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幅畫,畫中畫了一個穿西服戴帽子的男人,臉被一個綠色的蘋果遮住了這幅畫叫什麼名字
是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勒內·馬格利特 (René Magritte)的《The Son of Man》(布面油畫63.5x48cm,中文譯作《人之子》或者《戴黑帽的男人》)。畫中戴圓頂硬禮帽、穿黑大衣的紳士即是馬格里特本人。他用一隻青色的蘋果擋住他的容貌。據他自己解釋,他要與巴黎大多數超現實主義畫家相反,藐視用色彩作人物肖像,他只想告訴觀眾,畫上的肖像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產階級市民。既然他從不畫別人,畫他自己當然也在違避之例。有時,不是讓人物背過臉去就是用偶然事物來遮擋。這是他的超現實派肖像畫的另一特色。
2. 這幅油畫叫什麼名字一個男人的面孔戴著一副眼睛。
《哲學死了—薩特》(2005年),作者是英籍華人畫家:鍾鳴。
畫中人物是法國文學家(曾獲得1964年諾貝爾文學獎)、哲學家: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1980年),該畫現收藏於上海中華藝術宮。
3. 一個男人背影望街道的油畫
A Young Man At His Window, 1875
法國畫家:居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 1848-1894)
4. 有一幅油畫是,一男的躺在懸崖邊,另一個男的在天上飛,兩個人互相伸手的,畫的名字叫什麼
是米開朗琪羅為羅馬西斯廷教堂創作的巨幅天頂畫《創世紀》中的一幅畫《創造亞當》。
《創造亞當》是整個天頂畫中最動人心弦的一幕,這一幕沒有直接畫上帝塑造亞當,而是畫出神聖的火花即將觸及亞當這一瞬間:從天飛來的上帝,將手指伸向亞當,正要像接通電源一樣將靈魂傳遞給亞當。
創作背景
《創造亞當》是根據創世紀第二章:「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耶和華在東方立了一個伊甸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
米開朗基羅為了集中注意力於大神的創造,以及亞當的誕生,便把神和亞當安量在左右兩邊的空中和陸地上。右邊是耶和華大神,飛翔在空中,他左手抱著天使們,右手伸向亞當。
亞當全身裸體,躺在左邊的陸地上,一手伸向大神。神與人的手指象接電似的相互交流,這里表現了充滿精力的老人和年輕而美麗的生命的誕生。體現了創造者的權威和被創造者的信心。
米開朗基羅畫中亞當形象可能是來自一個雕有奧古斯都騎著摩羯的多彩寶石浮雕,這個浮雕現藏於英國諾森伯蘭郡阿尼克城堡。這件藝術品原本是樞機主教多梅尼科·格里曼尼的藏品,他在米開朗基羅繪制《創造亞當》時正好住在羅馬,且有證據顯示二人頗有交情。
但也有說法稱亞當的形象實際上是來自於洛倫佐·吉貝爾蒂同名作品中的亞當。此外,米開朗基羅的關於上帝與亞當互相向對方伸出手臂的創作靈感也許是來自中世紀聖詩《輕叩心扉之門》(Veni Creator Spiritus)。
5. 幾個男人哈哈大笑的油畫叫什麼名字,作者是誰
作者的名字叫做「岳敏君」
他的作品大部分是以自己哈哈大笑的形象為原型並加以誇張,非常有個性,與王廣義、方力鈞、張曉剛等人成為中國現代畫家的代表人物。
6. 有一幅油畫大概叫 穿藍外套的男孩 誰知道這幅畫是誰的作品
你沒有發圖,這題材的油畫有不少,比較出名的有兩幅。
全身像的藍裝男孩是托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1727.5.14-1788.8.2),英國畫家。
7. 一副油畫,畫面中主體是兩個男人,背景有惡魔,其中一個男人咬住另一個男人的喉嚨
這是油畫大師波格羅的作品,原作名字是「Danteandvirgilinhell」,原作尺寸是281x225cm,圖片如下:
8. 求一幅油畫,描述一手握筆,躺在床上垂死的男人
《馬拉之死》
《馬拉之死》是大衛的一幅名畫,它因馬拉的特殊身份和簡潔有力的形式而為人們所熟知。馬拉(Marat,1743-1793年)是雅各賓派的核心領導人之一。
9. 一個穿著西裝的半身男子的著名的油畫,叫什麼名字
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 雷內·馬格利特 Rene Magritte(1898年11月21日-1967年8月15日)《戴黑帽的男人》
10. 一幅著名油畫的名字是畫的是一對白人夫婦 男的拿著叉子
著名油畫的名字是:《美國哥特式》。
一個黑人女子表情嚴肅的拿著一個掃把,背靠拖把和美國國旗站在白宮某處。這是這幅作品的一句話說明。這幅照片是美國著名黑人攝影家、著名電影導演戈登·帕克斯在1942年拍攝的,模特艾拉·沃特森是當時在白宮的清潔女工。
油畫《美國哥特式》畫面上男人的眼睛直直地向前平視,雙唇緊閉,黃瘦的臉上表情十分嚴肅,鼻樑上一絲不苟地架著圓圓的眼鏡。他沾滿泥巴的手裡拿著一個叉。從構圖上來看,這個叉與人物橢圓形的臉和人物身後哥特式窗戶的線條相呼應。
(10)男人的油畫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繪畫背景:
這幅作品完成於1930年的大蕭條時期。當時的美國藝術家們拒絕歐洲現代主義藝術的影響,深入鄉村地區創作現實主義作品,強調一種樸素的真實。這種風格後來被稱為地方主義。在倫敦皇家美術學院在展,蕭條之後,美國20世紀30年代繪畫」上即展出了大量美國地方主義藝術家的作品。
實際上在帕克斯拍攝這張照片的12年前,一個叫做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的畫家用了兩個月畫了一幅油畫,就叫做《美國哥特式》。巧的是1942年是這幅照片的誕生之年,也是畫了《美國哥特式》油畫的伍德去世之年。
作者:
格蘭特·伍德在20多歲時曾經在當時的前衛藝術中心巴黎和慕尼黑學習繪畫。他對現代主義繪畫十分熟悉,也曾經以印象派的風格創作。但當伍德回到了美國之後,他很快地拋棄了在歐洲所得的現代主義繪畫技巧和手段。他的創作受到了15世紀佛蘭德畫家凡·戴克那細致的寫實繪畫的影響。
又加入了個人的性格與色彩,從而投入到美國地方主義繪畫的潮流之中。盡管伍德藝術的本源仍然是歐洲傳統繪畫,但他和其他地方主義藝術家所做的,是盡可能從歐洲文化殖民主義中把美國的本土藝術解放出來。
在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出現之前,這是美國爭取藝術獨立的一次重要的嘗試。而盡管《美國哥特式》已經成為一個美國文化符號,地方主義繪畫卻未在美國藝術史上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