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恩施的介紹
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位於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東鄰建始、鶴峰,西界利川、咸豐縣,南連宣恩,北接重慶奉節。東西寬86.5千米,南北長90.2千米,總面積3972平方千米。總人口79萬人(截至2008年末),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約佔38.49%。轄16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市人民政府駐小渡船街道。恩施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湖北省九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014年1月10日首屆中國硒產品博覽交易會在恩施舉行。
2. 土家族人長相特點是什麼
長相清秀、水靈、純朴。
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名族,土家族人的長相跟漢族人的長相一樣,但是可以從他們的臉上看出他們的淳樸和憨厚,土家族是一個少數民族,跟外界的聯系非常的少,一般少數民族都是群居在一起,現在這個民族裡面的人不是很多,逐漸的在減少,土家族也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風俗。
在當地的女子出嫁的時候,要有哭嫁這一個說法,就是哭的越傷心,就越動聽,然後就會越感人,而且如果不會哭嫁的話,是會受到別人的嘲諷的,土家族的衣服服飾也非常的精美好看,衣服很有自己的特色。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縣,張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縣,常德市的石門等縣。
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建始、巴東、恩施、利川等縣市,宜昌市的長陽、五峰兩縣;重慶市主要分布在渝東南的黔江、酉陽、石柱、秀山、彭水等區縣;貴州省主要分布在黔東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縣。
3. 走近恩施
從張家界到恩施三百公里的路程,高速公路左邊是山、右邊是山,層層疊疊連綿不斷。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不時遇到高架橋有的長近百米、有的上千米、氣勢磅礴。除了橋最多的是隧洞,長長的。開車的是一年輕小夥子,他說,從隧道中通過好像是穿越時光隧道。他這么一說我還真有穿越時光隧道的感覺,長長的隧洞兩端會有不同的景緻,有時是雲霧繚繞的山峰,有時是一片紅的、黃的山花,有時是散落在山間的農舍,有時看到的是山坡上不大的茶園、是掛滿果實的柚子樹、還有收獲後留下的玉米桿。
形態不斷變換山峰、茂盛而又點綴了色彩的植被、坡地、農舍,於我是一場視覺盛宴,長途跋涉中,我一邊欣賞沿途風景一邊浮想聯翩。在沒有通高速公路的時候這里的人如何走出大山的?在人們被禁錮在農村的時代這里的人又是如何生存的?
眼前那些漂亮的農舍展示了現在這里人們的生活狀況,因為有了路,這里不再閉塞,裡面的人走出去、外面的人走進來,人員流動了、物質流動了、人的思想也流動了。我突然有一種感悟,在這大山裡再大的建築、或者建築群都顯得渺小,人只是這山裡不計其數的生物中的小不點,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人生活在其間能做的,能要的其實很少。
車到一處高架橋林立的地方,路標上標示著幾個不同方位進入恩施入口的道路,憑感覺恩施市區應該比較大,可這里雖然高架橋多卻正處在一處山窪之地,沒有一點城市的氣息。車上的同伴來過恩施幾次了,看到我一臉疑惑說:恩施市是恩施州政府所在地,四面環山,是一座山城,但她一點也不閉塞,城外東南西北都有高速公路入口,還有火車站、飛機場,是武陵山片區的重要集散地。
下了高速經過一個很長的隧洞,出洞口迎接我們的是寬闊的街道及一片片的現代化的建築。同伴說:恩施分新老城區,這里是新城區,現代氣息濃些,特別是有一座現代化的綜合展館,老城區街道要窄一些,青江從街區穿過。
我每到一地特別喜歡深入其間去了解當地的人文,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來到同伴所說展館,整個建築的確是氣勢恢弘,但不單是展館,還有諸如會議中心、規劃館等等,我回憶所走過的地方,一般發達地區的地級市也沒有這么氣派的展館。也許因為這里是世界硒都,每年這里要召開一次全國性的硒產品博覽會,這樣的展館才能顯示出硒都的氣勢。
恩施是一個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多民族自治州,少數民族文化風情比較突出,市區有兩個AAAA級景區——土司城和女兒城。公務之餘我邀上一同伴坐公交車去逛街進城。
與新城區比,老城區的街道只有新城區的一半寬,建築很密集,沒有特高層,隨著地形的不同而布局,有的地方寬些會形成幾條街道,有的地勢緩緩向上向下,房屋也依勢而建,街道不遠就會坡路有岔道,因此城裡沒騎自行車的,有一點點重慶的味道。
據說土司城是全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志性工程。座落在離市政府駐地不遠的地方。走進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聳的是土司城門樓,門樓前面左右兩座神人牽著龍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右側牆上三幅壁畫,除中間一幅表現的是民族團結外,右邊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又稱之為的稻穀神。左邊一幅的兩個彪形大漢,環眼突睛,虎視眈眈,像似瞄著每個過往行人,那是土家語稱作的"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是土司城門樓的守護神。
城門對著的一條山谷,遠處的建築是賓館,左側的山谷才是土司城。過檢票處不遠是座風雨橋、然後是廩君祠、校場、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宮——九進堂、城牆、鍾樓、鼓樓、百花園、白虎雕像、卧虎鐵橋、聽濤茶樓、民族藝苑。這些景點都在一個山谷里,九進堂在維修,但還是不少的遊客被旅行社送過來。可我只發現與其他地方的人造古城一樣,雕梁畫棟、古色古香,但掩不住人造氣息,也許慢些游覽能品出土司的歷史,土家族的風俗文化。
女兒城也是人造的,旨在集中展示恩施州八縣市土家民風民俗。街道依山勢而建,順水流而設,以灰色角礫岩鋪就。女兒街有小商品店,風情客棧,特色餐飲,美味小吃,景觀草坪,女兒城大劇院,水上樂園,特色民俗相親活動—女兒會場地。我與同伴在城內慢步,這里與我才去的雲南大理城、麗江古城比起來差得太遠,設計者把現代與歷史的東西放在一起也許是想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我卻覺得有些不倫不類,雖然商業氣息沒有大理、麗江濃可也沒有那裡的人氣。
我發現有一烤糍粑的攤點,攤主是一中年婦女,問了價格我與同伴每人烤了一個,不一會糍粑在電烤爐上膨脹起來,香氣四溢,兩邊都烤過了,老闆用勺子挑了些紅糖黃豆粉放在糍粑上,再用事先裁好的包裝紙包好遞給我。我接過糍粑,先使勁的嗅了嗅,好香哦,咬一口軟軟的,沙沙的味道真好,想不到這里能吃到如此地道的烤糍粑。
走得累了也到了中午,我們准備尋一地方吃中餐,卻走到特色小吃一條街,看到有一店賣一根面,我覺得很新鮮,於是提議就吃一根面當中餐。筷子粗的面一圈圈的放在一個盆里,老闆扯出一頭放在開水的鍋里,拿著連著盆內的一頭不斷的抖動,面在抖動的過程中漸漸變小入鍋,再扯斷,一次一碗,煮一會撈上來盛在調好的碗內,再根據客人要求加不同的蓋碼,於是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面來了,面有筋道,蓋碼牛肉有嚼勁,面湯濃香,一碗面吃得我微微發汗,好爽!
據介紹恩施是有十多個風景區,光AAAA的就有好幾個,由於時間緊不能一一的游。在這里看了,吃了,聽了《六碗茶》,雖然沒喝摔碗酒,沒跳擺手舞、沒看過女兒會,但恩施已刻在了我人生的旅途中。
4. 湖北恩施的治安怎麼樣啊~風土人情
有好山有清水有美人
治安很好,很和諧的山裡小城
湖北民院建的比較好,是個讀書的地方,裡面帥哥美女也多,環境養眼人也養眼
鄧玉嬌並不是恩施市的,是恩施州的一個縣城巴東,什麼嚴打啊也是外面領導搞誇張了,在恩施這個被漢化厲害的少數民族地區外面的敵對分子是煽動不起來的,土家族、苗族、漢族等的生活方式在這里都保持一致了,沒什麼區別~
放心來吧,好地方!
5. 湖北恩施民俗文化介紹 具體詳細。
摘要 恩施州還是巴文化的發源地。巴楚文化、巴渝文化在這里交融,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搖籃,積淀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擺手舞、銅鈴舞、滾龍連響舞動山嶽,山歌、情歌,歌海如潮。所以,恩施不僅是一片旅遊休閑的樂土,更是一片民族文化的厚土。
6. 請問湖北離恩施州是什麼族的
恩施土家族。
土家族勤奮耕作山,善於狩獵和捕魚,並在冬春季節,「抓棒」(狩獵)。主食玉米,水稻,土家族最流行的風味食品糯米粑粑米炕臘肉和唐微 - 。在服裝,婦女大袖的外套,右衽開襟,滾鑲23層的蕾絲原來的8羅裙,後改為修剪管褲,男性為對襟短衫,頭纏23米長的綠色絲綢手帕。很多地方土家族的服飾與漢族。土家族傳統服飾,只有在盛大的集會和節日,或偏僻的山村,看到了。土家族鄉吊腳樓最獨特的住宅建築。這是干欄式結構,樓下飼養牲畜,或材料,女生樓上的閨房,編織,刺綉,馬驥,製鞋的。這樣的設計,既克服的山區地形的限制是不平坦的,並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通風和防潮,安全,衛生。
土家族流行的古老不管女兒會嫁給救駕(也稱為「骨種子」)的交錯從表優先婚姻。有兄弟滅亡的兄弟聖保羅的兄弟去的哥哥滿意的妹妹在法律的收繼婚。在男性和女性原多對歌愛情的婚姻。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婚姻逐步的限制和約束的父母,直到1949年之前,封建買賣婚姻的患病率。成立後的自由戀愛,婚姻自主高達包辦婚姻仍然存在,但在農村的父母。過去多行火葬,送葬的隊伍時,土老師(巫師)念經祭司開放。後來韓,土葬。
在4月8日,日第六和土家族音樂節的節日。大過土家年,俗稱「趕上」,而且在一天的臘月29小年的臘月二十八年前在漢大年。
7. 恩施最漂亮的人是誰
恩施是
土家族住居的
對方,那裡風景優美,人也
朴實,是
個
好地方。有
時間去
玩玩。
8. 土家族女孩就是漂亮啊,不信看圖一個土家族美女
我就是土家族,眉毛天生很濃黑,不用修眉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