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曹頫的索隱觀點
陳林在其紅學論文《破譯紅樓時間之謎》中做出了不同於主流觀點的結論:百二十回《紅樓夢》是一個有機整體;其真正作者是曹雪芹之父曹頫,也即小說早期抄本上著名的批語者「脂硯齋」;而曹雪芹只是小說中部分詩詞的創作者;小說是按照從1706年到1724年這樣一個真實的年代序列來逐年敘事的。在關於曹頫的紅學專著《曹頫,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中,直指曹頫是賈寶玉原型:
1.賈寶玉有個英年早逝的哥哥賈珠,留下一個年幼的兒子賈蘭,賈家因罪被抄家時賈蘭十三歲;曹頫有個英年早逝的哥哥曹顒,留下一個年幼的兒子曹天佑,曹家因罪被抄家時曹天佑十三歲。
2.小說逗漏賈寶玉有兩個當王妃的姊妹;史料記載曹頫有兩個當王妃的姊妹。
3.賈寶玉的父親賈政可以決定應天府知府的命運,有兩個當王妃的女兒,長子早喪,留下一個遺腹子,他造過船,賑過災,晚年名利大灰,脂硯齋透露他曾做過巡鹽御史,曾帶賈寶玉赴外地出外差,曾在坐船路過毘陵驛(江蘇常州)時遇到下雪;曹頫的父親曹寅可以決定江寧府知府的命運,有兩個當王妃的女兒,長子早喪,留下一個遺腹子,他造過船,賑過災,晚年名利大灰,做過巡鹽御史,曾帶曹頫出外差赴揚州刻書,曾在坐船路過毘陵驛(江蘇常州)時遇到下雪,作《毘陵舟中雪霽》一詩。
4.賈寶玉有位風光排場、一生享福的高壽老奶奶史老太君,丈夫早逝,一品夫人,其侄子「遷委外省大員」,賈家被抄後,侄子被罷官。;曹頫有位受皇上關愛、一生享福的高壽老奶奶孫老太君,丈夫早逝,一品夫人,其侄子1705年出任杭州織造,曹家被抄後,侄子被罷官。
5.賈寶玉有位多年居官的王子騰舅舅,因虧空罷官而落敗,死於路途中,結局悲慘;曹頫有位居官多年的舅舅李煦,因虧空罷官而落敗,死於流放中,結局悲慘。王子騰的父親管著「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李煦的父親曾出任東南沿海的浙江布政使、廣東巡撫等職,海外貿易由其管轄。
6.賈寶玉被皇上關心過、恤憫過;曹頫被皇上關心過,呵護過。
7.賈寶玉是賈家事業的繼承人;曹頫是曹家事業的繼承人。
8.賈寶玉「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曹頫既敗了曹家,又負了朝廷。(「不肖」,最標准而通俗的解釋是「敗家子」的意思)
9.賈寶玉家住北京,甄(真)寶玉家住南京;曹頫家住南京。甄(真)寶玉後來「改邪歸正」,大講「文章經濟」;曹頫承嗣補天,為文章經濟而忙。
10.賈寶玉家接駕一次,甄(真)寶玉家接駕四次;曹頫家接駕四次。
11.賈寶玉住過有山、有河、有稻田的美麗大觀園,園內有村莊,有廟庵,有石洞,有竹林,有梅林,有水閘(名曰「沁芳閘」);甄(真)寶玉家在南京有個一模一樣的大觀園;曹頫在南京住過有山、有河、有稻田的美麗曹家花園(隨園),園內有村莊,有廟庵,有石洞,有竹林,有梅林,有水閘(名曰「回波閘」)。
12.賈寶玉在少年時,幾大家族的親戚都很顯赫;曹頫少年時的幾大親戚也都很牛氣。
13.賈寶玉少年時,賈家有家廟,有戲班子,有幾百傭人,周圍美女如雲(這一點相當重要,沒有美女就談不上金陵十二釵,談不上紅樓夢曲十二支,談不上《紅樓夢》),錦衣紈袴;曹頫年少時,曹家有家廟,有戲班子,有幾百傭人,正處家族最繁榮時期,周圍不乏美女,錦衣紈袴更是情理之中。
14.賈寶玉被抄沒後,脂批透露其進了曾有僕人探視的「獄神廟」,實際是進了監獄(87版的《紅樓夢》電視劇即是按賈寶玉坐牢拍攝的),後來當了和尚;曹頫被抄沒後進了監獄,後來當了和尚。
15.賈寶玉有位摯友北靜王水溶,長賈寶玉七八歲,對寶玉很呵護,曹家被抄時北靜王頗為照顧。曹頫有位摯友怡親王胤祥,長曹頫七八歲,對曹頫「甚疼憐」,曹家被抄時,由任總理大臣的怡親王總負責,對曹家頗為照顧,沒有像李煦那樣全家被逮捕、插草拍賣。
16.賈寶玉住大觀園的年代在小說中被透露,與曹頫相合。《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寫到餞春會,「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滿園里綉帶飄飄,花枝招展」。查黃歷,在整個清朝的近三百年間,只有一個年份的「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種節」交在「未時」,那就是康熙四十五年的1706年,此年曹頫正好十二三歲。這是作者在小說中透露的唯一一個歷史現實中的年代,正是曹寅長女1706年出嫁為妃,康熙1705年和1707年連續兩次南巡(脂硯齋語:「省親實寫南巡」),曹家最興旺熱鬧的時候,小說中描述:「熱鬧到不堪的田地」。
與曹頫相關的文獻,在曹雪芹的好友敦敏《瓶湖懋齋記盛》中也有記載,曹雪芹告訴敦敏:「借家叔所寓寺宇。」這佐證了曹雪芹在現實中是有個叔叔存在的。從邏輯上講,由於曹顒死了,這個與其關系密切的叔叔只能是曹頫。關於曹雪芹和曹頫的關系,紅學界一般認為曹雪芹要麼是曹頫兒子,要麼是其侄子,即曹顒的兒子。據以上文獻史料判斷,二人是叔侄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1. 脂硯齋與賈寶玉的關系很不一般。寶玉陪父親晉見元妃時,賈政說:「豈意得征風鸞之瑞」,庚辰本側批:「此語猶在耳。」 本是寶玉聽到的話,卻猶在脂硯之耳。在第二十八回小說寫賈寶玉分別與王熙鳳和林黛玉交往言談時,庚辰本分別側批道:「有是語,有是事」,「有是語,真有是事。」這些私房話也不是誰都可以聽到的。寫寶玉「三四歲時,已得賈妃手引口傳。」庚辰本側批:「批書人領至此教,故批至此,不禁放聲大哭。俺先姊先(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為廢人耶?」至於小說中看戲一節,批語稱「鳳姐點戲,脂硯執筆」,更讓人大跌眼鏡。
2.與曹雪芹關系密切,了解作者的意圖,了解創作內幕,在寫書的十年中一直都在參加意見,使曹雪芹有增刪五次之舉。在寫馬道婆「又向賈母道:祖宗老菩薩哪裡知道,那經典佛法上說的利害」處甲戌本側批道:「一段無倫無理信口開河的混話,卻句句都是耳聞目睹者,並非杜撰而有。作者與余實實經過。」寫賈璉借當時,庚辰本夾批:「蓋此等事,作者曾經,批者曾經,實系一寫往事,非特造出,故弄新筆,究竟不即不離也。」「『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後事二件,豈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雖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
3.是曹雪芹的長輩或近親,熟悉賈(曹)府的興衰,見過世面,庚辰本第四十八回寫到薛蟠想出去經商,寶釵說了一大段話後,脂硯齋評道:「作書者曾吃此虧,批書者亦曾吃此虧,故特於此註明,使後來人深思默戒。脂硯齋。」說明脂硯齋和作者都有做大生意的經歷。趙嬤嬤講到江南甄家接駕四次:「憑是世上所有的,沒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過可惜』四個字竟顧不得了。」庚辰本側批:「真有是事,經過見過。」
4. 脂硯齋對《紅樓夢》懷有超乎想像的別樣感情,二十年如一日,親自抄評至少五次,動輒痛苦流涕。例如稱小說中的「無材補天,幻形入世」八字是「作者一生慚恨!」諸如此類的批語有很多:「傷心筆,墮淚筆」,「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 ,「今閱至此,放聲一哭」,「我讀至此,不覺放聲大哭」 ,「四字是血淚盈面」, 「作者眼淚同我淚」, 「四字是作者痛哭」, 「哭殺幼而喪父母者」 ,「可憐、可嘆、可恨、可氣,變作一把眼淚也」, 「傷哉,寧不慟殺」, 「作者有多少眼淚,寫此一句」, 「今讀此文直欲拔劍劈紙,又不知作者多少眼淚灑出此回也」; 「所謂此書真是哭成的」,「語語見道,字字傷心,讀此一段,幾不知此身為何物矣」, 「作者發無量願,欲演出真情種,性地光圓,遍示三千,遂滴淚為墨,研血成字,畫一幅大慈大悲圖」 ,「我不僅淚流一斗,濕地三尺」;「不忍下閱看完,想作者此時淚下如豆矣」, 「故批至此竟放聲大哭」; 「此句令批書人哭死」 ,「此作者刺心筆也」, 「字字看來皆是血」,「一字化一淚,一淚化一血珠」。
4.「脂硯齋」是代用名,本人不便出名(曾是戴罪之身?怕犯禁忌?)為何脂硯齋要將本是一人的作者和批者分開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四句詩以及批語中的數個「瞞」字,或許道出了脂硯齋的苦衷和糾結。作者是心酸的,痴狂的。「為人要老實,為文要狡猾」的批語告訴我們,作者是「狡猾」的,「煙雲模糊」的。和不想讓讀者知道脂硯齋是作者,而故意將作者和批者分開一樣,批語後期又化名畸笏叟,同時也特意將其與脂硯齋分開,為了煙雲模糊之目的,可謂煞費苦心。
脂硯齋是個和尚。庚辰本一句側批可證:「呆兄亦有此話!批書人至此,誦《往生咒》至恆河沙數也。」
5.是什麼促使脂硯齋腰斬《紅樓夢》,改為《石頭記》呢?
既然「脂硯齋」早已參與《紅樓夢》的成書,構思的方針就早己討論過,十年大功告成才來個大改動,原因無非是:出現意想不到的政治氣候,不得不改;他比作者老成持重,經歷更豐富,比作者更強烈地感到必須修改。
首先,要給《紅樓夢》全壁本加上政治外包裝。重寫(或大改)了前五回,更加入「此書不敢幹涉朝廷,凡有不得用朝廷者,只略用一筆帶出,蓋實不敢以寫兒女之筆墨,唐突朝廷之上也。」還有石頭記載、空、幻……連名字也改為《石頭記》。一於來個與今天常用的「本書內容純熟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相類似的卷標,免得給抓到把柄。
其後,刪改不當字句。有些以往作者捨不得刪的,這次都大刀砍去。17、18、67、78回都可能是刪得較多的。到後四十回,寫到賈府衰亡,大量語句都會有政治問題。一再刪除,失去完整性。進退兩難,乾脆不拿出來算了。是故《石頭記》就只得八十回。這一刪除,顯然是「脂硯齋」作的主,而且不會留下原稿,曹雪芹只好默許。是什麼力量做成這樣呢?關鍵是乾隆十八年的一樁「文字獄」:
可見,使這部巨著成為殘稿的,完全不是「最平淡無奇的偶然原因」──借閱迷失。迷失只是托辭而已。這樣說了,可以免露破綻。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脂硯齋」是誰呢?——只能是曹頫。 1922年10月,T·S·艾略特發表長篇詩作《荒原》(The WasteLand),在英美詩壇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在現代派詩人那裡引起了思想共識和藝術趨同,有人將這種批判荒謬與黑暗現實社會的文化心態稱之為「荒原意識」。
將《紅樓夢》的批判意識與《荒原》作一番比較,我們就會發現:中國作家與詩人的「荒原意識」在曹頫筆下已經構築了完整的思想體系。
曹頫對社會、時代和歷史的批判是全面的、徹底的和義無返顧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恰恰是「荒原意識」曹頫式的表達。與艾略特不同的是,曹頫在現實社會的任何宗教活動中都找不到精神的寄託。在曹頫的筆下,寺院、道觀和庵堂都是流氓、騙子、殺人犯和拐子等作姦犯科之輩的庇護所。這表明曹頫註定不會與社會達成任何妥協。
沒有宗教信仰的曹頫如果不願意調和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他又是依靠什麼來維系自己的精神世界,使其不至於崩潰呢?由太史公司馬遷所總結的「發憤著述」的人文傳統可能是曹頫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而從根本上來說,中華文化里那種博大、剛健、豪邁的君子之風和浩然之氣已經內化為曹頫個人的精神氣質。
這種精神氣質是不可復制的,但它又似曾相識;是個人的,而又歸類於群體;是歷史的,卻將再現於未來。這種精神氣質的內涵,就是傲然獨得的個體敢於反抗歷史進程中的一切暴政、強權和謊言。
作為一個思想者,曹頫遺憾地沒有艾略特那樣多元選擇的天空,但是作為一個文學家,曹頫綻放了他最絢爛的才華,完成了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應盡的義務和使命——用奔流的血淚去作誠實的見證。在曹頫的時代里,我們看不到希望;但是在曹頫的文采和風骨中,我們卻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個民族、一種文化實現偉大復興的優良資質。
B. 電視劇《美女如雲》里的汽車是 南AXXX 的,請問是哪裡的車牌
沒有省份的簡稱是 南的,電視劇虛構了
附:中國各省市簡稱列表
北京市(京)
天津市(津)
河北省(冀)
山西省(晉)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
遼寧省(遼)
吉林省(吉)
黑龍江省(黑)
上海市(滬)
江蘇省(蘇)
浙江省(浙)
安徽省(皖)
福建省(閩)
江西省(贛)
山東省(魯)
河南省(豫)
湖北省(鄂)
湖南省(湘)
廣東省(粵)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海南省(瓊)
重慶市(渝)
四川省(川、蜀)
貴州省(黔、貴)
雲南省(滇、雲)
西藏自治區(藏)
陝西省(陝、秦)
甘肅省(甘、隴)
青海省(青)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台灣省(台) 34個
C. 收集學校打油詩
如果你是MP3,我願做你的WINMAP,
如果你是MIDI,我願做你的YAMAHA,
如果你是INTERNET,我願做你的IE;
你有了BUG,我給你PATCH
我是摯愛你的SUN,請您盡情展示你獨特的景緻。
天涯何處無芳草,
何必要到大學找.
不僅數量比較少,
而且質量也不好.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若有情死的早.
南藝的姑娘河海的漢,
機專的光棍滿街串。
X大女生一回頭,嚇倒一排教學樓。
X大女生二回頭,山崩地裂水倒流。
X大女生三回頭,日月無光鬼神愁。
X大女生四回頭,哈雷彗星撞地球。
X大女生五回頭,小平南巡向北走。
X大女生六回頭,喬丹不會打籃球。
沁園春(考試)
考場風光,
千里紙飄,
萬里眼瞟。
望教室內外,
風景甚好,
交頭接耳,
互打手勢,
欲與考官試比高;
需來日,
看試捲成績,
互喜互賀。
惜八股取士,
搖頭晃腦。
死記硬背,
甚是苦惱。
一代天驕,
時代驕子,
考試作弊出高招。
俱往矣,
數風流高手,
還看今朝。
分不在高, 及格就行;
學不在深,作弊則靈。
斯是教室,唯吾閑情。
小說翻得快,雜志翻得勤。
琢磨下象棋,尋思看錄像。
可以打瞌睡,寫情書,
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累。
是非跳舞場,堪比游樂廳。
心理雲:"混張文憑!"
從後面看,想犯罪,
從側面看,想後退,
從前面看,想自衛.
都說南大美眉好
我來南大到處找
看了半天只想說--靠
中文美眉酸掉牙
社會姑娘沒情調
商科理科實在傲
新聞系的浪的讓人受不了
哎
真的讓我好傷心
南大恐龍滿地跑
天涯何處無芳草
千萬別去南大找
天涯何處無芳草
何苦要到東大找
東大本來草就少
今年收成又不好
兜里揣副牌,腰裹老人頭,逢人擋中華------夠拽!
兜里揣副牌,債主懷里撞,金星閃腦門------我呸!
兜里揣副牌,見面同花順,小費漫天飛------爺們!
兜里揣副牌,興奮傷大腦,三八當2:8------日鬼!
兜里揣副牌,兩點半詐鍋,對過一點半------暈了!
兜里揣副牌,牌九搓毛猴,莊家大鱉十------吐血!
兜里揣副牌,出門灰溜溜,渾身兩毛五------回家?
兜里揣副牌,逢人我便賭,逢賭我必輸------唉,戒了!
上聯: 考試不作弊來年當學弟
下聯: 寧可沒人格不可不及格
橫批: 就是要過!
老師:對面的同學看過來,
看過來,看過來,
我講的課文很精彩,
請不要假裝不理不睬.
對面的同學看過來,
看過來,看過來,
不要被我的聲音嚇壞,
其實我很和藹.(嘿嘿,沒人理我)
寂寞老師的悲哀,
說出來,誰明白,
求求你把頭抬起來,
看看我把課聽明白。
同學: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原來每道題目都不簡單,
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
上面寫的東西真奇怪,哎!
真奇怪!(哎!算了,睡覺吧)
D. 求菩薩蠻和卜運算元這兩首詞的解釋(六年級語文上)
菩薩蠻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枕眠。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意思:人人都說江南好,遊人只適合在江南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更勝天空的碧藍~江南酒壚邊賣酒的女子光彩照人,賣酒時撩袖盛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不到年老時,千萬不要回到故鄉,回到家鄉思念江南之情會讓人愁斷腸~~(其實是反寫,表達的還是要還鄉的意思,作者欲回鄉而不得啊~)
卜運算元①
送鮑浩然之浙東②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③
山是眉峰聚。④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⑤
才始送春歸,
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
千萬和春住。
譯文:
水是眼波閃動,山是眉峰攢聚。要問行人去哪裡,是去眉眼盈盈之處。
剛剛送春回歸,又送你歸去。如果到江南趕上春天,千萬和春同住。
疑難點注釋:①王觀,字通叟,如皋(今屬江蘇)人。生卒年不詳。宋仁宗朝進士,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職。神宗時官至翰林學士,因所賦《清平樂》詞忤怒太後而被罷職。有《冠神集》,已佚,仿存詞十六首。《詞律》以為調名取義於「賣卜算命之人」。《詞譜》以蘇軾詞為正體。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缺月掛疏桐》等。雙調,四十四字,仄韻。 ②鮑浩然:生平不詳。浙東:今浙江東南部。宋時屬浙江東路,簡稱浙東。 ③眼波橫:形容眼神閃動,狀如水波橫流。 ④眉峰聚:形容雙眉蹙皺,狀如二峰並峙。 ⑤眉眼盈盈處:喻指山水秀麗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樣子。
賞析點撥:
此詞構思新巧,筆調輕快,在送別之作中別具一格。開篇「水是眼波橫」二句匠心獨運:前人慣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類的譬喻來形容女子容顏之美,而作者此處則反用其意,說水是眼波橫流、山是眉峰攢聚,其妙處不僅在於推陳出新、發想奇絕,而且在於運用移情手法,化無情為有情,使原本不預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別的場面,為友人的離去而動容。「欲問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發,亦見用筆靈動、造語新奇。「眉眼盈盈處」,既是喻指友人故鄉的秀麗山水,又令人想見友人妻妾倚欄盼歸之際美目傳恨、秀眉凝愁的情態。 妙語雙關, 熔鑄非易。過片後「才始送春歸」二句抒寫良情別緒: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悵恨;今又「送君」,更添悵恨十分。旦夕之間,兩諳別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卻故意出以淡語,含而不露。「若到江南」二句再發奇想,叮囑友人如能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住。惜春之情既溢於言表,對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於句中
E. 體現漢字特點的古詩有那些
1、《竹枝詞》
作者:唐代劉禹錫
詩文: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釋義:岸上楊柳青,江中風浪平,忽然江上舟中傳來男子的唱歌聲。就像東方出太陽,西邊落雨。你說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2、《子夜秋歌》
作者:唐代李白
詩文: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釋義:秋月皎潔長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戶戶傳來搗衣的聲音。砧聲任憑秋風吹也吹不盡,聲聲總是牽系玉關的情人。什麼時候才能把胡虜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當兵遠征。
3、《楊柳枝》
作者:唐代溫庭筠
詩文:御柳如絲映九重,鳳凰窗映綉芙蓉。 景陽樓畔千條路,一面新妝待曉風。
釋義:皇宮翠柳綠千般,映照著九重宮殿。雕有鳳凰的花窗與綉有荷花的窗簾相映生輝。 宮內樓邊的條條道路上,柳枝幹絲萬縷,一抹青色,好像美麗的宮女們新妝一樣清麗,迎接著晨風的吹拂。
4、《無題》
作者:唐代李商隱
詩文: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釋義: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燼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妝照鏡,只擔憂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容顏不再。長夜獨自吟詩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萊山離這兒不算太遠,卻無路可通,煩請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
5、《無題》
作者:元代徐再思
詩文:一望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樓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釋義: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遠,薄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 村莊旁有六七座涼亭,還有許多鮮花正在綻放。
F. 浙江傳媒學院美女多嗎
多,現在美女都很多,無處不在
G. 武則天,慈禧,衛子夫,西施 絕艷奇女子誰是真正人生
呂雉
漢王朝創始人漢高祖劉邦的正配夫人。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呂後,武則天,慈禧太後)的第一個。她為人有謀略而性殘忍,在劉邦翦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她雖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的風度,不管是幫助劉邦打天下還是把持政事,每每從容不迫,識破奸人計謀,化險為夷。
漢朝第一後——竇漪房
她,出生貧寒,然不驕不躁、不妄自菲薄,謀略過人,先後扶持了漢朝3個有名的明君,敦促了 「文景之治」之盛世。如此膽大,如此英明,如此謀略,世間女子,除了武則天,天下能有幾人?
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衛子夫
她出身卑微,原來只是一個歌女,後來成為漢武帝的第二位皇後,其弟衛青、外甥霍去病都是漢代著名的抗擊匈奴的英雄。衛子夫在後宮復雜的環境中,做了38年的皇後,並不是獨霸天下,而是處處小心,謹小慎微,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以恭謹謙和贏得漢武帝的恩寵,贏得了大臣和後宮人等的尊敬。後來漢武帝移情別戀但漢武帝對衛後還信任,每次出行,都把後宮事務託付給她。
閉月——貂蟬
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羞花——楊玉環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楊玉環,被選入宮。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虞姬--虞姬奈若何
西楚霸王項羽愛姬,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虞姬不僅長得美麗,虞姬的舞姿也是楚楚動人,還有她的劍,也同樣揮舞得輕盈如水。虞姬忠於愛情,為讓項羽盡早逃生,拔劍自刎,成就了一個盛世感人的霸王別姬。其情,驚天地!其義,泣鬼神!
卓文君
西漢才女,司馬相如之妻,中國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一個美麗聰明,精詩文,善彈琴的女子。可嘆的是十七歲年紀輕輕,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間,只因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多情而又大膽的表白,讓久慕司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聽傾心,一見鍾情。可是他們之間的愛戀受到了父親的強烈阻撓。卓文君憑著自己對愛情的憧憬,對追求幸福的堅定,以及非凡的勇氣,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與深愛的人私奔。當壚賣酒為生。生活艱難,但兩人感情日深。這也是一直流傳至今的愛情故事裡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話。
蔡琰即蔡文姬,四大才女之一
東漢蔡邕之女。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還精於天文數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蔡文姬從小以班昭為偶像,也因此從小留心典籍、博覽經史。並有志與父親一起續修漢書,青史留名。可惜東漢末年,社會動盪,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卻生兒育女。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文姬歸漢後,嫁給了董祀,並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上官婉兒
又稱上官昭容,四大才女之一。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上官儀孫女。儀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庭。年十四,即為武則天掌文誥。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與韋後同時被殺。上官婉兒自幼才思敏捷,詩詞出眾,其詩詞風格多與祖父上官儀相似,並將祖父綺麗浮艷的「上官體」發揚光大,一時名流多集其門。
李清照
四大才女之首,宋代女詞人。她,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十八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婚後,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後趙明誠病死於建康(今南京)。多年的背井離鄉,她那顆已經殘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污詬渲染,受到了更嚴重的殘害。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最後寂寞地死在江南。
蕙心蘭質旖旎才情巴蜀女詩人.名妓--薛濤
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父薛鄖,仕宦入蜀,死後,妻女流寓蜀中。薛濤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晚年好作女道士裝束,建吟詩樓於碧雞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過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稱道:「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魚玄機
晚唐詩人,長安人,唐代三大女詩人之一。約十歲,與溫庭筠相識,吟詩作對。十四歲時,李億狀元及第,崇真觀題詩,與李億相識,並嫁之,後被棄。咸通七年進咸宜觀出家,改名魚玄機。後因打死婢女綠翹,為京兆溫璋判殺。其詩作見於《全唐詩》,現存有五十首之多。
李冶
字季蘭,後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詩人,與薛濤,魚玄機並稱「唐朝三大女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因曾上詩叛將朱沚,被德宗下令亂棒撲殺之。她容貌俊美,天賦極高,從小就顯露詩才,六歲那年,曾寫下一首詠薔薇詩:「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其父見詩大驚,無不擔憂:此女富於文采,然必為失行婦人
班婕妤
漢成帝妃,西漢女文學家。此女少有才學,成帝時被選入宮,立為婕妤。婕妤是名門之女,少有才學。班婕妤擅長音律,既寫詞又譜曲,所以對漢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師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漢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無人可及。班婕妤曾生下一個皇子,但數月後夭折。她雖然承寵時間很長,卻再也沒有生育。趙飛燕姐妹得寵後,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學,班婕妤恐日久見危,求侍奉太後於長信宮。
甄洛
甄洛,又名甄宓(fú),是東漢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後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懂詩文,貌艷麗。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母。本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鄴城後成為曹丕的妻室。後因被郭女王所譖而被曹丕賜死,死後謚曰文昭皇後。
謝道韞,魏晉時期才女
(約376年前後在世),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謝安之侄女,安西將軍謝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為孫恩起義軍所殺,她一直寡居會稽。「詠絮才」典出於斯人。她自幼聰識,有才辯。在東晉士族中王謝兩族是北方最大的士族:謝安以軍功和才能立身,王導則以中庸安命,王謝間明爭暗鬥,但畢竟盤根錯結,才女謝道韞成了書聖王羲之的兒媳,王凝之之妻,也正所謂門當戶對,才女配才子。
描龍綉鳳,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蘇惠
她,字若蘭,容貌秀麗,舉止嫻雅。她,自小聰穎過人,三歲學畫,四歲作詩,五歲撫琴,九歲便學會了織錦。她,十歲剛過,即可描龍綉鳳,琴棋書畫的神韻,全被她運用到了織錦之中。遠近鄉鄰將她的超人之才,傳成了神話。
侯夫人
隋煬帝的色情迷樓里一個可能還是處女之身的宮女,最後自縊而死,臂懸錦囊,左右取進,得自感詩三首。她死後顏面艷若桃花,美貌異常,臂系錦囊,中藏宮怨詩,引發楊廣無限悲傷,令選美失職瀆職的宦官自盡,她是歷史上少見的死後才得到帝王無限寵愛並且美名、才名俱滿天下的美女。
花蕊夫人
後蜀主孟昶的費貴妃,五代十國女詩人,青城(今都江堰市東南)人,也號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長於宮詞。得幸蜀主孟昶,賜號花蕊夫人。其宮詞描寫的生活場景極為豐富,用語以濃艷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實之作。世傳《花蕊夫人宮詞》100多篇,其中可考者90餘首。宋滅後蜀時,只用了一萬軍隊,而後蜀的十四萬軍人幾乎不戰而降,花蕊夫人隨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驛站,感懷國破家亡的哀愁,在館壁上題了這首《採桑子》,因軍騎催促,只得半闋,卻一字一淚。
朱淑貞,南宋女詞人
幼警慧、善讀書,但一生愛情鬱郁不得志。「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道出她失戀的傷感之情。她無法敵過頑固的封建勢力的壓制,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了一個市井商人為妻。婚後,她與丈夫沒有共同語言,精神生活十分貧乏,苦悶不堪。
唐琬
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才華橫溢,是陸游表妹兼第一任妻子。後因陸母偏見而被拆散。也因此寫下著名的《釵頭鳳》(世情薄)。
琴棋書畫 古通今 寧死不屈——嚴蕊
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葉女詞人。出身低微,自小習樂禮詩書,淪為台州營妓,改嚴蕊藝名。善操琴、弈棋、歌舞、絲竹、書畫,學識通曉古今,詩詞語意清新,四方聞名,有不遠千里慕名相訪。浙東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學派反對朱熹的理學,朱熹連上六疏彈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狀論及唐與嚴蕊風化之罪,下令黃岩通判抓捕嚴蕊,關押在台州和紹興,施以鞭笞,逼其招供。
空谷幽蘭艷冠群芳傳奇才女--董小宛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紅顏。晚明之際,這里誕生了一位名揚江南、技壓群芳的才女——董小宛。
不許人間見白頭、西晉名媛——綠珠
數千年的漫長封建歷史長河中,古老的中國社會一直是以男性為中心,婦女始終處於等而下之的地位,不知有多少如花女子被默默吞筮了一生。綠珠,這位廣西合浦孕育出的集天地之靈氣的奇葩,卻如一道耀眼的閃電,在短暫的一生發出奪目的光華。她的肉體的代價雖值到珍珠三斛,然而她的精神的價值卻誰也無法估量。最終的墜樓而死,已超越了為石崇守節的意義,而是向不公開的命運發出最強烈的抗爭。千載而下,芳名不朽,不知贏得了人們多少的歌頌!
才貌雙全 傳奇一生北宋名妓--李師師
她,一生極富傳奇色彩;她,幼年不幸,父母雙亡,以至淪落風塵;她,美艷絕倫,才華出眾,善詞曲,工歌唱,在京師汴梁高張艷幟,名動京華,連天子之尊的宋徽宗趙佶也忍不住一親芳澤,著名詞人周邦彥躲在床底譜就新詞《少年游》,只為描繪師師與徽宗的一段風流韻事,成為後世詞壇佳話;
巾幗英雄須眉比之竟折腰---梁紅玉
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父親行伍出身,後征方臘戰敗獲罪被殺,紅玉由此淪為京口營妓。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強弓,在京口宴會上認識卓爾不群的名將韓世忠,兩人惺惺相惜,隨成眷屬。她英姿颯爽,紅妝披掛,揮動金山戰鼓,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大敗金兀術,並圍困金兵於黃天盪達四十八天之久,由此名震華夏,威揚夷狄。
傾城名花、薄命紅顏、錢塘名妓--蘇小小
好想與你同撐一把油紙傘,飄盪在悠悠,悠悠的錢塘岸。那擱淺的小船成了遙遠的夢,靜靜的小河灣,成了歷史照片。
才情斗八高 膽識過須眉秦淮八艷之首--柳如是
她,自小讀書:「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雲佳麗中的一朵奇葩。天生麗質,一適周道登,再愛宋徵輿,三適陳子龍,最終與錢謙益白頭偕老。
沖冠一怒為紅顏爭得娥眉匹馬還--陳圓圓
明清鼎革,風雲變幻。剛愎自用的崇禎、趨炎附勢的田弘遇、反復無常的吳三桂、驕傲自大的李自成、粗俗狂妄的劉宗敏、陰險狡詐的牛金星,專權好色的多爾袞……這些權重一時,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男人分為三方,書寫了一段錯綜復雜,驚心動魄的歷史。陳圓圓,這位秦淮河畔的絕代佳人,竟引江山易色,地覆天傾;帝星殞落,霸王為僧,當世梟雄,為之搏命;生靈塗炭,傾國傾城……
何處風來氣似蘭 自寫幽香紙上看 ——馬湘蘭
明代女詩人、女畫家,秦淮八絕之一。她雖然談不上是詩畫名家,但她的蘭花圖和蘭花詩卻堪稱一絕,是當時文人雅士爭相收藏的寵物。馬氏生長於南京,自幼不幸淪落風塵,但她為人曠達,性望輕俠,常揮金以濟少年。她的居處馬湘蘭為秦淮勝處,慕名求訪者甚多。
亂世名姬 柔腸俠骨--李香君
李香君體態嬌小玲瓏,膚色瑩白如玉,綽號「香扇墜」。在秦淮八艷中,她沒有顧橫波、陳圓圓那樣的艷麗嫵媚,也沒有柳如是、馬湘蘭那樣超群的詩畫才情,但傳劇《桃花扇》一出,「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香君忠貞剛烈之名,幾乎舉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贏了最高聲譽。她忠於愛情,矢志為侯方城守貞;忠肝義膽超越男兒,在魏逆權臣阮大鋮面前公然唱出「於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寧不教須眉愧煞。其凜然正氣如寒冬傲梅,足以令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由此改寫!
H. 唐·元稹《離思五首·其四》的原句及賞析
《離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釋義:
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
倉促地由花叢中走過,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賞析: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從《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變化而來的。兩處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觀於海」比喻「游於聖人之門」,喻意顯明;而這兩句則是暗喻,喻意並不明顯。
滄海無比深廣,因而使別處的水相形見絀。巫山有朝雲峰,下臨長江,雲蒸霞蔚。據宋玉《高唐賦序》說,其雲為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茂如松榯,美若嬌姬。因而,相形之下,別處的雲就黯然失色了。
「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人引以為喻,從字面上看是說經歷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
「難為水」、「不是雲」,情語也。這固然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但像他們那樣的夫妻感情,也確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懷》詩中有生動描述。因而第三句說自己信步經過「花叢」,懶於顧視,表示他對女色絕無眷戀之心了。
(8)浙傳報道日小美女如雲擴展閱讀:
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年僅27歲溫柔賢惠的妻子韋叢被病魔奪去了生命。此時31歲的元稹已升任監察御史,愛妻的去世無疑對他是一個沉重打擊,他悲痛萬分寫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詩,這首詩創作於愛妻病逝一年之後。
說明「懶回顧」的原因。既然對亡妻如此情深,這里為什麼卻說「半緣修道半緣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白居易《和答詩十首》贊元稹語),是尊佛奉道的。另外,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為專心於品德學問的修養。
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學也好,對元稹來說,都不過是心失所愛、悲傷無法解脫的一種感情上的寄託。「半緣修道」和「半緣君」所表達的憂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說「半緣修道」更覺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詩話》以為,悼亡而曰「半緣君」,是薄情的表現,未免太不了解詩人的苦衷了。
元稹這首絕句,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前兩句以極至的比喻寫懷舊悼亡之情,「滄海」、「巫山」,詞意豪壯,有悲歌傳響、江河奔騰之勢。後面,「懶回顧」、「半緣君」,頓使語勢舒緩下來,轉為曲婉深沉的抒情。
張弛自如,變化有致,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詩情調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艷,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絕勝境界。「曾經滄海」二句尤其為人稱誦。
I. 浙江傳媒學院總體怎麼樣
藝術類院校
美女如雲
活動很多
見明星機會很多
傳媒業中名聲很好,就業渠道好
人際關系淡漠,功利性很強
學習風氣不是很好
機會很多,但自我修行很重要
這樣,能有個大概映像了吧
J. 為什麼一提起江南水鄉就會讓人想到那裡美女很多呢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好一首《菩薩蠻》,唐代的大詩人韋庄寫盡了江南的風景優美、人物俊俏。江南自古出美女,這里的出產數目穩定,質量很高,很久以來都是帝王後宮的重要來源。
那麼,江南自古以來就是正統的水鄉澤國。詩人白居易寫《大林寺桃花》,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明代曾棨描述得尤為壯闊:「西江眾流匯彭蠡,一色彌漫天接水。」司馬遷說江南是不需要商人就可以活個溫飽,沒有吃不飽飯的憂慮,可見這里自然條件的優越。氣候好,多水的環境塑造了人們需要經常劃船坐船,也訓練了女性唱歌的本領,天生好嗓音。
得天地山川之精華,這里的人文氣息也很濃郁,江南地區自9世紀以來更加繁華,才有物質能力培養出美的文化和審美的文化。這種精細的審美文化孕育了一大批文人和以服侍文人為主的藝妓。正是在這樣的人文環境下,文人雅士們在詩言志、詩敘事的年代裡,傳下更多的江南美女佳話。例如白居易和琵琶女的故事、西施和吳王夫差的故事、史冊上第一位記載姓名的「和親公主」 劉細君、漢成帝劉驁最寵幸的皇後趙飛燕、堪稱中國第一女丞相的上官婉兒、元雜劇大家關漢卿的紅顏知己朱簾秀(莫不出自江南。
無論是秦淮八艷還是姑蘇林黛玉,無論是西施、鄭旦還是琵琶女,她們構成了膾炙人口的中國詩歌史和文學典故的源流。你能說江南不盛產美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