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大全 > 卡農小美女長笛

卡農小美女長笛

發布時間:2022-05-29 15:42:28

Ⅰ 【卡農】長笛簡譜

樓主搞什麼?長笛是C調樂器,降E調那個是薩克斯!吹了10多年長笛,頭一回聽說長笛是降E調的……
長笛版的卡農也要鋼琴來伴奏才好聽的,你就直接看鋼琴原譜然後用長笛吹出主旋律就好了~

Ⅱ 跪求《卡農》長笛簡譜

看一看行不行,可以的話採納哦~~~~~~~~~~

Ⅲ 跪求 卡農 長笛 簡譜

是分割線--------------------------

5-34/5-34/5(5)67/1234/3-12/3-(34)/(5654)/(5345)/(4-65)/(4-32)/(3212)/(3456)/(4-65)/(6-7)1/(567)1/2345/
5-34/5-34/5(5)67/1234/3-12/3-(34)/(5654)/(5)1(7)1/(6-)1(7)/(6-54)/(5434)/(567)1/(6-)1(7)/1-(76)/(7)121/(7)1(67)/
1-12/3-1-/(7-7)1/2-(7-)/(6-)(67)/1-(6-)/(7-)54/3-2-/1-43/2-4-/3-12/3-5-/4-65/4-3-/2-54/3-2-/
(3-)1(7)/1-(3-)/(5-56)/(7-5-)/(3-)12/3-1-/3-32/1-(7-)/(6-65)/(6-7-)/1-32/1-3-/4-1(7)/(6-6-)/(5-2-)/(5-4-)//
勁樂團版(個人比較喜歡的版本)。根據記憶,不一定準確。湊合著看吧()裡面是低音,/是小節線。時值可以縮小一倍。音高可以高八度。

Ⅳ 卡農長笛譜

卡農最出名的就在於 4重奏每一份譜子都是一樣的。除了大提琴的伴奏部分。只是開始的地方不同。應此如果要用長笛吹 只要買一份小提琴的譜子就可以了

Ⅳ 《卡農》長笛譜子!!高分

我根據原版簡單改了一下(D大調),最低是低音#do,最高音是高音si,附件里有PDF和ove格式兩種,可以跟著弦樂四重奏版吹。


絕對本人親自打譜,謹防假冒!!!

Ⅵ 卡農 長笛和吉他合奏的譜

一、譜曲技法[編輯本段]卡農既Canon, 或者Kanon, 也被翻譯為華音。卡農是一種音樂譜曲技法,和賦格一樣是復調音樂的寫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對位法的模仿技法。卡農同時也指以此種技法創作出來的音樂作品,比如巴赫的《五首卡農變奏曲》。卡農的所有聲部雖然都模仿一個聲部,但不同高度的聲部依一定間隔進入,造成一種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的效果,輪唱也是一種卡農。在卡農中,最先出現的旋律是導句,以後模仿的是答句。根據各聲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為同度卡農,五度卡農,四度卡農等;根據間隔的時間長短,可分為一小節卡農,兩小節卡農等;此外還有伴奏卡農,轉位卡農,逆行卡農,反行卡農等各種手法。1〉卡農簡介[編輯本段]復調音樂的一種,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最後的一個小結,最後的一個和弦,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纏綿極至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 卡農Canon是一種曲式的名稱,這種曲式的特徵是間隔數音節不停重復同一段樂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僅有兩小節的旋律供重復拉奏;大提琴的調子從頭到尾只有兩小節,重復達廿八次之多,可是聽者卻陶醉在這旋律之中,絲毫不會感到單調。能御簡如繁,作者可說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國人 Johann Pachelbel ( ~ 1706年),曾是巴赫的老師。不過有人說是當時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為了售出此曲而冒稱是當時享有盛名的帕卡貝爾的作品。一種純以模仿手法構成的復調音樂形式。當先後進入的各個聲部自始至終在相同或不同的音高上演奏(唱)一旋律時,即稱為卡農。其最先出現的聲部稱為起句或主句,隨後進入的各聲部稱為應句或答句。 2〉主要類型[編輯本段]正格卡農主句和答句在方向上、節奏上完全一致,一般根據它們之間的音程距離稱呼,如同度卡農、四度卡農、五度卡農等。在正格卡農中,除同度、八度外,其他音程的卡農常用自由模仿,以免形成調性重疊;其中四度、五度卡農除用自由模仿以保持調性統一外,也可採用嚴格模仿,使答句轉入下屬調或屬調。變格卡農答句是主句的變形。若將主句的時值成倍擴大,則成增時卡農,反之,則成減時卡農;若將主句各音作反向的模仿,稱為倒影卡農或反向卡農,若將主句各音出現的次序顛倒模仿,稱為逆行卡農或蟹行卡農,答句若為主句之逆行並倒影者,稱為逆行倒影卡農。二重或三重卡農即同時有兩對或三對不同旋律的卡農進行無終卡農即卡農的結尾與樂曲開始相銜接而使音樂循環不已者有終卡農即答句不再進行模仿,另加結尾部分以構成終止者。 3〉音樂歷史[編輯本段]卡農的最早歷史,可以追溯至13世紀的民間音樂形式,如狩獵曲、輪唱曲等。輪唱曲是一種小型聲樂曲,其形式為各聲部以相同間距進入的同度無終卡農,13世紀以後流行於英國。15世紀出現了完整的卡農曲,並為佛蘭德樂派的作曲家所喜用。此後,卡農經常作為一種獨立的小型樂曲或大型樂曲中的一個段落而被運用。4〉演奏方式[編輯本段]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輪唱」,原意為「規律」。指的是復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隨著另一聲部,數個聲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現,交叉進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纏繞,而聲部幾乎是單調意義上的重復。直到最後……最後的一個小結,最後的一個和弦,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纏綿至極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用卡農手法寫成的樂曲就叫作「卡農曲」。卡農Canon雖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樣高潮起伏、驚心動魄,但在看似反復平常的進行中,卻交相共鳴出多種音色效果。平凡的韻律脈動著瞬息萬變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讓人迷醉和沉靜。我們熟悉的輪唱曲就是卡農曲的一種。卡農出現於十三、十四世紀。後人常採用古代曲調作為卡農主題。如巴赫的《五首卡農變奏曲》。十九世紀的交響曲、奏鳴曲也常用卡農手法,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簡單的講,卡農〈canon〉是一種作曲手法,意思是「同樣的旋律間隔兩拍或一小節、兩小節不等先後演奏」。 「卡農」就是根據嚴格模仿的原則,用一個或更多的聲部相距一定的拍子模仿原有旋律的曲式。至於用什麼樂器,幾個聲部,就要隨作曲家的便了,一般來說,2-6個聲部就差不多了,要是非有人寫個幾十個聲部也未嘗不可,倒是現代音樂里常有的事。卡農是最基本的復調音樂的

Ⅶ 求卡農的長笛版簡譜

是分割線--------------------------
5-34/5-34/5(5)67/1234/3-12/3-(34)/(5654)/(5345)/(4-65)/(4-32)/(3212)/(3456)/(4-65)/(6-7)1/(567)1/2345/
5-34/5-34/5(5)67/1234/3-12/3-(34)/(5654)/(5)1(7)1/(6-)1(7)/(6-54)/(5434)/(567)1/(6-)1(7)/1-(76)/(7)121/(7)1(67)/
1-12/3-1-/(7-7)1/2-(7-)/(6-)(67)/1-(6-)/(7-)54/3-2-/1-43/2-4-/3-12/3-5-/4-65/4-3-/2-54/3-2-/
(3-)1(7)/1-(3-)/(5-56)/(7-5-)/(3-)12/3-1-/3-32/1-(7-)/(6-65)/(6-7-)/1-32/1-3-/4-1(7)/(6-6-)/(5-2-)/(5-4-)//
勁樂團版(個人比較喜歡的版本)。根據記憶,不一定準確。湊合著看吧()裡面是低音,/是小節線。時值可以縮小一倍。音高可以高八度。

Ⅷ 卡農的長笛譜。

很好聽的曲子呢,我和一個吹長笛的同學就重奏過這首曲子。
這是兩份譜子: 沒找到長笛版的,這是小提琴版的,也能用一下。
第一份
http://www.violin.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34&ID=14072
這個版本你可以直接用兩支長笛代替另外兩把小提琴。

第二份
http://www.violin.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34&ID=5085

需要注意的是,長笛譜的某些音可能需要稍微變動一下,因為長笛音域不夠低,譜上最低的幾個音可能會吹不出來,可以適當的將吹不出來的音的前一個音延長,遮蓋過去。
另外節奏可以適當放慢,不然在高潮部分長笛可能會換氣來不及,或者音變有些亂

Ⅸ 求《揮著翅膀的女孩》電影,不是歌曲,會給很多財富值

卡農Canon——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為「規律」。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最後的一個小結,最後的一個和弦,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纏綿極至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
卡農Canon是一種曲式的名稱,這種曲式的特徵是間隔數音節不停重復同一段樂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僅有兩小節的旋律供重復拉奏;大提琴的調子從頭到尾只有兩小節,重復達廿八次之多,可是聽者卻陶醉在這旋律之中,絲毫不會感到單調。能御簡如繁,作者可說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國人 Johann Pachelbel ( ~ 1706),曾是巴哈的老師。不過有人說是當時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為了售出此曲而冒稱是當時享有盛名的帕卡貝爾的作品。
最出名的卡農是十七世紀德國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貝爾, -1706)的卡農,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調卡農)。因為有一部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凡夫俗子》採用它作為電影配樂,這首曲子便廣為人知,《我的野蠻女友》同樣也在場景中運用了這首作品。
這是個德國作曲家,但德國實在很難讓他產生如此美麗的靈感。這是作者在義大利威尼斯時寫的音樂,用了迴旋曲曲式,有無窮動音樂的元素在裡面。而這個音樂之所以在所有卡儂裡面特別有名,因為它帶著一絲義大利式的憂傷,甜蜜寧靜的憂傷。
卡農是什麼?
卡農 最受全世界樂迷喜愛的古典曲目
「卡農(Canon)」這個詞原意是指教規、宗教法規、規則或者經典之意,在音樂上是指復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各個聲部有規則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後面的聲部按一定的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一聲部的旋律。用卡農手法寫成的樂曲叫做「卡農曲」。我們經常聽到的輪唱曲就是卡農曲的一種。
《卡農》是現今為止最受全世界人們喜愛的古典音樂作品,被改編成現代樂曲後,曾稱霸美國公告牌流行音樂排行榜長達百周以上。據吉尼斯世界紀錄統計,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重新演繹並出版的《卡農》版本達2000餘種!而實際上,《卡農》僅僅是一首全長僅5分鍾左右的音樂小品,但它卻帶來了327年的奇跡,而且還會經久彌新。
《卡農》最原始的版本今天已無緣聽到,但後世名家的不斷演繹卻不時推出《卡農》的絕美樂章。
許多交響作品裡都會用《卡農》的技巧部分,比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巴赫的《五首卡農變奏曲》等。1966年的維也納音樂節上,大指揮家卡拉揚帶來的《卡農》版本加入了一把小提琴。1985年,鋼琴名家George Winston的《December》問世,帶來了他獨自改編的鋼琴版本《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使得鋼琴演奏《卡農》的浪漫風廣為流行。 1987年,吉他天皇Nicolas Angeles演繹的現代版本轟動一時。1992年,大豎琴家Mask和長笛演奏家共同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周年儀式會上演奏了極其優雅的《卡農》新版,甚受推崇。 1995年,日本明星深田恭子在自己的專輯中也親自演繹了親手改編的《卡農》。1997年,全智賢推出的專輯《Pure apple》中,第6首便是她親自演繹的《Canon Flying In The Sky》(容祖兒將之演繹成中文歌曲《揮著翅膀的女孩》)。其他還有童聲版、饒舌版、佛拉門戈版、爵士版等各種《卡農》。無論憂傷還是快樂,總有適合各種情緒的《卡農》版本能滿足雙耳與心靈的需要。
但在歷史上所有的卡農曲當中,帕海貝爾《卡農》最為著名,一般人說起《卡農》都是指這首。這首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僅有兩個小節的旋律供重復拉奏;大提琴的調子從頭到尾只有兩個小節,重復達二十八次之多,可是聽者卻陶醉在這旋律之中,絲毫不會感到單調。能御簡如繁,作者可以說已臻化境。
帕海貝爾是誰?
巴赫的老師-----帕海貝爾
「一位非常有天分和多才多藝的德國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他的教堂禮拜音樂和鍵盤音樂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包括他自己的孩子。」
聽到這樣的評述,熟悉古典音樂的人一定會斷定這說的就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然而,這話所指的卻是比巴赫早30年出生的約翰.帕海貝爾。
約翰.帕海貝爾(?1706),是巴洛克時期相當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樂深深影響了音樂之父巴赫。他出生於德國的紐倫堡,早年隨施韋默爾學習音樂,但因支付不起學費,次年轉學。1673年至維也納。1677年至愛森納赫,擔任了一年的宮廷管風琴師。愛森納赫也是德國音樂的故鄉,巴赫在這里誕生,在巴赫雙親去世後帕海貝爾成為巴赫兄弟的監護人和老師。
帕海貝爾《卡農》創作於他27歲時,當時他正與芭芭拉?蓋布勒熱戀,因此據推測《卡農》很可能是愛情促成的音樂靈感。1681年,他娶芭芭拉為妻,但兩年後芭芭拉難產過世。隔年後再婚,這次婚姻為他帶來了7個子女。帕海貝爾的子女中,有兩個兒子都是成功的作曲家。
帕海貝爾《卡農》是一首精美的古典音樂小品,全長5分鍾左右,與其他很多旋律復雜、篇幅冗長或者內涵深奧的古典名曲相比,它因簡單明朗輕快悅耳的旋律而普遍被應用,更是樂迷票選最喜愛的古典入門曲目。
帕海貝爾被保留下來的室內樂為數不多------所以他也許對那個領域並未專注太多。19世紀20年代的一位專家發現並出版了帕海貝爾的伴有通奏低音的D大調三小提琴卡農與吉格,給帕海貝爾的作品添上了色彩的一筆,使他更為公眾所知,而「卡農」也隨即成為古典發燒音樂行列中的最熱主題。
卡農與我們的生活
《卡農》離我們這么近
幾乎對每個人而言,《卡農》都不陌生,只是在心醉情迷的剎那,聽者往往忽略了這首抒情詩一般的音樂小品的曲名而已。 看過電影《我的野蠻女友》的人應該都會記得,影片中美麗而率性的女主角,大方的要求男主角在上課中途闖入,手捧玫瑰花向她示愛,而那首她在舞台上彈奏的鋼琴曲,就是帕海貝爾的《卡農》。容祖兒的中文歌曲《揮著翅膀的女孩》也借鑒了《卡農》。這是一首讓人興奮不已的曲子,一時間,幾乎所有品牌的手機上都安排了這個鈴聲,網上提供下載的也比比皆是。
其實早在 1980 年,好萊塢導演執導的電影《凡夫俗子》里,就曾用《卡農》作為配樂,該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這首曲子也首次進入流行文化和大眾視野,至今魅力不減,成為最受現代人喜愛的器樂作品,不過樹大招風,它卻也因此被美國作家保羅?福塞爾在其名作《惡俗》中列為惡俗音樂。
廣告、手機鈴聲、婚慶音樂……處處皆回響著《卡農》熟悉動人、百聽不厭的旋律。如果帕海貝爾還在世的話,可能是全世界版稅收入最高的音樂家。
《卡農》之經典演繹
那頁厚厚的音樂史
有很多「卡農迷」都以收藏不同的《卡農》版本為樂事和驕傲,不少人收藏的《卡農》版本多達數百個,他們還創建了多個卡農QQ群、卡農論壇用作彼此交流和交換版本。《卡農》已經不是一首簡單的樂曲了,它成為了「卡農迷」們情感的載體,生活的一部分,因此這5分鍾的小曲不但遨遊了327年的時間長河,也舉重若輕地跨越了古典與流行的界限,在人類情感的悸動中走向不朽。
近期BMG公司推出的《最好的帕海貝爾卡農》專輯,用15種版本重新演繹《卡農》,可以被視為《卡農》大匯合,各種風格的演繹都在這里綻放,每一首都各具獨特韻味。15個世界頂尖樂手和樂團用管弦樂、鋼琴、長笛、吉他、美聲、電子、東方樂器等15種方式,對這5分鍾的旋律進行了令人驚嘆的不凡演繹。其實,多達2000多種的演奏版本,已經讓《卡農》成為了一部擁有300多年歷史的音樂巨著的集結者。

審美的螺旋。帕赫貝爾D大調卡農
基諾 發表於 2005-12-15 0:49:00
卡農的影響
美國作家保羅.福塞爾的著名作品《惡俗》把這部作品列入了惡俗音樂的行列,如果現在我在這里討論它,想必至少說明了我的音樂鑒賞能力也是很平庸得近乎與俗了。
但我仍想說一下,或許這是候鳥症侯病在這季節轉變之時在我身上的表現之一——想切切實實將心情寄託到某樣東西上呢。
帕赫貝爾卡農似乎是從被選入由羅伯特.雷德福主演的電影《凡夫俗子》的配樂開始,始為大眾驚艷,由古典落入通俗,然後各種版本相繼出現,有以Sanctus《聖哉經》形式吟誦的卡農,也有被英美搖滾樂團以金屬形式唱出的Glay,更被許多電影爭相引用。如著名的《福音EVA》里真治的提琴獨奏和EVA殘破的沉思兩段,深田恭子在自己的專輯中也親自演繹了親手改變的Canon。還有電影如《如果愛有天意》等等等等等.........一部《我的野蠻女友》使得帕赫貝爾的卡農開始讓人瘋狂,於是玫瑰,全智賢MM和戴鴨舌帽的傻小子和著喬治·溫斯頓的《卡農變奏曲》讓人三月不知肉味,各種版本的下載和評論在網上如雨後春筍。
何謂卡農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canon呢,作為一種巴諾克式的古典曲格,出現於13、14世紀,是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為「規律」,「宗教法規」或者「經典」之意,在音樂上是指復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它的特點是:各個聲部有規則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後面的聲部按一定的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一聲部的旋律,先後進入的各個聲部自始至終在相同或不同的音高上演奏(唱)同一旋律時,用卡農手法寫成的樂曲叫做「卡農曲」。我們平時經常聽到的輪唱曲就是卡農曲的一種(比如黃河大合唱,一及起它同主題的多聲部重唱)。其主要類型有:1正格卡農,2變格卡農,3二重或多重卡農、4無終卡農、有終卡農等其他形式。著名的(我個人願意給它加上「偉大」的)帕赫貝爾D大調卡農當屬於正格卡農和二重卡農兩種形式。
卡農的作者
約翰·帕赫貝爾(Pachelbel, Johann, 又譯作巴海貝爾,巴切貝爾,巴黑倍爾,伯奇貝爾,帕奇貝爾,帕海貝爾等等)德國巴洛克古典時代的偉大的管風琴家,宮庭作曲家,宗教音樂作曲家。年9月1日出生於德國的紐倫堡,1669年進入阿爾特多夫的一所學校接受音樂教育,1673年至維也納,成為聖斯蒂芬大教堂管風琴師克爾的學生和助手。1677年至德國音樂的故鄉愛森納赫,擔任了一年的宮廷管風琴師。8年之後,J.S.巴赫 在這里誕生。1678年至愛爾福特擔任管風琴師,1683年,他的第一位妻子和兒子不幸死於瘟疫,次年再婚。1690年之後在斯圖加特和哥達擔任管風琴師。1695年回到家鄉紐倫堡,擔任聖澤巴爾德教堂的管風琴師,自此一直到1706年3月3日逝世。帕赫爾貝爾是巴赫之前偉大的管風琴家之一,也是中德學派的代表人物。由於求學自賴因肯和布克斯特胡德等北德大師,又鑽研過弗雷斯科巴爾迪的管風琴曲集。他的聖詠眾贊歌集南北之大成,寓宗教於抒情之中,自成一體,對JS.巴赫有著深遠的影響,(如如巴赫的《五首卡農變奏曲》)另外其作品有簡朴的對位風格,同時顯示出他對義大利曲式的精通。他最重要的作品是風琴曲,特別是他的聖詠前奏曲。他的作品,以對聖詠旋律的高度裝飾見長。代表作除 Pachelbel卡農外還有名為[阿波尼六聲音階之六組變奏曲]
卡農的演奏
帕赫貝爾卡農全稱為《D大調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的卡農和吉格》,約作於1680-1690年,是其在義大利的威尼斯因懷戀家庭的溫馨而作的即興家庭小品,用了迴旋曲曲式,有無窮動音樂的元素在裡面。而這個音樂之所以在所有卡儂裡面特別有名,也是它帶著一絲義大利式的憂傷,甜蜜寧靜的憂傷。其正統演奏方式是以三部提琴配通奏低音樂器演奏,即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僅有兩小節的旋律供重復拉奏;大提琴的調子從頭到尾只有兩小節,重復達廿八次,頗有貴族小型家庭沙龍的優雅和精妙。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日本動漫經典《新福音戰士EVA》,其中錠真治拉低音提琴的一段,古色古香,原汁原味兒,零和樂團三人組的小提琴隨後加入,配和默契,充分調起了我們的情緒,由此看見日本人對藝術的嚴謹和細致。
帕赫貝爾卡農美到骨子裡的藝術價值
卡農,特別是帕赫貝爾卡農的「頑固音型主題」長達二十八次,八分鍾加長版更是達到了空前的四十六次,主句和答句絲絲入扣,嚴密細致,可聽者卻陶醉在這旋律之中,絲毫不會感到煩膩。如此御簡如繁,可見此曲的藝術價值。同時,此曲注重對位、編排,如同自然、數學公式般以演繹的方式,紡織永無止境的理性之路,給人以寧靜、平和和鼓舞,被稱為「人類理性在音樂上的代表作」。在編曲形式上,主句和答句相互攀援而上,交替輪錯,暗合人體遺傳物質DNA雙螺旋結構,如無盡的階梯,通向感性美的殿堂,而這一美的骨子裡的古典音樂形式,適合不同層面愛好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下以不同形式聆聽。憂郁的,你可欣賞長笛版的;平和的,你可欣賞豎琴版的;浪漫的,有喬治·溫斯頓的鋼琴;輕快的有尼科拉斯的吉它;自然的,我們可以坐在家裡聽海洋混音版的卡農;狂野的,有金屬卡農讓你嘶吼;古典的,不妨在家庭聚會上聽卡農的原汁原味;通俗的,你可以將卡農痛快的唱出來;宏大的,維也納音樂節又演奏了大指揮家卡拉揚先生的Canon版本;幽微的,全智賢MM可一隨手一曲就能俘虜人心。喜歡Cannon的人知道,現在網路上有上百種卡農的版本,包含有各種樂器演奏的版本和各種曲風。我在博客里放的是古典版本,分別以中音提琴、小提琴演奏。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樂器演奏起來卻有不同的韻味,這體現了卡農嚴格的曲風中蘊含的隨意性,我想這也是Canon這首曲子的魅力所在。
帕海貝爾的這首卡農由於太過著名,以代表人類文明的標志,被美國宇航署通過衛星送入太空,同時上太空的音樂還包括貝多芬、德彪西、莫扎特的作品。
其它卡農
除偉大的 帕赫貝爾卡農以外,還有形形色色的卡農,起中不乏名家,如:巴赫寫過一首古鋼琴變奏曲,叫做《戈爾德堡變奏曲》,包含一首詠嘆調和三十個變奏,其中第3,6,9,12,15,18,21,24和27變奏都是卡農,除了第3變奏是同度卡農外,其餘八個變奏,依次把旋律移高或移低2度到9度進行模仿。比才作曲的《阿萊城姑娘》第二組曲中的《洛朗多爾舞曲》第一部分,構成了兩聲部的八度卡農,旋律先由雙簧管、單簧管和小提琴齊奏,兩拍以後,大管、圓號、中提琴和大提琴把旋律移低八度進行模仿。近代歌劇中的重唱曲和合唱曲,也常採用卡農的形式。如貝多芬的歌劇《費台里奧》第一幕中的四重唱,就是一首四部卡農。在柴可夫斯基的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第二幕第二景中,一對朋友連斯基和奧涅金變成了仇人,他們在決斗之前,也唱了一首卡農。在古典音樂常識中,卡農和賦格一樣是一種復調形式。
帕赫貝爾卡農的惡俗意味
我承認我愛上卡農的動機很俗,既不是帕赫貝爾的原作,也不是卡拉揚的交響,全是初中迷上了哪位著名的長笛美女賴英里同志------在她的《今天,等一下》的專輯里,就有《雨和淚》這首帕赫貝爾卡農的改編曲,那時正是我欲加冠,佳人好逑的年齡,自然死去活來,後來在新華書店的CD台上才明白,心動並不是只為了青春發育的風雪幻想。只是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保羅.福塞爾一口咬定帕赫貝爾卡農是惡俗。直到前幾個月,看《漢武大帝》時,又在他老人家的宮廷宴會上聽到了這熟悉的樂聲,一分多鍾內,看著濃妝艷抹的漢宮仕女們翩翩起舞,我心內煩悶欲死,不由得從內心服了保羅.福塞爾的論斷。
總之,卡農可雅可俗,要怎麼著,全看聽者的你們了。但不管雅也好俗也好,我們都將迷失在螺旋的階梯上,擁抱那滲入骨子中的美。

--------------------------------------------------------------------------------------------------------------------------------------------------------------------
部分由卡農改編的曲子:
鋼琴名家George Winston的《December》中的《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
我的野蠻女友中的插曲
EVA-came sweet death
Canon Flying In The Sky(容祖兒將之演繹成中文歌曲《揮著翅膀的女孩》)
sweetbox-Life Is Cool
胡清藍 - 兩個世界
--------------------------------------------------------------------------------------------------------------------------------------------------------------------
作品裡用到《卡農》技巧的曲子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巴赫-《五首卡農變奏曲》

Ⅹ 卡農 長笛獨奏 譜子

《卡農》是現今為止最受全世界人們喜愛的古典音樂作品,被改編成現代樂曲後,曾稱霸美國公告牌流行音樂排行榜長達百周以上。據吉尼斯世界紀錄統計,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重新演繹並出版的《卡農》版本達2000餘種!而實際上,《卡農》僅僅是一首全長僅5分鍾左右的音樂小品,但它卻帶來了327年的奇跡,而且還會經久彌新。

《卡農》最原始的版本今天已無緣聽到,但後世名家的不斷演繹卻不時推出《卡農》的絕美樂章。

《卡農》長笛獨奏譜:

閱讀全文

與卡農小美女長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43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93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65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71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903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41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801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195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46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69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21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15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15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102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50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689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903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068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24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