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形容其美的兩句話是什麼
沉魚 落雁,閉月 休花。分別對應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環。
❷ 求形容中國四大美女的專用形容詞,最好能說出哪個詞形
形容中國四大美女的專用形容詞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中國的四大美女究竟誰排第一,本來已有定論,不過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時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
❸ 為何大家都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形容四大美女
之所以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四大美女,主要與它們所指代的人物,以及所流傳開來的典故有關,具體分析如下:
一.沉魚指的是西施,相傳魚兒見了她,都被美貌折服沉到了水底。西施有古代四大美人之首的美稱,由此可見她的漂亮程度之高。而沉魚這個稱呼,則是來源於下面這個傳說。相傳有一次西施來溪邊浣紗,也有說是來洗衣服時,水中的魚兒見了它的美貌,都被驚嘆並停止了游動,最終自行慚愧的沉入了水底。於是人們便用這種有些誇張的說法,和沉魚這個典故,來形容和代表西施的美貌。
羞花則是說楊貴妃在賞花時,不小心碰到了含羞草,而含羞草的生理特性,就是一觸碰葉子便會自然捲起來。所以便有了花草也見了她,也都害羞的低下了頭這個典故。
❹ 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成語
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成語:閉月羞花、國色天香、傾國傾城、冰肌玉骨、明眸皓齒、
1、閉月羞花
讀音: bì yuè xiū huā
解釋: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譯文:那麼為你是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2、國色天香
讀音:guó sè tiān xiāng
解釋: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出處:唐·李浚《摭異記》:「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譯文:顏色像酒一樣酣甜;香氣染上了衣服。
3、傾國傾城
讀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解釋:傾:傾覆;城: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後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外戚傳下·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譯文:北方的佳人姿容出落得很美,舉世無雙,她幽處嫻雅,超俗出眾,這位佳人她只要對守衛城垣的士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士卒棄械、牆垣失守,倘若再對駕臨天下的人君秋波一轉,亡國滅宗的災禍,可就要降臨其身了!常常給人君帶來「傾城」、「傾國」的災難。
4、冰肌玉骨
讀音:bīng jī yù gǔ
解釋:冰:晶瑩。肌骨如同冰玉一般。形容女子肌膚瑩潔光滑。
出處:宋·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譯文:冰肌玉骨;從清涼無汗。
5、明眸皓齒
讀音: míng móu hào chǐ
解釋: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麗的女子。
出處:唐·杜甫《哀江頭》:「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
譯文:楊貴妃明亮的眼睛和潔白的牙齒在哪裡呢;鮮血玷污了她的遊魂,再也不能歸來。
❺ 名句「天生麗質難自棄」是對誰的贊美
直到現今,很多人在誇贊一個女人美麗的時候,常常會用“天生麗質難自棄”這句話,這個話其實就是說女人長得美,是天生的,想扔掉放棄都不行,這就是這句話直面的意思。那麼這句話是出自誰的筆呢,那就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這是白居易在寫給楊玉環的那首《長恨歌》中的詩句,這篇古文直至現今也被人廣為傳頌,因為它真的太過於經典。
楊貴妃進宮後,唐玄宗非常疼愛她,知道她愛吃荔枝,還專門開通了一條通路不遠萬里,加急馬力去為楊貴妃取來新鮮荔枝,但這其中與其說是愛,還不如說是寵,楊貴妃其實並不開心,自己最愛的壽王已死。後來楊貴妃隨唐玄宗流亡到了蜀中,眾多官員指責說當時的戰亂是因為楊玉環狐媚惑主,楊玉環便自縊在馬嵬坡。
❻ 古代有四大美女,怎麼去形容她們的美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中國的四大美女究竟誰排第一,古有排法,西施居首,貂蟬次之,王昭君再次,楊玉環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還有一說是褒姒,西施,妲己,楊玉環。並稱為:「笑褒姒
病西施
狠妲己
醉楊妃」。
❼ 描寫我國古代四大美女的詩句
1.西施——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之美譽。
相關詩句
(1)妾自吳宮還越國,素衣千載無人識。當時心比金石堅,今日為君堅不得。(謝王軒《西施》)
(2)雲霞出沒群峰外,鷗鳥浮沈一水間。一自越兵齊振地,夢魂不到虎丘山。(《西施詩》)
(3)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王維《西施詠》)
2.王昭君——王昭君(約前52年—約8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1)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杜甫《詠懷古跡五首》
(2)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歸來卻怪丹青手,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王安石《明妃曲》)
(3)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李白《王昭君》)
3.楊玉環——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1)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長恨歌》)
(3)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詞》)
4.貂嬋——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1)美人為計凝眉愁,思前想後無心休。一心思報王公恩,無意為國雪恨仇。(《貂蟬賦》)
(2)不負司徒托,鋤奸救漢祚。一出連環計,千秋美傳說。(《詠貂嬋》)
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寫的四大美女中的哪一位
楊貴妃。
李白《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注釋: 清平調:一種歌的曲調。華:通花。群玉山:神話中的仙山,傳說是西王母住的地方。檻:欄桿。瑤台:傳說中仙子住的地方。翻譯:彩雲像她的衣裳花兒像面容,春風吹拂著欄桿露珠閃閃明。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也會在瑤台的月光下來相逢。譯文2: 見到雲就使人想到她的衣裳,見到花使人想到她的容貌,春風吹拂著欄桿,在露水滋潤下花朵更為濃艷。這樣的美女如果不是在神仙居住的群玉山見到的話,也是在瑤池的月光下曾經見過的。 譯文3: 楊貴妃的容貌服飾是如此美艷,竟連白雲也想來做她的舞衣,牡丹也想做它的粉臉。春風駘盪,輕拂欄桿,牡丹花上沾滿了晶瑩的露珠,越發顯得紅艷潤澤,而這嬌美無比的牡丹花彷彿就是楊貴妃的化身,也只是在西王母的居處瑤台才能見到你。賞析:這首詩是李白在長安為翰林時所作。有一次,唐明皇(即唐玄宗)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因命李白作新樂章,李白奉旨作了這三章。第一首以牡丹比貴妃,歌詠她的美艷。「雲想衣裳花想容」一句,將貴妃的衣服比作雲霞,將容貌比作花朵,將楊貴妃的美麗形象地描繪了出來。其中「雲想衣裳」既可以理解為看見雲而想到衣裳,又可以理解為把衣裳想像為雲;「花想容」既可以理解為看見花而想到楊貴妃的美麗容貌,又可以理解為把楊貴妃的容貌想像為花。寥寥七個字,卻將人美、花美、景美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春風拂檻露華濃」一句用「露華濃」來形容花容,充實上句,同時將君王的恩澤比作雨露,表現人與花皆受寵幸。下面,詩人開始調動豐富的想像力,飛升至西王母住的群玉山瑤台。詩人故意用「若非」和「會向」兩個詞來表示一種選擇的意味,但表達的卻是非常肯定的意思:美麗的花色、美麗的容貌都如此超凡脫俗,看來也只能在仙境中才能見到吧!這兩句中,詩人多處用了比喻。雖然雲、花、露、玉山、瑤台、月色等字眼比較樸素,卻不露痕跡地贊頌了楊貴妃如牡丹一樣美麗的容貌。其 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彩雲像她的衣裳花兒像面容,春風吹拂著欄桿露珠閃閃明。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也會在瑤台的月光下來相逢。其 二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像枝紅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楊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傷。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請問漢宮佳麗誰能和她媲美,可憐趙飛燕也要靠精心梳妝。其 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名花伴著絕色美人令人心歡,贏得君王滿面帶笑不停地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春風中消解了君王無限悵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著欄桿。
❾ 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成語有哪些
1、沉魚落雁 釋義: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2、粉妝玉琢 釋義:形容女子妝飾的漂亮或小孩長得白凈。
3、國色天香 釋義: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4、 紅飛翠舞 釋義:形容婦女們穿著各種顏色的漂亮衣服,盡興嬉戲
5、美如冠玉 釋義:本喻漢陳平儀容美好,後用以喻男性的美貌。
❿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用哪些成語來描述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國色天香。
1、沉魚落雁:
(1)拼音:chén yú luò yàn;
(2)意思: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其中「沉魚」是西施,「落雁」是昭君。但是,由於其他原因,人們發現,沉魚落雁也可以形容美貌並不重要。
(3)出處: 《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意思是毛嬙是春秋時期越國絕色美女,與西施時代相當,相傳為越王勾踐的愛姬。最初人們對毛嬙畫像的稱道遠遠超過西施。她應該是「沉魚」的原始形象,美的化身。麗姬已失考。
故原始的「沉魚」和「落雁」應該是指「毛嬙」和「麗姬」,而並不是「西施」和「 王昭君」。當然,《莊子·齊物論》中也提到了西施,說「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
大意是醜陋的女人與美貌的西施,還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事物,從道的角度看是不分彼此的。還在《莊子·天運》中講了「東施效顰」的故事。
2、閉月羞花:
(1)讀音:bì yuè xiū huā;
(2)意思:「閉月」指貂蟬的美貌把月亮比下,讓月亮羞得躲在雲後面。「羞花」指楊貴妃的顏容使得花兒害羞地低下頭,原與沉魚落雁相連,形容我國古代四大美人的容貌傾國傾城,宛若天仙。現指女子的容貌美麗。指女子的容貌美麗。
(3)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也作「羞花閉月」。意思是因為你傾國傾城,宛若天仙的容貌,不得不對你除去禍根,以免後患。
3、國色天香:
讀音:guó sè tiān xiāng;
意思: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出處:唐·李正封《牡丹詩》:「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白天牡丹美麗的顏色如美人醉酒,夜晚牡丹濃郁的花香以浸滿衣衫。一輪紅日將整個春色皆映照如醉,皎潔明月升起好似問我何時回家。
(10)贊美四大美女擴展閱讀:
一、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中國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不過這只是古代的排法。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不僅在我國婦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譽。千百年來,人們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蟬與楊貴妃四位女子的絕代芳姿,這種形容既生動又含蓄,給人們留有充分想像的餘地。僅僅這八個字,卻包含著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四個小故事,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二、近義詞:
1、傾國傾城
(1)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2)意思:傾:傾覆;城: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後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3)出處:《詩·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意思是「智慧的丈夫為城,智慧的婦人壞城」。
(4)典故:古代學者在剖析我國歷史時,曾列舉「商惑妲己」、「周愛褒姒」、「漢嬖飛燕」、「唐溺楊妃」四大美女傾國案例。
他們用商紂王、周幽王、漢成帝、唐玄宗四位君主分別被蘇妲己、褒姒、趙飛燕、楊玉環美色迷惑,不愛江山愛美人,驕奢淫逸,最後導致國家滅亡的歷史事件,來說明「女人是禍水」,她們足以「傾國傾城」。
在我國第一部詩集《詩經》中,《大雅》和《小雅》篇分別有「哲夫成城,哲婦傾城」;「赫赫宗周,褒姒滅之」的詩句。
這就是譏諷周幽王寵幸絕代佳人褒姒,朝政荒廢而亡國的真實故事。哲夫、哲婦,即明達、才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