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大全 > 珙縣四大美女

珙縣四大美女

發布時間:2022-05-31 03:47:45

① 宜賓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宜賓城區

1大觀樓

大觀樓是宜賓古建築之一,建於明代,清時又修葺之,登樓眺望,遠山如畫,雙江若帶,令人心曠神怡,真不愧「大觀」二字。

2哪吒行宮

哪吒行宮座落在翠屏山腰,哪吒行宮為混泥結構仿古建築,佔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行宮依山就勢修建。布局合理,造型古樸,斗拱雕梁、外廊回繞,飛檐翹角,寶頂凌霄。行宮主要有仙蹤跡牌坊、太子廟、哪吒盤腿式神像,造型生動,栩栩如生。洞門上方雕刻有燃燈道人贈與李靖的玲瓏寶塔浮雕。在行宮上面山頂還建有哪吒師傅太真人神殿,塑有太真人神像。

4趙一曼紀念館

在翠屏山上的趙一曼紀念館有多少人去看過?紀念館佔地3120平方米,建築面積547平方米。設有展室3個,陳列展出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董必武、宋慶齡、陳毅等人的題詞,趙一曼從事革命活動的文獻資料,以及趙一曼在東北進行抗日武裝斗爭的事跡。

5江北公園

宜賓江北公園位於宜賓市江北,宜賓市郊之北,有崔科山(也名天柱山)橫亘。山下,一巨石中開,形成天然峽谷,谷深20餘米,谷底有清泉緩緩流出,繞谷底沒入石中,為一天然奇觀。北宋元符元年,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居戎州時,仿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流觴曲水」意境,於此鑿石飲水為池,曰「流杯池」。 自宋以來,後人為紀念黃庭堅,相繼在流杯池周圍修建了「涪翁亭」、「涪翁樓」、「山谷祠」、「吊黃樓」等建築。

園內有一直徑約四米多的明代巨石硯,人稱「筆點丹池」。丞相祠為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南征而建,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距今近五百年歷史。

6五糧液廠區

五糧液廠區很大,號稱「十里酒城」。去這里參觀出來恐怕會醉喲!

7舊州塔

舊州塔很多人都曉得,與白塔、黑塔並稱為「宜賓三塔」。舊州塔建於北宋大觀三年,即公元1109年。距離舊州塔步行不過五分鍾的路程,還有一個景點,叫大佛沱。大佛沱高5.4米,寬3.9米,低眉微笑,雍容大度,氣魄雄偉。

9白塔山

白塔山景區位於宜賓市翠屏區東北面,與翠屏山、七星山交相輝映,將宜賓城區緊緊懷抱,景區以建於明代遠近聞名的白塔為中心,東接營盤山,南臨長江,西瀕岷江,北與催科山、營盤山相連,景區面積約2平方公里,隔岷江與城區相望。景區內地形起伏、高山聳峙 、丘陵連綿、溝壑縱橫、植物茂盛、山水交融,氣候宜人,自然景觀山水交融,蒼翠秀麗,更有豐富的人文景觀,使自然景觀在形態上得以添姿增彩。是市區、近郊休閑娛樂、旅遊度假的理想之地,具有城市森林的特色。主要景點有:白塔、東山寺、東山古城遺址等。

10天池公園

天池公園位於西郊,距城區大約9公里。天池,中架曲橋一座,形成上、下兩個湖面。上湖有湖心島、半島各一個,下湖有兩上半島,遠遠望去,給人以幽深莫測的感覺。蜿蜒迂曲的沿湖長堤,全用條石砌成,高2米多,岸邊建成寬1米的水泥小道。道旁廣植嘉木,綠葉婆娑,倒映湖中,微風輕拂,波光粼粼。麻友們可以去天池公園喝茶打麻將。

宜 賓 郊 縣

1李庄古鎮

李庄古鎮位於宜賓市東郊長江南岸,素有「萬里長江第一古鎮」之稱。李庄距今已有1460年建鎮史,是長江邊上的千年古鎮,依長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導岷山,流通楚澤,峰排桂嶺,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觀。這里氣候宜人,地形平坦,水陸交通便捷,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薈萃。來了李庄一定要吃李庄白肉哦!

2夕佳山古民居

位於宜賓市江安縣城東南18公里,建築面積10056平方米,修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經清、民國期間幾次大的修葺,至今保存相對完整。由若干個大小不等的四合院落構成,共計房舍108間,參觀完古民居大約需要三小時左右。除了參觀古民居還能在景區內看到很多撫琴、執棋、舞劍、潑墨的古裝美女哦!

4七仙湖

位於高縣復興鎮的七仙湖景區,距離宜賓市區40餘公里。湖中島嶼星羅棋布,湖灣眾多,小島高低錯落、相應成趣。怪石嶙峋,自然天成,有秀麗多姿的大姑島、小姑島、姐妹島、綉球島、九曲流舟、眾星捧月等天然景點。

5古樓峰叢

古樓峰叢位於筠連縣境內,面積130平方公里。去了古樓峰叢一定要去看黃牛岩。黃牛岩因貌似黃牛而得名。站在黃牛岩上,頗有「一覽眾山小」的味道。景點有:大洞灣、黃牛岩、溶蝕窪地、湘子洞、天仙洞、黑雀洞等。

6巡司溫泉

巡司黃荊壩河段周邊不足兩平方公里范圍內分布有犀牛溫泉、木井溫泉、望月溫泉及河床段不少不同溫度的溫泉露頭。在分布的眾多溫泉中,犀牛溫泉(天河溫泉)最具特色,譽為「川南第一湯」,其常年水溫53℃—56℃,日流量3460立方米,犀牛泉水含氡、氟、鍶、硒等50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隊身體有益。犀牛泉旁的兩個村落多年享有「長壽村」之美譽。

7龍華古鎮

位於屏山縣屏山鎮南37公里處,因有明代所建的龍華寺而得名,龍華古鎮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丹霞洞石刻及造像,有高約30米的全國第一大立佛,還有安澗清洪橋、禹王宮、龍華寺、都司衙門、分銀石、石獅以及保存完好的全本質結構街坊等……

8興文石海

在說到興文石海的時候,小編要告訴大家一句話:眼前的山不是山,你看到的海也不是海。

興文石海面積約156平方公里,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親們去玩可以到這幾個景點去看看:夫妻峰、群羊上山、天泉洞、大漏斗……

9江安響水洞

響水洞在江安仁和鄉,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當你站在它的旁邊時,訇然的流水聲就從一個天然石壁內傳出,但壁內又無水流。 有人猜測,可能是斜對面的響水洞瀑布流水的聲音,但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溪河斷流時流水聲卻依然。響水洞為何會響,這至今仍然是一個迷。

② 一作文:我與王冕比童年400字左右

我們班上有兩個同學姓王,爸爸經常和我開玩笑說:「五百年前,你和王鈞傑是一家。」媽媽聽到我和爸爸的對話後,不緊不慢地說:「姓氏是我國頗具特色的一種文化,很有研究價值!」我心裡疑惑不解,心想:姓氏生來就有,有什麼好研究的?於是帶著這個疑問,我了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二、調查方法1.瀏覽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上網查閱、了解王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2.通過報刊了解王姓的人口和現狀;3.詢問老師、父母、祖輩,了解王姓人口和分布地區情況;4.通過其他渠道,搜集王姓的名人故事。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體內容書籍《百家姓》王姓的起源傳說殷商王子比干,因屢次勸諫紂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殺後葬在當時國都朝歌附近,他的子孫世代為他守陵,同時為了紀念他,便改以王為氏。網路歷史王姓名人王昭君、王莽、王充、王羲之、王獻之、王勃、王維、王安石、王昌齡、王之渙等。網路王姓人口數量據統計,王姓為中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爸爸的陳述王姓族譜在四川珙縣下羅鄉五星村保存著清王廷等主修光緒四年刊印的王氏族譜。四、結論1.我國的王姓歷史悠久,傳說殷王子比干,因屢次勸諫紂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殺後葬在當時國都朝歌附近,他的子孫世代為他守陵,同時為了紀念他,便改以「王」為氏。西漢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國二年下詔說:明德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獻天符,或貢昌言,或捕告反虜,厥功茂焉。諸文與三十二人同宗共祖勿罷,賜曰王姓。這也是王姓人口增長的一大原因之一。2.在歷史中王姓名人輩出。有江南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東漢大思想家王充,被譽為「書聖」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唐朝詩人王維、王昌齡、王之渙,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王安石,元朝畫家王冕。3.經公安局治安管理局對全國戶籍人口的統計,王姓為中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

③ 盤古開天,蠶叢魚鳧。巴蜀古有,後面有什麼

巴 蜀 賦(曾廣棟)

盤古開天地,蠶叢魚鳧開蜀國之先;伏羲妊女媧,嫘祖大禹傳炎黃之脈。巴蜀古已有之,殷周見傳;巴蜀亦為川渝,實為一村。毗鄰巫巴,東融荊調楚辭湘音;背依青藏,西眺喜瑪祁連昆侖;攜手雲貴,南挽怒江烏江苗嶺;極目秦隴,北聆陝腔漢風唐韻。東去,直掛雲帆濟滄海;西回,五千仞岳上摩天;南來,春城無處不飛花;北往,凌雲健筆意縱橫。皚皚雪域,茫茫草原,讀九曲黃河第一灣;金沙江畔,滔滔浪波,有萬里長江第一城。山仁,貢嘎格聶夾金大巴巫山,古今藏龍卧虎,懷天下而不語;水善,金沙岷江沱江嘉陵烏江,滋潤阡陌沃野,利萬物而不爭。秦嶺橫亘,猿猱攀援地,難於上青天;金牛古道,五丁劈山處,明月朗翠雲。細雨入劍門,馬前桃花馬後雪;雲生出三峽,大江東去浪濤盡⑴。
垂統成化,騰蛟起鳳。巫山人,資陽人,記憶大溪文化⑵;石寶寨,黃龍溪⑶,敷陳天黃地玄。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圖騰;金沙石磬⑷,商朝八音悠揚高遠。縱目面具,通天神樹,寶墩文化神秘神奇;鹽道履痕⑸,大足石刻,巫巴山地美輪美奐;文昌大帝,堪與至聖先師南北;洞經音樂,實乃音樂化石綻演。道生萬物,道法自然,鶴鳴山乃道源聖地;峨眉奇勝,金頂佛光,中華四大佛教名山。豕帛祭祀族神⑹,三月會上巴曼子;世界紙幣之祖⑺,北宋交子源四川。大慈寺里繚繞玄奘偈語⑻,閬中貢院尤聞孔曾孟顏。李冰鑿玉壘分岷水,功高蓋世;文翁興教育修水利⑼,後賢祀瞻。三江匯流欲濯大佛赤腳,海通剜目拒貪吏⑽;巫山雲雨播撒神女幽怨,屈子行吟今潸然。渝人戛玉敲金,川江號子,江風入雲,艱辛煮沸重慶火鍋;蜀子引商刻羽,錦城絲管,天籟九皋,輕曼孕育蜀國四弦。清音竹琴,曲藝精於蜀;魚龍漫行,雜技始於漢。卧龍天然熊貓基地,九寨黃龍天堂人間。絲綢南路,茶馬古道,幽深、豐饒、奇絕,行板如詩如歌;三國遺址,萍蹤寄語,滄桑、險峻、智慧,寵辱興衰如煙。酉陽桃花源,點亮烏江長廊;合川釣魚城,上帝此處折鞭⑾。武隆勝景,張揚喀斯特地貌;江北恐龍,再現侏羅紀荒原。興文石林,花石早已成蓮台;蜀南竹海,修竹何須斬萬竿!稻城亞丁,聖地香格里拉;邛窯瓷器,絕倫承上啟下⑿。經典縮寫:雕版印刷,龍爪蜀刻,西川印子⒀,好一部垂世鴻篇;偉大符號:木牛流馬,銅壺蓮漏,蜀葯本草,好一幅智慧長卷。銅梁龍燈,舞動天乾地支,歲歲;綿竹年畫,演繹春夏秋冬,年年。
日月經天,鍾靈毓秀。山險水奇林幽,川渝有夔門長江青城,舉世難匹;漢賦唐詩宋詞,巴蜀孕賦聖詩仙詞宗⒁,星光霄漢。天府之國,富庶千秋,誘多少騷客吟唱詞賦;巴蜀覽勝,獨領九州,引無數遊子風流翩翩。歐陽修呱呱綿州⒂,終成唐宋八大家;蘇舜欽革新詩文,潼川三蘇千古贊⒃。《函海》李調元⒄,標翰林才華;陳壽《三國志》,記歷史變遷。性靈張問陶,耿介楊升庵。兩代載史冊,眉山三蘇祠;唐初開詩風,子昂金華山。揚雄子雲亭,《太玄》《法言》,大儒風度;太白李青蓮,雲天氣魄,琴心劍膽。皇澤寺,鳳凰台,無字石碑費猜⒅;文君壚,相如賦,絕代千古軼篇⒆。瀘定鐵索,漫唱康定情歌;錦江春色,侵染薛濤詩箋。蜀漢君臣,武侯祠兩表酬一對,忠儀;芙蓉城裡,浣花溪詩聖回草堂,欣然!落下閎,窮究星圖,煌制《太初歷》《渾天儀》,惠澤今日⒇;陸放翁,憂國憂民,巴蜀情陶鑄《劍南詩稿》,流韻劍南。永陵樂伎,技巧甲天下,弦舞展奢侈;豐都鬼城,陰陽兩重天,諷勸真美善。干祿字碑,琴泉寺漫漶顏氏遺墨(21〕;石刻水文,白鶴梁閱讀風雲變幻(22)。巴蜀人才濟濟,代代風流佳話;川渝詩文蹌蹌,稱雄鼎足文壇。
多族共居,風俗百芳。瀘沽摩梭,化石母系、婚史、人脈、文化;苗族蠟染,返樸天然、心境、地理、時尚。古堡碉樓,羌笛聲聲木葉情歌,咂酒悠長;甘阿草原,經幡飄飄唐卡哈達,歌庄粗獷。彝族火把節,燃燒遠古憧憬;巴人巴象鼓,再現「龍賁」輝煌(23)。僰人懸棺,龍河岩棺,呼應遠古習俗(24);巴山夜唱,桃花潭水,靈通喜樂憂傷。土家織錦綉出《太陽出來喜洋洋》,寶島台灣唱出了《阿里山的姑娘》(25)。古鎮星羅棋布,天工人可代;馳名漢像畫磚,人工天不如。大邑公館群,蜀西大宅門。
辛亥武昌起義,中國民主第一槍;四川保路運動,山呼雲和第一省。劉光弟楊銳戊戌六君子;孫逸仙褒揚川籍三將軍(26)。八年抗戰,三百萬川軍喋血疆場,我幾多將軍慷慨殉國;狂轟爛炸,有陪都重慶同仇敵愾,看東亞堡壘高揚和平。《屈原》幕畢,義憤化劍:「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雷雨》交加,萬眾高唱:「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27)抗戰驍將:饒國華、王銘章、李家鈺、黃永淮,柴意新(28);共和干城:朱 德、鄧小平、陳 毅、劉伯承、聶雲臻。東北大學,客寓三台承繼國學(29);故宮國寶,蟄伏李莊敬畏文明。成都市井上演李劫人之《大波》,洪安古鎮走出沈從文之《邊城》(30)。盧作孚,實業巨子,抗戰中堅;侯德榜,化工奇才,愛國濟民。張大千,一代高標,丹青龍蛇成風范;鬍子昂,鋼鐵巨擘,殫智竭力強國心。張表方,人脈江上,川北聖哲(31);周玉清:新續《紅樓》,巾幗精英(32)。廖昌永放歌詠嘆天下,羅中立濃彩悲憤《父親》。王皮影,惟妙惟肖,飲譽奧國維也納(33);李雲迪,鋼琴天下,流水高山盡知音。閔恩澤,國家最高科技大獎(34);奧運會,鄒凱勇奪體操三金。聯合國講壇,鄧小平川腔令世界矚目;「玉米」挺歌星,李宇春上《時代》彰顯民主。建川博物館,歷史收藏編織酸楚震撼;山城棒棒軍,爬坡下坎品賞酸辣苦甜。魏明倫,思接千載神筆《中華世紀壇賦》;堯茂書,挑戰極限可恨金沙水浪滔天。倡平民教育,巴中晏陽初(30);情牽大渡河,沫若戀沙灣。巴金《回憶錄》,晚年實話實說!《星星》(35)耀河漢,多有草木新篇。瀘州三寶:美酒,奇石,蘭草;自貢三絕:恐龍,燈會,巴鹽。品川茶,天天龍門陣,神侃世情風情;看川戲,觀吐火變臉,領悟雲舒雲卷。饕川菜,一菜一格,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飲川酒,一酒一風,曲香醬香米香,瓊漿七神八仙(36)。四川人是鹽,海內外活得有滋有味;巴蜀是台戲,古而今演得有板有眼。
昔日三線巴蜀,韜光養晦,蓄勢待發;而今科創園區,黃鍾大呂,虎躍龍騰。財富巴蜀:國有企業,民營老闆,論劍市場煮酒;開發西部:院士「海歸」,工農商貿,競技共舞風雲。公路縱橫交錯,富樂小康人家;鐵路四通八達,穿梭「長防工程」;銀燕起落之間,東京紐約倫敦。立交橋,跨越思維高度;高速路,啟迪科學創新。東方霧都,重慶,山城高樓摩肩接踵;天府明珠,成都,府南河畔花團鳥麇。綿陽科技城,鄧稼先們,嘔心瀝血,國力國威;西昌航天府,嫦娥一號,遨遊太空,宇宙探真。國寶熊貓,成和平義獸,友誼使者、吉祥標志;高峰論壇,聚八方精英,字字珠璣,天下縱橫。德陽東方藝術牆,文廟旁雕刻史詩畫卷;武引第二都江堰,涪江左收獲酒渾雞豚。敢與洛陽、菏澤齊名者?彭州牡丹是也!誰與壺口、虎跳峽論雌雄?二灘瀑布如銀!璧山巫山營山蘆山秀山屏山彭山眉山,處處山清水秀;山城酒城果城甜城雨城月亮城太陽城,城城寰中名勝。民主科學,圭臬規劃計劃宏觀微觀;惠民利民,經緯繁榮富強和諧文明。太陽風於九天之外,頻傳鳳藻韶章;改革潮在西部涌動,競相革故鼎新。
汶川北川地震,大難大愴大殤、大仁大愛大智;奧運火炬傳遞,更高更快更強,公開公正公平。耕讀傳家,華都僻鄉,六合上下,民生為要;科教興國,大官小官,七情內外,以人為本。損牙眼而念彌陀,十足偽君子,可惱!竊國庫而秀廉潔,不齒狗屎堆,可恨!私用公器,行同國賊;魚肉百姓,罪等公敵。官箴清慎勤,心繫世上瘡痍,明載舟覆舟;士者直方大,文章筆底波瀾,應為民請命。人人行匹夫之責,個個做德善之事。賢者有松雲氣度,梅雪品格;智者聚日月靈氣,山水精神。辛勤勞動者,創造社會財富,大德無言,大音希聲;偉大納稅人,養活國家機器,大功無碑,大象無形。民主與政治齊飛,誠信、法治、責任,巴蜀雄起!科學共經濟一色,創新,發展、富強,中國加油!展勁!

注釋:
1、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春城無處不飛花(唐·韓厷羽·寒食);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凌雲健筆意縱橫(唐·杜甫·戲為六絕句);大江東去浪濤盡(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清·徐蘭·出關: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風翻見戍樓。馬後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此處是「入劍門」,故為「馬前桃花馬後雪」。
2、1985年,中國科學院和重慶自然博物館專家在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發現了距今201—204萬年的人類化石;此化石比北京人(40—50萬年)、藍田人(60—100萬年)元謀人(170萬年)都早。1959年、1975年,長江流域文物考古隊和四川省博物館先後在巫山縣大溪鄉挖掘發現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的重要遺址——大溪文化遺址。
3、位於忠縣的石寶寨,被譽為世界八大建築奇跡之一;位於成都市號稱中國十大水鄉之一的黃龍溪,以九古一漂著稱(古街、古樹、古寺廟、古建築、古佛洞、古佛堰、古崖墓、古民風民俗、古戰場遺址和府河漂流)。
4、磬為古代廟堂禮樂之祭祀器。金沙石磬為在金沙遺址發掘出的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商代石磬。
5、巴蜀鹽史悠久。巴有鹽水女神,初制鹽鹵;李冰鑿廣都鹽井,繼有卓筒、燊海井,乃巴蜀所獨有。自貢井鹽聞名遐邇。
6、、巴曼子:巴國將軍。據載:東周末期,巴國將軍曼子求楚國出兵平內亂,許諾以三座城池相謝。亂既平,曼不忍割城損國,「乃自刎以頭授楚使」,請向楚王致歉。楚王感動,「以上卿禮葬其頭」,巴國「亦以上卿禮葬其身」。後每年3月4日廟會,百姓以豕帛祭祀巴民族之神曼子。
7、我國貨幣起源至少有4000年,從原始貝幣到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以及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流行的方孔錢,到北宋時期,四川成都出現交子。
8、被譽為「佛門千里駒」沃土的成都大慈寺,古稱「震旦第一叢林」,相傳始建於隋朝,唐玄宗賜匾「敕建大聖慈寺」,故名。唐代名僧玄奘在此受具足戒五年。
9、文翁(前156—前101),字仲翁,漢景帝末年為蜀郡守時,興教育、興賢能、修水利,政績卓著。班固《漢書》評論說:「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10、韋皋著《嘉州凌雲寺彌勒石像記》:時有郡吏,將求賄於大師(海通),師曰:「自目可剜,佛財難得。」吏發怒曰:「嘗試將來!」師乃自抉其目,捧盤致之。吏因大驚,奔走懺悔。夫專心一意,至忘其身,雖回山轉日可也。
11、元初,蒙古鐵騎橫掃中原。南宋抗蒙名將余玠、王堅、張珏,憑借釣魚城彈丸之地,苦撐危局36載(1243—1279),致上帝折鞭,敵酋授首;堪稱戰史之奇跡。
12、創燒於東晉、發展於南北朝、成熟於隋、興盛於初唐、至唐末五代長盛不衰、停燒於南宋中晚期、長達800多年的邛窯,是四川遺址面積最大,被中國古瓷專家譽為高溫釉下三彩和彩繪瓷的故鄉,它以其釉色豐富、器形多樣、工藝高超而稱雄於世,其先進工藝對北方唐三彩、湖南長沙窯、安徽壽州窯,乃至宋代各大名窯均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13、西川印子:「印子」為唐代對四川印本的指稱。伏羲始制契,以木刻書;黃帝始以刀書;舜始以漆書;中古磨石汁書。黃帝始鑄文與鼎彝;周宣王始刻文於石;五代和凝始刻書於梨板。蔡倫紙後,唐末成都的刻書印本已蔚為大觀,成為全國雕版印刷中心。
14、賦聖:司馬相如;詩仙:李白;詞宗:蘇軾。
15、歐陽修(1007—1072),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
16、潼川三蘇:指北宋狀元蘇易簡(958—996)及其孫蘇舜元、蘇舜欽(1008—1048)。蘇舜欽為北宋著名愛國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張「文以載道」「詩以言志」,是宋代文學革新運動的先驅者。
17、清·李調元(1734-1803);晉·陳壽(233-297);清·張問陶(1764-1814);明·楊升庵(1488-1557);宋·三蘇(蘇洵:1009-1066,蘇軾:1037-1101,蘇轍:1039-1112);唐·陳子昂(659-700);漢·揚雄(公元前53-公元前18);唐·李白(701-762);均為巴蜀歷史上的文化偉人。
18、皇澤寺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的祀祠。武則天(624-705)生於利州(廣元),死後與高宗李治合墓;其墓乾陵前立巨石為碑,但無字。
19、卓文君為巴蜀美女、才女,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公元前118)譽為賦聖,兩人的忠貞愛情,世代傳為佳話。
20、落下閎:生卒年不詳。西漢時期以歷算和天文學的傑出成就著稱;為我國最早的歷算學家。其創制的天文觀測儀即「落下閎渾儀」,為我國古代的重要宇宙觀——「渾天說」奠定了科學的理論基礎,成為當時關於宇宙結構的先進學說。「太初歷」採用的歲首和科學的置潤法,使我國的陰歷一置沿用至今。
21、干祿字碑:現存於三台琴泉寺的干祿字碑,全稱為「顏氏干祿字書碑」。「干祿字」即「追求官爵所用規範字」。一代書法宗師顏真卿於公元774年任湖州刺史時所作的「干祿字碑」,時稱「湖本」;後毀。南宋時,由時任湖州刺史的成都人獲得顏氏「干祿字書」真跡,並在其後改任潼川知府時,於1142年命人重刻,時稱「蜀本」,其影印件存故宮博物院。
22、白鶴梁系涪陵城北江中的天然石樑。唐始,人們以石刻鯉魚水標,紀錄枯水變化,預卜農業豐欠,被譽為長江「最古老水文站」「水文資料寶庫」「世界水文史奇跡」。石刻計174段,3萬余字。千年來,每當石魚出水,文人墨客聚會江渚,題刻石樑;銀鉤鐵畫,瓊章玉句,隱沒江波之中,千載不滅。
23、史載: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由巴人組成「龍賁」軍,他們執看挺仗,前歌後舞(尚書大傳·大誓:師乃慆,前歌後舞。),「凌殷人倒戈」而獲勝。司馬相如寫巴渝舞「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震動,山谷為之盪波。」
24、僰人懸棺:位於宜賓市珙縣,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河岩棺:位於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龍河兩岸,被考古界譽為「岩棺博物館」。
25、《阿里山的姑娘》即台灣電影《阿里山風雲》主題曲《高山青》,其詞作者為川人鄧禹平。
26、三將軍指辛亥革命烈士鄒容,喻培倫,彭家珍。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康廣仁,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
27、抗戰陪都重慶,匯聚了一大批戲劇家和藝術家,他們以文藝為武器,宣傳抗日,喚起民眾。《屈原》(編劇:郭沫若)《雷雨》(編劇:曹禺)頻頻上演,《大刀進行曲》(麥新詞曲)唱遍前方後方。
28、饒國華、王銘章、李家鈺、黃永淮、柴意新···等,均為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淞滬大會戰、武漢大會戰、徐州大會戰、台兒庄大戰······)陣亡的川籍將軍。
29、1931年「9.18」事變後,東北大學自沈陽輾轉北平、開封、西安,於1938年5月到達三台,客居8年。臧啟芳(校長)、陸侃如、馮沅君、董每戡、高亨、佘雪曼、金毓黻、張艾丁、楊榮國、姚雪垠等,時在校任職。
30、晏陽初:巴中人,從事平民教育和社會改造工作,是世界十大偉人、並與愛因斯坦齊名的大家。李劫人:中國著名寫實主義作家和法國文學翻譯家,譽為「東方的左拉」。沈從文:中國著名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鄉土文學之父」;重慶秀山縣洪安古鎮是《邊城》的生活原型。
31、張瀾(1872-1955),字表方,中國民主革命的傑出代表,中國民主同盟中央首任執行主席,1949年,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32、周玉清:《紅樓夢》曹周本後40回的作者,綿陽師范學院教授。
33、王皮影:「閬中皮影藝術團」團長王文坤為中國第一個進入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表演的藝術家;後次為宋祖英、譚晶。
34、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舉行一次,從2000年起,依次為:吳文俊,袁隆平;王選,黃昆;金怡濂;劉東生,王永志;(2004年空缺);葉篤正,吳孟超;李振聲;閔恩澤,劉征鎰。
35、指《星星》詩刊。當年詩人流沙河因在《星星》發表《草木篇》而獲罪。
36、指豐谷,五糧液,水井坊,全興,瀘州老窖,郎酒,沱牌,劍南春等川酒。

④ 古夜郎國在貴州哪

在今貴州的西部和南部。秦漢時期屬夜郎國治地,唐宋曾兩次置夜郎縣。這里是中國稻作、鼓樓、巫儺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千百年前延續至今的「竹崇拜」、「牛圖騰」與鬥牛、斗狗等獨特民族風情,構成了內涵豐富、撲朔迷離的夜郎文化。

夜郎國是西南地區最神秘的古國之一,早在秦漢時期,在今天中國西南地區雲南、貴州、四川西部一帶生活著許多大小不一的民族或部落,主要有夜郎、滇、邛都等,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巴蜀以南的少數民族,統稱為西南夷。

(4)珙縣四大美女擴展閱讀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寫道:「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一州主,不知漢之廣大。」(譯文:因為道路不通的緣故,各自以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漢朝的廣大。)意思是說,造成誤會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

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個擁有幾十萬人口,疆域面積約二十多萬平方千米的政權實體,已經算不小了。古夜郎國疆域內秦漢之時因驛道不通,對外交流困難,其君長處於長期封閉狀態,在其統領的疆域內唯我獨尊,不知天下有漢。

如此一來,夜郎君長或滇國君長不待見漢使,問出一句「漢孰與我大」並不顯得奇怪。所以說「夜郎自大」並不是沒有原因,並不只是夜郎君長不自量力的一番「狂妄」。

山重水復的夜郎地區,最早與巴蜀並無大道可通,漢武帝執政期間,大力開放西南夷,修路成為一件大事,漢武帝派唐蒙征發巴蜀廣漢的兵卒數萬人修建道路,後人稱為夜郎道。

西漢末年,夜郎與周邊小國發生爭斗,於是漢朝派遣陳立出任郡守出面調停,夜郎王仍不服從。陳立簡裝輕騎,直入夜郎腹地,果斷斬殺夜郎王。從此,夜郎作為一個地方古國的歷史由此終結。

⑤ 王氏名人作文400字

我們班上有兩個同學姓王,爸爸經常和我開玩笑說:「五百年前,你和王鈞傑是一家。」媽媽聽到我和爸爸的對話後,不緊不慢地說:「姓氏是我國頗具特色的一種文化,很有研究價值!」我心裡疑惑不解,心想:姓氏生來就有,有什麼好研究的?於是帶著這個疑問,我展開了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

二、調查方法

1.瀏覽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上網查閱、了解王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2.通過報刊了解王姓的人口和現狀;

3.詢問老師、父母、祖輩,了解王姓人口和分布地區情況;

4.通過其他渠道,搜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百家姓》 王姓的起源

傳說殷商王子比干,因屢次勸諫紂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殺後葬在當時國都朝歌附近,他的子孫世代為他守陵,同時為了紀念他,便改以王為氏。

網路 歷史王姓名人 王昭君、王莽、王充、王羲之、王獻之、王勃、王維、王安石、王昌齡、王之渙等。

網路 王姓人口數量 據統計,王姓為中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

爸爸的陳述 王姓族譜 在四川珙縣下羅鄉五星村保存著清王廷等主修光緒四年刊印的王氏族譜。

四、結論

1.我國的王姓歷史悠久,傳說殷王子比干,因屢次勸諫紂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殺後葬在當時國都朝歌附近,他的子孫世代為他守陵,同時為了紀念他,便改以「王」為氏。西漢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國二年下詔說:明德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獻天符,或貢昌言,或捕告反虜,厥功茂焉。諸文與三十二人同宗共祖勿罷,賜曰王姓。這也是王姓人口增長的一大原因之一。

2.在歷史中王姓名人輩出。有江南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東漢大思想家王充,被譽為「書聖」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唐朝詩人王維、王昌齡、王之渙,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王安石,元朝畫家王冕。

3.經公安局治安管理局對全國戶籍人口的統計,王姓為中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

⑥ 四川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1、稻城亞丁。稻城亞丁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處著名的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脈中段,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風景名勝區,被譽為「最後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仙境」、「藍色星球上最後一片凈土」。

2、石渠。石渠縣境內有白唇鹿、雪豹、藏羚羊、黑頸鶴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二級保護動物34種。2011年來,全縣僅有省級白唇鹿保護區二處,在國家日益重視野生動物保護與研究的今日,石渠有望憑借野生動物的自然優勢,成為高原野生動物保護的基地。

3、新都橋。新都橋是令人神往的「攝影天堂」,地處在公路318國道南、北線分叉路口,是一片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線,無垠的草原,彎彎的小溪,金黃的柏楊,山巒連綿起伏,藏寨散落其間,牛羊安詳地吃草,川西的平原風光美麗地綻放。

4、樂山大佛。樂山大佛,位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和國家4A旅遊區。景區周廣17.88平方公里,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獨具特色。

5、青城山青城山道教名山,著名旅遊景點。古稱天谷山。在都江堰市西南。因青山四合,狀若城廓,故名。屬邛崍山系,處邛崍山東坡與成都平原交接處,背靠岷山雪嶺,面向成都平原,山體主要由礫岸組成,有36峰,最高峰海拔1600餘米。

⑦ 中國的古夜郎國究竟在哪裡

夜郎的疆域是以貴州為中心的一個發展的概念,夜郎的本義是「團結的多筒」。仡佬、土家、彝為原生態夜郎系民族;布依、侗、水、苗、瑤和未定態漢族為融合態夜郎系民族。遁水聖母為夜郎系各族共同的祖先。遵義赤水河流域為夜郎文化的核心輻射區域;黔、湘、桂、川、鄂、滇為強輻射區域;中原和越南為次輻射區域;東北亞、東南亞一線為遠輻射區域。夜郎文化的歷史長河長流至今。竹文化、竹筒文化、蘆笙文化、復原大夜郎國古樂舞綱要。從民族語言的語族、語支分為四類。實際可復原夜郎祭祀、巴楚樂舞、竹筒古樂、八音古、中華古樂。

一、夜郎的族屬諸問題
1.夜郎的疆域是以貴州為中心的一個發展的概念
古夜郎國問題眾說紛紜,延於今日。較主要的文獻有餘宏模的 <<古夜郎境內的彝族先民>>何光岳的<<南蠻源流史>>和王子堯、劉金才主持編譯的<<夜郎史傳>>。對於夜郎研究來說,漢文典籍無疑是極其重要的。惜自司馬遷始,語焉不詳。故不得不參以現存少數民族典籍與民間傳說,並證以地下考古材料。試觀何光岳<<南蠻源流史>>①,可知「夜郎」的疆域是以貴州為中心的一個發展的概念。簡而言之,即「夜郎」為古南越人口語的譯音,「夜」本作「謝」。即古代的「謝」民族。戰國中期,「西南夷君長以什計,夜郎最大。」②據<<水經注·江水注>>稱之為「大夜郎國」,疆域在今川東、川南的資陽、安岳、 自貢、樂山、仁壽、眉山,黔北的遵義,桐梓、赤水,且「東接交趾,西有滇國,北有邛都國」③包括今之黔西部、黔西北部,滇東與滇東北部,和桂西北部。幅員遼闊,經濟、文化、軍事已相當發達,擁有精兵十萬,乃至於敢於同西漢中央相抗衡。漢初積貧積弱,皇帝都配不齊五匹顏色一致的馬拉的車駕。乘牛車上班的王朝嫉妒富庶的夜郎。漢人「夜郎自大」之謂,實系狂妄的大國沙文主義。今日觀之,並無貶義。
成語「夜郎自大」由是全世界皆知,其含金量不可評估。
夜郎因強大而致禍,天鼎六年以後,為漢武帝遣唐蒙殺之。竹王的三個兒子被降為列侯。④但夜郎仍保持其民族特性,西漢在鞭長莫及的情況下,只得恢復了夜郎王的稱號。至漢成帝時,夜郎王興同牂柯太守「舉兵相攻」,被將軍王鳳設計斬首。此後,夜郎族人遂以酋長身份臣服於中央王朝。西漢的夜郎國境在川則僅余今之珙縣,在黔則有今之黔北、黔西北、黔西南,在滇則有今之宣威至路南、陸良一線。都城為夜郎縣。秦朝置所在今之桐梓,漢在今之貞豐,晉在今之石阡,陳在今之辰溪,唐置夜郎郡在今之桐梓,又置夜郎縣在桐梓、思州(岑鞏)、⑤新晃⑥、與思南、黎平、鎮遠。治所顯然是以黔北桐梓為中心, 向黔東、黔東南和湘西擴展。這一點,有信史與今之考古遺跡與地名作證。<<丹鉛錄>>雲:「夜郎在桐梓驛西二十里,有夜郎城碑尚在,楊氏錄據目見言之,其碑必是唐末廢縣時所立,是今之夜郎壩,即唐珍州治所。」又<<遵義府志>>雲: 「桐梓縣城北七十里夜郎壩,城跡方圓里許,中有獅子碣,大樹蓊蔚,人不敢伐,相傳為夜郎縣,亦為竹王城。」亦即今日桐梓之夜郎鄉所在。唐貞觀八年,置郎州(今遵義市西)。由此可知,從戰國到唐宋,夜郎國境實包容了今之貴州全境,治所在今遵義之桐梓和紅花崗區,遵義者,夜郎也!遁水者,赤水也!
目前,夜郎文化的考古成果主要有普安銅鼓山,赫章可樂和威寧中水,還遠不能滿足研究的需要,有關的考古工作顯然還應當在面上加以擴大。
2.夜郎的本義是「團結的多筒」
創建夜郎文化的主要民族是仡佬,土家、彝,這三個民族稱為原生態夜郎系民族;次為布依、侗、水、苗、瑤和未定態漢族。他們一般是在某個時期融入了夜郎的一個支系,因此,這六個民族稱為融合態夜郎系民族。
眾所周知,一部中華民族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今日大西南身高一米六左右的男女,實際上都是古代夜郎族或巴族的後裔,只不過他們的古民族族源失落了,從而無可奈何的融入了大雜燴的漢族。這部分漢人姑且稱為未定態漢族。
前文已述,「夜」即古之「謝」族;「郎」既古之「狼」族,到夏商時其一支遷徙至中原,到周朝時還建立過不羹國;此處還有古之僚族(古濮人之後裔)。這三個民族為夜郎之本色,而夜郎文化的發祥地則是遵義的桐梓。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雲;「夜郎者,初,有女子浣於遁水,有三節大竹流入足間, 聞其中有號聲,剖竹視之,得一男兒,歸而養之。及長,有才武, 自立為夜郎侯,以竹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為牂柯郡,夜郎侯迎降,天子授其王印授。後遂殺之。夷僚咸以竹王非血氣所生,甚重之,求為立後。」《郡國志》、《華陽國志.南中志》同。這是繼《史記》之後關於夜郎的信史所載;前為7000多年前的一個美麗的圖騰傳說,後為2000多年前的史實。這個傳說指示了夜郎竹崇拜的淵源,值得注意。竹王誕生的「三節大竹」就是隱指竹王所代表的「謝」、「狼」、「僚」三族也。而三族均源於那位「浣於遁水」的女郎,這就直指母系氏族時代一女多夫的婚姻關系。今桐梓至赤水之間的赤水河兩岸,仍舊修篁撲面,長筏如龍。楠竹林場,浩瀚無邊。這舉世矚目的水鄉竹海,便是夜郎聖女魚水歡歌的故鄉!西漢初年的那位「竹王多同」,通「多筒」。仍強調其「多筒同一」的族源背景。後竹王為武帝所殺,「夷僚」(彝族、土家、仡佬)仍奉之如神,「甚重之,求為立後」,顯示了對竹圖騰異乎尋常的認同。
這是一首民族團結的翠竹青枝的悲歌。
夜郎各族似乎始終同「三」有不解之緣, 「三節竹筒」之外,如唐朝牂柯蠻有東謝、西謝、南謝三個部落;據《華陽國志》,漢晉夜郎縣有竹王三郎祠。史志 證明,三郎祠遍布黔、桂、鄂、川、滇、湘各省。
據《酉陽直隸州志》稱白帝廟供奉的三人為「母感龍產三男者,或日竹王江氏」。這是赤水聖母傳說的又一版本。赤水下通長江,鏈接巴楚文明。聖母有感於江龍之奔騰,遂清凈受胎,生下三個大胖小子。由此可見,「三節竹筒」確系「三男」,即三個民族。何光岳認為江氏即「金竹公多同」,可從。巴人所崇祠者為白帝,故巴人江氏為夜郎的一支。著名的竹枝歌,應即夜郎竹王之歌。由此可判夜郎為今之土家族先民。
今遵義方言慣稱「竹」為「金竹」,鴨溪天旺有名為「金竹」之地。
建議在遵義制高點的竹林中塑立高大而美麗的遁水聖母雕像,手擎聖物——三節竹筒。政府年八月卯日公祭之,民間四季香火不斷。其實遵義百姓崇祠的「送子娘娘」也者,實系遁水聖母。媒體可加大宣傳力度,讓遁水聖母之名聲,不亞於聖母瑪麗婭和媽祖!為此,可採用開通夜郎網站,舉辦國際夜郎文化節暨學術研討會等措施。文學藝術界對此大有可為。
夜郎的一支融合於僚人,《苗防備覽》所記仡佬語稱「竹」為「蓋腦」,其音同「仡佬」。可見今之仡佬族正是《漢書》所謂的「以竹為姓」的道地的夜郎後裔。
謝氏的一支融入彝族為「金竹金氏」「自謂夜郎竹王之胄也」「久之以金為氏」⑦。王子堯主持編譯的《夜郎史傳》為夜郎史研究的新創獲。如余宏模所評,該彝文手抄本年代最遲不晚於清朝,上限無考。是書詳細記述了彝族先民中武部族夜郎家支歷史。可補漢文典籍之不足。
謝氏一支融入瑤族,成為瑤族十二姓之一。一支融入了湘西、貴州的苗族。
夜郎的一支融入今之侗族, 稱為 「龍標之夜郎」⑧ 。一支融入貴州宋家之苗族,稱為「浪宋人」⑨。
一支傳入貴州布依族大姓之謝氏。
今遵義地區族屬待定的土著漢人,多為夜郎後裔。
總之,「夜郎」一詞的本義是「團結的多筒」,夜郎人就講究民族團結與融合,是為真夜郎之風采。她肯定不屬於今之哪一個少數民 族。她的一枝曾遠播於中原,影響了中華文明。遁水聖母是今之仡 佬、彝、土家、布依、侗、苗、瑤、待定漢人等諸民族共同崇拜的 祖先。一節竹筒一民族,多節竹筒多民族;竹竿多節拔地頂天,坐 斷西南傲霜雪!這當然僅屬個人見解。
由於歷史資料、考古資料、口碑材料之局限,欲充分確證夜郎之族屬,的確困難。因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著民族的雜居、通婚、以及大大小小幾未中斷的兼並戰爭與民族的遷徙等等,故欲考核其間變遷之詳情,往往無從下手。是所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剪不斷,理還亂!」故能從宏觀把握一大致結論足矣!
有一點我想提請學界予以關註:即夜郎族屬問題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民族團結與融合的問題,那麼,有關族屬的學術研究乃至政策審視,也應當落實到民族團結上面。同時,我們抓夜郎文化,就是抓生產力。
二、夜郎文化的傳播與交融
1.夜郎文化的四大輻射區域
各代夜郎國和夜郎部落的疆域並不能劃定夜郎文化的地圖。因夜郎文化偏能以其獨有的魅力,光芒四射,超越時空,為其他的國家和民族所接受、包容和消化吸收,從而為中國文化、世界文化作出自己的貢獻。
狼人從黔北遷至中原,其在中原必然留存它的影響;如良人在甲骨卜辭中為商王宮的美女,在良鄉之北的昌平縣北有狼山等⑩。這是前夜郎文化。有人以貴州至今尚有跳花桿的風俗,認為甲骨文「華」即花桿,中華文明源於夜郎,可參。今仁懷王志良的花桿蘆笙曾獲全國民族體育金獎,故此說信非虛言!
大約距今7000年前,黔北赤水河流域翠竹青枝的海洋中,誕生了遁水聖母的夜郎竹文化。遁水聖母的前人在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的發掘、鑒定中,被命名為「桐梓人」,這是中國華南地區用火最早的古人類。遵義遂為夜郎文化的核心輻射區域。今天,桐梓的「夜郎壩」應成為遵義的品牌。
夜郎在先秦占據川東、川南,那裡自然留存了豐富的夜郎文化。遍及黔、桂、川、滇、湘各省的三郎祠,證明這五省有濃郁的夜郎文化。這些地區是為夜郎文化的強輻射區域。
據《通典》卷184所載,越南古』代曾有文郎國,學界多認文郎即夜郎。因此,中原和越南為夜郎文化的次輻射區域。
美麗的竹王傳說和竹子生人的故事遠播於東南亞、東北亞、南洋群島和日本列島。這些國家和地區是夜郎文化的遠輻射區域。
夜郎文化的四大輻射區域,決定了它是一個全國性的和世界性的文化現象和研究課題。
2.夜郎文化的歷史長河長流至今
夜郎文化猶如歷史的長河,它從遠古的遁水流來,同多種文化交融,由娟娟細流匯集成大江,奔騰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又以昂揚的風姿,走向未來。
竹王多筒離我們已十分久遠了,但竹文化中的竹筒文化卻就在我們身邊。中國南方火車上都能吃到小小的竹筒肉,西南餐桌上的大竹筒湯羹。貴州山地民族男女青年的「竹筒情歌」,一次又一次的演繹著遁水女郎的愛情故事。三節竹筒制的芒筒在姑娘們手中朝天吹著持續的低音,而男青年手捧著或抬著長短不一的竹製蘆笙沸天地地吹奏著竹王的頌歌。以致於在竹筒文化中又衍生出一個毫無爭議的重要概念——蘆笙文化。蘆笙文化是葫蘆文化與竹筒文化相交匯的產物。
夜郎文化說到底就是竹文化。竹文化對中國音樂史的貢獻,就是先秦八音樂器的分類(金石土革絲木匏竹)中的「竹部樂器」。即排簫、篪、相、言、管、龠』應、雅等。至於竹弓、竹席、竹樓、竹筏之類的竹文化的經濟意義自然是十分重大的。
貴州的仡佬族至今仍保留著竹為家神的傳統。中國文人以竹為「歲寒三友」之一,便是竹文化與儒文化交融的產物。
1990年, 出於研究的需要,我曾給一個的侗族蘆笙隊的隊長商量,打算購買他們全隊的全套蘆笙。我開始以為只要隊長點頭便成交了,豈料他卻說要召集全隊的成員開會商議此事。該隊有60多歲的老人和十一二歲的娃娃,十來個人坐在一起商議此事,人人都有平等的發言權,小娃娃的意見和老人的意見同要重要,只要有一個人反對此事便告吹,我遠遠的看著那兩個小孩一臉嚴肅地同成人們討論著,真有幾分擔心。 侗族蘆笙採集到了,我也從中感受到了侗族的民主精神。現在想來,這不就是古夜郎國「議朗制」的遺風么!
總之夜郎文化的主體是竹文化,它在經濟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方面的意義均尚待更深入的研究。
如前所述。夜郎與巴文化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交融關系,巴文化是夜郎文化的一個分支。
到唐朝,黔北的夜郎文化又與佛教文化碰撞,相互影響和綜合。史載唐朝牛騰在貴州大布佛教,大興佛寺。寺廟建築與苗侗吊腳樓懸空與寺廟的穩重相融合,如鎮遠青龍洞便是(11)。此後隨著中央政權對貴州統治的加強,以文廟為載體的儒家文化也大舉進入貴州,與夜郎文化交相輝映。因此,夜郎文化是兼容性極強的開放性文化。2000多年來,以黔北為中心區域,不斷向周邊輻射。
謹建議四大班子呈報將遵義市名恢復為「夜郎市」,將桐梓恢復其名為「夜郎縣」。

所以,中國的古夜郎國在今貴州省桐梓縣境內!只有他才是中心,其它地方號稱夜郎的只不過是夜郎國的附屬地,只不過是從夜郎國延伸出去的一小塊范圍!!!!

⑧ 宜賓的什麼最出名

酒都宜賓噠嘛!當然是酒咯,但酒有屬五糧液最出名,世界聞名,還有就是黃金酒,嘿嘿!也是五糧液的。還有珙縣的懸棺。竹海,石海這些,也算是小有名氣的。

⑨ 姓王是怎麼由來的含義

先秦時帝王的子孫多稱王子、王孫,他們的後人有不少就稱為王氏。例如商代的王子比干、周朝的王子晉、戰國時魏國信陵君王子無忌以及田氏齊王等等,都有子孫稱為王氏。由於來源不一,分支眾多,王氏後來繁衍成中國人數最多的大姓之一。
[王氏來歷]
王姓來源復雜,派別甚多,但仍有一些共同點,即多以爵為氏,天子之後代多以此為姓,也有不少人是賜姓王的。王氏姓源繁多,但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相傳周靈王姬泄心,太子晉曾對其直諫,觸怒龍顏而被廢為庶民,主要居住在太原(今屬山西)、琅邪(今屬山東膠南縣一帶)等地,因晉及其後裔祖宗為周天子,因此人們便稱其為「王家」,以後便以王為氏了。

閱讀全文

與珙縣四大美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43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93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65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71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903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41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801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195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46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69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21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15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15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102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50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689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903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067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24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