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韓國人熱衷泥漿節,美女雲集進行狂歡,你敢到泥漿地中打滾嗎
我們都知道,節日文化是一個地區的人,將約定俗成的風俗經過時間久遠而形成的一個文化,這樣的節日文化常常濃縮著一個民族的風骨和習俗,所以很有考究意義。例如我們的端午節習俗,需要包粽子,劃龍舟和倒雄黃,其實對應著的是中國對屈原的尊敬,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五月蛇患的防治,是一個備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節日。所以每逢一個國家有著重要節日的時候,人們都會選擇出門到當地旅遊,就比如韓國這個獨特的節日就是如此。
由此可見韓國人對於這個節日到底有多熱愛了,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個節日呢?如果是你,你敢到泥漿地中打滾嗎?歡迎留言評論。
② 科隆狂歡節的女人狂歡節
女人狂歡節正式的開始,是狂歡節進入高潮期的標志。在「女人節」中,平素莊重文雅的德國婦女,在這一天猶如火山噴發一樣盡情渲泄著自己的感情。她們成群結隊地沖進市政大廳,闖入市長辦公室,坐在市長辦公椅上宣布接管市政權。這一天最讓男人們提心吊膽的是怕女人們剪去自己的領帶。在那天,你要是戴著名牌領帶,可就不要上街了。德國姑娘們入夜後便成群結隊地拿著剪刀在街上轉,推推擠擠中就把男人的領帶給剪了。那天科隆一帶的機場到處都掛著剪斷的領帶。但也有不少男人故意買一些破的甚至紙做的領帶上街去領一領與芳齡少女調情的滋味。
③ 女性的節日有哪些
1、國際婦女節
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國際婦女節是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慶祝的節日。這一天,婦女們作出的成就得到肯定,無論她們的國籍、民族、語言、文化、經濟狀況和政治立場如何。
2、婦女掌權日
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區的「婦女掌權日」,在為期4天的節日中,家裡大小事務全由婦女說了算,男人統統「閉嘴」。
3、狂歡節
10月10日至15日,是德國萊茵地區的「婦女狂歡節」。在此期間,婦女「大自由」。男人們不得查探婦女活動的內容,違者會被抓問罪。10月17日,是非洲馬拉維共和國的婦女節,這一天有全國性慶典,男人在當天要對妻子呵護有加,侍侯周到。
4、母親節
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美國、加拿大和歐洲一些國家的母親節,其主要內容是尊敬母親。這一天,美國的家庭成員要按習慣佩戴石竹花,做一些使母親高興的事。5月29日,是中非的「媽媽節」、母親要帶著孩子參加遊行。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西班牙的「百女節」,訂了婚還未過門的少女們持花登高,互相祝福。
5、媽媽節
4月,在尼泊爾有一個歷時3天的婦女節,來自各地的婦女,披著紅色「紗籠」,成群結隊地湧向首都加德滿都的帕蘇帕蒂廟。她們在吃飽了由丈夫烹煮的美食後,便在神像前大唱贊歌。在印度,這個月有一個「媽媽節」。這一天,已為人母者穿上彩色繽紛的「紗籠」,帶上各種首飾,顯得風姿綽約。這日也是一年中她們最受尊重的一天。
④ 婦女狂歡日的德國女人狂歡節
婦女狂歡日
10月10日至15日,是德國萊茵地區的「婦女狂歡節」。在此期間,婦女「大自由」。男人們不得查探婦女活動的內容,違者會被抓問罪。10月17日,是非洲馬拉維共和國的婦女節,這一天有全國性慶典,男人在當天要對妻子呵護有加,侍侯周到。
德國狂歡節主要是在天主教地區,即德國西南部的巴伐利亞、萊茵地區、西法倫地區等地流行。狂歡節名義上是從11月11日11點11分開始,至來年的玫瑰星期一(約在一月或二月,每年不同)結束。但人們不可能每天都狂歡,最熱鬧的街頭狂歡節,是從每年玫瑰星期一前的一個星期四,也就是「女人狂歡節」開始。
「女人狂歡節」的德文是Weiberfastnacht,本來應該翻譯成「女人齋戒夜」。然而,因為天主教的齋戒習俗是一天三餐照吃不誤,偶爾有人少吃多飲。加上這一天歡樂的氣氛,人們更喜歡用「女人狂歡節」和「脂肪星期四」來稱呼這個節日。乃至以訛傳訛,這一天被稱為「骯臟的星期四」——據說,齋戒之前,人們要把肚子盡量填飽,因此吃得更豐盛.
德國統一的歷史不長,各地的風俗差異也很大。因此,「女人狂歡節」在德國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慶祝方式。最熱鬧的是杜塞爾多夫、科隆和麥茨這三個城市。每逢狂歡節放假的也只有這幾個州。而在東德和北德,人們對此不屑一顧。
這是個婦女肆意妄為的節日。平素莊重文雅的德國婦女,此刻卻猶如火山噴發一樣盡情宣洩著自己的感情。她們成群結隊地沖進市政大廳,闖入市長辦公室,上演奪權的喜劇。剪領帶則是這天的保留節目。在那天,德國姑娘們提著大剪刀在街上巡查,虎視眈眈,伺機而動,看著哪個男人不順眼就是喀嚓一聲。本地人熟知這一習俗,這一天都身著便裝,稀里糊塗吃虧的多為外國人,尤其是科隆一帶的機場到處都掛著剪斷的領帶。有不少男人樂意挨剪,甚至故意買一些破的甚至紙做的領帶上街去領一領與芳齡少女調情的滋味。
狂歡節期間還上演各種各樣的戲劇、音樂表演和化妝舞會,尤其在科隆、杜塞爾多夫、慕尼黑、美茵茨等城市更是熱鬧。
⑤ 在日本動漫中第一集是男主和蛇形女生活的
《魔物娘的同居生活》
⑥ 火辣身材美女遍地都是的烏克蘭相親節日是怎樣的
俗話說得好: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就拿我老家來說,由於多為丘陵地形,所以即便是相隔十來公里的小鎮,說的方言都會有不少的區別,要是放大來說,每個城市、每個省份、每個國家都會有屬於自己獨特的風俗還有節日。
這聽起來稍微有點奇葩,但事實便是如此,在我到訪烏克蘭的那幾日,真心發現烏克蘭是一個不錯的國家,除了稍微有點窮之外,別的都挺好的,並且,與我相交的那幾個烏克蘭美女朋友也都表示,自己以後會到中國工作,以尋求更好的發展。
⑦ 中國 超漂亮 清晰 美少女 收藏(哇靠 第一畫面 還真 大學生 美女呢 )高清完整版下載地址有么感謝哈
中國 超漂亮 清晰 美少女 收藏(哇靠 第一畫面 還真 大學生 美女呢 )高清完整版下載地址:
⑧ 全球四大最High狂歡節都有哪些
人類為什麼需要節日?說通俗點,就是找個理由玩一把,並且還是瘋狂地玩一把。在狂歡節上,所有女孩都渴望成為桑巴舞表演的皇後;熱愛面具的人為了這3天歡樂,做了362天的准備;小鎮的農民們為了歡樂,把自己的房子打扮的「花枝招展」娛人娛己……他們熱情狂放,情緒高漲,目的很單純。就是要快樂,簡單而瘋狂的快樂。所以,就以節日的名義,來個全球大派對,讓我們把狂歡High到頂點!
巴西·里約熱內盧
巴西人的瘋狂事
巴西狂歡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狂歡節」。每年在復活節的前47天舉行,也就是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為期三天。里約熱內盧的狂歡節有四個「世界之最」:參加桑巴舞大賽演員人數最多,服裝最華麗,持續時間最長,場面最壯觀。
平等,讓狂歡節具有生命力
巴西狂歡節最早是從里約熱內盧開始的,始於19世紀中葉。起初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的室內化妝舞會。參加者戴著從巴黎購買來的面具,盡情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樂隊走上了街頭,將狂歡節從室內帶入了室外。
沒有膚色之分,沒有財富之別,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達到不分彼此的境界。這種「接地氣」的做法,使巴西狂歡節能夠不斷發展壯大,規模越來越龐大。這也是巴西狂歡節吸引遊人之處,許多遊人專程趕來參加,就是被這平等的雨露所感動。
為了讓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有一個固定的場所。1983年,巴西著名工程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親自操刀設計,6萬名建設者齊心協力,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納數萬觀眾的桑巴舞賽場。巴西里約熱內盧狂歡節開幕當天,里約熱內盧市市長將親手將城門的金鑰匙交給被稱作「莫莫王」的「狂歡節國王」,由此拉開狂歡節的序幕。在長達一周的狂歡節中,里約熱內盧城將由「狂歡節國王」「統治」,全體市民將按照自己的方式盡情狂歡。「莫莫王」的責任就是帶領民眾盡情跳舞,盡情享樂,民眾越「嗨皮」,市長就越稱職。
快樂,讓煩惱無處藏身
在狂歡節的遊行隊伍里,人們從白天跳到黑夜,不知疲倦。白天烈日炎炎,人人臉上淌著汗水,但汗水沖不去臉上的笑容。快樂就像接力賽,你傳我,我傳他,人人都被快樂所俘虜,所有煩惱被拋到了九霄雲外,所有不滿被情緒宣洩殆盡,人們將自己的想像力發揮到極致,可以把自己打扮成任何你想成為的樣子,沒有人會笑話你的千奇百怪非主流。而「非主流」則是狂歡節的「主流」,有的參與者以走極端的奇裝異服來吸引大眾眼球,比如,在赤裸的身體上塗滿了巴西國旗的黃綠顏色等。
更為美妙的是,巴西狂歡節是「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你看看那站在彩車頂部的歌手,唱得是多麼忘情;桑巴舞小姐的舞姿,又是多麼得曼妙婀娜;還有那體重超過130多公斤的「莫莫王」,跳起來的樣子詼諧滑稽,讓人開心,「狂歡後」、「狂歡公主」則都是經過評選而出的桑巴能手。
女人,讓狂歡節活色生香
巴西女人性感嫵媚、開放野性。前挺後撅,細腰粗腿的身材極能調動男人腎上腺激素分泌。如果要見識巴西女人,除了里約熱內盧的海灘,還有一處就是狂歡節。如果說海灘上的女人是洗盡鉛華的天然美,那麼,狂歡節上的女人則是極盡脂粉的華麗。
在狂歡節遊行的桑巴舞彩車上,擁有魔鬼身材和天使面孔的桑巴舞模特、舞者,或赤裸上陣,或只穿比基尼。她們頭戴色彩斑斕的羽毛,面戴珠光寶氣的面具。男人們則是「護花使者」,穿著由無數箔片鑲成的衣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有的男人也趁此過一把當女人的癮。這就是出現在狂歡節中的「易裝癖」。在起舞的隊伍中時常可見化著濃妝,穿著暴露女性裝束的男人們,跳著熱辣的勁舞,顛倒眾生。
貼士:
時間:每年的2月中旬或下旬,舉行三天。
簽證:巴西簽證分上海和北京兩個領區,上海受理上海、浙江、江蘇居民的簽證申請,其他的都屬於北京領區。
交通:乘飛機抵達里約熱內盧後,即可前往裡約熱內盧桑巴大道,這里有整個狂歡節最重要的節目——桑巴舞表演。
注意事項:
大部分的街頭表演是不需要買票的,但狂歡節最後的花車大遊行的票則需要早早向旅行社購買,特別是便宜的票,非常搶手。
在狂歡節期間要時刻注意安全。
瑞士·巴塞爾
低調瑞士人的高調視覺盛宴
瑞士的狂歡節雖然無法與里約熱內盧相比,但一定會讓那些認為瑞士人保守的人們大跌眼鏡。2012年的2月,我就在巴塞爾受到了這樣的「驚嚇」,且興奮不已。狂歡節期間,參與者們誇張地妝扮,盡情地享受,可謂瘋狂至極。
搶位,從凌晨三點開始
巴塞爾的Fasnacht是從2月27日凌晨四點開始的。我為了感受一下這異國他鄉的節日氣氛,凌晨三點就出發了,天還是黑黑的,人們已經開始如潮水般湧向巴塞爾著名的馬克特廣場(Marktplatz)。小小的廣場其實就兩條大街,里三層外三層的人們站滿了街道兩旁,迎接著鍾聲的到來,有強壯的男人、有年邁的老人和婦女兒童。有的小孩早早地爬上了路邊的廣告牌,生怕別人佔領寶地。從萊茵河橋的那頭,三三兩兩迎面而來,他們穿著各色的節日服飾,蹦蹦跳跳或走走停停,不時有小夥伴還不小心撒的滿地糖果,大家挑戰著體力,更是挑戰著冬日的寒冷。
凌晨四點,教堂的鍾聲響起的一刻,市中心的所有街燈都瞬間熄滅,音樂聲即刻傳來,剎那間遊行就開始了。此時,人們頭戴誇張猙獰的面具,身著彩服木鞋,伴著此起彼伏的鼓點、短笛聲,有序穿行在巴塞爾中心的大街小巷,一盞盞燈籠猶如螢火蟲般在黑暗中飛行,場景十分壯觀美妙,由此拉開了Fasnacht的序幕。
這種日子,拼得就是創意
更盛大的遊行在2月27日和2月29日下午,它是由眾多企業、民間團體、學校等官方隊伍組成的遊行,每個方陣或演奏短笛、長笛,或敲打別具特色的巴塞爾鼓,將節日氣氛引向一個又一個高潮。樂隊方陣的組織十分有序,都是由引導先鋒和吹笛者,或指揮和鼓手組成。2月28日下午則是孩子們的狂歡遊行日,屆時你會看到超多可愛的小精靈,宛如童話世界。
我已經參加過數次瑞士狂歡節,2012年的巴塞爾狂歡節是參加人數最多、氣氛最熱烈火爆的一次。從下午一點交通戒嚴開始,巴塞爾的主要街道就已經被擠得水泄不通了,共有484個團體11400個會員參加了2012巴塞爾狂歡節的遊行表演,其規模盛大空前。
濃重的政治時事色彩是巴塞爾狂歡節的最大特色,或嘲諷或警示或恐懼,每個遊行方陣從主題創意到造型服飾都是費盡心機,無形之中能感覺到這也是一種較量,大家比的就是誰更有創意。
貼士:
時間:每年2月末或3月初
簽證:在北京瑞士駐華大使館,瑞士駐上海、廣州、香港總領事館接受辦理個人旅遊簽證。
購票注意事項:
瑞士通票:憑借瑞士通票游遍整個瑞士。瑞士通票分為幾種,分別可以在4天、8天、15天、22天或一個月內重復使用。該通票在著名的游覽線路以及瑞士37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有效,持有者在山巔游覽和其他服務中還能享受到許多驚喜折扣。優惠方式: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遊客一起旅行,每個人都將享受15%的優惠折扣。
瑞士青年票:不滿26歲的青年在購買瑞士青年票時可以獲得原票價25%的優惠。青年票持有者可享受與瑞士通票持有者相同的優惠,不過,在購買時,瑞士青年票不再同時享受經濟型通票的折扣,而且這種票不是機動通票。
菲律賓·盧克班
可以吃到肚子里的房子
盧克班是一個小鎮,因此坐完大巴以後,到達Luceanna汽車站,還需要坐Jeepney去到盧克班,最後換乘三輪車到鎮中心。盧克班狂歡節是菲律賓第一大狂歡節,因此,從汽車站到鎮中心一路水泄不通,沿路有很多人都是攜老帶小一家子來參加狂歡節,人們甚至因為Jeepney太擠而坐上了車頂。
Pahiyas Festival打扮房子
Pahiyas Festival意為「打扮房子」的意思,是盧克班這個小鎮一年一度的重頭戲,在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舉行。每家每戶都會用農作物裝飾自己的屋子甚至是車,准備期長達一個月!在當地,他們稱這些房子為「可以吃的房子」。節後,他們將會評出一個裝飾大獎,在當地,這可是一項至高無上的光榮!
進入豐收節的范圍,街道上就開始掛滿了彩旗。菲律賓人熱情、率性的民族性格在這種狂歡節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我們剛進入鎮內沒多久,就看到有一隊人在路中間開始載歌載舞,還試圖將其他遊人也拽入他們的隊伍中。最後,我也成為了他們的一員,在狹窄的小路間圍起來,手搭著前一位的肩膀跟著節奏跳起了舞。
假如你沒有親眼看到這些裝飾過的樓房,你是無法認識到菲律賓人對於這個節日的狂熱和喜愛。置身於盧克班現場,我彷彿到了童話世界中,看到一幢幢的糖果屋。除了將顏色鮮艷的蔬果串在一起掛在外牆上,他們還會將稻草或者某些植物的須藤重新染色。我最喜歡的一間房子,正是一棟高兩層,外牆完全布滿染成彩色的稻草的門簾,漂亮極了。一些更有心思的主人,甚至會裝飾一個用蔬果搭成的神龕!
盛裝下的帥哥靚妹大遊行
真正的狂歡高潮在下午時分到來,四面八方的人都匯集到盧克班內,這個原本擁堵的小鎮就更加水泄不通。盛大的遊行也是狂歡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排在最前面的是一輛輛蔬果、竹子搭成的花轎,每個花轎裡面坐著公主、王子打扮得五六歲小朋友,估計是每個村莊派出來的花童。接下來的隊伍就更有看頭了,小城每年在本地選出十對俊男靚女,在豐收節上盛裝打扮,令人驚奇的是,他們的衣服用的都是自然的材質,菠蘿的纖維,孔雀的羽毛,都是傳統服裝的樣式,每對的風格各不相同。他們身上的「禮服」無論是手工、裁剪都非常精緻,色彩搭配艷麗又搶眼,如不細看,也不知道竟然是用這么環保的材料造成的。
他們行進的表演中,步伐款款,亦步亦停,很開心地和周圍的觀眾一一合影。炎炎夏日,美女旁的男子很紳士地為其打著一把小小的陽傘,遠遠望去,彷彿一幅王子公主的景象,令狂歡節更具童話色彩。
貼士:
時間:每年5月的第二個周日。
交通:盧克班距離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約120公里,可乘大巴或包車前往。
注意事項:
1.盧克班豐收節期間太陽照射,一定要做好防曬准備,買一頂當地的大草帽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2.豐收節名聲在外,如果選擇在當地住宿一定要提前預定,如果當日返回一定要做好瘋狂大堵車的心理准備。
3.豐收節期間市場上有很多好玩的小東西,要多准備一些零錢。
義大利·威尼斯狂歡節
面具詭異,內心奔放
膚色不同、語言各異的人們穿小巷,過小橋,從四面八方匯集到舉世聞名的威尼斯聖馬可廣場,一年一度的「水城」狂歡節正在這里達到高潮。只見人們戴著各式各樣詭異的面具,穿上義大利傳統華麗服飾,這里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化裝舞會。
人們戴著詭異的面具,威尼斯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化裝舞會
威尼斯狂歡節和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是世界上最隆重的狂歡節,每年2月舉行。
人們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戴著各式各樣詭異的面具,穿上義大利傳統華麗服飾。不少人從頭到腳全副武裝,有的扮成17世紀的貴族,有的扮成電影中的角色,有的扮成卡通人物,有的扮成神話故事裡的魔鬼,有的扮成小丑……他們非常樂意與遊客合影,並任由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師「擺布」。
在外人看來他們很神秘,一般都不開口講話,你只能看到他們未被遮住的眼睛,連真實性別都難以分辨。在面具的後面我稱之為「三不分」:不分地位尊卑,小人物藉助面具代表的權威把自己裝扮成大人物,有身份的人也可打扮成小丑,權貴和窮人融合在一起,互相尊敬地打著招呼。人們這種娛己娛人的游戲要持續10多天後,便摘下面具,恢復本來面目,重新回歸自我。
威尼斯大街小巷有數不清的面具店,華麗得令人眼花繚亂
威尼斯大街小巷有數不清的面具店,有臉譜的,有隻戴在眼上的,更有簡單到直接畫在臉上,它們共同的特點是誇張、華麗、精緻、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
平時,威尼斯總是遊人如織,街道狹窄得似乎不能容納得下這么多人。但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還是源源不斷地來到這里。一到狂歡節期間遊人更會成倍地增長,尤其是狂歡節的周末。 但來到這里的人們都會禮貌而有序,我沒看到人擠人,更沒看到有人吵架。威尼斯本就是一個千變萬化、充滿魔力的城市,在這里過狂歡節就好像是親自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其獨特和美妙之處超乎想像。
據介紹,威尼斯狂歡節起源於歐洲古代的神農節,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狂歡節之一,是威尼斯象徵性的節日。狂歡節通常是基督教四旬齋前飲宴和狂歡的節日。一年一度的歡慶活動從2月初到3月初之間,大約兩周時間。
如果你錯過了狂歡節,就不要再錯過貢多拉節
威尼斯最具有代表性的節日有兩個。一個是威尼斯狂歡節,另一個是貢多拉節。如果不參加狂歡節的話,那麼最好參加貢多拉節。
貢多拉節是在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當天,威尼斯所有最具特色的慶典用船和形形色色的貢多拉,全都會行駛在大運河上,與會者都會穿著正式古裝,這是繼狂歡節後最受當地人喜愛的傳統節日。舉行傳統的貢多拉劃船比賽和盛大的「雷戈塔·斯托里卡」祭禮,這令人依稀感受到從前以「亞得里亞海女王」馳名的威尼斯的風采。
⑨ 女性都有什麼節日
1,女生節。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末,一般定義在3月7日這一天。最早由山東大學在國內首先發起,後擴散到中國各高校,是一個關愛女生、展現高校女生風採的節日。引導女生關注自身思想素質、道德修養、文化內涵、業務能力、心理健康的活動,是高校校園趣味文化的代表之一。
2、國際勞動婦女節。全稱「 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或「 聯合國女權和國際和平日」( 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在中國又稱「 國際婦女節」、「三八節」、「 三八婦女節」「女神節」和「女王節」等。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3、婦女掌權日(瑞士)。根據規定,每年1月的前四天,都是瑞士的「婦女掌權日」。在為期4天的節日中,家裡大小事務全由婦女說了算,男人統統「歇菜」。一向對家務不屑一顧的瑞士男人,在這幾天也必須老老實實地聽從家庭主婦的安排,如果做得不好,可能還得隨時返工。
4、婦女狂歡節(德國)。每年的10月10日至15日,是德國「婦女狂歡節」。主要是在天主教地區,即德國西南部的巴伐利 亞、萊茵地區、西法倫地區等地流行。在此期間,婦女「大自由」,男人們不得查探婦女活動的內容,違者會被抓問罪。 婦女們會成群結隊地沖進市政大廳,闖入市長辦公室,上演奪權的喜劇。"剪領帶"則是這天的保留節目。狂歡節晚上,德國女人們都傾巢而出,參加各種酒會、派對。甚至連平時很少出門的家庭主婦們,也難得撇下丈夫和孩子,到外面喝個爛醉,直到深夜由家人接回。
5、婦女求愛日(英國)。每逢閏年的2月29日是英國女性的「求愛日」。在這一天,女性有權擺脫世俗的清規戒律,大膽地向自己猶豫不決的情人求愛,而在這一天拒絕女性求愛的男性,則需支付1英鎊,作為象徵性的「贖免」,或者以綢緞衣服贈給「傷心的女方」。從十七世紀開始,這個風俗習慣廣泛流傳並普及整個歐洲。英國某電視台的氣象女播報員曾當著全國觀眾的面向在場的攝影師求婚,最終「抱得帥哥歸「。
6、女孩節(日本)。日本「女孩節」一般是指「雛祭」,亦稱雛游、偶人節、上巳(じょうし/じょうみ)、桃花節、女兒節。女孩節本來在農歷的三月三日,明治維新後改為公歷三月三日。在家中擺設偶人架是女孩節的傳統慶祝活動。這天,凡是有女孩子的家庭都會在客廳里設置一個階梯狀的偶人架,在上面擺放各種穿著日本和服的小偶人(玩具娃娃),以慶祝女孩健康成長。
7、百女節(西班牙)。西班牙蒙爾贊諾鎮(Menger Cousineau)把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百女節」。那些訂婚而未婚的姑娘們身穿潔白的連衣裙,手擎花枝,登上鎮外的小丘,彼此祝福,祈求將來夫妻和諧、生活幸福。
8、主婦休息日(希臘)。在希臘,12月31日即每年逢除夕的第二天,為「主婦休息日」。在這一天,家庭主婦最大,廣大男性朋友就需要充當回家庭婦男,做些主婦平時做的活,可以加強彼此的相互理解。
9、婦女節(馬維拉)。10月17日是非洲馬拉維共和國的婦女節,這一天有全國性慶典,男人要對妻子侍候周到、呵護有加。
10、太太節(德國)。8月23日至9月15日是德國漢堡的「太太節」,由婦女組成的演藝團體專演一些宣傳男女平等的戲以示慶祝。 「太太節」來源於美國華盛頓的「女士節」。在這段時間里,漢堡、柏林、萊比錫等各大城市都會上演豐富多彩的節目:有女性歌手專場演出;女性樂隊表演;女詩人、女作家作品朗讀會,以及一些女藝術家的作品展覽、女性電影展播等。這些作品的內容大多是倡導男女平等。一些男性也紛紛向組織者要求,成為表演團體的一員或活動志願者,以便讓他們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太太。
婦女權益: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家庭等領域享有與男子同等權利,婦女兒童的特殊利益應受到保障的原則,作為國家維護和保障基本人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注。
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婦女的發展與進步,把男女平等作為促進國家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在制定國家宏觀政策時,遵循男女平等參與、共同發展、共同受益的原則,為婦女進步與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法律保障。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獲得通過。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