,在離維也納24公里的邁耶林,有人發現了魯道夫和他的情婦瑪麗費采拉的屍體,他們雙雙自殺了。
茜茜沒有趕到出事地點。直到王子下葬時,人們才聽到她對著棺材發出傷心不解的嘆息。從這時起,她和兒子一起死去,留下的只是一個日漸衰老的軀體……
一晃又是九年。這期間,茜茜到處游歷,越來越象她的父親,喜歡做詩、騎馬、欣賞猶太人……她和丈夫不經常見面,弗蘭茨約瑟夫身邊始終有情婦相伴。
1898年9月10日中午,茜茜准備乘船離開日內瓦。她走出旅館,僕人拿著行李,宮廷命婦陪伴在身邊,她們緩步向碼頭走去。就在這時,死神向她走了過來;一個名叫盧伊季盧切尼的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為了「一鳴驚人」,把奧地利皇後選做靶子,盧切尼終於等來了茜茜,他猛然拔出錐子,對著她的胸部戳去,錐子又尖又細,茜茜甚至都沒有什麼痛感,「他想干什麼,想要我的手錶?」她從地上爬了起來,自己走到船上。可是,剛一上船,她就倒了下去。身邊的宮廷命婦連忙解開她的衣襟,發現胸口上有一個很小的血點。船長命令船掉頭回岸,人們用擔架把她抬回旅館,在旅館里,醫生切開了皇後的肘窩動脈,血不再往外噴涌……茜茜死了。
沒有多少人參加她的葬禮。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在她下葬前剪下一綹頭發保存起來……不過,在這一生中,她愛過他嗎?從她對他的態度和她留下的詩句中看,答案是否定的。
童話般的茜茜公主恐怕只屬於電影。真正的茜茜堪稱傳奇人物,但她的一生絕不是一部童話。
二、影片中的茜茜公主
1、簡介
《茜茜公主》這部影片由德國和奧地利1957年合拍,著名的導演恩斯特•馬利斯卡執導,影星羅密·施奈德主演,一推出就轟動了世界。1988年經上海電影譯製片廠介紹到了我國。丁建華、施榮、童自榮等等一大批著名的配音演員齊裝上陣,陣容豪華,為這部譯製片增色不少。
弗蘭茨皇帝和茜茜公主之間的愛情可能是19世紀歐洲王室中最凄美的故事了,茜茜公主至今仍受到德國和奧地利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喜愛。這部影片體現了一種高貴的歐洲氣質,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歐洲電影。
《茜茜公主》是三部曲電影(《茜茜公主》、《年輕的皇後》和《皇後的命運》)。這三部影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中,羅密扮演的少女茜茜清新活潑,皇後茜茜高貴典雅,氣質宛若天成。特別是她那迷人的微笑,驅散了二戰後奧地利人民心中的陰霾,帶給了人們重建家園的信心。
2、劇情
《茜茜公主》講的是美麗活潑的巴伐利亞伊麗莎白公主茜茜,在奧地利度假時邂逅年輕英俊的奧地利國王弗蘭茨•約瑟夫,兩人一見鍾情,而此時國王已經與茜茜的姐姐海倫定下婚約,海倫是專制的皇太後蘇菲指定的皇後人選,但國王已經無可救葯的愛上了天真的茜茜,並最終違背母親的旨意,在生日晚宴上宣布茜茜為自己未來的皇後,在維也納舉行了隆重的國家婚禮。
《年輕的皇後》講述了茜茜開始了她的皇後生活,倔強的茜茜和專制的皇太後蘇菲之間的矛盾,在茜茜的女兒出生後到達了頂點。蘇菲援引皇家的傳統不讓茜茜撫養自己的女兒,而弗蘭茨卻順從了母親的旨意,茜茜一氣之下回到了娘家巴伐利亞,弗蘭茨也追隨而至,他們和好如初。回到奧地利以後發現蘇菲也改變了主意,同意茜茜撫養自己的女兒,之後,年輕的國王夫婦訪問了匈牙利,他們在匈牙利人民的歡呼聲中成為了奧匈帝國的國王與皇後。
《皇後的命運》講述的是茜茜證明了自己不僅能出色的處理國家大事,也能妥善處理與婆婆的關系。但是,當她和安德森伯爵前往匈牙利安撫不原俯首稱臣的貴族時,蘇菲卻在散布茜茜與伯爵關系不尋常的謠言。茜茜出遊時染上了嚴重的肺病。在母親的幫助下茜茜才得以康復,病癒後,她陪同弗蘭茨訪問奧地利統治下的義大利,盡管那裡的人民強烈的反對奧地利的統治,茜茜還是贏得了那裡人民的心。
三、永遠的「茜茜公主」——羅密·施奈德
1、個人資料
本名:羅絲瑪麗•瑪格德利娜•阿爾巴赫•雷蒂
生日:1938年9月23日
出生地:奧地利維也納市
成名:1954年主演影片《茜茜公主》一舉成名
重要關系:
男友:阿蘭•德龍,法國演員,兩人1958年相識,1964年分手
前夫:哈里•邁恩,德國演員,1966年結婚,1975年離婚
前夫:丹尼爾•比亞西尼,施耐德的秘書,1975年結婚,1978年離婚
家族:
父親:沃爾夫•阿爾巴赫•雷蒂
母親:瑪格達•施奈德
兒子:大衛•邁恩,1981年死於意外
女兒:薩拉•比亞西尼,生於1977年
得獎獎項:
1979:以《一個簡單的故事》獲得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
1975:以《夜盲病人》獲得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
1977:以《Gruppenbild mit Dame》獲得德國電影獎金膠片獎
2、個人生平
1982年5月,43歲的著名影星羅密·施奈德孤獨地離開了人世。羅密一生事業輝煌,從影29 年拍攝電影近60部,其中尤其以《茜茜公主》最為著名。她把純真美麗、活潑開朗的茜茜公主演得栩栩如生,深獲各國觀眾的喜愛。然而現實中的羅密並不幸福,童年孤獨,婚姻多變,中年喪子,多舛的命運終於使她英年早逝。
1938年9月23日,羅密降生在維也納的一個藝術世家,祖母是皇家歌劇院的明角,父母在影壇也小有名氣,家庭的熏陶使羅密自喜歡表演。然而,紛繁的戰爭和父母頻繁的演出擾亂了溫馨的家庭生活。羅密7歲那年,父母離異。她同母親生活在一起,並改隨母親的姓,更名為羅密•施奈德。母親沒有時間照顧女兒,於是,羅密11歲就進了一所天主教寄宿學校。四年中,母親因為常年拍電影只來看望過女兒兩三次。冷漠的父親則連信都不寫。童年家庭溫暖的匱乏,影響了羅密的性格和一生。她時常在現實和自我之間尋覓,不斷地渴求自我。這種內心的煩亂和分裂,孕育著她日後生活的不幸。就是在這所森嚴的寄宿學校,羅密立志要成為一名遐邇聞名的電影演員。
1953年,在母親的推薦下,14歲的羅密參加了《白丁香再度盛開》的演出,從此步入影壇。這部影片的情節並不復雜,但羅密甜甜的扮相和自然稚氣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又應邀參加演出《我的初戀》等兩部影片,再度獲得行家好評。羅密的走紅無疑始於《茜茜公主》。1954年導演恩斯特•馬利施卡挑選女主角,看中了初出茅廬的羅密,「因為她的外表和氣質與奧地利歷史上的希茜公主十分相像。」《茜茜公主》大獲成功,羅密也一舉成名。此後,她又接連主演了「茜茜系列片」的兩部續集《年輕的皇後》和《皇後的命運》,反響更為強烈。
盡管羅密已經紅透歐洲,但真正接受嚴格的演員訓練,還是在她結識著名導演魯奇諾•維絲康蒂之後。在這為嚴師指點下,她主演了著名戲劇家約翰•福特創作的《可惜她是個妓女》,並演出了契坷夫的《海鷗》。她日臻嫻熟的演技深得許多名導演的賞識,片約連綿不斷。她也逐漸注重角色的選擇。她拍的影片大都比較嚴肅,格調很高,並以質朴細膩、輕松自如的風格征服了億萬觀眾。
20世紀70年代以後,羅密的高超演技得到了國際影壇的承認。1975至1980年中,她除了以《老槍》、《夜盲病人》、《一個簡單的故事》和《一個女人的光輝》等片3次獲「法國奧斯卡」——凱撒獎之外,還先後榮獲法國觀眾獎,塔奧米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德國電影金帶獎。1981年,她又因主演《女銀行家》被法國觀眾選為該年度最佳女星。
但對於羅密來說,榮譽有時像個枷鎖。她成名後曾到歐美各國巡迴旅行。面對成千上萬的歡呼的崇拜者,往往不知所措。她熱愛生活,熱愛觀眾,但心中卻總有一種無形的恐懼揮之不去。事業上的一帆風順竟使她變的越來越脆弱。銀幕上下的羅密判若兩人。她曾這樣描述自己:「當我想用哭來平復內心的痛苦時,『茜茜』卻在可愛地微笑。」
當羅密的影藝事業漸入顛峰狀態時,她的個人生活卻屢遭失敗。她與法國影星阿蘭•德龍難忘的初戀,經過5年的大波大瀾,仍以分手告終。
他們的初次見面並沒給彼此留下好感。1958年,當羅密為和阿蘭和演《克里斯蒂娜》趕到機場時,阿蘭手捧一束鮮紅的玫瑰歡迎她的到來。羅密覺得這個法國青年俗氣乏味。阿蘭也認為羅密舉止做作蠢鈍。他們在最初的合作中爭吵不斷,毫無共同語言。直到有一天兩人乘車去布魯塞爾拍攝一組舞會鏡頭時,羅密的母親發現,他們戀愛了。
這突如其來的愛情讓羅密陶醉,她不顧一切追隨阿蘭到了巴黎,同他訂了婚。頻繁的演出和社會活動使他們天各一方,難以相逢。性格的沖突使他們的感情難以相諧。他們始終沒有正式結婚,同居了5年又分手了。
1966年,羅密第一次結婚。兩人一見鍾情。哈利•邁恩是德國演員,戲劇導演。哈利比她大14歲,溫文儒雅,很會體貼妻子。婚後,羅密隨他定居德國,並生下兒子戴維。
為了孩子,她在一段時間內放棄了片約。她盡量留在家中,力圖盡善盡美地扮演母親和妻子的角色,體味家庭的寧靜與親情。然而,時隔不久,耐不住寂寞的羅密重又全身心地投入了拍片生活。1975年,第一次婚姻以離婚完結。分手時,羅密把財產的一半分給哈利,以換取對兒子的撫養權。
同一年,羅密再度披上婚紗,新郎是比他小11歲的秘書。兩年後,他們的女兒薩拉出世。可惜這段婚姻更加短暫,僅僅六年。
第二次婚姻失敗後,羅密已經42歲,女兒跟父親走了。她把所有的愛都傾給了相依為命的兒子戴維。1981年7月的一天,剛剛做過腎手術的羅密正在鄉間療養,突然傳來愛子爬公園門掉下來被籬笆扎死的噩耗。她痛不欲生,從此,煙、酒、葯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她常常呆在兒子的墳前無聲地抽泣。
1982年5月的一天夜裡,筋疲力盡的羅密在寫字台前昏昏睡去。次日清晨,男友來看他時,發現她仰面倒在沙發上,一封攤開的信只寫了一半。
醫生在羅密的死亡證明書上寫道,「因心臟病發作而自然死亡。」但當時社會上卻言傳她死於自殺。一顆璀瓚又歷經磨難的明星就這樣過早地隕落了。
《茜茜公主》是我最愛看的一部外國片,當年的我是一直很喜愛公主和王子類的電視。茜茜就象是把我幻想中的公主搬上了屏幕,她美麗、活潑、純真並且非常的善良;她擁有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深得人民的愛戴。只到《皇後的命運》結束一切都是如童話般的美麗。因為茜茜我迷上了羅密·施奈德。
長大了後才慢慢地了解到事實上的故事並不完美,這位傳奇似的公主最後非常地孤獨,而羅密·施奈德也和她飾演最成功的這位女性一樣,在無數的美好經歷後鬱郁而終。然而在我心中她卻是最值得留念的公主和偶像。
《茜茜公主》
美麗活潑的巴伐利亞伊麗沙白公主「茜茜」[羅密·施奈德飾],在奧地利度假時邂逅年輕英俊的奧地利國王法蘭茲·約瑟夫[卡而海因茨·伯姆飾],兩人一見鍾情。而此時國王已與茜茜的姐姐海倫定下婚約。
海倫是專制的皇太後蘇菲指定的皇後人選,但國王已經無可救葯的愛上了天真的茜茜,並最終違背母親的旨意,在生日晚宴上宣布茜茜為自己未來的皇後。
《年輕的皇後》
在維也納舉行了隆重的皇家婚禮後,茜茜開始了她皇後的生活。倔強的茜茜和專制的皇太後蘇菲之間的矛盾,在茜茜的女兒出生後到達了頂點。蘇菲援引皇家的傳統不讓茜茜撫養自己的女兒,而法蘭茲卻順從了母親的旨意。
茜茜一氣之下回到了娘家巴伐利亞,法蘭茲也追隨而至,他們合好如初。回到奧地利後發現蘇菲也改變了主意,同意茜茜撫養女兒。之後,年輕的國王夫婦訪問了匈牙利,他們在匈牙利人民的歡呼聲中成為了奧匈帝國的國王和皇後。
《皇後的命運》
茜茜證明了自己不僅能出色的處理國家大事,也能妥善處理與婆婆的關系。但是,當她和安得生伯爵前往匈牙利安撫不原俯首稱臣的貴族時,蘇菲卻在散布茜茜與伯爵關系不尋常的謠言。
茜茜出遊時染上了嚴重的肺病。在母親的幫助下茜茜才得以康復。病癒後,她陪同法蘭茲訪問奧地利統治下的義大利。盡管那裡的人民強烈的反對奧地利的統治,茜茜還是贏得了那裡人民的心。在聖馬克廣場舉行的隆重的歡迎儀式上,成千上萬的威尼斯人民向茜茜熱情歡呼。
(註:圖片中左側兩張是真實的茜茜公主的畫像,右邊一張是羅密•施奈德扮演茜茜公主的劇照。)
Ⅷ YY語音裡面現在唱的最多最火的有那些歌 最好是5080裡面美女唱的 西西
Ⅸ 有沒有好看的穿越小說啊~~(最好有帥哥美女,女主角漂亮點...西西~~))
都是我看過的,希望你喜歡。
《獨步天下》作者:李歆
命運的齒輪開始緩緩轉動……
四百年的輪回……
那一場
愛恨情仇
你是否仍在那裡
一如既往地等我?
《美人殤》作者:夢三生
一場王室更替的陰謀,一個擁兵天下的霸主,一個被斥為三姓家奴的男子……
一場惡俗的相親宴,一次莫名的穿越。
於是,我化身為貂蟬,那一個在三國的血雨腥風中孤寂望月的紅顏……
野心窺視天下,殺人如麻,卻因她一個笑容而甘願萬劫不復;那一襲白衣勝雪的少年,那一個威風凜凜、縱橫三國的鐵戟溫侯,卻因她一抹淚顏而至死相護……
《秀麗江山》作者:李歆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美人如此多嬌
英雄連江山都不要
一顰一語如此溫柔妖嬌
再美的江山都比不上紅顏一笑
《你叫衛紫衣》BY:萍蹤
她閉著眼睛墜落,世界上有千千萬萬人,她卻那樣輕易的撞入他懷中。
那一年,他九歲,她五歲,他們那一撞,撞出了一個今生今世,從此——他把她寵上了天——
她眉頭一皺,他早樂得為她奔波勞碌;
她珠淚一出,他已願為她不顧一切;
他叫衛紫衣,於是她就是秦寶寶;
她與君同樂,與君共憂。
他們如此義重情深,怎看都是珠聯璧合,佳偶天成,這世間似乎再沒有人能插入他們之間,唐卓偏偏就來了,冰玉一般的男子,只為情深,不謂緣淺。
他本該是風淡雲清、笑如芳草,卻在遭遇她的那刻陷入一世情劫,從此輾轉其中,縱然痛心,縱然失落,卻再難脫困。
世間情事,最為難解,有人歡喜,必有人憂。他終究抽身,為他們一生幸福。
其實,我們要說的故事,只是紅塵中三兩最簡單的快樂,最摯愛的深情!
《芙蓉成長記》作者:最愛零食
首位非全能型穿越女主,引領你穿越神奇的異度空間。前世的美少女,今世的芙蓉花。搞笑搞怪,卻沖不破前世的禁錮。實在不好意思說,我在娘肚子里還沒待夠,就因一場「發情」運動而故意提前橫空出世了:「讓你們快活。」剛學會睜眼就知道目露桃花,學會的第一句話是:「情(青)哥哥」。兩歲見到威武英俊的皇帝立馬投懷送抱,媚眼旖旎流傳:「皇上,您的龍角在哪呢?」
《鳳囚凰》作者:天衣有風
腐敗公主腐敗生活,從穿越開始:
免費得到一個駙馬,同時贈送面首兩打。
沒事管理整頓後宮,得閑外出勾搭美人。
廣陵散,璇璣圖,蘭亭序,敕勒歌。
潑墨漢水,走馬鮮卑,
這是離喪與自由並存,放縱與傲氣共生,靡亂而又浪漫的,華麗張揚的時代。
《胭脂大宋》作者:禾早
由於某種不可知的原因,安心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宋朝,被千手毒醫蘇子揚收為弟子。
那是一個與現代截然不同的世界。平民生活、奸商之道、快意江湖、深宮內院……安心將怎樣開始她的古代之旅?她的愛情將又花落誰家?
一千年,用來等待太長……
一千年,用來相愛太短……
有時只是短短的一回眸間,便已天上人間!
Ⅹ 歐洲民間故事有哪些故事
歐洲民間故事有潘多拉的盒子、達摩克利斯劍、斯芬克斯之謎、永恆之城——羅馬、長不大的牧羊人卡爾維諾。
1、潘多拉的盒子
潘多拉是希臘神話中第一個塵世女子。普羅米修斯盜天火給人間後,主神宙斯為懲罰人類,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個年輕美貌、虛偽狡詐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為「具有一切天賦的女人」。並給了她一個禮盒,然後將她許配給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為「後知」)。
埃庇米修斯不顧禁忌地接過禮盒,潘多拉趁機打開它,於是各種惡習、災難、疾病和戰爭等立即從裡面飛出來了。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東西:希望。但希望還沒來得及飛出來,潘多拉就將盒子永遠地關上了。故此「潘多拉的盒子」常被用來比喻造成災害的根源。
5、長不大的牧羊人卡爾維諾
從前,有個小牧羊人,很會惹是生非。在放羊的路上,他看見一個賣雞蛋的農婦頭上頂著一簍雞蛋,就扔過去一塊石頭,把雞蛋全打碎了。那個可憐的農婦氣憤極了,沖著他大喊:「我咒你永遠也長不大,除非你能找到三隻會唱歌的蘋果里的那個美女巴爾加利娜!」
從那時起,小牧羊人就變得又瘦又小;媽媽照顧得越好,他就變得越瘦弱。媽媽問他:「你怎麼了?是不是做了什麼缺德的事了?」他就告訴了媽媽那天欺負那個農婦的事和那個農婦對他說的話:「我咒你永遠也長不大,除非你能找到三隻會唱歌的蘋果里的那個美女巴爾加利娜!」
媽媽對他說:「這樣的話,沒有別的辦法,你只好去尋找那個美女巴爾加利娜了。」
牧羊人上了路。他走到一座橋上,那上面有一個小美人正在一個核桃殼里盪鞦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