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國四大美男是誰
民國四大美男是後人根據現代審美觀所評選出的民國時期最負盛名的四個美男子——汪精衛、周恩來、梅蘭芳、張學良。網上亦流傳有汪精衛、周恩來、梅蘭芳、蔣介石和汪精衛、周恩來、張學良、蔣介石的版本。
民國四大美男的說法,民國時即已有之。戴季陶曾經分別點評過汪、周、梅、張四人。民初曾有汪精衛梅蘭芳顧維鈞三大美男的說法,與此頗有一脈相承的意味。
四美男皆才貌雙全,除豐神俊朗外,才華亦甚是了得。汪精衛出口成章,筆掃千軍,他的文筆在當時享有盛名,只要他在,同盟會、國民黨的宣傳工作一直由他負責。此外他還是南社代表詩人。
周總理的外交才華大家都知道,無需多講。梅蘭芳更是藝壇最頂級的藝人。張學良民國著名的將軍,小名為六子,人稱少帥。
(1)民國時期男人帥氣圖片擴展閱讀:
1、汪精衛(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又名汪兆銘,祖籍浙江山陰(原紹興縣),出生於廣東三水,字季新。
早年投身革命,曾謀刺清攝政王載灃未遂,袁世凱統治時期到法國留學。回國後於1919年在孫中山領導下,駐上海創辦《建設》雜志。1921年孫文在廣州就任大總統,汪精衛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
1924年任中央宣傳部長。後期思想明顯退變,於抗日戰爭期間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淪為漢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腫」病死。
2、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
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極廣泛的悼念。由於他一貫勤奮工作,嚴於律己,關心群眾,被稱為「人民的好總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來選集》。
3、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
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
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
4、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籍貫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
生於遼寧省鞍山市台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
1920年畢業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先於奉系軍中擔任要職,「皇姑屯事件」之後,他繼任為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後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陸軍一級上將。
西安事變後遭蔣介石父子長期軟禁。1990年恢復人身自由,1995年起離台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於檀香山,享年101歲。
張學良積極主張抗日,反對內戰,曾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國共二次合作,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另外,他風流倜儻,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稱「少帥」。他和趙四小姐的愛情也成為一段佳話。
Ⅱ 馬褂長衫為什麼會成為民國男神們的標配
我們看民國的影視作品或者民國時期的歷史文獻中記載可以發現,民國時期的男生都會穿馬褂長衫,從中可以表現民國時期男人的知性和儒雅。那麼為什麼民國時期的男人要穿馬褂長衫呢?其原因就是民國時期男生的服飾正在順應時代的發展,同時也融合了中國本身的文化特色。所以馬褂長衫的服飾特色就是借鑒了西方的西裝。
三、馬褂長衫的意義馬褂長衫是民國時期特有的文化標志,它象徵了我國民國時期因為西方思想文化的沖擊而發生的轉變,這種思想轉變表現在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尼瑪褂長衫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標志,對我們的服飾發展是產生了深遠影響。
Ⅲ 劉以豪發布最新民國風造型照片,他有那種民國大老闆的感覺嗎
劉以豪發布最新民國風造型照片,我覺得他有那種民國大老闆的感覺。
劉以豪在演戲生涯上獲得突出成績。但是他的歌唱實力也是一點都不落後的,他的最新單曲U在數個音樂平台上架,獲得了很不錯的成績,秒奪銷售冠軍,並且整整盤踞冠軍三天。可以說劉宇豪不僅演戲能力非常突出,在歌唱方面也是不落後,他是一個非常全能型的人才。我非常看好這位後起之秀,希望他能給我們帶來更好的作品。
Ⅳ 民國時期有哪些名人是光頭你知道幾個都是怎麼造成的
民國時期多光頭,頭不光何以平天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民國時期的光頭名人有哪些?
袁世凱三:光頭之風
民國時期,不僅是這些名人剪成光頭,很多平民百姓也是如此,他們大多是因為辛亥革命的影響,晚清滅亡之後,他們脫離束縛,正好趁機將這長辮子直接剪得乾乾凈凈,一點不留,從頭來過。
蔣介石留光頭的原因他自己說過,他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自己並不是光頭,而是在北方的時候,受到他們的影響,因為他們全是光頭,所以乾脆和他們一樣也弄個光頭。
還有哪些名人是光頭呢?歡迎補充。
Ⅳ 民國時男人穿什麼衣服
長袍馬褂,洋裝,中山裝,唐裝。
長袍馬褂的男性造型,其實早在清末就有了,不過民國其實並未因其曾經在前朝廣為流行而禁止,相反的,袍褂一直是民國男性的常禮服。
民國18年所定《服制條例》中的「男子禮服」,由於該條例一直到民國92年才廢除,而後也沒公布新的服制條例,所以在一些需要傳統禮服的地方,仍然會穿著袍褂。
民國元年的大禮服(級別高於常禮服袍褂)所採用的就是洋裝,並且在常禮服中也可採用洋裝,其餘各種行政職務的制服,也是採用洋裝,民國主流力量對於洋務的推崇可見一斑。
一般來說,民國略有身份的人,至少都是長袍打扮,而短裝因為行動便利,一般都是社會下層及勞動人民的裝扮。
袍褂不見得非得是名流才可以穿著,但是相對於短裝自然是正式了許多。
中山裝起源眾說紛紜,但是這種極具軍裝風格的服飾,對於當時處於戰時的中國,為了標榜軍中職務,常有領導人穿著。如蔣中正,印象中的他一生似乎都是軍裝打扮,只有在私下生活里才會穿著袍褂,他的西裝形象反而極為少見。
(5)民國時期男人帥氣圖片擴展閱讀:
民國時期的服飾風格:
由於當時社會呈現出動盪不定,混亂無序,在這一時期,大量的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隨之出現。需要了解著一些社會問題,得應用歷史方法,考察當時人民的社會風尚變化。通過生活細節,可以看到大時代背景下的整體社會狀況 。
民國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出現了以廢除傳統服飾為中心內容的服飾改革。男子服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逐步過渡的趨向,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的趨向。尤其便現在東部沿海港口城市,由於沿海口岸城市較早開放,得風氣之先。
以京師宮眷顯貴為代表而被全國效尤的傳統京派服飾,漸漸失去了領導服飾潮流的優勢,轉而仿效蘇杭、上海。這一現象也表現出了西方文化滲透的方向。全國總體表現在,從東向西男子服飾由大量的中山裝和西裝向大量馬褂長袍的變化。
男子服飾這一變化主要還來源於,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國留學,國內也大辦新式學堂,社會上出現了服裝西洋化得趨勢。各個學堂服飾皆效仿西式。
社會上的西服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軍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軍服,第二類是駐外使館文職官員,買辦商人,留學生所穿的西服。在一類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學生服裝。這些學生裝,是大量留學青年帶回國的。
這種服裝形制簡便,給人一種莊重和充滿活力的感覺,因此,傳入中國後,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風行一時。
中山裝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它拜託了中國傳統的寬袍大袖,吸收了西裝的貼身、干練的風格,但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給人以一種朴實莊重之感。各個階層皆可以穿,出一定意義上說明了它的活力。
服裝上的差別不僅僅是因為審美觀的不同,其中還有經濟因素和個人生活習慣因素,穿中山裝和西服的人,沿海多於內地,城鎮多於農村。在一,不論城鎮還是農村,沿海與內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鮮,穿著入時,窮人則大都維持溫飽而已,穿著也沒法講究,以衣禦寒。
女子服飾的變革主要表現在:隨著清末革命運動和女子解放運動的興起,一些新型知識分子把服飾變革與女子解放聯系起來,認為傳統服飾是束縛婦女的枷鎖,主張予以改革。民國初年,女子衣著特點:首先是取消了服飾上的等級差別,這一舉措無疑不成為婦女解放運動推向成功的訊號。
其次滿族婦女的服裝遭到摒棄。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服裝改變了傳統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變得更加稱身合體,並能體現女性的秀體之美。於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時成為時尚的代名詞。
同時還有各式各樣的服裝,可以說是百花爭艷的服飾大潮流,歐洲國家時尚代表的巴黎各種流行服飾在當時應經到上海。上海的交際市場中女裝層出不窮,當時同樣在流行時尚推廣過程中,女裝很安裝有同樣的問題,這也是主要的社會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我們需不需要有國服 (4)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山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裝
Ⅵ 民國時期的男人穿什麼衣服
民國時期的男人們基本都是穿中山裝,西裝,馬褂等。民國時期,外國人是思想,觀念,習慣大大的流入到了中國,民國時期,正是舊社會與新社會的交接,人們拋棄了舊的思想觀念,從而在服飾穿著上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女人們再也不用裹小腳了,也喜歡穿旗袍跟學生裝。而男人們,則越多的人喜歡穿中山裝。
手杖、禮帽、遮陽帽這些搭配飾物,很多人用在搭配袍褂,民國時期的人們對穿衣都是很講究的,正式因為他們不斷的前進,所以才會有了我們如今的時尚。從民國時期的女性到男性,他們一直走在潮流的最前端,為什麼的時尚打下了完美的基礎,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會有我們的今天。
Ⅶ 中國百年來最帥的九個男人,第一名最年輕,民國帥哥佔了幾位
中國地大物博,擁有著非常豐富的物資和生態環境,好山好水自然就養好人,自古以來就不乏有無數基因出眾,長得非常漂亮帥氣的人物。今天我們就要盤點一下中國近百年來最帥氣的九個男人。他們有許多都出現在課本上,而且都是以老年形象出現,一度給大家造成一種原來不過就長這樣的錯覺。其實再去看一下他們年輕時的照片,才會發現,原來這一個個曾經我們以為中的人物,竟都是貌比潘安的俊俏男子。
這九個人裡面,有政治家,有軍人,有詩人,有學者,有戲曲家,也有演員,但是不論他們在哪一個行業有著怎樣的經歷,都掩蓋不住他們曾經帥氣逼人的事實。現在就讓影子為大家一一揭開這九位帥哥的神秘面紗吧。
第九名:張學良。
張學良也是民國四大公子之一,他一生是既光芒萬丈,又孤苦凄涼。他被排在最後一位,的確是因為綜合多張他留下的照片,和以上幾位仔細比較後得出的結論。不論是五官還是氣質,他都稍微差了那麼一點點。當然並不是說張學良不帥,不帥是不可能上榜的,只是相較於其他九人來講,他只能排在第十名。
而憑借其帥氣的外表和當時張大帥兒子的名頭,他有紅顏知己無數。哪怕最後被軟禁,也有趙四小姐的生死相隨。或許老年遠離紛爭,過得簡單一點的人都容易長壽,張學良也同陳立夫一般,足活到101歲才去世。
當然了,這些排名僅以作者自身的喜好和判斷為主,並不是絕對性的。而在這近百年的歷史中,還有無數有才又有顏的男女存在,我們今天所講的不過萬分之一罷了。大家還有哪些心目中特別帥氣多才的男子可以推薦呢?歡迎在文章下文留言哦。
Ⅷ 陳坤這位民國第一美男子,為什麼人到中年43,竟毫不油膩,反而更帥了
據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面部特徵包括體形都會發生變化,明星也不例外。但在人們眼中,他仍然是一個美麗的人。他就是陳坤。我相信很多人看過他的電影和電視作品!
四十歲時,他正處於壯年時期。他是古裝最漂亮的人,也是一個英俊的演員。你喜歡這么漂亮的男人嗎?
Ⅸ 陳坤是民國第一美男子,為什麼人到中年43,竟毫不油膩,反而更帥了
中年時,陳坤是最不油膩的男星!不相信嗎?感覺金燕熙的整件衣服看起來樸素而年輕,顯示出一種淡淡的感覺,這是一種花花公子,但令人討厭。十年前,陳坤容光煥發,但十年後,他比年輕時更英俊。真是一張神奇的臉。當我第一次看到《神奇》和《再見》的時候,我就迷上了它。中華民國最美的男人值得擁有。
看他的臉,陳坤的五官是劍眉,有明顯的陽剛特徵,高鼻子有駝峰,但兩眼之間有點奉承,嘴周圍有點邪惡,但奉承不是深,而是形,長眼睛,寬而深的眼皮,薄的外角。最吸引人的是像狐狸一樣銳利向下彎曲的眼角。當他放鬆的時候,他的眼睛有點分神,但是當我看著你的時候,他卻盯著我,我的眼睛又亮了。但即便如此,仍有人無法欣賞他的面容,但這並不重要。陳坤創造的經典角色太多了,人們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