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釣大鯽魚
釣獲大鯽魚,最好選擇夜釣,因為夜晚情況下大鯽魚更容易潛至近岸,在比較安靜的情況下釣獲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通常了來說,夏季大鯽魚更願大鯽魚畢竟是老運動員了,故其和鯉魚一樣機警,意吃近乎當地穀物味道的餌料,故通常應選擇這些餌料來垂釣。所以要安靜,垂釣時盡量少提桿等等。 1、釣早晨:夏天早晨日出之前魚兒出來覓食,格外好釣,釣點應設在:水草旁、石頭邊。夏天的早晨淺水區溫度高,浮游生物多,鯽魚都喜歡在這里覓食。所以宜在淺水區下釣。早上8點左右即可收竿。
2、釣傍晚:夏日天氣炎熱,魚兒白天在深水區避暑;傍晚天涼後,游到岸邊吃食,此時下鉤,上釣率高。
3、釣蔭蔽:樹蔭、船旁、竹排下、背蔭的岸邊都是鯽魚乘涼的地方,在這些地方釣應較好,但下鉤宜稍深,水深1.5米左右即可。尤其是在夏天中午,鯽魚都到深水區避暑,所以宜在深水區下釣。
4、釣陰雨:夏日的陰雨天,氣溫涼爽一些也好下釣,小雨天全天可釣.
⑵ 如何釣大鯽魚
二、釣大鯽魚的秘籍
依據我和釣友的垂釣經驗,「遠、深、草、風、晴、早、靜、香、活,」是易獲大鯽缺一不可的九要素。
遠、深、草,此三字指垂釣水域而言。離水邊較近、極少有人光顧、有水草,或近岸邊有陡坎等較淺水域,間或也能釣到300克左右的大鯽魚,但機會一般較少。在經常有人垂釣的河溝、池塘等水域,或人多噪雜,或水邊有路道;或魚被釣驚,欲獲大鯽魚也不宜離水邊較近。若離水邊較遠、較深的水域有水草,布窩萬萬不能錯過,因為此處隱蔽性好,餌料豐富,大鯽魚尤愛在此活動覓食,於此下鉤,故易獲大鯽魚。依據魚類有避熱趨蔭,避寒趨暖,適應環境的本能,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天,要想釣獲大鯽魚,也只有在遠、深、草的水域垂釣,才能奏效。
風、晴、早,前兩字指垂釣時的天情,「早」字,指垂釣時間。根據垂釣經驗認為:易獲大鯽的最佳天情是,春、夏、秋三季有3~5級的東風或東北風的晴日(或久陰轉晴),冬季則為4級以下的南或偏南風的晴日(或短暫霧散後的晴日)。因此時的風情天氣,氣壓較高,水中溶氧充足,魚類攝餌活躍,易獲大鯽是毫不奇怪的。
從我釣魚記錄中還可看出,易獲大鯽的最佳時間,籠統地說,春、夏(最低氣溫24℃以下)、秋三季,則為早晨的6時左右至9時之前,傍晚不如早晨。此三季早晨的釣獲量一般是傍晚時的2~3倍,有時甚至更多,釣獲300克以上大鯽的數量比例基本相同。我分析主要原因是早晨的溫度差、一般來說是當日(0時~24時)較小的,而且早晨空氣涼爽和清新,特別在晨風的作用下,新鮮的氧氣必然注入水中,魚類覓餌自然比傍晚積極,這是早晨易獲大鯽的關鍵因素。冬季(僅指最低氣溫
6℃以上的晴日)易獲大鯽的時間比其他三季稍遲一些,但下午不如上午。
靜、香、活,「香、活」,指釣餌而言。釣餌(人工餌)必香,不香則活(如蚯蚓等)。常規釣魚如此,釣大鯽更應如此。恕不贅述。「靜」指垂釣時的環境而言。保持釣場安靜,是最基本條件,釣到大鯽時,釣者、觀者切忌忘乎所以,高聲喧嘩。
順帶說一句,釣者應能比較准確地識別大鯽魚星,在思想上做好及時提竿的准備,特別竿梢較硬不能提竿過重,以防拉豁魚嘴,功虧一簣
⑶ 如何釣好大板鯽
麥子煮十五分鍾,瀝起來,涼一會兒後,加農歡,加自泡製鯽魚酒,打窩。然後用釣鯽魚麥子釣或者用商品餌加點丸九釣搓餌效果也不錯。
⑷ 怎樣釣大板鯽魚
野釣鯽魚有絕招,大鯽魚最喜歡藏在這些釣點!
鯽魚是最常見的魚種,幾乎有水的地方就有鯽魚的存在。鯽魚膽小文靜,漂相復雜多樣,垂釣起來別有樂趣,喜歡釣鯽魚的釣友幾乎占絕大多數。鯽魚雖然常見,但是大鯽魚不常見,尤其是在自然水域之中。甚至有釣友用數據分析過,說大板鯽只有2%左右,所以難以釣到。野釣除了垂釣技巧重要,釣位選擇更是關鍵,位置選的對,成功了一大半。
一、方釣角,長釣腰(中間)
方釣角,長釣腰,很多釣友人都知道這兩句釣魚諺語,但是很多有釣友分析過其中的原因是啥。鯽魚,尤其是大鯽魚,總是喜歡躲在角落中,這個是鯽魚的天性。其次是不管風向如何,肯定有兩個角落是下風口,只要下風口這里溶氧就會更充足,食物、藻類就會更多一些。所以釣角,記得是釣下風口的角落。比較長的水域,魚很少在兩頭,多是在中間躲著,所以有長釣腰的說法。
二、寬釣窄窄釣寬,不釣凸就釣灣
寬釣窄窄釣寬,這個以前介紹過,除了鯽魚有這樣的習性,釣鯉魚選擇釣位也有寬釣窄窄釣寬的說法。因為水域寬,窄的地方會形成魚道,尤其是在水溫正常,魚進食狀態好的季節中。如果水面窄,越是大魚越是喜歡躲在更快的地方,這是魚的天性;在河流中垂釣,除了寬窄要注意,還要注意凹凸。通常來說,釣河灣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河灣中水流變換,往往有水草,魚在這里有食物,而且可以躲避天敵和流水,是鯽魚非常喜歡的地方。
三、釣進水口,挨著草
進水口,在水溫高的季節絕佳的釣位,在水溫低的季節是絕對不能選擇的。進水口帶來了新水,也可以有草籽、有機質等等,總之是有魚的食物。鯽魚有逐溫逐氧的特點,也有逆水而上的特點。入水口,滿足了食物、溶氧、水溫涼爽三個特點,對於釣鯽魚來說絕對是好位置。但是釣入水口是有技巧的,注意不能距離太近,如果入水口附近有草,那就釣草窩,收獲絕對差不了。
⑸ 釣大鯽魚怎麼釣
手桿釣鯽魚八法: 手竿釣鯽,人們經常採用,我總結出八種方法,供廣大釣友參考。
一、活水釣 魚類對氧氣的需求量不亞於人類,有氧則活,無氧則死,氧氣充足的水中,魚兒最多,最活躍。垂釣水域的進、出水口,含氧量高,被稱為「活水」,在此垂釣必有收獲。下雨時,雨水能將氧氣帶人水中,所以雨過天晴同樣是垂釣的好時機。大風大,水隨風而動,不但企氧氣溶入,還有岸邊的草籽、花粉、樹葉等天然魚食刮人,風停後在下風口垂釣也很好
二、適溫釣 一年四季,水溫變化很大。魚兒既怕冷又怕熱,氣溫在 15-25T之間攝食最旺盛,過冷就會像人一樣「貓冬」,過熱就會「歇伏」,鯽魚雖是廣溫性魚,但大體規律也是如此。春秋季節,氣溫、水溫適合全天垂釣;炎熱的夏季最好釣早釣晚;寒冷的冬季要選擇晴朗的中午垂釣.三、擇地釣 鯽魚膽小,喜安靜。釣鯽魚,要選擇有草叢、竹木樁、磚礫、岩石、橋墩的地方下鉤,這些僻靜水域必然魚多。牛滾幽、淘洗碼頭、水草茂密處,魚兒有食可吃,也是釣鯽的好地方。
四、尋潔釣 鯽魚喜歡在清潔、多氧氣的水中棲息;如果水又臟又濁,魚會感到憋悶,不想吃東西,常浮在水面嚼水,甚至窒息死亡。垂釣的水域應以淺色為上;淡綠色、淡青色次之;醬色、深褐色的污染水,腐殖質含量高,氧氣不足,不宜垂釣。
五、游動釣! 俗話說:「釣鯉要守,釣鯽要走」。這是一般規律,但並不等於釣鯽不能固定坐釣。經常投放誘餌的老窩子,鯽魚密度大的小魚塘,是用不著經常變換釣位的.可如果是汀河、水庫等寬闊的水域,還是使用單竿游動釣效果好。通常釣手可選擇幾個釣點同時撒窩,也可依次推後10-20分鍾撒窩,然後輪流走動釣,可在上魚多的窩子重點釣大、明水釣「釣魚不釣草,多半是白跑」,這是人們多年的經驗總結。釣鯽一般都在草叢附近下鉤,但也有特殊情況。炎夏和寒冬,很多鯽魚都會游到水位較深的明水區(俗稱亮塘子)棲息。夏天在靠近撒鯉魚窩子5-10米的明水區投放誘餌(撒玉米粑,鉤尖全包),這種釣法易釣到大鯽,有時也能釣上鯉魚。冬天,在靠近網箱不遠的明水區撒誘餌(用魚飼料或拌魚飼料的面餌),上鉤的鯽魚多是大魚。
誘餌投放以後,窩里不久就有魚星上冒,可魚就是不咬鉤,這種情況可能是窩里有鯉魚、草魚之類的大魚,鯽魚不敢進窩吃食。此時就應採用牽引法(也稱逗釣),即在釣點上下前後左右輕輕地、緩慢地拉動漁線,誘魚上鉤,特別是鯽魚少吃少動的冬天和初春,用紅蟲和蚯蚓效果特別好.
八、換餌釣 鯽魚屬條食性魚種,葷素皆吃一草食以蚯蚓、紅蟲、小蝦、蛆為主;素食以麵粉、蠶豆粉、大米飯、紅完了玉米粑為主一面釣時應革素餌變換使用魚同人一樣,有「吃新」的習慣,如果總吃一種食物也會膩口。一年四季,各地都有新鮮的天然餌料出產,新米煮的飯,嫩玉米漿蒸的玉米粑,鮮紅宮蒸的紅蓄丁等都是鯽魚的美味佳餚。
⑹ 如何釣鯽魚視頻
鯽魚是淡水域中常見的一種雜食性魚類,它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強,耐低溫高熱,只要無毒的
污水中就能生存。所以分布很廣,不論南北一般河流、小溪、湖泊、水庫、塘堰、沼澤都有鯽色的蹤跡,而且釣鯽魚沒有季節限制,一年四季都可鉤獲。由於它的食性雜,數量多,比較容易釣獲。但釣鯽魚的最好季節還在春分和秋分前後,黃梅雨季,細雨蒙蒙的天氣也易釣獲。「細雨魚兒出」說的多半是鯽魚吧!
鯽魚膽小易驚,口小,索餌輕盈,故釣技上要講究輕小、利索。釣卿魚一般都要先撤誘餌做窩,便於群集施釣。可作鯽魚誘餌材料很多,一般常用小米、大米粒泡酒後作引餌,其他如豆餅、碎玉米、麥麩,菜油梏等混合成團也可作引餌。凡香味濃,更有甜味的材料,都是上等引餌。撒餌的方法,用手直接拋撒或用撤窩器都可以,但投量不宜過多,范圍在一平方米之內,並可做兩處窩,輪流垂釣。釣餌用紅色蚯蚓也可用純面團和飯粒,但要柔軟。釣鯽魚的釣具,鉤要小,尖而利,線宜細(手竿線3一4磅就足夠了),竿宜用柔軟彈性好的,墜子要輕,浮標宜短小,靈敏度高的,腦線要短(一般半寸即可)。垂釣動作要輕而利索,保持環境的安靜。
鯽魚還有在岸邊刮舐水中物體上藻類的習性,因此在沉水中有木樁、樹根、竹排和橋墩的邊緣,水生植物附近做窩垂釣,常是理想場地,鯽魚常於早晚到岸邊淺灘覓食,宜於此時約淺約邊,一般不釣深水域。
鯽魚還有喜在水底坑凹不平,環境錯綜之地棲息,無論在河濱或塘庫,都宜選硬板泥底有石堆或坡沿處垂釣。
釣鯽魚要注意魚群的散聚,不要直接在窩內提魚出水,應選擇離窩子有一定距離後出水,只要輕投快起,有時可連續起魚。垂釣之中如一時不咬鉤,可把魚線輕提輕放,使魚兒視線能及時見到魚餌,誘之吞食。但動作幅度要少而自然,往往能提高.上鉤率。
垂釣鯽魚,可以訓練垂釣的基本功,也是提高鈞技的最好辦法,其間的趣味性是很濃的。
⑺ 釣友經驗,如何垂釣大鯽魚
一、釣點宜選淺水好
俗話說「三月三,魚兒上淺灘」,但不是所有的淺灘都是好釣點。
首先要選擇有草的淺灘。先長出水草的淺灘說明此處光照好,水溫適宜,這樣的地點是大鯽魚的最愛。春季正是鯽魚產卵時期,產卵需要水草黏附,水草成了魚兒生兒育女的天然產床;加之水草的嫩芽、嫩葉及其聚集在草叢中的浮游生物都是大鯽魚的主要食物,所以魚兒與水草結下了不解之緣。因此,選擇有水草的淺灘下鉤比選擇光溜溜淺灘下鉤收獲要多得多。
其次選淺灘宜選靜不選鬧,選活不選死,選淺中之陡坎溝壑,不選淺中之平坦。因為淺灘本身水位較淺,在選灘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選擇遠離有雜訊喧鬧的地點,宜選靜灘活水。有活水必然會帶來大量的氧氣和食物,而淺灘中的溝壑、陡坎則是大鯽魚洄遊的魚道,更是大鯽魚的藏身之所。
二、釣組精細要小巧
在釣組的搭配上講究軟竿、細線、單鉤釣。春季淺灘釣鯽魚宜選用長度為3.6米的中硬調性的鯽魚竿,這樣的竿子自重輕巧,久持不累;調性柔中帶剛,即使遇到大點的魚也可以利用竿身的彈性放手一搏。線組的搭配上更要突出靈敏、細小。主線在保證足夠的拉力下,盡量選擇細線,腦線在不影響吃口的情況下盡量選擇粗線。一般主線選用0.50.8號線體柔軟的釣線為主線,腦線選用0.61.0號的釣線,一般腦線長度為58厘米。這樣倒拉牛式釣組看似不合理,但使用起來卻非常好用。整條線組因為主線的纖細增加了整個線組的靈敏度,而腦線雖然比主線略粗,但是因為腦線的長度較主線短,在突然受到破壞性的拉力時先斷的還是腦線。腦線相對於主線的線體略粗,但線體就更加挺直,當鯽魚吃餌時其傳導速度就更快速,浮漂的反應就更加靈敏;而且,略粗的腦線在釣到大鯽魚的情況下相對於細線抗拉性更強,更不容易出現線體打卷,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更換腦線次數。春季淺灘釣大鯽魚的釣鉤應該選擇有倒刺細條溪流鉤,鉤子大小一般選擇35號的。這種有倒刺的釣鉤更適合春季釣大鯽魚,一是鉤體輕,更適合鯽魚的吸入;二是這樣的鉤條彈性好粗細適中與釣線和釣竿的拉力能夠起到互補;三是鉤尖有倒刺的魚鉤中魚後不容易脫鉤,在春季使用蟲餌時不容易造成蟲餌脫落。春季釣淺灘應採用單鉤釣組,單鉤在水草多、水底復雜的情況下更不容易掛底。淺灘的水位都不是很深,一般在50120厘米。浮漂一般選擇漂身短而細長的7目軟尾的1號小漂,調釣方法是空鉤半水調3目,釣3.5目。這樣的調釣浮漂啟動速度快,小魚吃口幅度較大,表現得更加誇張,一般都是頂漂或黑漂。而性情溫順的大鯽魚吃鉤時,往往是短促而有力地下頓,信號更實。這樣搭配的整條線組看似纖細,但在巧妙的搭配下實現了整體的拉力最大化,整體搭配也更加協調完美。
三、蘸餌誘釣效果好
春季水溫低,鯽魚剛剛舒展開筋骨從深水處游向淺灘覓食,這個季節的鯽魚活動能力差,需要大量的動物蛋白來補充冬季虧空的體力,為即將到來的生兒育女做好准備。所以在餌料的選擇上,首先要以含動物蛋白為主的腥活餌為主餌,其次要選擇一些味道濃、擴散能力較強的商品餌料來輔助刺激魚兒的味覺,增強誘魚聚窩的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傳統釣法中蘸餌釣法使以上兩個要求達到了一種完美的結合;在主餌的選擇上,多採用鮮活的紅蟲或細如火柴梗的蚯蚓為主;而在蘸餌的餌料上,多選擇味道濃、擴散性好的質地細膩的商品餌。在使用時先將主餌掛鉤後蘸水,再在搭配好的商品餌料瓶內輕輕搖晃使鉤上的主餌蘸滿餌料;也可反復多次,直到如小指頭大小。這種餌料的搭配方法入水後即開始霧化,使水中形成從上至下,從小到大的霧化區,起到很好的誘魚效果;而鮮活的蟲餌自然的蠕動更是對魚兒致命的誘惑。
四、提竿巧逗是個寶
淺灘釣鯽魚,在釣法上不能死等,感覺釣點周圍有魚,而魚兒卻不吃食就要果斷地採用逗釣的方法。方法是將釣竿輕輕提起,使魚鉤輕離水底後,再將釣竿緩緩地放下,使水下的魚餌形成一種跳躍性的自然下落的狀態;也可以採用將釣竿竿梢輕壓入水,然後慢慢送線的逗釣方法。每次逗釣要間隔10分鍾左右,逗釣中要仔細觀察浮漂慢慢到位的瞬間魚情反應,發現浮漂停頓或上送或下沉立即提竿。可不要小看了這種釣法,在春季釣大鯽魚採用此方法垂釣效果明顯。大家不妨試一試。
五、輕牽慢引手法好
春季淺灘釣大鯽魚,由於水淺在垂釣過程中一定不要驚窩,如果一但驚窩,就很難再將散窩之魚誘回來。在垂釣過程中拋竿、壓線動作都要輕,更不要說話。要做到手不離竿眼不離漂,准確地把握提竿的時間,正確地控魚與遛魚,以保證中鉤之魚能順利入護。因此,一是觀漂要准,動作要快。浮漂好比是釣魚人的眼睛,它的每一個動作都反映水下魚兒的吃口動作,所以讀懂你所用的浮漂尤為重要。當發現浮漂出現魚吃餌的動作後要毫不猶豫地快速提竿,在第一時間內刺中魚嘴。二是提竿要穩,力道要柔。不可用蠻力提竿,避免因用力過猛而使魚鉤鉤豁魚嘴,造成跑魚、炸窩。三是牽魚估重,輕牽慢引。提竿牽魚之時要順勢通過魚兒牽曳釣竿竿梢的力度,估計出水底鯽魚的重量。如果魚體較小,可以輕牽出水,使魚兒緊貼著水面迅速來到魚護前,振臂揚竿迅速地飛魚入護;如果中鉤之魚個體較大,就要把魚兒控制在所在水層,千萬不要把魚提離原來的水層。不然由於壓力、光感的突然變化,魚兒會奮力地逃竄造成斷線跑魚、炸窩,要在保持釣竿拉力的同時迅速向左或向右慢慢地,輕輕地將魚牽離釣點,在水底干凈的水域將魚兒遛翻。四是輕插抄網,穩取魚。當中鉤之魚已無反抗之力時,要先將抄網輕插入水,然後用釣竿將魚兒牽到抄網上,迅速地起網抄魚,同時放低釣竿,取魚入護。整個過程講究動作輕盈而連貫,手法細膩而迅速。
⑻ 如何夏釣大板鯽
大板鯽,釣魚人的夢幻之魚,無論競技高手還是野釣大師,都將釣獲大板鯽作為垂釣之首選。 許多釣友依據多年的垂釣經驗,都有一種感覺,就是春秋兩季是垂釣大板鯽的黃金季節 ,就是在北風呼嘯、天寒地凍的隆冬時節,只要方法得當,大板鯽也能連連上鉤,收獲喜人!而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大鯉、大草、鰱鱅頻頻出水的季節 ,大板鯽卻是銷聲匿跡,不知所蹤。盛夏夜釣,也只是偶爾能收獲一兩條不小的鯽魚 先說說釣大板鯽的黃金季節。雖說任何季節都能釣到大板鯽,但每年的春季和秋末冬初才是釣大板鯽的最佳時節。冬天雖然釣大鯽魚能收到喜人的效果,但和春天、深秋相比相去甚遠,冬天釣大鯽魚的幾率只是比夏天高而已。春天是大鯽魚的繁殖季節,特別是楊柳剛剛發芽的時候,萬物復甦,水溫上升,這時水中的浮游生物很少,水質偏瘦,而大板鯽生兒育女需要大量的營養補充,所以索餌非常積極,甚至是飢不擇食。在此季節如果用高蛋白濃腥濃香的釣餌,會有意想不到的釣獲。 眾所周知,深秋又是一個釣大板鯽的黃金季節,天氣漸漸變冷,闊葉喬木葉落以後, 浮游生物數量大大減少,小魚已經不是很活躍,而大鯽魚的抵抗能力強,要在儲藏營養和體能准備越冬,造成了大鯽魚又一輪的瘋狂索餌。 至於冬天,小魚都凍得一動不動,只有較大的鯽魚耐寒,又冷又餓的大板鯽這時看見嘴邊的腥餌和紅蟲,是來者不拒的,這需要釣者使用串鉤一次又一次的尋找魚群了。 1、夏天日照強烈水溫高、光線強烈,這時的大鯽魚都躲在深水處比較陰暗的地方避暑去了,手竿一般波及不到; 3、大板鯽在春季產過卵之後,就不會成群的集聚在一起,比較分散; 4、數量眾多的浮游生物的耗氧使水體中氧氣含量下降造成大鯽魚索餌不積極; 5、大板鯽生性狡猾,數量眾多的小雜魚瘋狂索餌,造成釣者頻繁的抬竿,致使大板鯽不敢靠近釣點。 針對以上情況釣友們應該有相應的對策: 首先應該選擇較深的水域。 1、釣早晚,最好夜釣; 2、選暴雨過後,刮2~3級北風的天氣; 3、餌料選清淡的素餌,切不可用霧化快的餌,釣魚王的「瘋釣鯽3號」、「瘋釣鯽6號」是不錯的選擇; 4、5~8級的大風天氣選擇塘邊風平浪靜的淺水處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5、浮漂沒必要調的那麼靈敏,調低釣高,或者釣跑鉛是不錯的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