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大全 > 北大美女民國

北大美女民國

發布時間:2022-05-10 06:51:21

❶ 北大最美的女教授是誰

“專注和努力的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你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史蛟

在這個社會上,能夠被大家稱為“女神”的絕對是擁有超高的才華和非常出眾的顏值,就比如電視上一些著名的明星,他們有著光鮮亮麗的外表,而且還能載歌載舞,演技超群;又或者是民國時期林微因這樣為數不多的才女等等。然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一位女神學霸,是中國最高的學府北京大學里的海歸美女教授,她的身份卻不是一名學生,而是匯豐商學院的一名博士助教授。在大家的印象中,女教授是不是都是一本正經很呆板刻薄的樣子呢?但其實並不是,本文中的這位女主角就是一個另類,她不僅顏值高、學識超群,而且講課生動幽默,即使是素顏上課也是座無虛席,很多學子擠破頭腦都想一睹這位女神的風采,千呼萬喚始出來,這位女神的名字叫——史蛟。

在史蛟被社會和學界廣泛關注的同時,很多網友對於她的年齡以及婚姻狀況也越來越好奇,但由於她常年在美國接受教育,能查到的信息相當有限,所以關於史蛟的真實年齡以及婚姻狀況,至今仍然是一個謎。但無論如何,這樣一位熱愛祖國,又體貼學生、要懂得自愛的女教授,絕對是很多人心中喜愛的對象以及學習的榜樣,對此,你認為呢?

❷ 馬鈺70年前北京大學的校花 誰知道她晚年的情況謝謝

馬珏晚年和三個孩子生活在一起,她一生沒有離開過大陸,曾在上海兒童圖書館上班,後來跟隨丈夫到山東棗庄生活,她能操持家務,自己做菜做飯。1994年,馬珏病故,享年84歲。


魯迅最喜歡的女學生就是民國時的北大校花馬珏, 馬珏是北大教授馬裕藻的長女。馬珏的相貌十分漂亮,身材修長,相貌清麗。馬珏到底有多漂亮,從當時的文人對她的誇獎就可以看出。


一位著名文人曾經這樣稱贊她:「上世紀20年代,故都的兩所美國氣味濃厚的燕京與清華盛行選舉「校花」或「皇後」。北大沒有沾染這一風氣,而北大政治系女生馬珏卻被公認為「皇後」,名滿北京九城,燕京、清華的校花不免「粉黛無顏色』的愧感 。」


看來馬珏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眾多校花無顏色。


北平曾流行過一句話:馬裕藻對北大有啥貢獻?最大的貢獻就是為北大生了個漂亮的女兒。


北大的男學生,背地裡則稱馬裕藻為「老丈人」。


馬珏的父親馬裕藻的一位朋友曾這樣贊美馬珏:「她像大理石雕出的那麼美。」


據說馬珏在北大讀書時,每天最少收到十幾封情書,甚至有裝訂成本的 。


魯迅先生北大任教時,和馬珏的父親馬裕藻是同事,他們十分談得來。魯迅經常來馬珏家做客,與馬珏的父親一談就是半天。

1925年,十五歲的馬珏寫下了《初次見魯迅先生》一文,刊登於1926年3月的《孔德學校旬刊》上,那是馬珏所就讀的學校刊物。


魯迅先生來孔德學校,讀到那期《孔德旬刊》,十分欣賞。他誇馬珏寫得好,說馬珏寫的都是實話。後來魯迅把這篇文章收進了他親自編選的《魯迅著作及其他》一書中,還送書給馬珏。


過了幾天,馬珏的父親帶馬珏去魯迅在八道灣的家裡玩。從此之後,魯迅到馬珏家,常問起馬珏;如果馬珏在,就和馬珏很關切地說幾句話。


馬珏和魯迅還多次通信,從1926年元月3日到1932年12月15日,他們通信持續六七年之久。


魯迅先生對馬珏的信幾乎每信都回,循循教導,誨人不倦。據有關資料顯示,《魯迅日記》中記有馬珏的文字,共有五十三次之多 ,其中馬珏給魯迅信有二十八封,而魯迅回信有十三封,另有送書。


美貌如花的馬珏沒有嫁給豪門公子,而是嫁給天津海關職員楊觀保,還送了魯迅先生結婚請柬。1933年3月13日,馬珏結婚,在她婚後,魯迅先生就不再和她通信,也不再交往了。


馬珏和楊觀保的婚事在當時是一件盛事,《北洋畫報》還刊登了他們的結婚照。但是估計魯迅沒有出席她的婚禮。楊觀保追求馬珏非常盡力,精誠之至,金石為開,馬珏和楊觀保結婚時,馬珏還沒有大學畢業。


看來美女都早婚。天生麗質難自棄,被人追求得緊,早早步入婚姻大門。


魯迅喜歡送自己寫的書給馬珏,而馬珏結婚後,魯迅不再送書給她的事,李霽野說:「一次送書給我們時,他托我們代送一本給她,我談到她已經結婚了,先生隨即認真地說,那就不必再送了。」


馬珏和丈夫有三個孩子,她一生沒有離開過大陸,曾在上海兒童圖書館上班,後來跟隨丈夫到山東棗庄生活,她能操持家務,自己做菜做飯。1994年,馬珏病故,享年84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馬珏(魯迅先生好友之女)

❸ 民國最後一位閨秀,為何考零分依然被北大錄取,後嫁到美國

因為她是一位才女,文學造詣頗深,北大之所以錄取她,是因為她的文學才華實在是太好了,這樣的優秀人才不可多得,所以破格錄取,她就是張充和。

張充和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家裡還有三個姐姐,這四個孩子個個都無比優秀,堪稱「合肥四姐妹」,可能大家對張充和不是很了解,但是說起她的姐姐大家可能都知道,她的姐姐張兆和是沈從文的妻子。張充和其實後來被過繼給張家二房,但是她和其她三個姐妹關系很好,並沒有因為被過繼而疏遠。

後來,張充和嫁給了一位美國人,生下了一位混血寶寶,人生也算是圓滿。張充和可以稱得上是民國最後一位大家閨秀了。

❹ 民國這位校花,芳名在魯迅作品中出現53次,她為何有如此魅力

在不用為溫飽憂慮的時代,人們總是想要追逐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其中對於美好事物的追逐就是其中之一。正是源於這個原因很多年輕人都非常的追捧明星、校花、小鮮肉,因為長相美麗的人總能夠給人帶來美好愉悅。但是要說他們中有多少是真的沒有經歷過「加工」的美貌,真的不好說,但是在民國時期真的有一個這樣的美女校花曾經驚艷了那個時代的北大。




晚年的她身體康健,還親自將三個孫子帶大,有時候也會接受地方院校的邀請,去給大學生們演講。那個時候的她雖然已經是老婦,但是那種神態自若的怡然還是讓台下的學子們非常的羨慕。1994年,年過八旬的馬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也是充滿了美麗和優雅的一生。

❺ 民國北大第一校花是誰魯迅也曾經喜歡過她嗎

提到民國時期的美女,人們腦海中首先浮現出來的可能是大上海里鬈發舒捲、旗袍修身的風情佳麗,如陸小曼;那個時期也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女,比如「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家四月天」的林徽因。除卻這些比較有名氣的,還有一些不為大眾所了解的清麗佳人,她們隱沒於筆端書頁,一顰一笑卻曾真實地攪動過一池漣漪,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馬鈺,她有「北大第一校花」的美譽。

雖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但年齡並不是阻礙兩人最大的因素,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因為馬鈺是魯迅好友的女兒,這一層輩分是難以逾越的鴻溝,所以這種懵懂的好感也僅僅止步於好感,後來馬鈺嫁給了一名海關職員,魯迅聽到消息之後為了避嫌也不再與她聯系。

❻ 多才多藝的民國十大美人,命運都是特別坎坷的嗎

民國時期動盪不堪,然而亂世之中,卻出現了許多美艷驚世的傾城佳人,她們才貌雙全,留下了無數經典的瞬間。即使到現在,她們驚心動魄的美貌仍然驚為天人。

1、夏夢



她人如其名,清風徐來,傾倒人世,人生經歷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經典影片。作為紅透上海灘的著名女星民國最美女間諜,她的氣質和美貌是少有人能及的。嫁給唐生明將軍後,不畏凶險,潛伏敵營,巾幗不讓須眉,是對她最好的褒獎。

❼ 人稱「民國美女」的李沁與當紅小生鄧倫,兩者之間到底是何關系

鄧倫和李沁是朋友關系也是同事關系,他們都是新麗傳媒旗下的藝人,但現在兩人也都成立了自己的個人工作室。也正是因為這層關系,所以兩人的合作非常多,彼此之間的友誼也十分深厚。他們的私交很好,所以有很多網友也容易誤會他們是不是有什麼曖昧關系。

鄧倫和李沁曾經在《爸爸去哪兒》中搭檔成為小山竹的爸爸媽媽,兩人合作默契對小山竹也是照顧有加,看上去真的有一家三口的感覺。很多網友也都希望兩人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在一起,不過恐怕cp們要失望了,他們只是好朋友而已。

鄧倫和李沁都是非常優秀的演員,兩人曾經一起拍攝過《楚喬傳》雖然沒有什麼對手戲,但是他們在劇中的表演都非常優秀。在《白鹿原》中也能夠看到他們的精彩表演,兩人的顏值和氣質都很配,搭檔起來也有默契,希望能夠再次看到他們的精彩合作。

❽ 民國最後一位閨秀,為何考零分依然被北大錄取,後面怎麼樣了

此女子名叫張充和,考零分的只是數學科目,由於張充和所答的其他科目實在是非常精彩,尤其是國文這一科目,因此北京大學才破格錄取了張充和。但是後來張充和患上了嚴重的傳染病,不得不休學。康復之後也沒有繼續投身到學習中,最後嫁給了一位美國人,移居美國。

由於張充和的奶奶是一個佛教徒,張充和從小耳濡目染,在同齡人中就顯得特別穩重,甚至超過她的幾位姐姐,這也就促成了張充和性格上的沉穩。

是因為張充和的心中早已經有了愛的人,是一名老外名叫博漢斯。二人沒有國界上的隔閡,反而十分的恩愛。性格上的互補讓張充和的生活非常開心,在二人結婚不久後,張充和就隨著丈夫移居美國了。

❾ 讓魯迅先生暗戀的北大校花馬珏,長得有多漂亮

清末民初,是個盛產美女與女神的時代,美女如雲來形容那個時代,是相當恰當的。諸如潘素、唐瑛、林徽因、陸小曼、夏夢、尤敏、上官雲珠、嚴幼韻、嚴仁美、黃慧蘭、黃柳霜、胡蝶、張愛玲、郭婉瑩……她們的舊影,她們的傳奇,都讓人心生嚮往。

馬珏到底有多漂亮?馬裕藻一位學外語的朋友曾這樣贊美:「像大理石雕出的那麼美。」 據說馬珏在北大讀書時,每天收到十幾封情書,甚至有裝訂成本的。

❿ 民國時期北大有哪些才女

民國時期北大才女有不少,其中著名的有凌叔華、謝婉瑩(冰心)、林徽因。

民國北大才女之凌叔華:
凌叔華(1900年-1990年),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人,文學家,畫家。她所就讀的燕京大學在中國高等學校1952年院系調整中被撤消,資產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後被整並,文科、理科多並入北京大學,工科並入清華大學,法科、社會學系並入北京政法學院(已更名中國政法大學)。所以也可以屬於北京大學。
凌叔華生於北京的一個仕宦與書畫世家。凌叔華的父親凌福彭,出身翰苑,光緒十九年中舉人,與康有為同榜進士,歷任清朝天津知府、保定知府、直隸布政使等職。他精於詞章、酷愛繪畫,曾與齊白石、王夢伯、陳半丁、陳寅恪等著名畫家過從甚密。這種家庭,使她從小便受到文學藝術的陶冶。自小她就拜了著名的女藝術家、慈禧太後的畫師繆素筠為師,還受到文化界一代怪傑辜鴻銘的教育。在七八歲時,曾拜著名山水蘭竹畫家王竹林為師,後又從女畫家郝漱玉習畫,這使她的繪畫技術有了堅實的基礎。當她在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讀書的時候,她的寫作才華像第一枝出水的芙蓉,文采超眾,引人注目,其作文常在校刊上發表。1922年二十二歲那年,她考入燕京大學,與謝婉瑩為同學,翌年升入本科外文系,主修英文、法文和日文。
1928年凌叔華與丈夫陳西瀅(常州府無錫縣人)到武漢大學當教授。此時,凌叔華與蘇雪林、袁昌英結為好友,三個人在文學創作上盛極一時,有「珞珈三傑」之譽。凌叔華才貌雙全,氣質高雅,令世人歆羨。凌叔華為人親和力極強,她與胡適、徐志摩等一批名士情誼頗厚。凌叔華將繪畫當作事業來追求,她一生舉辦過許多次畫展,大學剛畢業,她的畫作便參加了國際畫展,五十年代後,她在巴黎、倫敦、波士頓、新加坡等地舉辦過多次畫展。
凌叔華的性格,不像林徽因那樣虛榮任性,也不像謝婉瑩(冰心)矜持理性。她溫順隨和,但又摻入一絲心機和俗氣。她的小說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獨放異彩,經久耐讀,隨著社會前進讀者將與日俱增。但日後的「八寶箱」事件和「太太的客廳」事件,使得凌叔華、林徽因、謝婉瑩這三位才女在糾葛中暴露了各自弱點,可謂三敗俱傷,充分展示了她們爭風吃醋、心胸狹隘、爭名奪利的灰暗一面。而真正受到傷害的另一位才女陸小曼則顯得大度坦然、從容自信、淡薄名利。
多情的徐志摩與凌叔華也有著情感的糾葛。徐志摩的「八寶箱」曾兩次寄存於凌叔華。第一次就是1925年徐志摩外出旅行那一次,當時他與陸小曼的戀情引來滿城風雨,徐志摩打算去歐洲避避風頭。行前要將裝有日記文稿和陸小曼的兩本初戀日記的小提箱、即所謂「八寶箱」交予自己最信賴的人保管。因當時陸小曼處境同樣不好,而且箱內有「不宜陸小曼看」的東西,於是便交到了凌叔華手中。據凌叔華證實,那裡面有不少牽涉是非處,其中也有一些陸小曼批評林徽因的話語,也有關於胡適和張歆海的閑話。除了陸小曼的這兩本日記和徐志摩1925年由歐洲返國、坐西伯利亞鐵路途經俄國時寫的幾篇稿件之外,「八寶箱」里新添的什物還有徐志摩寫於1925年和1926年間的兩本日記及他兩次歐游期間寫給陸小曼的大量情書——大部分是英文的,文筆極其優美。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飛機失事喪生,有關這個小箱子的秘密也被宣揚了出去。徐志摩一生風流,對他的私人日記及他和女友們往來的書信,很多人都充滿了極大的興趣,紛紛打起了這個「八寶箱」的主意。當然,最想得到這個小箱子的兩個人還是陸小曼和林徽因。照理說這個「八寶箱」當然歸徐志摩的遺孀陸小曼所有,但「愛忠誠,愛自己的家勝過一切」的虛偽的林徽因不知何故,似乎比陸小曼更想得到這個箱子。林徽因於是親自登門到史家胡同凌叔華的寓所向凌叔華索取,不料遭凌叔華婉拒。只好轉而求胡適幫忙。胡適以編輯委員會的名義鄭重其事地寫信給凌叔華,要凌叔華交出「八寶箱」。凌叔華很勉強地把「八寶箱」交給胡適差來的信使。但胡適從凌叔華手中接過了這個小箱子,並沒有送給陸小曼,而是送給林徽因。在得到「八寶箱」18天後,胡適又緊接著寫信給凌叔華,責備她把徐志摩的兩冊英文日記藏為「私有秘寶」,並指出她的這一做法開了私藏徐志摩書信的先例,會影響到全集的編纂工作。「八寶箱」公案也因此在凌叔華和胡適、林徽因等幾位朋友的關繫上投下了一層陰影。凌叔華最後發現胡適把日記交給了林徽因,而非陸小曼,感到很對不起徐志摩。凌叔華曾寫信給胡適說:「前天聽說此箱已落入林徽因處,很是著急,因為內有陸小曼初戀時日記兩本,牽涉是非不少,這正如從前不宜給陸小曼看一樣不妥」。
陸小曼曾不無幽怨地說,「其他日記倒還有幾本,可惜不在我處,別人不肯拿出來,我也沒有辦法,不然倒可以比這幾本精彩得多」。「別人」是誰,陸小曼既不便明說,其實知道得也不很確切,不過總不外乎林徽因和凌叔華兩人。然而,林徽因否認私存了些日記,凌叔華也否認自己私藏了「八寶箱」內的任何東西。本來還算得上是朋友的凌叔華與林徽因、陸小曼卻因為「八寶箱」事件而交惡,三人從此老死不相往來。如今,與「八寶箱」有關的所有人都已作古,這段由一個箱子引發的迷案,也慢慢成為歷史長河中又一個再也不可能解開的謎團。
「八寶箱」案,皆源於眾才女們都想擁有編纂《徐志摩全集》的專利。除了陸小曼名正言順和大度坦然之外,林徽因和凌叔華還幻想著徐志摩的戀愛史中有她們的重要地位,都想把本不該屬於自己的東西佔為己有,所以名利和虛榮真是害人啊,哪怕是曠世才女也不例外。


民國北大才女之謝婉瑩:
謝婉瑩(1900年─1999年),福建福州長樂縣人,兒童文學作家、詩人、翻譯家。
《小菊燈》,這篇收錄在中學語文教材里的文章就是出自冰心之手,文筆清新婉約。謝婉瑩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自取筆名為「冰心」,被稱為「世紀老人」。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謝婉瑩出生於福州一個具有愛國和維新思想的海軍軍官家庭,她父親謝葆璋參加了甲午戰爭,抗擊過日本侵略軍,後在煙台創辦海軍學校並出任校長。1913年謝婉瑩隨父遷居北京,1918年升入協和女子大學理預科。

北京華北女子協和大學是北大的一支。燕京大學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教會大學之一,成立於1919年,它本來是由華北地區的幾所教會大學合並而成的,包括北京匯文大學、通州華北協和大學、北京華北女子協和大學,分別由美國長老會、美以美會、美國女公會、公理會、英國倫敦會等合辦,初期名為「北京大學」。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五四運動的爆發,謝婉瑩被推選為大學學生會文書,在愛國學生運動的激盪之下,她於1919年8月的《晨報》上,發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後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這個筆名。由於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會問題,很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之後所寫的《斯人獨憔悴》、《去國》、《秋風秋雨愁煞人》等「問題小說」。其間,協和女子大學並入燕京大學。謝婉瑩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她的作品多圍繞著母愛、童心和自然三大主題,構築了冰心思想內核——以愛為本。代表作有《超人》、《煩悶》、《繁星》、《春水》等。
1923年,謝婉瑩以優異的成績取得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的獎學金。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1926年謝婉瑩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回國,先後在燕京大學、北平女子文理學院和清華大學國文系任教。1929年6月15日,謝婉瑩與學成歸國的吳文藻博士在燕京大學舉行婚禮,司徒雷登主持了他們的婚禮。成家後的謝婉瑩,仍然創作不輟,作品盡情地贊美母愛、童心、大自然,同時還反映了對社會不平等現象和不同階層生活的細致觀察,純情、雋永的筆致也抒發著含蓄的嘲諷。小說的代表性作品有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兒姑娘》,散文優秀作品是1933年的《南歸──獻給母親的在天之靈》等。1932年,出版《冰心全集》分三卷本(小說、散文、詩歌各一卷)。
冰心、廬隱與林徽因並稱為「福州三大才女」。其中謝婉瑩(冰心)與林徽因從世交到仇敵,倒有著一段有趣的經歷,這就是「太太的客廳」事件。
梁思成、林徽因一家搬到北總布胡同的四合院後,由於夫婦二人所具有的影響力,再加上林徽因的美貌風騷,很快圍聚了一批圈子裡的文化精英,如與林徽因曖昧不清的詩人徐志摩、因林徽因終身不娶的哲學家金岳霖、政治學家張奚若、經濟學家陳岱孫、國際政治問題專家錢端升、物理學家周培源、社會學家陶孟和、考古學家李濟、多情種子文化領袖胡適、美學家朱光潛、作家沈從文和蕭乾等等。這些文化精英通常在星期六下午,陸續來到梁家,指點江山、坐論天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梁家的交往圈子影響越來越大,漸成氣候,形成了20世紀30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龍,時人稱之為「太太的客廳」。
但還有一些學者精英,特別是所有的女性精英,不但不把林徽因放在眼裡,還對此予以嘲諷。導致這種情形的原因,主要是林徽因缺乏婦女的幽嫻品德,愛慕虛榮,而且林徽因的美貌與才華也被過於誇大。沒有梁思成,林徽因不過是一個「嚮往資產階級自由化生活方式的受過高等教育的愛嘩眾取寵的主婦」而已。謝婉瑩在1933年10月發表了一篇著名的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的這篇小說發表後,引起全國文化界的高度關注。作品中,無論是「我們的太太」,還是詩人、哲學家、畫家、科學家、外國的風流寡婦,都有一種明顯的虛偽、虛榮與虛幻的鮮明色彩,這「三虛」人物的出現,對社會、對愛情、對己、對人都是一股頹廢情調和萎縮的濁流。謝婉瑩以溫婉伴著調侃的筆觸,對此做了深刻的諷刺與抨擊。金岳霖後來曾說過:這篇小說也有別的意思,這是指 30年代的中國少奶奶們在亡國危機環境中還熱衷於虛榮和攀比,而林徽因將這種虛榮發揮到了極致。謝婉瑩的丈夫著名學者吳文藻(常州府江陰縣人)與梁思成同為清華1923級畢業生,且二人在同一寢室,屬於真正的鐵同窗。而謝婉瑩林徽因皆福建同鄉,都受教於陳衡哲教授,應該說早年謝婉瑩與林徽因應該是情同手足。她們還留下了一張珍貴的生活照。從照片上看,幾個人正在泉水邊野炊,謝婉瑩著白色圍裙,手握切刀正在切菜,而林徽因則在冰心的背後,微笑著面對鏡頭。但自從謝婉瑩的《我們太太的客廳》出版後,林徽因再派人送給謝婉瑩一壇子山西老醋之後,二人便成為了仇敵。
謝婉瑩曾解釋說:「《我們太太的客廳》寫的並不是林徽因,其實是陸小曼,客廳里掛的全是她的照片」。但後來的學者研究認為,謝婉瑩說「太太的客廳」是指陸小曼尤顯荒唐。小說寫作的背景是北平,而陸小曼當時遠住上海,陸小曼的客廳多是社會名流與名媛,與小說描述的客廳里是文化精英與學者不符。還有,陸小曼並無子女,倒是林徽因有一個小名叫冰冰的女兒,而小說中的女兒名曰「彬彬」。而且《我們太太的客廳》小說中有這么一段有趣的文字:「這幫名流鴻儒在太太的客廳里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盡情揮灑各自的情感之後星散而去。那位一直等到最後渴望與我們的太太攜手並肩外出看戲的白臉薄唇高鼻子詩人,但隨著太太那個滿身疲憊、神情萎靡並有些窩囊的先生的歸來與太太臨陣退縮,詩人只好無趣地告別客廳,悄然消失在門外逼人的夜色中,整個太太客廳的故事到此結束。」這段刻薄有趣的嘲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誰。心胸狹隘、心高氣傲的林徽因當然咽不下這口氣,當即派人送了一壇山西老醋給了謝婉瑩,謝婉瑩的自尊心大受打擊,謝婉瑩和林徽因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繼「八寶箱」事件大受打擊之後,「太太的客廳」陸小曼又備受牽連,到底這個客廳是陸小曼的還是林徽因的,還真有疑點。因為陸小曼的前夫王庚和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的確都屬於整天疲憊萎靡而且有些窩囊的類型,而且她們的客廳都是名流如潮,在陸小曼還沒和王庚離婚之前,白臉高鼻子詩人徐志摩也曾在她的客廳等到花都謝了的夜晚。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到底是哪位太太的客廳?誰也說不清。謝婉瑩暗地裡嘲諷林徽因,明著栽贓陸小曼,其心計可見一般,而林徽因的送醋可以看出她任性和狹隘,陸小曼則因徐志摩的離世而對凡塵俗事表現出了一種超然的態度。

民國北大才女之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1955年),福建省福州閩侯縣人,是中國第一個女建築學。
林徽因祖父林孝恂是清朝進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父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林徽因生於杭州,1912年隨父林長民由杭州遷往上海,1916年全家遷居北京。1920年7月,隨父林長民赴歐洲,到倫敦、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地旅行,同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倫敦聖瑪利女院學習。1921年回國在培華女中讀書。1922年與梁啟超之子梁思成戀愛。1923年6月與梁思成同去美國留學,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築系課程。1927年畢業,獲美術學士學位。1928年3月與梁思成赴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婚後去歐洲考察建築。1929年在東北大學建築系講授《雕塑史》,林徽因精通英文,也教授專業英語。張學良出獎金徵集東北大學校徽圖案,林徽因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中獎。1949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工作,1951年為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設計紋飾和浮雕圖案。林徽因除建築論文外,還創作大量文學作品,有《九十九度中》等。
1931年,她受聘於北平中國營造學社。次年,為北平大學設計地質館和灰樓學生宿舍。在此後數年中,她多次深入晉、冀、魯、豫、浙各省,實地調查勘測了數十處古代建築,單獨或與梁思成合作發表了《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晉汾古建築調查紀略》等有關建築的論文和調查報告,還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營造則例》一書寫了緒論。這是一本研究我國古代建築必讀的重要工具書。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築學家的科學精神和作家的文學氣質揉合得渾然一體。她的學術論文和調查報告,不僅有嚴謹的科學內容,而且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和贊美祖國古建築在技術和藝術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而在文學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築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詩中,就以古塔檐邊無數風鈴轉動的聲音,比喻笑聲的清脆悅耳,直上雲天,既貼切,又新穎,別具一格。由於她兼通文理,在建築學和文學創作上都顯露出驚人的才華,所以在30年代林徽因與冰心、廬隱並成為「福州三大才女」。
顛沛流離的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使她肺病復發。在病榻上,她通讀了廿四史中有關建築的部分,為寫《中國建築史》搜集資料,經常工作到深夜。幾年中,她協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國建築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寫的《中國建築史圖錄》稿,初步實現了他們在學生時代就懷有的心願。抗戰勝利後,林徽因全家於1946年8月回到北平。1948年5月清華大學所在的北平郊區解放了。解放軍包圍古都北平。林徽因夫婦想到城內無數巍峨壯觀、雕梁畫棟的古建築也許將毀於戰火,憂心如焚,寢食不安。1949年初,東北野戰軍軍部突然造訪,攤開北平軍用地圖,要求他們用紅筆圈出一切重要文物古跡的位置,以便萬一大軍被迫攻城時盡可能予以保護,這使梁思成和林徽因十分感動。他們立即應解放軍的請求,編寫《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此書後來演變成為《全國文物保護目錄》。新中國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編錄和保護工作就是從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而始。
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六十年代,「以梁思成林徽因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唯美的復古主義建築思想」和「保護北京古城規劃」多次遭到批判。這場大批判中,意識形態是罪魁禍首,郭沫若等人則是受人指使的劊子手。在拆毀明北京古城牆時,梁思成和林徽因撫磚痛哭。
1950年,她被任命為北京計畫委員會委員,對首都城建總體規劃提出了有遠見的意見。她以極大的科學勇氣和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反對拆毀城牆、城樓和某些重要古建築物的錯誤主張,力主保存北京古城面貌,並提出修建「城牆公園」這個既能保存古文物又可供人民憩息的新設想。1953年5月,北京市開始醞釀拆除城樓和牌坊樓,對古建築的大規模拆除開始在這個城市蔓延。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著名歷史學家吳晗擔起了拆除城牆的工作,為了挽救四朝古都僅存的完整牌樓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毀於一旦,梁思成與吳晗發生了激烈的爭論,由於吳晗的言論,梁思成被氣得當場失聲痛哭。其後不久,林徽因與吳晗也發生了一次正面的激烈沖突。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回憶道:「她(指林徽因)指著吳晗的鼻子,咆哮般地大聲譴責。雖然那時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與氣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牌樓今日早已隨著文化浩劫一同煙消雲散,但林徽因當日的河東獅吼,必將永遠環繞在每一名具有良知血性的中國學者心頭。在這樣的一種心境下,林徽因的病情急劇惡化,最後拒絕吃葯救治,於1955年憤然吐血離世。而吳晗最終也在文革中因《海瑞罷官》事件而受到四人幫的迫害而吐血自殺,正所謂「出來混終究還是要還的」。
「太太的客廳」里作為中心人物被愛慕者如眾星捧月般包圍的是她;窮鄉僻壤、荒寺古廟中不顧重病、不憚艱辛與梁思成考察古建築的也是她;早年以名門出身經歷繁華,被眾人稱羨的是她,解放後繁華落盡困居農庄,親自提瓶上街打醬油的還是她;愛慕虛榮、嚮往「資產階級自由化」的生活方式的是她,中年時一貧如洗疾病纏身仍執意要留在祖國的又是她;與眾才女們爭風吃醋和與眾才子們風花雪月,卻又耐得住學術的清冷和寂寞。。。就是這樣的林徽因,已經無法有語言來描述其身上的美麗和信念。
在此說一些多餘的話,在我心目中才貌雙全的完美才女只有兩位,一位是陸小曼、一位是林徽因。因為只有她們兩人,才能把美貌、才華、良知、堅強、性情演繹得如此完美。陸小曼與林徽因都是紅顏薄命,雖然前半生她們都愛慕虛榮、熱衷被追捧,但在她們的後半生都窮困潦倒一貧如洗,其實她們只要學學郭沫若、謝婉瑩等文人取巧於權勢,服務於政治,她們的處境馬上可以改觀。陸小曼精通英法德三國語言,陸小曼在給顧維均做翻譯時其愛國而得體外交方式而被列入外交翻譯的教材。陸小曼在徐志摩離世後,獨自編纂《徐志摩全集》,在寂寞和冷清的作畫中度過餘生,與浮華靚麗的前半生形成鮮明的對照,改變一種生活方式是如此地艱難,何況是從天堂落到人間,後來的陸小曼曾多次拒絕胡適等人的誘惑和資助,獨善其身。而林徽因更是不畏強權,窩囊的老公被氣得痛哭流涕,自己則挺身而出河東獅吼,最終吐血而亡。可惜的是,兩位曠世才女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而交惡,最終老死不相往來,實則為一大憾事。

閱讀全文

與北大美女民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47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96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71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75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909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43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803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206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51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70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23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19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16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102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52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709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904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077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28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