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姓朱給女兒起名字
朱藝馨 詞語 德 藝 雙 馨
我也姓朱也是剛生個女兒可是我們村有個叫【欣】的了我父母非說從名不好。既然我們有緣看看能幫上你了嗎?
朱鎧妍 朱曉繽 朱子帆 朱牧東 朱藝林 朱書英 朱嘉嵐 朱焱宸 朱秉楊 朱羚琪 朱梅芳 朱書英
朱潤琴 朱曉言 朱雨俊 朱瑞珉 朱王涵 朱曉澄 朱心艦 朱小程 朱佳銘 朱海婕 朱馨莉 朱思霖
朱姣宇 朱采婷 朱雅穎 朱菲山 朱馨婷 朱文珍 朱奇若 朱筱苗 朱秀葳 朱麗瑤 朱秀燕 朱韻嬌
朱京斌 朱欣金 朱榮眾 朱雨憶 朱雙宸 朱岩靜 朱博涵 朱剴樺 朱小玲 朱麗涵 朱冬朋 朱智林
朱藝菲 朱湘珂 朱榕傑 朱東璇 朱歆洋 朱逸曰 朱再琦 朱月泉 朱坤易 朱淑歌 朱慈澤 朱靜萱
朱綺雨 朱紫艷 朱詩蝶 朱四雯 朱君雲 朱玉佳 朱灶英 朱童騫 朱璇東 朱凡雅 朱曼淇 朱雯維
朱琳靜 朱八雪 朱丹童 朱淑請 朱欣凌 朱若燕 朱都文 朱雨穎 朱德然 朱春鳳 朱瀟媛 朱語希
朱鳳婷 朱蘭輝 朱子婷 朱春晶 朱芊情 朱紅英 朱鑫曦 朱雪洋 朱焱玲 朱思媛 朱苑璇 朱芸穎
朱鑫瑋 朱虹潔 朱紫春 朱梓琳 朱宇予 朱洳淼 朱順霖 朱鈺梅 朱雪彤 朱思明 朱頎盈 朱夢煬
朱欣君 朱玲文 朱婉酆 朱淑陽 朱一嬌 朱嘉寧 朱娟淼 朱栗彥 朱奕麗 朱元群 朱熙宇 朱西熙
朱丹瑩 朱永仙 朱建蘭 朱桁璇 朱喜萍 朱卓語 朱晨陽 朱婧英 朱雨錦 朱育藝 朱天球 朱蕾雲
朱雨明 朱思靖 朱上菲 朱天怡 朱詠瑁 朱彥淳 朱秀梅 朱羽傑 朱旖潔 朱昕雙 朱宗言 朱俊蕾
朱春宙 朱旭茜 朱媚柯 朱澤怡 朱子雯 朱語澤 朱桓馨 朱婧慧 朱亞怡 朱卓香 朱瑾毅 朱紫敏
朱怡萍 朱映麗 朱晶菡 朱靚宇 朱紫萍 朱劍紅 朱娣涵 朱若聞 朱笑雯 朱晴淇 朱明涵 朱曉研
朱思秀 朱琳玲 朱小錚 朱宜美 朱嚴雪 朱暖將 朱志萌 朱馨涵 朱卓涵 朱東洋 朱堯默 朱一婷
朱萌君 朱析平 朱文傑 朱奕芮 朱雅霞 朱銘翔 朱佳花 朱慧芸 朱沐茵 朱馨琳 朱麗桐 朱麗潔
朱幸凌 朱錦容 朱菲群 朱羽凝 朱取謹 朱萌迎 朱曉麗 朱碧傑
朱倩雪 朱語琴 朱夢柏 朱熙雯 朱傲珊 朱曼玉 朱甜瑜 朱雨薇 朱芸萱 朱沛玲 朱正梅 朱涵柳 朱香怡 朱詩嘉 朱素芬 朱樂萱 朱鈺彤 朱婭楠 朱涵菡 朱幽蘭 朱檀雅 朱夢璐 朱慕晴 朱玥婷 朱歆瑤 朱玉珍 朱采盈 朱芳梨 朱羽馨 朱芸熙 朱語嫣 朱慕兒 朱明美 朱欣妍 朱月嬋 朱桑榆 朱夏嵐 朱雪芬 朱可馨 朱惠茜 朱璟雯 朱柳萱 朱佑怡 朱歡馨 朱凌菲 朱巧芳 朱雅彤 朱江萍
朱芷芊 朱可妍(妍代表美麗) 朱雅憶 朱萱怡 朱昱蓉
朱穎佳 朱睿恬 (又有智慧有可愛) 朱紫凌
個人推薦叫 朱 藝 馨
② 娛樂圈的美女
賈靜雯最美,她聰明美麗、善良活潑、性感可愛、堅強樂觀、清麗脫俗、眼神清澈、美艷不可方物,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尤其是那雙寒星碎玉般的大眼睛十分的迷人,覺得她特別的耐看,不愧是台灣古裝第一大美女,演技與美貌並存的女星,永遠的女神!
③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四大名妓是誰
四大才女:
千載名女 卓文君
卓文君,西漢臨邛人,漢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家中富貴。她是卓王孫之女,喪夫後家居。許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能彈琴作詩,卓文君從中領會到他的才華和情感,一心相愛。司馬相如家裡一無所有,卓文君隨他私奔後,就開了個酒鋪,親自當掌櫃,文君當壚賣酒,相如則作打雜,不怕人譏笑。後卓王孫礙於面子,接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後來司馬相如終於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則流行民間,並為後世小說、戲曲所取材。
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艷,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傳為千古佳話。流傳於世的還有那首著名的《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頭吟》:「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御溝止,溝水東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桿何裊裊,魚兒何徙徙,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和凄怨的《訣別書》:「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記》的唱詞,說的是蔡怕偕中狀元後,不認發妻趙五娘,別娶丞相之女,可說是厚誣古人。東漢時根本沒有狀元,也沒有別娶丞相之女這回事。對此南宋陸游曾感嘆系之他說:「身後是非誰管得,隔村聽唱蔡中郎。」
蔡邕不可能中狀元,但他的才學在當時得到舉世公認卻是事實。漢靈帝時、他校書東觀,以經籍多有謬誤,於是為之訂正並書寫鐫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學門外,當時的後生學子都就此石經校正經書,每日觀覽摩寫的不絕於途。這些石碑在動亂中,在洛陽大火中受到損壞,經過一千八百多年,洛陽郊區的農民在犁田時掘得幾塊上有字跡的石塊,經人鑒定就是當年蔡邕的手書,稱為「熹平石經」,現在珍藏在歷史博物館中。
蔡邕是大文學家,也是大書法家,梁武帝稱他:「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當代史學家範文瀾講:「兩漢寫字藝術,到蔡邕寫石經達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飭而不刻板,靜穆而有生氣。除《嘉平石經》外,據傳《曹娥碑》也是他寫的,章法自然,筆力勁健,結字跌宕有致,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還精於天文數理,妙解音律,在洛陽嚴然是文壇的領袖,像楊賜、玉燦、馬月碑以及後來文武兼資,終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經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請教。
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可惜時局的變化,打斷了這種幸福。
東漢政府的腐敗,終於釀成了黃中軍大起義,使豪強地主為代表的地方勢力擴大。大將軍何進被宦官十常侍殺後,董卓進軍洛陽盡誅十常侍,把持朝政,董卓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刻意籠絡名滿京華的蔡邕,將他一日連升三級,三日周歷三台,拜中郎將,後來甚至還封他為高陽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勢力的聯合反對,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董卓被呂布所殺。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請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漢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馬日碑更說:「伯喈曠世逸才,誅之乃失人望乎?」 但終免不了一死,徒然的給人留下許多議論的話題,說他「文同三閭,孝齊參騫。」在文學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參和閡子騖,當然講壞話的也不少。
董卓死後,他的部將又攻佔長安,軍閥混戰的局面終於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迴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
這心境是可以想像得到的,當初細君與解憂嫁給烏孫國王,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總算是風風光光的占盡了身份,但由於是遠適異域,產生出無限的凄涼,何況蔡文姬還是被擄掠呢!飽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來,這年她二十三歲,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中,她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當然她也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在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經基本掃平北方群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後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上宰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氣的時侯,就能想到過去的種種,尤其是在志得意滿的時侯,在這回憶中,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對他的教導,想至、老師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當他得知這個當年的女孩被撈到了南匈奴時,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要把她贖回來。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現在一旦要結束十二年的膻肉酪漿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力的左賢王,和天真無邪的兩個兒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十二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後,每於月明之夜卷蘆葉而吹笳,發出哀怨的聲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為當地經久不衰的曲調。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箏來彈奏《胡笳十八啪》非常盛行,據傳中原的這種風尚還是從她最後一個丈夫董祀開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唐朝人李頎發出這樣的感慨。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該享有的,在她卻不能兩全。
蔡文姬在周近的衛護下回到故鄉陳留郡,但斷壁殘垣,已無棲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這年她三十五歲,這年是公元208年,這年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坎坷的命運似乎緊跟著這個可憐的孤女,毫不放鬆。就在她婚後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當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驛使坐�惶茫�懿傯�擋濤募�蠹��栽謐�乃擔骸安灘�芍��諭猓�罹�陸苑縹潘�牟琶��裎�罹��� ?
蔡文姬走上堂來,跪下來,語意哀酸的講清來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嘆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為之奈何?」蔡文姬懇道:「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一命乎?」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於是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追迴文狀,並寬有其罪。
蔡文姬自朔漠歸來以後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就蔡文姬而言,飽經離亂憂傷,已經是殘花敗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兩個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是一位自視甚高的人物,對於蔡文姬自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於丞相的授意,只好免為其難地接納了她,董祀犯罪當死,何嘗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產生的叛逆行為所得到的結果呢?蔡文姬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勁,要為丈夫開脫,終於以父親的關系,激起曹操的憐憫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開始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後,曹操狩獵經過這里,還曾經前去探視。
相傳,當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文學也是振古爍今的,這樣的人就特別的愛書,尤其是難得一見的書,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當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立即說:「既然如此,可命十名書吏到尊府抄錄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 「妾聞男女有別,禮不授親,乞給草筆,真草唯命。」這樣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滿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見蔡文姬的才情。
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
蔡文姬一生三嫁,在被掠到南匈奴之前,曾遠嫁河東衛家,衛家是河東世族,她的丈夫衛仲道更是大學出色的士子,夫婦兩人恩愛非常,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兒半女,衛家的人又嫌她剋死了丈夫,當時才高氣傲的蔡文姬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離開衛家回到老家。她最後嫁給董祀,也生有一兒一女,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為妻。
關於她的婚姻,丁廙在《蔡伯喈女賦》是這樣說的: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
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
參過庭之明訓,才朗悟而通雲。
當三春之嘉月,時將歸於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
羨榮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於余年。」
盛稱蔡文姬的資質與修為,想不到一個博學多才的好女子,命運是如此凄慘,婚姻生活如此不幸。蔡文姬一生坎坷,大致已如上述。有人認為:蔡文姬受辱虜庭,誕育鬍子,文辭有餘,節烈不足,又另當別論。
千古才女----李清照
一對描金彩繪龍鳳喜燭,插在修長的美人型燭奴上,它的光焰歡快地跳躍著。兩盞垂著金色流蘇的八角薄紗大紅宮燈,懸在屋中央,把洞房四壁映成了一片緋紅。新人靜靜地坐在妝台前,綉紅的大紅蓋頭把她和周圍的一切隔開了,眼前只是一片紅色的神秘的朦朧。新娘名叫李清照,是宋徽宗時禮部員外郎李格非的女兒。就要為人之婦了,她不由想到,十八年恬靜的閨閣生活,一晃眼就過去了。還是攀坐在父親膝頭的年齡,上百首古詩就已能琅琅上口,到了少女時期,執筆屬文,展卷吟詩,更是錦心綉口,吐屬風流。她一天天長大,在婷婷玉立的風姿之外,更多了一層至誠淳樸的書卷氣。她以王獻之的字帖學書,寫得一手秀麗的小楷,鐵劃銀鉤;她對前朝李思訓、王維的金碧、水墨兩大畫派都十分酷愛,也常常研朱揮毫,作幾幅翎毛花卉。她通音律,早在兒時就已學會撫琴;她父親常對她母親感嘆:「我的清兒若是個須眉男子,采芹入泮,怕不象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現在她就要成為吏部侍郎趙挺之的兒媳,青年大學生趙明誠的妻子,她不由感慨系之。正是冬天,一個丫環特地送來一枝梅花,拜過天地,喝過交杯酒,她和趙明誠入了洞房。
趙明誠酷好金石,在攻讀經史之餘,對於彝器、書帖、字畫,每每刻意搜求。晃眼婚後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李清照對於金石學也有了濃厚的興趣,幫助丈夫考證、鑒別。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愈來愈深,趙明誠在大學讀書,每月朔、望才能請假回來,盡管同在一個汴京城中,李清照仍覺得如隔迢迢雲漢,半月一次的相逢,也當做一年一度的七夕。
這天是上元佳節,正好也是趙明誠回家的日子,趙明誠剛在書房中坐定,丫環來報,有一位大學來的青年公子求見。當那公子走進書房,但見他頭戴綉花儒巾,身著湖色棉袍,足登粉底緞靴,眉清目秀,風度翩翩。趙明誠連忙起坐,動問尊姓大名。那書生舉止瀟灑,還了一揖,答道:「小生與兄素有同窗之誼。半月不見,吾兄為何如此健忘?」趙明誠醒過神來,不覺哈哈大笑,一把扯過女扮男裝的妻子。吃過午飯後,男裝的李清照帶著丫環,隨著趙明誠穿街過巷,來到全城的中心大相國寺。游過了大相國寺,蜇進一家外灶內堂的小吃鋪里,趙明誠專揀那市井之人慣吃而李清照見也沒有見過的小吃,讓李清照都嘗一點,然後又在流浪藝人的擔子上買了些小泥人之類的玩物。大家閨秀出身的李清照第一次走上街頭,自然是格外新奇,格外快活。
歲月就這樣無憂無慮地過去了。
不料,趙挺之與李格非都因得罪權臣蔡京而罷官,趙挺之在一波三折的政治斗爭中死去,趙家父死家敗,心寒已極,趙明誠與李清照離開汴京,回到趙明誠的故鄉青州。趙明誠性情淡泊,屏居鄉里後,更加潛心於金石書畫的搜求研究,家中原有的一點積蓄,除了衣食所需之外,幾乎全用於搜求書畫古器。前幾年趙明誠剛出仕時,就對李清照說過:「寧願飯蔬衣簡,亦當窮遇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李清照深深理解丈夫的志趣,把他這種愛好,比作杜預的「左傳」癖和王維的「書畫」癖,李清照千方百計宿減衣食的支出,自己以荊釵布裙,代替了明珠翠羽,而每得一帖罕見的古書、名畫或彝鼎金石,夫婦二人便共同校勘、鑒賞、整集簽題,指摘暇疵,其樂融融李清照在史事上的博聞強記,甚至超過趙明誠,令趙明誠贊嘆不已,歡喜不已。
有時夫妻倆也談論詩文。一天,趙明誠說道:「我就喜歡你那些『驚起一灘鷗鴛』,『夾衫乍著心情好』,『梨花猶謝恐難禁』一類句子,彷彿不經意為之,可是我苦苦尋思,卻總也想不到,道不出。若刻意斧鑿,反倒弄巧成拙。」李清照說道:「我幼年弄筆之初,常聽父親說:『文不可苟作,誠不著焉,則不能工。且晉人能文者多矣,至劉憐酒德頌,陶淵明歸去來辭,字字如肝肺出,遂高步晉人之上,其誠著也。』古人雲:言為心聲。樂府詩詞並著,講究詞隨意發,情景交融。或吟或唱,均可使人心動情隨。若刻意雕琢,工求纖麗,就味同嚼蠟了。」
接著兩人又討論起本朝的詞家柳永、蘇軾、王安石。李清照認為柳永詞的缺點是:多寫風塵浪子,詞語塵下。蘇軾的詞是:只可稱為句讀不茸之詩,卻不可稱之為詞,是念得唱不得的。王安石、曾鞏的詞則更是讀也讀不得。
光陰荏苒,在一個秋風蕭瑟,桂子飄香的時節,趙明誠得到友人劉跋的書信,約他到泰山訪古,李清照無法隨他一起去泰山,就幫丈豐打點行囊,備下菜食,為丈夫餞行,席上李清照在一幅錦帕上寫下了為趙明誠送別的一闋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占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趙明誠讀了此詞,就把登泰山、訪古碑的心思,減去一半;人雖離家愈來愈遠,心卻愈來愈近,身還未到泰山,心卻早已在計算歸期了。
趙明誠與李清照結婚二十六年了,二十六年來,政局一直處在急劇的變化和動盪之中。宋徽宗是一個有藝術才華的皇帝,除了篤信道教外,還擅長書、畫、樂、舞,喜歡醇酒、美人。精神上的奢靡,必須有物質上的奢靡作後盾,於是蔡京專門派人到全國各地搜羅名花、奇石、佳樹、珍玩運到京都,供他觀賞。運送這些花石樹木的車船,便稱為「花石綱」。「花石綱」所經之處,民夫蝟集,錢谷一空。徽宗又在都城內興建祭祀用的「明堂」,安放九鼎用的「九成宮」和供游賞的,「延福宮」,窮極奢麗,激起各地起義,金軍南下,北宋滅亡,宋室南渡,趙構成了南宋的第一個皇帝,定國號「建炎」。
已是建炎三年,趙明誠被朝廷罷去江寧太守的職務,夫妻兩人乘船決定到洪州暫住,一路行來,兩人談論的都是國家興亡。李清照說道:「皇皇華夏,自古不乏英雄豪傑。
就說我們大宋吧,這幾年,出了多少忠肝義膽之士!李綱李樞相以文臣而兼武事,受命於危難之際;宗澤宗留守以孤軍扼守危城、彌留之際高呼渡河;就拿那位年輕的太學生陳東來說,以書生而赴國難,幾次伏闕上書,終至被朝廷斬首。丹心碧血,浩氣長存。」
趙明誠續道:「古代蜀國望帝禪位出奔,還日夜思念故國,化為啼血的子規。如今,二帝蒙塵,神州板盪,又有誰思念我們這風雨飄搖的故國呢?」
船隊已進入和州境內,李清照指著北岸向西的一道水流對趙明誠說:「那就是霸王自刎的烏江啊!你剛才說得好,望帝懷念故國,化作子規,啼血哀嗚,就是那漫山遍野的杜鵑,也變作了他的滿腔碧血!楚霸王逐鹿敗北,無顏見江東父老,寧肯一死以謝天下。這比起那棄天下百姓於不顧,苟且偷生,偏安一隅的人,要有氣節的多!」言罷,禁不住擊打船上的桅桿,放聲吟道: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就在同一年,再赴建康任職的趙明誠死在剛上任不久的太守府中,李清照趕到建康,為趙明誠營葬,終於支持不住,猝然病倒。趙明誠死了,李清照的愛情與希望跟著死去,她多麼渴望在九泉之下追到趙明誠,然而她還必須活著。她把哀怨而失神的目光投射在床頭一卷卷書冊上,一個意念愈來愈鮮明地在心頭升起,為趙明誠整理他所寫的有關為金石彝器考證文章,因為這些金石彝器是夫婦兩人二十九年來共同歡樂的源泉。
又是五年過去了,李清照帶著他們夫婦殘存的書畫、金石、碑帖和趙明誠的一些手稿,流徒東西各地,先後到了越州、台州、溫州、衢州,最後到了杭州。
又是兩年過去了,再過一天就是上元佳節,隔壁鄰家的院子里傳來陣陣的笛聲,夾雜著江南水鄉的蓮歌漁唱,李清照掀簾走進屋內,只見條幾上的古瓶里,斜插著幾枝梅花,地上的火盆里炭火正旺。這些使李清照豁然想到三十幾年前的新婚之夜,也是通紅的炭火,也是清香的梅花。鄰家的笛聲停了,傳來幾個少女的說笑,李清照來到窗前向那邊望去,只見三四個十六七歲的少女插著滿頭珠飾兒,戴著鋪翠小冠兒,紅妝艷裹,立在殘雪的院子里,准備去看上元的花燈。三十多年前,中州盛日,汴京街頭,在她們這樣年齡,她也曾換了男裝,和丈夫一道去觀燈夜遊的,李清照想得呆了。李清照轉過身來,默默地從書架上取了趙明誠的手稿,放在書案上,戀戀地撫摸著那經自己補充謄錄的趙明誠手稿,閉上眼睛,流下兩行清淚。城中遠處,隱隱傳來鞭炮的僻啪聲和孩子的歡笑聲,夜已深沉,李清照取出一幅素箋,反復沉思吟詠,寫出:
永遇樂·元宵
「落日熔金,暮雲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翠,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低下,聽人笑語。」
秋風瑟瑟,秋雨瀟瀟,又是八月。經過幾年的辛勤工作,李清照將趙明誠研究金石的遺稿一一校正謄錄,又作了些增補,全文用細宣工楷謄寫,全部竣工。這天下午,李清照親手在素絹封面上恭楷寫下:
金石錄(三十卷)
宋秘閣修撰,知湖州事,東武趙明誠撰。
寫完後叫丫環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寶預備好,擺到院子里菊花畦邊。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箋用鎮紙壓著,端起酒杯,前塵往事,驀地升上心頭,她接過把三杯酒傾在地上,說道:「明誠,我們夫妻慘淡經營幾十年的金石書畫,一毀於戰火,再毀於盜寇,如今已所剩無幾了。今後,我活一日,便與這些書畫廝守一日,你就放心吧!也許,那些被毀的書畫,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愛惜,不肯讓它留在人間吧!如果是那樣,我也就心安了……。」然後回屋寫起金石錄後序來,在金石錄後序中她最後寫道:
「嗚呼!余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了,人得之,又胡足道!」
寫完這篇後記,已是黃昏時分,她獨自倚著窗兒,恰見一群歸雁,掠過長空:一隻孤雁,遠遠尾隨在後。不多時,淅淅瀝瀝,又下起小雨來,無限孤寂、悲凄、痛楚,抑鬱之情從心頭湧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奮筆疾書: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死於哪年已不可考,她的傳世之作是漱玉詞,基本屬婉約派,由於她一生經歷比晏幾道、秦觀等更艱苦曲折,加上她在藝術上的力求專精和在文藝上的多方面才能,詞的成就超過了他們,她後期的詞還兼有豪放之長。她的思項羽詩和「南渡衣冠思王導,北來消息少劉餛。」的詩句反映出她憂國憂民的情懷。
一代女文豪班昭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學淵源,尤擅文采。她的父親班彪是當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宮,教授皇後及諸貴人誦讀經史,宮中尊之為師。
班昭十四歲嫁給同郡曹世叔為妻,所以人們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以個性而論,曹世叔活潑外向,班昭則溫柔細膩,夫妻兩人頗能相互遷就,生活得十分美滿。
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現在幫她的哥哥班固修前漢書,這部書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正史中寫的較好的一部,人們稱贊它言賅事備,與史記齊名,全書分紀、傳、表、志幾類。還在班昭的父親班彪的時候,就開始了這部書的寫作工作,她的父親死後,她的哥哥班固繼續完成這一工作。班固,字孟堅,九歲能作文,稍大一點,博覽眾書,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前漢書時,卻因竇憲一案的牽連,死在獄中,班昭痛定思痛,接過亡兄的工作繼續前進。
好在班昭還在班固活著的時候就參予了全書的纂寫工作,後來又得到漢和帝的恩准,可以到東觀藏書閣參考典籍,所以寫起來得心應手。
前漢書出版以後,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學者爭相傳誦,前漢書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這兩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長班固死後獨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謙遜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學問十分精深,當時的大學者馬融,為了請求班昭的指導,還跪在東觀藏書閣外,聆聽班昭的講解呢!
班昭還有一個兄弟是班超,我們現在常用的兩個成語「投筆從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語演化而成的,反映出他的智勇過人,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遠侯,拜西域都護,揚漢威直至中亞細亞三十年之久。
漢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兒子班勇隨安恩國入貢的使者回到洛陽,帶回他給皇帝的奏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人玉門關。謹遣子勇,隨安西獻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其目見故土。」表達出一種濃郁的葉落歸根的思想,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後,三年後朝廷仍不加理會。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對年已七十,客居異鄉的哥哥班超,產生一股強烈的的依戀、憐憫心情,於是不顧一切地給皇帝上書:
妄同產兄西域都護,定遠侯超,幸得以微功得蒙重賞,爵列通候,任二千石,天恩殊絕,誠非小臣所當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軀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會陳睦之變,道路隔絕,超以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固其兵眾,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詢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發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其全力,以報答天恩,迫子歲暮,犬馬齒索,為之奈何?
蠻夷之性,悼逆侮老,丙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好究之原,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感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超之氣力,不能從心,便為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棄忠臣竭身之用,誠可痛也!故超萬里歸誠,自陳苦急,延頸逾望,三年於今,未蒙省祿。
妾竊聞古者十五受兵,六十還之,亦有休息不任職也。緣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萬國之歡心,不遺小國之臣,況超得備候伯之位,故敢觸死為超求哀,乞超余年,一得生還;復見闕庭,使國家永無勞遠之慮,西域無倉猝之憂,超得長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急。
班昭代兄上書,說得合情合理,絲絲人扣,漢和帝覽奏,也為之戚然動容。特別是文中的最後兩句,引用周文王徐靈台,掘地得死人之骨,而更葬之。魏文侯之師田子方,見君棄其老馬,以為少盡其力,老而棄之,非仁也,於是收而養之。兩則故事明諷暗示,漢和帝認為不再有所決定,實在愧對老臣,於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護,接替班超。
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
任尚抵達任所,班超一一予以交代完畢,任尚對班超說:「任重慮淺,宜有以海之。」希望班超對他治理西域一些忠告,班超語重心長地說:「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而蠻夷懷鳥獸之心,難養易敗。今君性嚴急,水清無大魚,察政不得嚴苛,宜盪佚簡易,寬小過,總大綱而已。」但班超走後,任尚私下對親信說:「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任尚不能借重班超的經驗,竟以嚴急苛虐而失邊和,這是後話。
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陽,拜為射聲校尉,他離開西域疏勒時本已有病,來不及和妹妹好好地聊聊,加以旅途勞頓,回家一個月就病逝了,班昭無言以對。
班昭以她的文采,完成了哥哥班固的前漢書打動漢和帝的心,使哥哥班超回歸洛陽。班昭的文采還表現在她寫的女戒七篇上。
七戒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
④ 有哪些明星光是站那不動都有氣質
我個人很喜歡小陶虹,她渾身散發著一種光芒。
陶虹真是一個天生的演員,既專業,又靈氣十足,懂畫面,懂機位,懂鏡頭,懂人物,劇本也被她拉到一定高的水準,分鏡切換和美感,有那麼一種電影的質感。真的太棒了,完美詮釋了章子怡說的演員必備的想像力、創造力。
陶虹說「表演不是我的職業,是我的生命,所以我從來都會尊重我的生命。我如果不熱愛我可以不幹它。我希望我在我有生之年,乾的所有事情,盡量都是我心甘情願的,盡量都是充滿著所有的正能量和熱情在做。」
陶虹尊重演員這個職業。電視劇《空鏡子》里陶虹和牛莉有一場互扇巴掌的戲,采訪里提到過她們倆提前商量好要真打,然後實拍時兩個人都把對方打出畫面外了。
⑤ 最美和聲第二季的熱門學員
王逸潔:
北京衛視《最美和聲》「合二為一」的新階段,學員的誰去誰留成了本場節目最大的關注點。在第三期節目中以一首「狼」驚艷全場,並被觀眾稱呼為「女狼」的王逸潔在本期節目中與孫楠戰隊的朱婷婷則選擇挑戰經典歌曲《美麗的神話》,引發了節目的收視高潮及業內外人士一致好評,尾聲部分王逸潔展現的飄渺高音,尤為「驚艷」,堪稱完美。
對於自己,王逸潔如是說:我是一個內心有許多東西要表達的人,可我明白一個人所要表達的事並非所有人都能懂,也並非所有人願意懂,包括你的音樂,也不會起到絕對性的作用,因為公德心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我希望用音樂去表達一份信念與信仰,我期待自己「綠色歌手」的願景早日實現…
王奕丁:
在第一期節目當中,女學員王奕丁就演唱了一曲改編版的《蘇三說》向陶喆表白。更具爆點的是,在總導演韓紅的鼓勵下,這位叫王奕丁的小姑娘竟然在台上勇敢地說出自己「從小就想嫁給陶喆,今天特意為他而來」。面對突發狀況,陶喆略顯小小尷尬,不過二人成功組隊,其他三位導師則即興來了一段和聲版《今天你要嫁給我》,用2014《最美和聲》獨有的方式開起了這對師徒的玩笑。
於文文:【大連女孩於文文「迷倒」蕭敬騰獲封女神[圍觀]】出生在大連,15歲隨父母移民國外,在世界知名的伯克利音樂學院學習電吉他專業,這就是在2014《最美和聲》第三期出場的大連女孩@Kelly於文文,這位最亮眼的才貌雙全的「女神」,還沒正式出場就惹得導師hold不住看傻眼,大贊「美女」。
九九:去年遭蕭敬騰放棄的學員九九再次登上2014《最美和聲》的舞台,以一曲渾厚的《我是一隻小小鳥》贏得四位導師的和聲,蕭敬騰看到如今的九九更是幾度真誠表白稱「你可以生我氣,我知道讓你傷心過一次,我尊重你的選擇,但我今天真誠的希望你加入,我喜歡現在的你。」面對蕭老師如此熾烈和真誠的表白,大家本以為可以見證二人的再次攜手,誰料九九最終還是選擇了陶喆,惹得雨神的粉絲們紛紛為偶像打抱不平。
査査
1、走紅網路:
「我的家就在/二環路的里邊,這里的人們/有著那麼多的時間」,如果說何勇的《鍾鼓樓》唱出了許多人心中對老北京變遷的感懷,那麼査査則是在用自己的歌聲訴說,作為一個來自台北的北漂女孩,在這座讓人迷戀的城市感受到的快樂。獨特而有質感的女聲讓這首經典的搖滾歌曲變得更加清新迷人,更出人意料的是,這位倔強追夢的北漂女孩竟是曾在台灣小有名氣的女子搖滾樂團「櫻桃幫」的主唱。在節目播出後,網友們對査査靚麗的外形和獨特的嗓音十分感興趣,更有網友爆出驚人消息,稱査査原名査家雯,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侄孫女,並曾在網路上因自彈自唱一曲《旅人》走紅網路,査査的爺爺查良鑒是金庸(本名查良鏞)的堂哥,二人均為海寧査氏後人,許多人連連感慨「査家人才多」
2、回應質疑:
《最美和聲》首期節目播出後,査査也一下子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各種註解鋪天蓋地的向她涌來。4月23日下午,査査發布了長微博回應各方質疑,稱自己「和金庸爺爺確實只是遠親關系」,同時,査査也表示自己不願強調但也不會否認這樣的身世,能夠有如此成就非凡的叔公,自己感到十分光榮,希望能夠向長輩學習,通過創作表達出自己身處和看見的事情。除此之外,査査還在長微博中袒露心聲,她認為「音樂本來有眾多選擇,但在這時代的驅策下,像我這樣想唱自己創作的音樂的人似乎已經慢慢失去舞台。」作為一個原本就小有名氣的歌手,査査還在長微博中解釋了自己參加選秀比賽的原因,稱「看到很多更多優秀的音樂人,就快要淹沒在這樣的環境里,相信《最美和聲》是一個重視音樂性的高品質節目,能夠願意與我大膽的冒險,雖然我既唱的不高,也不特別大聲。」
3、邀歌金庸:
據悉,在前不久金庸先生90大壽時,査査還現身參加了北京地區舉辦的「金庸武俠與中國夢」活動,此外,査査也表示如果能夠找到合適的機會,希望以晚輩的身份向金庸先生邀歌,倘若果真能夠看到金庸先生寫給侄孫女的詞作,也算是金庸迷們的一份額外的福利。
曾文力:
來自廣東的曾文力從小喜歡唱歌,拿過地方上各種唱歌比賽的獎項,爸媽都把他視作驕傲。然而曾文力並不滿足現狀,這次來到《最美和聲》,希望能夠成為一名職業的歌手。隨著年紀漸漸大了,身邊朋友好多都已經改行,而曾文力堅信自己的座右銘:「所有事情到最後一定是好事,如果不好那是因為還沒到最後。」所以一直到現在還在堅持唱歌。
蕾蕾:
蕾蕾在《最美和聲》舞台中憑借一首《marryyou》先後吸引三位導師為其和聲,最後被黃綺珊導師收入麾下。蕾蕾7歲就和父母一起到了美國洛杉磯,從小就喜愛唱歌,但是在美國學習音樂費用十分昂貴,懂事的蕾蕾為了不加重父母的負擔,經常一個人躲在洗手間和車里偷偷練習。上了大學以後,通過自己賺來的錢,蕾蕾找到聲樂老師,學習了短短2年的音樂。這一次來到最美和聲,希望能夠通過現場的專業導師得到一些音樂上的指導和建議。
苟乃鵬:
外表粗獷的選手苟乃鵬用一首「爺們版」《我願意》吸引了蕭敬騰、黃媽兩人為他和聲,蕭敬騰更是公然示愛表示「我真的愛你,愛你的人,愛你的聲音。」不料黃媽只用一句「你爺們的聲音一出來,媽就不行了」成功收入一名強力學員。「老蕭不願意,他不願意」孫楠見狀望著蕭敬騰同情的唱道,「傷心的,Saygoodbye」。面對這兩位的「調戲」,蕭敬騰只好高唱「I』msosad!」
⑥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各是哪幾位
「金陵十二釵」指的是《紅樓夢》最主要的女性群體。她們分別是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薛寶釵、林黛玉、史湘雲、妙玉、秦可卿、李紈、巧姊、王熙鳳。根據箴言性質的「金陵十二釵」正冊詩畫和「紅樓夢十二曲」,以及結合小說全文內容,本人將「金陵十二釵」十二首詩各取其中一字,並進行整理,即得「元迎探惜,釵黛雲妙,卿紈巧鳳」十二字,即可演繹成「原應嘆息,釵帶雲渺,卿紈巧逢」。
對於「原應嘆息,釵帶雲渺,卿紈巧逢」這十二字,在本人看,是對中國封建社會婦女,特別是社會的上層婦女群體的很好描述。就是說,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婦女是受迫害最深的對象,對於廣大婦女。應該予以廣泛的同情和理解,她們的命運如同天上的雲彩一樣漂浮不定,有的雖然夫貴妻榮,子孫滿堂,令人羨慕,但也是純屬偶然,對於象王熙鳳,即便做了封建禮教的幫凶,也應根據王熙鳳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身生存的需要,進行理解和同情。
金陵十二釵之首當屬賈元春。她是賈政和原配夫人的嫡親女兒。因為才、貌、德均極佳,早年入選皇宮伴駕,很得皇上寵幸,有一般女子難以擁有的榮耀,是封建女子努力效仿的對象。
賈元春,身受皇帝的寵愛,成為皇室顯赫人物。正月十五,元妃省親時,擺出的儀仗是只有皇後所全副鸞駕,威風之至,非一般宮內人物所具有的。元春之兄弟姐妹,乃至親生父母、祖母,均需要向她行君臣大禮,寧、榮二府,為了元妃省親,特別營建氣勢宏大、華麗的省親別墅——達官園,這些足以證明元春是一個何等富貴的人物。即便如此,本人仍然認為,賈元春是一個悲劇式人物,仍然無法掙脫封建禮教枷鎖的束縛。從另外的角度看,她只不過是被皇帝小老婆。是一個被皇帝玩弄的寵物而已,她的價值只能通過皇帝的寵幸來體現。似乎元妃省親時,排場很大、很榮耀,但是還是不能忽視其實質,普通女子,在省親娘家時,可以住上幾天,和姐妹們一起,歡度元宵,而元春則沒有這可能,必須在規定的時刻,趕回皇宮。此外,為了博得皇帝的一時寵幸,她還不得不參與宮廷的勾心鬥角以及外圍的朋黨之爭,需要付出很多的心思,要不然,賈元春會埋怨眾人,將她送到一個見不得人的地方呢?可以這么說,在封建社會里,任何婦女也擺脫不了皇權、族權、夫權對其的壓迫,即便在盛唐武則天時代,也是如此。只不過,在唐朝,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如南北朝時期,中原被外來少數民族勢力佔領,傳統意識,被少數民族習慣沖淡,在倫理等方面,束縛比較單薄,加上武則天當政,出現了隋唐時期一時的婦女解放,如女舉、女官等,但是這所謂的婦女解放,也是曇花一現。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南北朝的出現,也就不會出現武則天當政,以及所謂婦女解放的到來。賈元春,沒有武則天的才能,因此,也就沒有武則天的當政的榮耀,她的命運是好不了的,曹雪芹將她列入薄命悲嘆的「金陵十二釵」了。根據皇權的安排,曹雪芹自然將其列入十二釵之首。
至於「金陵十二釵」的其他諸人,大多是生活在幽深如海的侯門圈內的大閨大秀。她們處優尊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被人伺候,生活的范圍狹小,面對的空間更小,沒有被皇帝寵幸的幸運,因此,她們的命運更是不濟。雖然,她們衣食無憂。但她們也沒有農村婦女的自由。她們有對美好生活、婚姻的嚮往慾望,但爭取美好生活、婚姻的勇氣以及實際行動。對於來自社會的壓迫,她們無法避免和反抗,有的只能是在詩文上自怨自艾,有的逆來順受,有的則青春無望,遁入空門,做一個青燈照壁的佛家弟子,還有最終落得欲潔不能,身陷污淖,不知所歸的結局。
林黛玉,作為賈府的外親,投奔了外祖母賈母,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加上與生活的環境不能融和,無法得到外人的理解,導致她的性格孤僻,無法被賈府接受,被剝奪自主婚姻的權利,整天詠嘆著「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哀調,最終是淚灑花冢,倩魂離殼。她的結局自然最被眾人所同情。對於史湘雲,她的結局也不是樂觀,相對而言,在性格上,她比林黛玉要開朗一些,因此,她的終結也稍微好一些,找了一個門戶相對的夫婿,但好景不長,青春喪偶,空守閨房,珠黃而去。
對於薛寶釵、王熙鳳,按照一般的人員看待,她們比較可恨,似乎是封建禮教的幫凶。因此,為了甄別社會的誤解,本人有必要多用一些詞句進行說明,曹雪芹將她們列入薄命之金陵十二釵的原因。
對薛寶釵的對待,因人而異。在代表著封建勢力的賈母等人眼中,薛寶釵是一個知書達理、待人忠厚、人緣頗好、行為端莊,淑賢聰慧,無疑是賈府最理想的孫媳婦的人選;對於賈寶玉來說,薛寶釵,美麗大方,精於經濟世道,是一個接近,但不可接受的人物,因此,不是賈寶玉人生伴侶的合適人選;從一般的世俗眼光看,薛寶釵是一個破壞賈寶玉、林黛玉婚姻的主要障礙,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本人不盡其然,對於一個人物的理解,分析需要從人物的環境、背景進行,不能簡單地以感情替代一切。因此,對於薛寶釵的通解,需要從她的社會、生活、家庭、教育等因素出發加以分析。
薛寶釵,是出生於金陵四大世家「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土」的薛家。從小接受了比較系統封建教育,年少喪父,與寡母相依為命。雖然薛家也曾經依靠皇權,是個具有特權的紅頂皇商,做過較好經營,躋身金陵四大世家之列。但隨著父親的早逝,家道衰敗,更兼上有一個極不成器的,成天在外鬼混,吃喝玩樂,屢犯命案的哥哥折騰以及一個野蠻無比、紅杏出牆嫂嫂夏金桂的胡鬧,薛家已經是山窮水盡,無力支撐金陵世家門面,投靠姨丈賈府的地步。雖然薛母與王夫人親為姐妹,但在賈府畢竟是寄人籬下,薛母本身沒有多大的主見,在薛家被薛蟠、夏金桂折騰得人心憔悴,需要賈府幫助的時候,對於賈母等提出讓自己的女兒薛寶釵與賈府嫡傳孫且為自己悅於接受的賈寶玉成親的要求,能予以拒絕嗎?面對自己日趨衰敗的家族,身為薛家的女兒薛寶釵,受過正統的封建禮教教育,知書達理,善解人意,對於自己的母親已經應允賈府提出的親事,與之結合的賈寶玉,是自己樂於接受的對象,能予以拒絕嗎?雖然,薛寶釵自己也很清楚,與賈寶玉的結合不妥,但是薛寶釵也無法迴避宗族聯姻的事實,也沒有力量於之抗衡。最終,賈寶玉婚後出走,薛寶釵落得空守閨房,斷送了自己的青春,成了封建禮教以及賈、薛家族交易的殉葬品。誠然,由於薛寶釵的介入(這介入有主動的一面,但被動的因素還是佔主導地位),給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帶來傷害,為眾人所不願接受,但薛寶釵的悲劇式的結局,也應該予以同情,至少不應幸災樂禍。傷口撒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薛寶釵是封建社會夏不同於林黛玉、史湘雲、李紈等人之類的另外一種悲劇式人物。對於她,我們應該理解和同情。因此,曹雪芹將薛寶釵也列入了命薄的金陵十二釵的行列。
王熙鳳,曹雪芹對於她亦怨亦惜。作為王夫人的親侄女,以及自己父親的顯赫,在賈府眾多的女性中擁有很好的勢力背景,艷麗、能幹,具有一般女子少有的潑辣,「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是她的絕妙的描述。在作者筆下,王熙鳳是賈府代表統治力量的幫凶、走狗。她精於權術,手段刻毒,為非作歹,是破壞賈寶玉、林黛玉婚姻的元兇之一。她善於利用包括自己的美色在內等優勢,採用哄、瞞、騙、拉、壓等方式,結黨營私,將寧、榮二府置於自己一手之下。她制服了賈璉、賈蓉、賈薔、平兒、秋桐;害死了自己的情敵尤二姐以及醉心於己的賈瑞,還利用了官府,拆散了丫鬟金哥的婚事,進行投機倒把,牟取私利。不過,王熙鳳最終因為「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遭到包括自己的丈夫賈璉在內的眾人唾棄。雖然,她有一定的才能,但是,也無法擺脫自己身上的君權、族權、夫權的束縛,最後一樣遭到自己丈夫賈璉休棄,郁病而死。盡管王熙鳳,面目如此可憎,對於她的結局,曹雪芹還是考慮到中國封建社會,廣大婦女出於無奈,只得主動、被動參與統治力量對自己的同類的迫害,以換取相對滿意的地位的現實予以同情,因此,將她列入了金陵十二釵行列。
除了賈元春為賈府嫡親所生,為萬人所仰慕的貴妃外,賈氏四姐妹中的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三位,均為庶生,在地位既不能與賈元春所比,也不能與林、薛、史三人相比。她們只是在丫鬟、奶媽、僕人面前稱為主子。她們的出生似乎註定影響著她們的命運,她們的結局也比元春以及林、薛、史的結局差,一個是由父母做主,嫁給一個禽獸不如,「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孫紹祖,不到一年被折磨而死;一個是遠嫁邊關官宦之子,探親無期;還有一個青春無望,遁入空門,削發為尼,成了青燈古寺的佛家弟子。
妙玉,生於官宦之家,父母早逝,無所歸依,削發為尼,但因為凡塵未凈,俗根未除,最後落得強人擄掠,欲潔不能,不得善終。
秦可卿,被認為賈府禍害之首。一個出生妓院,不知父母是誰的女人,被一個無兒女的寒儒秦邦業收養,因為早年與賈府有些瓜葛,順勢入嫁寧府,與賈蓉為妻。她生性放盪,曾經勾引過叔輩的賈寶玉,常與自己的公公賈珍通姦,在被丫鬟撞見,無顏面世。自縊於天香閣。賈珍裝腔作勢地大哭打鬧,為其鋪張,買了個五品龍禁尉夫人的封號。作者認為,秦可卿在寧府中,雖然擾亂了正常的倫理秩序,是處於被人任意宰割的環境,與公公賈珍的通姦,是迫與賈珍的威淫發展而成,也是一個值得同情的人物。可以說,秦可卿,如同唐朝的楊玉環那樣的悲劇人物,即便楊玉環做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兒媳,但在封建社會下,皇權高於族權,族權高於夫權、父權,不得已做了公公的性夥伴。從這一點出發,曹雪芹將秦可卿列入金陵十二釵,也是有理由的。
巧姊、李紈,二人的命運,在金陵十二釵中算是比較偏上的。她們的結局勉強認為有一個較完美的善終。李紈,年少喪夫守寡,整個生活的內容是十分單調、枯燥。她把自己套上三從四德的枷鎖,對生活麻木不仁,猶如死灰一樣,只是教兒子念書,帶著姐妹們做針線,組織桃花社吟詩、作畫,以度過空虛的時光。她的前途與她的兒子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最後兒子中舉,給她帶來了一絲曙光,但此時,李紈已經是人老珠黃,步入暮年,應該沒有多好的結局。
巧姊,年少命運多謇,險些被自己的親生舅舅賣入妓院,落入煙花,但苦盡甜來,找了一個殷實的地主之子作為丈夫,相對而言,自己有一個比較大的自由空間。
「金陵十二釵」是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婦女群體的縮影。作為社會上層婦女,在衣食上沒有後顧之憂,有如此的命運,可以想到,封建社會的中、下層的婦女的命運了。
在封建社會中,婦女是承受著君權、族權、父權、夫權四座大山,無論她的地位如何,上至國母皇後、貴妃,下至丫鬟、娼妓,這種局勢是無法改變的,即便在武則天當政的時期,也是如此。在中國傳統意識中,男人是婦女的主宰,可以決定婦女的去留,丈夫可以隨時將妻子休棄,妻子只能絕對服從丈夫的決定,即便在丈夫去世的時候,家庭也是以兒子為主。在那個時代,男子可以娶妻納妾,皇帝可以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平民也可三妻四妾,在外自由尋花問柳;對於女子,則需要她們三從四德,從一而終,不得拋頭露面,更談不上偷養漢子,否則,將面臨的最嚴厲的懲罰。
《紅樓夢》是曹雪芹對封建社會上層圈內婦女描寫,「金陵十二釵」的命運是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婦女群體寫真,是中國封建社會婦女命運狀況的一個反映。《紅樓夢》與魯迅的《祥林嫂》一樣,為中國婦女的不公平而吶喊,控訴中國封建制度的血淚事實,為中國婦女解放起到推進作用。
⑦ 五行缺土喜起名朱子雯和朱梓雯那個好
第二個比較好
⑧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是指哪幾個人物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指的是薛寶釵、林黛玉、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這十二個人物。
金陵十二釵,是四大名著當中《紅樓夢》裡面最為優秀的十二個女兒,金陵是一個省,也是金陵十二釵的原祖籍。
釵指的是女兒的意思,太虛幻境薄命司以十二為一組將金陵省上中下三個等級的女子變成了正冊,副冊,和又副冊。
在《紅樓夢》當中金陵十二釵大多數是以四大家族當中主子的身份出現,其中有八位是出身於四大家族當中的貴族小姐,只要妙玉一個人不是四大家族的親眷。
(8)朱子雯是不是大美女擴展閱讀:
金陵十二釵人物介紹:
1、薛寶釵:曹雪芹和高鶚筆下的薛寶釵聰明乖巧,精明能幹,堅強自信。在《紅樓夢》里,她的才,她的貌,特別是她的為人處事,是讀者有目共睹的。
她博學多才,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不曉;各地風土,人情世故無一不通。就連醫葯之理,薛寶釵也有所知曉。
她懂得感恩孝敬,知道為人處事,學會助人為樂,謙讓寬容。薛寶釵既能愉悅長輩長者,又能親近平輩姐妹,還能關愛下人,同情和幫助弱小者。
可謂老少和三班,主僕親兩面,贏得上下一片稱贊。林妹妹的一生為心,寶姐姐的一生為禮,所以黛玉帶著不妥協的堅持死去,薛寶釵因懂得圓融跟現世妥協而活下來。
2、賈元春:賈元春乃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寶玉長姐。入宮後,加封為賢德妃。賈元春是個傳統的完美女子,孝順端莊,大氣又有才華。
但後宮女子爭寵尤勝戰場,子嗣無出無依無靠,這些宮廷生存上的焦慮,無時不刻的不壓抑在元春身上。連她省親時想跟父母親述述天倫之情。
父親賈政卻都要用君臣之禮,官方語言回復於她,這讓元春更加心酸難過,愈發感覺自己的無依無靠。
她曾在死之前,再三告誡過親人,不要貪圖表面的繁華奢靡,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必跌重、盛宴必散。
可惜,賈府的男人們,仍然依仗賈元春的榮耀在末世里花天酒地,奢靡頹廢。更無一人,能體會她帶給賈府榮耀背後忍悲強笑的凄涼。
3、賈探春:賈探春一直是金陵十二釵中較有爭議的人物。一方面,她出眾的才貌和卓越的管理才能讓人心生敬慕。
另一方面,她強硬的個性也惹人側目,尤其是其對於生母趙姨娘的態度,更讓讀者感到不解和不滿其實,探春作為帶刺的紅玫瑰。
最深的一根刺恰恰藏在她自己的心裡,這根刺就是她庶出的身份了。賈探春所有超人的表現,其實都是在掩蓋自己深深的自卑與不堪的身份。
她極力想要把自己的庶出身份抹掉得一干二凈,所以才拚命打造自己的才幹、高貴、能幹。相比林黛玉的愛情幻滅淚盡而逝,薛寶釵一輩子獨守空房,賈元春的早逝皇宮,賈探春的遠嫁結局似乎要好得多。
⑨ TVB男女演員有哪些,越多越好
tvb女演員
陳茵媺Aimee Chan
陳芷菁Astrid Chan
陳宛蔚Calinda Chan
陳詩慧Eva Chan
陳珈穎Ka Wing Chan
陳美詩Macy Chan
陳艾塤Nikita Chan
陳敏之Sharon Chan
陳倩揚Skye Chan
陳蕊蕊Yuri Chan
陳法拉Fala Chen
陳爽Sherry Chen
陳自瑤Yoyo Chen
鄭寶源Grace Cheng
鄭欣宜Joyce Cheng
張雪芹Candy Cheung
張舒雅Edelweiss Cheung
張嘉兒Kayi Cheung
張慧慈Wai Tsz Cheung
曹敏莉Mandy Cho
周家蔚Janet Chow
周美欣Lorretta Chow
朱倩兒Denise Chu
朱凱婷Heidi Chu
朱慧敏Queenie Chu
徐淑敏Suki Chui
鍾嘉欣Linda Chung
鍾溥敏Mandy Chung
范彩兒Jenny Fan
向海嵐Anne Heung
何傲芝Gigi Ho
何傲兒Lily Ho
菁瑋Luvin Ho
熊穎詩Mizuni Hung
葉凱茵Hoi Yan Ip
葉婷芝Ting Chi Ip
葉翠翠Tracy Ip
金燕玲Elaine Jin
高海寧Samantha Ko
江欣燕Elvina Kong
龔茜彤Cilla Kung
龔嘉欣Katy Kung
郭怡伶Rainy Kuo
關婉珊Kimmy Kwan
關菊英Susanna Kwan
郭少芸Florence Kwok
郭羨妮Sonija Kwok
郭穎橋Wing Kiu Kwok
黎姿Gigi Lai
林婉霞Coffee Lam
林潔瑜Esther Lam
林秀怡Sau Yi Lam
劉俐Kibby Lau
劉倩婷Sandy Lau
李璧琦Becky Lee
李香琴Hong Kum Lee
李司棋Louise Lee
李靄璣Rikko Lee
李綺雯Yee Man Lee
晴晴Cienna Leung
李思欣Charmaine Li
李姿敏Germaine Li
李亞男Leanne Li
李婷Liddy Li
李詩韻Selena Li
林立雯Michelle Lin
廖碧兒Bernice Jan Liu
呂慧儀Koni Lui
陸詩韻Sharon Luk
倫紫玄Nadia Lun
馬賽Sire Ma
馬詠恩Winnie Ma
小麥Candy Mai
麥皓兒Ho Yee Mak
毛舜筠Teresa Mo
蒙嘉慧Yoyo Mung
吳幸美Amy Ng
吳綺珊Athena Ng
伍詠薇Christine Ng
莎莎Sa Sa
沈愛琳Oi Lam Seng
佘詩曼Charmaine Sheh
沈卓盈Jess Shum
宋熙年Sarah Song
宋芝齡Chih Ling Sung
鄧上文Shermon Tang
丁樂鍶Lok Sze Ting
湯盈盈Angela Tong
唐詩詠Natalie Tong
曾曦寧Hilaire Tsang
徐子珊Kate Tsui
徐詩敏Victoria Tsui
王寶寶Lukian Wang
翁佳妮Jia Ni Weng
黃瑩Cake Wong
黃嘉麗Carly Wong
王君馨Grace Wong
黃宇詩Ursule Wong
王淑玲Vanko Wong
胡杏兒Myolie Wu
胡定欣Nancy Wu
徐萌Charmaine Xu
邱凱敏Anna Yau
邱頌兒Joey Yau
楊秀惠Vivien Yeo
楊思琦Shirley Yeung
楊怡Tavia Yeung
米雪Michelle Yim
姚婷芝Angela Yiu
姚子羚Elaine Yiu
楊婉儀Winnie Young
袁嘉敏Candy Yuen
朱璇Oceane Zhu
http://artiste.tvb.com/az/female
TVB男演員
歐錦棠Stephen Au
陳智燊Jason Chan
陳豪Moses Chan
陳山聰Shan Chung Chan
陳志雲Stephen Chan
陳錦鴻Sunny Chan
鄭嘉穎Kevin Cheng
鄭詠謙Moses Cheng
鄭健樂Rocky Cheng
趙永洪Raymond Chiu
曹永廉Raymond Cho
崔建邦Amigo Choi
蔡淇俊Vin Choi
賀軍翔Mike Ha
夏雨Yu Ha
何君誠Quinn Ho
洪天明Timmy Hung
金剛Kong King
高鈞賢Matthew Ko
郭政鴻Derek Kok
關禮傑Eddie Kwan
郭晉安Chun On Kwok
黎諾懿Lok Yi Lai
黎柏麟Pak Lun Lai
黎國輝Plato Lai
黎桐康Tung Hong Lai
黎耀祥Wayne Lai
小巴Andre Lam
林敏驄Andrew Lam
林保怡Bowie Lam
林峰Raymond Lam
羅天宇Joey Law
羅鈞滿Ronald Law
李思捷Johnson Lee
梁烈唯Oscar Leung
梁榮忠Wing Chung Leung
呂熙Hei Lui
馬德鍾Joe Ma
馬國明Kenneth Ma
馬浚偉Steven Ma
麥長青Cheung Ching Mak
苗僑偉Michael Miu
吳家樂Ka Lok Ng
吳卓羲Ron Ng
魏焌皓Nathan Ngai
敖嘉年Pierre Ngo
蕭正楠Edwin Siu
司徒瑞祈Charles Szeto
鄧永健Jim Tang
鄧健泓Patrick Tang
謝卓言Kyle Tse
謝天華Michael Tse
徐榮Wing Tsui
王致迪Andy Wong
黃智賢Ben Wong
黃宗澤Bosco Wong
王祖藍Cho Lam Wong
黃文迪Dickson Wong
黃長發Francois Wong
王喜He Wong
黃德斌Kenny Wong
黃長興Stephen Wong
黃得生Tak Sang Wong
胡諾言Jack Wu
姚兵Bin Yao
游莨維Joe Yau
楊潮凱Chiu Hoi Yeung
楊江夏Gordon Yeung
袁偉豪Benjamin Yuen
阮兆祥Louis Yuen
http://artiste.tvb.com/az/male
⑩ 倚天屠龍記蘇有朋版演員
湯加麗
出生日期
1976年7月13日�
出生地
安徽合肥�
身高
165cm
血型
A型
愛好
爬山、游泳、聽音樂
名言
沒有什麼不可以。
最喜歡的顏色
白色,黑色�
最喜歡的電影
《魂斷藍橋》�
最崇拜的影星
何健《太陽帝國》中方男一號
最開心的事
吃了睡,睡了吃,過小豬一般的生活�
最喜歡的人
直性子的人,因我這人「頭腦簡單」。
簡介
湯加麗因為人體藝術寫真出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為了藝術獻身的寫真嬌娃曾經是兩枚體操金牌的主人。九歲那年,湯加麗在安徽省體委體操隊開始了她的運動員生涯,起早貪黑得辛苦訓練,日後的「國內人體寫真第一人」獲得了兩枚青少年體操的金牌。正是因為有了體操運動員這樣的經歷,為湯加麗在以後舞蹈生涯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後來的湯加麗開始從事她更喜愛的舞蹈事業,慢慢地也踏入了影視圈,先後出演過《康熙王朝》,《銀鼠》、《還珠格格3》、《倚天屠龍記》等電視劇。她同時也是中國大陸第一位出人體寫真集的明星,這也使她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湯加麗,就職於國家歌舞團舞蹈隊,學士學位,中級職稱。在省體委學習體操,在省青少年運動會上獲兩枚金牌,並獲優秀運動員稱號。從省藝術學校舞蹈專業畢業,分至省歌舞團擔任舞蹈演員,成為省電視台特邀演員,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提綱領舞。從舞蹈學院古典舞系畢業,分至國家級歌舞團擔任演員及教員至今。曾在電影學院表演系進修影視表演。 在我國,迄今為止,作為專業演員從事人體藝術創作並出版《寫真》影集者,湯加麗當屬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她所說,「這需要千倍萬倍的膽量和勇氣。」對此,筆者深深為之欽佩。
據悉,《寫真》影集出版之後,在網上引起強烈反響。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數讀者、網友對此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和肯定,甚至有的以詩文抒發感受,表達了對創作者和作品的贊美。然而,也有人進行無端的指責和惡意的詆毀,這又是令人遺憾的事情。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中國已經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但願人們以時代的眼光去審視新的藝術實踐,以包容之心去理解那些為創造美而作出奉獻的人。創造人之美的人,理應受到尊重和理解。這是文明社會的呼喚。
作品
舞蹈表演作品
在省藝校就讀時期:《金蛇狂舞》、《女兒河》、《春雨》、《荷花舞》、《高山流水》、《擔鮮藕》、《搶板凳》、《弓舞》、《新婚別》等。
在省歌舞團工作時期:《山妞》、《鳳陽花鼓》、《友愛》等。
在舞蹈學院就讀時期:《黃河》、《霓裳羽衣舞》、《黃土黃》、《大師哥小師妹》、《梁祝》、《木蘭歸》、《掛帥》等。
在國家級歌舞團工作時期:《紅帽子》(拉美)、《國土》(拉美)、《麗娜,你在哪裡》(印度)、《請跟我來》(印度)、《罐舞》(斯里蘭卡)、《腳鈴》(斯里蘭卡)、《假日里的年輕人》(俄羅斯)、《尼羅河》(阿拉伯)、《阿拉瑞普》(阿拉伯)、《鈴鐺》(朝鮮)、《傘扇》(日本)、《阿波》(日本)、《青春的節奏》(馬來西亞)、《草裙舞》(夏威夷)、《波里尼西亞人》(夏威夷)等。
舞蹈編導作品
電視劇《還珠格格3》,話劇《綠帽子》
舞蹈理論作品
論文《古典舞的根源與發展》刊載於1997年第3-4期《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影視表演作品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扮演紫雲。為反清復明大計,藏身青樓,成為一代名妓。無意間與康熙偶遇,深得其寵愛。後面臨忠孝兩難困境,不得已服毒自盡,以保全康熙性命。
在電視劇《銀鼠》中扮演邱夫人。溫柔賢淑,深明大義,為支持丈夫肅貪事業,捲入宮廷仇殺。
在電視劇《長江刑警》中飾演八面玲瓏、呼風喚雨的公關部經理沈晶晶。出於個人私利,也出於情感需要,將各種層面的人玩弄於股掌,隻身遠赴法蘭西。
在電視劇《古董王爺》中扮演那仁氏。善良可愛,能歌善舞,是大內總管最為寵愛的小妾。後良知發現,主動給皇室通風報信,慘遭殺害。
在電影《龍鳳智斗蟠龍坊》中飾演淪落丐幫的豪門之後小鳳。身懷絕技,嫉惡如仇,最終大義滅親,浪跡天涯。
此外,參加拍攝的影視劇還有:《還珠格格3》(飾知琴)、《倚天屠龍記》(飾韓姬)、《大柵欄》(飾柳腰)、《李三闖京城》(飾唐老師)、《風月》(飾素琴)等。
另附其他演員表:
張無忌 —— 蘇有朋 飾 趙 敏 —— 賈靜雯 飾
周芷若 —— 高圓圓 飾 小 昭 —— 陳秀麗 飾
殷 離 —— 陳莎莎 飾 殷素素 —— 郭妃麗 飾
張翠山 —— 蘇有朋 飾 楊 逍 —— 張鐵林 飾
宋遠橋 —— 王 剛 飾 殷梨亭 —— 韓夫一 飾
張三豐 —— 於文仲 飾 俞蓮舟 —— 李進榮 飾
俞岱嚴 —— 劉 全 飾 張松溪 —— 李晟毓 飾
莫聲谷 —— 馬 強 飾 宋青書 —— 劉恆宇 飾
成 昆 —— 張國立 飾 范 遙 —— 袁 苑 飾
周 顛 —— 李連義 飾 殷野王 —— 劉春祥 飾
冷 謙 —— 謝加起 飾 彭瑩玉 —— 李保成 飾
胡青牛 —— 梁 天 飾 常遇春 —— 付 亭 飾
楊不悔 —— 鮑逸琳 飾 說不得 —— 馬兆剛 飾
金花婆婆—— 閻青好 飾 王難姑 —— 董曉燕 飾
何太沖 —— 沈保平 飾 安圖貼睦爾—— 王 剛 飾
殷天正 —— 姬麒麟 飾 白龜壽 —— 嚴洪智 飾
鹿杖客 —— 杜玉明 飾 鶴筆翁 —— 晉 松 飾
朱長齡 —— 李慶祥 飾 武 烈 —— 董子武 飾
武青嬰 —— 劉 雯 飾 朱九真 —— 詹曉楠 飾
趙 強 —— 葉 靜 飾 紀曉芙 —— 陶 虹 飾
圓 音 —— 曾 靜 飾 空 聞 —— 馬子俊 飾
圓 業 —— 靳玉華 飾 丁敏君 —— 林 靜 飾
小無忌 —— 釋小龍 飾 汝陽王 —— 德力格爾 飾
滅絕師太—— 嚴敏求 飾 王保保 —— 楊 光 飾
金毛獅王—— 徐錦江 飾 陳友諒 —— 孫 斌 飾
朱元璋 —— 林津鋒 飾 李天垣 —— 包德盤 飾
張 中 —— 張春元 飾 衛 璧 —— 郝愛明 飾
韋一笑 —— 劉長生 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