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cos古代帥哥美女的圖片,一定是真人的.多謝~
去網路cos吧
❷ 唐代美女,美男的標準是怎樣的
唐朝的美女標準是要胖,135斤左右。史書上記載楊貴妃的體重138斤,身高1.64米,美男子標准,概括成四個字就是: "高大肥白",這個標准至少在唐代以前漢代之後,都是成立的。在宋代以前,漢人尚武而朝氣蓬勃,在這種民族精神下,對男性的審美觀自然偏向力量於陽剛的風格。
古人非常看重胡須,通過留胡須,就能看出男人腎精的多少。胡須緻密修長的男人,古人發現,善於謀略。中國古代對男性呝審美觀,更多還是偏向命理美。比如命理上講男人最好方面大耳,眉寬厚、有揚有彩,眼要細長而神足,鼻挺豐隆不露,口大有收、稜角分明,額高聳有奇骨,印堂開闊,地閣寬厚。於是在這種標准下,肥白的男士脫穎而出。
大家可以看看唐代皇帝的畫像,特別是盛唐時代的帝王,都是膀闊腰圓,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相比之下,今天中性化的審美取向,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
❸ 古代帥哥美女圖(帥哥十張,美女十張)
中國古代十大美男,包括潘安、衛玠、子都、宋文公、呂布、蘭陵王、嵇康、韓子高、慕容沖、獨孤信。
❹ 中國古代四大美男是哪幾位
潘安、蘭陵王、宋玉、衛玠。
1,潘安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晉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美姿儀,少以才名聞世,他性輕躁,趨於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輒望塵而拜。與石崇、陸機、劉琨、左思等並為「賈謐二十四友」,潘安為首。潘安被譽為「古代第一美男」。
2,蘭陵王
蘭陵王高長恭(541年—573年),本名高肅,族名高孝瓘,字長恭,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北齊王朝宗室將領,神武帝高歡之孫,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武平四年(573年),因言「國事即家事」,坐罪鴆死,時年三十三歲,追贈假黃鉞、太師、太尉公,謚號忠武。
3,宋玉
宋玉,字子淵(約公元前298年-約前222年),戰國時期鄢(今湖北襄陽宜城)人,生於屈原之後,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頃襄王。
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國 ,戰國末期辭賦家,平生酷愛辭賦,既懂音樂亦善於寫文章,曾事楚頃襄王, 是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辭賦家,與同時代的唐勒、景差齊名。
4,衛玠
衛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寶,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曹魏尚書衛覬曾孫、太保衛瓘之孫。晉朝玄學家、官員,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衛玠是魏晉之際繼何晏、王弼之後的著名清談名士和玄學家,官至太子洗馬。永嘉四年(310年),遷移南方。 永嘉六年(312年),衛玠去世,時年二十七歲,葬於南昌,後遷葬江寧。
(4)唐朝美女帥哥圖片擴展閱讀:
《世說新語》中記載,潘安每次出去遊玩,都會有大批少女追著他。追著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給他獻花,又是給他獻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夠滿載而歸,這就是「擲果盈車」這個典故的由來。
雖說有那麼多美女成天追著他,潘安卻一點都不為所動。在對待妻子這一點上,潘安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好丈夫。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門望族,比潘安家的門第要高,兩人算不上門當戶對。
因為潘安既是美男又是才子,潘安的妻子倒也願意下嫁給他。潘安對他老婆是痴情得很,非但老婆在世的時候絕不出去拈花惹草,老婆死後,他還念念不忘。在妻子過世了一年之後,他寫了三首《悼亡詩》。
在中國文學史上,這三首《悼亡詩》是具有開創意義的。因為當時婦女的地位很低,在潘安的《悼亡詩》之前,幾乎沒有出現過懷念妻子的作品。潘安的文章也寫得很好,喜歡寫哀誄之文,可以說是個憂郁的美男作家。
潘安的長相是沒得說,也算得上是個感情專一的好丈夫,但他的人生道路卻並不像他的外貌一樣令人欣羨,反而帶有些悲劇色彩。他的政治道路還是很坎坷的,早年不被重用,後期投靠了賈南風和她的侄子賈謐為首的賈氏集團。那個時候正是賈氏集團呼風喚雨的時候。
賈南風想廢掉太子,潘安不幸被攪入了這場陰謀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寫了一篇祭神的文章,並讓太子抄寫。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蘆畫瓢地寫了一通。
潘安拿到太子寫的文章以後,再勾勒幾筆,把它變成了一篇謀逆的文章,導致太子被廢,太子的生母被處死。雖不是策劃者,但潘安在這起陰謀中顯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雖然這次奸計得逞,潘安終也不得善果。八王之亂後,趙王司馬倫奪權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並判了他一個滅三族。
❺ 唐朝著名美女有哪些
楊玉環、武則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兒、李裹兒等。
1、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公歷7月15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2、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自名武曌(zhào) ,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來到洛陽宮(紫微城)後,聽說十四歲的武則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
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尊號「天後」,與高宗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所以使得賢才輩出。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後,為其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其後累謚為「則天順聖皇後」。
3、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約665年—713年8月1日),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先天二年(713年)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的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九十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
4、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復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人 ,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
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
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後同時被殺。
5、李裹兒
李裹兒(685年-710年7月21日),即安樂公主。唐中宗李顯之女,韋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稱。出生時正值李顯被武則天貶於廬陵,與韋氏赴房州時韋氏在途中分娩。
因當時情況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為裹兒,她先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後又嫁給武承嗣之子武延秀。
在唐中宗統治時期,她大肆開府設官,干預朝政,賄買官爵,宰相以下的官員多出其門。她曾向中宗請求立她為皇太女,權力慾望特別強。她的生活非常奢侈,為了大興土木工程,搶占民田民房。
一心想做皇太女,但卻遭到了父親中宗李顯的反對,公元710年唐中宗李顯去世。之後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安樂公主,追廢為「悖逆庶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楊玉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官婉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太平公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則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裹兒
❻ 求帥哥美女圖片,要那種顯得很真實的,至少十張,不要黃的,
❼ 大唐以胖為美,那麼唐朝的女人們是不是都非常胖
提到唐朝美女,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一個“胖”字,其實這種理解並不準確,唐朝美女的標準是雍容富態、健康自然,即以額寬、臉圓、體胖為美,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胖”指的更多是豐滿、健康,而並非肥胖。要說唐朝的美女,最為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幾位。
楊玉環
楊玉環無疑是唐朝美女中最為著名的一個,其出身於宦門世家,初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楊玉環與西施、王昭君、貂蟬並稱古代四大美女。
李裹兒素有唐朝第一美女之稱,可想而知其容貌的驚艷程度。關於其容貌,《新唐書》有“姝秀辯敏”和“光艷動天下”的記載,可見雖然“第一美女”可能為其自封,但容貌應該還是比較出眾的。
總體來說,雖然唐朝審美與現代人略有不同,但大家對美醜的辨別能力想必不會差太多,因此以上幾位的容貌就算不是傾國傾城,至少也應該算是容貌出眾。而且網路上多有這幾位的所謂“復原圖”,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至於可信度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❽ 史上哪個朝代帥哥美女最多
當然是本朝最多啦。
隨便去街上一看都能發現幾個,運氣好還有老外,而且風氣很快放,在唐朝你能見穿吊帶衫的美女?能看見練肌肉的帥哥?你要是覺得哪個帥,哪個靚,聊聊還能去實踐一下。絕對本朝美女帥哥多,不懷疑潘安衛階獨孤信的帥,但是你沒有真的見過啊。反正我是不看好,以前也沒有DHC,沒有妮維雅,沒有蘭蔻,而且在清朝以前是沒有棉花的,更不用說什麼什麼萊卡,聚什麼酯了,古人有錢的穿稠,沒錢的穿麻,就普遍的質量來說,我很擔心。
還是喜歡本朝啊,改革開發好啊。
❾ 古時候的四大美女漂亮嗎 。有她們的照片嗎
據說是很美了,四大美人擁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具體什麼樣就沒見過嘍,相片肯定是沒有的啦,因為古時候沒有照相機的嘛,至於畫像有沒有呢,我也不是太清楚,看完以下的故事,可以想像一下:
1、「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3、「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
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4、「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子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說罷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