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藏歷史上的美女叫什麼名字
一樓回答很妙,「娜拉」,可惜是都有誰知道「娜拉」是什麼東西?
二樓更是搞笑,「烏蘭巴托」,蒙古的地名居然用刀西藏去了。
不知樓主去過西藏沒有,那裡的美女,一臉漆黑,身材像牛犢,皮膚如臘肉,從古到今,沒有一個好看的「卓瑪」或者「阿佳」。
㈡ 艾瑞娜·拉薩雷努的人物經歷
2006春天,一個名叫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的女孩在時尚圈颳起一陣旋風,她的綽號就叫做「時尚旋風」。關於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的相貌,一直頗受爭議,支持的人稱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有著「最美麗的眼睛」,反對的人則覺得她古怪詭異,乍看之下心生驚恐。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有著不規則的鵝卵石型臉,厚厚的劉海,突出的深褐色的大眼,削薄的嘴唇,蒼白無血色的肌膚和扁平瘦弱的身材,與人們對模特天使臉龐、魔鬼身材的定義相差甚遠。絕非第一眼美女的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卻有著強烈的吸引人的個人氣質,在芸芸模特中,你不會忽視她的存在。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在海報網的支持率很高。
美麗的眼睛各不相同,說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的眼睛最美或許有些誇張,但她確實有著最變化多端的眼神:時而神秘莫測似黑森林的迷霧,時而安靜淡定如三月暖意濃濃的陽光,時而哀婉幽怨讓人心碎欲絕。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的眼睛如一首詩,值得一讀再讀,每一次都能品出不同的滋味。
很多人知道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是因為凱特·莫斯 (Kate Moss) 的關系,羨慕她能受到凱特·莫斯 (Kate Moss) 的大力提攜,輕易地在時尚圈平步青雲。這是事實,但不是全部。如果你知道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在這之前經歷了7年默默無聞的模特生涯,付出超乎常人想像的艱辛,你還會覺得她今日的走紅是一夜成名的幸運嗎?
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出生在羅馬尼亞,5歲為了避難全家移民加拿大,自幼在蒙特利爾的聖休伯特小鎮長大。除了長相和姓氏保留了東歐人的特色,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的內核全然是北美人的個性,她驕傲地稱自己是不折不扣的加拿大人。不同於東歐人的拘謹小心,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是天生的樂天派,接觸過她的人無不贊嘆她隨和開朗、平易近人的性格,即便在她剛出道最艱難的時刻,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仍是一如既往的討人喜歡,從不怨天尤人、輕易放棄。
17歲為了付房租,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與蒙特利爾 Giovanni 模特經紀公司簽約,公司董事Jean-Franceois Leroux 這樣說道:「我愛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的一切,愛她的樣子,更愛她的性格。她是如此活潑,如此聰明,如此有趣。」
在起初,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的模特生涯舉步維艱。「當地的人們無法了解她的美」他說。1999年出道的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不幸地遭遇巴西模特風靡時尚圈的時刻,比起前凸後翹的豐滿美女,既不性感也不妖冶的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好比是天鵝群中一隻不起眼的丑小鴨。盡管她有著超越常人的才華,卻註定成為沒有伯樂的千里馬,無人賞識。
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依循慣例參加著倫敦和米蘭的時裝周,一年又一年,直到2005年的冬天改變終於來臨,她遇見了生命中的伯樂—凱特·莫斯 (Kate Moss)。作為2005年12月法國版《Vogue》客串編輯的凱特·莫斯 (Kate Moss) 在一組名為《Extravagance de plumes》的大片中讓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加入拍攝,引起了時尚人士的注意。2006年1月Irina 登上了義大利《Vogue》的封面,為她執鏡的是享有盛譽的大攝影師 Steven Meisel,至此,屬於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的時刻正式開啟。
7年的沉寂積蓄了太多的力量,一朝爆發的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讓人感嘆旋風的來勢洶洶。2006秋冬的時裝周,她一共參加了76場秀,驚人的數字!如果時長1個月的時裝周好比耗費勞神的馬拉松比賽,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設計師們對她寵愛有加,因為60場秀過後,大多數模特又困又累想要回家,而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卻能又唱又跳,精力充沛。艾瑞娜·拉薩雷努 (Irina Lazareanu) 的紐約經紀人Cheri Bowen說,與她瘦弱外表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艾瑞娜從不抱怨。 2006春天,一個名叫的女孩Irina Lazareanu在時尚圈颳起一陣旋風,她的綽號就叫做「時尚旋風」。關於她的相貌,一直頗受爭議,支持的人稱她有著「最美麗的眼睛」,反對的人則覺得她古怪詭異,乍看之下心生驚恐。不規則的鵝卵石型臉,削薄纖細的嘴唇,一刀平的留海厚厚覆蓋住額頭,突出的深褐色的大眼,加之蒼白無血色的肌膚和扁平痩弱的身材,與人們對模特天使臉龐、魔鬼身材的定義相差甚遠,絕非第一眼美女的Irina Lazareanu卻有著強烈的吸引人的個人氣質,在芸芸模特中,你不會忽視她的存在。美麗的眼睛各不相同,說Irina的最美或許有些誇張,但她確實有著最變化多端的眼神。時而神秘莫測似黑森林的迷霧,時而安靜淡定如三月暖意濃濃的陽光,時而哀婉幽怨讓人心碎欲絕。她的眼睛如一首詩,值得一讀再度,每一次都能品出不同的滋味。
她是主流模特中的非主流,才華橫溢的多面手。 很多人知道Irina是因為Kate Moss的關系,羨慕她能受到Kate Moss的大力提攜,輕易地在時尚圈平步青雲。這是事實,但不是全部。如果你知道她在這之前經歷了7年默默無聞的模特生涯,付出超乎常人想像的艱辛,你還會覺得她今日的走紅是一夜成名的幸運嗎? 讓我從頭說起,關於Irina Lazareanu的故事。
出生羅馬尼亞,5歲為了避難全家移民加拿大,自幼在蒙特利爾的聖休伯特小鎮長大的Irina,除了長相和姓氏保留了東歐人的特色,其內核全然是北美人的個性,她驕傲地稱自己是不折不扣的加拿大人。不同於東歐人的拘謹小心,Irina是天生的樂天派,接觸過她的人無不贊嘆她隨和開朗、平易近人的性格,即便在模特的艱難時刻,她仍是一如既往的討人喜歡,從不怨天尤人、輕易放棄。 17歲為了付房租,Irina與蒙特利爾的Giovanni模特經紀公司簽約,公司董事Jean-Franceois Leroux這樣說道:「我愛Irina的一切,愛她的樣子,更愛她的性格。她是如此活潑,如此聰明,如此有趣。」 但起初,她的模特生涯舉步維艱。「當地的人們無法了解她的美」他說。1999年出道的Irina不幸地遭遇巴西模特風靡時尚圈的時刻,比起前凸後翹的豐滿美女,既不性感也不妖冶的Irina好比是天鵝群中一隻不起眼的丑小鴨。盡管她有著超越常人的才華,卻註定成為沒有伯樂的千里馬,無人賞識。
她依循慣例參加著倫敦和米蘭的時裝周,一年又一年,直到2005年的冬天改變終於來臨,她遇見了生命中的伯樂--Kate Moss。作為12月法國版《Vogue》客串編輯的Kate Moss在一組名為《Extravagance de plumes》的大片中讓Irina加入拍攝,引起了時尚人士的注意。 2006年1月Irina登上了義大利《Vogue》的封面,為她執鏡的是享有盛譽的攝影師Steven Meisel,至此,屬於Irina的時刻正式開啟。 7年的沉寂積蓄了太多的力量,一朝爆發的Irina讓人感嘆旋風的來勢洶洶。
2006秋冬的時裝周,她一共參加了76場秀,震驚世人的數字。如果時長1月的時裝周好比耗費勞神的馬拉松比賽,Irina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設計師們對她寵愛有加,因為60場秀過後,大多數模特又困又累想要回家,而Irina卻能又唱又跳,精力充沛。Cheri Bowen,Irina的紐約經紀人說,與她外表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她從不抱怨。
Irina在米蘭時裝周的一天如下: 7點15分,為第一場修做發型化妝 9點 走秀 9點45分 跳上趕場車奔赴下一場秀 10點又一次的做頭化妝 11點 走秀 然後再下一場 Byblos, Ferragamo, Costume National, Prada, Versace……一天11場秀,一刻不停直到晚上為明天的秀試衣。凌晨5點回到酒店,睡一小時後起床、洗澡、換裝,循環往復--持續整整六天。「你不得不注意體形,還得有個強壯的胃」Irina說道,「只有在飛機上我才能吃到一小片三明治和披薩。」 除了在走秀時的良好狀態,Irina深得設計師的喜愛更在於她豐富多端的表現力,無論廣告代言還是時尚大片。
Karl大叔也對Irina贊賞有加,視之為最新的靈感繆思,稱她是Coco Chanel和Anna de Noailles的結合體。後者是法國和羅馬尼亞混血女詩人,有名的女知識分子。去年推出的Chanel巴黎-蒙特卡羅系列,正是以他心中的Irina Lazareanu為設計女神。當仁不讓成為其代言人的Irina,展現了平日難得一見的淑女形象,高貴典雅、充滿知性氣息的新時代Chanel女郎。盡管如今身為排名前十的名模,Irina仍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取得的成績,她坦然:「模特不是藝術,它只是一項工作,就像在麥當勞工作。高級定製服的藝術在於它是人們花了六個月的趕制而出,凝聚了他們的心血。無關穿著者。我只是行走,隨著前面的人亦步亦趨。」 藝術的細胞天生紮根於Irina的心中,自幼夢想成為藝術家的她確實多才多藝。13歲,遠赴倫敦學習芭蕾,直到弄傷了膝蓋而不得不放棄。
15歲時,因為相同的音樂愛好,她遇見了剛剛組建樂隊的Pete Doherty。 「我們彼此相像」她說,「太奇怪了,他有樂隊,我也有樂隊。」Leonard Cohen, Oscar Wilde, Maupassant同是他倆喜歡的作家。自然而然,他們成為了情侶和音樂夥伴。2004年夏天,她與Doherty樂隊Babyshambles一起巡迴演出,Irina經常被認為是樂隊的鼓手,她嘲笑自己是被錯估的神話。「我們每個人都為樂隊而努力」她笑道,「我的第一件樂器是一支筆。」 然後他們合作寫出了La Belle et la Bête,由彼時Doherty的女友超模Kate Moss出演。歌詞中她這樣寫道:我要告訴你一個故事,你拒絕傾聽的故事,噩夢劃過傳統的懸崖,紫羅蘭焦灼綻放,漫漫長夜相伴無窮夢魘。美麗歌詞彷彿呢喃哀婉的詩,而Irina確實有寫詩的習慣。愛讀屠格涅夫的她鍾情寫詩,無論何處只要有了靈感,便記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中。讀過她的詩的人不吝贊美:「她是一個藝術家,文藝復興時期的女人。」
人們知道Irina是在Kate Moss的男友Pete Doherty的車上被發現,可令人震驚的事實是Irina先Kate認識並愛上Pete,在2004年與之訂婚。不可思議,原本該是情敵的她倆交情之好,甚至以姐妹相稱。早先Kate為英倫時尚品牌Topshop設計服裝時,當仁不讓地請Irina擔當模特。佩服Irina,能在與前男友分手以後保持友好關系,並且與之現任妻子情同姐妹,世上有幾人做的到?她的好人緣果然可見一斑。連目中無人以傲慢著稱的好萊塢小天後Lindsay Lohan也與她同進同出,相交甚歡,也就不足為奇了。更別提模特圈中她是最受人歡迎的開心果,與不同模特的合影多得數不勝數。 她彷彿天生有種讓人親近的魔力,無論是誰都能與之相交甚歡。其中,關於她和Freja的流言謠傳盛廣。看她倆擁抱、親吻的親密合照,引入遐想。
㈢ 拉薩美女
sony適合年輕人 時尚,前衛,質量也不錯,就是貴,比起這個價位的其他電腦,它的配置低了點
惠普的電腦質量比較好,性價比高
三星就算了吧,又貴又不好
㈣ 打算去拉薩,請問拉薩有美女嗎會不會很少啊!
正經人家姑娘白天去八廓街啊各種景點啊有的是。其他的姑娘晚上去酒吧ktv也有的是。任君自選
㈤ 娶藏族女孩做老婆好不好
娶西藏女孩子挺好的啊,我見過很多藏漢婚姻,絕大多數挺幸福的,孩子也聰明,這其中,漢族男娶藏族女較多,藏族男娶漢族女較少。
不過,娶西藏女孩子你要考慮幾點特殊情況,考慮清楚了再做決定。
1.民族文化習俗問題,不要以為這是小事,這是很要命的。他們覺得很正常的事情,你可能會覺得離經叛道,你覺得很正常的事情,他們可能覺得不可思議。
2.生活習慣問題,他們普遍愛酥油茶、氂牛肉之類的,身上有一股特殊的味道,他們本人覺得沒問題,但對於我們來說可能受不了,我在拉薩這么多年了,都習慣不了。不知道你口味是不是夠重。
3.衛生問題,相比內地人,西藏人的衛生習慣不太好,部分地區文明程度相對較低,據我了解,他們結核病的發病率還比較高,親眼所見,在醫院治結核病的很多。還有各類資料反應,他們性病的發病率也很高。
4.距離問題,你是准備生活在西藏還是帶媳婦回內地,無論哪種,將來看父母走親戚,都有一筆不小的交通費開支,對於條件一般的人來說,這是很惱火的。還有小孩問題,如果留西藏,小孩教育生長發育都會受一些影響,西藏的自然環境要嚴酷一些,教育醫療條件要差很多。
㈥ 誰知道一個女歌手,是西藏人,但是在日本發展,特好看。
才旦卓瑪把
姓名:才旦卓瑪
性別:女
民族:藏族
國籍:中國
才旦卓瑪(1937.6-),女,中國文聯副主席,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藏族民歌手,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西藏日喀則人。藏族。大專文化。196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11月至1957年8月,在西藏日喀則文工團當學員。1957年8月至12月,在西藏公學預科學習。1958年底到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學習,從師著名聲樂教育家王品素教授。
1964年畢業,歷任西藏自治區歌舞團演員、團長,中國音協主席,西藏文聯主席,中國文聯第五屆全委會執行副主席,中國文聯第六屆全委會副主席,西藏自治區第四、五、六、七屆政協副主席。是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四、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曾參加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演出。演唱的主要歌曲有《翻身農奴把歌唱》《唱支山歌給黨聽》《北京的金山上》《阿瑪列洪》《酒歌》《我們在相聚》等。錄制有唱片《美麗的西藏,可愛的家鄉》1980年先後錄制了許多獨唱專輯磁帶和唱片,並於1985年舉辦了《才旦卓瑪演唱音樂會》。曾先後被載入《中國文化藝術家名人大辭典》《中國專家人名辭典》《中國音樂家人名錄》。
中國最負盛名的藏族女高音歌唱家,她獲得了無數的獎項、掌聲和贊揚。可以說,在中國,沒有人沒有聽過才旦卓瑪的歌,沒有人不知道有才旦卓瑪其人的。雖然無數榮譽相隨,但才旦卓瑪的生活道路並不平坦。尤其是解放前,西藏依然是奴隸制社會,幼小的才旦卓瑪僅靠放牛牧羊來維持著艱辛的生活。西藏富有靈氣的山水賦予才旦卓瑪天生的好歌喉,經民間藝人窮布仁次的悉心指導,1957年,她被保送至陝西咸陽西藏公學院學習,後又進入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民族班學習。中國有句俗話——苦盡甘來。1962年對於才旦卓瑪來說,是一生命運的大轉折。這一年,也是她苦盡甘來的日子。這年她隨中國青年代表團參加了世界青年聯歡節的演出,並獲得大獎而歸。從此,圈中人對她刮目相看,不敢小視。
1964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北京上演,才旦卓瑪參加演出並演唱了《唱支山歌給黨聽》。這一唱,使她受到了全國觀眾的極度喜愛,從而一炮走紅,正式踏入了中國歌壇。苦難的生活經歷,使才旦卓瑪有更富於常人的生活感受。她將她的這些感受全部溶入了她的歌聲當中。才旦卓瑪的演唱,高亢、明亮、婉轉、動情,《唱支山歌給黨聽》就是她的代表曲目,久唱不衰。1993年,正是由於此歌,她的唱片銷量竟然在中國大陸地區創造了一個銷售奇跡。《北京的金山上》是中國人民最熟悉不過、家喻戶曉的名曲。由於專輯銷量火爆,流傳廣泛,又由於歌曲富於舞蹈性,以至於自1993年-2000年,中國大陸大多數中小學校,常用此歌做為各種演出的舞蹈音樂,可見她的影響之廣。才旦卓瑪與著名的英國樂隊EINGEMA的合作極受中國大學生和青年樂迷的推崇。
翻身農奴的女兒才旦卓瑪
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成長的才旦卓瑪,其歌聲給人最深的感受是一個「情」字:飽蘸深情,熱情洋溢,聲情並茂。她用《翻身農奴把歌唱》表達貧苦農牧民當家做主的喜悅之情,她用《北京的金山上》抒發藏族同胞對黨的感激之情,她用《一個媽媽的女兒》謳歌藏漢人民的團結之情。
[編輯本段]人物檔案
才旦卓瑪,著名藏族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1937年8月出生於西藏日喀則,1964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歷任西藏自治區歌舞團演員、團長,西藏自治區文化局副局長,西藏政協副主席、西藏文聯主席等職。現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學會副會長。系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四、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曾獲全國首屆「金唱片」獎、「五洲杯金曲獎」、西藏首屆「珠穆朗瑪文學藝術基金獎」。「所有的演員都爭相和我握手,他們認定我的手上還有主席傳遞的溫度。」 《東方紅》對於上了年紀的觀眾來說,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承載了太多的記憶。每一個從上世紀60年代走過的人都記得才旦卓瑪,她的歌聲就像那個時代的血液,流淌在時代的脈搏里,也牢牢地紮根在每位觀眾的心中。40多年前《東方紅》首演的時候,才旦卓瑪正當壯年,美妙的歌喉從《東方紅》飛向世界。轉眼之間,她和當年欣賞演出的觀眾都兩鬢斑白,更加顯現了這部作品永恆的魅力。 1963年,國家籌備慶祝國慶15周年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演出。當時才旦卓瑪正在參加一個大型歌舞演出,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看了,對才旦卓瑪的演唱很是欣賞。周恩來說:《東方紅》的演出最好有各民族的演員,在各地的一定要調回來。於是,被選中的才旦卓瑪作為從西藏走出來的第一代歌手來到了北京。 1964年10月2日,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以其豪邁磅礴的氣勢和雄偉壯闊的場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次與觀眾見面。演出取得巨大成功並成為「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紅色藝術和時代經典。這台周恩來總理倡導編排的作品,動用了3000多人的宏大陣容,聚集了當年最權威最著名的藝術家,共創作出9部大型舞蹈、18部歌舞表演及6部大合唱。才旦卓瑪在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演唱了《百萬農奴站起來》,以一個翻身農奴兒女的深情和高亢優美的歌聲,打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才旦卓瑪說:「《東方紅》演出結束後,毛主席接見演員代表,我就坐在他老人家的身後。當時,周總理看到了我,就介紹給主席,告訴主席我就是剛才唱《百萬農奴站起來》的藏族姑娘。主席回過身,微笑著向我問好,然後把手伸向了我,我一下子握住了主席的大手,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主席的手特別大、特別溫暖、特別有力量。主席握著我的手教導我要好好唱歌,要為西藏人民多作貢獻,我當時興奮得眼淚不停地流,根本說不出話來了。後來,所有的演員都爭相和我握手,他們認定我的手上還有主席傳遞的溫度。」 「是周總理對我說的一些話使我作出了這一抉擇。」 回到西藏 當初沒有留在北京或者是上海,才旦卓瑪說自己從來沒有為此後悔過。她知道來內地,生活條件和其他方面都比較好;她也懂得有些人完全是出於愛護她、對她的關心。但是她覺得還是不想離開養育自己的這片土壤。「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特別是少數民族的歌唱演員,就更加應該在自己的家鄉紮根,這樣會更好一點,為家鄉人民服務,為全國人民服務。」才旦卓瑪強調,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歌唱演員,為全國人民服務,就是拿自己本民族的東西,來回報全國人民,來為他們演唱。 「是周總理對我說的一些話使我作出了這一抉擇。」才旦卓瑪說,「演完《東方紅》後,親自抓《東方紅》製作的周總理在上海和我見了面。」當時,周總理說:「你要唱歌,就為少數民族而唱吧。你如果要是不回去啊,你這個酥油糌粑的味道就沒有了。」 「我常常想,自己不過是翻身農奴的女兒,黨和國家領導對我的關懷,實際上也傾注了對西藏人民深厚的感情,我要把藏族人民的心聲用歌聲唱出來。」言語中,才旦卓瑪充滿了對領袖們的敬意,她表示,一定要為西藏、為人民歌唱一輩子。 才旦卓瑪先後擔任過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和中國音協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等職務。無論在什麼崗位上,她都像在藝術舞台上一樣充滿熱情。她還當過全國人大常委和全國政協常委,都認真履行職責。 溫和的阿媽和朴實的阿爸知道,讓女兒做自己喜歡的事女兒才會幸福。 讓卓瑪去飛翔 才旦卓瑪的父親曾是位製作首飾的銀匠,在和平解放前的舊西藏,銀匠鐵匠的社會地位被認為是社會底層的人員。藏族普通老百姓對生日也不重視。才旦卓瑪只記得她媽媽說過,她是在割麥子的時候出生的,記得那年是藏歷的老虎年,大概是1937年吧。她來內地上學的時候,在填表時就填上了1937年。組織上要求她把出生月日填上,實在是記不住日子了,就選擇了8月1日「建軍節」作為自己的生日。 作為家裡最小的孩子,才旦卓瑪從小就被阿爸、阿媽、兄弟姐妹們細心照顧著。在才旦卓瑪的兒時記憶中,雖然物質生活極其貧窮,精神生活卻是樂趣無窮。小時候,她最喜歡跟著阿爸放牧、聽阿爸唱歌,跟著阿媽種地紡織、聽阿媽唱歌,那些古老的曲調伴隨著她童年的成長。 才旦卓瑪坦率地說,父母不僅給予了她生命,更給予了她自由的天空。可以想像在解放初期,當十幾歲的才旦卓瑪向阿爸、阿媽提出要參加西藏部隊文工團時,家裡會產生怎樣的震動。在上世紀50年代的西藏,民主改革前夕,封建思想還根深蒂固,小姑娘跑出去唱歌跳舞、拋頭露面,簡直就是大逆不道。才旦卓瑪的不少小姐妹都早早在父母的包辦下嫁人了,這幾乎是當時所有西藏女孩的命運。然而,才旦卓瑪的父母卻沒有這樣做。溫和的阿媽和朴實的阿爸知道,讓女兒做自己喜歡的事女兒才會幸福。他們讓女兒飛了,而且越飛越遠,先是到了地區文工團,加入青年聯合會,又到了西安西藏公學學習文化,然後又飛到了上海讀書,最後飛到了北京的舞台。然而,父母卻沒有看到女兒歌中唱的「北京的金山」,沒有看到女兒被掌聲和鮮花包圍的場景,就先後離世了。兩位老人去世前,才旦卓瑪都在准備大型演出,無法為老人送終。才旦卓瑪內疚地說:「因為太忙了,很遺憾沒有把父母接到大城市看看,沒有讓他們親眼見到我在舞台上唱歌的樣子,沒有在他們床前盡最後的孝心。」 才旦卓瑪終於練就了一副優美圓潤、洪亮委婉、具有濃郁藏族韻味的好嗓子。 卓瑪上學了 西藏解放,西藏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這場變革讓奴隸一夜之間翻身變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一個普通的藏族女孩,一夜之間成為跨越兩個時代的一座橋梁。 家鄉成立了婦聯,才旦卓瑪積極參加活動。她愛唱歌,窮人家的孩子沒有什麼娛樂,三四個小夥伴就在山坡上互相對唱。優美的嗓音在婦聯的宣傳工作中得到了施展,這一帶的父老鄉親都願意聽才旦卓瑪的歌聲。才旦卓瑪唱得更起勁了,沒多久她就加入了共青團。 1958年底,才旦卓瑪離開家鄉來到上海,進入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民族班學習。從高原乍到黃浦江畔,不但語言不通,氣候、水土、飲食都讓才旦卓瑪感到不適應。她經常偷偷哭泣,也產生過回家的念頭。學校對藏族學生非常照顧,讓才旦卓瑪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她全身心地投入了學習。 她說自己剛到上海時笑話很多。老師上樂理課,在上面寫著簡譜,看老師寫的1、2、3,才旦卓瑪不知道是什麼,後來問旁邊一個從青海來的藏族同學,老師寫的1、2是什麼意思?同學說那就是簡譜。 尤其幸運的是,才旦卓瑪在上海音樂學院遇上了幾位好老師,最重要的一位就是王品素老師。第一次王品素把才旦卓瑪領到了音樂教室聽唱片,「我聽著那些婉轉如流水的花腔女高音,聽得入迷,禁不住模仿起來,老師驚訝極了,因為她竟然在鋼琴上找不到我的高音區。老師當即決定不讓我走傳統路數,讓我盡量保留藏族民歌的演唱特點,指導我通過科學方法把自然狀態發揮到極致。現在想來,老師做的是一個了不起的決定。正因為這樣,我才沒有丟失自己的嗓音特質。」 當時,因為語言的障礙,才旦卓瑪學得很困難,老師教得也很困難。老師最後乾脆說:「我先當你的學生吧!」於是,才旦卓瑪和王品素老師來了個換位教學。才旦卓瑪把自己那些獨特的唱法唱給王老師聽,同時也教王老師說藏語。然後王老師就把這些唱法放到練聲曲當中去,「比如說教那個『太陽出來了』,『尼、瑪、夏、就』,就是這樣教」。 王品素老師不僅是才旦卓瑪歌唱事業上的恩師,生活中她更像媽媽。「那時買什麼都要票,而且我剛到學校的時候,老是感冒,氣管也不好,老師就帶我去醫院。當時在學校里不能熬葯,所以老師就在家裡給熬好了,第二天上課時帶來。沒有王老師這樣的幫助,我不可能有今天。」藏族歌曲的最大特點是高亢嘹亮,悠揚婉轉。但高亢嘹亮往往失之單薄,悠揚婉轉常常顯得纖弱。經過王品素的悉心指導和自己的艱苦訓練,才旦卓瑪終於練就了一副優美圓潤、洪亮委婉、具有濃郁藏族韻味的好嗓子。 「這支歌的原唱不是我,是我努力從別人那裡『搶』來的。」 《唱支山歌給黨聽》 回憶最早演唱《唱支山歌給黨聽》時的情景,才旦卓瑪真誠地說:「這支歌的原唱不是我,是我努力從別人那裡『搶』來的。」那是1963年,全國掀起學習雷鋒的熱潮,人們從雷鋒的日記中找到《唱支山歌給黨聽》這首詩抄,後經過作曲家朱踐耳譜曲,才有了這首非常動聽的歌曲。當時的首唱是任桂珍。 一天早晨,才旦卓瑪在校園的廣播中聽到這首歌:「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舊社會鞭子抽我身,母親只會淚淋淋。共產黨號召我鬧革命,奪過鞭子揍敵人……」一字字一句句,分明唱出了才旦卓瑪這個翻身解放的農奴女兒的心聲,她看到過西藏農奴的辛酸生活,目睹了農奴翻身做主的幸福生活,親身感受到了黨的溫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自己這個走在大學校園里的農奴的女兒,回想自己所經歷的苦難和幸福,才旦卓瑪不禁潸然淚下,激動難耐。一股歌唱的激情在她胸中迸發,她找到王品素,要求唱這首歌。 王品素擔心才旦卓瑪因此丟掉自己的風格,便說:「你是唱藏民族歌曲的,行嗎?不要丟了風格。」才旦卓瑪急得快要落淚:「歌里唱的就是和我一樣的心聲。我一定要唱!」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連漢語都說不利落的才旦卓瑪為什麼要唱一首漢族創作的歌曲,但是老師懂得她的心思。王品素費了不少周折給才旦卓瑪找到了曲譜,又一字一句地給她摳漢語歌詞,還請到了這首歌的作曲朱踐耳老師來聽才旦卓瑪的演唱。結果朱踐耳和王品素一樣被才旦卓瑪打動了,他們感覺到了,這是發自內心的感動,是心靈深處的歌唱。到了給學院匯報演出時,才旦卓瑪的演唱一鳴驚人。後來,在「上海之春音樂節」上,才旦卓瑪演唱了這首《唱支山歌給黨聽》,受到聽眾喜愛。經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錄制、播放,《唱支山歌給黨聽》頓時風靡大江南北,才旦卓瑪的名字開始家喻戶曉。
㈦ 西藏歷史上出過什麼有名的美女么
歷史上傳說丹巴地區的東女國「女國王」就是一個美女,但後來這個王國神秘消失了。
西藏昌都和西藏林芝地區應該是美女比較多的,但也不一定。就看個人怎麼界定美女,全國各地都有存在。
下面是一個關於西藏的美女說話的文章可以參考:
http://www.xizangyou.com/travelnotes/0H35532009.html
㈧ 有哪些明星是西藏人
西藏十大明星你知道哪些?
西藏自古出美女,西藏自古出人才,西藏是景美人也美,其實你們還不知道吧,西藏也是出明星的地方,在當今的娛樂圈裡,有許多人氣很高的明星都出自西藏,快擦亮眼來看看哪些明星是西藏的。
韓紅
中歌榜最佳女歌手
韓紅,作曲家、歌唱家、詞作家、音樂製作人、慈善家、導演、主持人,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發起人,華錄百納娛樂公司董事長兼CEO,2016中國慈善名人榜第一,先後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1995年,憑創作曲目《喜馬拉雅》獲中央電視台音樂電視大賽銅獎第一名。
土登
曲藝演員
土登,男,原名土登堅參,藏族,1934年10月生,中共黨員,曲藝演員,西藏自治區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藏語相聲演員。西藏拉薩人。幼年當喇嘛。1941年入拉薩公德林寺院學習藏經,師從藏戲名角覺木隆羅布次仁學習藏戲的唱腔和表演藝術。後來,寺里成立了一個臨時劇團。
央吉瑪
第二屆阿比鹿音樂獎年度單曲獎
央吉瑪,1986年5月3日出生於西藏林芝墨脫縣,門巴族女歌手、演員。2009年央吉瑪加入大忘杠樂隊,轉行成為歌手。2010年,央吉瑪參加第十四屆CCTV青年歌手大獎賽,演唱《悲歌》、《祈禱永恆的美麗》獲得第23名。2013年央吉瑪憑借歌曲《蓮花開》獲得第二屆阿比鹿音樂獎年度單曲獎。5月,央吉瑪參加《中國夢之聲》比賽,並最終獲得亞軍。
央金蘭澤
玉樹州歌舞團專職揚琴演奏員
央金蘭澤,出生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結古鎮,中國內地女歌手,玉樹州歌舞團專職揚琴演奏員。2005年,發行單曲《遇上你是我的緣》,為人們所熟知;2010年6月16日,作為青海玉樹的形象大使,央金蘭澤參加了首屆中國農民藝術節開幕式表演;2011年9月,完成第三張專輯《幸福的歌》的製作;同年12月,發行單曲《守望你是我的歌》。
才旦卓瑪
西藏首屆「珠穆朗瑪文學藝術基金獎」
才旦卓瑪,1937年8月出生於西藏日喀則,藏族,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196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年底,到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學習,從師聲樂教育家王品素教授。1964年,參演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索朗旺姆
業余組民族唱法金獎
索朗旺姆,出生於西藏那曲,是有著「第二個才旦卓瑪」之稱的藏族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獨唱演員。在2002年中央電視台舉辦的「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她憑自己的成名曲《金色的故鄉》,一舉奪得了「業余組民族唱法金獎」和「觀眾最喜愛歌手金獎」兩大桂冠。2003年及之後多次參加了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
曲尼次仁
東方天使全國總冠軍並獲最佳表演獎
1986年5月15日出生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西藏大學。1999年參演電視劇《彈起我的扎年琴》,飾演格桑而正式出道。2003年代表西藏地區參加「全國少數民族五十六朵金花選美大賽」並獲第一名。2008年參演探險勵志劇《長漂壯歌》,飾演央金。
旺姆
獲得《星光大道》09年度總冠軍
旺姆,1987年7月1日出生於西藏拉薩,中國內地女歌手.2012年,發行個人原創歌曲《大草原小情歌》,正式出道;2014年12月30日,出演都市時尚互動電影《心碎急診室》,在劇中飾演一位白領女性的角色。2015年1月27日,發行個人原創歌曲《大美西藏》。9月22日,發行個人原創歌曲《守望者》。
仁青頓珠
西藏自治區話劇團三級演員
仁青頓珠,男,藏族,1977年8月23日出生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江孜縣,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話劇團三級演員。主演作品入選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評委獎,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米蘭國際體育電影節「金花環獎」、「長虹獎」、最佳青年評委獎等。積極參加「送戲下鄉」等公益演出活動。
旦曲阿帝
西藏磐石樂隊主唱
旦曲阿帝,藏族新生代唱作型歌手,西藏磐石樂隊主唱,2011中國藏歌會,來自西藏大學的畢業生旦曲阿帝以獨特創新的唱風和出眾的外形以及超高的人氣一路過關斬將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他演唱的歌曲《高原之戀》,《回到拉薩》,《夢》,《母親》等歌曲將傳統的藏歌元素與現代流行音樂完美結合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不還1
㈨ 西藏的姑娘能有多好看
西藏姑娘豪爽、漂亮、賢惠,還有才氣,能娶個西藏姑娘是多少小夥子夢寐以求的事情啊。然而,你知道嗎?西藏姑娘有太多缺點,其中,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完美」!今天就給大家盤點盤點西藏姑娘的這些缺點,讓你知道娶了西藏姑娘有多幸福。
缺點一
西藏姑娘太精緻
西藏姑娘善於理財,頭腦靈活,不計較形式。持家有道、精明能幹也是西藏姑娘的強項,很會當家過日子。一塊酥油幾塊,一公斤奶渣多少!西藏姑娘能每天讓你吃上氂牛肉,一個月下來還能省下好多錢!
㈩ 為什麼拉薩沒有美女
兄弟,知音阿!!
拉薩就是沒有美女,成都的二等貨到拉薩來都能昂首走入頂級美女的行列了!
拉薩最容易出現美女的地方
皇後,蘇荷88,唐會。外灘就不說了,一點人氣都沒。
不過這些裡面的美女你得小心,一是已經有男人了,二是只能在慢搖吧裡面看,見不得光,三是大部分都是小姐,伙到一起出來玩。
還有地方有美女,太陽島。每天晚上5-7點,你找個計程車叫師傅圍著太陽島裡面轉,好多美女就出來上班了,不過你還是得有心理准備,因為美女是很少見的,一般見的都是妝化得花枝招展的冒充美女的醜女,嘿嘿。一不小心有時候鼻血都能嚇出來。
第三個地方,新沙龍。
裡面美女還是有的,不過全都是坐台的,新沙龍四川組和西安組的有幾個都不錯,去試試吧。哈哈
給你推薦新沙龍,因為那的妹妹還不錯,比起其他地方的顯得稍微有點素質,也一般不會出台,不會跟客人走。
什麼伊甸園和世紀的、西部的小姐又老又丑,西部的有些還比較年輕,不過長相真的不敢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