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雲南,白族、納西族、彝族和傣族分別稱呼姑娘和小夥子什麼
白族:姑娘叫金花,小夥子叫阿鵬;
納西族:姑娘叫胖金妹,小夥子叫胖金哥;
彝族:姑娘叫阿詩瑪,小夥子叫阿黑;
傣族:西雙版納的傣族:姑娘叫哨多哩,小夥子叫冒多哩;思茅地區的傣族:姑娘叫不少 ,小夥子叫召冒。
(1)少數民族美女帥哥奇怪稱呼擴展閱讀:
白族家庭里,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他們通常利用勞動、趕集、節日活動及趕廟會的機會談情說愛,通過山歌試探對方,抒發感情,尋覓自己的意中人。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戀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製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並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期間講究先上茶點,後擺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
白族好客,無論平時或節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並且連斟三道,稱三道茶。為客人斟茶不能斟滿,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
Ⅱ 傣族的女孩子和男孩子怎麼稱呼
傣族中稱小女孩為「小卜哨」;稱小男孩為「小卜冒」。
花腰傣最隆重的節日要數農歷正月十三的「花街節」。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從周圍的村寨匯集到花街。節日的花街熱鬧非凡,身著盛裝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長隊,款款走過花街,競妝比美,風情無限;小卜冒(小伙)則瞪大眼睛尋找意中人。
如果情投意合,兩人就相約到鳳尾竹下荔枝叢中,姑娘解下腰間的秧篾飯,掀開青翠的芭蕉葉,只見噴香的糯米飯用鮮花汁染成了一半金黃一半鮮紅,以芭蕉葉相隔一層又一層盛滿豬脊肉、油炸干黃鱔、腌鴨蛋等美食。兩人一起吃著,說著情話。吃完秧蔑飯,提親成婚的大事也就定下了。
(2)少數民族美女帥哥奇怪稱呼擴展閱讀:
一、傣族女性
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擺寬,下著各色筒裙。德宏芒市等地婦女,婚前著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改著對襟短衫,黑色筒裙。
內地傣族婦女服裝與邊疆大體相同,但有地區性特點,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稱為「花腰傣」、「大袖傣」等。如玉溪市新平的傣族婦女用長達丈余的特製花腰帶系筒裙,由此而得名「花腰傣」。
她們的服裝以黑色、紅色基調為主,貼身的短褂長及上腰部,領口用細銀泡拼成上下交錯的菱形圖案,腰間裝飾長達五、六米的綉花腰帶,頭戴尖頂「雞樅」斗笠帽,帽沿上翹。
「花腰傣」獨具魅力的頭飾、服飾,與晉寧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滇國青銅器上的人物十分相似,有著椎髻、短襟衣、筒裙等共同特徵,證明了兩者之間的一脈相承。
二、傣族男性
傣族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男子文身的習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驅邪護身、裝飾身體。男孩到11歲左右,即請人文身,文身的圖形大多以虎、豹、獅、龍、蛇、鷹為主。所文部位大多是四肢、胸腹、背部,一般文一條腿需兩天,文全身需七至八天。
Ⅲ 各民族對男女的稱呼
少數民族男女都有自己特定的稱謂,具體介紹如下:
白族:男叫「阿朋」,女叫「金花」。
彝族:男人叫「阿黑哥」,女人叫做「阿詩瑪」
納西族:男人叫「胖金哥」、女人叫「胖金妹」。
傣族:男人叫「毛多力」,女人叫「少多麗」。
哈尼族:男人叫「阿力」,女人叫「阿布」。
基諾族:男人叫「喲科」,女人叫「咪科」。
藏族:男人叫「扎西」,女人叫「卓瑪「。
(3)少數民族美女帥哥奇怪稱呼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還有兩個別稱,一是中華兒女,二是炎黃子孫,這兩種稱呼有時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華民族。但是大同之中又有小異。
我國少數民族人口的分布有兩個特點:
1、小聚居大雜居。少數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各省、自治區。
2、分布范圍廣,但主要集中於西部及邊疆地區。
Ⅳ 彝族的帥哥美女怎麼稱呼
帥哥稱「惹搭」。美女稱「里扎」!但是漢人常用《阿妹子》來稱呼彝族美女。但彝族並不怎麼認同。
彝族,原稱「夷族」,其名源於漢史記載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數民族的統稱)。[1] 根據彝文典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歷史巨著記載,自稱為尼(ꆀ),古代漢語「尼」發音為夷,故漢文記載多稱「夷族」。1956年,在破除舊社會的民族歧視稱期間,彝族派代表進京會見毛主席,毛主席了解情況和聽取意見後給出建議,由於「夷族」之稱帶有貶義(蠻夷),便將「夷」改為「彝」,意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絲」、有吃有穿,象徵興旺發達,故把「夷族」改為「彝族」[2] 。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1] 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其餘散居於中國其他省份及中國境外。總人口約900多萬,在中國有戶籍登記的有871萬4393人(2010年),在越南、寮國、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還有近百萬。
彝族支系繁多,有諾蘇(nuosu)、聶蘇(nisu)、納蘇(nasu)、乃蘇(nesu)、聶祖(nizu)、羅婺、阿西潑、阿細、撒尼等、尼頗自稱,但並非皆為民族意義上的自稱,如羅婺、撒尼、阿哲、阿細是支系名稱,諾蘇、聶蘇、納蘇、乃蘇、聶租的方言/土語自稱(占人口70%以上),在彝語語境中含義完全相同,皆源於「尼」[1],在總稱上「尼措」(ꆀꊿ)一詞可以覆蓋所有支系的稱謂。各地彝族方言間有些無法進行直接溝通,但相同詞彙超過60%,語法結構相同,經短期熟悉能對話,彝語屬漢藏語系中的藏緬語族,分為六大方言。
彝族的傳統節日代表是火把節。
Ⅳ 雲南分布著幾個少數民族他們對女人和男人是怎麼稱呼
截止2019年2月,雲南總共有25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分別是:
彝族、白族、哈尼族、 壯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依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諾族、水族、蒙古族、布朗族、獨龍族、滿族。
對女人和男人稱呼:
1、彝族:姑娘叫阿斯碼, 小伙叫阿黑哥或阿白哥哥。大多居住在昆明市。
2、納西族:姑娘叫胖金妹,小伙叫胖金哥。大多居住在麗江市。
3、白族 男叫「阿朋」, 女叫「金花」
4、黎族 男人叫「阿黑哥」,女人叫做「阿詩瑪」
5、納西族 男人叫「胖金哥」、女人叫「胖金妹」。
6、傣族男人 叫「毛多力」,女人叫「少多麗「。
7、哈尼族 男人叫「阿力」,女人叫「阿布」。
8、基諾族 男人叫「繞烤」 女人叫「咪烤」。
(5)少數民族美女帥哥奇怪稱呼擴展閱讀
雲南少數民族相關資料介紹:
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納西、景頗、布朗、阿昌、普米、德昂、怒、基諾、獨龍15個少數民族為雲南特有少數民族,是我國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少數民族中,人口超過100萬的民族有6個,即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
少數民族人口超過全省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千萬的三個省區(廣西、雲南、貴州)之一。雲南少數民族分布表現為大雜居與小聚居交錯,且多居住在邊疆和山區。有的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區,又雜居於其他民族中。
Ⅵ 藏族對男子的稱呼。「卓瑪」是藏族對女子的稱呼,那對男子怎麼稱呼
藏族對男子的稱呼是「扎西」,這個只是一個大概的稱謂,就好像我們招呼人為「帥哥」、「美女」一樣。
藏族的習俗:
婚喪習俗;西藏人死後有五種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領主死後,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則把屍體丟進河裡喂魚,這叫水葬。生前作過壞事的人,即用土葬。
飲食習慣;以青稞等製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青稞酒是用當地出產的青稞釀制而成的一種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歡,食物多用肉食和奶製品,不少人愛吃風乾的牛羊肉。
服飾特色;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
民族禁忌;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並使用敬語,如在名字後面加個:"啦"字,以示尊敬和親切,忌諱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帶笑容、室內就座,要盤腿端坐,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不能東張西望.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
民族禮儀;藏族在迎接客人時除用手蘸酒彈三下外,還要在五穀斗里抓一點青稞,向空中拋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飲一口,然後一飲而盡,主人飲完頭杯酒後,大家才能自由飲用。
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它以白色為主,亦有淺藍色或淡黃色的,一般長約1.5米至2米,寬約20厘米。最好的是藍、黃、白、綠、紅五彩哈達。五彩哈達用於最高最隆重的儀式如佛事等。
Ⅶ 苗族對美女帥哥的稱呼
苗族對美女的稱呼 發音近似於漢語的「燈泡」
苗族對帥哥的稱呼 發音近似於漢語的「點菜」
我二月份去的湖南苗寨,那裡的人都是這樣稱呼的。
Ⅷ 苗語靚仔叫什麼 苗族苗語叫靚女叫燈泡,靚仔叫什麼
怎麼說呢,在我認知裡面,苗語沒有美女帥哥之類的稱呼,只要男女屬於性別類,然後有小孩青年老年三種年齡段的稱呼,類似帥哥美女靚仔靚女的稱呼一般沿用漢語叫法,比如甩鍋眉女口音應該類似貴州口音。如果你遇到被比小的可以用「帶ge"男女通用,如果說比自己大的用「帶na"不過這個屬於男性,女性的單用一個"介"和漢語姐字讀音差不多也是意思。
最好可以額外三種年齡段的叫法如下:
小孩是:「帶帶」第三和第四聲
老年是:「帶goo」
男青年是「帶chai」、女青女「帶wai」,使用比如:小明都成「帶chai」了!或者幾年沒見,小紅都成「帶wai」了!(這裡面讀音不是標志普通話讀音,用貴州口音說出來會更加像一點)
最後再說一點小知識,苗語裡面的名稱和稱呼其實特點性很明顯,比如上各種稱呼都是「帶」開頭,然後苗語裡面水果的名稱都是"bi"開頭,比如「比利」、「比nai」、「比離」,「比liu」分別是李子、棗子、梨子,橘子,所以什麼泡菜,燈泡不可能是苗語裡面的靚仔靚妹。
Ⅸ 在大理,把女的叫什麼把男的叫什麼
女性稱金花,男性稱阿鵬。一種類似於帥哥美女的稱謂。當然,更加具有褒義,如,稱你為金花,說明你不僅人漂亮,性格啊,脾氣啊什麼的都是極好的。如果熟,那麼說明你真是很好的女孩,如果不熟,那麼帶的意思更加傾向於禮貌和客氣。阿鵬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