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東省荷澤鄆城富李集鄉戶東南村地址對不對有沒有叫李秀珍的
鄆城沒有富李集鄉
B. 鄆城有幾個鄉
五個鄉。分別是黃集鄉、李集鄉、張魯集鄉、水堡鄉、陳坡鄉。
1、黃集鄉
山東省黃集鄉位於山東省鄆城北部27公里,共有49個行政村,74個自然村,總面積77平方公里,總人口47600人,耕地面積4500公頃。
黃集鄉位於鄆城縣西北部,西鄰李集鄉,東臨梁山縣,南部與程屯候咽集鎮相接,北連黃河與河南省台前縣隔河相望。 鄉駐地距縣城30公里,總面積77平方公里,轄49個村民委員會。以漢族居住為主。
2、李集鄉
山東省鄆城縣李集鎮李集鎮屬沿黃灘區單位之一,距縣城30公里,轄54個行政村,90個自然村,5.3萬人,8.6萬畝耕地,總面積96平方公里,2004年底全鄉工農業總產值5.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758萬元,人均純收入2605元。
鄆楊路、鄆李路、梳蘇路、鄆蘇路、沿黃路貫穿東西南北,李清、昆岳、蘇閣三座浮跨越魯豫兩省,交通便利,實現了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有線電視,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健全。
3、張魯集鄉
張魯集鎮位於縣城西北45華里處,轄48個行政村,版圖面積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萬畝,鄆蘇路和 沿黃路在這里交匯,東距京九鐵路15公里, 西距德商高速路口6公里。
4、水堡鄉
宋江故里——水堡鄉位於鄆城縣城西20公里,南靠338省道,西接鄄城縣,版圖面積35.7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30100人。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和田化工為代表,利用玉米芯為原料生產低聚木糖,固定資產6500萬元,年銷售收入1.2億元,利稅1400萬元。
5、陳坡鄉
鄆城縣陳坡鄉位於東經116 12.7′,北緯35 43′,鄆城縣城西15公里,兩縣(鄆城、鄄城)交界處,是鄆城的西大門。
現全鄉轄40個自然村,34個行政村,土地面積32平方公里,耕地4.8萬畝,人口3.1萬人,鄉內公路四通八達,濟(寧)董(口)公路橫貫東西。我鄉工農業發達,集貿市場繁榮,郵電通訊設施先進,光纜程式控制電話遍及鄉村農戶。
C. 鄆城最窮的地方是哪裡
鄆城黃集 李集 張集 侯集
希望採納
D. 菏澤鄆城縣李集鄉李曉李曉嵐,的扶貧負責人是誰
一般扶貧的負責人都是你所在的社區或者村裡的
現在對於扶貧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如果你有什麼問題,都是可以去村裡反映的。
E. 「孫」姓是怎樣由來的
孫姓來源
關於「孫」字
「孫」字未簡化之前寫作「孫」。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孫」:「子之子曰孫,從子從系;系,續也。」即兒子的兒子叫做孫,孫字是由「子」和「系」兩部分構成。「孫」在本意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血緣關系,即子之子。
孫姓的來源
孫姓起源的頭緒很多。由於在先秦時期,孫姓就出現「兵家祖」孫武,大軍事家孫臏,「吏者師」孫叔敖,先秦時期,中國孫姓出現,不斷有華夏子孫加入孫姓行列,使得孫姓源頭特多,同時孫姓人口也越來越多。
一般認為有以下八個來源:
一、孫姓最早來源於春秋時期的姬姓衛國,這是先秦時期孫姓來源的最主要一支。姬姓衛國王室的後代姬惠孫之後姬武仲將自己的姓氏改為「孫」,以紀念其祖父惠孫。姬武仲就是這支孫姓的始祖。
姬姓孫氏是周文王之後。《元和姓纂》說:「周文王第八子衛康叔之後,至武公和生惠孫,惠孫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為氏。」衛康叔,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小兒子,原封於康(今河南省禹州西北),史稱衛康叔。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亂後,把殷原來統治的地區分封給康叔,仍然以殷的舊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為都城,監管殷的余民,同時把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邽氏、樊氏、飢氏、鍾葵氏賜封給他,建立衛國,康叔又稱衛康叔。康叔受封之後,很快把殷都改造成為周的方國。後來,康叔到宗周做了司寇,把自己的封國交由兒子伯康管理。
衛康叔的八世孫衛武公(公元前852-公元前758年),名和,春秋初年衛國國君,公元前 812年—前758年在位。在位期間,國泰民安。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西弗等聯軍攻破鎬京(今陝西省長安),殺周幽王。他與晉文侯、鄭武公、秦襄公合兵助周王室平定叛亂,護衛王宜臼東遷雒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內王城公園一帶),被周平王賜給公爵。衛武公姬和有子惠孫,惠孫之子名耳,為衛上卿,食采於戚(今河南濮陽市),姬耳之子名乙,字武仲,依據周制,諸侯國國君的兒子公子,孫子稱公孫,玄孫(公孫之子)不能稱公孫,應以其祖父的字為氏,武仲即以父惠孫的字為姓,就是孫氏。
姬姓孫氏同樣也是黃帝後裔:黃帝→玄囂→蛟極→帝嚳→後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渝→公卯→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季歷→文王姬昌→衛康叔→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貞伯→頃侯→厘侯→武公和→公子惠孫→耳→乙(始姓孫)。
二、第二大來源於羋姓楚國,孫叔敖任楚國令尹時,為官清廉,政績卓著,為一代名相。其後人為了紀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孫」為姓氏。孫叔敖使成為這支孫姓的始祖。
羋姓孫氏也是黃帝後裔:黃帝→昌意→顓頊→稱→老童(卷章)→吳回→陸終→(羋)季連→附沮→穴熊。季連為荊楚先祖,始姓羋,季連的孫子穴熊為荊楚國君。楚君蚣冒(熊眴)→王子蒍→章眴—→蒍叔伯呂臣→?→蒍賈伯嬴→蒍艾獵即茹敖(字孫叔,其子以父字為氏稱孫氏)。
羋姓為先周時期的南方楚國的國姓。《說文解字》說:「羋,羊鳴也,從羊象聲。」據後人考證,羋姓族人應與北方牧羊民族有關系,楚民族是中原華夏族的一支南遷後與周圍土著居民不斷融合而成。
顓頊是黃帝之孫,根據歷史傳說,其後裔的一支稱祝融氏,臨江水與蠻族雜居。祝融後代陸終娶鬼方之女,該女懷胎十一年而不分娩,於是剖腹產,從其左右肋中各生出三人,其中第六子叫季連,其分支為羋姓,乃楚人的先祖。
大約在商朝時期,季連部族逐步南遷到漢水流域,在與當地三苗土著居民不斷融合後,力量逐漸強大。商後期,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該部酋長鬻熊決定投靠周族,並在營救周文王與協助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過程中立下許多功勞。在後來分封中,鬻熊的曾孫熊繹被周王封為子爵,建立楚國。因為鬻熊的歷史功績,及其對楚族社會的影響,從此開始,楚國國君改為以熊為姓氏。
楚國是春秋時期南方的大國,其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區和江漢平原一帶,後逐漸擴大,長江南北大部分地方都是楚國的領土。
西周時期,楚對西周保持相對獨立,往往叛服無定。周昭王曾兩次率師伐楚。周夷王時,王室衰微,熊繹的後代熊渠乘機出兵攻打庸和揚粵(即揚越),至於鄂(今湖北省境內),分其土,封長子毋康為句亶王,中子摯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厲王時,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號。周宣王時,楚一度內亂。 熊嚴有子四人,長子熊霜先立。熊霜卒,三弟爭立:仲雪死,叔堪亡濮,而少弟季徇立,是為熊徇。熊徇之孫熊儀為若敖(楚君無謚稱敖,冠以葬地名),其庶支稱為若敖氏,是後來楚國的顯族。
楚蚡冒是春秋初期的楚國國君,若敖的孫子。其子蔫章封邑於蔫他就以「蔫」為姓,蔫氏後來逐漸發展為楚國的一個望族,蔫章之子蔫呂成,字步伯,楚成王時曾被任命為令尹,其孫蔫賈,字伯贏,在楚莊王時任工正(管理王宮各類工匠之類事務的官員)。賈之子蔫敖,字艾獵,即楚國名臣——孫叔敖。
孫叔敖約生於公元前630年左右,少以聰明仁厚著稱。其父蔫賈官至工正後被權勢所殺,孫叔敖率全家避難遷至期思(今河南省淮濱)隱居,後在楚王親信虞丘子的推薦下,出來輔助楚莊王。楚莊王因得孫叔敖輔助,國力大增,後打敗晉國,一舉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孫叔敖雖貴為楚相,但生活相當儉朴,沒有多少積蓄。以致他死後,他的兒子回鄉種田,生活貧困,不得不砍柴以補貼家用。後有宮廷藝人優孟模仿孫叔敖計說楚莊王,告之孫叔敖家後人窮困狀。楚王乃召孫叔敖子,封以寢丘(今河南省固始縣境內)四百戶。孫叔敖後人為了紀念一代賢相,就以孫為姓,從而先秦時期的寢丘一帶又出現一支孫氏族人。
三、孫氏來源於媯姓:《古今姓氏辨證》等認為孫姓出自媯姓,是齊田完的後代。齊田完的四世孫桓子的孫子,因為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食采於樂安。田完是舜的後裔。許多孫姓族譜把虞舜視為本族的第一始祖,不過,虞舜作為孫氏第一世始祖只能是傳說,並沒有可靠的世系記錄可尋,孫氏祖上有確切的世系是從舜的後代虞閼父開始。
周武王伐紂時,虞閼父做周國陶正之官,執掌陶器的製作,管理從事制陶的百工。由於其管理有方,器用齊備,又因他是古代聖賢虞舜的後代,周武王為獎勵他的勞績和褒揚他的祖先,就把長女嫁給虞閼父之子媯滿,並把他分封到今河南淮陽一帶,建立陳國。媯滿死後謚號為陳胡公,古又稱胡公滿。
從胡公滿開始,經過10代12個國君的世襲傳承,到桓公時,陳國發生了內亂。桓公卒後,其弟佗殺桓公太子免而自立,是為陳厲公。太子免的三個弟弟躍、林、杵臼為報殺兄之仇,又設計殺厲公,立躍為利公。利公立5個月後去世,君位傳給其弟林,為庄公:庄公在位7年後卒,君位又傳給其少弟杵臼,為宣公。宣公原本已立太子禦寇,後又欲立寵姬所生之子款,便於公元前672年殺太子禦寇。厲公之子完,字敬仲,與禦寇交往甚密,因懼怕禍及自己,逃到了齊國,改姓田,稱田完。由於他原是應該繼立的諸侯,再加上他品德高尚,齊桓公欲命他為卿。但田完推辭卿職,當了管理百工之事的基層官吏。田完的四世孫田無宇 (桓子),官為「上大夫」;五世孫、無宇之子田書在齊國攻打莒國的戰斗中立了戰功,被齊景公封至樂安並賜姓孫氏。媯姓孫氏遠古始祖虞舜,系黃帝後裔:帝→昌意→顓頊→窮蟬→敬康→句望→牛→鼓叟→虞舜→虞閼父→胡公滿→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圉戎→幽公寧→厘公孝→武公靈→夷公→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鮑→厲公佗→公子完(奔齊)→山巨孟夷→泯孟庄→文子須無→桓子無宇→田書(賜姓孫)。
四、孫氏出自子姓,為比干之後。比干之後,避難改姓孫氏。比干是殷末紂王叔父,官至少師。紂王淫虐無度,國勢危殆,卻不聽勸諫,他冒著被殺頭的危險,連續三天進宮勸說紂王,希望他能改過自新。紂王惱羞成怒,下令如若有人敢再犯顏直諫者,一律斬首。可比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繼續勸說紂王。紂王暴跳如雷,讓人當庭剖開比乾的胸取心。比干被紂王殺害後,其子孫紛紛避難隱姓,有的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改為孫姓。
五、孫姓在漢代時,苟子後人因避諱而改孫姓。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姓苟,名況,又稱苟卿,是苟姓家族人的驕傲。但到漢代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苟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之諱,他下令苟姓子孫不得姓苟,改為孫,並將戰國時代的苟卿都改為孫卿。由是苟姓也成為漢代「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
《戰國策·楚策》、《韓非子·顯學》、《漢書·藝文志》、《儒林傳》及劉向《孫卿新書敘錄》、《韓詩外傳》等書篇中稱荀子為「孫卿」、「孫子」,荀卿自己的著作《荀子》中的《儒效》、《議兵》、《強兵》、《堯問》等篇中也多見「孫卿子」。
六、《漢書·夏侯嬰傳》載,夏侯嬰之後也有一支改姓孫。
夏侯嬰(?-公元前172年),西漢沛縣人,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從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書中說:「初嬰為滕令奉車,故號滕公。及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孫公主,故滕公子孫更為孫氏。」此話大意為,當初因為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所以號滕公。等到其曾孫夏侯頗娶公主為妻,該公主隨母親外家的姓,稱「孫公主」,這使夏侯頗的子女也跟隨母親外家的姓為孫。從此夏侯嬰的後代中便有一支成為孫氏。
七、賜姓和改姓:孫姓在兩漢以後,還有其它姓氏因多種因素不斷地加入到耿姓行列之中。三國時期東吳將領俞河因功而被賜姓孫,因稱孫河。孫河家族興旺,為是南方孫姓的一大支派。
孫河,官拜東吳威寇中郎將,領廬江太守,鎮守皖城(今安徽省潛山縣)。孫河,本姓俞,字伯海,和東吳孫氏同鄉,也是吳郡人。俞河年少時即隨孫堅征討沙場,典領親兵,常為前驅,孫堅視作心腹。後又隨孫策平定江東,多立戰功,孫策愛之,賜姓為孫,因而改姓。
孫河有四子:長子孫助,在東吳官任曲阿長:次子孫誼,官在海鹽長;第三子孫桓,任安東中郎將,曾與大將陸遜共拒劉備,後以功拜建武將軍,封丹徒侯;少子孫俊,為定武中郎將。孫子輩還有孫建、孫慎等,也都為將軍。曾孫輩有孫丞,官為黃門侍郎,略有文采,作《螢火賦》行於世。孫河之侄子孫韶,亦少年從軍,為廣陵(今江蘇省揚州以北)太守。其子孫也較多,且官位顯。
另外,有因政治避難而改姓孫氏。今山東《鄆城縣志》據李集鄉軍李村《李氏族譜》載,李氏原姓軒轅氏,先祖軒轅斌,明初在朝為官,奉命往梁山平亂,便落籍鄆城。後因奸臣陷害,為避滅門之禍,遂將軒轅氏改為孫、軒、李三姓,隱居四方。《明史》本傳載,明朝中葉的士人孫一元,字太初,原是安化王宗族,應姓朱,因為安化王犯法被誅,作為其宗族怕受株連,所以變姓名而避難人太白山中隱居,又號太白山人。
孫姓的明朝又有不少新的支派加人。明朝初年,朱元璋禁胡姓,胡姓多為二字復姓,公孫、叔孫,長孫,土孫、王孫之類復姓也在被禁之中,這類含「孫」的復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孫姓。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禁胡姓,胡姓多為二字復姓,公孫、叔孫、長孫、土孫、王孫之類復姓也在被禁之中,他們都改復姓為單姓孫氏,這些家族於是又成為孫姓族的又一龐大來源。
除以上帶孫的復姓改為孫姓外,另外還有孟孫、仲孫、季孫、室孫、宮孫、大孫、唐孫、縣孫、顓孫、臧孫、揚孫諸姓氏,估計在明初省字改姓的過程中,亦應大都改為「孫」姓。
八、少數民族中的孫姓
在古今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孫姓,其中有些孫姓是漢族融入者,有些是各族中自行改姓者。
唐代安祿山部將孫孝哲,官至大將軍,安祿山僭位後拜殿中少監,就是契丹族人。
滿族建立清朝之後,把八旗統治制度推行天下,在原來的八旗中,有部分漢人淪為滿人奴隸,後多與滿族融合。如《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滿洲旗分內尼堪姓:孫氏,孫天保,鑲黃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撫順地方,任護軍參領。又台尼堪姓:孫氏,猷;尚,正黃旗人,世居蓋州地方,國初來歸,其:孫夢柯,任三等侍衛。
清朝,滿族仿漢姓已成普遍現象,孫佳氏取其首音,選「孫」作為姓。另有魯布哩氏改姓孫氏,如歷順治、康熙兩朝的護軍統領、太子太傅孫達哩,本來就是姓魯布哩氏。
在今朝鮮族人的一百多個姓氏中有孫姓。高麗學者金富軾撰著的《三國史記》中記述了孫姓的起源。新羅初期,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分別為閼川楊山部、茂山大樹部等六部,均以朴為姓。到新羅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師今九年春,改六部名稱,並賜姓,茂山大樹部改名漸梁部,並賜姓孫。《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滿州旗分內高麗姓:孫氏,世居望京地方。玉蘭,鑲藍旗包衣人,國初來歸,其子謝秘,任郎中,其孫杭愛,任頭等護衛。
在景頗族26個大姓中,格亮姓是起源最早的,是景頗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它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漢化為孫姓。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漢姓也為孫。
明清時雲南臨安府方容甸長官司副長官孫氏,就是傣族人。
佤族中的木依庫氏音譯為孫姓。苗族、阿昌族、哈尼族中都有孫姓。
------------------------------------------------------
孫姓遷徙史
秦漢以前
姬姓孫氏在秦漢以前的幾百年間主要是繁衍播遷於河南省境,其後則主要繁衍於今東南沿海地區。媯姓的孫氏早期則主要集中於山東境內繁衍,這一支孫姓之所以顯赫,主要是得力於兵家之聖的孫武,故後來孫姓人家便以「樂安」為堂號,後因齊國內亂,孫姓子孫便首次南遷於江蘇、浙江一帶。這一支繁衍樂安的孫氏,後成為了孫氏主要播衍於我國北方各地及南方浙江、江蘇一帶的主要來源。
秦漢之際,已有孫姓不斷在山西、浙江繁衍,以至山西太原一帶的孫姓繁衍最為繁榮,形成了孫姓歷史上最大的望族。此時江南的浙江富春(今富陽)一帶的孫氏也已形成當地望族。他們都出自孫武之後。
兩漢至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因北方連年戰亂,孫氏族人大舉南遷,使孫氏的分布更加廣泛。
孫姓的第一次南遷:東漢末年,由於北方戰亂,中原河淮地帶的世族和民眾紛紛舉家南遷,孫吳凌家組織流民屯田開荒,江南世族也納流民於自己的庄園內,孫姓氏族跟富春孫氏是同宗,自然會隨著南遷的民眾南下,尋找安身之地。
孫姓的第二次南遷:始於永嘉年間。西晉末年,持續16年之久的「八王之亂」尚未完全止息,內遷各少數民族的上層統治集團,也乘機起兵建立割據政權,相互之間展開了爭奪地盤的血腥廝殺,北方陷入空前的災難,即永嘉之亂。大批北民被迫離開故土,逃亡異鄉形成歷史上空前的移民浪潮。很多孫姓族人也隨著南遷的大軍渡江南下避亂,如中都割、氏舉家移居江左,至孫盛時定居會稽:(今浙江省紹興),東莞孫謙僑居歷陽(今安徽省和縣)。
隋唐至宋元明清時期
1、四川孫氏:
唐朝後期,黃巢起義,中原百姓四處逃難,其時孫氏家族有不少遷入四川的。如唐代大散文家孫樵。孫樵,字可之,一作隱之。關東人。宣宗大中九年(855年)進士,官中書舍人,僖宗廣明元年(880年),詔赴岐隴行在,遷職方郎中、上柱國,賜緋魚袋。後因唐末戰亂而舉家避住四川遂州。
2、廣西孫氏:
廣西孫氏多尊宋代的孫沔為先祖,孫沔,世籍山東青州府樂安郡白馬縣人,官至湖南、江西按撫史,曾隨狄青入廣西平儂智高叛亂,愛其山水,遂定居廣西,子孫繁衍,遂成廣西大姓之一。
3、上海孫氏
《婁邑楓涇樂安孫氏支譜》尊明代孫太和為本支始祖。孫太和為新安休寧始祖孫萬登之後裔,明萬曆年間,由新安休寧(今安徽省休寧縣)遷婁邑(今上海市松江縣),遂為婁邑孫氏始祖。子孫主要散布松江及上海市區。上海一帶,包括嘉定,青浦,松江等地在歷史上出現的孫姓名人較多。五代有孫漢英家族,明代有孫元化家族。
五代宋時就出了孫漢英家族,孫漢英為吳越國崑山鎮防遏使,家居練祁(今嘉定城廂),兒子孫稱為通議大夫,孫子孫載為北宋朝議大夫,孫臨為大理寺評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中進土的孫岳,是當地孫姓最早的進士及第者。據史書記載,孫載一生曾舉薦百餘人為官,其侄、子卻大多為布衣、小吏。元代有孫道明,號清隱居士,博學好古,書房稱映雪齋,藏書萬卷。
明代嘉定出了孫元化家族,孫元化為一代儒將,其祖父孫抬是明給事中孫浚的後裔,居江東高橋鎮(今上海浦東),有子3人。父親孫繼統,致力於詩作,不願為官,後遷居嘉定。孫元化累官登萊巡撫;於遼東鎮守有功,後因兵變而被枉殺。有三子:孫和鼎、孫和斗、孫和京。孫和斗,屢次謝絕父親部屬的舉薦,不願為官,潛心整理父親的文稿,編成《水一方人集》。孫和京,犧牲在嘉定抗清的戰役中。孫子孫致彌,清康熙年間任出使朝鮮副使,後為大型類書《佩文韻府》總纂。後裔孫思曾,著有《杖左堂自怡草》,其子孫寶仁,著《杖左堂自娛集》等,後自嘉定遷居月浦。
4、山西孫氏
《解梁孫氏族譜》其支派始祖由宋代時遷居於解梁(今山西臨猗縣)。《代州孫氏家乘》支派始祖是明洪武初年遷居山西,其始遷祖孫成受在洪武年間命為振武衛百戶,由河南光山祖籍地遷居山西代州,後遂安家於此,自後子孫繁衍,被尊為遷代始祖。
5、海南島孫氏
宋、元時遷移而來的,其來源地主要是從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等地區。
《崖縣孫氏族譜》載,其祖籍是福建莆田,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因先祖任官瓊山而來海南定居,歷元、明朝,後裔繁衍為四支,分遷島內各地,其中一支即遷居今三亞的崖縣。海南孫氏主要聚居於黃流、梅東諸地。
移居台灣的孫氏
早在三國時期孫吳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曾命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甲士萬人,浮海遠航至夷洲(今台灣島),這是大陸人民首次大規模到達台灣。
明末清初,沿海居民為生計所迫,紛紛渡海到台灣謀生,孫姓移居台灣也在此一時期。《台灣省通志》說,早期移居台灣的孫姓有2Z起,如乾隆年間(1736-1795)廣東鎮平縣(今廣東蕉嶺縣)人孫其貌移居新竹新埔;陸豐(今廣東陸豐縣)人孫明山移居新竹新埔;海陽(今廣東省潮安縣)人孫為發移居苗栗通霄;潮陽(今廣東潮陽縣西北)人孫理移居高雄大社;揭陽(今廣東省揭陽縣西北)人孫永帝移居台南白河。
福建同安(今福建省同安縣)人孫和定居淡水;孫德成移居永和溪洲;孫開移居永和秀朗;孫潤移居新莊後遷北投;孫善抄移居今台北市東圓街;孫富挑移居新莊;孫賢生移居雲林新港;孫思森、思仕兄弟移居嘉義溪口;孫海移居台南鹽水;孫游壽移居今台南市;孫經移居苗栗苑裡。龍溪(今福建省漳州市東南)人孫瑞敏移居彰化,後遷台中大肚;孫水移居台南麻豆;孫定宗移居台南市。安溪(今福建省安溪縣)人孫玉尊移居新竹市。道光年間 (1821-1850)鎮平縣人孫永科移居苗栗三義;安溪人孫神福移居台中梧棲。
明清以來,特別是近現代,孫姓成員更有大批人員遷入,使台灣成為今日孫姓人口分布較多的地區。1954年,國民黨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對台灣姓氏進行的一次不完全的統計數據表明,在台灣當時828804戶居民、737種姓氏之中,孫姓有3273戶,居第50位。在台北、宜蘭、新竹、嘉義等 12縣中,以嘉義為最多,有599戶,台南次之,為320戶。其他較多的地區還有:台北277戶,新竹246戶,苗栗184戶,彰化166戶。在台北、基隆、台南等六市中,以基隆為最多,有307戶,台南次之,為 302戶,其他依次為台北227戶、台中 198戶、高雄126戶、陽明山69戶。
移居海外的孫氏
東渡日本: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漢人就開始移居日本。孫姓人物從什麼時候開始移居日本已不可考,但最遲不晚於南北朝時期。日本弘仁六年(815年),朝廷下令仿唐代《氏族志》體裁編纂的《新撰姓氏錄》中記載:身俠村主一族「出於吳孫權男高」。孫權長子孫登,字子高,其後裔輾轉東徙,在日本改姓身俠。身俠,一作「牟佐」,是大和國高市郡的地名,孫登後裔移居日本後,取地名為姓。見於日本史籍的有身俠村主青、牟佐村主相模等。身俠村主青為雄略天皇時人,從其中國式的單名「青」字推測,當是孫登一族中早期東渡的移民。因他會說吳語,又善文筆,所以多次出使吳地,在日本與南朝的交往中起了重要作用。宋代,有商人孫忠者僑居日本數年。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先生自1895年秋初次踏上日本國土始的 30年中,曾先後15次赴日,僑居時間累計 9年多,約占其30餘年革命生涯的三分之一,因之,孫中山先生「視日本無異第二之母邦」。
北上朝鮮: 早在周武王伐紂滅商之時,殷王族箕子就率眾5000去朝鮮,這也是中國人移居海外的最早年代。漢魏以來的各個時期,隨著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交往的日益頻繁,大批華人渡過鴨綠江,到朝鮮開拓基業。
移居東南亞: 中國人移居東南亞的歷史可上溯至千年以前,但大量移居則是19世紀中葉以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這一歷史時期。如今東南亞華僑已達兩千多萬,其中尤以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為最多,占我國三千餘萬華僑總數的80%以上。
移居歐洲: 華人移居歐洲的歷史尚不過百年,但僑居歐洲的已達一百餘萬人,分布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開發美洲: 我國明清之際,已有一些中國商人、工匠、水手、僕役等沿著當時開辟的中國——菲律賓——墨西哥之間的太平洋貿易航線,到達墨西哥和秘魯僑居經商或做工。中國人大批到達美洲,始於鴉片戰爭之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哂方侵略者從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掠販去的契約華工,另有一部分是為生活所迫,或為躲避戰亂而到海外謀生的。這其中當讓也有孫姓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