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女子「拋綉球」招親,歷史上真的會用綉球招親嗎
一、拋綉球的起源拋綉球是壯族、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活動,也是青年男女交友和擇偶的傳統方式。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繪制於廣西明江岸邊的花山壁畫上有一些人像手上掛著一個圓形物,樣子像是「飛砣」。飛砣是古代廣西民間流傳的古兵器,用青銅鑄制,從手中甩出以殺敵或者打獵。「耍飛砣」就是後世的拋綉球的雛形。
二、拋綉球招親
而在廣西等少數民族地區,我們今天所見的拋綉球形式也基本定型。宋代朱輔《溪蠻叢笑》記載,當地風俗,在節日期間,男女在野外分成兩隊,以五彩布囊往來拋接,名為「飛砣」。
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也記載道,農歷三月三日,男女聚會,分為兩隊,一邊唱歌一邊拋擲五色綉球,如果女性收下男生拋來的球,則兩人的婚事就定下來了。這是壯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愛情的一種方式,並一直流傳至今。
正是由於拋綉球帶有男女一見傾心的緣故,在元雜劇和明清戲劇里經常出現大戶人家的女兒「拋綉球招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