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雲南山歌對唱的有關資料
以能歌善舞著稱的彝族人民,民歌滲透到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成了他們表達感情,自我教育和娛樂的一種重要形式。民歌被用來記載歷史,交流情感,傳授文化,掌握農時節令。不論是在祭祀,節日,婚娶喪葬,還是在勞動生產,談情說愛,修繕建屋等活動中,都能聽到歡快朴實,婉轉而又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歌聲。 紅河州內石屏、建水一帶的尼蘇(彝族支系)民歌發展較為成熟,歷史淵遠流長,形成了四種唱腔:五山腔、四腔、山葯腔、海菜腔,統稱四大腔。「山葯腔」、「海菜腔」原為民歌小調,現已發展成數十種「曲子」。「海菜腔」的演唱形式獨具一格,在演唱開始,男女雙方要款一段枸腔白話,這是雙方在相互推讓過程中充分表現自己知識才能和藝術水平的一個機會,是戀愛過程中相互了解這樣一個不可缺少的過程。它的演唱基本形式是多以一人唱眾人合為主,也有男女對唱。海菜腔正曲是七言絕句,演唱的內容一般起到表達思想、心願的作用。
彝族民歌源於勞動,傳播於民間。千百年來,一直延續著,發展著。因地而異,各具濃郁的地區特點。「海菜腔」以其動聽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詞,即性發揮,順口而出,深受彝族人民的喜愛,是彝族人民培育出來的民族藝術之花。
2. 狼與美女對山歌部分歌詞
【Kris】野性的本能難抗拒 多麼想要一口吞下甜得像蜜的你
【Chanyeol】先聞香味 欣賞你的細膩我用品嘗紅酒 那樣的優雅享用你
【Tao】啊
為何我 那雙臂 失去力氣 沒了食慾 en~不見了
我怎麼會失常怪異 不像自己 是否得病
【D.O】啊~怎麼辦好
【luhan】Hey 快醒過來
別亂猜 這種感覺 絕對不可能是愛
【baekhyun】她只是今夜的晚餐
【all】Hey 別打擾 告訴我她是獵物 別再多心
Hey
就是不同style了 等到滿月升起之前一定要抓到你
我是wolf 一頭wolf Awuuu~~ 啊!撒浪嘿喲 你是美女
我是狼我是wolf
一頭wolf Awuuu~~ 啊!撒浪嘿喲 你是美女我是狼
【luhan】好像走入你給的迷宮
掉進陷阱之後掙扎只會更痛
【baekhyun】我目睹內心 原來那個我 慢慢張開如火焰般的瞳孔
【chen】yeah~看看她的 眼中的恐懼在左顧右盼
卻是 找不到路逃離
【D.O】我心裡想那一頭獸 將會撕裂我的身體
【suho】但她 不明白 我已經陷入了狂戀
【lay】只想 完美的 完美的
完美的 你!
【lay&kris】成為 我的愛 我的愛 我的愛 Woo~~
不要 再逃避 再逃避 再逃避
我
【chen&tao&xiumin&D.O&chanyeol&suho】
逼近 瘋狂的 瘋狂的 瘋狂的
wolf
被你 困住的 困住的 困住的 wolf
徹底 盲目的 盲目的 盲目的 wolf!
【all】Hey 別打擾 告訴我她是獵物
別再多心
Hey 就是不同style了 等到滿月升起之前一定要抓到你
我是wolf 一頭wolf Awuuu~~ 啊!撒浪嘿喲
你是美女我是狼
我是wolf 一頭wolf Awuuu~~ 啊!撒浪嘿喲
你是美女我是狼
【kai】我受夠矛盾發怒狂吼
【D.O】Howuooo~~~~~~
【tao】忍不了
上癮就難回頭
【chen】Yeah~~~~~
【lay】這黃色滿月 在嘲笑我
活得不像野獸痛快
【kris】只追求這樣荒謬的愛
【luhan】拚命想轉變我 但它 在夜空之上發了瘋
【chen】可是無法阻止
讓我愛她
【D.O】好像走入你給的迷宮 掉進陷阱之後掙扎只會更痛
【luhan&baekhyun】我目睹內心 原來那個我
慢慢張開如火焰般的瞳孔
【D.O】好像走入你給的迷宮掉進陷阱之後掙扎只會更痛
【chen&baekhyun】我目睹內心 原來那個我
慢慢張開如火焰般的瞳孔
(背景音:
【all】Hey 別打擾 告訴我她是獵物 別再多心
Hey 就是不同style了
等到滿月升起之前一定要抓到你
我是wolf 一頭wolf Awuuu~~ 啊!撒浪嘿喲 你是美女我是狼
我是wolf 一頭wolf Awuuu~~
啊!撒浪嘿喲 你是美女我是狼)
【all】我是wolf 一頭wolf Awuuu~~ 啊!撒浪嘿喲 你是美女我是狼(啊!撒浪嘿喲)
我是wolf
一頭wolf Awuuu~~ 啊!撒浪嘿喲 你是美女我是狼~~
3. 涼山彝族山歌阿也龍龍.mp3
http://tieba..com/f?kw=%B9%E3%CE%F7%CD%F8%C2%E7%B3%AA%C9%BD%B8%E8&fr=index#10006-qzone-1-4710-
點擊看看這個對山歌的網頁也許對你有幫助
4. 雲南小矮人和美女們對山歌!有那幾首最好聽的
這個我知道,雲南小矮人和美女們對山歌!有那幾首最好聽的?882
5. 柏彝族的生活習俗
1、彝族少女的換裙 換裙,彝語叫「撒拉」,俗稱「換童裙」,意為脫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換裙時間是根據幼女的發育情況而定,一般15至17歲。換裙多在單歲,據說雙歲換裙會多災多難,終身不吉利。舉行換裙儀式時,不允許任何男子在場,只邀女親戚等婦女參加。儀式開始,婦女們說些逗弄少女的風流話和祝願詞,然後請一個漂亮、能幹、相好的婦女給換裙者梳頭、帶哈帕,將原來梳在腦後的單辮梳結到前邊來,正中分開,在耳後梳成雙辮,再戴上哈帕。最後換上紅、藍、黑等對比強烈的三接或四接長統百褶裙。她走動起來,步履輕盈,充滿了青春的活力。這是最美好的時候,在場的婦女都沉醉於美好的回憶和幸福的嚮往之中。 換裙的含義。意味著女子已經成年。從此她就可以談情說愛了。 2、彝族喜歡轉轉酒 「火木哪覺依,尼木吱基依」是彝族的爾比爾吉(諺語),翻成漢語大意是:「漢人貴在茶,彝人貴在酒」。可見彝家人是多麼喜愛飲酒。彝家人飲酒,常常是「有酒便是宴」,還有飲酒不用菜的習慣。飲酒時不分場合地點,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圍成一個圓圈,端著酒杯,依次輪飲,所以彝家又叫飲「轉轉酒」。 3、彝家燒火塘 燒火塘是彝族青年男女自古以來不受封建禮教和父母包辦,男女雙方到山上談情說愛自由婚姻的一種風俗習慣,以對歌方式表達雙方的思想感情,也叫唱山歌。大體分為三個步驟: 首先,男青年在集鎮或婚喪場所上看到別寨的漂亮或中意的姑娘就主動邀約姑娘到山上燒火塘(唱山歌),邀約有的是直言相約,多數是用山歌相約: 男唱:看見阿妹人材生得好,想和阿妹作姊妹,要是阿妹不生嫌,說下日子定下位。 女唱:做姊做妹妹喜歡,說說唱唱妹愛玩,訂在哪天請哥說。 男唱:郎訂日子妹訂位,訂在哪裡妹開心。 男女雙方就這樣訂好日子和地方,各回寨邀約其他夥伴。 再次,到了男郎所訂日子的晚上,男女雙方和所邀夥伴來到所訂的地方,男青年有的去找柴火燒起火塘,有的折來樹木鋪在火塘邊,這時男唱: 熱火燒在風吹丫口上,冷風擺浪熱火塘。郎采葉子請妹坐下來,姝家有心切切坐,要是無心不勉強。 男女雙方圍擾著火塘坐下,小姑娘手捧煙盒請小夥子嚼煙(彝族歷來有嚼煙習俗,近年來男女青年已很少嚼或不嚼了,但年長者仍樂於此俗)。唱道: 手拿煙盒請哥吃,阿哥有心請嘗嘗。 小夥子接過小姑娘手中煙盒,唱道:雙手接過姝家煙,細細嚼來慢慢吐,黃煙吃出黃煙味,黃煙吃出桂花香。接下去是男女雙方唱一些相互之間愛慕的情歌,這樣的活動經過多次後,男女雙方感情發展到了愛情的境界。最後,小夥子向姑娘求婚唱道:郎家什麼都不缺,只缺燒火煮飯人。如果小姑娘不喜歡小夥子,唱道:甘蔗好吃不得連渣咽,妹妹相好不得做一家。如果小姑娘喜歡小夥子,就唱:妹家什麼都不缺,只缺犁田踩耙人。 這說明小姑娘已喜歡小夥子了,小夥子可請媒人到自己家說媒訂親。4、掛紅掛紅是彝族小夥子結婚這天,去接親時由舅爹、舅媽、姑父、姑母、乾爹、干媽等對新郎表示祝賀的一種風俗。另一層意思是表示新郎和親戚們保持永久的往來。掛紅者手抬托盤,盤中有五足長的一段紅布或綢面、一封鞭炮,掌禮先生宣布:××給x×掛紅。新郎向給自己掛紅的人行大禮,掛紅者放完鞭炮後把紅布(綢)掛到新郎肩上念道:小小花紅五尺長,手提花紅掛新郎。一掛新郎拜天地,二掛新郎拜爹娘。左邊接起龍戲水,右邊掛起風朝陽。然後掛紅者又在中堂賀道:小小花紅五尺長,手提花紅站中堂。不提花紅尤自可,提起花紅有根生。棉花出在蘇州府,蘇州塊膠黃土。三頭牛,四架耙,四個人工好做活。正月二月撒棉花,三月四月好花草。五月六月采棉花,榨棉花,請個彈匠來彈胎。高梁根,熬成條,十六兩算一斤,紡花娘子要操心,四腳平,低頭高,我今拿來把手抬,抬得龍來龍顯爪,抬得虎來顯身,榮華富貴萬年生。5、「打新房」此活動在晚上進行。先在一個較寬敞的地方放好桌凳,桌上放兩個插有花的花瓶:兩個高腳碗(分別放有生豬肉和豆腐),點上臘燭,先請新郎首座,然後由新娘能開玩笑的人自願圍座(多為青年人)。「打新房」最主要的是「賀吉利」。賀吉利者說:小小桌子四四方,四條板凳擺四方。朋友哥弟請坐起,吵鬧主人格歡喜。主人家聽到後,表示歡迎,賀道:小小桌子四四方,四條板凳擺四方。多謝親朋來朝賀,要打新房請坐起。參加「打新房」的人人坐後,主持人手端兩個小碗向廚師要菜,賀道.左腳起,右腳起。腳踏麒麟步步起。
左腳蹺,右腳蹺,腳踏麒麟步步蹺。雙腳踏進廚房門,慰問廚師多辛苦。白天忙忙不算數,夜裡忙忙不安然。托累廚管師傅出碗菜,朋友哥弟打新房。自從今晚玩過後,還你高碗又送禮。廚師聽到「吉利」後,回賀道:天黃黃,地黃黃,想吃生肉高碗多玩玩。伴郎答賀:一把鋼刀柳葉尖,雞豬鵝鴨殺萬千。昨晚賀他新郎是一個,今晚賀他新郎是一雙。托累廚管師傅出給高碗,鵝毛細絲生肉盤,新朋哥弟賀新郎。這時廚師從廚房裡抬出幾桌酒菜擺在桌子上,伴郎又賀道:高高山頭霧騰騰,跳下菜園一股深。菜籽開花黃叉黃,結出包包一樣長。榨出油來清又香,高點明燈賀新郎。緊接著有人賀道:打新房,賀新郎;一賀新郎買馬騎;二賀新郎置田莊;三賀新郎三結義;四賀新郎美女轉綉房;五賀新郎五子登科中狀元;六賀童子拜觀音;七賀七星七姐妹;八賀張郎呂洞賓;九賀金花金如葉;十賀銀花銀如霜;十一、十二賀完了;十三、十四賀團圓。掃地掃出碎金子,拆牆拆了馬蹄金;這邊望那邊,水沖花銀心;這頭望那頭,蓋起走馬角樓;左手搖一搖牛馬幾千條,右手摸一摸牛馬幾千坡這時伴郎又賀吉利,請新娘出場斟酒。伴郎賀上幾首祝賀新郎新娘的「吉利詞」其目的是把新娘從新房申請出來。當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用新毛巾捂著嘴姍姍入場時,「打新房」正式開始。新娘給參與者的禮物為酒、糖果、餅乾等,均由新娘雙手托盤敬送,每一輪開始,先給新郎(均為雙份),新郎不必說什麼即可受用,之後由左首開始敬送參與者,但必須賀一首「吉利」詞並得到新娘首肯才能受用。如此循環反復,直至新娘准備的禮物迭完,往往通宵達旦。整個過程熱鬧非凡,席間語言幽默風趣,呈現一派吉慶氣氛。6、「打老房」 「打老房」鬧的是新郎新娘父母,若父母過世,可鬧長兄長嫂。參與活動的一般為同輩人,年齡大小不限。夜幕降臨,小夥子們忙著張羅新房,鬧老房的也不甘示弱,有的搬桌登,有的抱柴禾,在院壩中心燃起一堆熊熊大火,然後請來吹打師傅,在歡快的嗩吶音調中隨樂曲分左三步,右三步,然後單腳起跳,轉身跺腳,依次循環。約莫半個小時,舞者中有人故意大聲叫喊,叫主人快傳煙敬酒,圍觀者也隨之吶喊助興。也有圍觀者道:「你們汗也未出,腳桿也沒跳酸,就向主人討吃也不害羞?」於是大家又繼續跳舞。約莫過一至二小時,舞者個個已是汗流夾背。氣喘吁吁。如果還不見主人露面,便派人分頭尋找。這時有知情者有意通風報信,硬是把已「躲」起來的主人找回來,道:「今天侄兒侄女成婚,我們做叔伯的打心裡高興,大夥在這里捧場慶賀,您二老倒省心,一點表示都沒有,如何向大家交待?,,主人道:「今天托諸位叔伯的福為兒女完婚。俗話說,一年之中挑一月,一月之中挑一日,一日之中才挑一時,今天是大喜,您們做叔伯的理應鬧到通宵才是。因日子過得不如伴兒,冷盤寒酒怠慢親戚。今晚也只有清茶杯招待大家了。」大夥聽後,有的說主人小氣。有的說主人不歡迎大夥,乾脆回家睡覺去,有的說主人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地和主人理論。最後有人大聲提議道:「今晚我們不能白辛苦,既然吃不到喜糖,喝不到喜酒,就『烤於巴』吃好不好!」只聽眾人齊聲「好」的一聲,大家一擁而上,七腳八手地架起主人往大火上「烤」。這時圍觀者更是里三層,外三層,把個火塘圍得水泄不通。整個院壩群身疊起,笑聲、叫聲、嗩吶聲融為一體,匯成了一曲美妙動人的婚禮之夜的交響曲。鬧房至此已達高潮。主人因經不住熏烤,時兒「求饒」答應條件;時兒耍賴,反復無常。直烤得他們滿臉通紅,大汗淋漓。經過雙方幾個回合的交戰,最終以主人「妥協」方才罷休,這時,相幫們估計已差不多了,將備好的煙、酒、糖等拿給主人,由主人依次敬散給諸位賓客,同時廚師也端出了熱氣騰騰的湯圓。鬧老房活動至此結束。7、彝族婚姻、喪葬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可與其它民族通婚。婚禮為三天。即團客、正客、散客。正客天為迎娶日。約明代以前,彝族曾實行過火葬,後改為棺木土葬。人死後,設靈堂,一般停放三天後下葬。葬後第二天到墳地「復山」(祭獻山神)。
6. 吉克雋逸 之前唱的那段彝族山歌叫什麼名字啊
是瓦其依合的《不要怕》,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J6fyIqkLJM/這是土豆的地址!很喜歡!!心都醉了~~
7. 彝族的帥哥美女怎麼稱呼
帥哥稱「惹搭」。美女稱「里扎」!但是漢人常用《阿妹子》來稱呼彝族美女。但彝族並不怎麼認同。
彝族,原稱「夷族」,其名源於漢史記載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數民族的統稱)。[1] 根據彝文典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歷史巨著記載,自稱為尼(ꆀ),古代漢語「尼」發音為夷,故漢文記載多稱「夷族」。1956年,在破除舊社會的民族歧視稱期間,彝族派代表進京會見毛主席,毛主席了解情況和聽取意見後給出建議,由於「夷族」之稱帶有貶義(蠻夷),便將「夷」改為「彝」,意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絲」、有吃有穿,象徵興旺發達,故把「夷族」改為「彝族」[2] 。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1] 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其餘散居於中國其他省份及中國境外。總人口約900多萬,在中國有戶籍登記的有871萬4393人(2010年),在越南、寮國、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還有近百萬。
彝族支系繁多,有諾蘇(nuosu)、聶蘇(nisu)、納蘇(nasu)、乃蘇(nesu)、聶祖(nizu)、羅婺、阿西潑、阿細、撒尼等、尼頗自稱,但並非皆為民族意義上的自稱,如羅婺、撒尼、阿哲、阿細是支系名稱,諾蘇、聶蘇、納蘇、乃蘇、聶租的方言/土語自稱(占人口70%以上),在彝語語境中含義完全相同,皆源於「尼」[1],在總稱上「尼措」(ꆀꊿ)一詞可以覆蓋所有支系的稱謂。各地彝族方言間有些無法進行直接溝通,但相同詞彙超過60%,語法結構相同,經短期熟悉能對話,彝語屬漢藏語系中的藏緬語族,分為六大方言。
彝族的傳統節日代表是火把節。
8. 在雲南,白族、納西族、彝族和傣族分別稱呼姑娘和小夥子什麼
白族:姑娘叫金花,小夥子叫阿鵬;
納西族:姑娘叫胖金妹,小夥子叫胖金哥;
彝族:姑娘叫阿詩瑪,小夥子叫阿黑;
傣族:西雙版納的傣族:姑娘叫哨多哩,小夥子叫冒多哩;思茅地區的傣族:姑娘叫不少 ,小夥子叫召冒。
(8)舞族帥哥美女對山歌擴展閱讀:
白族家庭里,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他們通常利用勞動、趕集、節日活動及趕廟會的機會談情說愛,通過山歌試探對方,抒發感情,尋覓自己的意中人。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戀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製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並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期間講究先上茶點,後擺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
白族好客,無論平時或節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並且連斟三道,稱三道茶。為客人斟茶不能斟滿,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
9. 什麼是對山歌
就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唱
大多是青年男女用地方特色的曲調,即興表達男女相互傾慕的心思和愛意.
他們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內地、山鄉、漁村及少數民族地區。
10. 雲南山歌劇巜帥歌美女遇騙子」大結局是什麼歌曲帥哥美女遇騙子大結局歌曲名是H么
結局歌曲名我真不太記得了,但是好像是那個誰的歌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