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從古至今葬服為什麼都會選擇白色
喪服指喪禮中親屬們根據與死者的親疏關系而穿著的各種服飾,晚輩為長者服喪穿用的喪服稱孝服。由於民族風俗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喪服的顏色有所不同。正如法國作家拉伯雷所說,大部分國家的喪服顏色通常為黑色,這是因為許多國家都以黑色表示悲哀,以白色表示喜悅和快樂。比如在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的習俗中,寡婦一身黑衣,居喪期後半年加穿白、灰、紫或淡紫色服裝(稱半喪服)。新娘身穿潔白的婚服。除了西方國家以外,即使與中國一水之隔的日本,其風俗亦是以白色為結婚之吉服,黑色為喪服。對於日本人而言,白色是純潔無瑕的處女象徵。因此,日本人稱新娘和式嫁衣為「白無垢」。時至今日,在舉行婚禮儀式時,為了突顯出嫁新娘的潔白風采,出席婚禮的女性仍忌穿純白色的和服或裙裝。天皇及其父或母辭世時,則稱「諒暗」。在此期間,天皇(或下屆天皇)以下之宮內所有人員,一律穿接近於黑色的「鈍色」喪服,並且不只限於衣裳,其束帶、冠等也均換成黑灰色。
最後,中國喪服以白色為主又體現了禮的「真誠性」。中國喪服的原料選擇原則是崇尚原始、質朴、自然。《儀禮·喪服》有關於喪服質地的描述,「喪服,斬衰裳,苴絰杖」;「疏衰裳齊」;「不杖,麻屨者」;「大功布衰裳,牡麻絰纓,布帶,三月,受以小功衰,即葛」,「小功布衰裳,澡麻帶絰,五月者」,「緦麻,三月者」。 由此可見,原料越是粗糙自然,就越能表示喪服的厚重和等級。中國古人對五種喪服製作的要求也不同,斬衰是五服中等級最高的一種,上衰下裳都是最粗的麻布,只裁割而不緝邊,無修飾;齊衰僅次於斬衰,穿用粗麻布製成的衣,縫邊,所以稱齊衰;大功,穿用熟麻布做成的衣,麻布細於齊衰而粗於小功;小功,穿用細於大功的麻布製成的衣;緦麻是五服中最輕的一種,穿用細麻布製成的衣。越是與死者親近的人的喪服,後天的加工越簡單,以至於斬衰的原料是生麻布。《史記·樂書第二》雲:「窮本知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唐代張守節正義雲:「著,明也。經,常也。著明誠信,違去詐偽,是禮之常行也。」則常行之禮,在於誠,在於去偽。所以「布筵席,陳樽俎,列籩豆,以升降為禮者,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史記·樂書第二》)。鄭玄注曰:「言禮樂之本由人君也。禮本著誠去偽,樂本窮本知變。」為禮之本的「著誠去偽」,影響著中國古人的著衣,「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後天顏色的修飾,被認為是一種「偽」,是禮之末也。因此,無論是從顏色,還是從質地、工藝的角度來說,中國人以麻的純色—白色為喪服顏色,體現了為禮之本的「著誠去偽」精神。
B. 喪服的顏色與輩分是如何對應的有什麼講究
人有生老病死,但是中國人對於喪葬來說,還是比較看重的,而且喪服的顏色都與輩分有著自己的對應,比如,與死者同輩就帶白布,如果要是子女兒媳就帶麻布等等,這些習俗是從古代就傳下來了的,一直到現在也在沿用,輩分不同,佩戴的顏色不同都是為了體現自己對逝去人的尊重,所以,我們一定要輩分進行佩戴。
現代人對於老人的喪事需要准備很多東西,即便不用古代服喪那麼麻煩,但是對於老人去世,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是非常嚴肅的,全程服喪家人絕不可大聲談笑,大家都要面掛傷心之色,畢竟是親人離世。
C. 大家知道結婚的男士該穿什麼樣的和服,男士和服的絝有哪些品種,燈行和馬乘有什麼區別,結婚女士應該穿什
結婚男士穿的是黑紋付(還有羽織和袴)。男袴:表袴、大口袴、指貫(奴袴)、小袴、四幅袴、長袴、馬乘袴、平袴、野袴、裁付(伊賀袴)、踏込袴、山袴(詳見詞條:袴)。行燈袴是一種沒有褲襠的袴(可理解為像裙子一樣的)馬乘袴是有褲襠的(相當於褲子),且行燈袴是由馬乘袴改來的。結婚女士:白無垢、色打掛,因為白色是喪服的顏色,白無垢之後必穿色打掛。引振袖、本振袖。
棉帽子,下面那個是角隱。別沒事干亂戴,那個白色棉帽是有別意的,就像白無垢一樣,不僅僅是純潔這么簡單。是為了女子因嫉妒發狂,頭上長角成鬼。
和服的話,自己做,接縫這些細節不敢擔保像專業製作的這么好,你要覺得你很膩害,那布料就隨你怎麼折騰了。http://tieba..com/p/2031073337 布料一般是化纖或正絹(真絲),棉或麻是做浴衣的,可以拿價格便宜的棉或麻練習。注意和服的長度(身丈)最好和自己的身高一致(女裝)男裝因為中間不用折起來,自己量吧,還有量好手長、肩寬。
回答可能有些答得不好的地方,這點我也沒辦法,還有什麼問題覺得我答的不夠好,可以去和服吧置頂的那個帖子繼續問。
D. 古代天子崩後,朝廷百官及普通百姓都穿什麼樣的喪服
斬衰。「五服」中最重的喪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製做,斷處外露不緝邊,喪服上衣叫「衰」,因稱「斬衰」。古代,諸侯為天子,臣為君,男子及未嫁女為父,承重孫(長房長孫)為祖父,妻妾為夫,均服斬衷。
陳戍國先生依據《續漢書·禮儀志下》的記載認為,皇帝喪禮包括(1)登遐;(2)確定典喪官;(3)百官素服,帝室哭踴如禮,沐浴如禮:(4)典喪官開始料理天子後事;(5)「下竹使符告郡國二千石、諸侯王……竹使符到,皆伏哭盡哀」:(6)小斂:(7)大殮;(8)皇家宗室、諸侯王、列侯、六百石以上官員按謁者引導排定伏哭: (9)三公安梓宮內珪璋諸物; (10)嗣子哭踴;(11)太子即日即天子位於柩前,請太子即皇帝位,皇後為皇太後;(12)「百官五日一會臨,故吏二千石、刺史、在京都郡國上計掾史皆五日一會」:(13)中黃門虎賁執紼,司空擇土造穿,太史卜日; (14)太尉等官員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讀策謚: (15)大鴻臚傳哭,嗣位皇帝和皇後親自送葬;(16)大行至陵,太史令讀哀策;(17)東園武士奉車下明器; (18)太常導皇帝就贈位,皇帝再拜,傳哭如儀; (19)奉衣物藏於便殿,進醴獻幾; (20)司空將校復土,皇帝、皇後以下皆去粗服,服大紅,還宮,立主;(2i)虞禮畢,柑於廟,如禮:(22)先大駕日游冠衣於諸宮諸殿,群臣皆吉服從會如儀,皇帝近臣喪服如禮;(23)天下吏民發喪臨三日,皆旦晡臨。既葬,釋服,無禁嫁娶、祠祀」。
E. 古代男子服飾名稱
古代男子服飾名稱統稱為常服,常服也叫"私服"。軍人和百姓在平時和一般禮儀場合穿著的服裝,意為平常時候穿著的軍服。其主要特點是莊重、威武,能反映民族傳統習慣和精神,適合日常穿著。
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宋官與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在用色上有較為明顯的規定和限制。
每級所用的原料和選色完全統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體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
(5)男人穿的喪服圖片擴展閱讀
常服有如下幾種:
1、袍:有寬袖廣身和窄袖窄身兩種類型,有官職的是錦袍,無官職的是白布袍。
2、襦、襖: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備之服。
3、短褐:是一種既短又粗的布衣,為貧苦人服。
4、衫:這是一種裳下擺接一橫 的男人長衫。
5、裳:沿襲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樣。宋時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對領鑲黑邊飾的長上衣配黃裳。居家時不束帶,待客時束帶。
6、直裰:一種比較寬大的長衣。由於下擺無衩而背部卻有中縫而稱"直裰"。
F. 日本男性的和服中,喪服和平時穿的和服有什麼區別嗎能有圖就更好啦~~謝謝!!
日本男性的和服式喪服大多是公司的會長,社長級別的人穿著,見圖
遺族や近親者、世話役代表(葬儀委員長)は、正式の喪服を著用しますが、その他の一般吊問客は略式の喪服でよいでしょう。略式の揚合、男性はダークスーツに黒ネクタイ、黒の靴下でよいでしょう。女性の場合、黒のワンピースかツーピー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