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歷史上的十大美女是哪些
十大美女,包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沉魚的西施、閉月的貂蟬、落雁的王昭君、羞花的楊貴妃。
另外六位分別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馮小憐、一代妖姬蘇妲己、命運凄慘的趙飛燕、與西施比美的鄭旦、千金一笑的褒姒、因《洛神賦》被傳為「洛神」的甄氏(甄宓)。
中國古代十大美女
第一: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
天生麗質,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
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
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
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
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
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
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
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
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流傳開來。
中國歷史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因此她排第一毫無疑問。
第二:貂蟬
貂蟬,在關漢卿的劇本里記載此女名為任紅昌,山西並州(今忻州)人。
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
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
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
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
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
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
二人都是好色之人。
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
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而貂禪也跟隨了呂布。
呂布死後貂禪不知所蹤,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只有兩個人物沒有記載去向,其中就有貂禪。
而根據我對三國的研究,我認為貂禪最終是跟隨了曹操,而關羽之所以後來又反叛曹操投奔劉備,就和貂禪有關。
相傳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
這時正好王允瞧見。
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歷史上有很多關於貂禪的傳說,而我看過的就不下十餘種版本,其中更是有傳說曹操、諸葛亮和關羽等人都被其吸引,可見其美。
位居第二,實至名歸。
第三:王昭君
王嬙,號昭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
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
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
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
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
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於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
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
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
她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
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
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紅顏薄命,昭君年僅33歲就香消玉損,離開人世。
昭君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
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
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
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以其美貌與貢獻,探花一位非她莫屬。
第四:楊貴妃
原名楊玉環,唐代蒲州永樂人(陝西省華陰市人)。
通曉音律,能歌善舞。
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為女道士,號太真。
天寶四年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
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
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
於是,百官竟相仿效。
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
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
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當年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
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
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這時,被一宮娥看見。
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
因此也就有了羞花的典故。
歷史記載楊貴妃體態豐腴,很多人理解成胖。
可是一個胖女人怎能成為帝王崇愛?我猜想因為當初沒有一個詞,所以文人不知如何描寫,那個詞就是「性感」。
能與前三位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人,說明她有足夠的資本,排名第四沒有問題。
第五:馮小憐
馮小憐可說是北齊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了,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人兒,名字緊緊跟在古代四大美女之後。
馮小憐是時代北齊後主高緯的淑妃,原是皇後穆黃花身邊的侍女,是後來才躍上枝頭作鳳凰,集三千寵愛於一身。
她的嬌媚與荒唐,使北齊帝國遭到覆亡的命運。
據《北史》記載:馮小憐「慧黠,能彈琴,工歌舞」。
是一位聰明、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子。
據有的野史筆記記載,馮小憐是一個天生的尤物,肌膚吹彈可破,吐氣如蘭。
玉體達到了最佳的黃金分割比例,曲線玲瓏,凹凸有致,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
在冬天軟如一團棉花,暖似一團烈火,懷抱就是叫人慾死欲仙的溫柔鄉;而夏天則潤滑如玉,涼若冰塊。
內挾淫技,宛若處子。
與之交接承歡,無不曲盡其妙。
使高緯這個久歷風月的人,也感到了一種新鮮無比的奇趣與快樂。
第六:蘇妲己
妲己,為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的寵妃,人稱:一代妖姬。
傳說姓蘇,不過有關蘇的來源有不同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其父親乃是諸侯蘇護;另外一種說法是,妲己來自一個叫蘇的部落。
根據《史記》的記載,妲己是有蘇氏諸侯之女,乃一個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國色天香的美人,在商紂王徵伐蘇部落時被好酒貪色的紂王擄入宮中,尊為貴妃,極盡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紂王為博她歡顏而創,並為了討好她發明炮烙之刑。
後被周武王所殺。
第七:趙飛燕
趙飛燕,原名宜主,江都人(今揚州),趙臨的女兒,漢成帝劉鰲的皇後,能歌善舞,體態纖美,輕盈如燕,相傳其能在掌中起舞,故稱「飛燕」。
成帝時入宮,為婕妤,後立為皇後。
平帝即位後,被廢為庶人,自殺而亡。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應玄完全之詔創制「清平調三章」歌頌楊貴妃的艷美時,其中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之絕句。
可見她的美,在李白心中,佔有絕對的席位。
在中國,她與晉代綠珠、唐代楊貴妃並稱為「古代中國三大傑出女舞蹈家」。
第八:鄭旦
鄭旦是歷史上一位與西施齊名且同樣具有愛國情懷的剛烈女子。
鄭旦好劍,性格剛烈。
但多年來,西施是廣為人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鄭旦呢,倒是默默無聞,不為人知。
據說鄭旦和西施隔江相住,平時很少見面。
鄭旦平時聽老人們講西施長得如何如何美,心裡就暗自琢磨:自己已經長得很美了,這西施如此受人誇獎,說不定長得比自己還美,何不抽空去看看她,比比看到底誰美。
之後鄭旦和西施比美的結果人們無從知道,只是傳說中,那天,姐妹兩個手拉手來到村外的四眼井前,坐在井台上一邊說話,一邊照影。
只見水中兩對明眸,4隻鳳眼,含笑顧盼,相映生輝,把黑洞洞的井底都照亮。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鄭旦的美貌與西施不相上下。
第九:褒姒
褒姒,西周幽王的寵妃,生卒年不詳。
褒姒原是一名棄嬰,被一對做小買賣的夫妻收養,在褒國(今陝西省漢中西北)長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立為妃,寵冠周王宮,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對她更加寵愛,竟廢去王後申氏和太子宜臼,冊立褒姒為王後,立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嘆氣道:「周王室已面臨大禍,這是不可避免的了。」
果然不出伯陽所預料,原來褒姒因為過不慣宮中生活,加之養父被太子宜臼所殺,心中憂恨,平時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艷麗迷人,周幽王發出重賞,誰能誘發褒姒一笑,賞以千金,虢國石父獻出「烽火戲諸侯」的奇計,周幽王同褒後並駕游驪山,燃起烽火,擂鼓報警諸侯一隊隊兵馬聞警來救,至時發現平安無事,又退兵回去,褒姒看見一隊隊兵馬,像走馬燈一樣來來往往,不覺啟唇而笑,幽王大喜,終回此失信於諸侯,公元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殺,褒姒被擄,(一說被殺),司馬遷說:「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知,」(《史記.周本紀》)意思是說,褒姒不喜笑,周幽王為了她一人的笑,天下百姓再也笑不起來了。
西周遂亡。
《史記.周本紀》: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
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
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
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
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第十:甄氏
甄宓,中山無極人,漢太保甄邯的後人,父親官至上蔡令。
三歲時失去父親,九歲能文識禮,看懂過去的成敗得失。
建安年,袁紹為次子袁熙取她為妻。
後來曹操與袁紹宣戰,袁熙被外調出去守幽州,甄氏獨自留在冀州。
袁紹兵敗,曹軍將冀州踏平,曹丕趁亂取她為妻,很是寵愛,之後她為丕生下魏明帝及東鄉公主。
延康元年正月,文帝稱帝,封她為文昭皇後。
漢亡之後不久,因曹丕得了新寵郭後、陰貴人,甄宓從此失意,有怨言。
文帝曹丕得知大怒,二年六月,派遣內使賜死她,葬於鄴。
曹植為了紀念她,寫了千古留芳的《洛神賦》。
甄皇後不僅賢德,而且文才出眾,留有《甄皇後詩選》,其中的《塘上行》堪稱樂府詩歌的典範,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她創造發明的「擰旋式」發型很美麗。
據載:她初入魏宮,宮中有一綠蛇,她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她仿效而梳成發型,每天皆同蛇形變化而梳發不同,取名為「靈蛇髻」。
曹植《洛神賦》中認為甄宓就是水中洛神,以曹子建的智慧能如此贊賞,可見其美艷程度必然要進前十。
Ⅱ 古代的十大美女分別是誰
中國古代十大美女,包括婦孺皆知的古代四大美女,沉魚的西施、閉月的貂蟬、落雁的王昭君、羞花的楊貴妃。
另外六位分別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馮小憐、一代妖姬蘇妲己、命運凄慘的趙飛燕、與西施比美的鄭旦、千金一笑的褒姒、因《洛神賦》被傳為「洛神」的甄氏(甄宓)。
西施
西施浣紗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
天生麗質,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
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
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
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
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
吳被滅後,越王勾踐班師回朝,攜西施以歸。
越王勾踐的夫人潛使人引出,負以大石沉於江中,曰:「此亡國之物,留之何用?」後人不知其事,訛傳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
遂有「載去西施豈無意磨凳?恐留傾國誤君王」之句。
又有言范蠡恐越王復迷其色,乃以計沉於江中,此是錯誤的說法。
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
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流傳開來。
中國歷史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因此她排第一毫無疑問。
貂蟬
貂蟬畫像貂蟬,在關漢卿的劇本里記載此女名為任紅昌,山西並州(今忻州)人。
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瞎雹旅傾城之貌。
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
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
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
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
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
二人都是好色之人。
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
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而貂蟬也跟隨了呂布。
呂布死後貂蟬不知所蹤,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只有兩個人物沒有記載去向,其中就有貂蟬。
而根據我對三國的研究,我認為貂蟬最終是跟隨了曹操,而關羽之所以後來又反叛曹操投奔劉備,就和貂蟬有關。
相傳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
這時正好王允瞧見。
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歷史上有很多關於貂蟬的傳說,而我看過的就不下十餘種版本,其中更是有傳說曹操、諸葛亮和關羽等人都被其吸引,可見其美。
位居第二,實至名歸。
王昭君
昭君畫像王嬙,號昭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
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
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
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亦有風華絕代之容,傾國傾城之貌,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
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
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於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
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
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肆啟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
她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
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
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紅顏薄命,昭君年僅33歲就香消玉損,離開人世。
昭君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
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
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絕世傾城的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
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以其美貌與貢獻,探花一位非她莫屬。
楊貴妃
楊貴妃畫像楊貴妃,原名楊玉環,唐代蒲州永樂人(山西永濟人)。
通曉音律,能歌善舞。
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為女道士,號太真。
天寶四年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
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
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
於是,百官竟相仿效。
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
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
安史之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當年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
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
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這時,被一宮娥看見。
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
因此也就有了羞花的典故。
歷史記載楊貴妃體態豐腴,很多人理解成胖。
可是一個胖女人怎能成為帝王崇愛?我猜想因為當初沒有一個詞,所以文人不知如何描寫,那個詞就是「性感」。
能與前三位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人,說明她有足夠的資本,排名第四沒有問題。
馮小憐
馮小憐可說是北齊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了,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人兒,名字緊緊跟在古代四大美女之後。
馮小憐是時代北齊後主高緯的淑妃,原是皇後穆黃花身邊的侍女,是後來才躍上枝頭作鳳凰,集三千寵愛於一身。
她的嬌媚與荒唐,使北齊帝國遭到覆亡的命運。
據《北史》記載:馮小憐「慧黠,能彈琴,工歌舞」。
是一位聰明、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子。
據有的野史筆記記載,馮小憐是一個天生的尤物,肌膚吹彈可破,吐氣如蘭。
玉體達到了最佳的黃金分割比例,曲線玲瓏,凹凸有致,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
在冬天軟如一團棉花,暖似一團烈火,懷抱就是叫人慾死欲仙的溫柔鄉;而夏天則潤滑如玉,涼若冰塊。
內挾淫技,宛若處子。
與之交接承歡,無不曲盡其妙。
使高緯這個久歷風月的人,也感到了一種新鮮無比的奇趣與快樂。
蘇妲己
妲己,為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的寵妃,人稱:一代妖姬。
傳說姓蘇,不過有關蘇的來源有不同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其父親乃是諸侯蘇護;另外一種說法是,妲己來自一個叫蘇的部落。
根據《史記》的記載,妲己是有蘇氏諸侯之女,乃一個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國色天香的美人,在商紂王徵伐蘇部落時被好酒貪色的紂王擄入宮中,尊為貴妃,極盡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紂王為博她歡顏而創,並為了討好她發明炮烙之刑。
後被周武王所殺。
趙飛燕
趙飛燕,原名宜主,江都人(今揚州),趙臨的女兒,漢成帝劉驁的皇後,能歌善舞,體態纖美,輕盈如燕,相傳其能在掌中起舞,故稱「飛燕」。
成帝時入宮,為婕妤,後立為皇後。
平帝即位後,被廢為庶人,自殺而亡。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應玄宗之詔創制「清平調三章」歌頌楊貴妃的艷美時,其中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之絕句。
可見她的美,在李白心中,佔有絕對的席位。
在中國,她與晉代綠珠、唐代楊貴妃並稱為「古代中國三大傑出女舞蹈家」。
鄭旦
影視作品裡塑造的「鄭旦」鄭旦是歷史上一位與西施齊名且同樣具有愛國情懷的剛烈女子。
鄭旦好劍,性格剛烈。
但多年來,西施是廣為人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鄭旦呢,倒是默默無聞,不為人知。
據說鄭旦和西施隔江相住,平時很少見面。
鄭旦平時聽老人們講西施長得如何如何美,心裡就暗自琢磨:自己已經長得很美了,這西施如此受人誇獎,說不定長得比自己還美,何不抽空去看看她,比比看到底誰美。
之後鄭旦和西施比美的結果人們無從知道,只是傳說中,那天,姐妹兩個手拉手來到村外的四眼井前,坐在井台上一邊說話,一邊照影。
只見水中兩對明眸,4隻鳳眼,含笑顧盼,相映生輝,把黑洞洞的井底都照亮。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鄭旦的美貌與西施不相上下。
褒姒
周幽王和褒姒,西周幽王的寵妃,生卒年不詳。
褒姒原是一名棄嬰,被一對做小買賣的夫妻收養,在褒國(今陝西省漢中西北)長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立為妃,寵冠周王宮,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對她更加寵愛,竟廢去王後申氏和太子宜臼,冊立褒姒為王後,立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嘆氣道:「周王室已面臨大禍,這是不可避免的了。」
果然不出伯陽所預料,原來褒姒因為過不慣宮中生活,加之養父被太子宜臼所殺,心中憂恨,平時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艷麗迷人,周幽王發出重賞,誰能誘發褒姒一笑,賞以千金,虢國石父獻出「烽火戲諸侯」的奇計,周幽王同褒後並駕游驪山,燃起烽火,擂鼓報警諸侯一隊隊兵馬聞警來救,至時發現平安無事,又退兵回去,褒姒看見一隊隊兵馬,像走馬燈一樣來來往往,不覺啟唇而笑,幽王大喜,終回此失信於諸侯,公元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殺,褒姒被擄,(一說被殺),司馬遷說:「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知,」(《史記·周本紀》)意思是說,褒姒不喜笑,周幽王為了她一人的笑,天下百姓再也笑不起來了。
西周遂亡。
《史記·周本紀》: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
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
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
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
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甄宓
蔡少芬飾演甄宓——電視劇《洛神賦》甄宓,中山無極人,漢太保甄邯的後人,父親官至上蔡令。
三歲時失去父親,九歲能文識禮,看懂過去的成敗得失。
建安年,袁紹為次子袁熙取她為妻。
後來曹操與袁紹宣戰,袁熙被外調出去守幽州,甄氏獨自留在冀州。
袁紹兵敗,曹軍將冀州踏平,曹丕趁亂取她為妻,很是寵愛,之後她為丕生下魏明帝及東鄉公主。
延康元年正月,文帝稱帝,封她為文昭皇後。
漢亡之後不久,因曹丕得了新寵郭後、陰貴人,甄宓從此失意,有怨言。
文帝曹丕得知大怒,二年六月,派遣內使賜死她,葬於鄴。
曹植為了紀念她,寫了千古留芳的《洛神賦》。
甄皇後不僅賢德,而且文才出眾,留有《甄皇後詩選》,其中的《塘上行》堪稱樂府詩歌的典範,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她創造發明的「擰旋式」發型很美麗。
據載:她初入魏宮,宮中有一綠蛇,她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她仿效而梳成發型,每天皆同蛇形變化而梳發不同,取名為「靈蛇髻」。
曹植《洛神賦》中認為甄宓就是水中洛神,以曹子建的智慧能如此贊賞,可見其美艷程度必然要進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