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大全 > 格蘭披治大美女

格蘭披治大美女

發布時間:2022-05-11 10:21:59

1. 06.11.16的新聞聯播播了澳門格蘭披治大塞車舉行的消息,那麼誰能介紹一下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 MACAU GRAND PRIX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自一九五四年開始,賽事從未間斷,每年都吸引很多外地車手、傳媒和旅客前來。格蘭披治大賽包括摩托車、超級房車和三級方程式賽車等。參賽的摩托車、超級房車可在城中的天然跑道上飛馳。預賽和賽車期間,全城洋溢著興奮和緊張刺激的氣氛:引擎的轟鳴聲、絡繹不絕的遊客、街道上飄揚的彩色廣告旗幟。整個大賽車期間,城市的生活節奏完全改變。
1954
在十一月一日,歷時四小時的首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在全長三點九英里的東望洋賽道上演,共有十五名車手角逐這五十一圈的賽事。
1960
澳門格蘭披治首次置身國際賽車運動年歷中,被視為「有外國車手參與的本地賽事」,並首次受國際汽聯的體育及房車賽規則監管。
1967
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大賽首度上演。
1973
為了滿足眾多的參賽者,賽會特別為未能乎合資格參加格蘭披治電單賽大賽的車手,舉辦了一項「大會杯」賽事。
1976
潘炳烈夫人不讓她屢創紀錄的丈夫專美,成為首位在東望洋賽道上駕駛單坐位賽車的女車手。
1978
為慶祝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二十五周年,澳門車壇名人葉德利舉辦了一項「名人賽」。車壇名將如百拉咸(Jack Brabham)、史釗活(Jackie Stewart)、希爾(Phil Hill)、居尼(Dan Gurney)及贏得這項比賽的冠軍的艾錫(Jacky Ickx)都雲集澳門。
1980
這一屆的格蘭披治大賽被任命成為首屆太平洋方程式錦標賽。
1983
隨著賽事被任命為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世界盃大賽,第三十屆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可謂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巴西年青車手冼拿(Ayrton Senna da Silva)奪得首屆三級方程式賽事的冠軍。
1990
盡管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出現過無數的精彩場面,但從未有一場賽事是如此戲劇性的。在三級方程式格蘭披治大賽車的賽事中,在首回合勝出的熱門車手夏健侖(Mika Hakkinen),在第二回合的最後一個圈,跟在第二回合領先的舒密加(Michael Schumacher)發生碰撞。最後,舒密加成為賽事的勝出者。
1993
在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邁向第四十個年頭之時,賽事總部亦正式遷入以數百萬元興建而成,特別為賽事而設並位於澳門碼頭對面的新大樓。
1995
雖然在三級方程式大賽車的第二回合遇上一場極其混亂的賽車連環相撞,但是,拉夫.舒密加(Ralf Schumacher)仍可像他哥哥一樣在澳門取得成功,贏得賽事的冠軍。澳門車手古圖(Andre Couto)在他首度參加三級方程式賽事便取得了一席難能可貴的第六名。
2000
古圖在鄉紳父老面前取得賽事的冠軍,他力拒義大利車手慕甸(Paulo Montin)的來犯並贏得渴望已久的桂冠。
2003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踏入了50屆,舉辦日期由11月8至16日,以一連串的體育、煙花、美食、文化、藝術等活動,將大賽車提升至全城嘉年華。

2. 澳門的體育事業

澳門的體育如同其他地方一樣,是重要文化之一。澳門市民較常參與的體育活動有足球、籃球、排球、慢跑、游泳、乒乓球、網球和羽毛球。澳門每年都殷行一些地區的舉辦,但由於澳門人口較少(只有約50萬人),職業聯賽的舉行在財政上不可行,因此,大多數參賽者都只是局部運動愛好者。

有很多體育協會和俱樂部在澳門經常組織當地或區域的體育活動和競賽。由於帶有業余性質,大部分體育協會和俱樂部都能獲得政府的補貼或贊助。澳門體育發展局是專門負責澳門的體育發展,地點和組織舉行的重大國際體育賽事在澳門舉行(除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由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負責)。

國際體育賽事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現已是澳門體壇和車壇一年一度盛事,賽事在稱為東望洋跑道上進行。跑道全長6.2公里,主要是以現有的鬧市街道作賽,以多彎、狹窄等賽道因素著名於世。現時定於每年11月第三個星期四至星期日舉行。

世界女排大獎賽
自從澳門在1994年首次獲准主辦世界女排大獎賽以來,澳門每年都舉辦世界女排大獎賽,除了在2003年和2004年時的地點,澳門運動場正在裝修以准備2005年東亞運動會。澳門2001年更舉辦了世界女排大獎賽的決賽。

澳門高爾夫球公開賽
澳門高爾夫球公開賽是一個自1998年以來的專業的高爾夫球競賽,每年5月舉行。著名的獲獎者包括李·威斯伍德(1999年冠軍)和柯林·蒙哥馬利(2003年冠軍)。

2007年亞洲室內運動會
2007年亞洲室內運動會於200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舉行,為期9天,共有45個亞洲國家及地區參賽,約有3000名選手參加。澳門沒有獲得任何獎牌。

2006年葡語系運動會
2006年葡語系運動會於2006年10月7日至10月15日舉行,為期9天,共有11個國家及地區參賽,735位運動員參加。澳門獲得3銀11銅,共11面獎牌。

2005年東亞運動會
2005年東亞運動會為2005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舉行,為期9天,共有9個國家及地區參賽,1919名選手參加。澳門獲得11金16銀17銅,共44面獎牌。

獎牌統計

東亞運動會
澳門由1993年首屆東亞運動會開始參與,共獲得12金16銀22銅,共50面獎牌。在排名榜的第7名。

葡語系運動會
澳門由2006年首屆葡語系運動會開始參與,共獲得1金6銀13銅,共20面獎牌。

亞洲運動會
澳門由1989年亞洲運動會開始參與,共獲得5銀10銅,共15面獎牌。

體育協會

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
澳門的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未獲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所以不能參加奧運會。但它是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會員,所以能夠由1989年開始參加亞洲運動會。

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澳門是國際殘疾人奧委會的會員,所以能夠由1980年開始參加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3. 經典動畫

《偷偷愛著你》(強推)
[編輯本段]劇情概略
在美國成長的少女蘆屋瑞稀,憧憬跳高選手佐野泉為了見他而轉入私立男校櫻咲學園,然而佐野泉卻已經放棄了跳高。瑞稀為了鼓勵佐野泉重新跳高,一方面不能暴露自己是女生的身份,一方面卻被佐野泉的心吸引了……
[編輯本段]登場角色
蘆屋瑞稀 AShiYa MiZUKI 象徵花:雛菊 (Daisy) 出生日期 :5月2日 星座:金牛座 年齡:17歲 血型:O型 身高:160cm 喜歡的運動:全部 喜歡的食物:桃子、果醬、果汁、腌肉、海鮮 討厭的食物:梅干、芥末、熱的東西(貓舌) 喜歡的品牌:無特定。只要看起來像男孩子就好了。 喜歡的電影:Field Of Dreams、費城 喜歡的歌手:Spitz、Bonnie Pink、Kinki Kids.... 在美國長大,因為傾慕泉而獨自回日本入讀他的學校,過著男孩子般的生活,並不知道自己的女兒身已被泉悉破,是個純真率直的少女。樂天而充滿Power,感情的表現十分直接,常笑常怒常睡也常食(其實是大胃王),什麼事也不輕易挫敗的精神,行動比思考先行是她的特徵。跑步速度出奇驚人。 佐野 泉 SaNo iZuMi 象徵花:水芋(CALLA) 出生日期 :12月24日 星座:山羊座 年齡:17歲 血型:O型 身高:180cm 喜歡的運動:跳高 喜歡的食物:所有和食、煮魚、炸蝦(天麩羅)、燉煮物 討厭的食物:甜的東西(聞都不行) 喜歡的品牌:無特定。勉強要說的話就是NIKE。 喜歡的電影:新Star Trek、BLADE RUNNER、活在現在 喜歡的歌手:無特定。 高中跳高選手,是個很酷的美少年,喜歡睡覺。是瑞稀暗戀的對象,也是她的室友,無意中知道瑞稀是女孩子而不知所措。因瑞稀的鼓勵而決心再挑戰跳高。察覺到自己對她的心情,但甚麼也沒說,不太會表現感情的類型。 上次當Model時,出現了極驚艷的表情,現在是花君中No.1性感的角色。 中津秀一 NaKaTsu ShuiChi 象徵花:向日葵(SUN FLOWER) 出生日期 :8月20日 星座:獅子座 年齡:17歲 血型:B型 身高:180.5cm 喜歡的運動:足球 喜歡的食物:蛋炒飯(庵列)、烤肉、咖喱 討厭的食物:納豆、只有蔬菜的沙律、刺身等生的東西 喜歡的品牌:REVISE、GOOD KNIFE、ADIDAS 喜歡的電影:SPEED、Die Hard、My Friend Forever 喜歡的歌手:WOLFULS、YEMEN、TMR......等等。 足球隊的隊員,號稱「櫻開的燃燒小獅」。從未發現瑞稀是女孩子,卻觀察到她可愛的一面,還因為喜歡上瑞稀而以為自己是同性戀,常常為此煩惱、為說服自己是Normal而掙扎,動搖的心在肯定與否定之間周旋。純情的熱血少年。 難波 南NanBa MiNaMi 象徵花:石斛蘭 出生日期 :6月5日 星座:雙子座 年齡:18歲 血型:A型 身高:182cm 喜歡的運動:籃球(NBA中,喜歡芝加哥公牛隊) 喜歡的食物:義大利和法國菜 討厭的食物:曬干物、小魚、罐頭 喜歡的品牌:BEAUTY BEAST, Garcon, Chrome Hearts 喜歡的電影:EVITA, NIKITA, 鋼琴課 喜歡的歌手:Mariah Carey、Whitney Houston、Lauryn Hill 等等。 櫻開學園第二宿舍的宿舍長,「花櫻會」的成員,三年生,有超強的領導才能。是女孩子(是櫻開學園的姐妹學院)中很有名的花花公子,正在追求Julia,但並不知道瑞稀是女孩子。也是瑞稀們值得依賴的學長,每次都給她大人般的建議。百戰磨練的PlayBoy風格,習慣與女性相處,然而這樣的他,卻未能忘記苦戀的回憶。 梅田北斗 UMeDa HoKuTo 象徵花:火鶴 出生日期 :10月31日 星座:天蠍座 年齡:26歲 血型:O型 身高:183cm 喜歡的運動:討厭運動,有上過拳擊館。 喜歡的食物:咖啡、酒、日本料理 討厭的食物:很豐盛的點心類。 喜歡的品牌:H.藍葛、D.比肯巴葛 喜歡的電影:莎樂美、BLADE RUNNER、從遊星來的物體X等等 喜歡的歌手:Neubauten, 普羅迪吉(Prodigy), T99, Dead Or Alive, Enigma 櫻開學園的"過激"校醫,因為他是同性戀者,憑感覺知道瑞稀是女孩子,但他的宗旨是不向學生出手。辦事很可靠,處處協助瑞稀的偽裝(被迫...),並成為瑞稀的戀愛顧問(...被迫...)。 姬島正夫 HiMeJiMa MaSao 象徵花:艷紅的玫瑰 出生日期 :9月9日 星座:處女座 年齡:18歲 血型:AB型 身高:180cm 喜歡的運動:劍擊 喜歡的食物:Harrods的大吉嶺紅茶、 CHATEAU MARGAUX(葡萄酒) 附註:(1)Harrods是英國王室御用的商戶,世界有名的百貨店,售賣最高級的食品。 (2)Chateau Margaux出產於法國波爾多左岸Me'doc 區Margaux村。法國 Me'doc 區紅酒屬最高級,其中" Grand Cru Classe " 和 " Grand Cru Exceptionnel " 最頂級,Chateau Margaux指定為 Grand Cru Classe中第1級。色調如紫水晶般深而澄,其Vanilla芳香令王室貴族為之傾慕。 櫻開第三宿舍的宿舍長及演劇部部長,「花櫻會」的成員,討厭本名,自稱「Oscar.M.姬島」。因曾祖父是德國人,所以常說德國語。大近視,神出鬼沒,喜愛美麗的東西,不論性別,但最最喜歡的是自己,公認的自戀狂。 天王寺 惠 TenNoJi MeGuMi 出生日期 :8月26日 星座:處女座 血型:A型 身高:183cm 喜歡的食物:牛肉豬肉配馬鈴薯,洋蔥等的料理【日名:肉Jaga】 討厭的食物:快餐(Fast Food) 象徵花:芙蓉 學名:Hibiscus mutabilis 花期:5~10月 第一寮寮長,「花櫻會」的成員,空手部主將(空手道社長)。現今難得的古風硬派熱血漢,空手道場的繼承兒子,喜歡空手道。 原 秋葉 象徵花:鬱金香(Flaming Parrot) 出生日期 :11月29日 星座:人馬座 年齡:25歲 血型:B型 身高:191cm 喜歡的運動:沙灘排球 喜歡的食物:全部甜食 討厭的食物:腌物(醋漬菜) 喜歡的品牌:Yoji.Yamamoto (山本耀司) 喜歡的電影:Barbarella, Grand Bleu, Pretty Baby 喜歡的歌手:Chemical Brothers, Enigma, Stone Age等的INST系。 喜歡的動物: 101斑點狗 在海外也很有名的一流攝影師,以前在櫻開比梅田低一年級,梅田的學妹。從高校時代起已力追梅田,其實是雙刀(雙性戀)。敏感的秋葉一眼就看出瑞稀是女的,並向泉作出挑戰。 萱島大樹 象徵花:龍膽(Gentiana) 出生日期 :2月22日 星座:雙魚座 年齡:16歲 血型:O型 身高:170cm 喜歡的運動:撞球 喜歡的食物:豆醬料理(味噌料理) 喜歡的歌手:Sada Masasi、喜多郎、藝能山城組、姬神 喜歡的電影:The Exorcist, The Shining 喜歡的領域:所有超自然的事情 秀一的室友,靈感少年。自己本身也很喜歡超自然的東西,巡遊靈場又拍攝靈異照片,興趣與修行兼備。亦能看見人的靈光,常解讀秀一各式各樣的靈光顏色變化。平常洋溢著沉著冷靜的氣氛,從未出現過驚慌或焦急的表情。 佐野 森 SaNo Shin 生日 2月4日 學年 高中一年級 血型 A型 星座 水瓶座 身高 174cm 喜歡的食物 牛肉熷飯、牛奶、濃湯 喜歡的顏色 灰色、卡其色 喜歡的藝人 後藤真希、上原多香子 喜歡的季節 夏 喜歡的學科 化學(主要是實驗) 不擅長的學科 數學 討厭的食物 洋蔥、青椒、豆類、香菇 形象花 Babiana 佐野泉的弟弟,北海道堂山高中學生,北海道跳高新星,因為哥哥和爸爸的問題,與哥哥產生矛盾,認為哥哥拋下他一人來到東京,對哥哥產生怨恨,後來有機會來到東京參加友誼賽與哥哥、神樂坂真言 同場競技,雖然任性,但卻是一個愛依賴哥哥的弟弟,經瑞稀的調解與哥哥和好,最後似乎喜歡上瑞稀,在回北海道前突然抱住瑞稀,並告訴她:「等我有自信超越哥哥的時候,我會回來告訴你的。」 中央千里 象徵花:大利菊 (Dahlia) (又名天竺牡丹) 出生日期 :4月3日 星座:牡羊座 年齡:17歲 血型:A型 身高:164cm 三圍:B74 W60 H78 喜歡的歌手:Glay 喜歡的品牌:Karl Helmut, Nicole 喜歡的電影:I. W. Vampire 討厭的食物:醬菜、醋漬物、硬的東西 視臉孔為生命的美少年,瑞稀來櫻開前的學園偶像。超級喜歡難波學長,常常阻礙著他的戀愛。近來與瑞稀成為好友,常與她談論戀愛的事。性格苛刻又不坦白,其實是關心朋友的好傢伙。 九條威月 出生日期 :1月31日 星座:水瓶座 血型:AB型 身高:189cm 喜歡的食物:醋拌冷盤、辣的東西 討厭的食物:沒有特定的 喜歡的季節:冬 喜歡的學科:古典 不擅長的科目:沒有 空手部副主將(空手道副社長)四天王之一的三年級生。被稱為「菩薩九條」和「修羅九條」,對比起激動型的天王寺,他實在是沒甚麼表情變化的酷男。但是對同伴卻是意外地親切,他其實擁有溫柔的部分也說不定。怪癖是物色有能者加入空手道社。 門真將太郎 出生日期 :5月18日 星座:金牛座 血型:O型 身高:158cm 偶像:Kane Kosugi、Andy Hug (已逝的K-1鐵人) 喜歡的食物:櫻桃、鍋燒烏冬 討厭的食物:紅生薑、肝臟、螺肉 喜歡的顏色:藏藍色和白色 喜歡的季節:夏 喜歡的學科:現國 不擅長的科目:物理 象徵花:鬱金香(Tulip) 學名:Tulipa gesneriana 花期:春 空手道社社員,因憧憬九條而入社的一年級生。苗條的體型、可愛的臉孔絕不輸給瑞稀,但是本人對於像個男子漢的名字與相反的外表感到自卑。有禮貌的空手道少年。 附註:K-1格蘭披治是包含了空手道、Kick Boxing、功夫、拳法等等各種格鬥技的無差別格鬥技比賽。 茱麗亞 (Julia・M)稀在美國的青梅竹馬好友,在看影片的時候學懂說日語,不流利但也叫人聽 得 懂。她後來來了日本,並發現泉已知道瑞稀是女孩,由於她和瑞稀很親密,使秀一很妒嫉,二人經常水火不容。因為茱麗亞的學校與日本的女子學校(聖普羅沙姆學園)有交換學生制度,她來一個月的寄宿研修。 野江伸二 漫畫研究社社員,與關目是室友關系。最怕恐怖的事的單純少年。其實是Cosplayer,在節目前會徹夜完成服裝。在聯合舞會准備期間結交到喜歡Cosplay的ERIKA為女朋友。 喜歡的食物:香蕉 關目京悟 田徑隊隊長,擅長跑步。 山科理香 佐野泉的青梅竹馬的朋友,國中社團的經理;佐野泉為救她脫離車禍而受傷。 裕次郎 YuJiRo 養狗。半年前(當時佐野泉若15歲)看到裕次郎不願被拉上保健所的車子而收養它。聽說主人是一位女孩的,她的母親再婚的對象是個討厭狗的男人,所以裕次郎才被安排送去保健所。 神樂坂真言 桃鄉高校跳高界的出色選手,唯一可與佐野泉爭第一的對手。為人極之傲慢。 蘆屋靜稀(克羅德) SiZUKI ・C ・AShiYa 蘆屋瑞莃的同父異母(美國族裔的前妻)的哥哥,他是日本和美國的混血兒,醫學大學生,擁有一頭金發。十分疼愛妹妹的哥哥。 難波伊緒 NanBa iO 校醫梅田北斗的姊姊及第二宿舍長難波南的母親。成衣製造廠的社長夫人,副業是經營葉山民宿。 難波里緒 UeDa RiO 伊緒和校醫梅田北斗的妹妹,難波南的阿姨(一直都不想讓人知道),聖普羅沙姆學園的學生,後來與瑞稀成為好朋友。 蒔田高已 K大二年級學生,每年暑假都來葉山民宿打工。 神樂坂珠美 神樂坂真言的大妹妹,從國一開始已崇拜著佐野泉。 神樂坂教美 是神樂坂真言的小妹妹。 今池駒里 菜吾八高中一年級的女學生,向中津秀一告白的美麗女生。 烏丸絹子 櫻咲學生稱她為「絹姊」或「野烏之絹」,是勤快的體育記者,長得像松雪泰子;對佐野泉的事特別追訪得好貼近。在「SPOT」編集部以K.K.為筆名。 田邊可奈子 從長野縣來東京的大學三年級生,與梅田北斗同間大學。後來,成為難波南的家庭老師和女朋友。也是 難波南一直以來念念不忘的初戀女友吉爾巴特 吉爾巴特 GILBERT ・ L 瑞稀十三歲離家出走時的救命恩人,也是瑞稀的初戀對象。 惠比 壽 EBi KoToBUki 原秋葉的前妻,原為模特,現為化妝師。 花屋敷雲雀 聖普羅沙姆學園的學生會長,從小就與姬島正夫是死對頭。
[編輯本段]漫畫簡評

《千與千尋》:(強烈推薦,本人非常喜歡)
千尋是一個瘦小的十歲小女孩。《千與千尋》的故事從她的身上開始展開。千尋跟著父母從這個城市搬遷到另一個城市,途中所發生的一段奇妙旅程。

影片的第一幕就是千尋睜開眼,冷漠,麻木。或許她已經失去了孩子應有的純真和好奇。看車窗外略帶陌生的事物一點一點的飛馳即過,不留半點痕跡。

他們開著車,人生地不熟的,走錯路是正常的。只是他們都沒有想到,他們會誤闖鬼怪神靈休息的場所。他們穿過那條神秘的隧道之後,看見的是一片藍天,蔥郁的草地還有清新的風。這似乎已經現在社會里少有的場所了吧。奇怪的是空無一人的小鎮街道上,兩旁是香噴噴的食物。千尋的雙親按奈不住食物的誘惑,根本不在乎食物的主人不在這里。拿著食物就吃。千尋無法阻止父母的舉動,這里令她不安,她只好在空曠的小街里走著,游盪著。

忽然,她看見了白龍,不可缺少的另一主人翁,他呵斥著千尋,讓她快點離開這里。

此時,夜幕降臨,白龍身後大屋的燈光亮起.千尋被他嚴厲的語句嚇的轉身就往父母那裡跑。一路上,燈光一盞一盞的亮起,若有似無的影子在她身邊晃悠著,讓人好為這個瘦弱的小女孩擔心,期望她趕快到父母那裡,跟他們一起離開。

當千尋奔跑到父母吃東西的那個地方,轉角一過,卻發現坐在那裡的兩個人居然是穿著父母衣服的豬。因貪婪而變成了兩頭豬。

她才十歲,可是社會早已令她麻木了很多,她一定不相信童話。她認為這只是這是自己的幻覺,她沿著來時的路回去,去發現來的路不知在何時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一艘華美絕倫燈光通明的船慢慢向這邊使來,停岸了,卻發現是一個個帶有面具的影子。

千尋害怕極了,她慌忙的說著,消失消失。影碟放到這里的時候,我笑著。我還以為話語在這個地方會成為咒語,一說就靈呢。因為千尋此時正在逐漸的消失透明。如果白龍不出現的話,千尋一定會消失的。可是白龍出現了,他輕輕的對千尋說,別怕別怕,我是站在你這邊的,吃了這里的食物你就不會消失的。

當湯婆婆的爪牙,一隻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在天空盤旋著要抓千尋的時候,白龍卻帶著千尋躲過了,但他不得不離開的時候,千尋卻依賴的拉著他,白龍對她說,想要在這里生存下去,你只有一個人走下去。而在這里不工作,就會被湯婆婆變成動物。

千尋害怕,不想變成動物,可她卻更加想救她的父母。

於是,她沿著白龍給她指引的路,找到了窩爐爺爺,拜託他給自己一份工作。窩爐爺爺卻拒絕了,他說自己人手已經足夠了。不過,當送飯來的小玲看到千尋的時候,他卻說這是自己的親戚,讓小玲帶著她去見湯婆婆的時候,看的出來這是個心地善良的爺爺。

當離開窩爐爺爺的那刻,小玲卻指責千尋,幫了你,可你居然連句謝謝都沒有。

見湯婆婆之前,連門都沒有敲就想直接推門就入。見到湯婆婆之後,就能發現這是一個愛發脾氣又貪錢的物質女人,對自己的孩子,巨大的寶寶縱橫嬌慣。簽下合約。千尋開始在這里工作。並且被湯婆婆拿走了千尋原本的名字,只留下了一個字:千。

名字一旦被奪走,就無法找到回家的路。白龍說這話的時候,把千尋來時的衣物和寫有她名字的一張紙給她,讓她好好保存。

想想名字是在一個世界的證明,千尋被湯婆婆強迫改名為「千」,就是為了讓她忘記自己的名字,忘記自己是誰。名字,在這里成為了一種與真實世界(即本我)聯系的象徵。名字是聯系她的本體和原來世界的一個最為關鍵的點。魔女湯婆婆奪走她的名字就是為了留住她,讓千尋成為這個世界的人的形態,為她工作一輩子。失去了名字的人,也就失去了在那個世界的身份和生存的依據。

下雨之日。不管社會如何的頹廢和彌漫著物質的氣息。一個小孩本質上還是善良的,看著無面男在外淋雨,她為他開了一扇門好讓他進來避雨。無面男渴望朋友的心態,與現實社會中的人沒什麼兩樣。只要一點點善意的行為,就足已令人感動。

油屋來了一個特別的客人,土癩神,彷彿就是污泥組成的一個神靈,惡臭熏天。當他進入湯屋裡最大的浴池時,清澈的水頓時變成了渾濁的泥漿,千尋卻忽然在他渾濁的身體里摸到了一跟鐵般硬的東西。用繩子綁住那塊鐵,大家齊心協力拉。只是沒想到拉出來的居然是人類廢棄的垃圾,自行車,魚線,甚至連骯臟的抹布都有。原來這不是什麼土癩神,而是河神。河神神清氣爽的笑著,給了千尋一個丸子後,快樂的離去。

漸漸的,在她身上沉寂已久的「生命力」被冷酷的生活喚醒了,原來人可以實際的感覺到自己是活著的,千尋第一次有了這樣的體驗。

想來千尋就沒有想到,她放進來的無面男居然吞掉了貪婪的青蛙,開始不停的吃東西。

千尋面對那條被在飛的白紙片追趕的龍,豪不猶豫的叫著,白龍,來這里。她相信那就是有著溫柔一面的白龍。看著白龍飛進湯婆婆的書房,而自己兩手卻全是他的血液,千尋急著想要上去。無面男卻擋在她的面前,想給她滿手滿手裝不下的金子。

「吃」在這部動畫片中的寓意似乎與貪婪的慾望有關,妖怪無面男在澡堂子里越吃越多,而變得越來越邪惡。當無面男用變出來的金子討好千尋時,千尋不要。她已經明白,她要的東西不是金子所能買到的。千尋還在為白龍擔心,她沒有時間在這里浪費,於是,她慌忙的跑掉了。無面男卻開始覺得惱怒,把感覺在嘲笑他的兩個人給吞進肚子里。

千尋想從巨人寶寶的房間進入湯婆婆的書房,卻被巨人寶寶緊拉著她的手腕,死命的拉扯著,任性,無理,並且非常的愛哭。

此時粘在千尋身後的白紙片慢悠悠的冒出一個幻影,大家注意了,此時出現的是湯婆婆的死對頭兼雙胞胎姐姐——錢婆婆,但是她們都長的一樣,連手上帶的戒指都一樣的。

錢婆婆生氣了,把寶寶變成了一隻肥大的白老鼠,把在天空飛著的僕人變成了一隻蒼蠅。把三個頭似的東西連在一起,變成了寶寶。然後要千尋交出白龍,因為白龍奉湯婆婆的命令,偷取了錢婆婆的魔女和約印章。而現在白龍如此痛苦是因為印章上的守護咒語起的作用。

千尋把河神給她的丸子,給了一半給白龍吃,頓時,印章被吐了出來,並且連印章上的黑色小蟲子都被千尋給踩死了。

如果說千尋用丸子救白龍是因為愛,那麼給無面男吃就是本身為對他的真誠。明知道河神給的丸子能救自己的父母,卻依然拿出來幫助需要它的人。千尋此時的心胸只用淺淺幾筆就躍然眼前。

手拿著錢婆婆的印章,身邊是變小的寶寶和變小的蒼蠅。身後還有把身體所有東西給吐干凈的無面男。義無返顧的踏上火車,尋求拯救白龍的方法。

到錢婆婆那的時候,不同與湯婆婆的油屋那般豪華,反而是截然不同的朴實。千尋把印章交還給她,並且代替白龍向她道歉。

最後,千尋終於獨立。錢婆婆告訴千尋,無論是什麼事情,包括與父母回到原來的世界,救白龍等等,都要靠自己。這也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游戲規則。千尋已經脫胎換骨,懂得感激,關心,想著為別人做件事。再不是那個吃著飯團、無助地流淚的小女孩了。

錢婆婆說,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不可能忘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終於,千尋牽著找回名字記憶白龍(這是已經找回原來的名字「琥珀川」)。在蔚藍的那片天空中雲翔,心情暢然,了無牽掛。

最後,湯婆婆終於放他們父女三人終於離開了小鎮。千尋的父母還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事情,全然忘了小鎮的事情,而千尋卻還若有所思地回過頭去,看看身後,回想著不久前那些驚險離奇的事情……

《奇諾之旅》
奇諾離開了自己居住的國家,與師傅和艾爾梅斯一起在森林中的小屋裡住了下來。除了一邊幫助師傅做雜活外,還接受駕車訓練。就這樣每天駕著艾爾梅斯練習,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平淡無奇的過去了。某天,奇諾去河邊打水,遇上了一位游者,他與曾經為了救奇諾而犧牲自己的青年有著同樣的打扮,這勾起了奇諾的回憶並與其交談起來。自此之後,奇諾下定了決心,要開始他自己的旅程。 《奇諾之旅》的 世界觀是架空的。作為一部單元劇,它成功擺脫了單調重復的模式,自然如潺潺流水般講述著人心最隱蔽的痛楚。觀眾隨著主人公奇諾的旅程一起經歷形形色色的國家,而每一個故事的英文標題,更是畫龍點睛,不動聲色地擊中了故事的主旨。 《奇諾之旅》是一部寫給成人的灰色童話,作品由始至終貫穿著灰色陰暗的調子,但感覺並不令人頹廢,反而讓人平靜。《奇諾之旅》不是會讓人悲傷的作品,也不會媚俗和煽情,每一個小故事的結局都讓人在震撼之餘又苦澀的無法用於言語表述,它帶給觀眾的更多的是對自身人生態度的反思。那些陰暗的,扭曲的,愚昧的,自我欺騙的,麻木不仁的等等人類潛在的丑惡被作者加工後更深刻沉重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分明是童話,感覺卻那麼真實。 現實永遠比戲劇更荒謬,誰能否認那嬉笑怒罵後的無奈不是觸到了內心的痛處?作品中也經常利用高光,反復插敘倒敘的手法讓人產生迷離感,模糊了觀眾對作品中現實與虛幻的劃分,也表達了內容本身對世界置疑的態度。 你認為世界是美麗的么?看《奇諾之旅》吧,你會知道,世界並不美麗。 你認為世界並不美麗么?看《奇諾之旅》吧,你會知道,世界因此美麗。 也許奇諾要告訴我們的,就是在並不美麗的世界中,尋找世界的美麗之處,正如它的英文標題:the beautiful world.飽含著美麗的心情,找到屬於自己的美麗世界。 奇諾為什麼總要旅行呢? (奇諾的自白) 「我嘛,有時覺得自己難道不是一個一無是處,愚蠢矮小的傢伙嘛?自己不是一個很骯臟的人嘛?雖然說不出原因,但是確實有那種感覺。但是,那個時候,總是覺得除了自己之外所有的一切,比如說世界啦,他人的生活啦等等,都是很完美,很溫馨的。不自覺地非常喜歡``````我希望知道的多一點,更多一點,為此才想旅行。」 以短篇連載的形式連綴的和奇諾談話的二輪車艾爾梅斯的旅行的話語。 奇諾游訪了許多的國家,並且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但是在每個國家只待上三天,這是為什麼呢? 「說是因為在一個國家只能待三天,實際上是怕和人接觸多了,就會住下來``````如果住下來的話``````就不是旅行者了。」確實,接觸就意味著和人建立關系,旅行者為什麼是旅行者? 因為能夠無拘無束地到能夠到達的地方,一旦有了羈絆,就束縛了旅行者自由的心和腳步,如果心不自由的話,無論走過的路程有多遠,都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旅行者。 「旅行者,為什麼要旅行?」 「因為我是一名旅行者。」 看見天空的飛鳥,總想去旅行呢。。。 看似荒誕不經的話語卻是我聽到過的最遵從內心的回答。有些事,不需要理由,僅僅就是因為是,所以是。其中的含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深究是毫無意義的。踏上旅途是必然,成為旅行者亦是必然。 腳下輾轉過的路未必會留下我的痕跡,但路已經在我的心裡。前方的旅途還遠,既然已背起行囊,目的地就在遠方,現在只需要走下去,即使遇到多麼大的障礙,也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即使受到多麼大的誘惑,也要頭也不會地走下去。不為什麼,只是因為,我是一名旅行者。 在《奇諾之旅》中,The world isn』t beautiful, therefore it is. 世界並不完美,卻因此美麗。這種句子常在古代詩歌中出現,現在不多見。 奇諾之旅表現的不只有人性的陰暗世界,對於奇諾來說,我們只能說她是個人,她具備的是所有人的特徵,然而她又可以拋開一切去旁觀這個世界。不管這個世界多麼醜陋,她依然美麗;不管人們的罪孽多麼沉重,我們變不了的是我們只是人。 有諷刺,但更多的是真實和的少量無奈…… 個人覺得奇諾不是表現人性醜陋的,更多是無奈。有誰真正是錯的。 如果現在還說什麼對的錯的,完美的醜陋的,實在是太可笑了。奇諾並沒有宣揚什麼,也並沒有權利懲罰什麼,只不過是為了想要繼續旅行下去而盡全力的一個旅人而已。 完美的世界也是不可想像的恐怖的。 至於看破紅塵……奇諾似乎還沒到不食人間煙火或者「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境界,而且看過小說的人都會發現,奇諾的性格里孩子氣的成分還是很多的,比起動畫里澄澈的感覺,更加人性化了。

我覺得比較好的~謝謝採納~~~~~黑黑

4.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介紹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葡萄牙語:Grande Prémio de Macau,英語:Grand Prix Macau),是澳門所舉行的格蘭披治賽車體壇賽事,首屆賽事於1954年10月30日-31日舉行。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是澳門體壇、車壇盛事,賽事在市區鬧市內,在以多彎、狹窄等因素著名的東望洋跑道上進行。全球現僅剩下澳門及摩納哥設有賽車街道賽,而東望洋跑道亦是全球唯一同時舉行房車賽和摩托車賽的街道賽場地。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比賽項目除著名的三級方程式外,還設有房車賽、摩托車賽等,亦曾舉辦懷舊的老爺車賽、以明星名人為賣點的成龍杯等,亦設自動擋摩托車賽來增加賽事的娛樂性,是公認為世界上最佳的街道賽事,亦更曾被選為「十項最精彩的街道賽事」和「不能錯過的二十項頂級賽車活動」。 1954年,一班澳門賽車愛好者包括卡路士·施華(Carlos Silva)、費南度·便度(Fernando Pinto)等有意於澳門曲折多彎的街道上舉辦賽車比賽,此一構想得到了香港汽車會的協助與支持。結果於同年的10月30日,第一屆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正式舉行。首屆賽事共15輛車參賽,其中包括主辦者之一的費南度·便度和女性車手瑪嘉烈·李安納(Margaret Wen Lenard)。比賽成績以四個小時完成的路程長短來計算,冠軍得主是香港葡僑艾度亞度·迪·嘉華路(Eardo de Carvalho)。賽事免費入場,吸引超過20,000人入場觀賞,是亞洲地區首個舉辦格蘭披治賽車的地方。 賽事舉辦初期,所有支出經費均為私人機構贊助以及由賽車愛好者籌措。由第二屆賽事起,入場需要購票,每張為一圓。第三屆賽事起,大會更發行賽車彩票,但後因反應冷淡而告終。
在首屆比賽獲得成功後,1955年澳門大賽組織者將粗糙的跑道路面改成了柏油路面,隨後能容納300多人、設有10個維修站的混凝土製永久大看台於1956年落成啟用,1957年格蘭披治又加入了女子組和新手組級別的比賽。1960年澳門格蘭披治大賽首次擠身國際賽車運動年歷中,被視為「有外國車手參與的本地賽事」,並受到國際汽聯的體育及房車賽規則監管。
1967年11月19日,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線電視)開台,首個電視節目就是現場轉播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這亦是澳門電視史上的第一次電視直播。
1975年,澳門總督下令葡萄牙汽車會(Automovel Clube de Portugal)澳門分會將大賽車交予澳門市政廳主辦,葡萄牙汽車會改為贊助。由於葡萄牙賽車會在賽前一個月宣布拒絕贊助和賽事並未列入國際賽車日程的關系,賽車曾面臨停辦危機。及後經與葡萄牙汽車會和國際汽車聯盟(FIA)交涉,澳門賽事從此被列入國際賽車的賽程表內。
1983年首次舉行三級方程式大賽,30位來自世界各國全國錦標賽的車手雲集澳門,爭奪賽事的桂冠。巴西著名車手塞納勇奪首屆三級方程式賽事的冠軍。
1990年世界冠軍邁克爾·舒馬赫也贏得了比賽的桂冠。歷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的參賽名單就像一本國際賽車名人冊,參與這項盛事對許多世界車壇巨星來說都十分重要。
為紀念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舉辦40周年,1993年11月8日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博物館正式開放。博物館里陳列了許多與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有關的照片、文章、獎杯和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尤其有20多輛車壇名將的戰車,有方程式賽車、摩托車和車手們用過的物品,向遊人無聲地訴說著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輝煌歷史。
1998年11月,中葡聯合聯絡小組宣布原本之葡國杯於2年後改名為財神杯。
2008年舉行的第55屆澳門大賽車,首次引入商業冠名,由「名門世家」取得冠名權。其後,賽事繼續使用商業冠名模式。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自1954年至今,曾經或現時舉行的主要賽事有:
方程式
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FIA洲際杯(Formula 3 Grand Prix)
亞洲雷諾方程式挑戰賽
亞洲方程式2000錦標賽
摩托車
澳門格蘭披治摩托車大賽(Motorcycle Grand Prix)
超級摩托車賽(Superbike Race)
澳門汽車會杯賽(ACM Trophy Race)
澳門格蘭披治摩托車財神酒店大賽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杯自動波(綿羊)摩托車賽
房車
東望洋大賽 - FIA世界房車LG錦標賽
Porsche Infineon Carrera 亞洲杯
澳門組房車新手賽(前名為「葡國杯」,現名為「財神酒店杯」)
香港組房車新手賽(前名為「澳門旅遊司杯」,2000年更名為「澳門旅遊局杯」,2001年更名為「第四屆東亞運動會杯」,2005年更名為「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杯」)
澳門電訊杯亞洲房車賽
澳門汽車會杯賽(ACM Trophy Race)
愛立信挑戰杯
超級跑車賽
成龍杯藝人賽
澳門路車挑戰賽(Road Sports Challenge)
其他種類
老爺車賽 澳門大賽車舉行了超過50屆賽事,當中出現過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場面。
1990年:
哈基寧撞邁克爾·舒馬赫車尾後失控三級方程式賽事,邁克爾·舒馬赫峰迴路轉的贏了米卡哈基寧。第一回合哈基寧以拋離邁克爾·舒馬赫3秒之多的優勢奪第一名,到第二回合最後一圈,哈基寧欲在轉入葡京彎前抽右線超越邁克爾·舒馬赫,而邁克爾·舒馬赫亦同時作出同一動作,哈基寧的左前輪隨即鉤住邁克爾·舒馬赫車尾失控,撞兩邊欄退出,夏健倫即下車跳地泄憤,不久更跪在路旁哭泣。而半邊定風翼被扯斷的邁克爾·舒馬赫則直奔終點奪魁。
1992年:
三級方程式賽事,第一回合發生串炒意外,起步第一圈,中前段其中兩部戰車在葡京彎相撞,後車收掣不及互相以「頭插尾」直線相撞,意外中接近十輛戰車退出,意外形成的車龍由葡京彎差不多伸展至東湖酒家門前。
1995年:
格蘭披治摩托車賽事,麥克·愛華士(Mike Edwards)大戰飛力·麥卡倫(Philip McCallen)。賽事成為他們的戰場,在第二的麥卡倫在賽事中不斷向頭位愛華士施壓,雙方激戰逾十圈,到最後一圈麥卡倫在漁翁彎超越了愛華士,但愛華士於沙池彎反超前麥卡倫,並直沖向終點奪冠。
三級方程式賽事,第二回合發生破歷屆紀錄的相撞意外。當車手拉爾夫舒馬赫(Ralf Schumacher)、特魯利(Jarno Trulli)及高度(André Couto)過了加思欄天橋底的彎位後,排在第四位的方坦拿在此處失控撞欄,後面戰車隨即再撞向方坦拿令其四輪朝天,排在第六位的德拉羅薩(de la Rosa)再撞前車並撞至飛起,左前輪受損,後來跟隨後面的11部車全部收掣不及互相碰撞,導致加思欄彎角嚴重阻塞,賽事被迫中止。方坦拿於意外發生後隨即被救出;迪拉羅沙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駛離現場,但他駛至嚤啰園後亦告退出。第二回合重新起步只剩下十餘位車手出戰,後再因為東方彎發生嚴重意外賽會決定取消第二回合賽事。
1996年:
三級方程式賽事,第二回合最後一圈發生旗號混亂事件。當時排在第四名的費明(Ralph Firman)在發夾彎疑因為轉向系統失靈撞攔,並與後面主車群在發夾彎相撞。意外發生後不久,在頭位的特魯利(Jarno Trulli)已到達終點,當時賽事工作人員仍向他揮動黑白格旗,但桑利沖線後賽會立即出示紅旗。當桑利駛至意外地點時,隨即下車追問在場Rescue人員。賽會在最後決定取消最後兩圈的成績,發生意外的費明奪冠,而原本首先沖線的桑利摘季。
2000年:
三級方程式賽事,澳門車手高度(André Couto)在黃旗SC之下掄元。在賽事最後三圈,一部戰車在沙池彎打滑撞欄,橫亘在賽道上,此時賽會出動安全車,帶領了三圈,高度、慕甸(Paulo Montin)及福田良(Ryo Fukuda)在安全車帶領下分別奪得冠、亞、季軍。高度成為澳門賽車史上第一位澳門車手奪得F3冠軍。
2004年:
亞洲雷諾方程式挑戰賽,再度發生旗號出錯事件。在最後一圈,排第一位的日本車手小林可夢偉和第二位的英國車手費林明在嶺南彎相撞退出,原本在第三位的日本車手番長琢在火葯局甩尾撞欄,第四位的車手亦於葡京彎壞車退出。原本排在第五位的澳門車手張路明變相躍升為第一,第六位的巴西車手般奴·冼拿升為第二。張路明返回終點後,工作人員並未示意格旗,但賽事已經完成。後來在凱旋圈中,般奴·冼拿在以為賽事未結束的情況於沙池彎撞欄。
2009年:
在11月22日早上舉行的太平洋寶馬方程式賽,一輛賽車在第一圈文華東方彎撞向圍欄,迸出火焰,尾隨多部車輛未能及時剎車,導致6部賽車碰撞,最終23名車手中有14名無法完成賽事,賽程亦從原有的10圈減至8圈。
2014年
2014年11月14日,澳門,第61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於11月13至16日舉行。車賽期間各家車模成為賽道上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車模們身穿黑紗透視衣,小露美胸秀性感。

5. 好像是霹靂賽車的主角第二改造車

動畫什麼
汽車
電影
速度與激情1.2.3.4
我喜歡黃渤,瘋狂的賽車

「瘋狂大賽車十大經典賽車電影」
這個賽車喜劇內容,如商業片的各種元素的大雜燴,主體的賽車場面的電影是最成功的。故事描述巴菲特賽車勞斯萊斯禮教授決定開展超級大獎賽,從紐約到巴黎,張曼玉水稻主禮愛的女記者的陪同下。在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的視線,勞斯萊斯禮車停下來張曼玉感情...這部影片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結果。

「通用甲殼蟲」
萬能金龜車「迪斯尼在1968年推出的經典冒險喜劇電影,後來又繼續拍攝了一系列電影的幾部甲殼蟲。<BR /賽車手吉姆超級甲殼蟲金龜有自己的想法,個性也很可愛!吉姆著名搭在賽車場上,並不重要一點的車,他並沒有意識到,直到後來的壞人要玩赫比的想法,他的車的意義,他們終於發現對方是最好的合作夥伴。

「TAXI1」
計程車司機丹尼駕駛技術高超,他開的計程車特別改裝的,但有一天,他的乘客打開偵探益母梁AI想借丹尼的駕駛技術協助警方追捕梅賽德斯黨,都成為合作夥伴...另一個的飛車場景和特效的電影都非常順眼,真是令人興奮的摩托車遊行數以百計的車輛......
> TAXI2
日本防衛大臣訪問法國,但實際上簽署導彈防禦協議,日本簽署了恐怖分子,阻止他們綁架的國防部長。速度?掌握如何使用他的計程車到306公里每小時,,拯救日本防衛大臣和擺脫恐怖分子的...

的「TAXI3
這個情節開始的,愚蠢的警探艾米里與腦袋空空的警察局長 - 在馬賽的街頭遇到更多的麻煩,新品種,有一夥強盜,打扮成聖誕老人的模樣,搶和運行,所以警方的追捕不到... ...

「速度競賽」
這個動作電影是一個危險的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為題材的刺激,是一個老牌動作明星史泰龍花了四年時間自編自演另一種是傑作。在真正的CART比賽的過程中拍攝這部電影的賽車鏡頭。為此,劇組輾轉美國,加拿大,日本和其他種族的,幾乎跑遍了整個比賽。拍攝的現實基礎,視角的鏡頭以及車輛碰撞翻飛的場景,極大地提高了薄膜的張力和觀賞駕駛員位置的計算機模擬。

「速度與激情」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在潛行飛車黨搶劫偵察公路用卡車,警察的身體。導演羅布。科漢演員趕進特殊的駕駛技巧,在學校里,還創建了一個特殊的裝置,讓他們真正實拍坐高速飛馳的汽車,而不是坐在車里,使員工了跑了。當然,科恩並沒有忘記安排幾個令人興奮的汽車追逐,卡車,光路高速行駛的車輛,摩托車,比賽結束也用上了火車上。

「速度與激情2」
主題,飆車和犯罪。船員們專門建造的邁阿密賽道最繁華的城市廣場。場導演津津樂道的200跑車連環撞,所有真正的跑車。船員們通過網路調用真正的摩托車賽車,史無前例的超級改裝跑車700多輛汽車實際組裝中只有36個小時的拍攝。薄膜,用於各種跑車,五顏六色炫亮酷天際線汽車,在錄音室,到處都可以看到。

「騎士」
電影的原始創意的法國漫畫相同的名字的主人總米歇爾 - 瓦揚可笑的賽車英雄。影片中展示了深入的歐洲拉力賽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在著名的汽車賽事,在歐洲和幕後的精彩故事。這部影片真實再現了賽車場面的興奮和熱情,成千上萬的人從四面八方這里。這是現代的狂歡節,是汽車作為現代文化特徵的集中體現。

「激情與夢想 - 法拉利的故事」
也許是整個世界這個賽季,法拉利和舒馬赫衛冕失去了信心,但是當你真正了解歷史的球隊,你就不會懷疑的勇氣和信心在恢復的法拉利。所以,無論你是不是法拉利的車迷,請仔細欣賞這樣的記錄在法拉利創始人恩佐 - 法拉利傳奇一生的電影。

6. 澳門東望洋大賽和澳門格蘭披治大賽的區別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Grand Prix Macau),是指在澳門所舉行的格蘭披治賽車體壇賽事,首屆舉行於1953年10月30日-31日。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現已是澳門體壇和車壇一年一度盛事,賽事在稱為東望洋跑道上進行。跑道全長6.2公里,主要是以現有的鬧市街道作賽,以多彎、狹窄等賽道因素著名於世。現時定於每年11月第三個星期四至星期日舉行。

另外,澳門格蘭披治大賽亦是一眾賽車新星的搖籃,不少世界知名的賽車手在新人時期,都曾經到澳門作賽。其中包括一級方程式世界著名車手艾爾頓·冼拿、米高·邁克爾·舒馬赫及米高·夏健倫、拉夫·舒密加等。

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比賽項目除著名的三級方程式外,還設有房車賽、電自行車賽等,亦曾舉辦懷舊的老爺車賽、以明星名人為賣點的成龍杯等,近年還增設自動檔電自行車賽來增加賽事的娛樂性。

沿革
1953年初,澳門一班賽車愛好者包括卡路士·施華(Carlos Silva)、費南度·便度(Fernando Pinto)等人有意於澳門曲折多彎的街道上舉辦賽車比賽,此一構想得到了香港汽車會的協助與支持。結果於同年的10月30日,第一屆的格蘭披治大賽車正式舉行。首屆賽事共15輛車參賽,其中包括主辦者之一的費南度·便度和女性車手瑪嘉烈·李安納(Margaret Wen Lenard)。比賽成績以四個小時完成的路程長短來計算,冠軍是香港葡僑嘉華路(Eardo de Carvalho)。賽事免費入場,共吸引超過20,000人入場觀賞,為亞洲地區首個舉辦格蘭披治賽車的地方。

賽事舉辦初期,所有支出經費均為私人機構贊助以及由賽車愛好者籌措。第二屆舉行時,入場需要購票,每張為一元。第三屆賽事時,大會更發行賽車彩票,但後因反應冷淡而告終。1967年11月19日,香港無線電視台開始現場轉播賽車過程,同時成為澳門電視史上第一次電視直播以及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開台首日的第一個電視節目。

及至1975年,澳門總督下令葡萄牙汽車會(Automovel Clube de Portugal)澳門分會將大賽車交予澳門市政廳主辦,葡萄牙汽車會改為贊助。由於葡萄牙賽車會在賽前一個月宣布拒絕贊助和賽事並未列入國際賽車日程的關系,賽車曾面臨停辦危機。及後經與葡國汽車會和國際汽車聯盟(FIA)交涉,澳門賽事從此被列入國際賽車的賽程表內。

賽道簡介
東望洋跑道或稱東望洋賽道(有東方的摩納哥賽道之稱)是舉行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之跑道,是全世界上唯一同時舉行房車賽及電自行車賽的街道賽場地。整條賽道是環繞澳門東望洋山的市區賽道,全長3.8哩(即6.2km),沿途多彎,有上坡下坡路,最闊路面14米,最窄僅7米。

舉行賽事
一輛F3跑車
在2004年曾舉辦「綿羊仔」電自行車賽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期間,曾經或現時舉行的主要賽事有:
方程式
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FIA洲際杯(Formula 3 Grand Prix)
亞洲雷諾方程式挑戰賽
亞洲方程式2000錦標賽

電自行車
澳門格蘭披治電自行車大賽(Motorcycle Grand Prix)
超級電自行車賽(Superbike Race)
澳門汽車會杯賽(ACM Trophy Race)
澳門格蘭披治電自行車財神酒店大賽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杯自動波(綿羊)電自行車賽

房車
東望洋大賽 - FIA世界房車LG錦標賽
Porsche Infineon Carrera 亞洲杯
澳門組房車新手賽(前名為「葡國杯」,現名為「財神酒店杯」)
香港組房車新手賽(前名為「澳門旅遊司杯」,2000年更名為「澳門旅遊局杯」,2001年更名為「第四屆東亞運動會杯」,2005年更名為「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杯」)
澳門電訊杯亞洲房車賽
澳門汽車會杯賽(ACM Trophy Race)
愛立信挑戰杯
超級跑車賽
成龍杯藝人賽
其他種類
老爺車賽

簡單的說:
澳門東望洋大賽:房車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方程式賽車

7. F1 詳細資料!

f1賽車
一、F1的相關介紹:

F1是Formula One的縮寫,中文為一級方程式賽車。為什麼叫F1(「一級方程式賽車」)呢?是因為他的每個零部件的製造過程都像數學方程式一樣精確。
而Formula 1 Grand Prix的縮寫F1GP,譯成中文就是「一級方程式大獎賽」。其實這項比賽的全稱應該是「一級方程式賽車世界錦標賽」,英文寫出來是「FIA Formula 1 Grand Prix World Championship」。但是,通常一說F1,大家就能明白,這是在討論陸地上開得最快的機器了。

FIA(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deI』Automobile)即「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是F1的主辦單位,簡稱國際汽聯。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現任主席馬克斯·莫斯利。F1是FIA舉辦的最重要比賽,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等級的幾十種其他賽車比賽。F1是FIA所制訂的方程式賽車規范中,等級最高的,因此以「1」命名。(同類型的還有F1摩托艇大賽,但不是FIA的管轄范圍)

FOM(FormulaOneManagement)是F1的管理公司,擁有者是英國巨富伯尼·埃克萊斯通。伯尼是F1真正的老大,手上幾乎控制著所有F1的資源。今年74歲的伯尼,家產高達44億英鎊,在他的努力下,F1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全世界收視率最高的體育運動項目了。

二、F1賽車:

一輛賽車引擎由大約6000個零件組成,造價超過13萬美金。基於限製成本的考慮,06年的規則限定一台引擎至少使用兩個分站,截至06年底將要停止新引擎的開發工作,各車隊以06年底規格的引擎版本為准。

F1車量規定連人帶車及燃料總重不得低於600公斤(現在大多為605公斤),通常來說,F1從0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只需2.3秒,由0加速到時速200公里再減速到0,所需的時間也只要12秒。時速300公里以上對F1來說是輕而易舉,F1賽車在一些像義大利蒙扎的高速跑道,最高速度可達370公里。F1賽車也可以在2.5秒內時速240公里到零,所需距離只要80公尺。

F1大賽的統籌工作,均由FIA安排。他們負責制訂車賽的規則,擬定比賽時間表和選擇賽車的場地等。

FIA要求F1賽車採用排量為3L、12缸以下、不加增壓器的自然吸氣式發動機(目前為8缸,只有一支車隊採用限製版的10缸引擎)。F1賽車的底盤採用碳化纖維為製造,重量很輕,很堅固。車賽的底盤很低,最小離地間隙僅有50-70毫米。與普通的汽車相比,F1賽車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它的車身細而長,車身高度很低,寬大的車輪極為顯眼,而且是完全暴露的,即所謂「開式車輪」。每輛F1賽車都是世界著名汽車廠家的精心傑作。一輛這種賽車的價值超過七百萬美元,甚至不亞於一架小型飛機的價值。F1大賽,不僅是賽車手勇氣、駕駛技術和智慧的競爭,在其背後還進行著各大汽車公司之間科學技術的競爭。福特汽車公司就形象地把汽車大賽比作「高科技奧運會」。在汽車大賽中推出的新型賽車,從設計到製造都凝聚著眾多研製者的心血,並代表著一家公司乃至一個國家的高科技最新水平。汽車大賽還是各國科技人才素質的較量。據悉,德國約有2000多名專業人才直接從事賽車的設計、製造和研究工作、美國約有1萬人;而日本則最多,估計近2萬人左右。

三、F1車隊

目前的F1車隊可分為兩類:廠商車隊(如法拉利、雷諾)以及非廠商車隊(如紅牛一、二隊)。廠商車隊其賽車的引擎、車架、底盤多為自主研發。而非廠商車隊則主要依賴贊助。

2007賽季共有12支車隊參加比賽,他們分別是法拉利車隊(Ferrari)、威廉姆斯車隊(Williams-Toyota)、雷諾車隊(Renault)、麥克拉倫車隊(McLaren-Mercedes,邁凱倫車隊)、寶馬(BMW)、紅牛車隊(RBR-Renault)、托羅羅索(STR-Ferrari)、本田車隊(Honda)、豐田車隊(Toyota)、世爵車隊(Spyker-Ferrari)、超級亞久里車隊(Super Aguri-Honda),還有新進軍的普羅迪夫車隊(Prodrive)。

四、F1車手:

所有參加F1大賽的車手,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世界車壇的精英。每一位車手在躋身F1大賽前,都必須經過多個級次的選拔,例如小型車賽、三級方程式(F3)車賽等等,堪稱過五關、斬六將,而要成為世界冠軍,更非易事。他必須身經百戰,集賽車技術、天賦及鬥志於一身。根據FISA的有關規定,每年,全世界能有資格駕駛世界F1賽車的車手不超過100名。所有駕駛F1賽車的選手,都必須持有FISA簽發的「超級駕駛執照」;每年只有少數的優秀車手有資格參加決賽。

五、比賽日程:

F1大賽每年都要選擇地理條件迥然不同的賽場進行比賽。他們有的現在高原上,那裡空氣稀薄,用以考驗車手的身體素質非;有的則是街道串成的賽道,那裡路面相對狹窄曲折,車手弄不好就會撞車;有的賽車場就顯得路面寬闊,但也有上下坡考驗車手的技術;還有的賽車場建在樹木蔥郁的森林中,那裡跑道起伏大,車手很難控制賽車。由於賽車經常出現意外,FISA要求所有主辦國的賽車場必須有足夠的草地緩沖區。各賽場的救護人員也必須分布在全場的每一個角落,爭取在出事的一剎那,跑進現場,進行搶救。

比賽的時間分部如下:2007年/2000年

星期五:

第一次練習賽:90分鍾/60分鍾

第二次練習賽:90分鍾/60分鍾

星期六:

第三次練習賽:60分鍾/45分鍾

第四次練習賽:60分鍾(2005年終止)/45分鍾(限制測試圈數10圈)

排位賽:

2006年-2007年方式:實行三節排位賽制度,每節排位賽分別為15分鍾,每輪淘汰6部賽車,即:22進16,16進10,竿位爭奪戰

2005年方式:實行兩圈積累時間制度,後來在聖馬利諾站被廢除,實行一圈排位制度

2003-2004年方式:實行兩圈排位制度,2003年的第一次排位賽的時間在星期五的下午2點,2004年規定兩輪排位賽的時間都在星期六,FIA規定,第一節排位賽的出場順序由上站比賽的倒序出發,第二節排位賽的出場方式由第一次排位賽的成績的倒序出發

1991-2002年方式:實行1個小時排位賽的制度,但是限制效率單圈的圈數為12圈,但是連續效率單圈的圈數不能多餘4圈

1990年方式:實行1個小時排位賽的制度,不限制圈數

星期日:

正賽前練習賽:20分鍾/30分鍾

正賽:FIA規定,每站比賽的正賽的距離不能少於305公里,不能大於320公里,摩納哥260公里除外,時間不能少於1個小時10分鍾,不能大於2個小時

正賽積分分配系統:(積分系統)

名次 1 2 3 4 5 6

得分 10 6 4 3 2 1

注意:賽程未過一半,積分折半,即:5分,3分,2分,1.5分,1分,0.5分

通過各賽站積累計分,方可決出本年度車手及車隊的世界冠軍。

六、F1的歷史

1948:在法國Pau小鎮舉行的比賽首次採用了統一的規則(a formula), Formula One由此得名。

1950:只到1950年,首屆F1冠軍賽才正式舉行,而此時也只是根據賽車的得分進行評獎。當時,參賽的賽手仍沿用1947年由FIA制定的規則。這一規則是參賽的賽車可搭載4.5L非渦輪增壓或1.5L渦輪增壓發動機。1950年5月13日,首屆世界冠軍大賽在英國的Grand Prix 的銀石賽道(過去是一個軍用機場)舉行。義大利人Giuseppe Farina為阿爾法羅密歐車對應的勝利,同時也成為首任世界冠軍。

1952:由於F1賽事組織尚缺乏支持,比賽被迫採用F2賽車進行;在F2比賽規定參賽的賽車只能裝備排量不超過2.0L的非渦輪增壓發動機。

1954:這一年GP賽車接納新的F1比賽規則。最大排量為2.5L非增壓發動機或最大排量0.75L的增壓發動機。梅塞德斯.賓士車隊也在這一年重新投入比賽,並在法國朗斯的GP分站賽中贏的首次勝利。代表瑪莎拉蒂和梅塞德斯.賓士出戰的Juan Manuel Fangio獲得了這屆大賽的分站冠軍。

1959:後驅GP賽車開始取代前驅賽車成為比賽的主角。Bruce Mclaren在美國Sebring的GP分站一馬當先,成為最年輕的冠軍賽手。

1961:有關1.5L發動機的賽車的規定開始實施。在這一年裡,Giancarlo Baghetti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個首次參賽就囊括冠軍的車手,而Phil Hil為美國爭取到第一個F1世界冠軍頭銜。

1965:Jackie Stewart 首都代表BRM車隊亮相GP賽場。

1966:有關3L發動機賽車的規定出台。Bruce Mclaren 創建自己的車隊並打造出搭載福特發動機得第一款麥克拉倫賽車,但是車隊並沒有在當年的賽事中獲得成功。

1968:贊助商凡是首次出現在F1比賽中。這也意味著F1具有民族色彩時期的結束。這一年,賽車第一次加裝了尾翼,從而提升了整車的下壓力。在德國霍根海姆舉行的F2比賽中,Jim Clark不幸身亡。麥克拉倫車隊創始人Bruce Mclaren 親自參加比利時GP為車隊第一次贏得冠軍稱號。

1969: Matra、蓮花和麥克拉倫車隊分別嘗試改用四驅車,但都失敗了。Jackie Stewart 贏得了第一個年度冠軍車手稱號;Bruce Mclaren在英國Goodwood測試一款Can-Am賽車是意外身亡;Jochen Rind在義大利GP排位賽中喪命;此後他成為唯一一位在死後獲得F1總冠軍的車手。

1973: 麥克拉倫車隊推出經典的M23賽車。該車在此後的六個賽季里參加了各種形式的比賽。在加拿大站的比賽中,安全車第一次被用到F1的比賽中。

1976:Tyrrell(泰利爾)引進了劉倫賽車的概念在Nurburgring的一場事故中,尼克勞達被嚴重燒傷。麥克拉倫車隊的James Hunt 贏得概念的世界冠軍。

1977 Patrick Head (海德)加入威廉姆斯車隊。第一輛配備渦輪增壓器賽車的雷諾Rs01,在英國站的比賽中亮相。

1978 米其林正式加盟F1,FIA 聘請Sid Watkins教授擔任醫療指導。飛劍車隊首次參加F1比賽,就幾乎將南非站的比賽冠軍囊入懷中。F1比賽開始採用一種新的安全措施,即為了避免在第一圈賽車擁擠相撞造成的事故,醫療車需同時在外道尾隨賽車,以其能夠盡快的採取相應措施。

1980:Alain Prost駕駛著麥克拉倫賽車參加了阿根廷站的比賽。蓮花車隊的Nigel Mansell 曼塞爾(文素)首次出現在澳大利亞站的比賽中。 Ron Dennis接管麥克拉倫車隊,同年該車隊推出由John Barnard 設計的由碳纖維材料製成底盤的賽車。

1981:由於FIA規定,所有車手必須擁有超級駕照,在南非站比賽前,大批反對這項規定的車手宣布罷賽。

1982:Colin Chapman 蓮花車隊的締造者及F1賽車最具有革新精神的設計者,死於心臟病在荷蘭站的比賽中麥克拉倫首次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

1984:在巴西 SENNA正式宣布參加F1澳大利亞站第一次全部由安裝了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賽車參賽。

1985:米納爾迪車隊首次參加F1比賽,Benetton與Toleman車隊之間的生意越來越密切,最初其作為贊助商(貝納通曾贊助過阿爾法羅密歐和泰利爾車隊)不久之後便收購了Toleman車隊,並在1986年以貝納通車隊之名參加F1比賽。

1987:威廉姆斯老闆弗蘭克威廉姆斯在Paul Ricard駕車從試車場返回家中時發生交通事故,嚴重受傷導致癱瘓。匈牙利站是在廢除「鐵幕」政策後第一場比賽。

1988:Adrian Newey 被任命為March車隊的技術總監。FIA規定賽車的發動機需配置規定的渦輪增壓裝置,以減少驅動力。但是在1989年取消了該規定,轉而要求3.5L排氣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且不能超過12缸。SENNA贏得他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1990 :曼塞爾宣布推出F1。

1991:哈基寧,舒馬赫成為F1車手喬丹車隊成立推出喬丹191賽車麥克拉倫贏得第七個年度總冠軍。

1992:舒馬赫在西班牙取得第一個分站冠軍。本田退出F1。

1993:麥克拉倫車隊分站冠軍數目第一次超過法拉利。普羅斯特宣布退出F1,他的四次總冠軍在當時僅落後於方吉奧的5次。

1994:梅塞德斯賓士組建索伯車隊,並借入股IImor涉足賽車發動機製造業。隨著牽引力控制及主動懸掛系統限制的取消,進站加油重新推出。5月1日Ratzenberger和傳奇車手SENNA塞納在伊莫拉賽道遇意外不幸身亡。舒馬赫獲得第一個車手總冠軍,也成為第一個獲得F1總冠軍的德國人。

1995:麥克拉倫開始與賓士在研發發動機上合作。舒馬赫贏得第二個總冠軍。哈基寧在澳大利亞站的排位賽中嚴重受傷。

1996:舒馬赫加入法拉利,維倫紐夫加盟威廉姆斯,雷諾和Elf宣布推出F1數字電視轉播技術引入F1比賽,Hill獲得年度總冠軍,HIll父子成為第一對F1總冠軍父子。

1997 :Newey離開威廉姆斯加盟麥克拉倫,成為車隊總監。石橋涉足F1Berger宣布退出F1,維倫紐夫獲得年度總冠軍。

1998:為了控制F1賽車的車速,FIA公布了一些新措施,包括賽道變窄,使用有坑紋輪胎,麥克拉倫的回轉制動技術被禁用。哈基寧獲得第一個年度總冠軍。

1999年:舒馬赫在英國站受傷骨折,此後7站他未能上場,馬來西亞的雪邦投入使用,法拉利16年後第一次獲得車隊總冠軍。

2000:年在義大利站一位工作人員被撞身亡,F1比賽中有關碰撞測試的規定作了相應的改動。

2001:牽引力控制系統和自動變速裝置在西班牙張使用。

2002:超過19000轉每分鍾的BMWP82發動機首次出現,舒馬赫獲得第5個年度總冠軍。

2003:舒馬赫獲得第六個年度總冠軍,成為F1世界第一人,阿隆索成為史上最年輕的GP冠軍。

2004:法拉利的舒馬赫憑借F2004的出色表現獲得其職業生涯的第七個年度總冠軍,並打破了連續奪得分站冠軍次數的記錄。

2005:美國站罷賽事件,所有使用米其林輪胎的車隊以安全為理由宣布罷賽,最後只有使用普利司通輪胎的法拉利、喬丹、米納爾迪三隻車隊共六部賽車進行了決賽,舒馬赫獲得了本賽季惟一一個分站冠軍。藍色的雷諾強勢壓倒法拉利,阿隆索獲得年度總冠軍,成為最年輕的世界冠軍

2006:比賽結束。紅藍大戰如火如荼,車王邁克爾*舒馬赫在義大利站登上最高領獎台後宣布退役,接班人為在邁凱輪車隊效力三年的芬蘭車手吉米*萊科寧。中國站舒馬赫終於奪冠。日本站法拉利發生近六年來最嚴重的機械故障,舒馬赫發生爆缸退賽。巴西站後,馬薩成為13年來繼賽納之後第二位獲得本土冠軍的巴西人。阿隆索憑借134個積分獲得車手總冠軍,成為最年輕的衛冕冠軍。雷諾以206個積分取得車隊總冠軍

F1賽車的製造及其性能(鬼畫符 2006-08-27)

制 造

製造一級方程式賽車要經過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從開始設計到第一次試車需要6~10個月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計算機起著主要作用,計算機的容量和模擬軟體使工程師們能夠估算出賽車的性能。然而,即使在那些能夠自己生產90%的零部件的超現代化工廠里,機器還沒有完全取代人的技能。起碼至今還沒有一個機器人能夠彎出與發動機相連的排氣管。

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制圖室和車間被看守得象銀行一樣嚴密,用圍牆圍起來,有保安人員巡查,夜間燈火通明,以保證機密不外泄。

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製造要有一流的技術人員參與,包括:技術主任、設計室經理、比賽工程師、復合材料部主任、機械師、機械加工車間主任、電子工程師、油漆與裝飾工、空氣動力工程師,等等。其中技術主任是真正的「賽車之父」,他要作總指揮,指導各個部門的工作。 製造賽車前,先用縮小的比例模型在風洞中做試驗,每小時300公里的 風速,模擬賽車在跑道上的速度,以此為參考,再設計真正的賽車。

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生產一般分為六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噴漆之前,先將層狀的碳素纖維做成的車殼在真空爐內焙燒;第二階段,將組裝好的發動機牢固地安裝在車的後部;第三階段,將車殼的邊艙罩散熱網;第四階段,將組裝好的變速箱與發動機連接成為一體(大約需要工作20小時);第五階段,安裝橫臂、懸掛、制動器和後傳動裝置;第六階段,裝上翼板、車身和車輪。賽車終於能啟動了。只有變速箱和發動機的電子管理系統留待賽車就要開走前才安裝。

性 能

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英文名字是:「Formula 1」。其Formula被譯為方程式,其實真正含義是「規定」,也就是對賽車的基本概念用比賽規則進行規定,按比賽規則製造出的單純的比賽用車……。目前世界上有以「跑車」為基本概念的比賽用車,方程式賽車的基本概念與它們不同。簡而言之,就是輪胎裸露在外(openwheel)的單座席(monopost)比賽用車。在方程式賽車的家族中,一級方程式賽車是該類比賽的最高峰。

最新的一級方程式賽車的比賽規定(1999年),賽車最大寬度為180cm。前輪的突出懸掛系統(overhang)與前輪中心距離在120cm以內,後輪的突出懸掛系統與後輪中心距離在50cm以內。引擎要求為自然吸氣、最大排氣量為3000cc的4沖程(stroke)、12氣缸以內。該類引擎的最大馬力沒有正式發表,據估計應在750-800馬力之間。這種引擎和碳素合金的底盤(各車隊獨自開發的原產品)組合後的賽車一年大約將進行約300km的高速比賽。這就是一級方程式賽車比賽,也被稱為「F1格蘭披治大賽」。為什麼叫「格蘭披治」,是Grand Prix的音譯。法語中Grand Prix的意思為大獎。

再說一點,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車身為碳素合金,比賽要求賽車在載有車手的情況下,賽車重量不能低於600kg。我們不難看出一級方程式賽車的挑戰並不是要求賽車擁有最大的動力,而在於讓這一台輕量的賽車產生高度運動性能。

F1賽車網站

F1官網 http://www.formula1.com
F1中文網站 http://china.formula1.com
新浪官方網站: http://f1.sina.com.cn
搜虎官方網站: http://fi.sports.sohu.com
F1車迷網 http://www.myf1.cn
開放分類:
體育、賽車、競技

參考資料:
1.《F1賽車的驚人表現》
2.除了車手的考量,想在一級方程式賽車中獲勝的最現實條件,還是要有優良的賽車。目前FIA規定F1賽車所用的引擎排氣量不得超3公升(3000cc),汽缸數不得超過10缸,每缸汽門最多為5汽門。之前FIA對於汽缸數的限制為12缸,但11支參賽車隊清一色使用V10引擎,為了順應這股潮流,賽會在特別重做了此項新規定。V10引擎的好處在於重量輕及動力輸出穩定,當然油耗比V12低也是一個重要關鍵。一具賽車引擎由大約6000個的零件組成,造價超過13萬美金,而且每一場比賽用過之後就必須更換。目前F1賽車引擎馬力輸出可超過800匹馬力,安全轉速更高達16000轉。所用的燃料同樣是以無鉛汽油為基礎,在全油門的情況下,一部F1的引擎每小時要耗掉60-70公升的汽油。變速箱不得使用全自排系統,文件位數限制在四檔及七檔之間,而且一定要有倒檔。目前,半自動的七文件變速系統,是目前各大車隊的不二選擇,車手的換檔時是利用方向盤上的控制桿來操作;其它如馬力數、扭力數轉速域等都沒有設限。
3.F1車重規定連人帶車及燃料總重不得低於600公斤,以可輸出約800匹的馬力來看,馬力重量比約為1:0.75,800匹馬力只需承載600公斤的重量,一匹馬力只需負擔0.75公斤,跑起來相當可怕。通常來說,F1從0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只需2.3秒,由0加速到時速200再減速到0,所需的時間也只要12秒。時速300公里以上對F1來說是輕而易舉,F1賽車在一些像Hockenheim和Monza的高速跑道,最高速度可達350公里。這么輕的車子要在這么高的速度下賓士,可想對於車身空氣動力學的要求有多高,大型的尾翼及前鼻翼,提供了必須的下壓力,以增加過彎速度及高速行駛的穩定性。剎車碟盤是碳纖維製成,超高性能的剎車系統能讓F1賽車在2.5秒內由時速240公里剎到停,所需距離只要80公尺。

轉載

8. 星夢天使SHIPS光の中へ誰唱的

風真宙人 Kazama Hiroto(聲優:陶山章央)
姓名:陶山章央
英文:Suyama Akio
出身地:大阪
生日:7月8日
血型:O型
趣味:棒球

【主要作品】
【TV】
《KiraRin☆Revolution》風真宙人
《翼》空汰
《頭文字D》正一
《狼雨》西格
《快樂蒸汽偵探團》警官、刑事、作業員
《人形草紙傀儡師左近》吉田保
《櫻花大戰》大神一郎
《忍者亂太郎》海賊\\
《BURN-UP EXCESS》管
《名偵探柯南》井手敏行,細井龍平
《水果籃子》草摩潑春

【OVA】
《櫻花大戰 ~櫻華絢爛~》大神一郎
《櫻花大戰 ~轟華絢爛~》大神一郎
《櫻花大戰 ~神崎引退記念~》大神一郎
《同級生2》生徒

日渡星司 Hiwatari Seiji(聲優:保志総一朗)
姓名:保志總一朗
姓名:Hoshi Souichirou
性別:男
生日:1972-05-30
出生地:福島縣
血型:B型
公司:Arts Vision
身高:162 cm
體重:50 kg
三圍:77-60-80
星座:雙子座
獲得資格:情報技術検定2級、計算技術検定3級、普通自動車免許
趣味:電腦、駕車、影評、音樂鑒賞、觀看格鬥比賽、練習、喝酒
特技:卡拉OK
喜歡的動物:白貂、貓
喜歡的食物:鰻魚飯、炸雞、烤肉、烤鯰魚、布丁、肉類
喜歡的飲品:皇帝奶茶、草莓牛奶、麥茶、菠蘿桔子汁、蘋果酸
學校:私立小學→公立中學→日本旁白演技研究所(同林原一個學校)
洋服:牛仔服
兄弟:2人中的老二
喜歡的異性類型: 願意聆聽我談話的人(在林原的廣播節目中說是有著小孩臉的人)、不會讓人覺得累的人(另種說法)
初次登場的作品: スーファミ(Super Famicon)的『UNO』的CM(露了個臉)
平時約會的場所: 首都圈
聲優以外想做的工作: 監督、酒店老闆
喜歡的藝人(歌手):zabadak、GLAY、奧井雅美、Every Little Thing、move、TM NETWORK
喜歡的演員:艾米利奧=艾斯切貝斯、西村雅彥、卡畢恩=斯貝西、成龍、安德魯=麥加西、羅布=羅、尼古拉斯=凱奇
喜歡的格鬥家: 比丹=艾茨、數見肇(空手道黑帶選手)、英格爾=波布查查、佐竹雅昭、夫朗 希斯科=弗利奧
喜歡的摔跤運動員:桜庭和志、髙阪剛、藤田和之、小川直也、肯=夏姆羅庫、斯貝爾=迪爾弗英、獸神
第一首歌曲:失落的宇宙kane角色歌曲<Again>
廣播節目:「VOICE CREW」(榎本溫子)
「林原惠美的Heartful Station」
聯絡地址:〒151-0053 渋谷區代々木1-14-11メゾンフルーリー101
【聲優介紹】
[編輯本段]
與山口勝平同為青春少年代言人的他,也有著清朗清爽的聲線。《最游記》中的孫悟空體現最為明顯,角色活潑直率、單純可親的特點,被他一充滿跳躍感的語氣和富有朝氣的明亮語調演繹的十分出色!

首先要強調的是這位2002年格蘭披治大獎的獲得者名字的最後一個子是晴朗的朗,憑這個特別的名字就足以讓很多人記住他了。更何況保志在近年來異軍突起的表現也讓所有人眼前一亮。適合多種類型的角色,在各大人氣作品中出演,並且頻繁的出鏡使之在人們心中積累了很好的印象,所以才能厚積薄發,一舉超越之前七連冠的林原惠美奪魁。

以基拉大和為代表,保志以柔弱中帶著堅定的標准少年男主角的戲路,奠定了自出道以來的一系列主角地位。在神谷明等一系列熱血爆裂系男主角淡出主流的時候,人們又懷念關鍵時刻閃光的英雄——當然,更希望他平時呈現出令所有人感到親切的姿態。弱氣一點沒關系,只要緊要關頭不掉鏈子,還是英雄。而無論是《Scryed》中的數馬,還是《沉默的未知》中的龍·索瑪,或者《無限的利維亞斯》中的相葉佑希,無人將救世主的使命賦予他們,他們也會逃避,也會膽怯。保志的聲音是小男生,有點兒女性化的那種,但是比正太成熟的多。在過去就是類似《超獸機神斷空我》中的式部雅人這樣的角色,往往成為主角熱血咆哮背後的點綴。但是在整個動畫男主角趨於平靜的狀態下,又偏偏是這種角色更對女性觀眾的口味。

年僅36歲,正是作為聲優的當打之年,再加上保志的勤奮多產,帶有無限親和力的聲線即使是對動畫不太關心的觀眾也會喜歡上。而國內的觀眾認識保志應該是從 1998年的《Lost Universe》這部當年獲得格蘭披治第三名的名作。保志擔當男主角凱因,在當時來說,由聲優女王林原惠擔當的女主角卡奈爾無疑是片中的賣點,凱因則是類似《魔劍美神》中的高里一樣的冒險者。在片中保志略嫌做作的腔調確實比較搞笑,正好切合了片子輕松的氣氛。其實看看資料的話,保志在這段時間裡面的角色的確以喜劇色彩濃厚的類型為多,如《To Heart》中的佐藤雅史和《快傑蒸汽偵探團》中的鳴瀧之類。更令人爆笑的是他居然在Capcom的SD版格鬥《口袋戰士》中為隆配音,基本就是以笑星的類型走到大家面前的。事實證明,總是帶給大家歡笑的傢伙會收到更多笑聲的回報。在當年格蘭披治大排名中,凱因排名男性角色第四,鳴瀧也排名第31;他本人則名列聲優排名第14位。

姿態雖說有點兒不正,和現在我們所見的保志也相差甚遠,但畢竟這當頭炮打得還算不錯。但是作為實力派的聲優,只會搞笑絕對不是全部。2000年光榮這個號稱「什麼游戲都敢做」的怪物公司出品的女性向戀愛養成游戲《遙遠的時空中》,匯集了聲優界的幾位重量級人物:三木真一郎、關智一、石田彰、井上和彥等,也包括保志總一朗。這部與《安琪麗可》齊名的大作,立刻被為數眾多的戀聲女玩家所鍾愛,水野十子的清麗人設和八位名聲優的傾力演出,使之具有足以稱得上「恐怖」的地位(為什麼說恐怖,這是與光榮的賺錢策略分不開的)。保志出演天之玄武永泉這一角色,這回不是搞笑人物了,反倒轉了個180度,成了一個比女性還多愁善感,動不動就會落眼淚的憂愁公子。凡說話必用敬語,音調從來不抬高,曖昧細膩的音色……這是以前那個喧嘩派嗎?這完全就是個女孩子……比女人還女人的男人。以至於很多聽眾根本不敢相信這個角色會是保志所配。這下轉型很厲害,光榮靠著「遙遠」和「安琪」的一大批一線聲優造就了一個龐大的「Neo Romance體系」,簽名會、演唱會、寫真集一波接一波的發售,面對的當然是那些感情熱烈易沖動的女性玩家。而保志由於永泉這個角色也給人們留下了「少女向美少年」的印象,至於其以前的那些喧嘩派,反倒被人忘卻了。

不得不提的是由於《遙遠的時空中》的合作,保志還和另一位同樣具有實力的聲優結下了不解的「Rival」之緣(笑),那就是出演地之玄武安倍泰明的石田彰。這兩人直到現在角色上的明爭暗鬥也沒停止過,而私人關系則一直良好。兩人的對手戲也成為動畫中的亮點。

繼續說,轉型成功的保志總一朗如果就這樣完全走了女性向路線,怕是還沒有辦法像現在這么紅。像相葉佑希這樣的角色雖然美形並且成熟,但很難讓人有什麼親切感。不過保志在這階段出演的為數不多的喧嘩派之一——《幻想魔傳最游記》中的孫悟空,則為他的人氣添上了關鍵的一把火。本來就是喧嘩派出身,演這個蹦蹦跳跳只知道吃的小猴子自然駕輕就熟。一見到師傅必說「我餓了」(鼻音較重,很可愛哦),打起架來拚命三郎一般嚎叫(高音很恐怖),發起呆來又像小弟弟一樣招人疼愛(也會撒嬌)。特別是跟二師兄豬八戒(CV:石田彰,四人中唯一的知性派)的對手戲,每次八戒被這個小弟弟似的大師兄搞的哭笑不得的時候總讓人想起保志在欺負人……順便提一句,大人氣的格鬥游戲《靈魂能力》(Soul Calibur)系列中的男主角Kilik的聲優也是保志,這個棍掃一大片的強橫角色無疑是孫悟空的翻版,特別是在家用機版的2代中,Kilik的最強武器居然是「金箍棒」?

話說遠了,《幻想魔傳·最游記》,2000年格蘭披治第一名。當年聲優部門的Voice GrandPrix中保志名列第五,在男聲優中僅次於石田彰。2001年格蘭披治第四名,孫悟空名列男性角色榜第九。而他的另一部作品《Scryed》和其中的主人公數馬,其排名更在《最游記》和孫悟空之上(2002年數馬仍排名第五)。一年中兩部作品名列前十,保志可算是十分成功,而當年他也獲得了最受歡迎男聲優之一的稱號。

接下來是與《幻想魔傳最游記》的角色完全相反的《永恆傳說》,包括游戲和TV版。石田彰出演男主角里德,屬於熱血強氣型,而保志則成了里德身邊冷靜文雅的法師基路。筆者玩永恆傳說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兩人這樣換角色都可以啊!保志的文武雙全也非常驚人。如果當初聽永泉的聲音讓人難以置信,那麼聽過永泉再聽悟空,聽過悟空再聽基路,幾乎逆轉的角色類型,難度可想而知。恢復了慢條斯理的言語,像哥哥一樣。他的音域是很寬的,由於一般都將聲調放的很平穩,沒有任何吃力的感覺,給聽眾的感覺就是驚人的自然。既然已經褪去了出道時的青澀,那麼接下來挑戰更多類型的角色,就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了。

進入2002年以後,便是那部包攬第七屆格蘭披治全部獎項的《Gundam Seed》的天下了。雖然它的人設和情節為許多人所詬病,但啟用保志和石田這對黃金搭檔的聲優陣容卻為它拉回了為數眾多的觀眾。SEED不是一部能讓機器人Fans看得下去的片子,卻適合初涉高達的新手。如果對《無限的里維亞斯》情有獨鍾的話,在吉良的身上絕對可以找到相葉佑希的影子。他心靈脆弱,優柔寡斷,缺乏決斷力,像年少的阿姆羅一樣為自己生存的信念而煩惱。雖然他不是NT,卻和歷代的阿姆羅、卡繆、捷多一樣擁有少年敏感的心。相比希羅、多蒙這種過於理想化的人物,顯然更能親近觀眾。而他的堅韌則是能與頑強勇猛的阿斯蘭(CV:石田彰,又是他)抗衡的唯一武器。而且吉良也是個很能喊的人,暴走的時候實在讓人想起孫悟空,比起當年發狂的卡繆也毫不遜色。於是,作為柔弱少年的保志和作為喧嘩派的保志在這個角色中得到了統一,好比兩股激流匯成大河,其人格魅力便由保志一人的聲音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獲得2002年度格蘭披治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男聲優獎。《Gundam Seed》雖說比較吸引女性觀眾,但還不足以使保志的人氣陡然超越女王。永遠不能以一作定勝負,2002年間保志的高產保證了他各層面通吃。《拜託了,老師》中的乖乖學生草剃桂,充滿了責任心,以微風般的親切感不僅征服了美麗的女教師,也令年齡層較高的女觀眾為之傾倒。《吉祥寺咖啡屋》中的破壞男一之宮純(這套Drama中的怪異男皆川一文的聲優又是石田彰……)被稱為「萬年17歲以下」的嗓音,不經意間的笑容足以使未涉世事的小女生意亂神迷。《Get Backers》中的風鳥院花月,擁有不亞於女性的美貌和優雅的名字,相信會成為Cosplay界的新寵。而少年向的《鬼眼狂刀》中的明則擁有清涼可愛的聲線,聽起來豈止一個「爽」字。正因為擁有了如此多的代表作品,Fans不一定要看過全部,即使是只看過一兩作也會自然而然地說出「保志總一朗」的名字。在這個眼球即經濟的時代中,這一點無疑對取勝是非常關鍵的。

保志是個很勤奮的人,從他角色類型的幾經更動可以看出他總是在不斷的尋求變化。甚至在歌唱方面他也有所努力。聲優唱歌並不是專業,但是也能聽出保志在歌唱時也在融入角色的內心。他的歌曲不多,基本也都是為角色代唱。筆者最喜歡他在《遙遠的時空中》的一張CD中以永泉的身份唱的《白·曼珠沙華》,曼珠沙華就是「彼岸花」,傳說是生長在冥府三途河邊能夠喚回死者記憶的花。歌聲中充滿了分別的悲涼,以平緩而節奏統一的吟唱為主旋律,聲音低沉,聽之催人淚下。不用很聲嘶力竭,就能讓人感動。他的聲音實在擁有充分的包容度,如五月微風一般溫暖。對女性聽眾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保志——Hoshi——是「星」的意思。人如其名,不斷挑戰自我的保志總一朗漸漸變得星味十足。收放自如的表現也足以讓我們相信他便是新一代男主人公的代言人。借著2002年的大成功,他越來越有成為新世紀第一男聲的希望。

9. 澳門格蘭披治GT杯,TORO Racing葉弘歷獲全場冠軍

11月22日,第67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澳門GT杯決賽在東望洋賽道上演。在凌銳的支持下,ChinaGT推薦的車手獻上了凌銳杯中國超級跑車澳門挑戰賽2020的精彩角逐。TORORacing的葉弘歷和PhantomProRacing魅影賽車的謝安分別取得GT3和GT4組的勝利。其中,葉弘歷更代表ChinaGT車手奪得澳門GT杯的全場冠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歷屆冠軍

1954年-1982年 年份 格蘭披治大賽 底盤-引擎 賽事規格 東望洋大賽 房車 格蘭披治電自行車大賽 電自行車 1954年 艾度亞度·迪·嘉華路 Triumph TR2 Sports car 沒有舉辦 沒有舉辦 1955年 羅拔·利治 Austin-Healey 100 Sports car 1956年 杜治·史甸 Mercedes-Benz 190SL Sports car 1957年 亞瑟·彼狄文 Mercedes-Benz 300SL Sports car 1958年 陳理松 Aston Martin DB3S Sports car 1959年 朗·夏域 Jaguar XKSS Sports car 1960年 馬田·烈芬 Jaguar XKSS Sports car 1961年 彼得·希夫 Lotus 15-Climax Formula Libre 1962年 阿辛尼奧·羅路 Lotus 22-Ford Formula Libre 1963年 阿辛尼奧·羅路 Lotus 22-Ford Formula Libre 1964年 潘炳烈 Lotus 23-Ford Formula Libre 尤真·布連加 Mercedes-Benz 300SE 1965年 麥當奴 Lotus 18-Ford Formula Libre 格蘭·禾夫基 Austin Cooper S 佐治·比嘉 Jaguar Mark 2 1966年 比安基 Alpine-Renault T66 Formula Libre 1967年 毛東尼 Lotus 20B-Ford Formula Libre 潘炳烈 Alfa Romeo GTA 長谷川弘 Yamaha RD56 1968年 贊恩·布素 McLaren M4C Formula Libre 長谷川弘 Yamaha 250 1969年 奇雲·白賴特 Mildren-Waggott Formula Libre 華辛貝嘉潘炳烈 Mercedes-Benz 300SEL 6.3 約翰·麥當奴 Yamaha 1970年 戴達·郭先達 BMW F270 Formula Libre 黃佩衡 Mini Cooper 海大傑 Yamaha YSI 1971年 贊恩·布素 McLaren M4C Formula Libre 戴達·格廉沙 Ford Capri RS 本橋明泰 Yamaha 1972年 約翰·麥當奴 Brabham BT36 Formula Libre 約翰·麥當奴 Mini Cooper 高井紀次郎 Yamaha TR3 1973年 麥當奴 Brabham BT40 Formula Libre 周更生 Toyota Celica 安良岡健 Suzuki RG500 1974年 韋恩·沙班 March 72B-Ford Formula Pacific 管信秀 Toyota Celica 河崎裕之 Yamaha 1975年 約翰·麥當奴 Ralt RT1-Ford Formula Pacific 管信秀 Toyota Celica 金谷秀夫 Yamaha 1976年 韋恩·沙班 Ralt RT1-Ford Formula Pacific 希比·艾丹斯克 Porsche 911 Carrera RS 查斯·摩地馬 Yamaha 1977年 列卡度·柏齊斯 Chevron B40-Ford Formula Pacific 周更生 Toyota Celica 米克·格蘭 Kawasaki 750 1978年 列卡度·柏齊斯 Chevron B42-Ford Formula Pacific 周更生 Toyota Celica 淺見貞男 Yamaha 750 1979年 里斯 Ralt RT1-Ford Formula Pacific 希比·艾丹斯克 Porsche 911 Carrera RSR 淺見貞男 Yamaha TZ-OW 1980年 基夫·里斯 Ralt RT1-Ford Formula Pacific 祖占·韓·士德 BMW 320i 淺見貞男 Yamaha TZ750 1981年 卜比·伊爾 Hayashi 200P-Toyota Formula Pacific 文菲爾·溫高雄 BMW 320i 朗·夏士林 Honda RS1123 1982年 羅拔圖·莫蘭奴 Ralt RT4-Ford Formula Pacific 希密特·紀能 Porsche 935 夏士林 Honda RS1123 1983年以來 年份 F3格蘭披治大賽 F3 底盤-引擎 車手總冠軍 東望洋大賽 房車 格蘭披治電自行車大賽 電自行車 1983年 艾爾頓·塞納 Ralt RT3-Toyota British F3 祖占·韓·士德 BMW 635 CSI 朗·夏士林 Honda NS500 1984年 約翰·尼爾遜 Ralt RT3-Volkswagen German F3 湯姆·韋堅遜 Jaguar XJS 米克·格蘭 Suzuki 500 1985年 馬利斯奧·古高文 Ralt RT30-Volkswagen British F3 基法蘭高·百狄拉 Volvo 240 Turbo 朗·夏士林 Honda RS500 1986年 安迪·華萊士 Reynard 863-Volkswagen British F3 庄尼·施高圖 Volvo 240 Turbo 朗·夏士林 Elf Honda 500 1987年 馬田·當尼利 Ralt RT31-Toyota British F3 羅拔圖·韋華基亞 BMW M3 朗·夏士林 Roc Elf Honda 4 1988年 安歷高·巴特基亞 Dallara 388-Alfa Romeo Italian F3 艾菲迪·希格 BMW M3 奇雲·舒旺斯 Suzuki RGV500 1989年 大衛·百拉咸 Ralt RT33-Volkswagen Spiess British F3 夏菲 Ford Sierra RS 500 羅拔·鄧立普 Honda RC30 1990年 邁克爾·舒馬赫 Reynard 903-Volkswagen German F3 長谷見昌弘 Nissan Skyline GT-R 希斯立 Honda RC30 1991年 大衛·庫塔哈德 Ralt RT35-Mugen-Honda British F3 艾曼紐·拜奴 BMW M3 Evolution 戴迪亞·迪·拿迪古斯 Suzuki RGV500 1992年 域卡特·韋戴爾 TOM'S 032F-Toyota All-Japan F3 艾曼紐·拜奴 BMW M3 Evolution 卡爾·福格堤 Harris Yamaha 500 1993年 梅拿 Dallara 393-Fiat-Novamotor German F3 關兆昌 BMW M3 Evolution 希斯立 ROC Yamaha 500 1994年 美臣 Dallara F394-Opel-Spiess German F3 溫高雄 BMW 318is 希斯立 Harris Yamaha 500 1995年 拉爾夫·舒馬赫 Dallara F394-Opel-Spiess German F3 奇雲·布茲 Toyota Corona EXIV 麥克·愛華士 ROC Yamaha 500 1996年 拉爾夫·費明 Dallara F396-Honda Mugen/NB British F3 法蘭·比亞拿 Audi A4 Quattro 飛力·麥卡倫 Yamaha 500 1997年 蘇希利·艾亞雷 Dallara F396-Opel-Spiess French F3 史堤夫·蘇柏 BMW 320i 安達斯·荷夫曼 Kawasaki ZXR-7 1998年 彼得·鄧百克 Dallara F398-Toyota-TOM'S All-Japan F3 祖占·溫高雄 BMW 320i 米高·路達 Honda RVF750 RC45 1999年 戴倫·曼寧 Dallara F399-Toyota-TOM'S All-Japan F3 米高·巴圖斯 Audi A4 Quattro 大衛·謝菲斯 Yamaha YZF-R1 2000年 古圖 Dallara F399-Opel-Spiess None 柏德烈·許士文 BMW 320i 米高·路達 Yamaha YZF-R1 2001年 佐藤琢磨 Dallara F301-Honda-Mugen British F3 鄧肯·許士文 BMW 320i 約翰·麥堅尼斯 Honda CBR954RR 2002年 卓斯坦·高文迪 Dallara F302-Renault-Sodemo French F3 鄧肯·許士文 BMW 320i 米高·路達 Ducati 998 2003年 尼高拉斯·拿派爾 Dallara F302-Renault-Sodemo F3 Euroseries 鄧肯·許士文 BMW 320i 米高·路達 Ducati 998 2004年 亞歷山大·彼馬治 Dallara F304-Mercedes-HWA F3 Euroseries 約克·梅拿 BMW 320i 米高·路達 Honda CBR1000RR 2005年 盧卡斯·迪·加拉斯 Dallara F304-Mercedes-HWA British F3 奧古斯度·法夫斯 Alfa Romeo 156 米高·路達 Honda CBR1000RR 鄧肯·許士文 BMW 320i 2006年 康威 Dallara F306-Mercedes-HWA British F3 安迪·派奧 BMW 320si 史堤夫·柏列達 Yamaha YZF-R1 約克·梅拿 BMW 320si 2007年 奧利華·查域斯 Dallara F307-Toyota-TOM'S All-Japan F3 艾恩·文奴 Chevrolet Lacetti 史堤夫·柏列達 Yamaha YZF-R1 安迪·派奧 BMW 320si 2008年 國本京佑 Dallara F308-Toyota-TOM'S All-Japan F3 艾恩·文奴 Chevrolet Lacetti 史超活·伊斯頓 Honda CBR1000RR 羅拔·侯夫 Chevrolet Lacetti 2009年 艾度亞度·莫他拿 Dallara F308-Volkswagen F3 Euroseries 羅拔·侯夫 Chevrolet Cruze LT 史超活·伊斯頓 Honda CBR1000RR 奧古斯度·法夫斯 BMW 320si 2010年 艾度亞度·莫他拿 Dallara F308-Volkswagen F3 Euroseries 羅拔·侯夫 Chevrolet Cruze LT 史超活·伊斯頓 Kawasaki Ninja ZX-10R Norbert Michelisz SEAT León TDI 2011年 丹尼爾·真卡迪拿 Dallara F308-Mercedes-HWA F3 Euroseries 羅拔·侯夫 Chevrolet Cruze 1.6T 米高·路達 Ducati 1098 羅拔·侯夫 Chevrolet Cruze 1.6T 2012年 安東尼奧·達·哥斯達 Dallara F312-Volkswagen GP3 伊雲·梅拿 Chevrolet Cruze 1.6T 米高·路達 Honda CBR1000RR 艾恩·文奴 Chevrolet Cruze 1.6T

閱讀全文

與格蘭披治大美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45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93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70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74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907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41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802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201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50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70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23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19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16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102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51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703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903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075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26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