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小時候看過的一部日本棒球動畫片(鳳凰台播的)!!!
《童夢》,主角叫童夢,那球叫童夢幻影球,另外還有彩虹閃耀魔球、破風真空魔球、高旋轉黑洞魔球等,因為我好中意呢部動畫,所以好記得,我也很想找這動畫啊,只是在網路一搜「童夢」就出來個劉德華+_+!!
找到了一些相關資料:
《童夢(Dome)》,原作者為漫畫家石之森章太郎(石ノ森章太郎)。
------------------------------------
主角:新城童夢
魔球名稱
1)童夢幻影球
2)彩虹閃耀魔球
2.5)超級彩虹閃耀魔球 (能分散出比彩虹閃耀魔球更多顏色魔球)
3)破風真空魔球
4)高旋轉黑洞魔球
童夢的對手:
1 樂俠(破了第一招魔球的人,中日隊)
2 虎雄(電腦天才少年,阪神隊/電腦打法/白底黑直條紋球衣)
3 比露迪(童夢的女朋友,廣島隊/音樂打法)
4 多多(本為相撲手,破了第二招魔球)
5 卡樂思(曾敗給童夢的父親,破了第三和第四魔球,童夢最後反而是用一個普通的投法戰勝他)
內容:童夢之父在一場比賽中,投出九九八十一個好球而遲世。
令童夢憎恨棒球和巨人隊。自小跟父親在棒球場接觸棒球,
對投球亦有一份熱愛,另得父親傳之魔球(童夢幻影球)。
在球隊中因年齡關系而配得的號碼為(1/2)
在線: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795530/
下載:http://bt.popgo.net/stats_.html
⑵ 誰看過《童夢奇緣》急……誰還可以講主要內容
這里是《童夢奇緣》的中文官方網站http://ent.qq.com/zt/2005/tongmeng/
劇情簡介
十二歲的光仔(薛立賢 飾)是個不快樂的小孩,自從媽媽自殺後他便沒再長高。光仔一直認為這是爸爸(黃日華 飾)與新媽媽(莫文蔚 飾)的錯,因此一直討厭這個家,終日希望長大後能夠獨自生活。一天在公園里,光仔遇上傻傻的流浪漢(馮小剛 飾),自稱提煉了一種能夠快速成長的葯水。陰差陽錯下,葯水令光仔在一夜間變成一個二十多歲的成年人。成長後的光仔(劉德華 飾)既驚又喜,終於踏上了夢寐以求的旅程。他外表雖是成年人,內里卻仍是小孩心,因此鬧出不少笑話。
光仔決心追求他的夢中情人即老師Miss Lee(應采兒 飾),二人更一拍即合;但時間在光仔身上走得特別快,每晚的年紀都在急劇遞增。情竇初開的光仔在忐忑之餘,還發現了一個有關媽媽自殺的真相。光仔一邊急於尋找解葯,一邊要想個辦法,重拾一個溫馨的家……
幕後花絮
劉德華老妝迷惑人
劉德華的老妝在拍攝時也鬧出了不少笑話。有一次導演及其他工作人員在劉德華的化妝棚外等他上妝後開始拍攝,那次是拍60歲老妝的劉德華,導演左等右等等不到,就讓劇照工作人員進化妝棚叫他,可裡面的人說已經出去了。奇怪了,人上哪去了?找了一會,看到場內有個很陌生的老人,就問他是哪來的,要他拿現場工作證出來。眼看馬上要被趕走,那老人就急了,大喊:「我是華仔,我是華仔。」經過此次,每次劉德華化妝時身邊都要安插幾個工作人員,省得劉德華再次「走失」。
劉德華操刀為黃日華剪發
為了在童夢中演華仔的爸爸,黃日華刻意不作打扮,又不剪頭發,讓自己看來蒼桑一點,華仔於拍完電影海報後,就馬上嚷著叫黃日華不要先走,等他做好訪問後,親自操刀為他剪頭發,讓他回復青春光采,大家聽到華仔此話一出,也俏俏跟黃日華說,「你還不偷偷走啊,等會華仔幫你亂剪,你不怕啊?」想不到黃日華安然坐在化妝椅上,笑著說,「不怕,劉大師已經不是第一次幫我剪發了!他很利害呢,剪功很好,不用擔心。」
果然一轉眼,大家就見劉德華走過來,笑著拿起剪刀,在黃日華頭上開始下剪……
影片看點
《童夢奇緣》講述華仔由一個小孩,慢慢長大。劇里有劉德華由 10歲變成20、30、40、45、50、60、70直至80歲的扮相。不少看過預告片的觀眾,也都覺得華仔由小長到大的電腦特技做得十分精彩,而他80歲的老妝更是出神入化,神似到不可以相信的地步,假如大家不是看著畫面變化,完全不知道這個老人家便是劉德華!
劉德華此次在新片《童夢奇緣》中的老妝,由好萊塢頂級特技化妝師親自操刀,再用電腦效果炮製。該片收錄了劉德華從10歲稚童蛻變為80歲老翁的極速成長過程,43歲的劉德華坦言,他為老妝倒模時像是被活埋,十分痛苦……
⑶ 求《童夢奇緣》觀後感
《童夢奇緣》觀後感 童夢奇緣》 奇緣商州區硯池河九年制學校六年級 張寶良 十二歲的光仔是個不快樂的小孩,媽媽自殺後他便沒再長高。光 仔一直認為這是爸爸與新媽媽的錯,因此一直討厭這個家,終日希望 長大後能夠獨自生活。 一天在公園里,光仔遇上了一個老爺爺,他有一種能夠快速成長 的葯水。光仔便偷了這瓶葯水,卻不小心把葯瓶打破了,陰差陽錯之 下,葯水令光仔在一夜間變成一個成年人。成長後的光仔既驚又喜, 終於踏上了夢寐以求的旅程。光仔決心追求他的夢中情人李老師,二 人更一拍即合;但時間在光仔身上走得特別快,每晚的年紀都在急劇 遞增。情竇初開的光仔在忐忑之餘,還發現了一個有關媽媽自殺的真 相。光仔一邊急於尋找解葯,一邊要想個辦法重拾一個溫馨的家。最 終光仔找回了溫馨的家,但卻因為沒有解葯而老死。 很簡單的一個荒誕故事,但卻讓我明白了一些很深的人生哲理。 每個小孩子總是渴望能長大,我是這樣,你也是。但當他真的長 大了,要面對很從小孩子不需要考慮的問題里往往又會後悔。片中結 尾時光仔因為找不到解葯而大哭: 「大叔,我知道錯了。我好想回到 從前。我不敢了,下次不敢了。 」光仔那焦急絕望的心情更是讓人不 禁悄然淚下。 光仔找流老爺爺要解葯時,老爺爺說的那段話對我感觸也很大, 他說: 「你回不了頭了!你都轉了幾圈了,還不明白?現在明白了也 不遲。 我早就跟你說過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哪怕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天, 也要好好活! 」 光仔約老師看電影那段也很讓我感動。因為光仔已經變得很老, 所以他來到電影院時沒有向老師說自己的身份。 光仔問: 「小姐,如果你等的人還沒來,你會不會生氣呀?」 老師說: 「不會,我有的是時間。 」 光仔說: 好像除了我以外, 「 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有好多時間…… 」 是啊!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 不要以為自己有大 把時間而浪費了陽光朝氣的青春, 到醒悟時才知道讓我燦爛的青春已 經一天一天的少了。希望所有在揮霍青春的朋友珍惜時間,光仔已經 沒時間了,可我們還有時間,不要讓光仔的故事在我們身上重演。
很久沒有因為看電影而如此激動過了,上一次被感動落淚還是n多年前看阿甘,今天看《童夢奇緣》竟然也被深深打動。<br />
<br />
影片的情節其實是比較簡單的,然而簡單中卻透著一種牽人心魄的力量。主題實際是兩個,一為倡導家庭和睦、其樂融融,一為抒發對青春不再、年輕不能重來的感慨。把這兩條主線貫穿起來的是瘋瘋癲癲的「中醫葯科學家」馮小剛大叔的「科研成果」——那瓶能夠催發人生長的魔水。關於影片的內容介紹就從略了,這里大致談自己的兩點感想。<br />
<br />
首先是時間。看過電影的人可能感到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馮大叔的那句點睛之筆:「生命是一個過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夠重來。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但未來是充滿希望的,哪怕生命只剩下最後一天,也要好好活!」其實許多時候一個極簡單的道理只有在環境約束極為緊張的條件下才能體悟得出,正如影片中喝了催長魔水的劉德華在短短幾天的時間里從十二歲成長到八十歲,才頓悟了枝枯葉萎、人事代謝的道理。小孩子總是盼望長大,總感覺童年過得太慢,似乎每一個學期、每一個年份都如此難熬,當然也有美好的回憶,但相對於成長期後的重壓,童年時期相對較輕的負擔更給人悠然之感。玩得痛快,自然不曉得生活之艱辛。當我們有朝一日像片中劉德華突然發現與他幾乎同時飲了那催生魔水的、從陰溝里的一株小樹苗長成的參天大樹開始在風雨飄搖中折枝斷莖的凄涼場面後,當他驀然發現每過一日便可明顯地發現鬢角的斑白、皺紋的橫生、行動的遲緩、語音的衰弱之後,我們可能也會陷入他那樣的困境。<br />
<br />
人生是一次不可逆的化學反應,在高度強調偶然性、隨機性的今天,人們不處絕境斷不會追問人生的意義。更多的人傾向以「過把癮就死」的態度游戲人生,人們開始極盡一切之可能促動狂熱情緒的宣洩,甚至近乎自虐的折磨自己以刺激他人。理想主義的烏托邦破滅之後,沒有一個緩沖過渡的時空,從而直接導向了虛無、猥瑣、麻木、犬儒。我們當然不需要在撒手人寰之前高風格地評估下是否把全部生命和精力貢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但總需要捫心自問一下「我這一輩子有沒有白活」。烏托邦式的人生是可怕的,虛無主義的人生則是可悲的。當你陶醉於吞雲吐霧的快感之中時,當你痴迷於燈紅酒綠的誘惑之中時,當你迷茫於虛擬世界的偶爾「成功」時,當你像影片中李老師那樣自信「我有的是時間」時,假想自己行將就木,也許會有至少一點點的責任感吧——作為父母、夫妻、兒女的這諸多身份角色中所應承擔的一份責任。<br />
<br />
其次是親情。教育是一門復雜的學問。英國哲學家洛克曾寫過一本《教育漫話》,裡面有很大篇幅在討論如何建立一種良好的父子關系。他認為,在孩子小的時候應當從嚴管教,因為兒童尚不具備健全的心智,需要成人有意識的引導;而隨著孩子的逐步成長成熟,則應當放鬆這種管制,嘗試將這種控制關系轉變為友誼關系,因為孩子成熟後具備獨立的理性分析和判斷能力,再用專制辦法來對待就適得其反了。洛克的這種描述實在貼切。在這部影片中,父子之間的這種矛盾貫穿始終。雙方有著極大的隔閡,而只有當劉德華突變為成人之後,才得以作為一個陌生人以客觀的視角了解成人世界的無奈與困苦,了解他的父親的真實情感,也才能夠在游戲廳看到在喧囂的世俗生活之餘來到這里重溫童心的父親。這真是一個圍城,城外的小孩子們盼望著趕快長大,城裡的大人們卻因為經歷了親朋的疏離、情感的傷痛、事業的挫折等等,產生一種返歸嬰兒一般的本真狀態的沖動。<br />
<br />
今天的校園里流傳一句話:三年一代溝。那麼父子之間的代溝又要多大?我們用代溝這個術語之時,往往是站在一種弱勢群體的角度去期待年長的一方改變他們的思想——與時俱進地來適應我們甚至迎合我們,似乎就沒有考慮過尊重傳統的慣性、嘗試著用父輩的話語系統去接觸他們、了解他們。可能每個孩子都經歷過中學時代特別是高中時代的強烈逆反心理,這有著教育體制的重壓以及各種扭曲的社會機制映射到一個個年輕臂膀上的產生的效果。我在高考報志願的時候還有一個隱秘的想法,那就是——離父母越遠越好,慶幸自己終於能夠擺脫一切束縛了。又過了五年,今天的想法又轉了個方向,已經逐步理解他們,感激他們,心疼他們。這也是看這部片子激起共鳴的重要原因。撫養一個孩子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即便我今天能夠用語言表達一二,沒有這種經歷,恐怕也僅能道十之一二。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獨生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唯一延續,獨生子女的成長過程會耗費父母更多的心血。從小到大在歷次調皮搗蛋事件(最後一次是2000年高二時從學校偷跑出去上網而撞破頭皮,縫了六針)後看到父母擔驚受怕的表情總是一臉不屑,當時心想傷口破了我自己都不怕你們有什麼好怕的,到現在才慢慢體會出個中滋味。親情摯愛,最易於為人所忽視,本來我們作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也理應是最重倫理親情的國度。然時過境遷,現代性的洗禮沖擊了傳統文化,反倒使得這種親情日漸淡漠,或者有意識地掩蓋起來以表現某種意義的堅強——君不見幾年前《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石光榮與其子石林之間的「心結」直至前者心臟病突發幾乎撒手人寰之時才得以解開么?何必呢,盡孝不趁生前,有何意義?親情面前,還有什麼鴻溝不可逾越!難道非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大徹大悟?<br />
<br />
盡管其語言上還有許多漏洞,比如對於突然長大但事實上還處於孩童思維的劉德華在語言上的設計稍嫌老到一些,不符合其心理年齡。此外,可以看出導演的意圖主要在詮釋親情,對時間的思索應該是這一主旨的副產品,但實際上這兩個主題的份額都不小,這種二元結構處理不好會沖淡很多東西,不過也許確實是兩方面都難以割捨吧。但是,瑕不掩瑜,看片子最主要看它的思路,其他的技術性問題都是表面問題。因此我認為,這部《童夢奇緣》是難得一見的、給人深刻啟迪並值得反復回味的佳作。<br />
前兩天寫的,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剛才我看了童夢奇緣,淚水還沒有干,仍在眼角,
從童夢開始拍攝到宣傳,到上映,一直沒有停止過對這部電影的關注,
直到今天晚上,我才真正的經歷了一場童夢奇緣,
這是一場讓我在心靈上受到洗禮的奇緣,非常感謝Andy能夠拍出這么好的作品!
馮小剛在戲中的話深深印在我心裡:「生命不可能重來。」
自從16歲的時候,我就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彷彿16歲過了好幾年,忽然間旁人問其年齡已經到了十八九歲,那時候我會很驚訝地說,怎麼我都快二十了?我還以為自己十六七歲呢!生命就是這樣有條不紊,生命就是這樣匆匆,
後來從二十幾歲到現在更是覺得時間飛快,每一年都彷彿剛過了春節就不知不覺到了夏天,熱了一陣又到了冬天,在感嘆著寒冷的時候,新的春節又來臨了,可謂一年又一年,彈指一揮間,自己已經年紀一大把了,
Andy的童夢奇緣讓我文字中的「彈指一揮」在戲中變成了現實,它把我們通常所說的時間飛逝,變成了現實,強烈的視覺效果帶給我巨大的沖擊,原來時間竟然是這樣的塊,這樣的匆忙,甚至連挽回的機會都沒有,
其實,這正是人生的縮影,時間是那樣的有條不紊,時間是那樣的客觀,他不會因為浪費而少給你一些,也不會因為你珍惜而多給你一些,如果不珍惜,匆匆之間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相信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些想挽回去無法挽回的事情,
戲中的華仔和李老師有一段對話,他們在電影院門口,李老師已經認不出來變老的華仔了,華仔問她:「散場了,還不走?」
「我等的人還沒有來,」李老師笑著搖搖頭說,
華仔又問:「如果你等的人沒有來,你會不會生氣?」
李老師說:「不會,我有的是時間!」
華仔走了,畫外音道:「除了我以外,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有的是時間。」
這句話給在我的心裡老下了一個烙印,是呀,我何嘗不是以為自己有的是時間呢?我何嘗沒有做過渾渾噩噩浪費時間的事情呢?我何嘗沒有無視時間的寶貴呢?恐怕當我自己意識到的時候早就來不及了,Andy用這部電影,這句話提醒了我,其實,時間不是我想像中的那麼多的!當你察覺到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那些浪費的時間呀,面對它們,多後悔,後悔沒有用,趁著前面還有時間,真的是應該好好珍惜!落實到行動中!這一點Andy本身就是一個絕好的榜樣,他每天的時間都過得很充實,私生活也好,工作也好,都是好好的珍惜著的,作為喜歡他的人,應該學習他的這種生活態度,我想華仔真的是非常偉大,非常聰明,他二十多年前就不斷的積累,不斷地珍惜,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同樣,身為半年輕不年輕的我,更應該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機會,不做讓自己將來後悔的事情,不是嗎?
童夢奇緣是好電影,它帶給我這么多的思考,讓我的心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對我的現實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
馮小剛在戲中還說了一句話:生命不需要重來!
是的,如果生命可以重來,那一切都沒有意義了,經歷的就不再重要,所以,生命是不需要重來的,生命之所以為生命,就在於它的不可重復性,不可重復性是它的特點,因此就排除了可重復性。只要仔細思考一下,就很好理解!正是因為生命不可重來,所以生命不需要重來,這看似矛盾的話,實際上卻蘊藏著深刻的哲學隱喻!我深深佩服!
這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戲,耐得住捉摸,耐得住品味!幕後班底的功夫不可小覷,Andy投資的電影,Andy選擇的人員,不會讓我們失望的,也確實沒有讓我失望!
此外,除了這兩點之外,別忘了還有掛在我眼角的淚,之所以會感動是因為一個字——情,
家人之間的親情——華仔,華哥都在戲中,一個是兒子,一個是父親,一個家也不能少了媽媽!莫文蔚在戲中是光仔的媽媽,到洗的最後,莫文蔚無法原諒丈夫,也准備離開,此時變老的光仔說:「一個家誰也不能少,你看看他們,多可憐!」感動的場景我不再描述,因為這是只有看了電影才能感受到了,如果用文字描述就失去了它的味道,我也隨之感動,每個人都有家,大家,小家,都是有著深深的愛,有在心靈深處最牽掛的人,爸爸媽媽,永遠都是我們最深的依靠,他們愛我們,我們也愛他們,可就是因為我們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成人與孩子之間往往會出現很多誤會,既然知道這一點,為什麼不盡量去避免這些誤會呢?還是因為理解和寬容,忘掉自己的身份,忘掉自己的地位,平等的面對人的靈魂,才能夠做到這一點,真誠的交流,成人與孩子之間在家庭,在愛上就不會有分歧!因為家庭和愛本身就是沒有任何界限的!
我也一樣,我常常在最失敗,最脆弱的時候想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是我非常強大的動力,可是事實上呢?在與他們相處的時候,我在家裡會嫌棄他們羅嗦、嘮叨,看不慣他們做事的方式,言語也一掃平日的道貌岸然,挑剔、諷刺,這簡直不是對親人的態度,我為什麼要這樣,我簡直就是變態,我以後再也不這樣了,我心裡對他們又多愛我很清楚,踏出家門前一步我可以跟媽媽吵,踏出家門後一步我就會想她牽掛她,其實,很多事情都是要說出來的,不說出來又怎麼知道呢?正如戲中黃日華的對白有很多次說「他不明白」,而事實上呢,他說了以後光仔就明白了,家人也是一樣,真的是要溝通,要說出來,不要憋在心裡!
大雄應該算是整部電影中最純朴的孩子了,他的家人也很純朴,爸爸和媽媽可以用攝像頭連接,一家人圍坐一起吃飯,其樂融融,大雄在球隊輸球後對曾經鼓勵他的隊友們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當你們是一家人」讓所有的孩子都團結一致,是呀,一家人,真的是能夠凝聚在一起的,誰也離不開誰,少了誰都會不開心都會有遺憾的,只有用真心對待,一家人,一個團隊,一個集體,才能夠融洽,辦好事情,人也開心幸福!大雄是幸福的化身,是寬容的化身!
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卻容易被人忽視的人就是王老師——副校長的女朋友,也是李老師的情敵,其實,相比之下,李老師早已經輸了,因為王老師在後來提到:「當他跟我求婚的時候,已經把你們的事情告訴我了,他說了對不起,我原諒了他。總要邁出第一步的,不是所有人都能面對現實的!」其實,這簡單的話,真的是有太多值得體味之處了!
首先,戀人之間,最終是要組建家庭的,成為終身的伴侶,誰都難免有犯錯的時候,各種各樣的錯,有的人犯了錯,他不一定會說出來,欺騙、隱瞞,使手段,變得無比卑鄙,傷害愛你的人,可是有多少人會對被傷害的人說對不起呢?誰有這樣的勇氣直接的成人自己的錯誤呢?往往都是逃避,逃避,再逃避,直到無法逃避了,揭穿了,敗露了,如果一個人主動得跟你承認了,並且很誠懇地說對不起你,傷害了你,其實真是給了你很大的尊重,人格上的尊重。以前年輕的時候我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說實話,那時候並不是想要怎麼樣,不想挽回背叛自己的人,只想他能來跟我說個清楚,承認他錯了,跟我說聲對不起!就是這樣,可結果呢?沒有,沒有人來跟我說對不起!真正敢於面對現實的人已經邁出了第一步,肯於改正,能夠真心悔過,那真的是應該原諒的,並且是應該寬容的,這種寬容會使他對你一輩子的回報!
再者,說說寬容者,其實寬容者不可避免的時受傷害者,他被傷害過,他的心受到了傷害,可是為什麼還會原諒呢?我想只有一個字——愛,因為愛,所以他會寬容,會原諒,會理解,會相信,也是因為愛,才帶來了持久的幸福。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會是一步到位的,感情也是這樣,會有各種各樣的考驗,心裡有愛沒錯,可是這愛是怎麼表現的呢?自私、極端、佔有是表現,體貼、理解、寬容也是表現,卻帶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究其根源,只有一個,人性,到底是愛他人,還是愛你自己,如果愛你自己必然會自私的成份多,如果愛的是他,你就會削弱自私,體貼他,理解他,寬容他,說真的,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無私的愛,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年代、環境下,能夠有這樣的人,這樣的情,這樣的愛已經是幸福,是值得深深感激的!目前我自己是沒有做到的,但今後,我一定,我一定一定朝這個方向努力,凈化自己的心靈,削弱自私的劣根,讓我的愛多一份寬容,對我的愛人多一份理解!幸福全靠自己經營,有寬容的心態,能理解的相處,不可能不幸福的!全在一念之間,全在行動之間!
童夢奇緣真是讓我感動,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展現得那麼真摯,親情、愛情、友情,
童夢奇緣真是讓我震撼,生命的運轉規律,展現得那麼生動,真實,帶來強烈的心靈沖擊,
童夢奇緣真是讓我高興,在我對愛最迷茫的時候,華仔又給了我一部好電影,讓我對人性有了深一步的認識。
感謝華仔,感謝童夢奇緣所有工作人員,
最後,我希望大家都能到電影院看華仔的童夢奇緣!
1.「生命是一個過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夠重來,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簡簡單單一句話,大鬍子馮小剛抑揚頓挫間就把老態龍鍾的劉德華折騰的越發風燭殘年弱不禁風,滿臉不知道是淚還是汗,那一刻彷彿一個巨大的逗號,在我的心裡重重的一頓,宣告了劉天王必死無疑的命運,當然死是每個人最後的終結,沒有人能夠背叛生命的軌跡,告別人世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但三天時間就讓一個活蹦亂跳聰明伶俐的小孩兒白發蒼蒼的顫抖著告別他其實並不想告別的燦爛人生,怎麼說都殘忍了點兒,當然這也是導演的高明之處,輕描淡寫間讓俗不可耐的三流電影躋身頂級殿堂,這話誇的可能狠了,但是還算公允。
世上沒有後悔葯可吃,每一天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唯一的,而且不可復制,寫到這兒又想起《獨自等待》裡面一句台詞――人要麼好好活著,要麼現在就死。沒錯兒,好好活著,該吃好吃好,該喝好喝好,願意泡妞就泡妞,喜歡帥哥就大膽追吧!別整天愁眉苦臉的,你就是自己的太陽,人這一輩子滿打滿算也就三萬多天,有什麼理由不陽光燦爛的?
話是這么說,可哪個小孩兒不盼著時光快快的溜走,自己好一夜之間長大呢?長大了多好,可以不用被大人「欺負」,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可以隨心所欲買自己喜歡的玩具,可以大膽的去泡自己喜歡的美女老師,也可以對著未成年人不得飲酒的標牌「say no」,如此種種,就像一隻小耗子揣在每一個孩子的懷里。無時無刻不在撓蹭著,心都癢癢的不行,恨不得一覺醒來自己已經是丈二的身高胡茬滿面。可是,孩子終究是孩子,只知道長大的好,卻不知伴隨著成長,煩惱會越來越多,責任也越來越重,夢想和現實永遠是一對仇敵,就算不打的頭破血流也要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加上愛情啊,婚姻啊,事業啊什麼的沒事兒就來搗亂,靠馮小剛一瓶神葯圓了長大夢的劉天王短短幾天功夫就遍嘗個中滋味叫苦不迭,郁悶的無以復加。
說到底還是溝通和理解出了問題,小孩子和大人互不買賬,一個認為對方蠻橫霸道比老美還象世界警察,一個以為可憐天下父母心,累死累活還要防著逆子離家出走調皮搗蛋。換位一思考其實大家都不容易,童年時代有苦悶彷徨,成年了也不是人間仙境一好百好。十多年前有人喊出「理解萬歲」紅遍大江南北,看來百年之後依然是人們學習的榜樣。
「我要是來晚了,你一定要等我。」李老師一臉期待的對著電話那頭的大雄的哥哥提要求,當然大雄他哥也沒含糊,一個斬釘截鐵就把小李美眉給忽悠的安心回家去換衣服了。故事的結局相當有意思,清純可人的李小姐可憐兮兮在電影院門口一直等到電影散場也沒放棄希望,反正她正當妙齡有的是時間,就這樣還是被老眼昏花的劉德華給擺了一道,臨走還是沒暴露身份,狡猾的就像二戰時期的王牌間諜。由此可見愛情和等待總是密不可分,總有人會等到,也有人一輩子也等不到,於是有的人因為愛情幸福了,也有的人放棄了等待愛情卻找到了幸福,也有的人一直獨自等待著體會另一種幸福,當然更多的人漸漸麻木了在苦難中沉默著把幸福的滋味兒變成了柴米油鹽,不幸福的就像是黃日華那批老婆嘮叨,孩子出走,事業無成,要什麼沒什麼只能靠電子游戲機和煙草發泄,還沒人家泡遍全校美女教師的校長瀟灑……也許他們也有愛情,但是愛情究竟是什麼呢?影片沒有答案,當然沒有,也不可能有。愛情,友情,婚外情或者性,男男女女總是說不清道不明,「你一定要等著我」這句話一出口就已經必輸無疑,愛情從無定數,可以堅持,但不可以要求……
走向了婚姻總會有數不盡的事端和煩惱,沒有孩子的二人世界還磕碰不斷,有了孩子又是一堆的麻煩,看了《童夢奇緣》裡面的兩個四口之家,雖然羨慕大雄家的融洽溫馨,但更多的是對小光家那種支離破碎的恐懼,一個家少了誰都不行,可是劉德華還是死了,老死在他後媽的懷里,結局就此打住,引發無數感慨。我是喜歡孩子的,但是又對能否給孩子幸福產生了巨大的懷疑,家庭和婚姻顯然不是我能夠掌控的未知,愛情只是潤滑油不是穩定劑。「煙抽空了還可以再買,兒子要是沒了,買的回來嗎?」我的父親也喜歡抽煙,他也非常愛我,只是我不知道將來我的兒子會怎樣看我,我會怎樣面對兒子,「只要家庭和睦了,哪個孩子會離家出走呢?」,話很在理,但是我仍希望我兒子能夠象個男人一樣因為叛逆和獨立意識的覺醒出走,而不是因為我們這個家並不和睦。這也是我所期望的,屬於青春的夢想吧。
最後要說的是男人,男人很累,不僅僅需要承擔很多責任還需要隱忍,躲在游戲廳打電玩只是不得已而為之,誰不想回家啊,可是社會能夠寬容女人,因為女人天生就是想著法子去犯錯的,然後得到原諒她的男人的愛情,並且穩贏,男人則不一樣,不能哭不能喊不能鬧騰不能上吊喝葯,男人只能象山象海,沉默而胸襟寬廣。忽然想起原來姜昆說的一段相聲,大概是說男人受夾板氣的,很象黃日華,那個倒霉而一言不發的籃球教練,兒子老婆一鬧騰就完了,他就不需要愛情么?他憑什麼不能還惦記一個已經死去的女人?一日夫妻百日恩,拋開婚外情的道德層面不談,就只論情義,黃日華是真漢子,而不是薄情郎。莫文蔚也苦,但是未免有些變態,嫉妒是女人的通病,但是過分的嫉妒卻讓陳太太發瘋……
不過如果還有下輩子,我依然要做男人。
整部影片看下來有點象無主題變奏,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讓涉世未深的我感到疲憊不堪,生命的流逝,愛情的糾纏,家庭與婚姻的壓抑,夢想和現實漸行漸遠,做人累,做男人更累。直到片尾曲轟然響起,劉德華渾厚的嗓音吼出「下一次不敢」的無奈,才讓我堅定了活好每一天的信念,活著就好,向前看,沒什麼大不了。
⑷ 關於童夢動畫
你看看這里有沒有
GAINAX:日本元老級OTAKU動畫公司,OTAKU向最為嚴重...的公司。曾經製作過影響了日本一代人的傳奇動畫EVA,也捧紅了痞子導演庵野秀明。因為公司最早就是由一群OTAKU組成的,因此濃厚的otaku氣息體現在他們製作的每一部動畫中。大概是資金不足的緣故,該公司省錢的絕招也層出不窮,從飛越巔峰最後一集的黑白化,到eva的簡筆畫結局,還有彼氏彼女事情里的剪紙人物,可謂無奇不有。不過其創新的手法還是讓很多人津津樂道。 EVA之後鮮有大作問世的GAINAX,基本上靠周邊產品騙錢為生(?)。
XEBEC: 曾經製作過號稱3大otaku始祖作之一的機動戰艦(另兩部是EVA、少女革命)。因為內部體制的問題,這部作品的續作已無緣和我們見面。現在XEBEC只能淪為二流的製作公司,作品水平適中,各方面都是不溫不火,時有崩壞。知名作品為機動戰艦、蒼穹之fafner、武器種族傳說、武裝煉金等作品。新番的「偽.星際爭霸」---英雄世紀還是蠻有意思的(對控蘿卜的人推薦)
J.C.STAFF:1986年,出身龍之子公司的宮田知行成立了自己的動畫製作公司「J.C.STAFF」。公司里從製作管理到作畫、上色、背景美術甚至攝影等部門一應俱全,而不像其他的小公司一樣只有部分製作功能而依靠外包。所以,J.C.STAFF的作畫質量在業界也是有口皆碑,很少有「作畫崩壞」這種現象出現。J.C.STAFF剛成立的10年中,大多製作的是耗資巨大作畫要求高的劇場版以及OVA動畫,如《特搜戰車隊》、《亞爾斯蘭戰記》以及《魔劍美神》的劇場版等。直到1997年,J.C.STAFF才真正開始製作自己的TV動畫,而這部作品,便是成為OTAKU經典之一的《少女革命》,劇情本身自不必說,J.C.STAFF高質量的作畫更是錦上添花。之後的《魔術士奧分》和《魔法戰士李維》等都有有錯的表現。
跨入新世紀後,借著新技術的應用,J.C.STAFF由陸續製作出多部優秀動畫,如《阿茲漫畫大王》、《青出於藍》、《高機動幻想》、《RODTV》、《真月譚月姬》等。近年來《灼眼的夏娜》以及從始至終難得地保持作畫質量和造型的《蜂蜜與四葉草》,都出自J.C.STAFF的精心製作。對於一個動畫公司來說,能持之以恆,而不是在起大落,也許才是優勢所在吧。
Proction-I.G.:日本元老級的動畫公司,漫工出細活的代表!
提起I.G,首先想到的就是攻殼機動隊了。該作品的高水平製作和思想深度甚至把美國的觀眾也征服了,後來其死忠fans拍出了駭客帝國系列來向攻殼致敬。I.G在技術力方面十分了得,參與製作了許多優秀的劇場版作品。著名的押井守是該公司里的靈魂人物之一,參與製作了大量經典動漫作品(機動警察系列、攻殼系列、人狼、黑客帝國動畫版等)。
IG也製作了很多游戲的片頭動畫,如namco著名的傳說系列和sega的櫻大戰系列。但其tv動畫的水平只能說是不過不失,節奏緩慢是其最大的缺點。像blood+就沒有達到大家預期的水準,新出的勇者萊丁也被淹沒在了新番的海洋中。口碑較好的還是攻殼的兩個TV系列,製作水平直逼ova!早期的御枷草子也很棒!(其實沒看過)
Bones:BONES工作室是在1998年10月由前Sunrise公司的成員南雅彥及逢坂浩司川元利浩一起創辦的。而工作室的早期作品之一,就是sunrise的著名動畫cowboy bepop(星際牛仔)的電影版。「BONES」這個詞,在英語中是「骨頭(復數)」的意思,是根據公司社長南雅彥「想要做有骨頭的動畫片」的想法和理念而作為工作室命名。其作品也確實不負社長的期待,保持了高水平且穩定的製作水準。出名的作品有翼神傳說、鋼之煉金術士、廢棄公主、狼雨、交響詩篇、櫻蘭高校男公關部(汗,我被脅迫了)等。(新番的黑契也是他們的作品)唯一給該公司抹黑的就是天寶異聞妖奇士,本該作為全年檔的的該作最後卻被腰斬,實在可惜。(白搶了魯魯修的檔位......)
SATELIGHT:就是河森正治、赤根和樹紮根的地方,製作過的作品不多,但水平都是很高的----被譽為20世紀最好動畫之一的天空之艾斯嘉科尼、環保但故事有點糟糕的地球少女、畫面超炫的超時空要塞zero、好爽啊(囧)的創聖大天使、因為人設被人忽略的noein(到另一個你身邊去)、其他的還有基因戰爭、蒸汽偵探J等作品。該公司的3d技術力絕對在gonzo之上,與I.G基本持平。故事則是比較小眾向的類型。
GONZO:著名的爛尾王……3DCG用的最多!在日本最早把CG和動畫結合在一起的青之6號就是他們的作品。但是其CG往往和畫面的結合十分生硬,所以後期他們的動畫都使用了大量的柔化技術,企圖用模糊的畫面掩蓋CG的不協調感。製作了一些較為出名的作品,但因為產量過高,資金人手無法協調,也產生了許多垃圾作.......很多作品都是前一兩集給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但之後越做越爛,畫面崩壞和劇情漏洞滿天飛,結局往往也莫名其妙,因此得到了爛尾王的美名。著名作品為青之6號、七武士、最終流放、岩窟王、百變之星、戰斗妖精雪風等。
不過GONZO的大膽嘗試技術創新(創新的好不好也一樣放出來……)為日本其他廠商的技術革新代來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最近的gonzo似乎有改邪歸正的跡象,爛尾和崩壞的情形在逐漸減少。之前量產垃圾太多導致的dvd積壓and財政赤字應該給GONZO留下了深刻的教訓。(活該,叫你爛尾 ^_^)
Kyoto Animation:京都動畫----近兩年進入大家眼裡的新公司,其實成立已有多年,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做外包工作。接手過不可思議的游戲、犬夜叉等大量作品的製作。最早推出的ova動畫mouto-穿越時空之壁雖然沒有打開市場,其超高水準的製作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後來憑借air、全金屬狂潮、涼宮春日的憂郁等作品一舉成為日本最火的動畫公司之一。其作品的特色就在於每集的畫面都是ova水準,絕對沒有畫面崩壞和偷工減料,也是我喜歡上它的理由。該公司現在有很多虔誠教徒(京ani神教....),錢途不可限量啊!
Studio DEEN:日本元老級的動畫公司,1975年成立,只要你看到那些代表平均水平的TV動畫就很有可能是出於他手~ 作品水平忽高忽低,做過像地獄少女這種沒啥意思的作品,也做過寒蟬鳴泣之時這種我很喜歡的東西。
Pierrot:大眾平均水平的TV動畫的代表,兩大民工動畫BLEACH,NARUTO出於他手~ 1979 年建立, 製作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最游記、十二國記、福星小子、幽游白書、棋魂、GTO、美鳥日記等。(甚至還有國內曾引進過的「我是小甜甜」.......)
GHIBLI:日本名聲最大的公司GHIBLI,作品聲名遠播世界各地。靈魂人物宮崎駿是世界公認的動畫大師,其作品中流露出的人文關懷思想打動了許多人。其製作水準也是一流的(又是一流.....),流暢的畫面,優美的音樂,還有完美的故事。無論是不是動畫迷看了他的作品都會有一種心靈被洗滌的感覺。
MadHouse:規模極其龐大,長長的作品表和得獎表令以上所有公司汗顏……製作質量可比IG,同期製作數量極多也基本沒有出現後期崩壞的問題……如最近MONSTER,死亡筆記,NANA ,彩雲國物語,天堂之吻,怪,天上天下無一不是出於他手!劇場也是決不妥協,前不久的穿越時空的少女得了N多獎,現在又要拿今敏的紅辣椒炫耀了(今敏的作品基本都是他做的……)……老的有魔卡少女櫻、吸血鬼獵人d、東京巴比倫、幻魔大戦,火鳥OVA,銀英劇場,X劇場版……總而言之此公司完全是日本動畫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中堅力量之一,如果你發現又些動畫很經典卻不知道誰做的,那麼很可能就是他了~
⑸ 尋幾位漫畫作家的介紹~!
姓 名 美樹本晴彥
Haruhiko Mikimoto
性 別 男
生 日 1959年8月28日
星 座 處女座
出生地 東京市
相關專集欣賞
·《超時空要塞》圖片精選1
代表作
《超時空要塞MACROS》
《木偶時代》
《CHERISH珍愛》
《MACROSS7》
《Gundam 0080》
美樹本晴彥作品一覽
⊙ 1982
《超時空要塞MACROSS》TV版擔任人物設計、作畫監督
⊙ 1983
《超時空世紀》TV版擔任人物設計、作畫監督
⊙ 1984
《MACROSS》劇場版《可曾記得愛》人物設計
⊙1985
OVA動畫《無限地帶23》擔任策劃和人物設計
⊙ 1986
MTV專輯《超時空要塞Flash Back 2012》人物設計、作畫監督
⊙ 1988
連載首套正式漫畫作品《木偶時代》
動畫《沙羅曼蛇》角色設定
OVA《飛越顛峰》角色設定
⊙ 1989
《高達0080》人物設計
⊙ 199X
各機種全面佔領的MACROSS相關游戲、SS、PS上《惑星強襲》1、2代人物設計
北爪宏幸
英文:Hiroyuki Kitazume
性別:男
生日: 1961年7月24日
籍貫:東京
血型:不詳
星座:獅子座
主要經歷:
出生於1961年7月24日的東京都。1982年從東京設計學院畢業後進入湖川友謙先生率領的BeVore動畫工作室。在「Dan」和「AirGun」等作品中發揮了他的才能而他設計的女性角色也深受動畫迷們的歡迎。1984年和包括恩田尚之先生在內的志同道合的動畫家們共同設立了Pack動畫工作室。之後以資深原畫師的身份進入AIC製作「ICER」。在參與「龍世紀」時正式成為AIC旗下的創作群的一員。他的代表作品為「機動戰士ZZ」(造型設定),「裝甲天使Moldiver」..等等。
主要作品:
《聖戰士ダンバイン》 (Aura Battler Dunbine)1983
《重戰機エルガイム》(Heavy Metal L-Gaim)1984
《機動戰士Z高達》(Mobil Suit Z Gundam) 1985-1988
《裝甲天使》(Moldiver)1993
《魔法少女砂沙美》(Magical Girl Pretty Samy)1995
《羅德島戰記》(Record of Lodoss War) 1998
《聖少女艦隊》(Virgin Fleet)1998
大友克洋介紹
生日:1954年4月
出生地:日本宮城縣登米郡
大友克洋於1954年出生。1973年在《增刊ACTION》上,以漫畫家身份發表處女作。1979年發表喜劇漫畫《火球》。83年憑《童夢》得到「第4屆日本SF大賞」。過往,這個大賞只會頒給科幻小說家,大友克洋成了首位獲此名譽的漫畫家。1982年,集《童夢》和《CYBER》等作品精華於一身的《AKIRA》開始在《YOUNGER漫畫》上連載,於1993年最終完成了全部6卷的故事。其間,無論是美國還是世界各國都對這個通過諷刺喜劇表現社會方方面面的作家十分注意。
大友克洋作品一覽
⊙ 1979
發表喜劇漫畫《火球》
⊙ 1980
《MEMORIES》的第一作《由她的思想中產生》在《YOUNGER漫畫》上發表
⊙ 1982
漫畫《AKIRA》開始在《YOUNGER漫畫》上連載
⊙ 1983
憑漫畫《童夢》得到「第4屆日本SF大賞」
擔任動畫電影《幻魔大戰》的角色設計
⊙ 1988
劇場動畫《AKIRA》中擔任原作、腳本、監督、角色、機械設定
⊙ 1991
劇場動畫《老人Z》中擔任原作、腳本、機械設定
⊙ 1995
劇場動畫《MEMORIES》中擔任原作、腳本、監督
⊙ 1997
劇場動畫《Perfect Blue》中協助監督
⊙ 1999
劇場動畫《Spriggan遺跡守護者》中擔任總監督、機械設定
漫畫作品:
Short Peace(大友克洋自選作品集)(全1期)
HIGH STAR(全1期)
GOOD WEATHER(全1期)
韓塞爾與格雷狄爾(全1期)
再見日本(全1期)
已是戰爭的氣氛(全1期)
BOOGIE WOOGIE WALTZ(全1期)
童夢(全1期)
AKIRA(全6期)
仰望步行(全1期)
OTOMO KATSUHIRO ARTWORK KABA 1971-1989 ILLUSTRATION COLLECTION
大友克洋幻想集(全1期)
SOS大東京探檢隊(全1期)
高橋留美子於1957年10月10日出生在日本新瀉縣新瀉市,父親是位醫生,家中共有兄妹三人。她自小喜愛信手塗鴉,後來在哥哥的鼓勵下開始練習漫畫,就讀新瀉中央高校時加入了漫畫研究會。
進入大學後,高橋留美子參加了小池一夫的劇畫村講座,並在那裡學習了漫畫技巧。1977年,她以《任性小子》入選第2屆小學館新人漫畫大獎佳作。次年,該作品在《少年星期日》中刊登,她也正式開始了漫畫創作生涯。
1980年3月大學畢業後,高橋留美子創作的《福星小子》開始在《少年星期日》中連載。《福星小子》不僅受到了廣大漫畫迷的喜愛,更拍成了動畫片,掀起了空前的收視熱潮。
1980年10月,繼《福星小子》之後,高橋留美子另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相聚一刻》也在《Big Comic》創刊號上開始連載。
1987年《亂馬1/2》問世,作為《福星小子》的姐妹篇,該作既保留了前者的優點又有所發展和提高,加上同名動畫的熱播,使得這部作品成為了80年代後期少年漫畫的巔峰之作。
自1996年起在《少年星期日》連載至今的《犬夜叉》是高橋留美子的最新力作,這部帶有魔幻色彩的作品在2002年榮獲了第47屆小學館漫畫獎,它的同名動畫也在觀眾中受到極高的評價。
藤島康介,昭和三十九年(公元1964年)7月7日生於日本東京都。小三年級時搬至千葉縣,一直待到高中畢業。而在之後的經歷,包括擔任雜草社漫畫情報志「泡芙」編輯,以及將川達也的助手。直到1986年,他在講談社的青年志「早安」(MORNING)八月號發表其處女作《MAKING BE FREE》,同年其另一部代表作《逮捕令》開始連載,於1988年又再開始連載《我的女神》而大受歡迎直至今日。在我們介紹「女神」前先來看看《逮捕令》這個作品,在我們對它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後,會發現藤島是在這個階段逐漸奠定其個人風格的,即使說它是「女神」的前身亦不為過。
車田正美1953年12月6日生於日本東京都,他自幼愛好漫畫,從高中讀書起,就開始給漫畫雜志投稿,一心想獲獎。1974年,在《少年跳躍》周刊上發表《女強風暴》開始嶄露頭角。以後便以《少年跳躍》為中心,從事漫畫創作。在《拳王賭注》中,他打破了漫畫的風格和概念,大膽運用移格和扣人心弦的動作,形成了他的作品特徵,受到讀者狂熱的歡迎。接著,《風魔小次郎》、《男坂》和《雷鳴澤基》更加鞏固了他在集英社的地位。隨著《聖鬥士星矢》的問世,他的作品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部漫畫不但風魔了全日本,還橫掃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地區,佔領了幾乎所有的書店、報攤。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車田正美還算不上頂級的漫畫家,但他的名字在國內漫畫迷心中卻始終能佔有一席之地。國內掀起的新漫畫之風,可以說正是由他的作品帶來的。當年,車田正美的代表作《女神的聖鬥士》改編的動畫《聖鬥士星矢》在全國的播出。
創作這部作品的靈感,是來自一份名為「獅子星座流星群」的資料。車田正美看到從天而降的流星,引發出聖鬥士的概念。本來,主角星矢想用獅子星座,但幾經調改後,最後決定用天馬星座。因為取天馬行空的意思較為合適。至於「獅子星座流星群」的原意,仍留在星矢拿手的絕技上。星矢的名字來自聖物之箭,即聖矢。
⑹ 《童夢》粵語的歌詞《一個人走》的歌詞
童夢
衛蘭:能有你 快活無可比
可把臂逛街 像游盡天地
任何時候哪肯懷疑你
寧願不聽他人說是說非
光良:除了你 沒別人可比
只需愛到底 難道天妒忌
任何容貌條件都喜歡你
其實相愛沒因由量你也不記起
衛蘭:別要欺騙我
光良:流淚一滴亦已太多
衛蘭:重視我大可縱壞我
光良:已片刻難離
衛蘭:一公分可算多
合唱:其實我未想知道誰在愛得多
光良:願你相信我
衛蘭:明日怎樣無助
光良:我也可
衛蘭:如平日大幾倍愛護我
衛蘭:如果 花開竟不結果
光良:都不枉往日相處諧和
合唱:夢一同造過
衛蘭:別要欺騙我
光良:流淚一滴亦已太多
衛蘭:重視我大可縱壞我
光良:已片刻難離
衛蘭:一公分可算多
光良:其實我未想知道誰在愛得多
衛蘭:憑著已相愛過
衛蘭:明日怎樣無助 你也可
光良:(護花當然找我)
衛蘭:如平日大幾倍愛護我
光良:(想得太多)
衛蘭:如果 花開竟不結果
合唱:都不枉往日相處諧和
合唱:夢一同造過
衛蘭:還太快信任情不死
衛蘭:只想逛逛街
衛蘭:游盡天共地
光良:就如童話從開始多麼美
合唱:期望日出身邊那位
合唱:最後還是你隱藏
一個人走
光良 / 衛蘭
作曲 歐陽業鴻
填詞 王仲傑
編曲 陳台證
監制 陳台證
J:天與地 沒有你蹤跡
想你的感覺 卻近在咫尺
獨自走在陌生國度時
始終不能自控想起了你
G:這地方 風景太美麗
不可以分享 有什麽意義
獨來獨去只想找到自己
而眞實的自己就是不能失去你
(副)J:我一個人走
G:天涯海角里 繼續走
J:你會否明白我感受
G:不是要自由
J:只要挽你的手
合:相信相愛多年後 你為我守候
G:你沒有停留
J:何謂長廂斯守
G:你好嗎?
J:一路上沒有你在左右
J:面對 現實一無所有
G:可惜當天放開你的手
G:再不能回頭
合 :我一個人走
G:天涯海角里 繼續走
J:你會否明白我感受
G:不是要自由
J:只要挽你的手
G:知道一直往前走 永遠在我手
J:你沒為我停留
J:何謂長廂斯守 G:跟我長廂斯守
J:還記得 J:跟我我長廂斯守
J:你我在那天怎樣邂逅 G:我在左右
J:曾經 擁有天長地久
合:如果當天我們不放手 能不能回頭
J:天與地 沒有你消息
走多少公里 才能忘記你
G:獨來獨去始終找不到你
希望同行下去的人
合:最後還是你
⑺ 有一首粵語男女對唱歌,有些歌詞是「能有你快樂無可比,只想誑誑街,難道天妒忌」 求歌名
童夢 - 光良/衛蘭
衛蘭:能有你 快活無可比
可把臂逛街 像游盡天地
任何時候哪肯懷疑你
寧願不聽他人說是說非
光良:除了你 沒別人可比
只需愛到底 難道天妒忌
任何容貌條件都喜歡你
其實相愛沒因由量你也不記起
衛蘭:別要欺騙我
光良:流淚一滴亦已太多
衛蘭:重視我大可縱壞我
光良:已片刻難離
衛蘭:一公分可算多
合唱:其實我未想知道誰在愛得多
光良:願你相信我
衛蘭:明日怎樣無助
光良:我也可
衛蘭:如平日大幾倍愛護我
如果 花開竟不結果
光良:都不枉往日相處諧和
合唱:夢一同造過
衛蘭:別要欺騙我
光良:流淚一滴亦已太多
衛蘭:重視我大可縱壞我
光良:已片刻難離
衛蘭:一公分可算多
光良:其實我未想知道誰在愛得多
衛蘭:憑著已相愛過
明日怎樣無助
你也可如平日大幾倍愛護我(想得太多)
如果 花開竟不結果
合唱:都不枉往日相處諧和
夢一同造過
衛蘭:還太快信任情不死
只想逛逛街 游盡天共地
光良:就如童話從開始多麼美
期望日出身邊那位
最後還是你
⑻ 童夢華是誰好像在哪裡看到過這個名字!
童夢華[1],1989年出生於四川廣元。現任上海沛業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CEO;上海沛業投資有限公司監事理事;上海沛商科技有限公司原始股份董事。她曾成功策劃舉辦包括第四屆世界潮商大會在內的各項重要活動及四川省第四屆至第六屆人民大會會議廣告、多為政府單位合作,她是商界新興起的女企業家、奉獻愛心的美女慈善家、也是典型性80後女性代表,更是一位地道的80後美女。
童夢華, 四川人,1989年2月16日出生於四川廣元,資深廣告人,漢族,畢業於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上海沛業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上海沛業投資有限公司——監事理事
上海沛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原始股權人
2005年開始加入家族接觸廣告行業
工作照(4)2006年-2009年任四川某廣告公司擔任廣告平面設計師,並出色完成上千件完美廣告設計。
2009年最成功的是為全國高校校長會議廣告策劃-在中國唐家河酒店舉辦
2010年為完美、廣告展、汽車展、市政大型活動、石油公司等整體廣告設計製作實施。
2012年娃哈哈廣告創意策劃並成功完工
2012-2013接管家族企業管理公司全部事項。在此期間為政府單位合力完成過市政及省級重要會議和活動與中國石油公司廣告合作,也以創新思維及完美製作工藝取得年輕代優秀廣告人之稱
2013年期間做過上千家企業公司及政府單位的廣告宣傳及製作,被四川省廣告界活動上被稱為年輕代創業優秀廣告人
2013年年底來到上海入股上海沛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為公司監事理事。並虛心學習,專心鑽研廣告方面知識。
2014年創辦上海沛業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並全力為公司引進得力創意設計及高管人才20餘名
2015年為「小愛智能語音導航」產品商業代言
2015年為多家集團公司做廣告策劃製作,同時也為上海多家4S店做廣告營銷策劃廣告(奧迪、大眾、福特、本田、豐田、保時捷、寶馬等……)
⑼ 光良 童夢的歌詞
衛蘭&光良 - 童夢
類型:粵語
童夢 主唱:衛蘭/光良 作曲:歐陽業鴻 作詞:林夕
(J)能有你快活無可比
可把臂逛街像邉e人可比
只須愛到底難道天妒忌
任何容貌條件都喜歡你
其實相愛沒因由量你也不記起
(J)別要欺騙我
(光)流淚一滴亦已太多
(J)重視我大可縱壞我
(光)已片刻難離
(J)一公分可算多
(合)其實我未想知道誰在愛得多
(光)願你相信我 (J)明日怎樣無助
(光)我也可 (J)如平日大幾倍愛護我
(J)如果花開竟不結果
(光)都不枉往日相處諧和
(合)夢一同造過
(J)別要欺騙我 (光)流淚一滴亦已太多
(J)場重視我大可縱壞我 (光)已片刻難離
(J)一公分可算多
(光)其實我未想知道誰在愛得多
(J)憑著相愛過 明日怎樣無助
(J)你也可 如平日大幾倍愛護我
(J)如果花開竟不結果
(合)都不枉往日相處諧和
(合)夢一同造過
(J)還太快信任情不死
只想逛逛街游盡天共地
(光)就如童話從開始多麼美
(合)期望日出身邊那位最後還是你
⑽ 奧比島手東西
我有愛心天使光環和溫柔美女妝~~對了,你只收這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