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帥哥美女 > 白狐幻化成美女迷惑男人

白狐幻化成美女迷惑男人

發布時間:2023-01-18 19:21:11

Ⅰ 在《山海經》中狐是祥瑞之獸,為何後來淪落為迷惑害人的妖精呢

《山海經》是一部博大精深又神奇的書,書中也提到一些神異的動物,其中說到九尾仙狐。

據說華夏人文始祖之一大禹就是娶了一位九尾白狐。

說是這大禹三十歲了,還沒有娶上媳婦,內心很是著急,但他相信婚姻是一種緣分,總會有一個女子在冥冥中等著他。

有一天,他來到塗山,一眼就望見一隻白色漂亮的九尾狐,那九尾狐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種愛意,讓他內心一亮,因為無論是白狐還是九尾狐,都是大吉之兆,而這白狐九尾,更是祥瑞,這是塗山有女子唱到道:「綏綏白狐,龐龐九尾。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這歌的大意就是說看到這白狐九尾的人,如果在塗山成家立業,建立功勛,子孫昌盛,讓國順民安,是一代名主。



在中國狐文化史上,狐的一件倒霉事也是發生在漢代,就是被妖精化,在"物老為怪"的思想作用之下,普普通通隨處可見的狐狸不比龍鳳麒麟,是很難保住它的神聖地位的。盡管在唐代流行狐神、天狐崇拜,但那已經是妖神了,既然是妖神就不像正神那般正經,不免胡作非為,就像沒成正果之前的孫猴子一樣。不過在唐代人的觀念里,最厲害的天狐--九尾天狐卻仍保持著正派風范。可惜九尾狐的光榮史終究是要結束的,只不過因為它神通最大比別的狐結束得晚一些,也正因為它神通最大,當它被妖精化後也就成為妖性最大的狐狸精了。

《太平廣記》中也說:一隻狐狸修煉五十年,才能幻化成人的樣子,百年以上便可以改變自己的樣子,成為美人,自然雄性狐狸可以成美男子,知千里之內發生的事情。堅持修煉達到千年,就可以位列仙班,成為天狐。

《酉陽雜記》中說:天上的仙狐大多是金色的九尾狐,行宮叫住日月宮,可以洞察陰陽之事,並且能力極強。

Ⅱ 為什麼人們把魅惑男人的女性稱為"狐狸精"

夏末帝桀的妃子妹喜,堪稱「千古第一狐狸精」。妹喜算是「千古第一」的話,妲己就算是狐狸精的典範了。到了明代許仲琳寫出《封神演義》,妲己已經被塑造成集邪惡與美貌於一身,奉神明旨意惑亂紂王,斷送商朝六百年天下的九尾狐狸精。如今,只要一說起狐狸精,人們沒法不想起妲己。
到了現代,「狐狸精」可以定義為:善於運用各種手段勾引男人的「風騷」、「浪盪」、「無恥」女人。


有人總結說狐狸有三德: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身材前小後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時候頭朝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 漢代以後,狐狸精作為祥瑞的地位急劇下降。先前對狐狸的好話全沒了,剩下的都是些不體面的詞,如狐疑、狐媚、狐臭之類,都快成為貶義詞大本營了。長此以往狐狸精就成了生活作風出問題的代名詞,成了著名的淫獸,至今仍未翻身。
漢代的狐仙故事較為原始,極少有積極意義,狐的神通魔力也有限。

Ⅲ 為什麼在古代都說狸貓跟狐狸是勾人的動物

不管是狸貓還是狐狸,說他們是狐狸精啊,或者是勾人的動物。其實都是人為地創造出來的,要知道人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那麼為什麼非要選擇離貓或者狐狸呢?原因就在於動物的本身的特性,比如說狐狸這種動物的特點就是狡猾柔弱,根據狐狸的長相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感覺所以古代人的豐富想像力就會把狐狸這種動物用一種升華的手段來表現出來,或者是說把狐狸說成是狐狸精其實就是借著狐狸來揭露人的丑惡。其實真正把狐狸說成是狐狸精並且具有勾人小妖精的特性是在唐代,在唐代之前狐狸並沒有勾人的特性。

其實狐狸精這個說法也是一點一點演進出來的。在先秦秦漢時代,狐狸還是以獸的形象出現的,魏晉時代開始出現能幻化為人形的狐狸,這一時代的狐已經完成了從獸到人的轉變,但還沒成為勾人的妖精。入唐之後,狐狸有了幾個特性,一是以女性為主,二是通人性,這一點往往就和性扯上了關系,於是便有了狐狸精勾人的說法,其實也是人借了狐狸的外殼來講人的故事,一是作為鬼怪故事的敘事基礎,二是為了吸引讀者的。

Ⅳ 天狐的寓意和傳說形象

先秦時代,狐被視為瑞獸。《山海經·海外東經》載:「青丘國,其狐四足九尾。」
郭璞註:「世平則出為瑞也。」祥瑞的內涵有二。
一是為王稱帝,國家昌盛之兆。《吳越春秋》載:大禹年三十而未娶,因在塗山看到九尾白狐,以為為王之吉兆,乃娶塗山女。
故有塗山之歌唱道:「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於家室,我都彼昌。」
《文選·四子講德論》載:「昔文王應九尾狐而東夷歸周。」
二是婚姻愛情之兆。大禹遇塗山氏之女事例中的九尾白狐,顯然同時具有婚姻吉兆的意義。
《詩經·有狐》更是以孤獨、抑鬱、流浪之狐,作為婚姻與愛情失其時之人類,加以吟詠歌唱。
故漢代班固《白虎通義》以狐為兆示「子孫繁息」之德獸。
從而為後世以狐之性能比喻人類性愛魅力,埋下伏筆。
狐死正首丘,也被先秦人視為不忘本的美德,加以肯定歌頌,進而成為套語。
屈原《九章》:「鳥飛反故鄉,狐死必首丘。」《淮南子·說林訓》繼之:「鳥飛反鄉,兔走歸窟,狐死首丘,寒將翔水,各哀其所生。」 然而,在先秦人的心目中,狐並非單純的善良之輩,而是善惡同體。
同據《山海經》記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南山經》)「鳧麗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日蟄侄,其音如嬰兒,是食人。」(《東山經》)郭璞註:即九尾狐。
另有多種狐狀獸類,其出現帶給人類的也是凶兆:「耿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魚翼,其名日殊猜,其鳴自蔽見則其國有恐。」「姑逢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雁,其名日獺獺,見則天下大旱。」
(《東山經》)「蛇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白尾長耳,名獨狼,見則國內有兵。」(《中山經》) 《任氏傳》是唐傳奇中的一個名篇,它塑造了一個動人的狐女形象。
狐女任氏,不僅美麗溫柔,而且聰明勇敢,具有鮮明的人性。
她對鄭生無比忠貞,能以一弱女子抗拒韋釜的無禮,她其實就是一個既忠實於愛情,又能貞潔白持的婦女形象,是現實生活中婦女優美性格的藝術概括 。 《搜神記》卷十八引《名山記》說:「狐者,先古之淫婦也,其名日阿紫,化而為狐。」就在此篇中,記載了狐狸阿紫幻化為美女的故事,它兩次媚惑西海都尉陳羨的部曲王靈孝,結果王靈孝跟著狐狸住進墓穴,連形貌都有幾分象狐狸。
《玄中記》說:「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
能知千里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為天狐。」
可見狐狸不僅可以幻化為美女去媚惑男子,也可以幻化為男子去作祟女人。
《搜神記》中有另一則故事,說有一隻狐狸迷惑劉世則的女兒,使她經年患病,後來韓友為她作法,才把狐狸驅趕進皮囊里消除掉,使劉世則的女兒恢復了健康。

Ⅳ 為什麼叫勾引男人的女人「狐狸精」

「狐狸精」的來歷

在戰國時代的著作里,便出現了以狐為原型的神獸,狐被賦予了作怪變異的能力。當時的《呂氏春秋》記述大禹為了治水,年三十而尚未成婚,行至塗山時,遇到一隻九尾白狐,並且聽到塗山人祝福的歌聲:「大大的白狐啊,九條尾巴長又長。願你早日結婚吧,子子孫孫永繁昌。」東漢《吳越春秋》中還載有大禹娶由九尾白狐變成的塗山女為妻的傳說。神奇的狐狸能變形為人,這是狐狸成精的雛形。
據說「狐狸精」這個名稱始於唐初。《太平廣記》中《狐神》條雲:「唐初以來,百姓皆事狐神,當時有諺曰:『無狐魅,不成村。』」「魅」字,《說文》釋為「老物精也」。「狐魅」即「狐狸精」。「狐魅子」一詞的出現,反映出「狐狸精」已作為一個獨立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意識和民間信仰里。「狐狸精」化作人形,或到處做客吃喝,或上門求娶妻妾,它的情感、行為都是以人的模式來塑造的。唐代以後的志怪小說,如《容齋隨筆》、《聊齋志異》等中,更是到處活躍著性格各異、人情味十足的狐狸精。

在《詩經》中,狐作為隱辭的意義便是性愛。

《搜神記》引道士雲:「狐者,先古之淫婦,其名曰阿紫。」古人把狐狸視為性情淫盪、以美貌迷惑人的精靈鬼怪,再加上狐狸成精的傳說和志怪小說中對眾多民間妖艷、多情的狐狸精的描述,於是乎,人們的俗語中便把性感而具誘惑力的不良女性稱為「狐狸精」了。
參考資料:青島新聞網

閱讀全文

與白狐幻化成美女迷惑男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421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14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882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992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741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724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720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016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464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671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989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553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500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031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171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124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821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882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019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