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大全 > 停河鋪四大美女

停河鋪四大美女

發布時間:2023-08-19 13:49:13

A. 贊古城美女的詩句

1. 關於古城美女的詩句
關於古城美女的詩句 1.古鎮旗袍美女的詩詞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水湄蘭杜芳,采之將寄誰。

瓠犀發皓齒,雙蛾顰翠眉。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

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2.關於古代描寫美女的詩句
描寫美女:

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3,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4,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5.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6,聘聘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7,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憶兒家。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7,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10,梨花一枝春帶雨 11,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12,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疑是仙女下凡來,回眸一笑勝星華. 14,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15,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水湄蘭杜芳,采之將寄誰。 瓠犀發皓齒,雙蛾顰翠眉。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 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16,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17,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18,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3.關於古代四大美女的詩句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沉魚之西施

浙江諸暨薴蘿村,倩女西施浣紗人。水面游魚遇她沉,吳宮王者寵伊昏。

捨身許國雪君恨,帶譽歸朝引後忖。范蠡相知攜汝去,泛舟五里隱煙雲。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落雁之昭君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沉魚之西施

浙江諸暨薴蘿村,倩女西施浣紗人。水面游魚遇她沉,吳宮王者寵伊昏。

捨身許國雪君恨,帶譽歸朝引後忖。范蠡相知攜汝去,泛舟五里隱煙雲。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落雁之昭君

王薔常嘆漢宮怨,玉女應招赴北奴。綠草青山迎漢女,

胡笳羌曲進夷屋。

單於悅後不南進,百姓歡卿消戰書。騷客詩吟落雁女,遊人留步冢青孤。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閉月之貂嬋

貂嬋拜月閉冰盤,佳麗憂民嘆國殘。王允巧施美女計,嬌娃戲弄戀美男。

若無父子爭風事,哪有群雄略土繁。巧計雖施身已賤,

良方過後國仍艱。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羞花之玉環

初嫁雖為皇子妃,鳴鍾食鼎願亦隨。明皇不忌悖倫事,瑁子無能釀是非。

妃子笑迎枝果到,祿山獻媚戰刀飛。詩人空賦長生殿,腴女無顏馬嵬縊。
4.描寫古代美女的詩句有哪些
1.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 傾國傾城貌!驚為天下人!2.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3.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4.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5.眉梢眼角藏秀氣,聲音笑貌露溫柔6.翩若驚鴻,婉若游龍7.美人既醉,朱顏酡些8.冰肌自是生來瘦,那更分飛後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1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12.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13.屆笑春桃兮,雲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14.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15.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16.裊娜少女羞,歲月無憂愁17.芳容麗質更妖嬈,秋水精神瑞雪標18.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19.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20.花心定有何人捻,暈暈如嬌靨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22.脈脈眼中波,盈盈花盛處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25.君還知道相思苦,怎忍拋奴去26.不辭迢遞過關山,只恐別郎容易、見郎難27.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香。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28.芸芸眾神贊,飄飄仙子舞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30.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31.雲一渦,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32.鳳眼半彎藏琥珀,朱唇一顆點櫻桃33.柳腰春風過,百鳥隨香走34.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遠。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35.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流36.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37.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38.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39.溫柔幾許緣何散,愛恨聲聲怨40.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41.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42.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43.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令我忘餐44.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45.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46.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47.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48.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49.榮曜秋菊,華茂春松50.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51.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52.愛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53.羨彼之良質兮,冰清玉潤54.美彼之態度兮,鳳翥龍翔55.慕彼之華服兮,閃灼文章56.其靜若何,松生空谷57.其艷若何,霞映澄塘58.其神若何,月射寒江59.纖腰之楚楚兮,回風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6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61.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62.柔橈輕曼,嫵媚纖弱63.班姬續史之姿,謝庭詠雪之態64.顧盼生輝,撩人心懷65.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66.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67.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68.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

水湄蘭杜芳,采之將寄誰69.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70.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71.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72.鏡中貌,月下影,隔簾形,睡初醒73.翩若輕雲出岫,攜佳人兮步遲遲腰肢裊娜似弱柳74.委委佗佗美也,皆佳麗美艷之貌75.丹唇列素齒,翠彩發蛾眉76.綉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77.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78.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鴻波79.秀色空絕世,馨香為誰傳?80.質傲清霜色,香含秋露華81.共道幽香聞十里,絕知芳譽亘千鄉82.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83.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輕風84.有美一人,婉如清揚85.【穆】然回首,【婷婷】玉立86.眉將柳而爭綠,面共桃而競紅87.燦如春華,皎如秋月88.漸消酒色朱顏淺,欲語離情翠黛低89.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90.盛服濃妝韶顏雅容91.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92.普天壤其無儷,曠千載而特生93.秀靨艷比花嬌,玉顏艷比春「紅」94.桃之夭夭,灼灼其華95.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96.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97.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98.螓首蛾眉,巧笑倩兮99.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100.靜若處子,動若脫兔101.冶容多姿鬢,芳香已盈路102.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103.微暈紅潮一線,拂向桃腮紅,兩頰笑渦霞光盪漾104.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105.麗質仙娥生月殿106.經珠不動凝兩眉,鉛華銷盡見天真107.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

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 初學嚴妝,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雲情意,舉措多嬌媚108.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驚鴻一曲絕,照影舞動天下,廣袖輕舒,唯留清影落人間。
5.關於描寫美女的詩句
關於描寫美女的詩句包括:

1、三國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

原文: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

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

譯文:

南方有一個美人,容貌猶如盛開的桃李。她清晨漫遊於江河北岸,晚上在瀟湘水洲棲息。

時俗總喜歡妒忌紅顏。在茫茫人世向誰開懷官齒?時光匆促轉眼又近歲末,榮華美色終將無奈地消失。

2、唐代李白《清平調詞三首(其一)》

原文: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譯文:

見雲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就是在瑤池的月光下來相逢。

3、唐代李白《怨情》

原文: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譯文:

美人捲起珠簾,深閨獨坐還皺著蛾眉。

只見玉顏上淚痕斑斑,不知她心裡究竟恨的是誰。

4、南朝陳叔寶《玉樹後庭花》

原文: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艷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譯文:

樓殿高閣前有芳林花草競相爭春,妃子們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裝打扮,更加顯出傾城之貌。妃子起初掩映著窗子,外面春光的嬌美之景無法進入她們的芳閣。但妃子一出閨閣,萬般春日麗景都失去了顏色。她們笑容可掬,盈盈走出門戶。

她們的臉就像帶著晶瑩雨露的鮮花,她們的美態就如玉樹那樣秀麗,流光溢彩,清雅別致。花兒從開放時的爭奇斗艷到枯萎的凋零是很短暫的時光,到花瓣都落光的時候一切又都歸於了平凡。

5、漢代李延年《李延年歌》

原文: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譯文:

北國有一位美人,姿容簡直是舉世無雙,她嫻雅之性超俗而出眾,不屑與眾女為伍,無人知己而獨立。

她只要對守城士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城垣失守;倘若再對君王秋波那麼一轉,國家就要遭受滅亡的災禍。

但縱然是傾城、傾國,也不要失去獲得佳人的良機——美好的佳人,畢竟是世所難逢、不可再得的啊!

6、周代無名氏《國風·衛風·碩人》

原文: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譯文:

好個修美的女郎,麻紗罩衫錦綉裳。她是齊侯的愛女,她是衛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譚公又是她姊丈。

手像春荑好柔嫩,膚如凝脂多白潤,頸似蝤蠐真優美,齒若瓠子最齊整。額角豐滿眉細長,嫣然一笑動人心,秋波一轉攝人魂。

好個高挑的女郎,車歇郊野農田旁。看那四馬多雄健,紅綢系在馬嚼上,華車徐駛往朝堂。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勞君王。

黃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盪盪。下水魚網嘩嘩動,戲水魚兒刷刷響,兩岸蘆葦長又長。陪嫁姑娘身材高,隨從男士貌堂堂!

7、宋代葉夢得《虞美人·雨後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

原文: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游絲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譯文:

落花已在風中旋舞飄飛,黃昏時偏又陰雨霏霏。清晨,庭院里一半鋪著殘紅,只有蛛絲千丈,飄盪纏繞在高高的晴空。

我盛情邀請他們在花下同游,為愛賞這最後的春光頻頻勸酒。美人啊,請你不要因著傷感而雙眉緊皺。當春歸、酒闌、人散,多情的我正不知該如何消愁。
6.有關於古代美女的名言名句 就是一個古代詩人寫了一個有關於古代美女
1.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傾國傾城貌!驚為天下人!2.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3.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4.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5.眉梢眼角藏秀氣,聲音笑貌露溫柔6.翩若驚鴻,婉若游龍7.美人既醉,朱顏酡些8.冰肌自是生來瘦,那更分飛後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1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12.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13.屆笑春桃兮,雲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14.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15.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16.裊娜少女羞,歲月無憂愁17.芳容麗質更妖嬈,秋水精神瑞雪標18.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19.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20.花心定有何人捻,暈暈如嬌靨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22.脈脈眼中波,盈盈花盛處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25.君還知道相思苦,怎忍拋奴去26.不辭迢遞過關山,只恐別郎容易、見郎難27.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香。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28.芸芸眾神贊,飄飄仙子舞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30.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31.雲一渦,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32.鳳眼半彎藏琥珀,朱唇一顆點櫻桃33.柳腰春風過,百鳥隨香走34.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遠。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35.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流36.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37.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38.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39.溫柔幾許緣何散,愛恨聲聲怨40.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41.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42.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43.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令我忘餐44.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45.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46.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47.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48.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49.榮曜秋菊,華茂春松50.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51.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52.愛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53.羨彼之良質兮,冰清玉潤54.美彼之態度兮,鳳翥龍翔55.慕彼之華服兮,閃灼文章56.其靜若何,松生空谷57.其艷若何,霞映澄塘58.其神若何,月射寒江59.纖腰之楚楚兮,回風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6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61.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62.柔橈輕曼,嫵媚纖弱63.班姬續史之姿,謝庭詠雪之態64.顧盼生輝,撩人心懷65.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66.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67.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68.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

水湄蘭杜芳,采之將寄誰69.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70.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71.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72.鏡中貌,月下影,隔簾形,睡初醒73.翩若輕雲出岫,攜佳人兮步遲遲腰肢裊娜似弱柳74.委委佗佗美也,皆佳麗美艷之貌75.丹唇列素齒,翠彩發蛾眉76.綉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77.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78.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鴻波79.秀色空絕世,馨香為誰傳?80.質傲清霜色,香含秋露華81.共道幽香聞十里,絕知芳譽亘千鄉82.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83.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輕風84.有美一人,婉如清揚85.【穆】然回首,【婷婷】玉立86.眉將柳而爭綠,面共桃而競紅87.燦如春華,皎如秋月88.漸消酒色朱顏淺,欲語離情翠黛低89.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90.盛服濃妝韶顏雅容91.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92.普天壤其無儷,曠千載而特生93.秀靨艷比花嬌,玉顏艷比春「紅」94.桃之夭夭,灼灼其華95.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96.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97.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98.螓首蛾眉,巧笑倩兮99.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100.靜若處子,動若脫兔101.冶容多姿鬢,芳香已盈路102.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103.微暈紅潮一線,拂向桃腮紅,兩頰笑渦霞光盪漾104.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105.麗質仙娥生月殿106.經珠不動凝兩眉,鉛華銷盡見天真107.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

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初學嚴妝,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雲情意,舉措多嬌媚108.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7.關於美女詩句大全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 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 李白《怨情》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 李白《長相思·其一》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 李白《妾薄命》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張九齡《感遇·蘭葉春葳蕤》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 —— 馮延巳《長命女·春日宴》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 白居易《後宮詞》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 李白《越中覽古》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 王昌齡《西宮秋怨》
8.形容古鎮的詩句
1、【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宋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憶江南·江南好】唐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3、【送人游吳】唐 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水港 一作:水巷)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4、【龍門鎮】唐 杜甫

細泉兼輕冰,沮洳棧道濕。不辭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門雪雲隘,古鎮峰巒集。旌竿暮慘澹,風水白刃澀。

胡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爾遠戍人,山寒夜中泣。

5、【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唐 高適

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不知邊地別,只訝客衣單。

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干。莫言關塞極,雲雪尚漫漫。

古鎮青山口,寒風落日時。岩巒鳥不過,冰雪馬堪遲。

出塞應無策,還家賴有期。東山足松桂,歸去結茅茨。

登頓驅征騎,棲遲愧寶刀。遠行今若此,微祿果徒勞。

絕坂水連下,群峰雲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9.描寫古代美女的詩句、詞語
這里很全

:「含詞未吐,氣若幽蘭」.

膚如凝脂,吹彈可破,如絲綢之光滑,蘆葦之柔韌!

韋庄:「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人面桃花相映紅,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

張先

雙蝶綉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香。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喬吉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拼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

夢後樓台高鎖

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

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

曾照彩雲歸

李煜

雲一糹咼,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 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 夜長人奈何!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芙蓉如面柳如眉。。雪膚花貌參差是

風吹仙炔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

日光斜照集靈台,紅樹花迎曉露開。昨夜上皇新授菉,太真含笑入簾來。

錿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輕羅小扇撲流螢。。。。

娉婷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B.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四大名妓是誰

四大才女:

千載名女 卓文君

卓文君,西漢臨邛人,漢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家中富貴。她是卓王孫之女,喪夫後家居。許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能彈琴作詩,卓文君從中領會到他的才華和情感,一心相愛。司馬相如家裡一無所有,卓文君隨他私奔後,就開了個酒鋪,親自當掌櫃,文君當壚賣酒,相如則作打雜,不怕人譏笑。後卓王孫礙於面子,接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後來司馬相如終於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則流行民間,並為後世小說、戲曲所取材。

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艷,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傳為千古佳話。流傳於世的還有那首著名的《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頭吟》:「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御溝止,溝水東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桿何裊裊,魚兒何徙徙,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和凄怨的《訣別書》:「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記》的唱詞,說的是蔡怕偕中狀元後,不認發妻趙五娘,別娶丞相之女,可說是厚誣古人。東漢時根本沒有狀元,也沒有別娶丞相之女這回事。對此南宋陸游曾感嘆系之他說:「身後是非誰管得,隔村聽唱蔡中郎。」

蔡邕不可能中狀元,但他的才學在當時得到舉世公認卻是事實。漢靈帝時、他校書東觀,以經籍多有謬誤,於是為之訂正並書寫鐫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學門外,當時的後生學子都就此石經校正經書,每日觀覽摩寫的不絕於途。這些石碑在動亂中,在洛陽大火中受到損壞,經過一千八百多年,洛陽郊區的農民在犁田時掘得幾塊上有字跡的石塊,經人鑒定就是當年蔡邕的手書,稱為「熹平石經」,現在珍藏在歷史博物館中。

蔡邕是大文學家,也是大書法家,梁武帝稱他:「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當代史學家範文瀾講:「兩漢寫字藝術,到蔡邕寫石經達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飭而不刻板,靜穆而有生氣。除《嘉平石經》外,據傳《曹娥碑》也是他寫的,章法自然,筆力勁健,結字跌宕有致,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還精於天文數理,妙解音律,在洛陽嚴然是文壇的領袖,像楊賜、玉燦、馬月碑以及後來文武兼資,終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經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請教。

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可惜時局的變化,打斷了這種幸福。

東漢政府的腐敗,終於釀成了黃中軍大起義,使豪強地主為代表的地方勢力擴大。大將軍何進被宦官十常侍殺後,董卓進軍洛陽盡誅十常侍,把持朝政,董卓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刻意籠絡名滿京華的蔡邕,將他一日連升三級,三日周歷三台,拜中郎將,後來甚至還封他為高陽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勢力的聯合反對,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董卓被呂布所殺。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請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漢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馬日碑更說:「伯喈曠世逸才,誅之乃失人望乎?」 但終免不了一死,徒然的給人留下許多議論的話題,說他「文同三閭,孝齊參騫。」在文學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參和閡子騖,當然講壞話的也不少。

董卓死後,他的部將又攻佔長安,軍閥混戰的局面終於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迴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

這心境是可以想像得到的,當初細君與解憂嫁給烏孫國王,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總算是風風光光的占盡了身份,但由於是遠適異域,產生出無限的凄涼,何況蔡文姬還是被擄掠呢!飽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來,這年她二十三歲,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中,她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當然她也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在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經基本掃平北方群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後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上宰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氣的時侯,就能想到過去的種種,尤其是在志得意滿的時侯,在這回憶中,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對他的教導,想至、老師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當他得知這個當年的女孩被撈到了南匈奴時,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要把她贖回來。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現在一旦要結束十二年的膻肉酪漿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力的左賢王,和天真無邪的兩個兒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十二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後,每於月明之夜卷蘆葉而吹笳,發出哀怨的聲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為當地經久不衰的曲調。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箏來彈奏《胡笳十八啪》非常盛行,據傳中原的這種風尚還是從她最後一個丈夫董祀開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唐朝人李頎發出這樣的感慨。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該享有的,在她卻不能兩全。

蔡文姬在周近的衛護下回到故鄉陳留郡,但斷壁殘垣,已無棲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這年她三十五歲,這年是公元208年,這年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坎坷的命運似乎緊跟著這個可憐的孤女,毫不放鬆。就在她婚後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當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驛使坐�惶茫�懿傯�擋濤募�蠹��栽謐�乃擔骸安灘�芍��諭猓�罹�陸苑縹潘�牟琶��裎�罹��� ?

蔡文姬走上堂來,跪下來,語意哀酸的講清來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嘆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為之奈何?」蔡文姬懇道:「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一命乎?」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於是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追迴文狀,並寬有其罪。

蔡文姬自朔漠歸來以後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就蔡文姬而言,飽經離亂憂傷,已經是殘花敗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兩個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是一位自視甚高的人物,對於蔡文姬自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於丞相的授意,只好免為其難地接納了她,董祀犯罪當死,何嘗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產生的叛逆行為所得到的結果呢?蔡文姬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勁,要為丈夫開脫,終於以父親的關系,激起曹操的憐憫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開始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後,曹操狩獵經過這里,還曾經前去探視。

相傳,當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文學也是振古爍今的,這樣的人就特別的愛書,尤其是難得一見的書,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當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立即說:「既然如此,可命十名書吏到尊府抄錄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 「妾聞男女有別,禮不授親,乞給草筆,真草唯命。」這樣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滿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見蔡文姬的才情。

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

蔡文姬一生三嫁,在被掠到南匈奴之前,曾遠嫁河東衛家,衛家是河東世族,她的丈夫衛仲道更是大學出色的士子,夫婦兩人恩愛非常,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兒半女,衛家的人又嫌她剋死了丈夫,當時才高氣傲的蔡文姬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離開衛家回到老家。她最後嫁給董祀,也生有一兒一女,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為妻。

關於她的婚姻,丁廙在《蔡伯喈女賦》是這樣說的: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

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

參過庭之明訓,才朗悟而通雲。

當三春之嘉月,時將歸於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

羨榮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於余年。」

盛稱蔡文姬的資質與修為,想不到一個博學多才的好女子,命運是如此凄慘,婚姻生活如此不幸。蔡文姬一生坎坷,大致已如上述。有人認為:蔡文姬受辱虜庭,誕育鬍子,文辭有餘,節烈不足,又另當別論。

千古才女----李清照

一對描金彩繪龍鳳喜燭,插在修長的美人型燭奴上,它的光焰歡快地跳躍著。兩盞垂著金色流蘇的八角薄紗大紅宮燈,懸在屋中央,把洞房四壁映成了一片緋紅。新人靜靜地坐在妝台前,綉紅的大紅蓋頭把她和周圍的一切隔開了,眼前只是一片紅色的神秘的朦朧。新娘名叫李清照,是宋徽宗時禮部員外郎李格非的女兒。就要為人之婦了,她不由想到,十八年恬靜的閨閣生活,一晃眼就過去了。還是攀坐在父親膝頭的年齡,上百首古詩就已能琅琅上口,到了少女時期,執筆屬文,展卷吟詩,更是錦心綉口,吐屬風流。她一天天長大,在婷婷玉立的風姿之外,更多了一層至誠淳樸的書卷氣。她以王獻之的字帖學書,寫得一手秀麗的小楷,鐵劃銀鉤;她對前朝李思訓、王維的金碧、水墨兩大畫派都十分酷愛,也常常研朱揮毫,作幾幅翎毛花卉。她通音律,早在兒時就已學會撫琴;她父親常對她母親感嘆:「我的清兒若是個須眉男子,采芹入泮,怕不象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現在她就要成為吏部侍郎趙挺之的兒媳,青年大學生趙明誠的妻子,她不由感慨系之。正是冬天,一個丫環特地送來一枝梅花,拜過天地,喝過交杯酒,她和趙明誠入了洞房。

趙明誠酷好金石,在攻讀經史之餘,對於彝器、書帖、字畫,每每刻意搜求。晃眼婚後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李清照對於金石學也有了濃厚的興趣,幫助丈夫考證、鑒別。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愈來愈深,趙明誠在大學讀書,每月朔、望才能請假回來,盡管同在一個汴京城中,李清照仍覺得如隔迢迢雲漢,半月一次的相逢,也當做一年一度的七夕。

這天是上元佳節,正好也是趙明誠回家的日子,趙明誠剛在書房中坐定,丫環來報,有一位大學來的青年公子求見。當那公子走進書房,但見他頭戴綉花儒巾,身著湖色棉袍,足登粉底緞靴,眉清目秀,風度翩翩。趙明誠連忙起坐,動問尊姓大名。那書生舉止瀟灑,還了一揖,答道:「小生與兄素有同窗之誼。半月不見,吾兄為何如此健忘?」趙明誠醒過神來,不覺哈哈大笑,一把扯過女扮男裝的妻子。吃過午飯後,男裝的李清照帶著丫環,隨著趙明誠穿街過巷,來到全城的中心大相國寺。游過了大相國寺,蜇進一家外灶內堂的小吃鋪里,趙明誠專揀那市井之人慣吃而李清照見也沒有見過的小吃,讓李清照都嘗一點,然後又在流浪藝人的擔子上買了些小泥人之類的玩物。大家閨秀出身的李清照第一次走上街頭,自然是格外新奇,格外快活。

歲月就這樣無憂無慮地過去了。

不料,趙挺之與李格非都因得罪權臣蔡京而罷官,趙挺之在一波三折的政治斗爭中死去,趙家父死家敗,心寒已極,趙明誠與李清照離開汴京,回到趙明誠的故鄉青州。趙明誠性情淡泊,屏居鄉里後,更加潛心於金石書畫的搜求研究,家中原有的一點積蓄,除了衣食所需之外,幾乎全用於搜求書畫古器。前幾年趙明誠剛出仕時,就對李清照說過:「寧願飯蔬衣簡,亦當窮遇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李清照深深理解丈夫的志趣,把他這種愛好,比作杜預的「左傳」癖和王維的「書畫」癖,李清照千方百計宿減衣食的支出,自己以荊釵布裙,代替了明珠翠羽,而每得一帖罕見的古書、名畫或彝鼎金石,夫婦二人便共同校勘、鑒賞、整集簽題,指摘暇疵,其樂融融李清照在史事上的博聞強記,甚至超過趙明誠,令趙明誠贊嘆不已,歡喜不已。

有時夫妻倆也談論詩文。一天,趙明誠說道:「我就喜歡你那些『驚起一灘鷗鴛』,『夾衫乍著心情好』,『梨花猶謝恐難禁』一類句子,彷彿不經意為之,可是我苦苦尋思,卻總也想不到,道不出。若刻意斧鑿,反倒弄巧成拙。」李清照說道:「我幼年弄筆之初,常聽父親說:『文不可苟作,誠不著焉,則不能工。且晉人能文者多矣,至劉憐酒德頌,陶淵明歸去來辭,字字如肝肺出,遂高步晉人之上,其誠著也。』古人雲:言為心聲。樂府詩詞並著,講究詞隨意發,情景交融。或吟或唱,均可使人心動情隨。若刻意雕琢,工求纖麗,就味同嚼蠟了。」

接著兩人又討論起本朝的詞家柳永、蘇軾、王安石。李清照認為柳永詞的缺點是:多寫風塵浪子,詞語塵下。蘇軾的詞是:只可稱為句讀不茸之詩,卻不可稱之為詞,是念得唱不得的。王安石、曾鞏的詞則更是讀也讀不得。

光陰荏苒,在一個秋風蕭瑟,桂子飄香的時節,趙明誠得到友人劉跋的書信,約他到泰山訪古,李清照無法隨他一起去泰山,就幫丈豐打點行囊,備下菜食,為丈夫餞行,席上李清照在一幅錦帕上寫下了為趙明誠送別的一闋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占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趙明誠讀了此詞,就把登泰山、訪古碑的心思,減去一半;人雖離家愈來愈遠,心卻愈來愈近,身還未到泰山,心卻早已在計算歸期了。

趙明誠與李清照結婚二十六年了,二十六年來,政局一直處在急劇的變化和動盪之中。宋徽宗是一個有藝術才華的皇帝,除了篤信道教外,還擅長書、畫、樂、舞,喜歡醇酒、美人。精神上的奢靡,必須有物質上的奢靡作後盾,於是蔡京專門派人到全國各地搜羅名花、奇石、佳樹、珍玩運到京都,供他觀賞。運送這些花石樹木的車船,便稱為「花石綱」。「花石綱」所經之處,民夫蝟集,錢谷一空。徽宗又在都城內興建祭祀用的「明堂」,安放九鼎用的「九成宮」和供游賞的,「延福宮」,窮極奢麗,激起各地起義,金軍南下,北宋滅亡,宋室南渡,趙構成了南宋的第一個皇帝,定國號「建炎」。

已是建炎三年,趙明誠被朝廷罷去江寧太守的職務,夫妻兩人乘船決定到洪州暫住,一路行來,兩人談論的都是國家興亡。李清照說道:「皇皇華夏,自古不乏英雄豪傑。

就說我們大宋吧,這幾年,出了多少忠肝義膽之士!李綱李樞相以文臣而兼武事,受命於危難之際;宗澤宗留守以孤軍扼守危城、彌留之際高呼渡河;就拿那位年輕的太學生陳東來說,以書生而赴國難,幾次伏闕上書,終至被朝廷斬首。丹心碧血,浩氣長存。」

趙明誠續道:「古代蜀國望帝禪位出奔,還日夜思念故國,化為啼血的子規。如今,二帝蒙塵,神州板盪,又有誰思念我們這風雨飄搖的故國呢?」

船隊已進入和州境內,李清照指著北岸向西的一道水流對趙明誠說:「那就是霸王自刎的烏江啊!你剛才說得好,望帝懷念故國,化作子規,啼血哀嗚,就是那漫山遍野的杜鵑,也變作了他的滿腔碧血!楚霸王逐鹿敗北,無顏見江東父老,寧肯一死以謝天下。這比起那棄天下百姓於不顧,苟且偷生,偏安一隅的人,要有氣節的多!」言罷,禁不住擊打船上的桅桿,放聲吟道: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就在同一年,再赴建康任職的趙明誠死在剛上任不久的太守府中,李清照趕到建康,為趙明誠營葬,終於支持不住,猝然病倒。趙明誠死了,李清照的愛情與希望跟著死去,她多麼渴望在九泉之下追到趙明誠,然而她還必須活著。她把哀怨而失神的目光投射在床頭一卷卷書冊上,一個意念愈來愈鮮明地在心頭升起,為趙明誠整理他所寫的有關為金石彝器考證文章,因為這些金石彝器是夫婦兩人二十九年來共同歡樂的源泉。

又是五年過去了,李清照帶著他們夫婦殘存的書畫、金石、碑帖和趙明誠的一些手稿,流徒東西各地,先後到了越州、台州、溫州、衢州,最後到了杭州。

又是兩年過去了,再過一天就是上元佳節,隔壁鄰家的院子里傳來陣陣的笛聲,夾雜著江南水鄉的蓮歌漁唱,李清照掀簾走進屋內,只見條幾上的古瓶里,斜插著幾枝梅花,地上的火盆里炭火正旺。這些使李清照豁然想到三十幾年前的新婚之夜,也是通紅的炭火,也是清香的梅花。鄰家的笛聲停了,傳來幾個少女的說笑,李清照來到窗前向那邊望去,只見三四個十六七歲的少女插著滿頭珠飾兒,戴著鋪翠小冠兒,紅妝艷裹,立在殘雪的院子里,准備去看上元的花燈。三十多年前,中州盛日,汴京街頭,在她們這樣年齡,她也曾換了男裝,和丈夫一道去觀燈夜遊的,李清照想得呆了。李清照轉過身來,默默地從書架上取了趙明誠的手稿,放在書案上,戀戀地撫摸著那經自己補充謄錄的趙明誠手稿,閉上眼睛,流下兩行清淚。城中遠處,隱隱傳來鞭炮的僻啪聲和孩子的歡笑聲,夜已深沉,李清照取出一幅素箋,反復沉思吟詠,寫出:

永遇樂·元宵

「落日熔金,暮雲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翠,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低下,聽人笑語。」
秋風瑟瑟,秋雨瀟瀟,又是八月。經過幾年的辛勤工作,李清照將趙明誠研究金石的遺稿一一校正謄錄,又作了些增補,全文用細宣工楷謄寫,全部竣工。這天下午,李清照親手在素絹封面上恭楷寫下:

金石錄(三十卷)

宋秘閣修撰,知湖州事,東武趙明誠撰。

寫完後叫丫環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寶預備好,擺到院子里菊花畦邊。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箋用鎮紙壓著,端起酒杯,前塵往事,驀地升上心頭,她接過把三杯酒傾在地上,說道:「明誠,我們夫妻慘淡經營幾十年的金石書畫,一毀於戰火,再毀於盜寇,如今已所剩無幾了。今後,我活一日,便與這些書畫廝守一日,你就放心吧!也許,那些被毀的書畫,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愛惜,不肯讓它留在人間吧!如果是那樣,我也就心安了……。」然後回屋寫起金石錄後序來,在金石錄後序中她最後寫道:

「嗚呼!余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了,人得之,又胡足道!」

寫完這篇後記,已是黃昏時分,她獨自倚著窗兒,恰見一群歸雁,掠過長空:一隻孤雁,遠遠尾隨在後。不多時,淅淅瀝瀝,又下起小雨來,無限孤寂、悲凄、痛楚,抑鬱之情從心頭湧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奮筆疾書: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死於哪年已不可考,她的傳世之作是漱玉詞,基本屬婉約派,由於她一生經歷比晏幾道、秦觀等更艱苦曲折,加上她在藝術上的力求專精和在文藝上的多方面才能,詞的成就超過了他們,她後期的詞還兼有豪放之長。她的思項羽詩和「南渡衣冠思王導,北來消息少劉餛。」的詩句反映出她憂國憂民的情懷。

一代女文豪班昭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學淵源,尤擅文采。她的父親班彪是當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宮,教授皇後及諸貴人誦讀經史,宮中尊之為師。

班昭十四歲嫁給同郡曹世叔為妻,所以人們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以個性而論,曹世叔活潑外向,班昭則溫柔細膩,夫妻兩人頗能相互遷就,生活得十分美滿。

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現在幫她的哥哥班固修前漢書,這部書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正史中寫的較好的一部,人們稱贊它言賅事備,與史記齊名,全書分紀、傳、表、志幾類。還在班昭的父親班彪的時候,就開始了這部書的寫作工作,她的父親死後,她的哥哥班固繼續完成這一工作。班固,字孟堅,九歲能作文,稍大一點,博覽眾書,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前漢書時,卻因竇憲一案的牽連,死在獄中,班昭痛定思痛,接過亡兄的工作繼續前進。

好在班昭還在班固活著的時候就參予了全書的纂寫工作,後來又得到漢和帝的恩准,可以到東觀藏書閣參考典籍,所以寫起來得心應手。

前漢書出版以後,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學者爭相傳誦,前漢書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這兩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長班固死後獨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謙遜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學問十分精深,當時的大學者馬融,為了請求班昭的指導,還跪在東觀藏書閣外,聆聽班昭的講解呢!

班昭還有一個兄弟是班超,我們現在常用的兩個成語「投筆從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語演化而成的,反映出他的智勇過人,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遠侯,拜西域都護,揚漢威直至中亞細亞三十年之久。

漢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兒子班勇隨安恩國入貢的使者回到洛陽,帶回他給皇帝的奏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人玉門關。謹遣子勇,隨安西獻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其目見故土。」表達出一種濃郁的葉落歸根的思想,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後,三年後朝廷仍不加理會。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對年已七十,客居異鄉的哥哥班超,產生一股強烈的的依戀、憐憫心情,於是不顧一切地給皇帝上書:

妄同產兄西域都護,定遠侯超,幸得以微功得蒙重賞,爵列通候,任二千石,天恩殊絕,誠非小臣所當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軀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會陳睦之變,道路隔絕,超以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固其兵眾,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詢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發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其全力,以報答天恩,迫子歲暮,犬馬齒索,為之奈何?

蠻夷之性,悼逆侮老,丙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好究之原,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感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超之氣力,不能從心,便為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棄忠臣竭身之用,誠可痛也!故超萬里歸誠,自陳苦急,延頸逾望,三年於今,未蒙省祿。

妾竊聞古者十五受兵,六十還之,亦有休息不任職也。緣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萬國之歡心,不遺小國之臣,況超得備候伯之位,故敢觸死為超求哀,乞超余年,一得生還;復見闕庭,使國家永無勞遠之慮,西域無倉猝之憂,超得長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急。

班昭代兄上書,說得合情合理,絲絲人扣,漢和帝覽奏,也為之戚然動容。特別是文中的最後兩句,引用周文王徐靈台,掘地得死人之骨,而更葬之。魏文侯之師田子方,見君棄其老馬,以為少盡其力,老而棄之,非仁也,於是收而養之。兩則故事明諷暗示,漢和帝認為不再有所決定,實在愧對老臣,於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護,接替班超。

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

任尚抵達任所,班超一一予以交代完畢,任尚對班超說:「任重慮淺,宜有以海之。」希望班超對他治理西域一些忠告,班超語重心長地說:「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而蠻夷懷鳥獸之心,難養易敗。今君性嚴急,水清無大魚,察政不得嚴苛,宜盪佚簡易,寬小過,總大綱而已。」但班超走後,任尚私下對親信說:「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任尚不能借重班超的經驗,竟以嚴急苛虐而失邊和,這是後話。

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陽,拜為射聲校尉,他離開西域疏勒時本已有病,來不及和妹妹好好地聊聊,加以旅途勞頓,回家一個月就病逝了,班昭無言以對。

班昭以她的文采,完成了哥哥班固的前漢書打動漢和帝的心,使哥哥班超回歸洛陽。班昭的文采還表現在她寫的女戒七篇上。

七戒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

C. 昭君墓的人物事跡

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地知道王昭君的故事,都知道這位奇女子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歷史上把這四大美女分別比喻成落雁,傳說昭君出塞路途中,遇到遠歸的大雁,大雁看到如此美貌的女子,驚呆了,忘記了飛翔,於是,從空中掉了下來。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秭歸肯人氏,就是現在湖北省秭歸縣。西漢元帝時,昭君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所謂「良家子」,指的不是醫、巫、商賈、百工出身。「掖庭」就是後宮,昭君入掖庭後級別是「待詔」,「待」是等待的待字,「詔」是言字旁加一個召見的召,由字面上理解,她的地位是比較低的。
史書記載,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王昭君既然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卻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
關於這一點還有一段傳說: 相傳漢宮畫師毛延壽給後宮美女畫像,元帝通過畫像選召宮女,對一般宮女來說,她們入後宮後最大的心願就是得到皇上的恩典,在後宮爭得「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的優勢,因此她們紛紛用財物賄賂毛延壽,請他們把自己畫漂亮些。毛畫師受人吹捧慣了,而昭君對這種不正之風深有不滿,沒有賄賂毛延壽。於是,畫師便在昭君畫像的眼角底下點了一顆「傷夫落淚痣」,大家可別小看這顆痣,在2000多年前的封建觀念中,人們認為有這種痣的女人是丈夫的剋星,作為封建君主,當然不可能寵幸這樣的女子了。這樣,昭君便沒有機會受寵了。但是,當漢元帝看到昭君本人,發現她並沒有那顆「傷夫落淚痣」時,追悔莫及,可惜一切已成定局,無法挽回,只好作罷。 公元前33年,昭君為了漢匈兩族的團結友好,請求出行,充當漢族的「和親使者」,出嫁到塞北,戶負起進行交給她的為鞏固和加強漢匈兩族團結友好的重大政治使命,為民族友好作出了傑出貢獻。在歷史上出塞和親的女子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是位高身貴的宗教室公主,但是,她們的事跡,絕大多數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大家都知道昭君的丈夫是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單於就是「王」的意思。
昭君從一個漢宮宮女變成匈奴的閼氏的原因是:匈奴是游牧在蒙古高原最早的少數民族,它是古葷粥(xūn yù)即嚴狁(xiǎn yǚn)的後裔,秦漢初之際,匈奴首領冒頓單於統一各部,統一大漠南北廣大地區。
漢初,不斷騷擾漢朝北部邊界一帶。由於當時西漢政權初建,國力微弱,再加上「異姓諸王」努力的存在,中央集權還沒有鞏固,不足以和匈奴對抗。公元前200年,高祖劉邦,發兵30多萬抗擊匈奴,不想被匈奴40萬精兵圍困在平城白登陸山,就是今天山西省大同市郊外,長達7天7夜,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登山之圍」。面對困境,劉邦採納謀士陳平的計策,向單於的瘀氏,就是妻子,賄賂珠寶,才得以逃脫。
白登山之圍後,劉邦派劉敬前往匈奴去結和親之紙,在此後的六七十年間,和親成為漢朝對待匈奴的一種政策。
漢武帝時期,國力充實到足以抗拒匈奴的時候,便開始採取積極的戰爭方針對抗匈奴,公元前133年和前121年兩次決定性的出擊,使匈奴大敗而歸。
張騫出使西域後,西域各國紛紛歸附西漢,共同攻擊匈奴。而在匈奴貴族集團內部為爭奪「單於」這個最高的統治權力,出現了分裂與內訌,最終分裂為南北匈奴兩去,就是「郅支單於」和「呼韓邪單於」。呼韓邪單於和政敵爭壓最高統治權,兩次被近出走。面對這樣的局面和困境,呼韓邪單於想到了如果依靠漢朝中央政府的幫助,也許能給自己打出一條政治出路,平定郅支,統一匈奴,扭轉局面,但是,等到漢朝消滅了郅支單於之後,呼韓邪單於下場就像郅支單於一樣局勢促使他進一步倒向漢朝。
從公元前49年開始,呼韓邪單於先後三次入漢朝,求見元帝,表示「願婿漢室以自親」,得到元帝恩准。元帝將後宮待詔王昭君許配給呼韓邪單於為妻,封號「寧胡瘀氏」,於是就有了千古美談「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這一歷史事件在漢匈關繫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它結束了漢匈兩族159多年的敵對狀態,把深受戰爭煎熬折磨的兩族人民從戰爭的火坑裡挽救出來,使兩族轉入和平友好的關系。政治方面,匈奴接受漢朝中央政權的領導,打破了舊的歷史格局,促成了塞北與中原的統一。而在經濟文化方面,漢匈「關市」暢通,促進交流,匈奴人從漢人那裡學會了計算和登記的方法,還學會了建築和打井;漢族文化也同樣受到了匈奴文化的影響,比如漢朝政府和民間養馬業的空前發達,就和匈奴馬匹的大量輸入,養馬技術的傳授分不開。 對於兩族的人民,和平就是一切,昭君出塞,單於附漢為他們帶來了和平與富足。
《漢書》記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呔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這段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百姓安居樂業,生產發展的幸福圖景。 所以,用歷史唯特主義的觀點看待這一歷史事件,就是它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反映了人民和平安定的願望,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緩和並穩定了民族關系,在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 這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昭君出塞和親,是當時漢匈雙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漢元帝為紀念這次和親,改元為竟寧,意為和平安寧。呼韓邪單於把昭君封為寧胡閼氏,即胡漢友好皇後。匈奴呼韓邪單於歸漢和昭君出塞,也反映了當時各族勞動人民的共同願望和要求。在呼和浩特市附近的漢城和包頭市附近的西漢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單於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單於天降」等瓦當和「單於和親」4字磚,以及「單於和親」、「千秋萬歲」、「安樂未央」12字磚說明長城沿線各族人民對和親和昭君出塞的熱情頌揚。昭君出塞和親,播下了漢匈和平睦鄰的種子,這顆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對以後漢族與北方各兄弟民族的團結友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不幸的是,王昭君與呼韓邪單於結婚僅兩年,呼韓邪單於就去世了。她和呼韓邪單於生了一個兒子,名叫伊屠智牙師。呼韓邪單於死後,昭君又依據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習俗,改嫁呼韓邪單於第一閼氏所生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昭君與雕陶莫皋生有兩女,長女名叫須卜居次,即須卜公主,小女名叫當於居次,即當於公主。
昭君和呼韓邪單於結婚時,年齡大約20歲左右,估計在新莽年間(公元前9年~23年)去世。據敦煌發現的唐代《王昭君變文》記載,昭君去逝後,埋葬儀式按匈奴習俗進行,非常隆重。棺槨穹窿,更別方圓。醞五百瓮酒,殺十萬口羊,退犢燖馳,飲食盈川,人倫若海。一百里鋪氍?毛毯,踏實而行。五百里鋪金銀胡瓶,下腳無處。單於親降,部落皆來,傾國成儀,乃葬昭軍(君)。漢孝哀皇帝(公元前6年~1年)也差使楊少征前往單於處弔唁。隆重的葬儀,反映了匈奴對昭君的懷念和對漢匈和親的肯定態度。 昭君出塞後60年,是漢匈和睦相處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區在內的整個漠南和平發展的60年,出現了牛馬布野人民熾盛的繁榮景象。飽經戰亂之苦後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漢匈各族人民,深深地愛戴著王昭君。民間傳說,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韓邪單於。她出塞時,和呼韓邪單於走到黑河邊上,只見朔風怒吼,飛沙走石,人馬不能前進。昭君款款地彈起了她所帶的琵琶,頓時狂風停止呼號,天上彩霞橫空,祥雲繚繞,地下冰雪消融,萬物復甦。一會兒,遍地長滿了鮮嫩的青草,開遍了絢麗的野花。遠處的陰山變綠了,近處的黑水澄清了。還飛來了無數的百靈、布穀、喜鵲,在她(他)們頭頂上盤旋和歌唱。單於和匈奴人民高興極了,於是就在黑水邊定居下來。後來,王昭君和單於走遍了陰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裡,哪裡就水草豐美,人畜兩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劃,地上就會出現一條玉帶般的河流和片片綠茵茵的嫩草。昭君還從一個漂亮的錦囊里取出五穀種子,撒在地下,於是就長出了五穀雜糧。昭君去世時,遠近的農牧民紛紛趕來送葬,他們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地壘起了昭君墓。傳說昭君墓一日三變,「晨如鋒,午如鍾,酉如樅」。就是說,昭君墓早晨猶如一座山峰,中午猶如一座鼎鍾,黃昏時猶如一棵雞樅(傘菌科圓錐形菌綱植物)。

D. 古代四大美女是誰

楊貴妃:(719~756)
唐代蒲永樂人(今山西永濟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西施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盡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嬋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西施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

施夷光世居諸暨薴蘿山(亦名羅山)下薴蘿村(今諸暨市城南浣紗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其父賣柴,母浣紗,西施亦常浣紗於溪,故又稱浣紗女。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淅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與范蠡設計策,「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准備送於吳王,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於是,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和步履、禮儀等。

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一舉指,一投足,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然後,又給她製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吳亡後,相傳西施隨范蠡駕扁舟,泛五湖,不知所終。

在西施由越入吳的路線上,南自諸暨,北迄蘇州,所在均有西施遺跡。諸暨薴蘿山麓、浣紗江畔尚存浣紗石、浣紗亭、西施灘、西施坊,西施殿等古跡。

西施有「沉魚」之貌,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被她的美麗吸引,看得發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所以後世用「沉魚」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為先。國色天香四大美女,西施居首。西施幼承浣紗之業,故世稱「浣紗女」。

後人為紀念這位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絕代佳人,就在薴蘿山下修建了西施殿。唐開成年間(公元836-840 年)著名詩人李商隱寫下「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的詩句;稍後,女詩人魚玄機又有《西施廟》詩。這些是目前能見到的關於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明代,西子祠曾具相當規模。此後屢興屢廢。現在的西施殿位於浙江諸暨,1990年落成,景區佔地5000平方米,由門樓、西施殿、古越台、鄭旦亭、碑廊、紅粉池、沉魚池、先賢閣等景點構成。西施殿景區在重修過程中還從民間徵集了12000餘件從老式民居上拆下來的古建築構件, 其中包括梁、柱、門、窗、牛腿、擎枋、斗拱、雀替等等,這些木、石構件雕刻精美,工藝水平高超,大大增強了西施殿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觀賞價值,使它更具有了濃厚的地方特色。

西施故里的另外一種說法:

說到西施故里,一般人都會說是諸暨,但事實上,真正的西施故里是在蕭山臨浦鎮。古代,沿浦陽江有「上諸暨」和「下諸暨」之分,西施出生在下諸暨,下諸暨即浦陽江下游之地。秦時置諸暨縣包括這兩部分,西漢時把下諸暨單獨置縣,稱「余暨」,三國吳時改稱「永興」,唐天寶元年正式改名為「蕭山」,一直沿用至今。西施的故里雖在今蕭山縣境內,但它屬諸暨縣故地,所以人們習慣上稱西施為諸暨人。歷史上臨浦行政區劃確實多變,自古以來,臨浦鎮歸蕭山和諸暨兩地共同管轄。尤其是鎮上山陰街,自古就有「山陰不收,會稽不管」之說。再如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當時籍貫越州(紹興)永興人,永興即蕭山。蕭山解放以前一直隸屬於紹興,後改屬杭州。現就有許多書籍說賀知章是杭州人了。從事實上講賀知章是蕭山人,當然也是杭州人。但從文化這個角度上講說他是紹興人更加合適。因此關於西施故里的考辨也就可以解釋。西施是諸暨人,也是臨浦人,只是當時的臨浦屬諸暨管轄。

關於浣紗溪:

相傳當年西施入吳時,由范蠡陪同,舟從越國會稽出發,順西小江而行,過薴蘿山來到這里。此時已近黃昏,西施望著夕陽西下的家鄉,想著自己背井離鄉,前往吳國,將委身於吳王,便淚流不止。范蠡深知西施的心情,於是決定在此停泊一宿。當時正值夏末秋初,江南天氣依然炎熱,俗稱「秋老虎」。西施為了潔身自爽,欲留清白於此,便在兩水交匯的潭中沐浴。從此,這里的潭、橋、路都貫上了「浴美施」三個字。浣紗溪東的薴蘿山,主峰海拔127米,系會稽山余脈,乃越地之正宗。蒼翠挺拔,別具風姿。山上有紅粉石,據說手在石上一抹,會抹下些許紅粉來。在薴蘿山下,浣紗溪西岸,有西施廟,此廟原先是西施宅,南宋才改為西子祠。鄉人祀西施為四十八村之土穀神,一直俗呼「(先施)娘娘廟」。廟坐西朝東,面對薴蘿山,建築規模現仍清晰可辨,有殿五楹,余屋三楹,演台一座。廟前有薴蘿亭,臨溪。亭前有小橋,具江南水鄉的建築風格。浣紗溪畔還有范蠡庵、起埠廟。范蠡庵鄉人稱日思庵,以范蠡在此訪得西施,有功於越,鄉人思之,故名。起埠廟又稱後江廟,相傳越滅吳後,西施與范蠡歸越隱居,在此棄舟上岸,故稱起埠廟。薴蘿村附近還有施家渡,相傳是當年西施回越都的下船處。現有施姓在此聚族而居,殆為西施所居村的施姓後裔。這不僅僅是傳說,蕭山臨浦的西施古跡,至今猶存。據明·嘉靖《蕭山縣志》(寧波天一閣藏本)載,北宋太平興國三年,蕭山就有薴蘿鄉西施里的建制。該志所附的《縣境之圖》,明白地標繪了薴蘿山在蕭山臨浦施家渡。

臨浦是杭州「一主兩副六組團」之臨浦組團中心區域,是浙江省中心鎮,全國小城鎮改革試點城鎮,蕭山南部經濟、商貿中心,第二大中心鎮。早在宋代就形成集市,曾是「浙江六大米市」之一,自古商貿發達,物資繁盛。臨浦人傑地靈,現代歷史演義家蔡東藩在這里教書育人,著書立說;還有追隨孫中山的湯壽潛及老一輩革命家俞秀松等都留下了歷史的足跡。這里還有峙山、茅潭江等秀山勝水,構成了臨浦典型的「魚米之鄉」。如果西施故里的名稱能還臨浦,對提升臨浦的城市品牌以及知名度有著非常大的意義,對杭州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次鞏固與升華。投資1000萬的西施文化公園已在2004年底建成使用,內有西施系列浮雕,西施薴蘿村、日思庵等建築,佔地共75畝。臨浦在積極努力保護與發掘西施文化遺產。

王昭君wánɡ zhāo jūn 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盡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嬋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王昭君於公元前52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雲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京。其父王穰雲:「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無奈聖命難違。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淚別父母鄉親,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歷時三月之久,於同年初夏到達京城長安,為掖庭待詔。傳說王昭君進宮後,因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盡召後宮妃嬪,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應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豐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後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並親自送出長安十餘里。王昭君在隊隊車氈細馬的簇擁下,肩負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歷時一年多,於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並被封為「寧胡閼氏」,意為匈奴有了漢女作「閼氏」(王妻),安寧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於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居次」意為公主)。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於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後,33歲的絕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

到了晉朝,為避晉太祖司馬昭的諱,改稱明君,史稱「明妃」。

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據統計,古往今來,反映王昭君的詩歌有700餘首,與之有關的小說、民間故事有近40種,寫過昭君事跡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現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漢、翦伯贊、費孝通、老舍等。

一千九百多年來,生長在巴山楚水地區的一個山中女子——王昭君,竟引起歷代文人的心靈共鳴,把中國文壇攪得風雷激盪。這正是因為南方巴楚文化與北方華夏文化交匯的光環,投射在昭君這個創作本體上,反映出了奪目光彩。

新中國創建者之一的董必武,為王昭君題寫了一首七絕,此詩對歷史的昭君作了總結性的評價,也對昭君的思想、見識、行動作了贊頌。詩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抒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從此,王昭君一抹滿臉的淚水和愁雲,以一個愉悅的民族的和睦使者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表達了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的願望。
附(資料由無常冥使供):昭君《怨詞》

《怨詞》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於芭桑。

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雲,上游曲房。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

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轉嫁繼子,服毒而死

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繼承了單於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輕的單於對王昭君更加憐愛,夫妻生活十分恩愛甜蜜,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雲,次女叫當,後來分別嫁給匈奴貴族。

雕陶莫皋與王昭君過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這時是漢成帝鴻嘉元年,王昭君已經三十五歲,正是絢爛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絆系,好整以暇地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於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系,著實產生了不少溝通與調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面,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長安還入宮侍候過太皇太後,這位太皇太後就是漢元帝的皇後,她有個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謙躬下士博取虛名,後玩了一套所謂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可惜匈奴單於認為「不是劉氏子孫,何以可為中國皇帝?」於是邊疆迭起,禍亂無窮。

眼看自己創造的和平歲月毀於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內蒙古包頭西南五十里的黃河岸邊,據說入秋以後塞外草色枯黃,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所以叫「青家」。

關於「青家」也另有解釋:《筠廓偶筆》:「王昭君墓無草木,遠而望之,冥濛作青色,故雲青家。」《塞北紀游》上也說:「塞外多白沙,空氣映之,凡山林村阜,無不黛色橫空,若潑濃墨,昭君墓煙垓朦朧,遠見數十里外,故曰青家。」

歷來提到「青家」的詩句很多。如白居易的「不見青家上,行人為澆酒。」杜牧的「青家前頭隴水流,燕支山下暮雲秋。」

王昭君在歷史上又被稱為「明妃」,系西晉時,為避司馬昭的諱,改稱「昭君」為「明君」,後漸漸有「明妃」一說。

對昭君出塞歷來評價頗多,評價各異,如: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家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李白: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兩人都對昭君出塞寄予無限的憐惜與感嘆。另外還有: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詠王昭君的詩,他另創新意,不落俗套,認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如: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慾說無語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植拔春風手,彈著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家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歐陽修的「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也與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後輝映,以理度情,從人性角度著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後的悲苦之餘,也未嘗沒有另一種迷離心情,也未嘗不是人生價值的另一種實現。「青家」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論,幾與衛霍同。

這首詩,包括「和親果使邊烽消,鹿閣何人許共論。」總算對王昭君出塞和親,有了公允的論斷。

王昭君的兒子右逐日王一系後來日益強盛,與東漢交惡,被竇憲追擊,一路西竄,越過蔥嶺進入歐洲,佔領哥特人的地盤引起羅馬帝國的崩潰,在歐洲大陸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也就是後來的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等國。

昭君出塞的故事迄今流傳了兩千年了。戲本《漢宮秋》里,昭君似乎脫離深宮苦海,以公主的名義遠嫁嵇候珊後得到了幸福,但事實是在她第二個丈夫雕陶死後,她請求歸漢未被允許,並被命嫁給前夫的兒子,多年的積怨太深,無法排遣,她服毒而死。昭君也有詩作傳世:

「……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長。

烏呼哀哉。憂心惻傷。」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但也有說法:貂蟬貌丑,而且極為膽小,據說只有膽似針鼻兒般大小,為了行美人計,王允請來華佗為貂蟬換上了西施的頭,荊坷的膽,但我覺得這只是一個傳說並不可信)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

京劇有《鳳儀亭》就是敘述這段故事的。

貂嬋與西施、楊貴妃、王昭君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第1頁第2頁

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貂蟬以侍婢出現,以死者家屬退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只敘列呂布白門樓殞命,便以一句「妻女運回許都」作結,自此,貂蟬生死成了千古之謎,還有在1971年時還有人看見了貂蟬墓但也有說是她女兒的墓可見三國演義上的說法也不足取信。

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古籍上雖沒有記載,但文學作品中多有描述,其他方面的記載,貂蟬姓杜,原為呂布部將秦宜祿之妻,他們還有一個兒子名叫秦朗字元明,三國演義上有出現過,三國志上也有記錄為漢末三國魏國重要人物之一,因為呂布行為不正,愛搶別人的妻子,貂蟬被迫嫁予呂布,其子秦朗也跟隨呂布,呂布覆滅後,秦朗追隨曹操,後深受曹操喜愛,被曹操認干兒子。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貂蟬作了進一步的描寫和刻劃,影響頗大,民間傳說尤為動人,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中傑」、「女中英」。小說人物據學者孟繁仁先生考證:貂蟬,任姓,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入宮中,執掌朝臣戴的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漢末宮廷風雲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王允利用董、呂好色,遂使貂蟬施「連環計」,終於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勛。之後,貂蟬為呂布之妾。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重演「連環計」於桃園兄弟,遂賜與關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後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 貂蟬故里在忻州市東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於從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產木耳,故名木耳村,後因村中槐樹下發現一株千年靈芝,遂改名叫木芝材。村中傳聞,早在貂蟬出生前三年村裡的桃杏就不開花了,至今桃杏樹依然難以成活,是說貂蟬有羞花之貌的緣故。村中原有過街牌樓、前殿、後殿、王允街、貂蟬戲台和貂蟬墓。時過境遷,這些建築都成了廢墟,墓冢在浩劫中又夷為平地。遺址中常有古代磚、石構件、銅幣、陶瓷殘件出土,據說都與貂蟬有關。 現在旅遊景點叫貂蟬陵園,是近年鄉民在墓地原址上復原築砌的。陵園位於村之西南,佔地面積4000餘平方米,四周圍以紅底黃瓦波浪式龍形圍牆,在麥海茫茫中,光艷奪目。門檐上懸「貂蟬陵園」橫匾,兩側有「閉月羞花堪為中國驕傲;忍辱步險實令須眉仰止」金文機聯。陵區北院內建拜月亭和鳳儀亭,後部建青石墓台,台前有貂蟬像碑,在飄帶動態下,貂蟬步履閑雅,婀娜多姿,猶有「閉月羞花」之貌。南院建仿古建築20間,辟為「貂蟬彩塑館」,反映貂蟬「不惜萬金軀,何懼險象生」驚天動地的一生。 鄉民傳說,桃園三兄弟得勢後,便把貂蟬送回故里,老死後就埋在這里。又說貂蟬撲劍自戕,關羽得知後將遺體護送回故鄉安葬。所以後殿有關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蟬演戲的戲台,都是報答關羽拒殺和護送之恩。另在定襄縣東南的中霍村是呂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馬」、「歪脖子樹」等民間傳說,都與呂布有關。所以民諺有「忻州沒好女,定襄沒好男」,是說因為有貂蟬和呂布之故,從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帥氣的男人了。

貂蟬生於何方?一說臨洮,一說米脂,一說忻州。

臨洮之說源於《三國志平話》,貂蟬向王允自我介紹:賤妾本姓任,家長是呂布,自臨洮關相失……;米脂故里說則因陝北諺謠曰: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貂蟬是忻州木芝村人顯然更有說服力,在元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中,貂蟬對王允說「您孩兒又是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因漢靈帝刷選宮女,將您孩兒取入宮中,掌貂蟬冠來,因此喚做貂蟬。」忻州民間有雲:忻州無好女,定襄無好男,意即自忻州出了貂蟬,定襄出了呂布後,當地風水都被占盡了。除了這些,至今木芝村的老者說,該村外曾立過「貂蟬故里」的石碑,村中還有墓與廟,還有一條以王允命名的街道等。

白門樓事發後,貂蟬會是怎樣的命運呢?有這樣幾種傳說。一說是曹操得知關羽把貂蟬藏在靜慈庵,就暗中派人緝拿,貂蟬為絕曹的野心,遂撲劍自殺;一說貂蟬出家為尼,其間寫了佚名的《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壽終庵中;一說曹操採納荀攸之計,為離間桃園三兄弟,而把貂蟬明許關羽,暗應劉備,為絕曹念,關羽殺了貂蟬;還有一說是,關羽把貂蟬送回了木耳村(今木芝村),貂蟬一直未嫁,所以村中便有了貂蟬墓及紀念殿堂,還在後殿供奉了關公。前些時候又添新聞,成都北郊一位曾姓老人曾撿得一塊碑,碑文曰:貂蟬,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為國捐軀……隨炎帝入蜀,葬於華陽縣外北上澗橫村黃土坡……按此說,貂蟬極有可能流落於蜀中而了結殘生。

由陳凱歌執導的40集電視連續劇《呂布與貂蟬》曾經熱播,令人遺憾的是,劇中的貂蟬成了張角轉世,巧言辯善武功,活脫脫成了一個世間高人。而其與呂布的愛情長跑也免不了紅顏禍水的感覺,實在有損貂蟬在人們心中的美好形象,戲說過頭往往會扭曲了一個事實。好在該劇之後又被勒令修改,但願再播之日能給人們留下好的印象。

以寫了500餘萬言《中國歷代演義》而著稱於世的蔡東藩先生不僅肯定了貂蟬的存在,而且予以極高的評價:「司徒王允累謀無成,乃遣一無拳無勇之貂蟬,以聲色為戈矛,反能致元兇之死命,粉紅英雄真可畏哉。」並說:「庸詎知為一身計,則道在守貞,為一國計,則道在通變,普天下之忠臣義士,猛將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蟬獨能除之,此豈尚得以迂拘之見,蔑視彼姝乎,貂蟬,貂蟬,吾愛之重之!」

細揣摩又生一憾,貂蟬,元好問、公孫杵臼……忻州人文景觀多矣,何以落得紅牆圈寂寞,不見遊人來的地步呢?

千百年倏忽,逝者如斯夫,一身嬌艷的貂蟬留下了一生的謎團,寫就了一段歷史,也帶給後世一個美好的形象,果遇有心人,關於貂蟬的種種遺憾終將不再有。
貂蟬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閉月」就是講她。中外古今,大凡與絕色的美
貌佳人攪和在一起的人,往往弄得身敗名裂,但盡管如此,男人仍對美人趨之若騖,就
如飲鴆止渴—般,貂蟬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說明。
說來,貂蟬也是可憐,她也只不過是連環計中的工具。
自黃巾農民起義後,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各地軍閥割據混戰,朝中董卓殺死皇帝,
另立陳留王,隻手遮天。東漢大臣王允於是以貂蟬為工具使用連環計對付董卓,使本已
混亂不堪的政治局面更加混亂不堪。_
貂蟬出生在東漢末年江陵的一個沒落家庭。兵荒馬亂的社會使她的父兄不知去向,
也把她母女兩人推到了洛陽,被王允收容。不久她母親又因病去世,這時貂蟬還是個娃
娃,王允的夫人既憐她孤苦伶仃,又愛其穎慧雅潔,命她作了貼身侍婢。
到十二歲的時候,貂蟬已長得婷婷玉立,由於長期寄人籬下,養成了一套善

E. 西施的故事

西施(本名施夷光,別稱:浣紗女,?-前473年),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薴蘿村),春秋末期美女,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出身貧寒,自幼隨母浣紗江邊。越王勾踐在對吳國戰爭中失利後,於薴蘿山下得西施、鄭旦二人。後學禮儀等三年被范蠡獻於吳王。勾踐滅吳後,西施隨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終。一說沉江而死,一說復歸浣江,終老山林
沉魚之容

西施天生麗質,婀娜迷人,浣紗時魚見其美而忘記了游水,漸沉於水底,故譽其有「沉魚」之美。

事實上,「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是這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西施賣相
據說,當年越國選美,西施名列榜首。在進京途中,行人爭相圍觀,結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難行。護送西施的越國相國范蠡,見此盛況,心生一計,索性叫西施住進路旁旅社的一幢華麗小樓,而後四處張榜:欲見美女者,付金錢1文。

告示貼出,四下轟動。西施登上朱樓,憑欄而立,飄飄然似仙女下凡。觀賞者排成長龍,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兩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厭。3天下來,范相國所得金錢無數。進京後,他把這些錢都交到國庫。西施因此仰慕范蠡的才智和品德,兩人遂結為生死之交。范蠡的舉措,不折不扣地為後代的「美女經濟」開了先河。

西施珍珠
珍珠被人類利用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傳說她是西施的化身。

西施本是月宮中嫦娥的掌上明珠,她奉玉帝之命,下凡來拯救吳越兩國黎民百姓脫離連年戰亂之苦,珍珠便是她的化身。

原來嫦娥仙子有一顆閃閃發光的大明珠,十分逗人喜愛,常常捧在掌中把玩,平時則命五彩金雞日夜守護,唯恐丟失。而金雞也久有把玩明珠的慾望,趁嫦娥不備,偷偷將明珠含在口中,躲到月宮的後面玩賞起來,將明珠拋上拋下,煞是好玩。但一不小心,明珠從月宮滾落下來,直飛人間。金雞大驚失色,為逃避責罰,也隨之向人間追去。

嫦娥得知此消息後,急命玉兔追趕金雞。玉兔穿過九天雲彩,直追至浙江諸暨浦陽江邊上空。正在這一天,浦陽江邊山下一施姓農家之妻正在浦陽江邊浣紗,忽見水中有顆光彩耀眼的明珠,忙伸手去撈,明珠卻像長了翅膀似的徑直飛入她的口中,並鑽進腹內。施妻從此似有了身孕。

一晃十六個月過去了,女子只覺得腹痛難忍,但就是不能分娩,急得她的丈夫跪地禱告上蒼。忽一日只見五彩金雞從天而降,停在屋頂,頓時屋內珠光萬道。恰在這時,只聽哇的一聲,施妻生下一個光華美麗的女孩,取名為西施。故有「嘗母浴帛於溪,明珠射體而孕。」之說。

西施長大後,化解了吳越兩國的仇怨之後,就化作珍珠留在人間,為黎民百姓的健康長壽、養顏美容繼續做出貢獻。自此諸暨變成了世代養殖珍珠之鄉而馳名中外,這一傳說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美中不足
西施大腳。素有「沉魚」之譽的西施雖然美麗,但有一個美中不足,就是腳比一般女孩要大,於是她想方設法地掩蓋這個缺點,因為她喜歡跳舞,所以她經常穿長裙,又為自己特製了一雙木屐,腰間系一串鈴鐺,結果因為鞋子高了一塊,不但看不出來腳大,還因為走路時左右搖擺,加之長裙飄飄,反而格外地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風姿。

西施舞蹈
西施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也是人們所熟悉的著名美人計的主角。但是大家並不一定知道西施同時還是歷史上著名的舞蹈家。西施是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時期著名的宮廷舞蹈家。越王勾踐為了顛覆吳國的政權,設計把美麗的西施姑娘當作禮物送給了吳王夫差。

吳王首先為西施的美貌所傾倒,當知道西施擅長舞蹈時,命人將御花園的一條長廊的地下挖空,然後放進大缸(如同現代的共鳴箱),上面再鋪好漂亮的木板。西施在裙邊綴滿了小巧的鈴鐺,穿上木屐,每當她的木屐在地板上跺步時,腳下就會發出有節奏的「叮叮塔塔」的回聲,裙邊的小鈴鐺也會跟著響起「叮叮鐺鐺」的清脆悅耳聲音,加上她的美貌和優美的舞姿,迷倒了吳王。吳王擁著美人把西施跳的舞蹈稱為「響屐舞」,並把這個長廊命為「響屐廊」

F. 誰知道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的故事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盡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嬋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西施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

施夷光世居諸暨薴蘿山(亦名羅山)下薴蘿村(今諸暨市城南浣紗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其父賣柴,母浣紗,西施亦常浣紗於溪,故又稱浣紗女。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淅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與范蠡設計策,「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准備送於吳王,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於是,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和步履、禮儀等。

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一舉指,一投足,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然後,又給她製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吳亡後,相傳西施隨范蠡駕扁舟,泛五湖,不知所終。

在西施由越入吳的路線上,南自諸暨,北迄蘇州,所在均有西施遺跡。諸暨薴蘿山麓、浣紗江畔尚存浣紗石、浣紗亭、西施灘、西施坊,西施殿等古跡。

西施有「沉魚」之貌,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被她的美麗吸引,看得發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所以後世用「沉魚」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為先。國色天香四大美女,西施居首。西施幼承浣紗之業,故世稱「浣紗女」。

後人為紀念這位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絕代佳人,就在薴蘿山下修建了西施殿。唐開成年間(公元836-840 年)著名詩人李商隱寫下「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的詩句;稍後,女詩人魚玄機又有《西施廟》詩。這些是目前能見到的關於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明代,西子祠曾具相當規模。此後屢興屢廢。現在的西施殿位於浙江諸暨,1990年落成,景區佔地5000平方米,由門樓、西施殿、古越台、鄭旦亭、碑廊、紅粉池、沉魚池、先賢閣等景點構成。西施殿景區在重修過程中還從民間徵集了12000餘件從老式民居上拆下來的古建築構件, 其中包括梁、柱、門、窗、牛腿、擎枋、斗拱、雀替等等,這些木、石構件雕刻精美,工藝水平高超,大大增強了西施殿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觀賞價值,使它更具有了濃厚的地方特色。

西施故里的另外一種說法:

說到西施故里,一般人都會說是諸暨,但事實上,真正的西施故里是在蕭山臨浦鎮。古代,沿浦陽江有「上諸暨」和「下諸暨」之分,西施出生在下諸暨,下諸暨即浦陽江下游之地。秦時置諸暨縣包括這兩部分,西漢時把下諸暨單獨置縣,稱「余暨」,三國吳時改稱「永興」,唐天寶元年正式改名為「蕭山」,一直沿用至今。西施的故里雖在今蕭山縣境內,但它屬諸暨縣故地,所以人們習慣上稱西施為諸暨人。歷史上臨浦行政區劃確實多變,自古以來,臨浦鎮歸蕭山和諸暨兩地共同管轄。尤其是鎮上山陰街,自古就有「山陰不收,會稽不管」之說。再如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當時籍貫越州(紹興)永興人,永興即蕭山。蕭山解放以前一直隸屬於紹興,後改屬杭州。現就有許多書籍說賀知章是杭州人了。從事實上講賀知章是蕭山人,當然也是杭州人。但從文化這個角度上講說他是紹興人更加合適。因此關於西施故里的考辨也就可以解釋。西施是諸暨人,也是臨浦人,只是當時的臨浦屬諸暨管轄。

關於浣紗溪:

相傳當年西施入吳時,由范蠡陪同,舟從越國會稽出發,順西小江而行,過薴蘿山來到這里。此時已近黃昏,西施望著夕陽西下的家鄉,想著自己背井離鄉,前往吳國,將委身於吳王,便淚流不止。范蠡深知西施的心情,於是決定在此停泊一宿。當時正值夏末秋初,江南天氣依然炎熱,俗稱「秋老虎」。西施為了潔身自爽,欲留清白於此,便在兩水交匯的潭中沐浴。從此,這里的潭、橋、路都貫上了「浴美施」三個字。浣紗溪東的薴蘿山,主峰海拔127米,系會稽山余脈,乃越地之正宗。蒼翠挺拔,別具風姿。山上有紅粉石,據說手在石上一抹,會抹下些許紅粉來。在薴蘿山下,浣紗溪西岸,有西施廟,此廟原先是西施宅,南宋才改為西子祠。鄉人祀西施為四十八村之土穀神,一直俗呼「(先施)娘娘廟」。廟坐西朝東,面對薴蘿山,建築規模現仍清晰可辨,有殿五楹,余屋三楹,演台一座。廟前有薴蘿亭,臨溪。亭前有小橋,具江南水鄉的建築風格。浣紗溪畔還有范蠡庵、起埠廟。范蠡庵鄉人稱日思庵,以范蠡在此訪得西施,有功於越,鄉人思之,故名。起埠廟又稱後江廟,相傳越滅吳後,西施與范蠡歸越隱居,在此棄舟上岸,故稱起埠廟。薴蘿村附近還有施家渡,相傳是當年西施回越都的下船處。現有施姓在此聚族而居,殆為西施所居村的施姓後裔。這不僅僅是傳說,蕭山臨浦的西施古跡,至今猶存。據明·嘉靖《蕭山縣志》(寧波天一閣藏本)載,北宋太平興國三年,蕭山就有薴蘿鄉西施里的建制。該志所附的《縣境之圖》,明白地標繪了薴蘿山在蕭山臨浦施家渡。

G. 西施的故事

魯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踐將西施和鄭旦以及其他中美女進獻給吳王夫差,希望用美色迷惑吳王,讓其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西施身負國家使命,忍辱負重,扮演了使者和間諜的雙重角色。魯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越國軍隊舉攻破了吳國的都城姑蘇,吳國滅亡。

(7)停河鋪四大美女擴展閱讀:

西施,姓施,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薴蘿山村。出身貧寒,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勾踐滅吳後,西施隨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終。一說沉江而死,一說復歸浣江,終老山林。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其中,西施因所處年代最早而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之美譽。其中的「沉魚」一詞,講述的就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

閱讀全文

與停河鋪四大美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404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03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867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981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715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709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709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1998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454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660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973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540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486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019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161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083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808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867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006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754