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大全 > 四大美女黃梅戲唱得好棒

四大美女黃梅戲唱得好棒

發布時間:2022-06-11 12:14:25

❶ 黃梅戲發展至今,可謂家喻戶曉,你覺得哪位黃梅戲女演員最美呢

黃梅戲、京劇、越劇、評劇、豫劇合稱中國五大劇種,源於湖北黃梅戲,故稱黃梅戲。黃梅戲從農村起步,逐漸傳到城市,從民歌、秧歌、茶歌、茶燈、花鼓調慢慢發展。黃梅戲藝術特色明顯,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梅戲發展至今,可謂家喻戶曉,你覺得哪位黃梅戲女演員最美呢?我個人覺得最漂亮的黃梅戲演員首選韓再芬!

最美黃梅戲演員韓再芬

黃梅戲里最漂亮的女演員是誰?韓再芬絕對難以超越。當然,除了韓再芬,王晶、黃新德、吳亞玲的長相和身價都很美。他們入行多年,也塑造了許多經典角色,給觀眾帶來了許多精彩的體驗,贏得了外界的一致認可。他們為黃梅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❷ 黃梅戲四大名旦

有這么一說嗎?沒有聽過。
你要是問黃梅戲「五朵金花」,那我倒是答得上來。
大「五朵金花」是馬蘭、吳瓊、楊俊、吳亞玲、袁枚;新世紀「五朵金花」是何雲、程小君、吳美蓮、王琴、仝婷。

❸ 黃梅戲四朵金花是誰

http://cul.sohu.com/20060824/n244981218.shtml

五朵金花

第一朵金花:馬蘭

目前所在地:上海目前身份:「文化使者」

其實說馬蘭是文化使者是因為她的婚姻,因為和余秋雨結婚後,作為演員的馬蘭的社會角色似乎是有了一個微妙的變化,她的黃梅戲事業也成為了她一生奮斗的目標,特別是為黃梅戲時代特徵的凸現,馬蘭始終在不遺餘力地嘗試著。很多人認識馬蘭是從1984年的央視春節晚會開始的。那時她剪著短短的頭發,穿著格子短裙,整個人就像是一朵清香的蘭花。此後她的舞台形象也深入人心,一直到後來的電視劇《嚴鳳英》等,她把黃梅戲的美展示給觀眾,觀眾也因此記住了黃梅戲,記住了馬蘭。

第二朵金花:吳瓊

目前所在地:北京目前身份:簽約歌手

吳瓊在「五朵金花」中是最小的,也是公認唱功最好的,她聲音委婉動聽,如珠落玉盤餘音繞耳,能高能低、能細能厚。她扮相俊美,舉手投足恰到好處,動作自然到位而不造作,能悲能喜,不管大戲小戲都能成功把握。1992年,吳瓊離開安徽調到北京中國廣播藝術團改唱黃梅歌,由此開發了她走向歌壇的新路。不過,吳瓊在歌壇發展的成績顯然不及在黃梅戲上,人們看到她,喜歡她依然還是因為她的黃梅戲,而不是她的某一首歌。前不久,吳瓊又出了一首新歌《我很滿足》。這是她闊別舞台6年後重新登上舞台,用她自己的話說她已經很滿足了。

第三朵金花:袁玫

目前所在地:廣州目前身份:製片人

說起袁玫的名字似乎讓人覺得有些半生半熟的感覺,其實她就是在電視劇《紅樓夢》中飾演襲人的演員。當年在《紅樓夢》選角中,導演王扶林選擇了很多戲曲演員,其中只有兩位演員是唱黃梅戲出身的,一位是飾演史湘雲的郭宵珍,一位就是飾演丫鬟襲人的袁玫。現在的袁玫也離開了安徽,離開了黃梅戲,她南下廣州當了一位影視演員。不過現在的她卻以製片人的身份出現在了我們面前,儼然是一個女強人的樣子,年初拍攝的20集電視劇《故鄉的雲》便是由她製片的。盡管離開了黃梅戲舞台,但是袁玫依然熱愛黃梅戲,她曾不無感慨地說:「黃梅戲在我後來走的藝術道路中發揮很大作用。」

第四朵金花:吳亞玲

目前所在地:安徽目前身份:黃梅戲演員

在當年的「五朵金花」中,只有吳亞玲還在安徽,堅守在傳統黃梅戲的舞台上。在許多編排的新戲里擔任女主角,並頻頻在電視畫面上亮相,還協助夫君管理著黃梅戲劇院。吳亞玲曾說「我歷來遵守的是順其自然」,可見其平靜淡泊的心態。吳亞玲是國家一級演員、安徽省政協常委,並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她扮相俊美,氣質溫存,表演含蓄。尤其在《紅樓夢》中飾演林黛玉,更是生動地體現了她的表演風格,深受觀眾喜愛。吳亞玲認為:黃梅戲需要創新,但是黃梅戲也要回歸,黃梅戲區別於其他戲種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演唱全部是本嗓演唱,不用假嗓。

第五朵金花:楊俊

目前所在地:湖北目前身份:黃梅戲演員

楊俊較其他「五朵金花」,她和吳亞玲都不被我們熟知,但是在黃梅戲的舞台上,她們則是響當當的人物。她的嗓音細潤舒柔,唱起來聲情並茂,尤其能抒發出人物的感情。1989年湖北省黃梅戲劇團成立,楊俊從安徽調至該團,擔任主要演員,並任業務副團長。目前,仍然在湖北黃梅戲劇團,並是絕對的台柱。

❹ 黃梅戲誰唱的最好

除對黃梅戲演唱藝術有突出成就的嚴鳳英、王少舫等老一輩藝術家外,中青年演員馬蘭、韓再芬等相繼在舞台上、銀幕上和電視屏幕上展現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觀眾的注視。嚴鳳英、王少航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攝製成影片,轟動海內外。

黃梅戲起源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源於湖北黃梅地區,因人民的社會交往逐漸向東流傳到安徽懷寧為中心的地區,並以此為中心,發展成型,在其漫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了青陽腔、徽劇等和當地民歌及其他戲曲的音樂精華,逐漸形成了今天自己獨特的風格。黃梅戲用安慶語言念唱,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黃梅戲的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黃梅戲來自於民間,雅俗共賞、怡情悅性,她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鄉土風味感染觀眾。
早期黃梅戲的演出劇目,大多為老藝人自編自演的反映底層民間生活的小戲。本世紀50年代,一大批有志於戲曲事業的知識分子加入黃梅戲傳統劇目的發掘與再創造的行列,他們的加入,大大豐富了黃梅戲的表現形式,加強了黃梅戲的文學性,發展了唱腔和伴奏,使其原來的民俗性和通俗性得到質的升華,旋律更為優美,影響更為擴大,黃梅戲真正迎來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藝術春天。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嚴鳳英、王少舫、潘璟琍、張雲風等一大批優秀表演人才,《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就是這一時期所產生的代表性作品。隨著眾多優秀劇目的不斷推出,國內外的觀眾,認識並接受了黃梅戲,使黃戲從鄉村草台登上了都市的大雅之堂,最終成為馳名海內外的著名劇種。本劇院的劇目和演員曾獲得眾多獎項,多次赴香港、澳門、新加坡、德國、台灣、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演出,獲得文泛的好評,被外國友人譽為"中國的鄉村音樂"。
驕傲和光榮已成為歷史,新世紀已經找開希望之門,如今的安徽黃梅戲又涌現出如馬蘭、黃新德等為代表的眾多新人。面對新世紀,我們寄希望於新一代黃梅戲傳人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用青春、美麗和智慧,創造新的燦爛……

黃梅戲的發展歷史

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台灣等省以及香港地區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余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黃梅戲的發展歷史,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約從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後。產生和流傳到皖、鄂、贛三省間的黃梅採茶調、江西調、桐城調、鳳陽歌,受當地戲曲(青陽腔、徽調)演出的影響,與蓮湘、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形成結合,逐漸形成了一些小戲。進一步發展,又從一種叫「羅漢樁」的曲藝形式和青陽腔與徽調吸收了演出內容與表現形式,於是產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戲。從小戲到本戲還有一種過渡形式,老藝人稱之為「串戲」。所謂「串戲」就是各自獨立而又彼此關連著的一組小戲,有的以事「串」,有的則以人「串」。「串戲」的情節比小戲豐富,出場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圍。其中一些年齡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來扮演。這就為本戲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第二階段,是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這一階段,黃梅戲演出活動漸漸職業化,並從農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黃梅戲入城後,曾與京劇合班,並在上海受到越劇、揚劇、淮劇和從北方來的評劇(時稱「蹦蹦戲」)的影響,在演出的內容與形式上都起了很大變化。編排、移植了一批新劇目,其中有連台本戲《文素臣》、《宏碧緣》、《華麗緣》、《蜜蜂記》等。音樂方面,對傳統唱腔進行初步改革,減少了老腔中的虛聲襯字,使之明快、流暢,觀眾易於聽懂所唱的內容。取消了幫腔,試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劇和其他兄弟劇種的程式動作,豐富了表現手段。其它如服裝、化妝和舞台設置,亦較農村草台時有所發展。

第三階段,是1949至今。1952年,安慶黃梅戲藝人帶著《打豬草》、《藍橋會》等劇目到上海演出。幾十年來造就了一大批演員,除對黃梅戲演唱藝術有突出成就的嚴鳳英、王少舫等老一輩藝術家外,中青年演員馬蘭、韓再芬等相繼在舞台上、銀幕上和電視屏幕上展現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觀眾的注視。嚴鳳英、王少航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攝製成影片,轟動海內外。

黃梅戲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領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以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斗籮》。

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❺ 女駙馬 黃梅戲 誰唱得最好

電影《女駙馬》由嚴鳳英主演,唱的最好的是吳瓊,演的最好的是馬蘭,韓再芬出演的也不錯。

❻ 你覺得哪位黃梅戲女演員最美美在哪裡

我覺得。楊俊老師最美唱的也很好聽啊。一部孟姜女從小看到大,重復看了不下百遍,看一次哭一次真的超好看的。現在50多歲了。還是那麼美,聲音還那麼好聽。聲音還是和演孟姜女那時候的聲音一樣的。超愛的。就是在酷狗音樂裡面找不到她的黃梅戲曲,真的好遺憾。真的好想把她的所有黃梅戲都下載來聽,簡直百聽不厭。

❼ 韓再芬,馬蘭,吳瓊楊俊,你認為他們誰唱的黃梅戲好

四位都是黃梅戲曲界的翹楚,韓再芬應該算是受歡迎程度最高的了,不但唱腔優美,扮相也有絕代佳人的風韻。九十年代她的眾多黃梅戲電視劇使她廣為人知。馬蘭也是上個世紀黃梅戲領軍人物。吳瓊、楊俊唱得也非常好,只是受眾面相對小了點。

❽ 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黃梅戲五朵金花,你還記得她們嗎

黃梅戲作為我國民間的五大地方戲之一,它發源於湖北省黃梅縣,所以被稱作黃梅戲,在安徽省得以發揚。


五朵金花之五,楊俊。楊俊嗓音細潤舒柔,唱起來聲情並茂,她扮相美,戲路子寬。屏幕上的楊俊親和,舉手投足間盡顯古典仕女的婉約與唯美。她雖然是五人中最年輕的一個,但這並不妨礙她放出燦爛的光芒!

五朵金花代表著黃梅戲的時代,不管過去多久也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個貌若天仙又具特色的」五朵金花

❾ 你覺得哪位黃梅戲女演員最美美在哪裡

那一定是馬蘭。

我以前對傳統故事的悲歡離合感慨不大的,知道梁祝雙雙殉情化蝶,知道孟姜女哭倒長城,知道竇娥冤六月飛雪,但是從來不為了它難過,不會被勾起情緒。但是看了梁祝就完全不一樣了。只是門外漢,我不敢妄談她的藝術造詣和別的相比如何,只能說說我自己的感受。

在此之前我聽京劇,對黃梅戲的了解僅限於天仙配/女駙馬,因為喜歡周濤所以能哼兩句,別的什麼都不懂,也有過一些「不就是民歌嗎」這種錯誤想法。馬蘭和黃老師一嗓子出來就把我勾住了。

黃老師的唱腔我覺得是可以用抑揚頓挫跌宕起伏來形容的,咬字有種很特別的韻味,輕重緩急各不相同,壓到句尾就覺得山路十八彎,直唱到心裡去了。馬蘭對我而言就是全方位的震撼了,她的唱腔如果單論的話,可能確實沒有吳瓊老師出色,但是她這種六邊形戰士真是讓人沒辦法不喜歡。

我看到她第一反應就是,好有靈氣!英台男裝白衣一出來,馬上就有謝庭蘭玉的君子之姿,聲音清亮大氣,雖然是小小一方舞台,但是就感覺他們兩個走在初日照高林的山野中,開闊又晴朗。我是學環境設計的,後來我搞園林常常涉及到計成的一句話:「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

我往後再看到這句話,腦袋裡就是馬蘭的表演了。

她的靈動是不露痕跡的,你在觀看過程中不會讓你覺得「她演得真好」,而是「祝英台真可愛」,那時候我覺得她就是祝英台。

兩個人從初遇,到學館立規,再到河灣擔水,一點點的情緒變化我全都刻在心裡。祝英台每一次小心翼翼地掩飾,一個年輕姑娘忍不住淘氣的捉弄,女扮男裝偶爾露出的羞怯,完全把我攫住了。

她是標致的,我覺得標致這詞都不足以形容她的好,尤其男裝的時候,不帶一點忸怩造作,清俊疏朗,風流倜儻,這大概和她的五官是相掛鉤的。

她的五官在我看來是邊界感很重的那一種,只需要幾筆勾勒就清晰明快,是端莊大氣而非柔婉嫵媚的類型,我確實也非常吃這種帶有傳統東方美的長相。再加上她性格里有些少年氣,玩心重,因此演扮男裝簡直不要太合適。

馬蘭天生麗質,風度翩翩,如空谷幽蘭,品位一流,是黃梅戲梅開二度的代表人物。盡管她已經離開舞台多年,但在觀眾心目中、在藝術圈內,她的聲望猶在,她至今是黃梅戲界一座無法替代、難以逾越的高峰。甚至隨著歲月流逝,她的作品、她的為人,更加散發出濃郁的清香。

❿ 黃梅戲誰唱的最好

摘要 韓再芬,國家一級演員,中國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閱讀全文

與四大美女黃梅戲唱得好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42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91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65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71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901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39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800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194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44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69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19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11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15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102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48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676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900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063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22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