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紙嫁衣》這個國產恐怖手游里的角色們都叫什麼名字
《紙人》涉及到的民俗確實不多,大多已經是常見文化元素了,只有一些典型、常見的中國古代宗教、生活習俗,沒有特別強的民族和地區元素。只能粗略整理如下,大多都是大家生活中耳熟能詳的案例:
關公崇拜(牌匾「威揚六合」,著名民間信仰)
在游戲宣傳片和開頭部分中,我們可以看到家中最大一塊牌匾上面寫著「威揚六合」四個大字,這實際上並不是「原創」:
「威揚六合」四個字實際上取自洛陽的關林,為慈禧太後題寫。據傳,關林是當時三國時期關羽首級的所在地,魏晉之後受到歷朝歷代官方的認可和祭祀。
現實中的「威揚六合」牌匾如下,有空去洛陽的朋友推薦去看一下,因為這是中國民間信仰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關公信仰:
關公信仰是中國民間非常重要的一種文化符號,其原型完全來自中國本土人物,但是與各種外來、行業結合,成為中國民間信仰中最獨特的一個。關羽生平大家都知道,是作為三國時代名將而為人所知,生前是威震華夏的「萬人敵」,成為熊虎之將的代名詞。
關羽死後在中國民間獲得「殊榮」超越了生前,這是極其有趣的民間信仰演化過程(另一個極端的民俗案例是李靖,生前馳騁疆場不敗,生前軍事成就超過關羽,死後成為天庭中懦弱怕事的天王),同時關羽也再和中國本土宗教、外來宗教行業結合。一方面,是官方祭祀的「武聖」,同時又是道教中敕封的「伏魔大帝」(尤其江南地區)、佛教中的「伽藍菩薩」(護法神)、還是儒家內部認可的「恩主」,屬於少數儒釋道三家認可的信仰。而且多個行業奉為守護神,是民間中的「武財神」,甚至因為義氣的描寫,成為不少社會邊緣暴力團體青睞的對象。
游戲中,殷家宅院的主人是一位馳騁沙場的武官,屬於軍人行業,在家裡有這種信仰和牌匾,是比較符合「行業」的特點的。
魘鎮/巫蠱/詛咒娃娃(著名民間巫術)
在《紙人》中,「詛咒娃娃」是游戲最初拿到的幾個道具之一,也是後面用於解謎(平衡蹺蹺板)的道具之一,實際上這個東西在中國流傳已久,而且名稱甚多,也有很多附會的東西在裡面:
這種東西源起於早期的「民間巫術」,起源說法不一,但是相對而言在中國南方地區較為流行,而且這種東西多次見諸史冊,多個歷史事件都與這種「詛咒娃娃」相關。
這種巫術的核心,在於使用一個木偶或者木人,貼上詛咒對象的生辰八字(或者頭發等),或者刻成那人相貌,用針扎或者貼上符咒等,進行詛咒。一般古代的人認為,這種情況輕則給詛咒人帶來厄運,重則造成死亡。
這里必須強調,這是一種封建迷信,完全沒有用,但是用「巫蠱」罪名進行栽贓,可是中國朝堂之上千年以來的手段。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亂」,趁衛氏衰微,和太子不睦的大臣乘機以「巫蠱」的罪名告發太子,引起漢武帝和太子之間的猜忌:
歷史記載如下:
女巫往來宮中,教美人度厄,每屋輒埋木人祭祀之;因妒忌恚詈,更相告訐,以為祝詛上,無道。上怒,所殺後宮延及大臣,死者數百人。
江充自以與太子及衛氏有隙,見上年老,恐晏駕後為太子所誅,因是為奸,言上疾祟在巫蠱。於是上以充為使者,治巫蠱獄。充將胡巫掘地求偶人,捕蠱夜祠、視鬼,染污令有處,輒收捕驗治,燒鐵鉗灼,強服之。民轉相誣以巫蠱,吏輒劾以為大逆無道;自京師、三輔連及郡、國,坐而死者前後數萬人。
上文取自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鑒》,對於漢武帝晚年「巫蠱之亂」的描寫, 就是挖出各種所謂的「巫蠱娃娃」,作為「罪證」,最後直接導致了長安軍民血戰,以及牽扯數萬名政治、軍事人物,對西漢造成極大負面影響。
但是,實際上,在中國宮廷政治中,這些「骯臟的巫術」一直都沒有消失,直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這些東西依然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換湯不換葯,清朝康熙年間的「魘鎮」,就是類似的東西:
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爭奪諸君之位的過程中,一說大阿哥就曾經給皇太子埋下過「魘鎮」,其實就是類似的木人,名字和具體操作確有變化,但是本質上還是原先那一套。
應該說明,這種所謂的「詛咒娃娃」並不是「中國特產」,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而且大同小異,這是英國版本的「巫毒娃娃」:
這種民俗可謂是世界各地都有,以物代人,進行扎針、斷手等方式表達恨意,幾乎是屢見不鮮,歐洲、亞洲甚至非洲都有類似的民俗,屬於相當古老,但是經久不衰的一種民間巫術,當然,自然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而且沒有任何效用的。比如,被下了巫蠱的漢武帝活得好好的,然而下巫蠱的人都死於非命了。
腰牌
腰牌是游戲中,標示各個人物職位、信息的道具,可以在抽屜等地方搜集到。除了游戲流程之外,也一定程度上交代了游戲中各個人物生前的「身份」和「職位」:
然而,實際上歷史很長一段時間中,腰牌都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在民間並不普及,大多數都是官吏佩戴腰牌,標示自己的職位等內容。
腰牌在中國歷史發展中,其實范圍逐漸擴大,走入民間成為民俗,不少低層的人也開始擁有自己的腰牌,基層如管家等也都有自己的腰牌。
以下是《湖南民俗志》中對於「腰牌」的一種描述,與游戲中的腰牌形象有一些差別,不過大體上相近,不過形狀上並不完全一致:
這種腰牌在清代實際上,已經是民間重要的標識之一了。《紙人》發生故事背景應該是晚清時期,辛丑條約之後,所以比較符合歷史和時代背景。
觀世音信仰(佛教三大世俗信仰,中國本土特色)
游戲《紙人》之中,玩家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基地」,即「安全房間」,裡面供奉著可以保佑主角的「神明」,即「觀世音菩薩」:
佛教三大世俗信仰(觀世音菩薩、彌勒佛、阿彌陀佛)均為「法身佛」,其中觀世音菩薩在中國民間信仰中有廣泛的基礎,而且具有很強的中國代表性。
在佛教本土化之後,漢傳佛教有很強的世俗化傾向,觀世音菩薩、彌勒佛、阿彌陀佛三大世俗信仰成為中國民間信仰主流:
其中,觀世音菩薩信仰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佛教元素,其傳播過程極具研究價值,因為傳播中涉及了觀世音菩薩的「陰性化」或者說「女性化」過程。唐代之前,觀世音菩薩在民間形象中,大多以男性形象出場,而到了宋朝之後,觀世音菩薩形象女性化較為明顯,流傳至今,大多數人心目中的觀世音菩薩已經相當「女性化」,《西遊記》電視劇中也大多啟用女性演員演繹這個角色。
在民間選購護身符之中,根據「互補」的原則下,甚至產生出來諸如「男帶觀音,女帶佛」這種世俗化的解讀。而在游戲之中(背景設置在清代),這個形象已經相對固化,於是在游戲《紙人》中,「觀世音菩薩」依然是相對女性化的形象出現,而且成為男主角的「守護神」。
京劇花臉形象(護院王勇,象徵魯莽、剛直、忠勇)
游戲《紙人》中有各種各樣的鬼魅,其中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護院王勇,不過不知道各位是否留意,和各種面目猙獰扭曲的鬼不同,他的臉部不是真實的人,而是一個臉譜:
這是京劇中的「花臉」,你們對比一下,因為京劇中「凈」大多勾畫臉譜,所以有花臉之稱。(其他如「丑」等勾畫部分臉部的,叫小花臉)大多是成年男性,大家熟悉的《水滸傳》中的「魯智深」以及《三國演義》中的「張飛」都是類似的形象,
雖然,也有曹操這種角色,不過這種花臉形象在民間已經有固化傾向,這種花臉角色大多是成年男性,而且性格剛直、忠勇。而在游戲《紙人》中,通過日記以及碎片化信息,我們可以知道護院王勇實際是殷家老爺(武官)的老部下,離開軍隊之後,成為了護院,他的房間中充滿了各種刀劍和武器,被封印的時候,他說自己一生坦坦盪盪,忠於老爺,最後自殺而死。這與民間形象中花臉的印象是比較符合的。
禮佛佛香習俗(印度佛教中國化產物)
游戲《紙人》中,觀世音菩薩像下面就是一個小香爐,每一次讀取游戲進度以及重新開始游戲,都會從上香開始:
佛香文化本身在佛教中起源很早(一說是佛祖釋迦牟尼弘法的時候,為了防止弟子睡著,使用香料提神),但是游戲中這種現代人耳熟能詳的「三炷線香」(這種形狀的香),卻是在中國本土化的產物之一:
中國在唐宋之後,線香就開始大規模在本土佛教中普及了,線香之後在唐代遠播海外。中國線香的「三炷香」完全是本土化產物,關於這個三說法很多:
佛教一般認為供養「佛」、「法」、「僧」;
佛教一般認為代表「戒」、「定」、「慧」;
不過,其他人認為「三炷香」起源於中國本土的道教,也是三炷香;
還有另外一些人認為,起源還要更早,在春秋早期祭祀活動中,中國已經有艾草進行類似祭祀活動的習俗。
游戲《紙人》中,已經是清代之後,三炷香已經成為慣例之一。然而,應該強調,在其他佛教國家中,三炷香並非定式。(在中國是主流)不知道有沒有同學去過泰國、柬埔寨、寮國等東南亞國家,那裡也有很強大的佛教信仰基礎,而上香的說法很多,各種數量都有,各個地區不同,不可一概而論。
虎頭鈴鐺(民間辟邪)
紙人游戲中,有一個謎題是解開門口的虎頭鈴鐺,根據虎頭鈴鐺文獻(潤濕之後)的提示,最終打開這扇門:
實際上,虎頭鈴鐺在民間相當常見,而且有自己的寓意,最常見的用法是用來辟邪。虎頭鈴鐺可以像游戲《紙人》中用於門口,也有用於嬰兒,甚至用於窗戶、床下等等,一般認為,這種虎頭鈴鐺是用於「擋煞」的用品。
現實中的虎頭鈴鐺也大體是這種形象,因為一般用於辟邪,所以並不被認為是邪物,很多人都會購買,和游戲中作用差不多,至今依然是「活民俗」,製作生產和使用虎頭鈴鐺的人都大有人在。
剛橛(因藏傳佛教而為人所知法器)
這是游戲中玩家最重要「武器」,用來封印各種紙人的「法器」,和上面的佛教元素不同,這種器物是徹頭徹尾的印度法器,在中國本土並不流行,是隨著藏傳佛教的引入,才開始被民間奉為「神器」的,大家注意這里說的「金剛橛」和我們常見的「金剛杵」並不是一個東西:
這是佛教文化的一部分,不過其實中原地區的漢傳佛教中,這種法器其實不算常見(但是有),這種法器是密宗佛教較為常見的存在。從形態上一端是佛像,一端是棱形的,區別於「金剛杵」等法器。
這種金剛橛實際上源於印度的一種武器,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北部的時候,用的就是這種形狀的武器,被印度佛教吸收。後來在印度佛教密宗化之後,成為最常見的法器之一。
不過很遺憾,密宗在古代中原地區沒有信仰基礎,密宗佛教在印度又衰落得很快,中原地區又被漢傳佛教大乘八宗統治,尤其是凈土宗、華嚴宗和禪宗,中國人對「金剛橛」認知不多。但是,這種法器在藏傳佛教中(主要受密宗影響)完善保留。
隨著藏傳佛教在元代、清代大規模進入中國之後,藏傳佛教對中原地區影響日益廣大。承德避暑山莊中,就有普陀宗乘之廟(即大家常說的「小布達拉宮」),就是藏傳佛教。這些外來的佛教宗派元素漸漸在民間傳播,不少成為「神秘元素」,進入到通俗小說、民間故事之中,而金剛橛成為「辟邪法器」之一,這與游戲《紙人》清代背景比較符合,並不違和。
鬼打牆與鏡子相關
游戲《紙人》中,有一個關卡是在一個布置相似的屋子中不斷打轉,然後通過鏡子的線索,找到離開房間的路:
這種在夜間不斷在一個相似場景中迷失方向的,有種通俗的民間叫法是「鬼打牆」,就是人好似一直在一個方向走,但是實際山卻原地打轉。對於這種情況,已經多種解釋了,從圓周運動到視覺錯覺,然而民間依然認為這是「鬼」在作怪(自然是無稽之談)。
這種現象在游戲《紙人》中,就是玩家在屋子中沿著一個方向走,還是會走回去,需要藉助對著門的鏡子指示(不同顏色)才能走出。
然而,傳統的中國風水中,其實是很忌諱鏡子直接對著門,就這個設定來說,這個房間確實從古代風水角度屬於「凶宅」。一般認為,鏡子屬陰性,對門很容易招來鬼魅、惡煞等不祥的東西,一般鏡子都不對床、不對房門、也不對廁所門等:
實際上,鏡子這個元素,在絕大多數都市傳說、怪談中都大幅出現,作為鬼魅指示之一,中國民間也有所謂「照妖鏡」傳說,「鏡靈」更是中外熱門題材,都是因為鏡子特殊反射元素所致。
章子建
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
4519粉絲 · 2526贊
搜索
手游游戲排行前十名
紙人為什麼那麼恐怖
青少年總看恐怖游戲
燒腦解謎游戲排行榜
紙人劇情詳細介紹
steam10大恐怖游戲排名
㈡ 紙嫁衣哪部難
個人認為紙嫁衣第二部最難。《紙嫁衣》的故事發生地奘鈴村,是那種鬼故事最喜歡的山卡拉小村莊,陰森、封閉,有愚昧無知的村民,還有各種鬼怪傳說,總之是那種電影里主角進去百分百會遭遇靈異事件的地方。
傳說古時候,這個村子裡生長有致幻的毒花,所以村裡人容易得精神病、妄想症之類的(為後文埋下伏筆),取經回來的玄奘法師就在村子裡治病救人,順帶整理帶回來的九藏經書。
玄奘整理經書時發現,好傢伙被騙了,辛苦搞回來的居然是盜版書——統共就九卷,裡面六卷都是異教徒撰寫的邪典,不是真經。由於老闆的奪命催稿call一封接一封,他為了趕回去交差,只能委託村長代為銷毀那6本盜版書(已修改,感謝知乎這位朋友 Shelby 的指正!)。
他臨走前叮囑村長,答應我!這些害人的東西一定要銷毀哦。村長嘴上說好呀,背地裡卻用這六卷邪典洗腦控制村民,大力發展邪教組織。組織信奉的邪神就是葬尊(六藏菩薩),而村長就是六藏菩薩在人間的代言人(大巫賢)。
大巫賢的那個繼承規則跟活佛似的,現任死前指定繼承人,而且每一代都叫大巫賢,每一代都是封建迷信的邪教頭子,我們之後就不去管他幾代目了,統一都叫大巫賢吧。
大巫賢特別擅長組織凝聚力的建設工作,他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集體參與感很強的儀式,就是給六藏菩薩娶老婆——凡是村裡面陰命出生的女孩子,就是六藏菩薩命中註定的老婆(紙新娘),長大了燒給他老人家,就能保佑村裡平安無事。
因為這個儀式隨機感極強(被指到的人就要成為六藏菩薩老婆),又因為參與感極強(每次六藏菩薩娶老婆都要被集體催眠一次),久而久之成了村裡的傳統保留項目。
在這個儀式里犧牲最大的就是那些被選為老婆的女孩子,她們被活活燒死,長久之後怨念很大,就匯聚成一個新的邪神-姬娘子(不好意思那個字不會打)。
為了平息姬娘子的怨念,大巫賢故技重施。姬娘子老公六藏菩薩娶了一任又一任新老婆,那舊老婆肯定是失寵了脾氣才那麼大,這事好辦,我們也給姬娘子許配一個老公就行。這樣,我們給姬娘子也修個廟,對外就傳播說姬娘娘求子可靈啦,包男寶,求一送二,你們只要把其中一個上貢給姬娘娘當老公就行,多的也不要,只要來求,包你香火旺旺旺,別人我都不跟他說哦。
大巫賢直接把村裡的大麻煩外包轉移給別村的人了,還順帶給自己村貼了一張求子福地的宣傳名片(這也為後面紙嫁衣3的劇情埋下伏筆)。
㈢ 紙嫁衣1結局是好的嗎
最終的結果是主人公感到心理健康咨詢室大門口,開啟左側的窗子並綁上衣服褲子逃出醫院!
紙婚紗結局是什麼結果主人公走出去了沒有 紙婚紗結果小故事詳細介紹
游戲內容
紙婚紗是一款恐怖懸疑的單機版解謎手游,手機游戲以國韻詭異的風格,在豐富多彩故事情節的消息推送下,尋找下落不明的怪異新娘子。
婚宴之日,拜天地之時,新郎官轉過身看向新娘子,發覺她本來穿著的紅色嫁衣的變成了乳白色的紙婚紗,接著莫名消退。
新郎官在尋找真相的歷程中持續碰到怪異之事,慢慢掌握到關於新娘家人村莊的黑喑風俗習慣,及其一段久久不忘的恩仇……
游戲特色
1、紙婚紗的秘密到底是什麼?要探尋的屋子又掩藏著哪些見不得人的小故事,是不幸或是開心的結束?
2、一切成謎的情況下,就必須細心的等候,只需解除一個屋子,剩餘的便會一步步解除。
3、挑戰自己的勇氣,能不能承擔住風險的沖擊性,獲得明顯的內心爆擊,進到以前必須考慮一下。
4、游戲玩家運用自身的方式進行不一樣的解謎構思,漸漸地的處理游戲裡面碰到的的各種各樣迷題。
㈣ 紙嫁衣3第五章大祭壇在哪
返回車旁點擊祭壇,將【古鏡】放置在祭壇上,根據【古鏡】提示的線索,將【雜色蠟燭】放在祭壇並點燃,古鏡開始閃爍,將閃光符號記錄下來。
㈤ 紙嫁衣電腦怎麼全屏
方法如下:
1.根據模擬器提示,確保模擬器已經開啟VT。
2.點擊模擬器右上角-設置中心-高級設置,將性能設置調至合適狀態; 大部分用戶將性能設置為「中」即為合適配置,可流暢運行絕大部分游戲,配置較差的玩家,自定義不低於「2核/2G」,如果游戲包過大或者游戲畫質要求高,則不低於4。
3.若運行游戲時出現黑屏、花屏等畫面問題,可以嘗試通過模擬器右上角-設置中心-高級設置,切換顯卡渲染模式解決。
注意,不同的顯卡渲染模式需要分別安裝DirectX、OpenGL,若電腦缺失需根據教程安裝後才可切換。
㈥ 紙嫁衣莫黎是壞人嗎
紙嫁衣第一部寫的是莫黎和莫琪兩姐妹的故事,因為封建迷信姐姐莫黎還是嬰孩時就被丟棄,被接生婆湯婆婆撿回去養大,從小沒有父母造就她天性涼薄的性格,兩年前在知道童年經歷後徹底黑化(本人猜測:可能是老道人告訴莫黎的,因為老道人早想收莫黎為徒了)隨後拜師湯婆婆師兄學習邪門歪道,沒多久她的父母就死了,父母死後莫黎的仇恨對象轉移到妹妹莫琪身上。劇情解釋原因是她妹妹馬上要和指腹為婚的子服結婚了,子服還是高富帥,如果她沒被丟棄,指腹為婚的人應該是她,算是嫉妒生恨吧,但是後續還是失敗了,她和師傅被抓進了精神病院,莫琪也和子服也順利成婚,算是大團圓結局。 彩蛋部分用莫黎的視角把三部的劇情串聯了起來,從頭到尾大惡人,屬實是「葬鈴亂不亂,莫黎說的算」了。也可能算是豐滿了這個角色的設定。劇情中的伏筆第三部最後一章的日記,從日記我們得到了幾個信息,寫日記的人是府庫的看守人,喜歡莫琪,見過莫黎,自身也懷疑葬鈴村習俗的正確性,被她的說辭動搖,後續在大巫賢等人被抓後和姐姐離開了葬鈴村。 彩蛋中在魕娘子那莫黎說過:「如果我出了什麼意外,就只有借你的法力到那邊走一遭再回來了。」我認為這就是她第三部失敗的後手,退一萬步說,莫黎仇恨值已經拉滿了,編劇會讓這個串聯了三部的反派就這么簡單的下線嗎。所以莫黎後續還是有戲份的,她結局和墨卿的對話,即使被識破了也沒有絲毫的慌張,最後嬌彤剪斷紅繩她說了句「不」,我覺得只是因為她不願相信感情和兩年多籌劃付之東流的不甘而已。 不是壞人。
㈦ 紙嫁衣3第二章喜煙在哪
關於喜煙,大家直接在桌子上盒子里即可拿到.
㈧ 紙嫁衣大缸在哪
在第二章,要先到右邊小祠堂找到相關的線索,然後找老奶奶,之後會得到一系列的線索,用這些線索在鏡子那裡查看密碼。密碼打開門,這里就有一個粉色的方框缸。
㈨ 紙嫁衣3第四章為什麼是木京辛
回去廟中,換成男女主看完書中提示後,點開左邊的蠟燭處。轉男生,火柴將紅蠟燭點亮,把陽喜字放進中間凹槽處,再將字換成「木京辛」(從左到右)。換成女生,將陰喜字放到中間凹槽部分,再用紙袋將白蠟燭點。
3、因為女生進不去,所以需要切換成男生進入廟里,首先,需要在右邊的櫃子里拿出一本書來看,使用手機來觀察房梁,記住上面北斗七星的閃爍規律,然後按照七星閃爍順序點桌上的凹槽,之後就會出現文字,接著按照之前書中所示文字對應切換好。(注意這里會出現一個媒婆紙人,別被嚇到了~)之後,就能讓女生進來了。
4、女生進來後,會看到提示說地毯下有什麼,將其剪開後,轉換成男生把地毯捲起來,把東西撿走。
5、換上女生去看書,翻到第三頁會看到黑黃赤白青所對應的解釋,然後看地上「福」下面的內容,能看到穿著對應顏色的小人為大家帶來提示。然後換回男生,解右邊抽屜第二層的謎題「病生老生嫁」,能夠拿到磁勺。
6、接著出門,換男生去把遠處石盤上趴著的石龜拿走,換成磁勺,勺停止之後,將會有個沙坑出現,拿剛剛撿到的石笏挖開,拿到個石冠,接著回到廟中,將石冠和石笏放到指定位置。
7、男生踩住機關,女生下去。男生調整剛剛看到的福字的機關,女生看下面對應的字。得到答案「死喪生死」(從左往右看)。即可拿到一個鑿子。
8、接著用剛剛拿到的鑿子將之前挖沙坑時旁邊屋子裡佛像的頭拆下來,將其與石龜一起丟到水中,讓其流走。
9、再走回之前的廟中,換上女生下去,就能看到佛頭流下來了。用拐杖將佛頭挑出來,男生也可以下來了。
10、跟隨提示看左邊的象棋規則,看完之後就去下象棋。沒什麼可注意的,一直吃,到最後只剩帥將,就會出現「陰喜字」,拿走。
㈩ 紙嫁衣手機版和電腦版一樣嗎
紙嫁衣手機版和電腦版的劇情是一樣的。紙嫁衣作為一款手游移植pc的游戲,本作並非簡單的粗暴移植,製作組將原本豎屏界面調整為適應電腦的寬屏,一些原本適應手機的,需要左右移動的小場景也合為了一個大場景,並且UI也進行了調整。
紙嫁衣總共五章,講述了新婚之夜發生的詭異之事。拜堂之時,原本身穿的紅色嫁衣的新娘變成身穿白色的紙嫁衣的故事。
紙嫁衣玩家的注意事項。
玩家在玩紙嫁衣時要注意,該游戲中謎題的缺點在於關聯性不大,一些謎題需要一個足夠大的腦洞才能將線索與謎題聯系起來,例如花圈的顏色順序與五行排序等,並且一些謎題的鬼畫符文字看的也頭疼,大概有16種鬼畫符文字要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