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騰是什麼意思
圖騰
圖騰是群體的標志,旨在區分群體。運用圖騰解釋神話、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往往可獲得舉一反三之功。圖騰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緣關系,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志。
居住在雲貴川三省交界處四川大涼山地區的彝族人民,至今仍保留了豐富而又歷史淵遠的天文學知識,他們以十二獸紀日,今天是鼠日,明天即牛日,虎日趕虎街,豬日趕豬街。有些地方建十二獸神廟,每年舉行祭禮活動,在肅穆庄嚴的氣氛中跳十二獸神舞蹈。「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保俗語表明人們普遍對老鼠的憎惡。然而,遠古時代的不少氏族、部落卻認為自己的始祖是老鼠,並為自己是老鼠的後代而自豪,他們描繪、雕刻老鼠的形象,在儀式或節目期間隆祀厚祭,祈求鼠祖先的保護。白族虎氏族認為其始祖為雄性白虎,虎也不會傷害他們。當要出遠門時,一定要選在屬虎的那天,認為只有這樣,做事才會吉祥如意。有的人從遠方回來,也一定要算準日期,只有虎日才進門坎。白族雞氏族則傳說他們的祖先是從金花雞的蛋里孵化出來的,認為公雞知吉凶,會保佑他們。在遷徙時,將東西裝在背籮里,上面放一隻公雞。到達新遷地區後,公雞在什麼地方叫,就在什麼地方安家。在他們看來,公雞叫的地方,就是最吉利的。中國的龍,具有圖騰的基本特徵,它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圖騰神。在《說文解字》中解:「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長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傳說炎帝、黃帝、堯、舜和漢高祖劉邦的誕生及其形貌,都與龍有關,是龍種、龍子。古越人也以為自己是龍種,故斷發紋身,以像龍子。
直至今日,我們還常說「龍的傳人」或「龍的子孫」,這些都是圖騰祖先觀念的殘余。至於龍圖騰神觀念,更為普遍,大多數民族都曾把龍視為保護神。野豬神是北方狩獵民的崇拜對象,在滿族中列為大神,說它身比山高,鬢毛如林,山裡的溝谷都是它的獠牙所害,是部落守護神。把牛視為遠古創世神獸的有納西族。在納西族書中記述了這頭在大海中巨卵孵出的神牛,角頂破天,蹄踏破地,造成天搖地動,由納西族人始祖開天七兄弟和開地七姊妹將它殺死,用牛頭祭天,牛皮祭地,肉祭泥土,骨祭石頭,肋祭山嶽,血祭江河,肺祭太陽,肝祭月亮,腸祭道路,尾祭樹木,毛祭花草。於是,便有了晴朗明亮的天空日月,才有了萬物生長的清靜世界。從此,牛才作為神聖物用來做祭聖物,用來做祭祀天地山川的犧牲供品。納西族十分崇敬牛神。對馬的崇拜多流傳於北方游牧民與游獵民中。保安族中流傳有雪白神馬的神話。滿族有供奉馬神習俗,清代文獻中多有祭馬神儀和修建馬神廟的記述。達斡爾族人稱神馬為「溫古」,這種神馬不準女人騎,可隨處吃、走,不準人驅趕,甚至可以在田中隨意吃秧苗。神馬多為全白色,全尾全鬃,從不修剪,並常在鬃尾拴五綵綢作為標志。
圖騰崇拜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形式。
"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在原始人信仰中,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大多數情況下,被認為與某種動物具有親緣關系,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了關系,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系,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玄鳥便成為商族的圖騰。因此,圖騰崇拜與其說是對動、植物的崇拜,還不如說是對祖先的崇拜,這樣更准確些。圖騰與氏族的親緣關系常常通過氏族起源神話 和稱呼體現出來。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鄂溫克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苗、瑤、畲的盤瓠傳說。匈奴狼的傳說(《魏書·高車傳》匈奴單於生二女,姿容甚美,國人皆以為神,單於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將以與天。'乃築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請天自迎之'。經三年,復一年,乃有一老狼,晝夜守台嗥呼。其小女曰:'吾父使我處此,欲以與天,而今狼來,或神物天使之然'。下為狼妻,而產子。後遂繁衍成國,故其人好引聲長歌,又似狼嗥。)侗族傳說其始祖母與一條大花蛇交配,生下一男一女,滋生繁衍成為侗族祖先。
"totem"的第二個意思是"標志"。就是說他還要起到某種標志作用。圖騰標志在原始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會組織標志和象徵。它具有團結群體、密切血緣關系、維系社會組織和互相區別的職能。同時通過圖騰標志,得到圖騰的認同,受到圖騰的保護。圖騰標志最典型的就是圖騰柱,在印第安人的村落中,多立有圖騰柱,在中國東南沿海考古中,也發現有鳥圖騰柱。浙江紹興出土一戰國時古越人銅質房屋模型,屋頂立一圖騰柱,柱頂塑一大尾鳩。故宮索倫桿頂立一神鳥,古代朝鮮族每一村落村口都立一鳥桿,這都是圖騰柱的演變而來。圖騰的標志作用幾乎體現在各個方面,如:
1、旗幟、族徽
中國的龍旗,據考證,夏族的旗幟就是龍旗,一至沿用到清代。古突厥人、古回鶻人都是以狼為圖騰的,史書上多次記載他們打著有狼圖案的旗幟。"西夏狼主"50年代,哈薩克族部落有的還打著狼旗。東歐許多國家都以鷹為標志,這是繼承了羅馬帝國的傳統。羅馬的古徽是母狼,後改為獨首鷹,東羅馬帝國成立後,又改為雙首鷹。德國、美國、義大利為獨首鷹,俄國(原始圖騰為熊)、南斯拉夫為雙首鷹。表示為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波斯的國徽為貓,比利時、西班牙、瑞士以獅為徽志。這些動物標志不是人們憑空想像出來的,它原於原始的圖騰信仰。
2、服飾
瑤族的五色服、狗尾衫用五色絲線或五色布裝飾,以象徵五彩毛狗,前襟至腰,後襟至膝下以象徵狗尾。畲族的狗頭帽。(據傳說,盤瓠為人身狗首形象。畲族傳說,其祖先為犬,名盤瓠其毛五彩。高辛帝時,犬戎犯邊,國家危機。高辛帝出榜招賢,謂有能斬番王首來獻者,妻以三公主。龍犬揭榜,前往敵國,乘番王不備,咬下番王首級,銜奔會國,獻於高辛帝。高辛帝因其是狗,不欲將公主嫁他,正在為難之際龍犬乎作人語:"你將我放入金鍾之內,七天七夜,就可以變成人形。"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餓死,打開金鍾一看身已變成人形,尚留一頭未變。於是盤瓠穿上大衣,公主戴上狗頭冠,他們就結婚了。)
3、紋身
台灣土著多以蛇為圖騰,有關於百步蛇為祖先化身的傳說和不 准捕食蛇的禁忌。其紋身以百步蛇身上的三角形紋為主,演變成各種曲線紋。廣東蛋戶自稱龍種,綉面紋身,以像蛟龍之子,入水可免遭蛟龍之害。土蕃奉彌猴為祖,其人將臉部紋為紅褐色,以模仿猴的膚色,好讓猴祖認識自己。
4、圖騰舞蹈
即模仿、裝扮成圖騰動物的活動形象而舞。塔吉克人舞蹈作鷹飛行狀。朝鮮族的鶴舞。龍舞、獅舞。
圖騰崇拜與禁忌
圖騰崇拜首先要敬重圖騰,禁殺、禁捕,甚至禁止觸摸、注視,不準提圖騰的名字。圖騰死了要說睡著了,且要按照葬人的方式安葬。江蘇宜興人古為蛇圖騰,因此對家蛇絕對不能打殺,認為在床上、米囤上發現家蛇為吉祥,在檐梁發現為凶,應立即迴避。有時還要點燃香燭用食品來供奉。瑤族"男頭女肩"皆貴,不能負重。尼泊爾崇拜牛,以之為國獸,禁殺、禁捕,禁止穿用牛皮製品。因國獸泛濫,不得不定時將其"禮送"出國。其次要定時祭祀圖騰。清·劉錫誠《嶺表紀蠻》:"每值正朔家人負狗環爐灶三匝,然後舉家男女向狗膜拜,是日就食,必扣槽蹲地而食,以為盡禮"。
圖騰犧牲與圖騰聖餐
一般來說對圖騰要敬重,禁止傷害,但有時卻有極其相反的情況。有的部落獵取圖騰獸吃,甚至以圖騰為犧牲。之所以獵吃圖騰獸,是因為圖騰太完美了,吃了它,它的智慧、它的力量、它的勇氣就會轉移到自己身上來。但吃圖騰獸與吃別的東西不同,要舉行隆重的儀式,請求祖先不要怪罪自己。如鄂溫克人獵得熊,只能說它睡著了,吃肉前要一起發出烏鴉般的叫聲,說明是烏鴉吃了肉,不能怪罪鄂溫克人。且不能吃心腦肺食道等部位,因為這些都是靈魂的居所,吃後,對遺骸要進行風葬,用樹條捆好,然後放在木架上,與葬人基本相同。以圖騰作為犧牲來祭祖,是以圖騰獸為溝通人與祖先神靈的一種媒介。原始人相信,自己的靈魂與圖騰的靈魂是平等的,只是軀殼不同,死,只是靈魂脫離軀換了一個家,而在陰間 的家裡,自己族類與圖騰族類的靈魂居住在同一個地方。殺圖騰,是以圖騰的靈魂為信使,捎信給祖先靈魂,讓其在冥冥中保佑自己。讓圖騰靈魂轉達自己的願望。如印第安烏龜族人殺龜祭祖。壯族的"螞拐節"即青蛙節,壯族以青蛙為圖騰。分三個階段:找螞拐、孝螞拐、葬螞拐。正月初一,全體出動找螞拐,先捉到者,放七聲地炮,敬告天地,被尊為螞拐郎,成為節日首領,迎回螞拐,密封於寶棺之中,再端入花樓,在震天動地的銅鼓聲和鞭炮聲中送往螞拐亭。從初一到月底,是給螞拐守孝,晚上還要為螞拐守靈。守靈滿25夜後,葬蛙,殺雞宰鴨,蒸五色飯,早飯後送到墳場安葬,還要打開上一年的寶棺,視螞拐顏色以卜吉凶。
所謂圖騰,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相信它們不僅不會傷害自己,而且還能保護自己,並且能獲得它們的超人的力量,勇氣和技能。人們以尊敬的態度對待它們,一般情況下不得傷害。氏族,家族等社會組織以圖騰命名,並以圖騰作為標志。
所謂圖騰文化,就是由圖騰關念衍生的種種文化現象,也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圖騰當做親屬,祖先或保護神之後,為了表示自己對圖騰的崇敬而創造的各種文化現象,這些文化現象英語統稱之為totemism。
圖騰文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現象之一,圖騰文化的核心是圖騰觀念,圖騰關念激發了原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逐步滋生了圖騰名稱、圖騰標志、圖騰禁忌、圖騰外婚、圖騰儀式、圖騰生育信仰、圖騰化身信仰、圖騰聖物、圖騰聖地、圖騰神話、圖騰藝術等,從而形成了獨具一格,絢麗多彩的圖騰文化。
圖騰標志或稱圖騰徽號,即以圖騰形象作為群體的標志和象徵。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社會組織標志和象徵,具有識別和區分的作用。圖騰標志與中國文字的起源有關。
圖騰
將某種動物或植物等特定物體視作與本氏族有親屬或其他特殊關系的崇拜行為。原始社會中宗教的最初形式之一。圖騰為印第安語totem的音譯,源自北美阿耳貢金人奧季布瓦族方言ototeman,意為他的親族 ,即指一個氏族的標記或圖徽。處於氏族社會的原始人相信本氏族起源於某一動物、植物或其他特定物類,並認為這種物類是其氏族的象徵和保護者,因而對之加以特殊愛護並舉行各種崇拜活動。而且,原始人一般對這些物體持禁殺、禁食或禁止觸摸等謹慎和敬畏態度。原始氏族社會的這類現象即被稱為圖騰崇拜。原始人還常用繪畫或雕刻等來作為其氏族圖騰的形象及標志,將之置於房屋、帳棚、柱子、旗幟等器物之上,如立於村頭或家宅前的圖騰柱等;有的圖騰亦被作為文身的圖像或起著其他裝飾作用,如被繪於某種木片和石片上,或被安裝在帽子及盾牌上等。這些作為氏族標記和徽章的圖騰形象均被認為具有某種靈性或神秘力量,能夠保護本氏族的生存延續和發展壯大。
圖騰崇拜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在原始人信仰中,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大多數情況下,被認為與某種動物具有親緣關系,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了關系,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系,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玄鳥便成為商族的圖騰。因此,圖騰崇拜與其說是對動、植物的崇拜,還不如說是對祖先的崇拜,這樣更准確些。圖騰與氏族的親緣關系常常通過氏族起源神話 和稱呼體現出來。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鄂溫克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苗、瑤、畲的盤瓠傳說。匈奴狼的傳說(《魏書·高車傳》匈奴單於生二女,姿容甚美,國人皆以為神,單於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將以與天。』乃築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請天自迎之』。經三年,復一年,乃有一老狼,晝夜守台嗥呼。其小女曰:『吾父使我處此,欲以與天,而今狼來,或神物天使之然』。下為狼妻,而產子。後遂繁衍成國,故其人好引聲長歌,又似狼嗥。)侗族傳說其始祖母與一條大花蛇交配,生下一男一女,滋生繁衍成為侗族祖先
參考資料:http://ke..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15856.htm
2.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體驗音樂活動中運用多種樂器演奏帶來的聽覺感受以及音響效果。激發幼兒對音樂的熱愛之情。
2. 充分感受這首描繪性極強的標題音樂中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的多種手法:春風般柔美的旋律代表公主溫順優雅的儀態;由弱變強的三角鈴聲則代表載著商人的駱駝由遠而近的單調腳步和隨風飄盪的駝鈴;非常嘹亮的男聲合唱以及令人亢奮的進行曲風格,更令人想到眾人列隊走過集市時,平穩莊重的行進步態。集市中輕捷俏皮的「魔術師」主題,流暢活潑的「玩蛇藝人」主題,亦被鮮明地表達出來。最妙的是曲尾,公主整裝准備回宮時,突然響亮的音樂中全曲結束,以對比強烈的靜止來表示集市的結束,聽來一氣呵成。
3. 培養幼兒的樂感以及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活動准備:
1. 通過上、查詢書籍資料等方式讓幼兒對神秘的波斯、以及波斯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2. 聽過《一千零一夜》的童話故事中關於阿拉丁的故事;
3. 樂器:鼓、碰鈴、三角鈴、雙響筒、搖鈴;
4.音樂《波斯集市》CD;
5.活動室里有關於波斯的文化、商品、服飾等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准備活動
1. 辨別不同樂器聲音做不同動作;
2. 辨別強弱做不同反應動作;
3. 復習《蘆笛舞曲》,根據音樂性質區分ABA段並區分強弱。
二、正題欣賞
1. 通過回憶阿拉丁的故事引出課題。
2. 第一遍欣賞音樂《波斯集市》,教師配樂器及解說故事。提問:說說你的感受?音樂中出現了哪些音樂形象?分別是在什麼樣的音樂中出場的?
3. 第二遍欣賞(配解說),幼兒再次驗證自己聽到的音樂形象是否准確,是通過哪種性質的音樂來表現的;分別用了哪些樂器;有什麼樣的效果。
4. 第三遍欣賞,聽音樂用自己不同的動作辨別音樂中的強弱變化,區分樂段,區分想像不同的音樂形象。
5. 互動環節。讓幼兒分段感受音樂,並自由想像表現美麗公主、凶惡的賈方、駱駝商人、乞丐、藝人等形象。
6. 第四遍完整欣賞,幼兒自由選擇能表現不同音樂性質、音樂形象的樂器,隨音樂演奏1-2遍。
三、結束活動
1. 教師簡單介紹音樂的作者,創作背景以及相關知識。
2. 游戲「巨人和矮人」結束。
活動重點: 感受音樂的音響效果以及不同音樂性質表現的鮮明的音樂形象
活動難點 :用樂器、語言以及肢體動作來表達音樂形象
活動反思:
《波斯集市》是英國作曲家Ketelbey(凱特爾貝)的一首「入耳即溶」的「輕古典」小品。(所謂「輕古典」即是那些通俗易懂、旋律優美的管弦作樂品。)是凱特爾貝眾多描繪性極強的管弦小品中最著名的一首,特別是音樂中的形象和幼兒喜愛的阿拉丁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聯系在一起,因此我認為具有很強的欣賞價值。通過這次活動也證實了這點。
在活動進行之前,我認真地查閱了有關《波斯集市》的相關知識,並反復傾聽了音樂,根據我班孩子的現狀制定了音樂欣賞活動計劃。在課題組說課時,大家提出了很多的寶貴意見,特別提出了應該充分做好環境創設方面的准備,以及欣賞重點的確立應該是重在欣賞而非表現,應給幼兒獨立傾聽欣賞音樂的空間。於是,我重新整合了自己的活動計劃,並進行了實施,對活動實施過程的反思。
首先,這首音樂很受孩子們的歡迎。每聽完一遍孩子們都強烈要求再聽一遍,包括平時會注意力不集中的楊榮濤和趙彭安可、劉子俊在聽音樂的時候都沒走神。
第二,音樂中的音響效果給孩子們帶來的聽覺感受是很深刻的。A段中的三角鈴由弱漸強,柔美旋律與步伐性音樂在聽覺上的反差,特別是結尾的重音讓所有的孩子都興奮異常,有的說「嚇了一跳」,有的孩子還准確的說出重音是代表結束的意思。因此在最後自選樂器表現音樂形象是孩子們的選擇基本都是切合的,強弱表現和區分樂段也很清晰,達到了欣賞的目標。
第三,孩子們在欣賞音樂後都能用較豐富的語匯來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如描述公主的美麗以及官員們的樣子,有的孩子還能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如梁
舒瑤、熊嘉荃小朋友表現公主的儀態萬方、塗荔丹、廖席宇表現的乞丐。。。。。。
音樂給孩子們帶來的美的感受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活動當中怎樣給孩子們更多的東西,讓孩子們增強自我欣賞的能力還是急需加強的。如孩子們用語言來描述音樂形象以及內心感受的能力還不夠強,教師如何引導孩子更好的傾聽音樂,帶著目的去欣賞,去挖掘音樂中的要素以及所要表達的情感,能產生情感共鳴;在欣賞前的環境准備方面還應進一步深入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等等。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表現出歌曲溫暖、快樂的'情感及愛的氛圍。
2.學習歌曲的表達方式,能主動大膽地向自己親近的人表達愛的情感。
3.嘗試進行創編,並體驗合作演唱的樂趣。
活動准備
《我愛你》教學掛圖、歌曲《我愛你》。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最愛的人是誰啊?為什麼愛他?
小結:因為爸爸媽媽很愛你們,很關心你們,所以小朋友們很愛他們。
2.那如果爸爸媽媽不在家,而你們又很想他,怎麼辦呢?
3.我們除了用打電話、畫畫、寫信的方法,我們還可以用唱歌的方式來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現在我們就來學這首《我愛你》的兒歌,把它送給爸爸媽媽。
(二)請幼兒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請幼兒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旋律的情緒情感。
2.指導幼兒朗誦兒歌。
(三)學唱歌曲,引導幼兒用自然地聲音有表情的演唱
1.幼兒傾聽教師有表情的演唱,完整欣賞歌曲。
2.學唱歌曲。
(四)邊唱邊用體態表演
當唱到「你的愛給了我溫暖和快樂」時雙手放在胸前輕拍;唱到「你的愛給了我勇氣和力量」的時候,雙手向上展示力量。
(五)教幼兒創編兒歌
1.我們除了可以用「蜜蜂親吻鮮花說:「我愛你」來表示蜜蜂對鮮花的喜愛,還可以換成其他的詞來表示自己對別人的愛,如郭老師愛小朋友們,我就可以編成這么一句好聽的新歌詞「老師親吻小朋友說我愛你」。
2.現在誰來用xx對著xx說:「我愛你」這樣的句式來創編一句好聽的兒歌。
3.幼兒在教師引導下自由創編兒歌。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把兒歌唱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活動目標:
1、復習基本舞步,並會合拍的邊聽音樂邊呈螺旋形走。
2、遵守游戲規則,炮仗被點著後能及時發出信號,不提前,不落後的發出:「嘭」、「啪」聲。
3、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4、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活動准備:
課件,幼兒會基本舞步。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看兩位叔叔在干什麼?什麼時候會放炮仗?過年,開店,結婚等。炮仗會發出什麼聲音?
二、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詞內容。
(1)聽教師范唱,說出所唱歌曲內容。
(2)邊看圖譜,邊嘗試演唱熟悉歌詞和旋律。
三、練習螺旋形走。
(1)從炮仗頂部往下觀察:你看到了是什麼樣的?像什麼?圓怎麼變螺旋形?(課件演示)
師:現在我要把你們變成一個大炮仗,圓點代表小朋友,那我們首先要圍成一個什麼形狀?(圓形)那麼圓形怎麼變成螺旋形呢?第一個人帶頭向中心繞圈,後面一個接一個,(課件演示動畫變)
(2)幼兒手拉手站成圓形,首尾不連接,教師邊唱歌邊拉著第一人的手,呈螺旋形走。
(3)幼兒學習在教師點炮仗後及時的發出反應。「嘭」,「啪」!炮仗爆炸啦,大家都變成了小紙屑輕輕飄落,回到原來的位置。
四、學(復)習游戲中的基本舞步。
(1)看教師邊唱歌邊做動作。
(2)說出教師的動作中,哪些舞步已會跳,哪些不會跳。
(3)復習已會跳的舞步,重復練習有困難的舞步。
五、玩音樂游戲。
集體,分組
師:商量好了嗎?你們誰是帶頭人,誰來放炮仗,看那一組唱的准、走得齊,卷的好,炸得響,飛得美。
活動延伸:
師:我們還學過什麼舞步?滑步,娃娃步,踵趾小跑步,下次我們還可以把這些舞步加到歌曲里,手上也可以有一些變化。
活動反思:
卷炮仗是一項深受幼兒喜愛的傳統活動,它巧妙地用集體合作走螺旋線的方式來表現炮仗的外形特點。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通常以體育游戲的方式和幼兒共同玩。盡管在「卷」的過程中教師會不停地發出語言提示:「手拉好,一個跟著一個,卷緊一點。」但隨著炮仗越卷越大,幼兒的情緒會越來越高漲,螺旋隊形也就很容易出現擁擠、碰撞、隊形散亂的現象。
分析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只是把自己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參與游戲,而沒有真正理解這個游戲是靠大家的合作來進行的,在設計這個活動時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改變以往體育活動中已經出現的幼兒因不理解螺旋隊形而盲目跟從的現象,啟發幼兒通過探索先理解螺旋線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線原理的前提下再學慣用動作表現螺旋線。
在這個活動中,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突破了計劃中我們預測的困難,在理解螺旋線特徵的基礎上,幼兒能夠逐步完成卷炮仗的動作表現。如果說傳統的單一的體育活動或音樂活動只是帶給幼兒淺層的感官愉悅的話,那麼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卻是讓幼兒的愉悅帶有一定的理性指導成分,即理解了卷炮仗游戲的真正玩法。正是在科學活動中對螺旋線的探索,才使得藝術活動中的卷炮仗游戲玩得更加豐富精彩。在教師的引領下,幼兒圍繞螺旋線這個線索,在探究中游戲,在游戲中探究,凸顯出科學與藝術、感性與理性結合的魅力。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前奏 隨樂做拍手的動作
1-4小節, 隨音樂節奏做「走」的動作,並在最後一個音符時拍手。
5-6小節, 背對背扭扭屁股。
7-8小節, 面對面做鬼臉。
9-10小節, 同5-6小節。
11-12小節, 同7-8小節。
◆游戲玩法建議
1、合樂做動作模型:幼兒自己隨樂做動作。
2、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兩名幼兒游戲。
3.大公雞來了時(低八度音樂響起間奏):幼兒定住,擺一個造型靜止不動,「大公雞」在其中來回走動,以多種方式逗毛毛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旋律,能合樂做出「扭屁股」、「做鬼臉」的逗樂動作,並保持造型不動。
2、遷移故事情境,與同伴合作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空間方位,並創編不同的鬼臉動作。
3、享受運用肢體、表情動作與同伴玩詼諧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剪輯好的音樂、電腦播放器、幼兒人手一隻手腕花。
2、經驗准備:幼兒有站雙圈跳集體舞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創設故事情境,導入活動。
師: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蟲們在找朋友做游戲,他們找到了一個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臉。玩得正高興,一隻愛吃毛毛蟲的大公雞來了,毛毛雖立刻一定不動,大公雞以為是石頭就走了。
2、創編「扭屁股」「做鬼臉」的動作模型。
師:我是一隻毛毛蟲,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個人都扭一扭,還要做鬼臉,怎麼做?
3、初步感受音樂,並合樂做動作模型。
師:現在,毛毛蟲們,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師:毛毛蟲們輕輕起立,我們一起聽著音樂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
(1)師:毛毛蟲要和朋友背對背扭屁股,還要面對面做鬼臉逗樂。你們可以怎麽做?
(2)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找個空地方試一試。
(3)請個別幼兒示範。
(4)教師哼唱音樂,幼兒隨樂做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
(5)幼兒隨樂游戲。
5、創編不同的做鬼臉逗樂的動作。
(1)師:還可以怎樣做鬼臉逗樂?請你來試試。看看他的鬼臉是怎麼做的?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他的手是怎麼放的?
幼兒聽音樂變換鬼臉造型進行游戲。
6、遷移雙圈舞的經驗,換朋友進行游戲。
(1)討論換朋友的方法。
師:我們在跳舞時換朋友,經常用什麼隊形換朋友?
師:現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動,女生換朋友,怎麼換?
師:做什麼動作的時候換朋友的?拍手時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麼呢?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站雙圈嘗試換朋友。
(3)幼兒聽音樂完整游戲。
7、戲劇游戲:毛毛蟲與大公雞。
(l)師:這回啊,毛毛蟲們,可能在玩游戲的時候真有大公雞要來做我們哦,我們要怎麼樣?能不能動?我們先試一試,我來撓撓這只毛毛蟲,嗯,他沒動,是個小石頭,這只呢?
(2)邀請客人老師扮演角色參與游戲。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戲活動環節組織過程中,教師遵循團體律動的傻瓜教學流程:放事一一動作一一音樂一一游戲(動作方位、游戲、交換舞伴等等),採用逐步累加游戲元素的教學策略,先引導幼兒創編、熟悉動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動作模型和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探索背對背扭屁股及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接著再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鬼臉造型並游戲,最後再加人大公雞逗引的游戲玩法。
2、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可調整游戲難易度,如,降低難度時,可在音樂的第2、第4小節時,不必強調幼兒在樂句句末拍手。
摘草莓——大班幼兒歌曲教案
活動來源:
在翻閱《歌唱活動》一書時,我看到了「摘草莓」這個活動,歌曲旋律很輕快、活潑;歌曲內容也有些情節性,易於孩子理解,很適合孩子來演唱。但是,這個活動的第二聲部設計得比較難把握。於是,我針對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進行了全面修改,並開展了此活動,應該說活動選材的靈感完全來源於學習,來源於書本。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快的情緒,初步學慣用兩個聲部進行演唱歌曲。
2、在圖譜的幫助下演唱歌曲。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圖譜。
活動過程:
練聲。
「孩子們,讓我們先來亮一亮咱們的嗓子吧!」
學習歌曲。
1、欣賞教師范唱,了解歌曲與內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好聽嗎?」「這首歌曲比較輕快,非常的好聽。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圖。
2、再次欣賞教師范唱。
「再來仔細地聽一聽,聽聽歌曲里唱了什麼?」
根據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圖譜,放於黑板。
擺放圖譜。
「誰來把這些圖譜根據歌曲擺一擺?」「擺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看圖完整演唱第一聲部,將歌詞與圖譜匹配。
「讓我們看著圖譜跟著老師輕輕地來唱一唱。」
三、練習兩個聲部。
1、討論、了解第二聲部演唱的位置。
「老師這兒還有一些小圖譜,為了使歌曲更好聽,我們還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圖譜,放在哪兒呢?」
「不僅要唱大圖譜,還要唱小圖譜,小圖譜怎麼唱呢?」
2、教師唱第一聲部,並用體態提示幼兒演唱第二聲部。
「我們來試一試唱這首歌,你們唱大圖譜,我來唱小圖譜。」
3、將幼兒分成兩個聲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時候,我們要一邊唱歌,一邊聽別人的聲音,和別人的聲音和諧一致就好聽了。」
結束:「我們把這么好聽的歌去唱給弟弟妹妹們聽聽吧!」
反思:
1、圖譜與歌曲的結合。
在活動前,我准備了背景圖、大圖譜以及小圖譜,活動中,我先利用大圖譜來學習歌曲的第一聲部,在用小圖譜來學習歌曲的第二聲部,吸引、調動孩子來參與活動,並通過擺一擺、看一看,使孩子們從中理解了歌詞,記憶了歌曲。
2、動作與歌曲的結合。
由於孩子是初次嘗試演唱兩聲部的歌曲,對於第二聲部的切入,孩子們不能很好地把握節奏,所以在活動中我利用肢體動作來提示孩子,被分成兩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揮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動流程層層遞進,過渡流暢。
用《摘蘋果》的曲調來唱《摘草莓》練聲,從兩聲部練聲到學習新歌,再加入第二聲部,環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過渡時,緊接練聲時的情景銜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來引出新歌,引出老師的范唱。在出示大圖譜時,由於每張大圖譜上有兩句歌詞,所以范唱完讓孩子說,當孩子說出一句的時候,我會追問與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風輕輕吹,還有什麼在飛?」「什麼在風中飄香味?」「一顆顆紅草莓好象什麼?唱了幾次?」等等語句組織得很自然、流暢。
當然,「有完美的教案,沒有完美的課堂。」課堂是活的,總會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說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這個活動中,讓孩子擺大圖譜的時間控製得再短一點,再緊湊一些,在請兩三個孩子擺完後,我就可以清唱來糾正孩子擺放的對錯與否。
活動目標:
1、在圖譜的幫助下,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歌曲內容與結構,感受歌曲十六分音符的歡快、跳躍。
2、嘗試運用身體樂器為歌曲中「嘚啵嘚啵嘚」伴奏,體驗多形式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Ppt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理解歌曲結構與內容1、傾聽歌曲,初步了解歌曲內容教師:今天何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首歌,這首歌在去年的少兒原創歌曲比賽中獲得了金獎,讓我們仔細來聽一聽。
2、嘗試用拍手、跺腳打節奏1)找一找歌曲中有趣的部分(學習嘚啵嘚啵嘚)2)出示出示節奏ⅩⅩⅩⅩ Ⅹ,引導幼兒數一數拍手一邊3)簡單了解「嘚啵嘚啵嘚」是平時爸爸媽媽在我們耳邊的嘮叨,都是愛我們的表現。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嘚啵嘚啵嘚」。
3、傾聽錄音,尋找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引導幼兒聽見一個做一個動作,並在心裏面數好。
4、通過提問理解歌詞內容(教師一邊演唱一邊貼節奏卡,幫助幼兒尋找正確答案,演唱結束後也提同樣問題,並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歌詞圖片,並按歌曲節奏擺放,重點學習爸爸、媽媽的話。
5、播放錄音,幼兒跟唱歌曲,進一步鞏固對歌曲
二、嘗試用身體樂器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鞏固對節奏ⅩⅩⅩⅩ Ⅹ的掌握。
1、教師提問,引出身體樂器,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標記,每次幼兒提出、出示相應標記後,大家一起拍一拍,特別是用嘴唇和舌頭發音的作為重點練習,並提示用了這個嘴裡就不能唱「嘚啵嘚啵嘚」了
2、選擇一種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若選用嘴巴和舌頭,可以先單獨練習一句)
3、選擇兩種身體樂器為「嘚啵嘚啵嘚」伴奏1)幼兒自己探索運用兩種身體樂器為「嘚啵嘚啵嘚」伴奏2)個別展示並帶著大家我們試試3)集體演奏(兩遍)
三、嘗試兩人合作演奏(用一種動作、兩種動作都可以)
1、幼兒兩兩探索合作的方式,教師巡迴觀察和指導
2、兩兩展示,教師及時給予鼓勵
3、集體運用身體樂器進行演奏
3.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7以內數字的認識,理解數字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2、引導幼兒按數量的多少進行排序。
3、引導幼兒比較7以內數量的多、少,正確感知7以內數與數之間的關系。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
2、魔術箱,小動物卡片1―7,帶有獎品的卡片若干,彩筆,記錄紙若干。
活動過程:
1、以幼兒感興趣的「魔術表演」導入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鞏固幼兒對7以內數字的認識,從而能正確理解數字與物體數量的關系。
「今天伊老師為大家帶來一段精彩的魔術表演,請欣賞。」
觀察每種動物的數量,提出問題:
①「小動物有幾只?」
②「我們可以用哪一個數字娃娃來表示」
③「讓我們一起拍x下手來歡迎xx的到來。」
引導幼兒用多種表達方式來表現物體數量的多少。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正確感知。
2、按順序給小動物排隊,讓幼兒參與其中,從而達到更好的師生互動。
「我們的運動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可小動物還沒有排好隊呢」穿插教師解說,幼兒參與操作,「請手中拿著小動物卡片的小朋友,來老師這里,排排隊」引導幼兒按小動物的多少進行排序,讓幼兒初步了解7以內相鄰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3、結合錄像,讓幼兒觀看運動會場景,引導幼兒依次說出小朋友的名次。
「精彩的比賽結束了,你知道誰得了第一名嗎?」,可讓幼兒參與其中,結合幼兒手中的卡片,為小朋友頒獎,「頒獎儀式進行第一項,請七名小選手上台領獎」「請手中拿著蘋果卡片的小朋友,按老師的要求,為選手頒獎」,可根據幼兒手中的卡片,依次進行,以游戲的形式,在做做玩玩中讓幼兒進一步理解7以內數的排列順序。初步感知7以內數的倒數。
4、活動延伸:
以游戲的形式,結束本次活動。「孩子們,讓我們到活動室里去,找一找你的朋友在哪裡?」引導幼兒根據手中的數字卡片,7個小朋友一組,自由結合,在「找朋友」的旋律下,加深幼兒對1―7個數字的學習。
設計意圖:
球是幼兒比較感興趣的器材,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時滾、拍、拋、投等,為了讓幼兒在玩球的過程中提高鑽、爬、平衡等動作技能,體現"一物多玩",充分發揮球在游戲中的多種玩法,特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體育活動"送蛋寶寶回家"。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探索球的不同玩法,提高鑽、爬、平衡等動作技能。
2、積極參加游戲活動,體驗玩球的興趣。
3、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4、體驗游戲的快樂。
教學准備:
1、球人手一隻。
2、平衡木(獨木橋)2張、桌子(山洞)4張、椅子(隧道)12張、櫃子(消防通道)2張3、音樂《兔子舞》。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
1、師: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准備了什麼?(球)你們喜歡玩嗎?我們現在就和球寶寶做游戲好嗎?
2、每個人手裡一隻球,和老師一起跟著音樂做動作。
二、分組練習,練平衡、鑽、爬的動作技能。
1、持球走獨木橋
2、持球鑽山洞
3、持球過隧道
4、持球過消防通道
三、游戲"送蛋寶寶回家"師:今天呀雞媽媽要請你們幫個忙,幫個什麼忙呢?它的蛋寶寶已經出去一整天了到現在還沒有回家,它可著急了,害怕蛋寶寶在路上會遇到危險,所以它想請你們把蛋寶寶送回家,好不好呀?
路線:獨木橋→山洞→隧道→消防通道→雞媽媽家
四、放鬆活動:
師:今天你們勝利的完成了任務,真棒,累了吧,找個地方坐下來息息吧。(聽音樂做放鬆動作)
五、結束。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鍛煉動作的協調和靈敏。
2、探索頂沙包的不同方式。
3、初步體驗人民頭頂水罐,對頂水罐感興趣。
4、讓幼兒知道鍛煉有益於身體健康。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准備:
若干沙包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模仿小火車,大家手搭著前面幼兒的肩膀,進行熱身。順序先走,速度由慢到快,一轉圈的方式;接下來運動腳部、手部、頭部,揮動手臂;最後再進行第一部分的動作,最後做幾個下蹲起來。
(播放朝鮮民歌音樂《桔梗瑤》)
二、練習頂沙包吖
(教師進行整隊)
1.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人們會用頭頂什麼呀?你們覺得他們頂這個厲不厲害啊?你們想不想試試?
師:小周老師今天拿來了很多沙包,因為水罐太重了,我們就用沙包來代替,把頂沙包的本領學好了,再來學習朝鮮小朋友,練習頂水罐。
師:現在你們可以自己去筐里拿一個,試試看怎麼不讓頭上的沙包掉下來走到對面。小周老師在對面等你們,你們自己想想辦法哦。
2.幼兒練習
師:剛才小周老師看到有一位小朋友做的很好。他成功的將沙袋運到了小周老師這里。我們現在來看看他是怎麼做的吧。(然幼兒進行示範)
(教師進行示範,強調腦袋不要動,慢慢伸開雙手,慢慢的走。眼睛正視前方)
師:現在小朋友們和小周老師一起走到對面去吧。努力讓自己的沙包不要掉下來哦。(看幼兒的情況,可以多試幾次。看幼兒練習的情況引導幼兒探索怎樣才能頭頂沙包走路不落下。)
3、游戲
師:小周老師和你們比賽,比一比,誰先走到終點,並且沙包不掉下來就算勝利。請燕子老師當裁判。
請裁判宣布比賽結果。
根據幼兒的情況,是否增加難度練習。
師:現在,我們讓我們用沙包按摩按摩手臂。(教師示範)
三、整理
師:我們休息結束,接下來我們要進行比賽。要把水罐運到我們的倉庫里。男生在小周老師的左邊,女生在小周老師的右邊,等小周老師數到1的時候還沒有站好就要取消資格樓。
四、放鬆環節
師我們的水罐都成功地運回了我們的倉庫,謝謝你們。
活動目的
1. 進一步認識腳的功能。
2.享受跳舞的樂趣。
3.提高自理能力。
活動准備
錄像機、舞蹈表演錄像帶。
紅色、黃色和綠色的水彩、海綿。
大卡紙。
錄音機、音樂錄音帶(有快、慢節奏 )。
活動過程
1.播放表演舞蹈的錄像帶,引導幼兒欣賞表演者的舞姿和服飾。
2.提議幼兒一起跳舞,跳舞前,老師在地上鋪上幾張大卡紙,並把幾塊海綿分別放進紅色、黃色和綠色的水彩里。
3.請幼兒脫下鞋襪,踏在海綿上,當兩只腳都沾了顏色後,隨著音樂在大卡紙上自由跳舞。
4.跳完舞後,老師幫助幼兒把腳洗干凈,引導幼兒自己穿鞋襪。
5.請幼兒說說跳舞的感受,並討論如果腳受傷了,不能做哪些活動,如何保護自己的雙腳。
6.等大卡紙干透後,老師協助幼兒剪下腳印製作拼貼畫
7.請幼兒試著找找自己的腳印,然後觀察腳印上的紋理。
總結分享
請幼兒說說最喜歡的拼貼畫。
活動評價
1.能說出腳的功能。
2.享受跳舞的樂趣。
3.能自己穿脫鞋襪。
活動准備:
一塊寫好故事《紅眼咪咪》的小黑板
掛圖2幅,圖一正常的眼睛,圖二紅眼睛
活動過程:
1.老師提問,引出課題。
(1)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是紅眼病嗎?
讓幼兒和邊上的`小朋友討論,點幾個說得好的小朋友回答。
2.老師講解故事《紅眼咪咪》
(1)問小朋友,小花貓咪咪為什麼會得紅眼病?
(2)為什麼後來貓媽媽也得了紅眼病?
3.出示幼兒操作材料。圖一,圖二。
(1)讓幼兒觀察掛圖,問問,怎樣才不會使圖一變成圖二?應注意哪些衛生?
(2)讓幼兒想一想,眼睛有什麼用處,沒了眼睛會怎樣?
(3)怎樣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的眼睛的重要性,注意眼睛的衛生。
2.使幼兒明白一些病菌會傳染的,應及時看醫生。
3.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每天洗臉的重要性,養成洗臉的好習慣;
2、知道洗臉的步驟,了解怎麼樣洗得更干凈,尤其是一些難洗的部位。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准備】
娃娃一個、小毛巾每人一條、圖片(洗臉的寶寶)、自編兒歌《寶寶愛洗臉》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活動
1、「嗚嗚~~~,聽,誰在哭啊?原來是娃娃!我們去看看娃娃為什麼哭?」
2、一起問:「娃娃,你怎麼了?為什麼哭啊?」
3、「原來娃娃在外面玩,把小臉弄臟了,娃娃可愛漂亮了,你們說怎麼辦啊?」引出應該洗干凈。
(二)引發討論
你每天洗臉嗎?誰幫你洗的?你自己洗的,那你是怎麼洗的?(幼兒討論,講述)誰來洗洗?(個別幼兒演示)
說一說,剛才xx是怎麼洗的?你會嗎?大家一起來洗洗你的小臉。
(三)進一步置疑
1、娃娃怎麼還在哭啊?聽聽怎麼了?引出進一步討論。
「看看有沒有幫她洗干凈啊?難洗的部位應該怎麼洗?」
2、出示圖片(對於難洗的部位進行放大,比如眼窩、耳窩、耳根、鼻翼)
3、幼兒再次嘗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4、教師正確示範,幼兒模仿。
(四)我們大家來洗臉
一邊播放兒歌,一邊和孩子們一起洗臉。
(五)說一說
怎麼樣讓我們的小臉每天都白白的,香香的?(每天洗臉)
活動反思:
手在人的個體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生活活動:洗臉的一系列活動中,我創設了一些具體、生動的故事情景,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手,並能自覺地、有意地運用自己的小手來學做任何事。讓幼兒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手,更自覺的運用手,並對自己的手充滿自信,我們的小手可以學做任何的事,並且再通過兒歌的學習讓幼兒正確掌握洗臉的方法,從而提高孩子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願意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性較高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生氣"對人的影響,獲得消除這一消極情緒的辦法。
2、能關注自己的情緒,有積極調整自己情緒的願望。
活動准備:
1、圖片,ppt;2、木偶。
3、關於各種消氣方法的卡片活動過程:
一、 觀察表情標:
意圖:導入主題,了解生氣是一種不良情緒。
1、小兔怎麼了?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2、生氣會讓人怎麼樣?
3、小兔可能為了什麼事生氣呢?(聯系生活經驗)4、看一看、聽一聽,小兔到底怎麼了?
二、故事討論意圖:梳理經驗,積累消除生氣情緒的方法。
1、小兔生氣的時候做了些什麼?這樣做有用嗎?
2、怎樣才能讓小兔消氣呢?(與木偶互動)3、看一看,小兔用了哪些辦法消氣?(幼兒分散觀察圖片,教師巡迴指導)
小結:
深呼吸能使人冷靜、放鬆;向關心自己的人說出生氣的原因能得到安慰和幫助;想想別人的好,會很快忘記不高興的事......小兔用了這些好辦法,心的氣全了。
三、游戲分享意圖:遷移生活,知道要保持愉快的情緒。
跟著音樂玩游戲:如果生氣你會怎麼做--小結:每個人都會有生氣的時候,這很正常,重要的是你必須記住生氣時該怎樣做。
希望大家快樂越來越多,煩惱越來越少,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
4. 王者榮耀去掉所有服裝女,《王者榮耀》女英雄瑤如何去掉所有服裝
提起王者榮耀去掉所有服裝女,大家都知道,有人問《王者榮耀》女英雄瑤如何去掉所有服裝?,另外,還有人想問王者榮耀女英雄新皮膚去掉所有服裝,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王者榮耀去掉所有服裝,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王者榮耀》女英雄瑤如何去掉所有服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榮耀瑤白色液體噴到臉上。
放心吧,沒有這種應用,那都是自己辛苦p的
沒有,都是合成圖
在**榮耀排位中,**大家歡迎的位置自然是C位和打野,因為這幾個位置決定了大部分的前期節奏。對於大部分的新手打野來說,技術並不是最關鍵的,畢竟「技術不夠思路來湊」,所以**想要聊一聊的重點就是「一個新手打野最需要注意的五個點」。
一、英雄特性**榮耀女生去掉所有服裝瑤。
在游戲中,打野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戰士打野,像版本強勢的典韋、**都屬於這類英雄,當對手陣容比較笨重位移又比較少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戰士打野為團隊創造可能性,一般戰士打野都具備一定的控制或者減速技能,能夠更好地配合隊友進行團戰。
第二種打野就是刺客打野,像是韓信、李白、娜可露露等等都屬於這類打野,比較吃經濟,可以對對手的C位造成直接的威脅,如果對面是以射手為核心或者對手位移多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刺客打野,在裝備成型後直接**C位。
個人認為,版本最強勢的打野無疑是裴擒虎和橘右京。這兩個英雄都有相同的特點,前期強勢、機動性高、方便配合隊友、前期就能夠反野,還能把藍buff讓給中路,加速隊伍C位的成長,如果想要靠打野位快速上分,這兩個英雄都是不錯的選擇,前期優勢夠大能打崩對手。小舞ps去布料圖片正能量。
二、打野路線**榮耀18c.micbiz2.vomios。
打野開局一般要麼藍開要麼紅開,如果是需要藍buff的打野,像是猴子、露娜或者韓信之類的選擇藍開,想要加強前期入侵能力或者直接抓下路就選擇紅開。當然開野選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我方輔助給了對面打野的視野,知道對手的站位以及開野路線,如果隊友推線優勢,可以選擇一起入侵對手野區,能反掉一個buff能夠打亂對手節奏並延緩對面打野到四級的時間。**榮耀羅去掉所有服裝。
三、Gank技巧
如果是裴擒虎、橘右京這類前期強勢的打野英雄,在到4級後盡快去線上遊走,如果己方有強勢的開團英雄,哪怕對手在塔下也能直接越塔擊殺。如果是韓信、猴子這類中後期英雄千萬不要一路死蹲,只有前期打出經濟優勢才能在後期達到一擊斃命的效果。
總的來說,何時選擇gank需要根據不同英雄的強勢期來決定。但對手野區和把握好暴君buff是每個打野都需要做的事情,打野節奏是最為關鍵的。**女英雄去掉所有服裝的樣子。
四、入團時機**榮耀去掉所有布料。
不同類型的打野入團時機各不相同。像**這類本身就帶控制的打野可以先手入場,通過自己的控制技能為隊友拉扯出輸出空間;而刺客打野則需要找好位置和角度入場,由隊伍中帶控制的邊路和輔助開團,當對手C位的技能交完之後進場直切後排,能夠達到一擊斃命的效果。沒有衣服的羋月。
五、游戲心態
在順風局中,作為打野要做的就是盡快結束比賽,在打贏團戰後入侵野區、拿暴君、拿主宰就是**的方式,當己方的經濟**到一定程度就能直接結束比賽。
在逆風局中,打野能做的比較少,可以靠靈活位移清兵牽扯對手,為隊友拖延時間,發育周期。尋找對面落單的英雄也可以為隊伍挽回一些局勢。最忌諱的就是逆風盲目開團,除了送人頭外完全沒有作用
以上就是與《王者榮耀》女英雄瑤如何去掉所有服裝?相關內容,是關於《王者榮耀》女英雄瑤如何去掉所有服裝?的分享。看完王者榮耀去掉所有服裝女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5. 瑤族服飾特點
瑤族男女,喜蓄長發。古籍中就有瑤人男女蓄發,盤結頭頂,名為「椎髻」的記載。
瑤族男女服裝主要用青、藍土布製作。瑤族婦女善於刺綉,在衣襟、袖口、褲腳鑲邊處都綉有精美的圖案花紋。發結細辮繞於頭頂,圍以五色細珠,衣襟的頸部至胸前綉有花彩紋飾。男子則喜歡蓄發盤髻,並以紅布或青布包頭,穿無領對襟長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著大褲腳長褲。
瑤族男女長到十五、六歲要換掉花帽改包頭帕,標志著身體已經發育成熟了。瑤族支系眾多,,各支系服飾也不盡相同。
所以,過去瑤族曾因服飾的顏色、褲子的式樣、頭飾的裝扮不同而得各種族稱。廣西南丹瑤族男子穿交領上衣,下著白色大襠緊腿齊膝短褲,因而得「白褲瑤」之稱;龍勝的瑤族由於穿紅色綉花衣而得「紅瑤」之稱,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瑤族服飾的色彩、款式之豐富。
(5)紅頭瑤男生服飾圖片擴展閱讀
民族概況
瑤族是我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他們生活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江西、海南等省區的山區。瑤族先民,一般認為是秦漢時長沙、武陵蠻的一部分,或說源於「五溪蠻」。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2世紀,其先民主要生活在湖南北部。
5-6世紀時,向北遷;13-17世紀,他們被大量南遷,廣東和廣西成為他們的主要居住區。17世紀,部分瑤族人又從廣東、廣西分別遷入貴州和雲南的南部山區,形成了今天的分布,現瑤族共有213.4萬多人。
瑤族的自稱有勉、門、敏等63種,他稱有390種,如盤瑤、藍靛瑤、紅頭瑤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 稱為瑤族。
瑤族宗教信仰復雜,崇拜祖先「盤瓠」,禁食狗肉。在瑤族的原始宗教中主要崇拜雷王、風伯和雨師,也崇拜五穀靈娘(即五穀神)、山神、河神、樹神、獸神和牛王等自然神。眾神之中,盤瓠和密洛陀神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瑤族有自己的語言,瑤語屬漢藏語系瑤語族瑤語支,但情況比較復雜,一半以上的人說「勉」話,屬苗瑤語族瑤語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說「布努」語,屬苗語支;廣西地區有的說「拉珈」語,屬壯侗語族。多通漢語、壯語,無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文。口頭文學極為豐富。
6. 瑤族服飾名稱
瑤族過去因其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特點不同,曾有「 「過山瑤」、「紅頭瑤」、 「大板瑤」、「平頭瑤」、「藍靛瑤」、「沙瑤」、「白頭瑤」等自稱和他稱。在風俗習慣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傳統特點,尤其在男女衣著上更為明顯。瑤族婦女善於刺綉,在衣襟、袖口、褲腳鑲邊處都綉有精美的圖案花紋。
7. 腿短粗適合穿什麼類型的鞋子
這4雙鞋,專治腿粗腿短
優質時尚領域創作者
哈嘍小仙女們晚上好呀,最近芽芽一直看到很多寶寶們要求芽芽給你們推薦夏天的鞋子,好的今天就來了呢!~
說到鞋子這個單品,也不光是隨便穿穿就可以哦。什麼樣式顏色搭配什麼樣風格的衣服,什麼鞋子穿起來顯瘦顯高才是我們夏天最關注的點不是嘛!所以芽芽今天總結出來告訴你們~
來源:味姨
ID:weiyi222
在露肉的季節,怎麼巧妙的遮肉顯瘦,又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的穿衣態度,這就是我們夏日要考慮的問題。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夏天穿的衣服顯得腿又粗又短,可能是鞋子搭錯了!!!
錯誤示範:
纏繞太高的綁帶鞋
綁帶鞋雖然性感撩人,但是綁帶太高的鞋子,只會讓腿看起來更粗、更短。簡直是夏日穿搭的災難。
厚重的坡跟鞋
雖然總說:「身高不夠,鞋跟來湊」,但是不要天真地以為穿上一雙超厚底的高跟鞋就能達到增高的效果了。
而且姨很負責任地告訴你,這只會增加你的下身負擔,讓別人看著你「只有一雙腳」。
避開這些能讓我們丑炸天的鞋子後,可以選擇以下這些鞋子,它們都有著時髦又顯高顯瘦的特點,簡直不能再好了!
復古V口鞋
復古時髦、慵懶氣質的V口鞋在今年成了時髦女性出門必穿的鞋子之一。
Aquilano Rimondi Spring/Summer 2018
V口鞋雖然看起來簡約耐看,但採用了V形的分割設計,可以在視覺上將腿部線條拉長10CM,因此更顯腿長更顯高,完全是夏日顯高神器啊。
同時V口鞋還能將腳背大面積地包裹起來,形成了一個狹長的倒三角形,顯得腳更加窄瘦。
而V口鞋有著時髦百搭的特點,與任何的單品搭配,都能夠碰撞出慵懶而前衛的感覺。
摩登穆勒拖
穿脫自由、腳感舒適,甚至帶有復古摩登又大氣時髦風格的穆勒鞋,在夏季怎能讓人不愛呢?
劉雯搭配的黃色尖穆勒鞋,讓整體的造型變得鮮亮起來。更是帶有一絲的休閑氣質范。
宋茜這套搭配充滿了復古摩登的風格,尤其是氣質優雅的小白裙搭配個性時髦的穆勒鞋,帶有毫不費力的時髦范。
穆勒鞋既舒適,又能輕輕鬆鬆打造出時髦感,更是能夠任意凹凸造型,讓你每天都能穿出不一樣的自己。
穆勒鞋優雅又舒適,自帶女人味。比高跟鞋舒適瀟灑,比運動鞋多一份優雅精緻。
穆勒鞋最大的優點是,能使腳後跟以及腳踝的線條完全顯露出來,搭配任何的衣服,都能拉長腿部的線條,超級顯高!!
一字帶涼鞋
一字帶涼鞋在每年的夏天都會很流行,但今年的夏天會更火。
Cushnie et Ochs Spring 2018
娜扎身穿一字帶涼鞋,盡顯高級大氣,以及女性的柔美和優雅!
江疏影的仙女裙搭配一字帶涼鞋,透露著高級又疏離的美感,美得讓人窒息。 圖片來自:《時裝LOFFICIEL》
奚夢瑤的身材簡直不要太好,身穿紫色魚尾裙,搭配一字帶涼鞋,每走一步都透露著優雅美膩。
它的款式簡單,讓人更容易搭配,自帶精緻氣質。尤其是沒了花哨的設計和遮蓋,反而更有精緻感。
選擇粗帶款的一字帶涼鞋,顯得大氣又時髦。同時在視覺上非常修飾我們的腿部,更是粗腿妹子的夏日救星哦!
個性PVC鞋
今年夏天,時尚圈掀起了一股「透明風」。帶有PVC設計的鞋子,不僅顯得個性時髦,而且十分百搭耐看。
林允身穿PVC的長靴鞋,更顯摩登個性范,透露著大氣高級感。
馬思純的PVC高跟鞋,更是帶有獨特的風格。
可兒的茶歇裙搭配PVC鞋子,不僅顯腿長,而且顯得優雅氣質極了!
尤其鞋面的透明塑料的設計,在你穿上後,視覺上看起來顯得腿修長了許多,完全是大長腿的夏日利器。
同時帶有透明的設計,有著一絲性感撩人的風格。
這個夏天不是你的衣服太顯胖,而且你的鞋子沒選對!!
味姨
有品位,懂搭配,甩的鏈接都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